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读书心得体会200字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16  分类: 读书心得体会 手机版

篇一:读千字文有感

《品读〈千字文〉》

----“读经典、强自信、同发展”读书活动演讲稿

长汀腾飞希望小学 程金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品读〈千字文〉》

初读《千字文》让我感到实在拗口与无味,但对着释文再读时,发现《千字文》还是挺有意思的,甚有收获。

这部经典4字为一句,共有250句,整本书竟然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深厚。书中的知识与内容丰富多彩:从自然现象到社会历史,从农业生产到发明创造,从做人做事到言谈举止,从宫墙建筑到名山大川等等。虽然这部经典创作的年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今天来读它仍然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让我既增长了知识,又明白了道理。

今天,我想从《千字文》中的第二部分有关“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以及《千字文》中关于做学问的语句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千字文》的第二部份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指出人要懂得孝顺父母,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人的一生短暂,应该活的精彩,应该让自己的人生没有污点,作一个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的人,同时还要莫以自己的长处笑话别人的短处,正所谓“己所不欲,莫施于人”,想想如果别人时常笑话你的缺点,你会有怎样的心情?所以做人还是应该厚道一点,这样才不失一个君子的作为.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告诉我们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在工作中切磋琢磨,(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千字文读书心得体会200字)品行上互相告勉。“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千字文》里有许多关于做学问的语句,对我有深深的启发。“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说明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光阴的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修身、求学,重视开头固然不错,但始终如一坚持到最后更是难能可贵。做学问不可以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应该坚持不懈,最终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说的是每个人要保持善性,学习要专一,不要转移意志,甚至玩物丧志。“孤陋寡闻,愚蒙等诮。”学问浅薄,见识少,就会被别人耻笑。我们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多增长见识,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则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我记得读师范时曾有过这么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眼取之不尽的泉水。这泉水从何而来,我想与时俱进的学习、接受新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定能给我们注入这一眼泉水。学习是前进的动力,知识是自信的源泉。自信与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成正比关系,因此,在平时加强知识的汲取是十分重要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在“读经典、强自信、同发展”读书活动中多读、多背,享受这些经典美文带给我们的乐趣,让“读经典、强自信、同发展”这个读书活动能在我们的今后的工作中延续。

谢谢。

篇二: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

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

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阅读习惯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增长孩子的课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真可谓一举多得。班级让家长和孩子每两月共读一本书,作为家长我很乐意班级组织这样的亲子阅读的活动,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抛砖引玉,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共同参与

亲子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现在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所以家长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之前的习惯是晚饭后忙着洗洗刷刷,催促着孩子自己去完成作业,后来她爸爸指出来说我这点做得不够好,说应该在孩子写作业和读书期间,也应在桌旁坐下,认真看自己的书。之后我都是把别的事放一边,静下心来和孩子共同学习,孩子在写作业,我就在一旁看自己的书,作业完成后,就是我们的亲子阅读时间。这样做的好处:1、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2、家长以身作则,示范一个专心、坚持和耐心的榜样,会让孩子更专注做一件事;3、亲子阅读也不再是孩子一个人坐在那里默默看书,我们家长也参与进来,体会到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二、贵在坚持

亲子阅读,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坚持。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和专心力有限,做一件事情不能长久。这时,需要我们家长们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启发,让孩子感觉到读书的乐趣与好处,久而久之,阅读这个好习惯,就会很自然的让孩子保持下去。这一点我也做得不够,有时候孩子在玩玩具,并不是特别情愿阅读时,她就会央求我说“今天不读书了,明天来补”,我也在忙自己的事,就默认同意了。这样就会导致孩子养成不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阅读的积极性也不高。我应该耐心地启发和鼓励,告诉她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如果一天读很多书,甚至把许多书放在一个时间段来读,势必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来,阅读的心情肯定也不会太过愉快,也必定会影响到阅读的效果。同时也告诉她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万事贵在坚持。等孩子心平气和后开始愉快轻松的亲子阅读。

三、大声朗读

阅读大致可以分为朗读和默读两种,现在孩子们在家主要都是默读课外书,而我个人觉得朗读胜于默读,朗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弟子规》中有一句“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意思是读书时必须要专注,做到心到、眼到、手到。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

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这是一种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协调动作的阅读。朗读可以培养语感,强化记忆,避免困倦和思想开小差。在朗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鼓励孩子自己用拼音去认识生字词,这样又可以帮助孩子复习拼音。我们家长应该经常抽空和孩子一起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童话故事、诗歌等,这样坚持下来,大声朗诵肯定会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

四、经典诵读

我的另一体会是国学经典诵读。我的孩子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周日去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当时有一位林老师在家里办了一个国学经典诵读班,班里有十几个孩子,孩子们在一起有伴,阅读气氛浓郁,阅读热情高涨,大家在一块儿非常愉悦非常放松地诵读经典,每逢周五晚上林老师还邀请家长来和孩子一同阅读。这样坚持了一个学期,对于《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和《孝经》孩子已经是倒背如流了。后来因为林老师去外地办学习班了,孩子的经典诵读没能坚持下去。根据孩子记忆的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从之前的倒背如流到后来基本上都忘光了,这里又一次强调阅读的坚持性。通过一个学期的国学经典诵读,孩子的收获也不少:孩子识字量增大,词汇量也得到积累。现在一年级又开始背诵《三字经》,孩子和我一起读几遍,我发现她基本上又把整篇背诵下来了,我很欣慰:之前的付出不是白费的。国学经典和谐自然、朗朗上口,可以滋养孩子的心性,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所以我比较推荐家长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诵读国学经典。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的日常用眼习惯,预防近视。 书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在阅读的道路上,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努力,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一起感受书中主人公的喜怒与哀乐,一起体会读书的乐趣。

以上仅是我个人一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和老师和各位家长指正。

篇三: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紫荆学校 廖美琴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

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回溯源头,传承命脉,“国学”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