元旦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元旦 > 列表页

关于元旦的说明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2  分类: 元旦 手机版

篇一:空间顺序说明文范文

空间顺序说明文

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殿前广场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报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后宫,也就是皇帝结婚的地方.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东西六宫是妃嫔居住的地方.这就是俗称的三宫六院.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

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工艺品等.西六宫大致按原来面貌布置,可以看到帝制时代的真实史迹和帝后的生活情况.

在西边,最引人注目的是养心殿.从雍正到清末近200年间,皇帝大都住在这里.皇帝常在这里召见大臣,批阅奏报.军机处设在养心殿南面院墙外,就是为了皇帝在养心殿召见军机大臣的方便.

养心殿东间叫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召见大臣的地方.

从养心殿往北,一个宫院连着一个宫院,幽雅宁静,其中长春宫和储秀宫是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现在储秀宫的陈设,就是按慈禧50岁生日时的情景布置的.1884年正当帝国主义入侵,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慈禧太后却为自己的生日大肆挥霍,光是储秀宫,翊坤宫两处的装修和给臣仆的赏赐,就花了100多万两银子.

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20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是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时间顺序:《月亮上的足迹》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它将推动“阿波罗 11号”飞船进入太空。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中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一个伟大的时刻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道别。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常。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后,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此时,他们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量力。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火箭继续上升。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观测它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三名宇航员在舱内吃了晚饭,在发射后13小时30分开始平静地进入梦乡。地面站停止对他们发出指令,以免干扰他们的好梦。他们必须好好休息,因为要成功地进行登月飞行,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

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距离上引力平衡。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可以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它自动作

了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月亮的轨道上飞行,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不断地在椭圆形轨道上逐步下降。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他们的氧气袋中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氧气。休斯敦地面中心命令他们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船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

1969年7月22日0点15分,休斯敦地面中心唤醒了飞船上的科林斯和登月舱上的两名宇航员,命令登月舱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登月舱发动机起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入了预定轨道。22日上午6点35分,它与在空中等候的“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成功。三位宇航员在月亮上空会合了,他们激动地在狭窄的指令舱中紧紧地握手。登月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将它带回地球,是不合算的。于是,它被甩向太空。

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飞去。 25日凌晨 1点 35分 8秒,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时候,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 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登月归来后不久,即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到美国国会大厦,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畅谈登月的感受。

恐怕世界上没有人不喜爱花的。人们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生活环境,用它的形象来装饰服装和用具,把它作为美丽、纯洁和幸福的象征。

八年级(8)班

加依达尔

富蕴中学篇二: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来源:语文网 作者:匿名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它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

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文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介绍说明,达到以知识教人的目的。与记叙文、议论文相比,说明文更强调科学性、客观性。说明文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强调知识性和科学性。

合理安排说明文的顺序是写好一篇说明文的重要一环。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一、时间顺序

所谓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都需要时间的检测与验证。所以,在说明这些事物的时候,适宜采用时间顺序。如2010年高考语文四川卷中《书画的装裱》一文就多角度使用了这一顺序。首先,作者在行文的整体思路上采用了时间顺序,在说明书画装裱的历史时,作者主要从三个时间段来写:两晋到五代时期是书画装裱的初创到初发展的时期,宋代是“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飞跃发展”的时期,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再者,仅从书画装裱的初创到初发展的时期看,作者依然选用了时间顺序,作者从两晋写到南北朝,再写到唐代,然后写到五代。这样写,避免了内容上的相互交*,使得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同样,2010年高考语文陕西卷中对有关“书法”历史演进的说明也是从晋代王羲之入手,然后写到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最后一直写到现代的各族书法家。作者以时间为脉,娓娓道来,使得行文流畅自然,事物介绍言简意赅。

二、空间顺序

三、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说明的一种顺序。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概括到具体;2.由主要到次要;3.从原因到结果;4.从整体到部分;5.从特点到用途;

6.由个别到一般;7.由具体到抽象等。

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如2009年高考语文湖北卷中有关“数字海洋”的说明中,作者先是说明数字海洋的地位与作用,接着说明数字海洋的构成与属性,最后再写数字海洋的建设途径,由概括到具体,由特征到用途,层次清晰,脉络分明,使得读者对相对抽象的科普内容感到易于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说明顺序很多时候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相互综合运用,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如李峰的《人类最完美的战利品》中有关对“狗”的说明就综合采用了多种说明顺序。首先,从文章的整体布局来看,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先写狗的历史丰富,再写狗的种类繁多,接着写狗的特征鲜明,最后写狗与人类的亲密相处,使得说明对象的特点清楚、明了,便于读者接受。再者,从文章的局部来看,作者在追溯狗的丰富的历史时,又选用了时间顺序,从四千万年前的史新世写到一千多万年前的托马克,从一万五千年前的中世纪时代写到七千年前的我国的家狗化石,最后写到现代狗,给读者一条清晰的阅读脉络,让读者徜徉其中,如临幽境。

总之,说明文写作对文章的顺序有很强的要求,它要求考生不能只停留在一种僵化的模式上,要多角度多层面认真思考。既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考虑所说明的事物的结构特点和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又也要考虑说明的中心与材料的关系,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说明对象与说明内容选取合适的说明顺序,使得文章条理清晰,因材制宜,言之有序。篇三:

() 说明文范文(物品、空间)

2014-2015学年度黄岐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说明文写作

空间类

备课:向荣审核:黄咏青

一、写作指点

空间类:空间顺序(定点),按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的。

1、这类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形状和构造特点的;

2、按实物的空间位置或构成部分,先找一个立足点,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等次序,根据情况灵活安排;

3、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

4、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5、说明方法的运用(列数字,引用,作比较);

6、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明。 做到生动的表达

7、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最能表现说明对象特点的外在征象。

二、例文引路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这样写,一目了然,且前后连贯,井然有序。 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有时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有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时也可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还可以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不管按什么顺序观察和写作,但一定要符合人们平常的观察习惯和语言习惯。如按照“前→后→左→右”的顺序,是符合大家的习惯的,如果写成“前→左→后→右”的顺序,就让人别扭了。

三、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把表示方位的词语用“ ”划出来,然后按写作的先后顺序,把方位顺序填在括号里。

我家后面有座山。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街道两旁,绿树成阴。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往西看,是一片果园。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柑桔,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河上架着铁桥,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我的家乡多美好啊!

2、阅读导引:

这段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观察方位的变化顺序写的,先写( )看,再写( )看,接着写( )看,最后写( )看。

我的小天地

在人生的舞台上,无论我们扮演何种角色,无论台下的观众是否为我们鼓掌,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篇二:说明文例子

dsy 精英语文初一专题系列说明文阅读

●学而时习

●知识点精讲透析

考点一说明文的概念、分类、顺序

1、说明文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外形、结构、性质、成因、

功能等特征以及事理做客观的,科学的解说,从而给读者以知识。因此,知识性、科学性和

说明性是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

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

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和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还可以把说明文分为:一类是

平实说明文,例如:《中国石拱桥》;一类是生动的说明文,例如:《看云识天气》。

3、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

发展变化情况。如《中国石拱桥》。

(2)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

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如《核舟记》:按头—舱—尾—背的顺序说

明。

(3)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

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考点二 说明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语言特色及其结构

1、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

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了解,这就需要举一些即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

来加以说明。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

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作用: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

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作用: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

说服力。 ④作比较:作用: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

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

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

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

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作用:能

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2、说明文的语言

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 “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

总),其它是并列式、递进式等。事物说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用后者。 考点三 学以致用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

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

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

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

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

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下

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

身周围还衬托流云火焰。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

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

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一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文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b.第一段文字突出对色彩的描写,显示太和殿的辉煌壮丽;第二段文字突出对龙的描写,

显示帝王的威严。

c.“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中的“的”字可以删去,因为这样表达得更

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

d.这三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太和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貌、用处。

2.说明文在介绍建筑物时一般采用空间顺序,选文第二段在介绍大殿时也采用了这种说

明顺序,请用具体的语言进行阐述。(2分) ☆ 解题思路

1.【命题立意】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及语言表达的理解。

【答题思路】“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中的“的”字如果删去,句子就不

通顺了。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分析。

【答题思路】第二段第1句说明大殿正中和背后,第2句说明两旁,第3——5句说明上

方,这三句是按先中间后四周来说明上方的构造的。 附:学生练习

地震来了怎么办?

如果现在发生地震,你有自信可以应付吗?平时又该如何做好防震准备呢?赶快来看看

下面所提供的各项要点,并要记住哟! 在室内——好可怕呀!:①背上紧急包;

②利用垫子或枕头保护头部,迅速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像建筑物的梁柱旁边,或以比

桌、床高低的姿态,躲在桌、床的旁边。 ③小心不要被倒塌的家具和掉落的物品砸中。④远离可背对窗户,以免被割伤。 糟了,被困住了,无法逃出:①请保持冷静、清醒,不要哭闹,这样才不会很快地把氧气消耗光; ②注意其他坍塌,确认目前的位置是不是安全; ③寻找可能的出口;

④尽量朝向有光线或空气流通的地方,等待救援; ⑤吹哨子或敲打器物,发出规律的声响,等待救援;⑥如果有食物和水,不要一次吃完,慢慢吃,等待救援; ⑦如果空间安全,体力不支时,可以试着睡觉,这样能降低忧虑,可以减少氧气和能量

的消耗;

⑧要有坚强的求生意志,不要放弃希望。 在室外:正在马路上或建筑物下:①用书包或双手保持头部,注意可能有招牌、盆栽、

空调机等物品掉落;

②远离工地、围墙、加油站、电线杆等; ③如果是在天桥工地下通道,要迅速地离开。在野外:远离河边、海边和崖边,并注意落石,寻找空旷的地方避难。 (选自某科普杂志,有删改)

11.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写给哪个读者群体看的,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12.“在室内”和“在室外”的防护措施,共同强调的一个要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被困”部分共8条,为便于记忆,现将有关信息进行整合,请你根据内容提示,完

成下文。(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被困时,首先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存

在坍塌隐患,应尽快寻找可能出口;如果空间安全,则要减少氧气和能量的消耗。其次要

__________________,尽量朝向有光线或空气流通的地方,可吹哨子或敲打器物,发出规律

声响,对食物和水尽量节约使用。当然,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更为重要。

14.目前科技还无法做到准确预报地震,平时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将地震可能造成的灾

害减到最低。根据“在室内”部分的内容,你能对室内布置提出一些建议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

祸从天降,谁为真凶

①2010年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甘肃省舟曲县,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顿时

满目疮痍,许多同胞不幸罹难。罪魁祸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

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

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③舟曲县城所在的白龙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而且舟曲

正好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这给泥石流汇集和流动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条件。舟曲位于龙

门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质

构造岩性松软、破碎,风化程度严重,堆积物很多。此外,灾害发生之前持续的干旱造成附

近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间、山体间的缝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互相之间更加

没有黏性。

④这些地质条件给舟曲埋下了安全隐患,但如果没有力量去推动这些松散物质的话,泥

石流依然不会发生。暴雨就是推动泥石流的“手”。 ⑤处于黄土高坡上的舟曲县原本是一个干旱的地区,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

有历史记载的暴雨近百年来只发生过2次,分别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

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发当晚,该地区在短短40分钟内突降97毫米的

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在

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了泥石流。作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这场灾难的导火索和帮凶。⑥如果说强降雨是“导火索”的话,山体风化、水土流失则是“火药”,而人类活动担当

了“催化剂”的角色。

⑦20世纪50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

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67%锐减到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

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

另外,近10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55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

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

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

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

炸。

⑧由此可见,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为天灾,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发

展,扩大了它的规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环保,只有真正贯彻落实可

持续发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1.请简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3分)

(1)

(2)

(3)

2.第⑦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3分)

3.第②段“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一句中,加点的“往往”

一词不能删掉的理由是什么?(2分) ..

4.第⑥段文字,在结构上起着在语言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分)

5.为了避免悲剧重演,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对泥石流易发生山区的居民提出两条预防泥

石流的建议。(2分) ● 课后盘点

1. 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 能正确判断说明文的方法篇二:说明文说明方法9条举例 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

1、举例子:关羽曾过五关斩六将、三英战吕布、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这不说明了他的聪明才智 和他的武功高强吗?

2、分类别:这扇大门有三个部分:门框、铁门、扣环。其中铁门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部分,两扇 铁门可以向外开启;门框次铁门,木制的它把整 个铁门“包”了起来;最小的要数扣环了,只见 两扇铁门上各有一头雄狮,他们嘴里都咬着一只 扣环,摇一摇扣环,四周便响起一阵清脆的响声。

3、作比较:日本人喝茶的方法和中国人的差多 了,他们把茶叶弄得碎碎的,在喝茶时一齐喝下 肚,不像中国人,泡茶时茶叶保持原样,泡完茶 后喝完茶水就倒掉茶叶。

4、作诠释:茶壶上有小洞,其实还有一定的道

理,因为当茶水通过壶嘴流出时,水会把壶嘴堵 住,空气进不来,茶水就倒不出来了,所以在茶 壶盖上设计这么个小洞,既不影响美观,又能让 空气进入茶壶,一举两得。

5、打比方:远处的悲痛的消息像一支尖刺,深 深刺痛了他的心。

6、下定义:彩虹其实是由很细微的水珠折射阳 光而形成的。彩虹并不只存在于一个面上,而是 在一个空间里,所以你找不到彩虹的尽头,因为 当你走动时,你的视角变了,彩虹的位置也就变 了。

8、列数字:一张单层dvd光碟一般半径为60mm,去掉中间的23mm,那么这张dvd光碟的面积约为96平方厘米,单层dvd光碟的数据存储量约 是4.3gb,约合4617089843字节,素以平均每平方厘米存储的数据量是48094686字节。说明方法的作用专题

训练与讲解

1、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 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 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 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狮子, 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段中运用了什么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此题运用三种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例句是“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 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 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分析:永定河发水 时,水量增加,但这座桥没出过事,所以举这个 例子的作用是来说明它的坚固。) 表达:举例子的作用是:用事实说明卢勾桥 的坚固。 ②做比较:例句“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 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分析:是拿“两岸河堤”和“卢勾桥”做比较,拿 这两个事物来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卢勾桥的坚固。)

表达:做比较作用:来突出卢勾桥的坚固。 ③摹状貌:例句“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 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 惟妙惟肖。”(分析:对这个的描摹是来说明“柱 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样描摹,让 读者可以想象出狮子的样子,从而来说明石拱桥

篇三:空间顺序说明文

空间顺序说明文

《故宫博物院》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500多年了.

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殿前广场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报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后宫,也就是皇帝结婚的地方.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东西六宫是妃嫔居住的地方.这就是俗称的"三宫六院".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

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工艺品等.西六宫大致按原来面貌布置,可以看到帝制时代的真实史迹和帝后的生活情况.

在西边,最引人注目的是养心殿.从雍正到清末近200年间,皇帝大都住在这里.皇帝常在这里召见大臣,批阅奏报.军机处设在养心殿南面院墙外,就是为了皇帝在养心殿召见军机大臣的方便.

养心殿东间叫东暖阁,是皇帝休息和召见大臣的地方.

从养心殿往北,一个宫院连着一个宫院,幽雅宁静,其中长春宫和储秀宫是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现在储秀宫的陈设,就是按慈禧50岁生日时的情景布置的.1884年正当帝国主义入侵,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慈禧太后却为自己的生日大肆挥霍,光是储秀宫,翊坤宫两处的装修和给臣仆的赏赐,就花了100多万两银子.

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20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是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时间顺序:《月亮上的足迹》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它将推动“阿波罗 11号”飞船进入太空。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中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一个伟大的时刻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道别。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常。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后,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此时,他们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量力。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火箭继续上升。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观测它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三名宇航员在舱内吃了晚饭,在发射后13小时30分开始平静地进入梦乡。地面站停止对他们发出指令,以免干扰他们的好梦。他们必须好好休息,因为要成功地进行登月飞行,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

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距离上引力平衡。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可以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它自动作了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月亮的轨道上飞行,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不断地在椭圆形轨道上逐步下降。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关于元旦的说明文)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他们的氧气袋中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氧气。休斯敦地面中心命令他们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船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

1969年7月22日0点15分,休斯敦地面中心唤醒了飞船上的科林斯和登月舱上的两名宇航员,命令登月舱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登月舱发动机起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入了预定轨道。22日上午6点35分,它与在空中等候的“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成功。三位宇航员在月亮上空会合了,他们激动地在狭窄的指令舱中紧紧地握手。登月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将它带回地球,是不合算的。于是,它被甩向太空。

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飞去。 25日凌晨 1点 35分 8秒,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时候,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 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登月归来后不久,即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到美国国会大厦,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畅谈登月的感受。

恐怕世界上没有人不喜爱花的。人们用万紫千红的花来点缀生活环境,用它的形象来装饰服装和用具,把它作为美丽、纯洁和幸福的象征。

八年级(8)班

加依达尔

富蕴中学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