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结题报告 > 列表页

算法结题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9  分类: 结题报告 手机版

篇一: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数学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市四小张学娟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突出体现教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必经之路,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抓好口算,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据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对低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的研究内容之一。目前,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在口算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材原因:

从教材的编写看,实验教材比义务教材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而教学时间并没有增加,加上各单元之间知识的跳跃性大和计算器的使用,新课程标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客观上对学生口算能力训练不到位,学生对计算器的依赖,家长和教师在思想上产生松懈情绪,放松了对口算练习。

(二)教师原因:

1、教师在口算教学思想上不够重视,对口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是把口算作为笔算教学的基础,反正学生会计算就行,至于口算的方法并不重要,忽视口算的隐性价值,对口算方法不够重视,指导力度不够。在口算教学中,有的教师所采取的训练方式不当:要么就是口算的形式单调,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么就是形式过于花哨,反而没有达到训练的实效。

(三)学生原因:

1、算理不熟练的原因。

2、不良口算习惯原因。

口算练习本身便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学生往往会提不起兴趣,所以出现了许多不良的计算习惯:如定性不好,即使短短5分钟也集中不了精神,容易分心,有些学生喜欢东张西望、抓耳挠腮,还有的学生为了单纯追求书写的速度,数字或者符号写得潦草,导致下一步算错看错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口算能力。

3、心理因素原因。

基于以上的认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新课程标准为参照,我们提出了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从低年级口算教学这一小处着眼,围绕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急需解决的现实的、真实的问题,共同反思与研讨,以此建构一种互动、对话的研究平台和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和提炼,形成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成果共享。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二年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心算、估算和笔算能力,实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算法结题报告

中慢慢喜欢数学,对口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学生目标: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目标,自觉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2、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整体口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三)教师目标:

1、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教师要善于发现,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2、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口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特色。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措施:

(一)研究内容:

1、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口算速度和口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

2、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训练方法,巩固提高口算能力;

3、让学生适当地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

4、练习中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的兴趣。

5、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独立纠正错误的良好计算习惯。

(二)研究措施:

1、实录数学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案例,依照新课程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

2、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积累成功的案例。

3、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从细节做起。

1)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2)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6)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成员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材料进行学习、讨论,并结合本校学生现有的计算情况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成员通过对本年级学生计算情况的摸底测试、调查分析,了解本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为第二阶段的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课例研究法。成员采取一课二上三讨论的方法即:课前说课;成员讨论;教师上课;课后成员讨论;教师再次上课,课后成员再次讨论;教师课后反思。

4、经验总结法。成员注重收集研究活动中的所有资料并进行整理,同时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

通过将近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对口算教学和学生的口算训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了更深层的研究。本组的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如下: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经验增强了。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给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对本课题研究,本人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很多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通过读教育专著、教育理论书籍、撰写课题博客、写读书笔记,我们的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学能力提高了。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

虽然在课题研究上,我们取得了点点滴滴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由于学生存在差异,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心算的方法,所以导致口算准确率低。

2、学生口算的题量有点少,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

3、在口算训练过程中,学生的评价方式方法过于单一。

低年级儿童思维表象性强,易定势,如果得不到合理训练,很难形成技能,因此在口算训练中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旧知识和新知识一起练

针对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也快的特点,我采用新旧知识同步练习,从而减少学生对知识的遗忘,今年的二年级口算,就是把一至二年级所有类型的口算练习整合一些口算卡片上,使新旧知识能互相沟通,也加深对新旧知识的印象,减少对知识的遗忘。

这样训练可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时又复习旧知识,同时还能进一步认识加、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认知结构

第二:多种算法结合起来练

视算是通过眼看题,口说得数;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计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所以口算时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练习,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形式。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他们结合起来交替使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为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打下基础。

第三:多表扬和多鼓励。

孩子们需要表扬和鼓励,枯燥的口算很快会让学生失去练习兴趣。教师除了改变口算比赛的形式外,更需要给学生积极的表扬,赞美、鼓励等都是很好的评价方法。

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肯定还有一些不足,这都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继续进一步的完善。总之,虽然我的课题研究马上就要结题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只要我的口算教学在继续,我的课题研究就会继续下去,我将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它将继续伴随我的数学教学生涯进行下去,直至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更加完美。

篇二:计算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

结 题 报 告

东莞朝天实验小学计算课题组

2009年10月,学校语、数、英三个中心教研组成立,旨在通过教研促课改,

实施优质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是数学中心教研组所进行的校本课题研究之一,两年多来,我们通过对算法与算理的关系、口算、估算和计算三者关系、算法多样化与优化关系、激发学生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进行了实践研究,探索了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1.新课标实施以来,计算教学虽然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然而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下降了,具体表现在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

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轻复习铺垫重情景创设、轻算理推导重算法操练;

算法多样与优化关系、算理与算法关系处理不当;口算、估算、计算习惯的培养重视不够。

3.“灌输式”的教学仍存在,认为算理的教学耽误学生练习的时间。如教学

分数除法,有的老师先布置学生预习,上课时认为学生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轻描淡写地讲几分钟,随后就是大量的练习,以为这样就能够提高计算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研究的内容、过程与方法

1.主要研究内容

(1)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兴趣的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真正喜欢上计算课了,才能学好计算,才

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估算、口算、笔算有机融合,实现和谐统一。

课标中指出:估算与口算、笔算一样,都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学时要注

意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不失时机地将估算、口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

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

(3)算理与算法关系的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计算教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讨论探究

等形式,让学生确实理解算理,自主掌握计算方法,形成技能。

(4)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

2.研究过程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2009、10——2009、11)

制定、修改、确定实施方案,梳理1-6年级小学计算教学内容。

(2)实施阶段(2009、11——2011、12)

立足课堂,开展个人-科组-校级三个层次的研究课;专家引领,促进课题的

深入研究。

(3)总结阶段(2012、1——2012、3)

收集、整理课例、案例、教学笔记、论文等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3.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资料法。

三、研究成果

(一)形成了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新认识

思考1:情景创设与复习铺垫并不矛盾

传统的计算教学总是先进行复习,唤醒学生的旧知,为新知作好铺垫,现在

的计算教学总是以生动的生活情景开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理解算理提供条件。情景创设与复习铺垫其实并不矛盾,不要因为情景创设而否定有效的复习。比较分析,我们能发现“复习铺垫”与“情景创设”有共同之点,那便是促进学生的认识迁移。根据学习内容,发挥“复习铺垫”与“情景创设”的优势互补,才是计算教学的明智之举。(附录1:金正玉课例《积的变化规律》的片断)

思考2:寻求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最佳结合点

计算教学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

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理解到抽象算法的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附录2:侯桂娜课例《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片断)

思考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之间关系

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成果,尽量让

学生获得成功体现,充分体现了数学《课标》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算法多样化是指班级群体的多样化,而不是指个体的多样化;如何更有效地处理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这对矛盾,应以学生思维凭借的依据来看,可以分为基于动作的思维、基于形象的思维和基于符号与逻辑的思维。显然这三种思维并不在同一层次上,不在同一层次上的算法就应该提倡优化,而且必须优化。(附录3:饶玉山听侯桂娜执教《十几减几》后点评片断)

思考4:估算、口算、笔算有机融合

每道笔算题中都包含了多个口算,估算同样要用到口算,估算可以用来检验

口算、笔算的正确性,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在教学时,我们将三者机地融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口算、估算、笔算不同算法的作用。

思考5: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教材是把计算与解决问题分开编排的,自然教学也是分开的,课改后

计算不再单独编排,一般都是伴随着解决问题的情景出现,计算与解决问题教学孰轻孰重?经研究我们认识到,在学习计算法则的初期,可以借助问题情景出示,为计算算理的理解提供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景,教学上淡化问题的解决,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与算法的掌握上来,待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后,让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附录4:黄小桃课例《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片断)

(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1.坚持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确保基本口算人人过关。

黄诚副校长在《关于加强基本口算的意见》中指出:基本口算是指最简单的、

最根本的口算,人人过关是必须的。根据课标要求,我们从1-6年级教材中疏理出了基本口算题型。

(附录5:《关于加强基本口算的意见》)

2.多种口算形式,激发口算兴趣。

内容:各年级都有基本口算卡(黄色卡片)和口算卡(白色卡片)两种。

形式:开火车、拼图游戏、对口令、送信游戏、摘苹果游戏、24点游戏、

口算挑战赛、听算、视算等。

3.熟记常用数据。需要学生熟记的数据有:(1)11=0.5 =0.25 24

31357=0.75=0.125 =0.375 =0.625=0.875 48888

(2)2×5=10 20×50=1000 25×4=100125×8=1000

(3)1∏=3.14 2∏=6.28 3∏=9.42 4∏=12.565∏=15.7 6∏=18.84 7∏=21.98 8∏=25.139∏=28.2610∏=31.4

4.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第一、看好数字和运算符号。第二、审清

运算顺序。第三、审清计算方法。

(2)培养正确书写的习惯。第一、规范草稿本。第二、教给学生正确书写

的小技巧。第三,注重订正的格式。

(3)培养学生认真演算的习惯。演算时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算是

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要求书写清楚,方便检查。教师要求学生无论是简单的计算题还复杂的计算要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4)养成自我检验的习惯。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

是否正确,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5)编好计算错题集。把平时计算出错的题,收集成册(黑色笔书写),分

析原因(用红色笔书写),再订正(黑色笔书写),定时查阅。

(三)课题研究中促进师生共同提升

学生方面:

1.学生对计算学习越来越有兴趣。如每天上数学课时,课前大部分同学都

已做好了听算的准备,又如在做计算练习时不再厌烦,而是主动地去挑战等。

2.大部分学生在计算学习中能充分地表现自主性,如学生在探索算理算法

时,都能积极地动手实践,积极地思考,主动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改观,书写认真了,做题规范了,而且有了

检查的习惯。

4.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有了明显提高。我们将学生近期与研究前期的

试卷中计算题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对比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得分率低年段达到98%以上、中高年段达到96%以上。失分中,由于学生的粗心所致较少,灵活运用方法进行简便计算略多。

教师方面:

1.教学观念上有了更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过分依赖计算法则,死记方法,学生可能会计算,但为什么这样计算,学生未必知道,思维能力也未能得到相应发展。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老师们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认识到算理与算法同样重要、复习铺垫与情景创设优势互补、既要算法的多样,也要算法的优化,在课堂教学中既重视口算也加强估算还落实了笔算。

2.教学行为上追求优质

优质教学是学校根据已基本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的教学要求,优质教学首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但不一定是优质教学,这一提出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在每天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有意地朝着扎实、有效、优质的方向努力。

3.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勤反思、勤撰写的习惯,撰写本身就是在研究,科研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1)自2010年以来,老师撰写有关计算方面的文章有106篇,其中较好的在学校视窗推荐的有饶玉山的《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思考》和金正玉的《听“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后的两点思考》等8篇。

(2)2010年11月侯桂娜老师围绕“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 的研究主题设计一节观摩课《十几减几》,课后让课题组的成员受益匪浅。

(3)2011年5月高博老师围绕“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研究主题设计一节研究课《除法的简便运算》,在执教后,还受到了区教办教研员黄老师的高度评价。

(4)课题组的成员积极参加学校的组织的优质课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博、唐建明和侯桂娜老师获得了一等奖,钱盛堂老师获得了二等奖。

四、研究反思

1.两点不足:一个是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的深入剖析不够,第二个是未能提出构建计算教学课堂结构的一般模式。

2.两点困惑。第一,传统的计算教学中,一些优良的做法有其存在的必要,我们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审视、继承和发展。第二,如何处理多媒体课件的声、色、动画效果与学生计算思维发展的关系,使之相得益彰。

篇三:项目结题报告-模板

《经典算法与程序设计》

项目结题报告

201年 月 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计算机学院

目 录

1

问题描述 .................................................................................................................................. 3 1.1 1.2 2 3

功能描述 ............................................................................................................................... 3 性能描述 ............................................................................................................................... 3

方案描述 .................................................................................................................................. 3 项目设计 .................................................................................................................................. 3 3.1 3.2 3.3

软件结构设计 ....................................................................................................................... 3 数据结构设计 ....................................................................................................................... 3 关键算法设计 ....................................................................................................................... 3

4 5 6 7

软件实现 .................................................................................................................................. 3 软件测试 .................................................................................................................................. 3 项目总结 .................................................................................................................................. 5 参考文献 .................................................................................................................................. 5

1 问题描述

简述项目开发意图和目标。

1.1 功能描述

可借用开题报告相关内容。?

1.2 性能描述

? 可借用开题报告相关内容。

2 方案描述

可借用开题报告中“思路与方法”和“开发环境”有关内容。

3 项目设计

本节的3小节内容可借用设计报告。

3.1 软件结构设计 3.2 数据结构设计 3.3 关键算法设计

4 软件实现

给出关键算法代码。

源程序的结构要清晰,每个函数开头应简要说明其功能和用法,函数的重点变量和语句应加上简明的注释。

5 软件测试

针对每个模块选择测试数据或测试步骤,用表格或截图方式呈现测试结果,并判断是否达到预期。例:

5.1可一个表格多个功能:

表5-1 集合运算功能测试

5.2可一个表格一个功能:

表5-2 输入待排序列功能测试

5.3可用截图呈现结果:

如关键路径导出功能测试:

预期结果:能将关键路径求解结果导出为Excel文件。 测试步骤:

1) 点击按钮“导出”。

2) 页面能够弹出下载页面,选择下载路径。

3) 打开下载后的Excel文件,查看格式是否正确。如图5-1所示。

图5-1 关键路径导出结果

测试结论:符合测试预期,测试通过。

6

项目总结

对项目开发过程的体会(收获) 遇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

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认识和思考

7

参考文献

列出3个以上的参考文献

[1]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3]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