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结题报告 > 列表页

社区教育的结题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3  分类: 结题报告 手机版

篇一:初中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规范办学行为,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全面提高了教学效率。但由于受教育封闭性的影响,我们往往重视校内资源的建设和利用,而忽视了社区那些生成性、动态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鲜活课程资源,但长期被闲置与浪费,致使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被纳入教育资源的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这严重制约了学校课程的发展。也正因为我们缺少这种观念和实践,使我们的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的教学也只能是一种呆板的、机械的、教条的“文化传授”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学校应广泛利用校处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加强初中社区教育资源的实践探索,积累课程实施经验,对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要而迫切。我校一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于2008年9月针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教育的弊端日见彰显,学生自主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与我们的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密切相关。而社区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发挥社会的育人功能,意义重大而深远。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以学校、社会互为主体,实现教育的多重目标,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和不同层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教育互动,使学校和社

会产生协同效应和合力效应,凝聚多方面教育力量,优化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及湖南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要大力开发社区课程资源,让丰富的社区资源成为中小学生社区实践的重要阵地。

2、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反对将学生禁锢在学堂里,禁锢在传统的陈腐的不合理的规范之中。他倡导在教育中打破封闭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束缚,引导学生走近自然、走近社会,实施学校“小课堂”到紧密联着社会“大课堂”的开放式教育,广泛挖掘德育资源,形成德育整体合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开放式德育教育模式。

3、主体教育理论:社区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地发挥社区各类具有专业特长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参与的主体意识,这是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

4、社区建设理论:社区是社会学中一个从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概念,是和一定地域相联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包含的内在要素,如归宿感、自我教育和发展等对社区成员的合作提出了要求,同时,发挥社区自身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体现在社区教育工作中,是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研究的理论源泉。

5、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必须适合国家、社会与人的发展;课程领域应拓宽,结构应优化,内容须体现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和学生同为课程意义的创造者;课程的开发、实施应由结果向过程回归,注重过程的内在价值。

6、创新教育理论:指出,人才培养模式要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教学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在生活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学习方式则强调自主性、探究性。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合理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生本课程,开辟实践基地,开设特色作业,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

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增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和谐关系,提升社区资源开发的系统化、实用化和规范化,实现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共享,增强学生体验育人的实效性,努力创建社区资源开发管理运行机制,为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社区实践活动提供有效案例和一些共性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学校在规范办学之后,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进程,最大限度地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引领学生广泛参与对身边事物的认识、了解、研究,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实现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课题研究:

1、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

2、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

3、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开发利用。

六、课题的界定

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主要是指学校所在的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在学校施教区范围内,以学校为主导,社会为依托,家庭为基础,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来挖掘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资源为学校所用,让家长以自身的教育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各种活动中来,以期达到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家庭教育的提升与儿童生动活泼地发展。

传统节日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指深刻挖掘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整理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享受优良传统文化的滋润,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热爱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探索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的方法机制。

七、课题研究的思路

1、时间合理安排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每周课时的设置,课型灵活安排,可集中上课,也可分开活动。时间上也合理安排,除课内外,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等。

2、内容互相融合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进行设计、调研、参观、访问、实验、制作、交流与评价等,渗透五个一工程、亲子共成长工程、家长课程学校、朝阳读书计划等内容,促成其相互融合,相互整合,达成其研究目标。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以联系现实生活,立足课堂为主渠道,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遵循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的方式,注重思想教育与行为指导相结合法,点面结合法,专家咨询法,个案积累与总结、理论与实践结合法等各种方法的相互协调与促进。分析如下:

1、调查研究法。学生、教师、家长联合参与对社区资源的存在种类、形成、作用、发展、贡献教育功能等内容进行调查,选择可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因素加以开发利用。

2、体验研究法。师生亲自置身于社区资源中去认识触摸感受、操作,亲自体验探究、交往和实践。

3、基地研究法。在社区建立资源基地,使其课程资源与学校教育共享。

4、学科整合研究法。社区资源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服务的同时,与相关边缘学科进行整合,结合不同学科教学内容选用,做到各科教学资源共享。

5、理论与实验研究法。包括探讨社区资源开发的作用和利用等基本理论以及研究的步骤、措施、周期、成果等。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论证课题,搜集和学习有关资料,提出研究目标,撰写研究方案。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的课题理论,通读研究方案,明确各自研究任务。

实施阶段:

1、进行广泛调查,详细分析社区教育资源的分布及特点,落实社区实践活动基地,分年段按计划开发社区教育资源。

2、按照计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安排各项活动的开展方式,如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公益劳动、友谊联欢以及各类竞赛活动等。

3、在实施过程中组织教师动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

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价。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定期聘请专家指导课题研究。

5、采集研究有关数据,积累资料。

总结阶段:

资料汇总、分析,整理个案并写好结题报告,召开现场会进行成果鉴定。

十、保障措施

1、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学校的科研气氛浓厚,承担过各级各类课题,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知识结构合理,均为各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这些老师都承担或参与过教研教改研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2、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老师们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这些为校为资源的开发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学校有多位特长老师的作品在国家级、省级获奖,教师资源丰富。

(3)软硬件保障:学校已建成校园网,配备了34台计算机。同时多次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做到软硬件同时并行。

(4)优越的地理位置:我区所处城乡结合部,社区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相对不足,但并不等同于教育资源缺乏。我们位置靠近多个社区,环境优美,基础建设较为完善,居住人口稳定。社区居民及家长关系融洽,知名人士、专业人士资源较丰富。学校周围有乡政府办事处等事业单位,这些都为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决条件。

(5)经费充足:学校根据课题进展的各个阶段和课题需要拨专项资金,以保证研究课题的正常运行。

十一、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篇二:高邮市社区学院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

《高邮市社区学院建设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周立鸣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快速前进,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大幅提升,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的自身素质和自身发展愈加重要,学习型社会的

形成就成为必然。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社区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党中央国

务院十分重视社区教育工作,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

要》提出了开展社区教育的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社区教

育在一批大中城市迅速发展起来。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已在全省

县市范围内开展了社区教育工作。

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新形势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中央有关部门对社区教

育工作进行了部署,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

出“开展社区教育试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2001

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再次指出要继续“扩大社区教

育实验工作”。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

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实践证明,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城市,

爱社区,可以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并要求“加强对社

区成员的社会主义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

文化氛围”。

为推动全国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部决定开展社区教育实验。2000年4月教育部

职成教司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对开展社区教育实验

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决定以北京市朝阳区,天津市河西区,太原市杏花岭区,上海市闸北

区,苏州市,济南市历下区,厦门鼓浪屿区,成都市青羊区等8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

区教育实验区。2001年教育部又确定了20个社区教育实验区。

随着社区教育实验区实验的成功,全国大中城市社区教育发展迅速,上海、天津、江

苏、浙江、广东等走在前列的省市已经延伸到县,并在县建立了社区学院。根据国家和江

苏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实施学习

型社区建设工程,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分类推进,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1

示范区,逐步完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村(居)民学校四级社区教育网

络。

近几年,高邮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根据省全面小康考察组的综合验收

认定,高邮市2010年已经全面小康达标。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邮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明

显加快,目前高邮城区人口已经由原来的8万增加到13万,到2020年要达到20万。这

些都为社区学院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高邮市被认定为江苏省社区教育实验

区,并于当年建立江苏省高邮市社区学院。目前高邮市社区学院的工作还处在一个实验的

阶段,刚刚起步,有很多建设性工作可做,也有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值得研究,经验正在积

累之中。其工作重点和研究重点是要解决根据高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构建具有高

邮特色社区教育管理、保障机制和运行模式,探索和不断完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

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学院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学院教

育管理模式。本课题正是以高邮地方特色和经济发展为背景,以高邮市社区学院建设为重

点,研究社区学院对城镇社区居民的作用,总结和探索社区学院的管理体制、保障机制、

运行机制以及资源利用,探索县级社区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二、 课题研究总体设计与进展1、方案的制定

(1)课题名称及概念界定

课题名称:《高邮市社区学院建设的研究》

概念的界定:本课题所指的“高邮市”是高邮境内县城和乡镇、村所在地地域范围的人

群及其社会活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组织和制度、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特定的

社会机体。

“社区学院”是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需

求,实行普职成渗透、职前职后沟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人才培养,同时又是充分

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有效平台。

“研究”在本课题中指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实践总结以及在实践基础上的

理性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高邮市城镇社区学院为主要对象,通过研究与实践期望发现社区学

院的现状、运行模式、资源利用、实践经验、管理的体制、保障的机制、绩效评估机制、

发展前景等,并由此建立适合县级城镇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的对策和机制。

2

(2)研究价值

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子,实

现社区教育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服务、为加强社会管理服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推进教育公平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社区教育在富民强市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3)文献综述

为了了解当前我国社区学院建设、发展及其对社区教育研究的情况,我们查阅了大量

资料,重点参阅了上海师范大学中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春生的《构建终身教育

体系

社区学院重任在肩》、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刘尧的《发展县级社区学院

助力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研究》、上海电视大学王连华的《我国社区

学院发展模式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社区学院研究》等文章和专著。形成

了以下一些认识。

①在美、欧、日等许多发达国家,社区学院的存在已有一个世纪之久,在社会经济生

活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美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有40%是在基础学院即社区学院学习的。社

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创举,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不

可缺少的人才培养基地。社区学院兼有学士转学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劳动力教育和国际

教育等多重功能,教学管理制度灵活、学费低廉、学习方式多样化、毕业生就业率高,被

美国人誉为“人民学院”。在我国,京、津、沪等发达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也纷纷办起

了各种模式的社区学院,并有继续向全国扩展之势。

我国目前的教育结构体系,距离我国现代化建设还有很大差距,距离人民多样化的教

育需求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体系也面临着战略性的大调整。

调整的方向是建立结构和功能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它应该能为社会成员提供全员、全

程、全面的教育服务,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而社区学院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

习型社会的进程中可以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我国县级社区学院是集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具有

职业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特点是服务本县市,使本县市内没有机

会和能力到外地高校求学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培养本县市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本县

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

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长江三角洲、京津周边及环渤海湾地区,相继出现了县

级社区学院。这些县级社区学院一般是通过两种途径创建起来的,一种是由成人学校与有

关学校整合办起的社区学院,另一种是以地市电大为依托建立的县(市、区)级的社区学院。目前,我国县级社区学院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主办,一般设立于县市内,由县市教育行

政机构认可并接受其督导,具有立足于县市、面向大众、花费较低、形式灵活、内容实用、

交通便利等一些基本特点。 ③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势头良好,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发展不平衡。 当前环境下,我

国社区学院应定位于区域终身教育的办学和指导机构,努力发挥提供学历教育、职业技能

培训、社区休闲教育和开展区域终身教育服务指导等功能,努力完善管理体制,建设学习

资源和网络平台,开展队伍培训和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升发展内涵。

④当前我们高邮社区学院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政策法律上的障碍。其建设

没有具体政策,导致其经费、身份不能落实;工作开展的困惑。社区学院建设时间不长,

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社区学院不知如何有效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仍以传统的成人学历教

育为主;社会知晓率较低。社区学院缺少群众基础,许多人不知晓社区学院,社会认可度

比较低;公众在观念上没有到位。不能积极配合社区学院建设,影响社区学院各项工作的

开展;社区学院的硬件投入严重不足,再就业培训、职工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等智力支撑

明显滞后等等,这些问题正在制约着我们高邮社区学院的健康发展。

(4)研究目标

科学目标:通过对社区教育学院建设的研究,探索符合本地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

与策略。

工作目标:通过对社区教育学院建设的研究,探索转变社区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育人目标:通过对社区教育学院建设的研究,使社区居民在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方面获得综合、均衡的发展,以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提高社区居民的

幸福指数。

(5)研究思路

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本课题拟从高邮县城、乡镇、村、社区教育的内部运

作模式入手,以高邮城区及代表乡镇、村为研究对象,对高邮社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社

区教育运行模式、社区教育组织构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

研究,积累经验,探索规律,形成综合分析意见,从而探索高邮社区学院建设发展模式的

4

对策和机制。

(6)理论与实践依据

理论依据:

①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②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了开展社区教育

的要求 ③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实践依据:

①浙江台州、江苏常州、扬州江都等市县社区学院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主要经验

②高邮市车逻乡社区教育中心,高邮镇琵琶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八桥乡成人教育中

心校的开展社区教育的做法和经验。

(7)内容结构(含子课题)

①社区学院组织机构网络体系建设的研究

社区学院组织,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在社区教育活

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县(区)有社区培训学院、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村(居)

民学校等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如何搭建科学的管理组织网络体系,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级

社区教育组织的作用。

②社区学院队伍建设的研究

社区学院队伍主要包括社区教育管理者、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教育志愿者等人员组

成。师资队伍的质量如何,关系到社区教育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学习的质量等

诸多因素。社区学院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一个覆盖社会各个方面、

各种阶层的志愿者队伍,值得探索和研究。

③社区学院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开发的研究

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

进一步促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学院要充分发挥

网络优势,开发数字化学习平台,结合市民的学习习惯和兴趣,不断丰富数字化资源,通

过网络课堂、视频课程、电子课件、BBS论坛等多元化方式更好地满足不同市民的学习要

求,也使社区教育课程与教学资源覆盖到更广泛的社区受众群体中。

④社区学院特色项目开发的研究

5

篇三:结题报告材料

实验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2013.5-2013.12)

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递交上级部门审批。成立课题组,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完成各子课题方案。查阅文献资料及材料收集。进行开题论证并修改完善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14.1-2015.12)

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进行实验和交流,全面启动课题研究,开展文献分析研究,进行家庭、社会、学校教育情况的调查组合,汇编优秀论文、收集获奖证书等,撰写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总结和推广(2016.1-2016.5)做好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工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汇编优秀案例、优秀论文,收集获奖证书、申请结题等。推广经验成果和典型经验。

实验主要活动:

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研究,更新教育观念的相关理论,撰写有关论文,开展问卷调查,摸清我校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结合家庭、社会教育,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评价机制。

计划执行情况:

课题组的成员和课题负责人参照课题计划,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个步骤应该进行的实验工作,并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及时调整研究思路,促使课题研究圆满完成。

研究的基本问题:

通过课题研究和实施,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整合,不断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把学校教育与创建“学习型家庭”结合起来,研究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探索家庭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地积极作用。

主要研究:将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重点研究家庭、社区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丰富学校德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取得的主要突破:

研究与实践证明,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效能的研究”模式,把家长和社区领导推到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人翁地位,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是符合学校实际、家庭实际与社区实际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实行“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德育效能的研究”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家长和社区领导参与学校教育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有助于大家认识一致,目标统一,工作协调,功能互补,从而把“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育人”进一步提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课题的最大突破就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实现功能互补,形成整体合力,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

“社会、学校、家庭、自我”四位一体教育主题班会记录

胜利小学 徐宝媛

一、班会理念: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四位一体”教育方略,深入理解“礼貌、诚实、感恩、爱心、责任、自尊、自强、乐群、善学、尚新”十个关键词的含义,真正懂得“十个关键词”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做到。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十分清晰掌握“十个关键词”的含义,并把这些关键词记入脑海。

2.情感目标: 深入理解“十个关键词”,指导自己知道是非对错,。

3.行为目标: 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按“十个关键词”严格要求自己,并切实落实到行动中。

三、课前准备:板报;班会PPT;文字资料(故事、格言);节目(相声、歌舞、朗诵)

四、主要环节

(一)板块1:播放幻灯片配合班主任讲解

通过班主任介绍让同学基本掌握“十个关键词”的内涵和意义。 板块2:相声表演

以轻松幽默的相声表演形式让同学们深入理解“十个关键词”,强化概念。 板块3:手语歌曲舞蹈表演“感恩的心”

(二)诗歌朗诵:《啊,母亲》

同学自己写的诗作为主题班会的首档节目突出伟大的母爱,使整堂主题班会的主旨精神得到升华。从祖国母亲对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殷殷之情到自己的母亲对

孩子无私的爱和奉献,是同学自己用心去描述,情节感人,让每一位在场的同学都能体会到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

( 三) 游戏:你知,我知

请家长和同学一起上台,回答几个问题,如:对方的生日,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颜色,最讨厌的行为,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等,看一下父母对子女和自怒对父母这两大家庭最基本要素之间的了解程度,特别是作为子女,同学是否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懂得关心他人,主持人的临场发挥和引导作用极其重要,要让每一位同学了解关心父母就要从了解他们做起。一句问候,一句关心都是维系家庭温馨和爱的桥梁。

( 四) 歌曲联唱:妈妈,再爱我一次;爱的奉献;牵手等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新闻片断,如:有的孩子残疾了,父母如何倾家荡产带他到处治病;一个已是中年的男子的跨国寻母记等;还有我们身边的故事,如:父母亲顶着烈日为孩子买参考书,参加高考咨询等,用强烈的视觉效果,让在场的每一人感受到爱的力量。

(五)讨论:我们该怎么做

由主持人事先设计的几种场景,如:有比较好的异性同学经常打电话;同学沉溺于网上聊天;重要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让学生提出他们会怎么处理以及希望家长如何帮助他们,然后让家长提出他们的处理方法和希望学生的态度。这样开诚布公的交流可以缓解相互间的矛盾,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沟通。

(六)表演:我爱我家

请一户班级中的学习型家庭的父母和同学三个人准备了几个小品,都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怎么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和如(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社区教育的结题报告)何大家一起学习知识和现代技术提高每一个人的自身素质。希望每一位同学和家长通过示范的例子,再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沟通。

(七)游戏:知识就是力量

准备了各类知识题目,由家长和同学共同合作,看看谁的知识面更广。还有各类动手的活动,如:做饺子,订纽扣等,还请各组同学当场设计学习型家庭的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