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列表页

新加坡经济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6  分类: 经济论文 手机版

篇一:新加坡旅游业发展论文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论文

摘 要:新加坡的旅游业发展在国际上已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而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游客的多样需求,使得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无形中面临更残酷的市场竞争,新加坡旅游市场虽对此作了较好的应对,但如果固步自封,不继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就无法更进一步地促进本国旅游业的升级,带来旅游业发展新的曙光。

随着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出门旅游日渐成为了 “生活必需品”,这就刺激着各国旅游业的发展。如今,尽管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旅游资源缺乏,但却能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五大会议中心和世界十大旅游中心之一,被誉为“亚洲旅游王国”,这就引起我的深思。

一、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现状

目前,新加坡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新加坡的旅游业之所以能在较短期间内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与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是分不开的,当然,也与本国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发展会展旅游;各旅游公司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以及进行周全的宣传;基础设施的完善,通讯业的发达、完善的法制建设系统等紧密相连。

1.游客数量的日渐增长

1982年新加坡旅游业接待外国游客达280多万人次,已然超过本国人口。而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到2012年,游客数量更是高达1442.28万人次,客房住用率达到86.4%的高比率,不论是游客到访人次还是旅游时间都达到历年来最高,取得了最好的成绩,为新加坡的

篇二:新加坡李光耀论文

新加坡的李光耀

摘要:本文论述了李光耀在几十年的治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强硬,他这样做的部分思想以及生理支持,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光耀强,强在哪方面,强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信念让他意志如此坚定。这篇论文可惜的地方在于没有论述他柔弱的部分,和一直的强是否会让这个新时代的民众反感,如果放宽点,新加坡的年轻人是否更有创造力,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与尝试,或许有一片新的天地。 关键词:李光耀 基因 外交 新加坡 诽谤 强势: 他极力维持稳定和一贯的政策路线,对公共服务的贡献引人瞩目,他在担任总理以及内阁资政期间的工作帮助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的数百万人过上了更好的、更富裕的生活。为新加坡招揽优秀人才,把最严格的标准转变成了一套管理制度,正是这样强势的治理方法,在其领导下,公共利益至上,崇尚教育、工作与储蓄,以及预测狮城 需求的能力都使得新加坡走上了“进步的捷径”。他连续数十年在新加坡内阁担任要职,他毫不掩饰自己是16世纪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弗利的崇拜者。而马基雅弗利就是

残忍治国之道的代名词。李光耀曾说过,他从不在乎民调结果和民众支持率。他说:“我认为,太在意民众支持率的领导人是软弱无能的领导人。”他说:“在受人爱戴和令人畏惧这两者之间,我始终认为马基雅弗利的思想是对的。如果谁都不怕你,那就毫无意义了。”在他漫长的政治生涯中,李光耀排挤政敌,对西方的批评置之不理,牢牢掌握政权,把一个缺乏生机的城市国家变成了一个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拥戴李光耀的人坚持认为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新加坡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富国,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学习其经济发展模式。自首次当选总理以来,李光耀一直是新加坡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他生于1923年9月16日,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认为新加坡的统治者是不可战胜的。竞选期间,李光耀再次展现了其强硬的一面,他在一个争夺激烈的选区警告选民说,如果他们投票支持反对党,他们会“后悔的”。他制定的政策被亚洲各地效仿,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新加坡的印象和看法。李光耀治理的只是东南亚的弹丸之地,历经艰难的斗争和痛苦,直到 1965年才获得独立,没有什么资源,人口由华人、马来人以及印度人等构成,语言错综复杂,但他却把这样一个国家治理成了世界经济中心。而这样巨大的变化,与他强势的治国方针不无关系。今年闹得欢腾的组屋分配,李光耀表示支持人民行动党,他也早已于1989年为同座组屋各种族居民的比例设限,他认为这尽管可能干涉人民的个人生活,但必须这样做,强势可见一斑。 强辩: 中国有句古话,强辩不如行动。在李光耀身上,强辩即是行动。2010年,《纽约时报》致歉李光耀父子,并赔偿11.4万美元损失。从某种意义而言,新加坡是个辩论之国,他们的议会是互相辩论的。前段日子,李光耀父子购房风波是从市场的流言开始的。至于流言起自何方,则众说纷坛。

人们议论,到底李氏父子有没有以特权购房?其中有什么秘密?为什么会有折扣?吴作栋领导的内阁,明显地以极谨慎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先是主动调查李氏父子购房细节始末,向建筑商和李氏父子询问买卖的过程,然后应李光耀父子的要求召开国会辩论会。据报道,李光耀父子曾多次因诽谤问题起诉政客和外国媒体,并获得胜利。与他们打过官司的外国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彭博社和《经济学人》杂志等。而在新加坡,近十年来十几场司法辩论,李光耀从未输过。邓亮洪在大选前曾多次遭国内媒体指为“反基督教、危险人物、大汉沙文主义者”等,及曾收到死亡恐吓信,便向警局报案,惟警方不受理有关指控,邓遂离境前往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逗留。在大选过后遭国会资政李光耀、总理吴作栋等11人控告诽谤。而惹耶热南只是说他(邓亮洪)报警了,也被状告诽谤。李光耀强辩之能于现今领导人恐无人可出其右。 强识: 在李光耀看来,基因决定了人的七成。他对优生论十分有研究,他对“炎黄子孙”的民族基因,比达尔文了解得更透彻——譬如说,他洞察到华人的基因,缺乏凝聚力,倘若掌握了所谓的民主,只会让某些人得寸进尺,就像博友莱无柴烧。李光耀崇尚优秀基因,对民族的劣根性了解得太透彻,对于他管治的臣民,什么该给,什么

不该给,一概不含糊。而他本人似乎也是基因优秀者,李光耀在语言方面,显示了出众的才华。他既精通英语,也懂马来语,还掌握了日语、泰米尔语。李光耀还特别喜欢生物学,他很善于观察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惯。李光耀对文艺也颇有兴趣,他会唱歌、跳舞,会玩多种乐器。内阁资政李光耀说,如果不是因为他本身曾经是总理,儿子李显龙相信将更早当上总理,因为不论是智力、政治经验或语言能力,内阁中没人胜过李显龙。对于有人指李资政想打造一个皇朝,

李资政在《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说,他并不感到气愤,但他也不允许他人这样说,因为儿子李显龙有今天的成绩,根本不是他打造的。李资政说:“我费尽心思确保他(李显龙)的升级,不是由我拍板的。” “我从不怀疑他会成功。你看,谁能比他好--论智力、政治经验和语言能力?没有人。”他说,如今最大的问题是,下一任总理将不会是三语人才。“他或许甚至不是一名有效的双语人才,这将会是一个缺点。” 李资政也说,他并不是为了让李显龙接任总理,才让他学习三语,而是知道华语、英语和马来语的重要性,所以让三名孩子都学习三语。 他说,没有任何一名部长质疑过李显龙的能力,因为李显龙能了解他们的部门的问题,并帮忙他们从各种角度如经济、贸易等来解决问题。 他认为新加坡每年会出十几个极其优秀的人才,而他的任务是把他们找出来,并委以重任。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打破常规强断的见识。而在外交上,李光耀也展现了他非凡强干的见识。李光耀为小国外交树立了典范,从而打破了传统外交分析中的那些成见和定论。李光耀认为,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经济的发展会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产生竞争,但这不是什么坏事,可以促进新加坡等国家的产业进一步升级,并且中国是一个愈来愈大的市场,东南亚国家完全可以从中国的崛起中获益。在2002年的一次访谈中,李光耀认为,现在的中国已不像以往,中国人的思维已大大转变了,即使将来中国强大了,也不会扩大自己的军事强权。他认为,在将来,军力是可以用生产力、外交能力和高科技来衡量的,国家经济领域的成就决定其影响力,而不是军事领域的成就。谈话最后他总结道:“未来有赖于重要人物的正确决定。也就是说,有赖于中国要如何看待自己的未来,以及欧洲、美国、日本和亚洲如何看待中国。”李光耀劝说新加坡人要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中国的发展对新加坡带来的竞争,利用中国的竞争所带来的“压力”,进一步提升新加坡产

业的国际竞争力。新加波是个独立国家,不靠看马来西亚面色做事。李光耀跟马来西亚的总理马哈迪就是一对老冤家,经常对骂,却又相互克制。马来西亚是农业国,没有暴发户那种典型的野心;而新加波靠高科技和金融体系并存,双方就像太极团一样,阴阳相配。绝对不像远东某国,眼见你某省建了一栋别墅政府楼,我也马上申请资金起一座白宫级的政务大厦。冷战时候,李光耀看到南洋大学可能被共产党渗透,果断收回国有,并大兴普及英文教育取代华文;八十年代,当确定邓小平不再走毛泽东输出赤色革命的路,看清楚中国已经不再走共产模式,才慢慢恢复华文教育制度。李光耀鼓励美国重返亚洲,压制中国,另一方面马上飞到扬州,跟当年的中国领导人江叔叔,两人称兄道弟夜游二十四桥。这样游刃远东的手段,难道不能体现李光耀在外交上见识之强?在《李光耀观世界》一书中,他更是透彻分析了各国发展的趋势,作为资政的他,认同新加坡应该增到人口数,于我看来,确是深谋远虑。

强健:李光耀生于1923年9月16日,已度过91个春秋。从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共和国成立到1990年11月,李光耀一直担任新加坡总理,并在卸任后留在内阁担任内阁资政,继续为新加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余热至今。而要治理一个国家长达几十年,没有强健的体魄,显然是不行的。李光耀运动方面喜欢跑步、游泳。在一次访谈中,天色已晚,他准备下水游泳,采访者问李光耀先生有什么养生之道,他答每天都要运动,睡眠要足,吃的少一点,最好对工作有兴趣。而他曾说过,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因此,我觉得人生变幻无穷: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失去对生命的热爱。观赏日落之

后,要好好睡一觉,恢复精力,醒来之后又迎来新的一天。我想,这样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强健的身体

是相辅相成的。

结论:李光耀政治能力突出,在管理上手段强硬,善于利用人性,明白人的控制与引导,强健的体魄打造了辉煌的新加坡。

篇三:东南亚经济论文

CAFTA下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摘要】 马来西亚属中等发达国家,农业相对薄弱,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缺乏研制、设计好人开发能力。机械工业和成套设备制造业也较为薄弱。马来西亚在这东盟各国中,人均GDP排在第三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马来西亚的工业在东盟各国中处于比较全面发展的状况。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往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两国贸易额开始迅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双边贸易、相互投资及劳务与旅游合作等方面都发展较快,并开展了园区建设。中马合作成绩斐然,但也在贸易逆差、市场竞争、劳工政策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未来借助《中马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推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打造CAFTA升级版、区域经济一体化领域的合作等契机,中马经济合作充满机遇。

【关键字】经贸合作;贸易互补;经济合作;中国;马来西亚

一、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货物贸易发展的现状

马来西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锡矿、石油、天然气,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全国有耕地面积41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0.6%,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棕油、橡胶、胡椒、可可和亚热带水果等。

自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以来,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发展迅猛,2004-2007年马来西亚连续4年成为中国在东盟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8年马来西亚超过新加坡越居中国在东盟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进出口总额达534.69亿美元,

站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的23.14%。

纵观2002-2008年中马经贸的发展,中马经济存在着以下的几个显著特点:

1. 占中国与东盟贸易份额较大,双边进出口来往发展迅速。

马来西亚与中国的贸易额约占东盟与中国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初,中马双边进出口总额就得到了142.71亿美元,是同期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总额有突破100亿美元的仅有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为新加坡,2002年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40.18亿美元),中马双边贸易增长率达到了51.4%,在接下来6年,中马双边贸易增长率约为20%。2008年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地区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双边进出口总额达到534.69亿美元。

2. 双边贸易增长率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2-2008年中马双边贸易发展可分为两个周期。2002-2005年,中马双边进出口增长率从51.4%的峰值,逐步回落到16.9%,2006至2008年,略有回升,2007年达到了25.0%,2008年回落至15.2%。中马双边贸易增长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原因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有很大关系。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中国与东盟共同实施CEPT条款及其他贸易优惠政策,大大刺激了中马经贸的发展,出现了中码经济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高峰,之后随着刺激效应的消退,中马经贸增长率趋于平缓,2005年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随之而来2006年至2007年出现了中马经贸发展的一个小高潮,2008年有所减退。

3. 中国对马来西亚存在大量贸易逆差。

中马贸易逆差由来已久,从目前可以查到的数据,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连续19年对

马来西亚出现贸易逆差。2002-2008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逆差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2-2004年,中马贸易逆差逐年扩大,从43.21亿美元扩大到100.88亿美元;2004-2008年中马贸易逆差连续5年在100亿美元上下浮动,除2005年的贸易逆差为94.89亿美元低于100亿美元以外,其余4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贸易逆差均超过100亿美元。这些贸易逆差的出现原因较为复杂,有世界贸易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影响,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影响,也有人民币升值、中国产业升级以及能源需求扩大的影响。在双边进出口绝对额上,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出口额小于中国自马来西亚的进口额,但是从增长率上看,2002-2008年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出口增长率均高于中国自马来西亚进口增长率,维持目前的发展势头,中马之间的贸易逆差有望在未来几年逐步缩小。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以来,双边贸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双边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需要妥善解决一系列问题。中马双边贸易中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中马双边贸易面临着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风险

中马双边贸易表现出长期的不平衡性,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且贸易逆差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不利于双边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增加了产生贸易摩擦的机会。中马的贸易额不断扩大的同时,中马双边的贸易逆差也不断扩大,且后者的增速高于前者。

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贸易逆差为76.3亿美元,2003年达到了164.1亿美元,2004年已超出200亿美元。2005年1~7月,中国前10位贸易逆差来源地中,马来西亚占其一,此外东盟国家中还有菲律宾和泰国,中国对这三国的贸易逆差总计达

新加坡经济论文

119.1亿美元。如何改变贸易的不平衡性,是中马双边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二)中马双边贸易面临农产品贸易摩擦与冲突

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农业发展,甚至加重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压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性日益显露。“早期收获”计划所列的570个税号都为农副产品,降税已从2004年1月1日开始。中国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但农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增长率已呈下降趋势。如何平衡双边农产品贸易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未来发展。

(三)中马双边贸易面临着敏感商品和大宗商品贸易摩擦风险

中马双边贸易受到某些重要、大宗产品贸易增长波动的较大冲击,对中国某些产业发展造成实质性损损害,甚至对中马双边外交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尽管敏感产品关税还没有大幅度下降,但像大米、橡胶等敏感产品不可能长期用高关税来保护。如果大幅降税,必然产生消极影响效应。以天然橡胶为例,中国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占国产总量的70%。但海南省天然橡胶生产成本较马来西亚等同要贵一倍多。马来西亚产橡胶成本每吨仅人民币3000元~4000元,而海南产的要9000元。这主要是由于海南省产胶企业的负担重造成的。在这种体制下,海南橡胶根本没有竞争力。另外,东盟产天然橡胶质量也比海南的高,在中国市场销路很不错。一旦取消关税,其销量必将猛增。海南10万名胶农的生计将面临生死考验。大米也存在类似问题。关税下降后,中国产品将大量进人东盟市场。这已经引起了一部分华人的忧虑。因此,如何妥善解决敏感性商品、大宗商品贸易中消极影响,是中马双边贸易发展中必须妥善解决的另一问题。

(四)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来自区域内部与外部的非贸易和非经济因素的干预。中马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受到区域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制约

中国东盟区域内部贸易额占双方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较小,相互投资规模也不大,与NAFTA、EU等有世界影响的自由贸易区差距很大,这限制了CAFTA对本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中国和东盟双方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更为紧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较低,马来西亚的经济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薄弱,区域内基础设施较薄弱,不能适应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了自由贸易区效益的发挥。如何协调好中马之间的政治、外交、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关系,防止区域外部势力对双边贸易的不当干预是中马双方共同面临的任务。

三、中国与马来西亚货物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国和东盟作为亚太地区覆盖人口规模最大、涉及国家数量最多的大规模开放经济体,双边贸易发展对整个亚太地区甚至全球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中国与马来西亚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进出口贸易额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马来西亚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双边贸易存在不断扩大趋势。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与贸易投资相关的规则和制度安排的不断完善,不仅有利于稳定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贸易关系,还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过程中面临着贸易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风险、农产品贸易摩擦和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敏感产品与大宗产品贸易摩擦、区域外部势力对双边贸易的不当干预等多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