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二十四节气 > 列表页

二十四节气代表植物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4  分类: 二十四节气 手机版

篇一:二十四节气植物版

二十四节气植物版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个节气在大自然中的反馈也是不同的,四季变化,景色迥然。让我们来欣赏下每个节气带给我们的不同风景。

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每五日为一候,共计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

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篇二: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原产生于黄河流域一带,它具体地反映了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和气候关系。但由于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分段掌握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了。各地农民在应用二十四节气的过程中,结合本地地区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充实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二十四节气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因地制宜灵活地应用。

一、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这个节气,表示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将逐渐回暖,广阔的大地将呈现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也标明一年的农事活动的开始。俗话说:“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二、雨水:

雨水这个节气,表示气候逐渐回暖,雨量开始增多,结束了冬天少雨的现象。

三、惊蛰:

惊蛰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春雷也开始轰鸣,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过冬的虫卵也快要孵化了。

四、春分:

这个节气,表示春季日夜千分的意思。在春分这一天,全球各地昼夜都各为十二小时。此后,白天逐渐增长,夜间逐渐缩短。

五、清明:

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本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六、谷雨:

谷雨这个节气,表示降雨量逐渐增多,更适宜农作物生长,所谓“雨生百谷”就是这个意思。

七、立夏:

立夏这个节气,表示风和日丽的春天已经过去,夏季开始,炎热的大气即将来临,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八、小满:

小满这个节气,表示农作物欣欣向荣,长得丰满可爱。由于暴雨已开始,江河易满。

九、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芒种这个节气,北方表示收割麦类作物和播种稻谷。有人把芒种说忙种,由于这时候是耕种最忙的季节,意思也是可相通的。

十、夏至:

夏至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天到来了。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这个时期日长夜短。

十一、小暑:

小暑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炎热逼人。

十二、大暑:

大暑这个节气,表示夏季最炎热的署天来临了。

十三、立秋:

立秋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十四、处暑:

“处”是终止的意思。处署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暑天已过去,天气渐渐转凉。

十五、白露:

白露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空气中的水汽,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十六、秋分:

秋分这个节气,同春分一样,表示秋季日夜平分的意思。在秋分这一天,全球各地昼夜都各为十二小时。此后,黑夜逐渐增长,白天逐渐缩短。

十七、寒露:

寒露这个节气,表示露水更浓,天气逐渐由凉转寒。

十八、霜降:

霜降这个节气,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

十九、立冬:

立冬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二十、小雪:

小雪这个节气,表示到了冬季,北方开始降雪。

二十一、大雪:

大雪这个节气和小雪一样,但表示降雪要来得大些。

二十二、冬至:

冬至这个节气,表示最冷的冬天要来了。

二十三、小寒:

小寒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出现霜冻。

二十四、大寒:

大寒这个节气,同小寒一样表示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季节。

广阔无边的草原,牧群就像散落的点点繁星;

生机勃发的森林,树木最终成为见证时光的老人;

波光粼粼的水面,鱼儿的跃动弹奏出无数人生活的旋律;

那一片金黄,装扮着油菜花开的季节;

还有那向日葵盛开的芬芳;

紫色的是薰衣草的浪漫;

白色的是樱花暖暖的情怀;

这是江南的田园,一望无际的稻田拼接成绿色的画板,映射出一片宁静;

这是北方的田野,连绵无边的麦田交织成农民的笑脸,这是希望的港湾,是梦想的色彩;

那是梯田,优美的曲线勾勒出人间最美的图画;

那点点的雨露,是生命的印记;

那滴滴的汗水,是劳动的赞歌。

播种的季节,美丽着、忙碌着;

收获的季节,劳累着、幸福着;

1.东北林区

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区,一般称为东北林区。这里,林区绵延几千里,形成一片树海。因为这里在祖国的最北部,接近寒带,所以耐寒的针叶树种相对最多,是我国唯一的大 面积落叶松林地区。主要的树种有红松、兴安落叶松、黄花松等,也有属于阔叶的树的白桦、水曲柳等。东北原始森林里的树木葱郁茂密,遮天蔽日,站在森林里,只有中午很短的时间内才能见到阳光。因为树木长得很密,所以树木都争着往上长,树型挺拔高大,有的高达三十多米,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东北林区的木材蓄积量超过全国总量的一半,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木材供应基地之一。

2.西南林区

西南林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和西藏三省区交界处的横断山区,以及西藏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区。这里山峰高耸,河谷幽深,山麓有滔滔江 河,山沟有股股泉水,山脚和山顶高差悬殊,气候也随着高度变化,真是“一山有四季”,所以树的种类特别多。山下和各地里生长着常绿阔叶树,山腰上是落叶阔叶树,再上面就是针叶树。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高山栎、云南松等,这些树也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还有珍贵的柚木、紫檀、樟木等。解放后,在云南省还营造了成片的橡胶树和咖啡树,成为我国重要的热带经济林区。

3.南方林区

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属于我国第三个大林区——南方林区(东南林区)。这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条件良好,树木种类很多,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还有我国特有的竹木。这个林区南部,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宝库,经济林木更是丰富多彩,有橡胶林、肉桂林、八角林、桉树要等,后面的三种经济林,盛产名贵的

二十四节气代表植物

药材和香料。祖国的宝岛——台湾省的森林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樟树是宝岛的特产,它的枝叶可以提制樟脑。台湾省的樟 脑产量,最高曾达全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被誉为“樟脑之乡”。

篇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寒露:天冷,露水很凉。霜降:开始下霜。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例如: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名词解释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萌动、抽叶、开花、结实、落叶;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交配、繁育、换毛、迁徙等,均与节候有密切关系。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结冻、解冻等,也属物候现象。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农谚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如“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