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反问句 > 列表页

有反问句式文言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7  分类: 反问句 手机版

篇一:高中文言文句式

高中文言文句式

一 前言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

二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2.1判断句

1、“??者,??也” “??,??也” “??,??者也” “??者??” “??者??者也”表示判断。

2、采用副词 “乃”“即”“则”“皆”“是”“城”“为” 等表示判断。

3.用为是表示判断

4.、采用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5、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2.2、被动句 1、“于”字句表被动。

2、“为” 字句表被动。

3、 “为??所??” 字句表被动。

2.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2.定语后置

3.状语后置

4.主谓倒装

2.4、省略句 1.省主语2.省宾语3.省略谓语

2.5、文言文固定句式 1.表陈述2.表疑问3.表感叹4.表反问

三 结束语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四川省隆昌县油房中学 郭婷

内容提要 中学文言文教学既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特别是文言句法,与现代汉语的句法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翻译、理解,因此,文言句法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和一些固定的格式:1、判断句式2、倒装句式3、省略句式4、疑问句式5、否定句式6、被动句式。通过与现代汉语句式的比较,详细分析了每一种文言句式的特点及多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对一些问题的不同的看法,并选择了中学课本中有代表性的文言句子来作例证,最后提出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文言 句法 形式 分析

一 前言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特别是新教材实施以后,文言文教学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初中阶段古诗文作品约占了课文总数30%,《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进而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文言文教学也是一个难点,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

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掌握了这些句法,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了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加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下面就常见文言文中碰到的一些句法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二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所谓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

言的发展而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变成了特殊句式了。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格式等,这些句式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过。虽然在新大纲中没有对学生要求掌握它们,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对这些句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下面我就文言文中的这几个特殊句式做一个简略的分析。

2.1 判断句式

何为判断句?《辞海》中这样注释:“用来判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同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鲍善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这样认为:“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说明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而郭锡联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是这样认为“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所以判断句应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它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2、要作出判断。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种类比较多,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采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词语用在谓语后面帮助判断。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也。”其常见方式为:主语+谓语+也,在这种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

”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

较常见。 “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者也用在句尾加强语气。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司马迁《陈涉世家》), “乃”可以解释为就是,用来判断当立者.是谁的。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其中乃用来表示判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用“则”来对日中时的形状作出判断。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不能久留,就记下这些景色离开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只曾笑耳!”(《狼》),“狼也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只是增加一点笑料罢了。”其中的“耳”为语助词表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中的“非”解释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中的“非”也是否定的判断词。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王安石《伤仲永》)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核舟记》)

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其作用

有反问句式文言文

主要有以下几点,它可以判断人或者事物的性质或作用;判断或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判断人的籍贯;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间一般是同一关系或类数关系,但实际上并不都是这样简单,有的则是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这是判断句的活用。由此可见,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以相当成熟了。

2.2、被动句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

两类:

第一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生者,即施事者,如“我写字”。第二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而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又可以根据有无专门表示被动形式的标志又可以分成两类:1.只在语义上表示被动而无被动形式标志的句子,其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2.被动句式,这种句子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或者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

在中国的语言的发展长河中,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历史悠久,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在古代的文献中已经大量的存在了。要考察一个句子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 “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 2.谓语是及物动词,主语从表面上看可以认为是这个及物动词索表示动作的发生者,但是谓语动词后面没有宾语,也补不出宾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为被动句。

3.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事物自身的一部分,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当然这三点并不绝对,但掌握这几点标准就可以识别出大部分概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了。

明白了语义上的被动,那么有特殊标示的被动句就更好区分了。常见的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以下几种特殊的类型。

1.“于”字句。句子中“及物动词”加上介词“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的被动句式,如《孟子二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义,而“介”词于则介绍处所(名词)“又留蚊于素帐中”。其中的“于”表示被动的意思。

2.“为”字句。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在九年级的《陈涉世家》“为坛而盟”是说小土堆被当做坛并且宣誓。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当作的主动者“坛”,它决定了句子的被动的性质。

3.“为??所??”句,这是一种较后起的被动句式,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标志被动的“所”字,构成为名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说:高山峰峦被大雪洗的干干净净,像擦拭过一样。其中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洗”的主动者“雪”,表示被动的句式。在这里面, “所”原本是一个特殊的代词,在被动句中虚化了,已经没有指代作用了,只是帮助动词被动用法的词头。此种句式在东汉以后成为

了一种主要的被动句式,出现的频率高于前面的几种句式。同为字句相仿,“??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动成分,如:“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动者“癞蛤蟆”没有出现。

当然被动句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种类还很多,但是在初中阶段(新课标)出现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上几种类型。

2.3、省略句

省略是今人对古代汉语的一种分析认识,其实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句法成分是完全可以不出现的,不一定是省略了什么,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精密,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就会觉得古代汉语省略了一些句法成分。古代汉语里省略句法成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它一方面使古文精炼简介,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含混,使今人阅读古文感到困难。所以学习古代汉语需对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中学语文教学词典上对省略的解释为:省略句是古书中的异例之一,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省去某些语言成分。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据文意补出。由于古代汉语的特点,比如缺少第三人称代词等等,省略现象比现代汉语为多。省略不仅是语法问题,还是修辞问题。因此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做省略句。由于人们研究省略句的角度的差异,对省略句的分类也不同,在中学阶段主要掌握成分的省略就可以了。成分的省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省主语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 “桃源人”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同第一个分句,所以省略了。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见。

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 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

2. 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

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意思是将尉拔出剑站了起来,吴广也站了起来,夺下将尉的剑并且把他杀了。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宾语剑。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这句话里的介词 “以”的宾语“之”省略了。“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中的宾语“之”也省略了《桃花源记》

3、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

2.4、倒装句

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句法成分的存在,而且大致都是相同的。但是有一些句法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却不同与现代汉语。还有一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在古代汉语的句子中,某些词序颠倒的句子被我们称为倒装句。这种词序颠倒主要是由于突出强调或者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倒装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代汉语中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而已。倒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初中文言文中出现过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2.4.1、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其中的何放在动

篇二:文言文句型大全

为动用法 使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动词的为动用法则是“为宾语怎么样”。包括“为了”、“因为”、“给(替)”、“对(向)”四个意思。

【高考例题】(2013福建卷)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译文】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

【高考例题】(2012重庆卷)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为王公耶?果尔,当三啸止。”如其言。

【译文】这天将要回家, 听见有异物在山中长叫, 木商惊骇地(祝:祷告)祷告说: “替王公叫的吗?果真如此,就长叫三声后停止。”(果然)如他所说。

【高考例题】(2012天津卷)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

【高考例题】(2011安徽卷)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高考例题】(2010福建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高考例题】(2005全国卷Ⅱ)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译文】你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来为过世的祖父作传。

【译文】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译文】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

【译文】马患肥胖症而死,(庄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动词的使动: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高考例题】[2014·浙江卷]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

【高考例题】[2014·江西卷]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译文】(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荐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分析】进:使…进步。

【译文】(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分析】“出”,使动用法,使……出,驱赶;

【高考例题】(2012天津卷)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高考例题】(2011年重庆卷)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

【高考例题】(2010上海秋季卷)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译文】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

【译文】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分析】此句中的“走”是古今异义,不能译为“走”,而应译为“跑”同时还是使动。

【译文】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分析】出:使他出去。

【名词使动用法】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高考例题】(2009重庆卷)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高考例题】(2009重庆卷)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译文】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

【译文】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高考例题】(2014·山东卷)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

【高考例题】(2014·大纲全国卷)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译文】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分析】活:让他活命。

【译文】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5分)

【分析】重:使动用法,加重。毋:不要。

【高考例题】(2007福建卷)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高考例题】(2004广东卷)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译文】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译文】从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能没有危险的。【分析】穷:使……窘迫”。

双音双义 通假 固定格式

【高考文言文翻译基础知识之双音双义】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因此,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2014·安徽卷】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2014·湖北卷】为吏者宜宣布德

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译文】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分析】刊布:印刷发行。教士:教育读书人。

【译文】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分析】宣布:宣扬传布。少数:缺少,几。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013四川卷】平居独处,终日俨然;至与物接,则盎然和怿。

【2013江西卷】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译文】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分析】大庆:大:表示程度很深,庆:庆祝。

【译文】平时单独居处,整天严肃庄重;至于和人交往,则(热情)洋溢和乐喜悦。【分析】和怿:和乐喜悦。

【译文】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分析】华生:姓华的先生,备谙:十分熟悉。

【2013新课标卷】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2013全国大纲卷】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

【2011全国大纲卷】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分析】班列: 朝班的行列。耆硕(qí shuò): 高年硕德者。

【译文】从此声威恩泽及于全境,邪恶偷盗之事不再发生,以至城门夜不关闭,路不拾遗。【分析】沾洽:恩德遍及。

【译文】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分析】奏罢:奏请罢免。列部:各个部门。

【2011辽宁卷】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2011江苏卷】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2011湖北卷】孝文皇帝去坟,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2011年山东卷】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然而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

【分析】功役:工程劳役。

【译文】(陈公弼)亲自处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把弓箭拉满但不要射出。

【分析】前行:队伍前面。持满:把它拉满。

【译文】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把这作为准则。【分析】可以:可以把。

【译文】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分析】本事:根本的事情。

【高考文言文翻译基础知识之通假】

【2014·辽宁卷】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2011福建卷】 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

【2010全国卷Ⅱ】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2008天津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译文】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分析】趣:通“促”,催促。讫:最终。

【译文】(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了。【分析】少:通“稍”大概。

【译文】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分析】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译文】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的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高考文言文翻译基础知识之固定格式】

【2014江苏卷】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2014浙江卷】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

【2013湖南卷】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

【高考例题】(2013天津卷)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

【译文】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分析】若乃:至于,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另提一事。

【译文】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分析】奈何:为什么。

【译文】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分析】得无:副词。莫非;该不会。恐怕。

【译文】朋友去世(你)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分析】无乃:莫非;恐怕;岂不是。

篇三:【文言文】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古文翻译不再难

1.无乃??乎?

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子是很多的。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

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叫《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有一句话,也属于这种固定格式。“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划线句应译为:冉求!恐怕该责备的是你们吧?)

2.??孰与??

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它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如下面的例子:

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 ④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 文中的三个加线句均应译为“你跟我比怎么样呢”。

3.??之谓也其??之谓也

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请看下面例句: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猜测得到它。”说的就是夫子这样的人啊!)

③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论语》上说:‘他自身端正,不下达命令人民就会行动;他自身不端正,即使下达命令他的百姓也不会听从。’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吧!”)

4.得无??乎?得无??耶?

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应译为现代汉语的下面三种格式: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

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告诉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③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你们恐怕被穷困所苦吧?)

④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吧?)

⑤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5.奈??何如??何若??何

这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需要强调的是,“奈”、“如”、“若”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的意思;而“何”则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在中间插入的内容属于“奈”、“如”、“若”的宾语。整个格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

先看下面例句。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王屋、太行何?(《愚公移山》) ②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上面的三个例句中加线的句子应分别译为: ①把太行山和王屋山能怎么样呢?

②(我们)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③虞姬虞姬把你怎么样呢?

6.何有于???

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究其实质是两种特殊句式的紧缩和移位。一是由介词“于”与它的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原句作补语,翻译过来必须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充当状语;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谓宾前置,也就是说“有”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它前置了,在翻译的时候,也必须还原到“有”的前面。知道了这一点再去理解这种格式就容易得多了。这种固定格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请看下面的例句。

例句: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应译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7.何??为?

这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为”这个虚词。“为”有两个读音,一是读“wèi”,一是读“wéi”。读“wèi”的时候,它只有介词性。一是读“wéi”。读“wéi”的时候,情况比较复杂,有三种情况。一是动词性,是一个“本领”很高强的动词,可以这样讲,句中需要什么动词,它都能够代替。二是介词性,只用在表被动的句子里。也就是说在被动句中,“为”必须读“wéi”。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句中的“为”就必须读“wéi”。三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在“何??为”这种固定格式中,“为”就属于这种情况。

这种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为:“还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么?”请看下面例句:

例句: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还要告辞做什么呢?”

例句:②项王笑曰:“天之王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划线句应译为:“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

8.不亦??乎?

这是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格式中的“亦”。这是一个很容易产生误解的词,稍一疏忽就可能把它理解为副词,其实,它是一个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

在古文中,这种固定格式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下面的几个例句: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句中的化线处应译为:“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②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高明吗?” 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中的划线处应译为:“学习并且不时地温习它,不是很快乐了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9.有??者

这种固定格式常用于叙事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格式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的对象“人”在句首出现了,如“楚人有涉江者”,此刻,“有??者”属于定语后置;二是叙述的对象在句中没有出现,不属于定语后置,如“杭有卖柑者”。请看下面例子

人有亡斧者。(《韩非子》)在这个句子中,“人”出现了,因此,“有??者”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在这个句子中,叙述的对象没有出现,因而不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城里有个叫成名的人。”

10.何??之有?

这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固定格式。句中的“何??”是“有”的宾语,“之”属于结构助词,表示提宾。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呢?”如下面的例子: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应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应译为:“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呢?

③夫晋,何厌(通“餍”)之有?(《左传·崤之战》)应译为:“那晋国有什么可满足的呢?”

④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叔向贺贫》)应译为:“如果不忧虑德行没有完善,却忧虑财物不足,将要哀悼还来不及,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11.唯(惟)??是??惟??之为??

这种固定格式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格式。需要再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是”与“之为”,均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作用;而唯(惟),表示的则是动作的唯一性,译为“只”。这种格式在成语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惟命是从;

②惟利是图;

③唯你是问;

④唯仁是亲;

⑤唯才是举;

⑥无乃尔是过与?

12.所以??所以??者

所+介词(以、从、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这是古文中十分常见的固定格式,是一种名词性的“所”字短语。首先我们得知道,在古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完全不同的,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一个复音虚词,用在因果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结果,而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说什么都可以表示,就是不能表示结果。那么,他都能表示什么呢?它可以表示动作所涉及到的原因、根据、工具、处所、办法、凭借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者。(《吕氏春秋·察今》)(表根据③笔,所以书也。(表工具)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表处所)

⑤吾知所以距(通“拒”)子者,吾不言。(《墨子·公输》)(表办法)

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表凭借)

⑦圣者,非所与熙(通“嬉”)也。(《墨子》·公输》)(表凭借。应译为:“圣人是不能与他随便开玩笑的。”)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表原因)

⑨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篇》)(表方法)

⑩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原因)

13.??何所??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