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财政税收 > 列表页

现代财政税收txt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7  分类: 财政税收 手机版

篇一:财政税收1-4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第一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一、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掌握公共产品的概念:纯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如国防,新生儿同全体国民一样享受国防保护。掌握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与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注意"混合产品"的概念,比如教育。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主要是就消费该产品的不同特征来加以区别的,并不是指产品的所有制性质。

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掌握)

“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从而也就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市场失灵的表现:(掌握,容易出多选题)(一)公共产品缺失(二)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的存在,决定了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在市场上只能是过多或者过少。(三)不完全竞争(四)收入分配不公(五)经济波动与失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范围是以“市场失灵”为标准,以纠正和解决“市场失灵”这一问题来界定的。

(一)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

财政是公共部门经济或者公共经济。其任务是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因此,财政不只是个分配问题,而且还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内的整个经济过程。(二)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范围

财政需要解决的是通过市场不能解决,或者通过市场不能解决得令人满意的事项。(三)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掌握)

资源配置职能就是财政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也称为政府资源配置。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不同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配置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原因:(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二)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掌握)

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是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决定方式和资金供应方式。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程序。

财政分配之所以形成既定的格局,决定的原则是效率,效率取决于政治程序的制度安排。公共产品的效率由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组成。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质上是财政运行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实质上涉及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问题。(三)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难点1.公共产品偏好表达的困难。2.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困难。(四)解决公共产品效率问题的基本途径

(五)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包括直接满足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等。

1.公共产品:国防、法律设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服务、基础科学研究。

2.准公共产品:教育、医疗。3.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

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有的可以通过财政进行资源配置,有的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但实行政府管制。究竟采用何种方式,要以效率优先的原则视具体情况而定。(2)准公共产品:教育、医疗。(六)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2)

二、收入分配职能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掌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范围内。(二)社会公平的准则(掌握)

第一,保证生存权准则——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第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准则。第三,共同富裕准则。(三)社会不公平的原因

第一,生产要素占有状况的不公平——历史的原因。

第二,制度不完善——制度建设的原因。如就业不平等、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等。第三,个人及家庭状况的不同——个人自己的原因。

综合来看,社会不公平的原因为:历史的原因,制度建设的原因,个人自己的原因。(四)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

(五)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三、经济稳定职能

注意经济稳定的含义:

(1)经济稳定是动态稳定,而不是静态稳定;

(2)增长≠发展:增长是数量的增长,通常用GNP或GDP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是量的增长,而且还有质的提高。(二)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掌握)

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关键是要做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作用

内在稳定器调节的最大特点在于无需借助于外力就可以直接产生调控的效果。

3.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调节

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

篇二:财政税收

2014年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重点复习笔记整理汇总精华版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第一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

掌握公共产品的概念:纯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掌握公共产品的特征:

(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公共产品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分割,如国防。依据受益范围的大小,可以将公共产品区分为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公共产品。

(二)受益的非排他性

某个人或者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者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减少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如航海中的灯塔。

(三)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某一个人或经济组织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斥和妨碍其他人或组织同时享用。如国防,航海中的灯塔。

(四)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与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掌握)

“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从而也就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

市场失灵的表现:(一)公共产品(二)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的存在,决定了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在市场上只能是过多或者过少。(三)不完全竞争(四)收入分配不公(五)经济波动与失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范围是以“市场失灵”为标准,以纠正和解决“市场失灵”这一问题来界定的。

第二节 财政的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

(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掌握)

资源配置是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也称为政府资源配置。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是不同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配置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原因(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掌握)

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是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决定方式和资金供应方式。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程序。财政分配决定的原则是效率,效率取决于政治程序的制度安排。公共产品的效率由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组成。资源配置方式实质上是财政运行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实质上涉及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问题。

(三)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难点1. 公共产品偏好表达的困难。2. 公共产品效率供给的困

难。

(四)解决公共产品效率问题的基本途径

1. 实现公共产品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民主、科学的财政决策体制。包括(1)决策者(领导层)的选拔制度(2)文官晋升制度(3)决策信息的收集传送制度(4)公共产品的效率评估制度(5)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制度(6)审计监督制度

2. 实现公共产品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公共部门的组织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

(五)财政资源配置的范围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包括直接满足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间接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法律设施等。

1. 公共产品:国防、法律设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服务、基础科学研究。

2. 准公共产品:教育、医疗。

3. 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

政府提供的劳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公共劳务;另一类是为市场机制和非市场机制间接服务的劳务。

(六)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 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主要是通过税收、投资、财政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和政策来实现。

2.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的途径:(1)调整投资结构。一是调整国家预算支出中的直接投资;二是利用税收、财政补贴和投资政策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2)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方向,即调整资产的存量结构

3. 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财政收入分配职能

(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掌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范围内。

(二)社会公平的准则(掌握)

第一,保证生存权准则;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共同富裕准则。

(三)社会不公平的原因分析(掌握)

第一,生产要素占有状况的不公平;第二,制度不完善。如就业不平等、性别歧视、同工不同酬等;第三,个人及家庭状况的不同。综合来看,社会不公平的原因为:历史的原因;制度建设的原因,个人自己的原因。

(四)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

1. 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就是社会公平的实施范围。(1)在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善初始条件的不公平;(2)完善市场机制,尽可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3)在个人偏好方面进行适当的干预——社会保障。

2. 财政的收入分配方式(1)在组织财政收入时要考虑社会公平;(2)在安排财政支出时要考虑社会公平:在提供社会公共劳务时要考虑社会公平;构建效率市场的制度体系;不断改善市场机制初始条件的不平等状况;(3)要实行社会保障,以利于社会公平的切实实现。

(五)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财政的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1. 调节企业利润水平(1)税收: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2)财政补贴。

2. 调节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1)税收: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2)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

三、经济稳定职能

(一)经济稳定的含义(掌握)

1. 充分就业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就业人口 100的就业。

2. 物价稳定—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物价上涨幅度在社会可容忍的范围内,如 3~5。

3. 国际收支平衡——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保持平衡

注意经济稳定的含义:(1)经济稳定是动态稳定,而不是静态稳定;(2)增长≠发展:增长是数量的增长,通常用 GNP 或 GDP 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是量的增长,而且还有质的提高。

(二)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掌握)

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关键是要做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1. 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1)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压缩需求(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需求(3)社会总供求平衡时,国家预算应该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

2. 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作用

内在稳定器调节的最大特点在于无需借助于外力就可以直接产生调控的效果。表现:(1)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2)在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的安排上,如社会保障、补贴、救济和福利支出等。

3. 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调节。

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

掌握财政支出的各种分类方法;熟悉各种分类的依据

1.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重要) (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 特点: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与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特点:政府财政付出了资金,未获得任何商品和劳务。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

2.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很重要) (1)补偿性支出。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目前只剩下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一项。 (2)消费性支出。财政用于社会共同消费方面的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项支出。 (3)积累性支出。财政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资储备的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等。

3.按照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熟悉) (1)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生民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等方面的支出。国防、司法、公安与政府行政部门的支出。

(2)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为发展的支出。经济、文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项支出。

4.按照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熟悉) (1)不可控制性支出。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所必须进行的支出。最低收入保障和社会保障,债务利息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补贴等。 (2)可控制性支出。不受法律和契约的约束,可由政府部门根据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分别决定或加以

增减的支出,即弹性较大的支出。经济建设支出。

5.按财政支出的收益范围分类(熟悉) (1)一般利益支出。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享受其所提供的利益的支出。国防支出、司法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2)特殊利益支出 。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企业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考试内容: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流通、分配和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 对流通领域的影响。社会总需求由个人与经济组织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以及政府的消费性需求所构成。在社会总需求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个人的消费需求。 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减变动直接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转移性支出的相应部分会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社会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支出,制约社会总需求的形成。因此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生产领域的影响 掌握:1.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率提高??企业扩大生产、所需生产资料增多、导致社会生产的膨胀,增加国民收入,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个人或者家庭,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间接的。 掌握:2.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减少:往往会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而导致社会生产的萎缩,减少国民收入,形成经济萎缩的局面。 如果转移性支出的对象是企业,其对生产的影响就是直接的。

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1.购买性支出的总额不变,只是所购买的商品或者劳务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 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2.购买性支出在总额上发生改变,而在结构上仍保持着原来的状况。 (1)购买性支出普遍增加时:促进社会生产增长??国民收入增加??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提高。 (2)购买性支出普遍减少时:社会生产萎缩??国民收入减少??资本的利润率和劳动力的工资都会有所下降。

三、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比较

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直接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

转移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可以用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来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常用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作为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 用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财政分配的规模,反映了财政分配的真实规模,也反映了财政分配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程度,更能反映财政分配的真实状况。 我国选用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国民收入。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选用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分母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 了解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 用国民生产总值作分母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用国民收入作分母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的原因在于: 1. 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忽略第三产业的产值无法反映国民经济的全貌。 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应将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统计在内。 3. 随着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很难扣除折旧。

二、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掌握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财政支出无论是从绝对量上还是从相对量上来看,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熟悉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对财政支出规模趋势的分析: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等。 (一)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主要观点是: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因"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导致公共支出增长。 (二)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论" 观点:公共支出的增长只是由于公共收入的增长而造成。并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两种: 1.内在因素 在税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入必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政府支出随之上升。 2. 外在因素 财政收入因动荡原因增加后,很难再降低。 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总是同步增加的。 (三)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发展阶段论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1)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一般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2)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3)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公共支出的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公共支出逐步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支出结构,使公共支出增长速度加快。 (四)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 政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偏低导致其规模越来越大,其支出水平越来越高。

三、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熟悉)

从1978年至1996年,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97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原因: 第一,政策性调整; 第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该上缴的财政收入未能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 第三,管理体制上的原因??预算外资金的问题; 第四,统计原因。

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

一、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意义

财政支出必须讲究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掌握)

政府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微观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一)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较宽。 (二)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中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而必须确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的效益标准。 (三)择优的标准不同 财政分配所追求的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三、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 考试内容:掌握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和适用的领域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适用于那些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特别适用于投资性支出项目。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需考虑实际成本、效益与金融成本、效益;直接成本、效益与间接成本、效益;有形成本、效益与无形成本、效益等 金融成本与效益是指由于该项目的建设,使得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受到影响,致使价格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某些单位或者个人增加了收入或减少了收入。

(二)最低费用法 适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支出项目。 对每个备选的财政支出方案进行经济分析时,只计算备选方案的有形成本,而不用货币计算备选方案支出的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该方法起源于美国,是对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补充。

(三)“公共劳务”收费法 对于那些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但其经济效益难以直接衡量,而其产品可以全部或部分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如教育、交通等支出),适宜采用公共劳务收费法。 与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及最低费用选择法的区别在于:通过制定合理的价格和收费标准,来达到对"公共劳务"有效地节约地使用,而不是对财政支出备选方案的选择。 公共劳务的定价: 1.免费和低价政策 适用于必须从全局和社会的利益出发,在全国普遍使用,

篇三:税收

题目: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

内容摘要:旧去新来,对个人所得税法而言,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仅是改革进程中的过度性税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国际惯例,建立新的税制法制以适应全球化趋势,构建“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个人所得税制,推进个人所得税制的发展。此主要改革建议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费用扣除制度;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监控机制;尽快出台与个人所得税配套的相关税种,建立对个人收入分配的立体交叉调节体系等一系列体制。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法;税率设计; 个人所得税法完善

一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现行税法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现行个人所得税运行机制逐步显露出税制模式不科学,税制设计不合理,征管制度不严密等缺陷,主要表现为:

(一)对居民纳税人和征收范围界定不科学

1、对居民纳税人界定不科学。在国际上,居民纳税人的制定一般采取半年(183天)标准,而我国则根据其在中国境内居住的时间长短分别实行90天规则、1年规则和5年规则,与国际上比较,我国居民身份制度存在下列问题,首先在制定标准上,我国的一年标准太宽松,使许多按半年规则可确立为居民的个人在我国却作为非居民,轻易放弃了(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现代财政税收txt)本来可以征收的那部分个人所得税;第二,在居民身份的变更上,也就是居民和非居民身份的更换上,我国没有明确的规定;第三,在纳税义务的规定上不够严密科学。

2、征收范围窄,造成税收流失。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是采取列举项目的方法,即只对税法列举的项目征税,没列举的项目不征税。这种方法表面看起来清楚、明确,但实际当中由于我国个人实际收入的货币化、帐面化程度底,有许多该征税的收入都没有征到税,反映出征税范围的相对狭窄、片面。

(二)税率设计不合理

超额累进税率最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是计征所得税普遍采用的。但是,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与国际个人所得税普遍实行的超额累进税率相比存在几个问题:

1、累进档次偏多。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的税率为九级超额累进,而发达国家普遍减少了累进档次。

2、边际税率偏高。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边际税率为45%,比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边际税率要高。首先,我国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偏高不利于调动劳动者创造更高收入的积极性。其次,在违法被处罚的预期成本不高的情况下,高税率必然诱惑纳税人偷税。

3、税率不统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率按所得项目有所不同。

1

(三)费用扣除标准不合理

我国个人所得税相对于我国居民目前的生活水平已不太适应。主要原因有:近几年,我国收入分配体制和收入规模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费用扣除标准保持不变,那么将会使原来一些在起征点以下的居民也纳入征税范围,从而相对加重了居民的税收负担。居民的费用支出数额增加了,但扣除标准却没变,这显然相对增加了居民的税收负担。

二 个人所得税法的改革与完善

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要结合我国当前实际,科学借鉴国外个人所得税制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在现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逐步建立“宽税基、低税率、少优惠、严管理”的个人所得税制,发挥个人所得税在组织收入、公平分配和调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一)实行综合和分项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目前世界上普遍实行的是综合所得税制或者混合所得税制。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在我国的实践表明,这种课税模式既缺乏弹性,又加大了征税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收入来源渠道增多,这种课税模式必会使税收征管更加困难和效率低下。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完全放弃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也是不现实的。可能会加剧税源失控、税收流失。因此建议在未来个人所得税制的修改、制定中采用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所得税模式。并且,个人的纳税支付能力的高低只有经过较长时期才能全面反映出来,因此要改革按月和按次征收的方法,实行以年度为课征期更符合量能纳税的原则。按照这种混合所得税模式,要对不同所得进行合理的分类。

(二)调整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及认定范围

1、坚持居民管辖权和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并行应用原则。在我国拥有永久住所,确定为永久居民,就其来源于境内外的全部应税所得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在我国境内逗留不超过183天者为非居民,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承担纳税责任。从纳税人范围上看应将自然人性质的独资、合伙、合作经营者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对纳税人界定不清的问题。

2、个人所得税应选择家庭为纳税单位。这里所说的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为基本单位的核心家庭,这样可以实行相同收入的家庭纳相同的个人所得税,以实现按综合纳税能力来征税,也便于对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进行调节,特别在我国,“以家庭为纳税单位更能增强家庭观念,有利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三)实行宽税基、低税率、少优惠、严管理的税收政策

应尽快调整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标准,在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设计上应参考相关的经济指标,并充分考虑各地区的收入状况和消费水平,制定有一定弹性的免征额区域,给予不同地区一定的选择权,同时建立免征额定期调整制度,避免再出现目前各地区自行决定免征额等不规范的法律行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统一免征额。在个所得税的费用扣除上,不宜笼统规定统一的且是单一的税收扣除标准,而应考虑家庭老人赡养费用、子女教育费用、夫妇一方工作单独负担家庭费用等情况。除基本扣除外,应按具体情况来增加附加扣除。以合理调节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 2

照顾人均低收入家庭。在采用以家庭为纳税单位时,应以夫妇为纳税单位,并对联合申报给予优惠。

在征税对象的划定上,应按照“宽税基”的原则,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拓宽税基。 在税率的设计上,应遵循有利于调节消费结构,促进公平的原则,宜采取超额累进税率,而不应采取比例税率,降低边际税率,缩小级别和累进级次,对同一税源的所得应适用相同的税率形式与级次,保持税负公平。

在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上,建议取消股票转让所得免税优惠。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场交易投机行为,保护大多数投资者利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调节少数投资者过高的投资收益,开辟新的税源。

(四)要抓紧源泉扣缴制度的落实。

个人所得税的税源零星分散,因此近期内应加强源泉扣缴制度,同时为了促进代扣代缴向个人申报方向转变。可在高收入阶层中选择一部分纳税意识好、条件好、素质高的对象实行自行申报,以积累经验,扩大社会影响。同时我们应加大投入,加快税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尽快建立税务机关对个人收入的信息收集和交叉稽查系统以及银行对个人收支的结算系统,实现收入监控和数据处理的信息化。

(五)改善处罚制度

为了强有力地开展个人所得税稽查工作,一方面要充实相应数量的稽查人员,并提高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要用现代化手段装备税务稽查队伍,对于偷逃税款行为要严惩不贷。与之相应,还要建立税款追查制度,在偷逃的税款中,“如果纳税人的经济活动及经济利益同直系亲属直接相关,可向直系亲属追索;在纳税人有未缴的税款和罚款,而第三者有须偿还给纳税人的债务时,税务机关可向纳税人的债务人追索”。通过一系列手段,消除纳税人的侥幸心理,即使是偷逃小额的税款,也要承受数倍的重罚,使偷逃税者不敢违法。

(六)构思出人所得税制改革相关的配套措施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既涉及税控模式的改变和税收政策的调整,又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一是建立与个人所得税配套的相关税种。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应用运不同税种对收入分配实施主体交叉调节,应调整消费税的课税范围,加紧研究制定我国财产税制度,特别是遗产税制度,逐步建立起一个多环节、多税种立体式的税收调节体系。二是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三是建立规范的工资发放制度和现金管理办法。“一是所有的补贴、津贴和工资外发放的各种实物、有价证券,一律进工资表;二是强制建立个人工资帐户,单位向个人的支付一律通过个人工资帐户来进行,做到收入工资化、工资货币化、货币信用化、收支透明化”。

结束语

通过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既能有效地防止财产过多地向高收入者集聚,又能减轻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大大地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安定。更重要的是能刺激一部分中高收入者的消费需求,启动我国的消费品市场,使国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现行个人 3

所得税制功能的定位、个人所得税地位的确立,以及个人所得税在缓解和缩小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中应起到怎样作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所得税应成为未来税制中的主体税种之一。因此,为了保持财政税收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及税收更有效发挥社会自动稳定器功能,必须将个人所得税的完善作为税制完善的重点,加快研究,积极推进。这不紧是为我国税法的一种完善,更是对我国人民的一种负责。

参考文献资料

〔1〕项怀诚:《个人所得税调节谁》,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娄 仲:《个人所得税纳税实务》,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韩留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经济与治理研究。

〔4〕乔亚平、赵乐勋:《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几点建议》,《税务研究》2002年第9期。〔5〕王金梁:《浅议个人所得税改革》,载《税务研究》2003年第2期。

4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