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春节 > 列表页

红包与春节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0  分类: 春节 手机版

篇一:有关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范文

本文是有关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范文,有爱好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以下范文!

一、春节的来历:

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冷冬将至,出来食人,令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类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因而,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进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二、春节前的预备(尾月初八以后,各种年事活动便逐步展开)

1. 祭奠灶神:灶神,又称灶神,俗称灶王爷。每一年尾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情况。除夕时分再返回人间。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往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奠活动,希看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预备活动:写春联,预备肉食,预备面食和理发、沐浴,打扫卫生。

三、民俗活动--静态民俗

3.春联:(1)春联的来源:古代称桃符。听说,东汉王充《论衡o定鬼篇》中神荼、郁垒二神住在大桃树上,处理鬼魂。他们把为非作歹的恶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们

以为鬼畏惧神荼、郁垒,也畏惧桃树。因而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总在门口悬挂桃符或桃木人来趋鬼避邪保佑平安。(2)最早的春联:公元965年,后蜀天子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春联。尔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贴福 字,而且倒着贴。由于倒谐音到,所以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画:(1)门神画的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源于神荼、郁垒的神话传说,古人把二神像挂在门口驱鬼。一源于唐太宗命令秦琼、尉迟恭看门驱鬼,并把二将画在宫门上。一源于唐玄宗梦见钟馗为自己捉鬼,醒后命令画工把钟馗画在门上。(2)灶神画的来源:民间传说灶神在除夕从天宫返回人间,所以人们总在这时候候买新的灶神画贴在门上,希看他能带来吉祥与幸福。(3)其他常见的年画。

5.福字:最早?福字--传说史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往。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赐福,恭王福晋把赏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听极兴奋,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6. 窗花: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庆贺新年的剪纸作品。窗花有两种制作方法。第一种是剪刀剪,巧手的妇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纸剪出很多花样。第二种是刻刀刻,一般由专业的民间艺人操纵,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张窗花,供给市场。

四、春节民俗--动态民俗

1.除夕守岁:

1)甚么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尾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尾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

除夕守岁: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由于秦汉以后,我国人民基本都把半夜子时当作一天的开始时刻,相当于现代计时方法的23点到1点。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能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圆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

1)甚么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即鞭炮齐叫,迎接新年到来。

2)爆竹的来历:据南朝梁代示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叫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当时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后先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爆裂发出巨大的声响,就可以吓跑怪兽与恶鬼,保护全家平安。大约到了唐朝,人们把竹筒里装上炸药,点燃炸药,发生爆响。后来,人们又用纸卷代替竹筒,就构成了和今天一样的鞭炮了。

3)鞭炮的种类:鞭炮有各种花样。宋代人把鞭炮略加改进,又发明了烟花。烟花:又称礼花,焰火。它在爆炸时能发出极其绚丽的光芒。因此深受人们的爱好。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用烟花点缀自己的节昼夜空。

3.舞狮子:白居易《西凉传》: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镜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舞蹈梁前来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舞狮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兴起的时代。

4.其他民间活动: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

5.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往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乞求他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6.拜年:祭神祭祖以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现在大多已改成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贺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相互拜年,陆陆续续,可以延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

恭喜发财或春节好,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敬;长辈对儿孙的慈祥关怀。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极大的增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宋代诗人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对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众人。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冷事将销歇,风光又一新。把当时大家族二百多人相互拜年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诗人薛道衡《人日思回》进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回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正月七日为何称为人曰呢?这和中国古代神话有关。神话中说,神在初一创造了鸡,初二创造了狗,初三创造了羊,初四创造了猪,初五创造了牛,初六创造了马,初七创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类诞生的日子。因而,古人把这一天称?人日。为了记念人类的诞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时候,人们就剪出彩色的纸人,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用来意味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面貌焕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纸的内容又有发展变化。唐代诗人余延寿《人日剪彩》: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贴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所剪内容包括红花绿叶,飞燕家禽。个个栩栩如生。这已于现代民间的窗花十分类似了。

五、春节民俗--饮食民俗

1)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括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看。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过,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

2)饺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之前包好。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样无穷,口味可异。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豆腐馅的,还有一个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豆腐馅的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括在饺子里。

六、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汉文帝曾于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乱,所以规定这一天为上元节。东汉明帝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点灯。尔后,元宵就逐渐演变为观赏花灯的民俗节日。故名灯节。元宵的应时食品是汤圆,北方也叫元宵,意味着团团圆圆。

唐代,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举国同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盏百枝灯树?高八十尺,树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唐玄宗乃至令工匠造出高百尺、宽数十丈的灯楼,供游人观赏。宋代又有过之,无不及。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以草把缚成戏龙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臵灯烛数万盏,看之蜿蜒如双龙飞走。天子还亲身带领盛大的仪仗参加赏灯活动。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往,明月逐人来。游妓皆侬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由夜,玉漏莫相催。可见文娱活动通宵达量,热烈非凡。 可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狂欢,为整个春节活动画上了一个美满的句号。

七、总结

在研究进程中,我们对回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温克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进行了采访和研究,同时还对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区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民族的春节民俗趋于汉(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红包与春节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化,各地区的春节民俗也趋于一致,标志着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的繁华发展。另外,春节民俗充分体现出了我国五千年来悠久的文化和人民的勤劳与聪明,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春节民俗更是文化遗产的精华部份。作为祖国的新一代***人,我们要把这些良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篇二:春节习俗社会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社会调查报告

七年级一班 张洪堃

一、问题提出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所以,在这个节日里面也有很多的习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借这个调查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调查过程及研究方法:

1. 通过访问,上网查旬,查阅报纸了解家乡过年的一些习俗

2. 通过采访和家乡亲身经历了解家乡过年的一些习俗

三、调查情况:

1.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我们都会有一次大扫除,就是把家里边的卫生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我们扫地、拖地、擦窗、洗蚊

帐、洗厨具等:

2.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3.我们还会自家做饺子、种子等的一些吃的。各家还会为自家准备腊肉,那是节前各自先置好一定的猪肉,用盐来处理之后,再放到太阳底下晒

4.贴春联,在我们那里是在除夕夜的年夜饭之前开始的,大年三十,每家每户都会杀鸡拜神,祈求发财、平安等。之后就是贴春联、吃年夜饭…

5.吃年夜饭,在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当然,这是新年的第一餐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里吃,也可以在长辈家里吃.对于团年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有很严格的规矩的.在我们家.每年的团年饭上都得有一桌满满的好菜,其中鱼和鸡是必不可少的菜.鱼象征年年有余,而鸡又是广西人最喜欢的食物.它们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呢!

6.给红包。给红包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

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 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 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我们那边,一般都是在年夜饭结束后,就是长辈“打发”压岁钱给晚辈,特别是小孩子,那将是他们最快乐的一刻。

7. 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 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之后就是徐夕夜晚上0时放鞭炮,在大年三十晚上的0时整放鞭炮也是一种特殊的习俗,它寓意着"辞旧岁,迎新春".对于迎接新春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守岁"这么说吧,"守岁"其实就是指从大年三十到初一期间不睡觉.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这是玩的最好时间.他们会有各种活动,坐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等等,当然这也不是尽然的,有些老当益壮的老年人也会和着年轻人们一起闹新年呢!

8应节活动。初一早,一般我们每家每户都会起得很早,还是为了准备好祭祀的鸡鸭等祭品,为的是新年的第一天向神祈福,甚至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而且大年初一是不得扫地的,特别是那些鞭炮的红色炮纸。初二,还是得赶早,这天准备的是糖果、水果、茶水等的所谓的为神进贡早茶,有些地方有习俗是哪天去拜访哪些亲友的。比如:在大年初一,必须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的时候则必须去外公外婆家拜年,只有到了初三和初四才能外出给街坊邻居家和朋友家拜年。初三日乡镇会组

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如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有些地方,还是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的,当地人以舞狮等的形式进行。 人们以燃放鞭炮、烟花、唱戏等节目为主,各显各地的风格。

四、调差结果分析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 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春节是喜气的年,总给人们一种十全十美的契机,一边从从容容“临渊羡鱼”,一边又可以雄心勃勃的如何“退而结网”。春节是四季之首,我们的足迹将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开始了一次始发,所以多一点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点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五、有关建议

实践让我走出课堂,走向应用。当前,我们缺少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缺少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在实际当中遇到的是不尽相同的。其往往具有不明显的特征。这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获取经验,才能解决各种问题在中学期间应该多

与社会接触,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多了解你将会面对的种种问题,对以后的发展和继续深造都是非常非常有益处的。

总之,新年新开始.我相信在充满激情、热闹的2010年里,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健健康康,开开心心。

篇三:2015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5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传统文化的变革:抢红包之春节新气象

2015年春节,即使没有了鞭炮声的不绝于耳,也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因为就在这年除夕前,国家宣布禁放烟花爆竹。这项决定使很多人失去了每年最大的乐趣。当然,也解救了这个逐渐被雾霾占领的城市,让大家都能够睡了个好觉。睡好觉,还不能放烟花。那要做些什么呢?恰好这个时候腾讯和阿里的抢红包,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至此,全民掀起了一股抢红包热潮。坐车抢红包,走路抢红包,只要到了整点抢红包的时候,页面系统让你再好的网速都刷不进去。据统计,春节期间,微信抢红包风靡,据统计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初八,有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抢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很多人为了抢红包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究其原因

明知道靠抢红包发不了家,人们为什么还爱抢红包?原因无非在于两点:网民时间成本低;喜欢图热闹还;同时,人们抢到的不仅是烧饼钱,更是晚上饭局上的谈资。去年春节,微信红包突然走红,杀了支付宝一个措手不及。今年离过年还有好远,两大巨头就争相给全民派发红包。微信、QQ、微博、支付宝都是战场,各路明星、企业家、领导、段子手纷纷参战。人人各谋其利,战场上一片狼藉。 有红包抢固然爽,可眼瞅着很多人回家又要在“啥时买房”的逼问中默默找地缝,现在却还在抢几毛钱一个的红包。问题来了:明知道靠抢红包发不了家,人们为什么还爱抢红包?

答案一:时间成本太低。闲着也是闲着,与其替上帝操心世界末日,替汪峰操心大舅子,不如抢点红包买个茶叶蛋吃,回头默默发在朋友圈,还可以低调地炫个富。

近年人们看到网络上粉丝营销风生水起,“耍猴技术哪家强”只是表象,其实粉丝营销的真实基础是亿万网民低廉的时间成本。不仅仅是几毛钱的红包抢得热火朝天,任何一个转发抽奖的微博都有无数拥趸,其他微博下边都是骂声一片,只有抽奖微博下面的队伍最整齐,“抽我抽我”“楼主好人”……互联网时代的人心最容易收买,只需要一个抽奖,一个红包,你去看看马云微博下有多少人认爹就知道。

当然这种人心也最易失去,抽奖前的夸奖和抽奖后的谩骂,抢红包时的兴奋和抢不到后的暴躁,转化只在一瞬间。

答案二:图个热闹。你会发现,有些分明很有钱的土豪,也热衷于在各个群里抢红包。他们不是葛朗台,只是把抢红包当成一种集体活动。

热闹之于国人,就像葡萄糖之于草履虫,这种诱惑是不可以拒绝的,因为它发自本能。花钱凑热闹的事都有无数人愿意干,何况不花钱还有小钱赚。实践证明,只有中国互联网企业最懂中国人,像抢红包这种“移动支付创新”,硅谷想破脑袋都想不出。

等着扑火的飞蛾太多,只要稍有火光就有大批赴汤蹈火者。目前抢红包时尚时尚最时尚,人们抢到的不仅是烧饼钱,更是晚上饭局上的谈资,不是吗? 传统民俗改变的益处

红包文化作为我们从古至今的文化传承,至今,已经变味,乃至扭曲。以前送红包,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是领导对下属的慰问。不讲究厚薄,因为礼轻情意重, 包在里面的是沉甸甸的祝愿,包在外面的依旧是祝福和感谢。可是不知从何时起,红薄开始以厚薄作为区分。

恰好这时,电子红包出现了。在电子红包的世界,人们抢它只为好玩,好奇红包里到底有多少,而自己能抢到多少。既然电子红包已经发过了,那么正式见面的时候的现实红包发的就少了,也不再是单一的求厚了,这个时候大家返璞归真,回归了最初始时大家的新年祝愿。据各地新闻报道显示,今年春节,各省发红包数量与质量较往年,有明显下降,大家都改成了电子红包,也不再互相攀比。 此外,抢红包作为新的春节活动,丰富了大家的生活,除夕那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不止可以一起打麻将,还可以一起抢红包。今年的抢红包,在更多的人愿意坐下,一起做一件事,而不是各行其事。另外,抢红包,好歹提高了春晚的收视率,进而促进了家庭的团圆和睦。

弊端明显

春节的抢红包行为,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新闻,微博微信,到处可见,因为抢红包导致夫妻大打出手的,因为抢红包夫妻吵架的,因为沉迷抢红包摔坏手机的,因为抢红包而不理老人的。更有甚者,丈夫因为不满妻子对红包的执念,直言,能抢多少,直接给多少,唯一要求是让其过一个安静的新年。故而不少人呼吁:还老人一个安安静静的亲情春节吧。

还有的是:过年期间,大小商家、亲朋好友争相发红包,大家纷纷埋头戳手机,有市民抢红包太过投入,引发腱鞘炎。中南医院康复科廖维靖教授解释,抢“红包”时拇指需要不断点击手机屏幕,重复的动作会引起手部肌腱之间的持续过度摩擦,容易诱发肌腱和腱鞘的损伤性炎症和水肿。

总结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全国人民在辛勤工作了一年之后都从四面八方赶回自己的家乡,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在这阖家欢乐的时候,大家喜欢用发红包来表达祝福,这也是很多人对春节的美好回忆之一。若是问今年与往年的最大区别,“抢红包”自然是最热门的了。这项由现代信息科技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新式活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的同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大年三十除夕夜,很多人一直注意力集中的盯着手机,手不停的在手机屏幕上点击。他们不是在发新年祝福短信,而是在等待着时时刻刻会出现的手机红包;很多人拿着手机不停的摇动,他不是在寻找附近的人,而是希望能摇中手机里的红包。“抢红包”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刷新、升级,乃至颠覆了传统的“红包文化”,身在两地的人,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互发“红包”。“抢红包”在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大大的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一个红包可以把祝福送到千里之外的朋友那里,可以把自己的祝福和喜悦分享给更多的人。但与此同时,“抢红包”也疏远了我们与身边亲人的距离。大年三十除夕夜本来是和家人在一起团聚交流的时候,而此时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却全部都用在了“抢红包”上面,忘记了和爸妈多说几句话,忘了和爱人孩子多交流。春节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温馨时刻被红包抢走,让有的人不能容忍。比如某男子看不惯妻子疯狂抢红包,“你到底要抢多少钱,我一次性付给你。”而更多的人在面对一直低着头抢红包的亲人只有选择了妥协。这样对于我们节日的团聚真正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破坏了节日团聚喜庆的气氛。

“抢红包”是现代信息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它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和新鲜的同时必然会有很多的负面影响。为抢红包冷落家人、淡薄亲情是买椟还珠。正确对待数字通讯化时代的网络新事物,珍惜亲人相聚时的美好时光,用亲切的交谈和笑容维系美好的情感,当真诚交流和手机红包相辅相成,人间的亲情日渐紧密而不被红包稀释,主次分明而不是本末倒置,才能消弭亲情的距离,感受新春的温暖和力量。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