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计算机论文 > 列表页

计算机论文免费下载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14  分类: 计算机论文 手机版

篇一:计算机论文

1绪 论

1.1课题的背景及目的

什么是数控机床?在介绍数控机床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普通机床。车、铣、刨、磨、镗、钻、电火花、剪板、折弯、激光切割等等都是机械加工方法,所谓机械加工,就是把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它包含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个方面,能完成以上功能的设备都称为普通机床。所谓数控机床就是在普通机床上发展过来的,数控的意思就是数字控制,它是一种装有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机床,数控系统能够处理加工程序,控制机床自动完成各种加工运动和辅助运动[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合理,其性能、精度和效率日益提高,更新换代频繁,生产类型由大批大量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化。因此,对机械产品的加工相应地提出了高精度、高柔性与高度自动化要求。由于数控机床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检测与新型机械结构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具有高柔性、高精度与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因此采用数控加工手段,解决了机械制造业中常规技术难以解决,甚至无法解决的单件、小批量,特别是复杂造型面零件的加工。应用数控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业的一次技术革命,特别是数控特种加工的发展,使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提高了机械制造业的制造水平,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多品种及高可靠性的机械产品。同时它可以帮助人类完成很多危险、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已和数控机床的研究、应用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社会的需求,造就了一批从事设计、开发和使用数控加工机床的高级人才。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代数控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航空航天、商业、交通运输、旅游、医药卫生、办公自动化及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获得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并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数控技术,尤其是数控特种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使整个制造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控技术可以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和综合国力[1][2]。

从上述情况看出,数控技术,特种加工技术是今后机械加工发展的趋势,数控特种

加工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发展数控特种加工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数控技术发展的状况

数控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这一发明对于制造行业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世界上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计算机论文免费下载)经验最多的国家。因其社会条件不同,各有特点。

1.美国的数控发展史

美国政府重视机床工业,美国国防部等部门因其军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断提出机床的发展方向、科研任务,并且提供充足的经费,且网罗世界人才,特别讲究“效率”和“创新”,注重基础科研。因而在机床技术上不断创新,如1952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1958年创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制成FMS、1987年首创开放式数控系统等。由于美国首先结合汽车、轴承生产需求,充分发展了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所需的自动线,而且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世界上领先,因此其数控机床的主机设计、制造及数控系统基础扎实,且一贯重视科研和创新,故其高性能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也一直领先。当今美国生产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数控机床,其存在的教训是,偏重於基础科研,忽视应用技术,且在上世纪80代政府一度放松了引导,致使数控机床产量增加缓慢,于1982年被后进的日本超过,并大量进口。从90年代起,纠正过去偏向,数控机床技术上转向实用,产量又逐渐上升[3]。

2.德国的数控发展史

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于1956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对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德国的数控机床质量及性能良好、先进实用、货真价实,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德国特别重视数控机床主机及配套件的先进实用,其机、电、液、气、光、刀具、测量、数控系统、各种功能部件,在质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门子公司的数控系统为世界闻名,竞相采用[3]。

3.日本的数控发展史

日本政府对机床工业之发展异常重视,通过规划、法规(如“机振法”、“机电法”、

“机信法”等)引导发展。在重视人才及机床元部件配套上学习德国,在质量管理及数控机床技术上学习美国,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1978年产量(7,342台)超过美国(5,688台),至今产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产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占59%)。战略上先仿后创,先生产量大而广的中档数控机床,大量出口,占去世界广大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一步加强科研,向高性能数控机床发展。日本FANUC公司战略正确,仿创结合,针对性地发展市场所需各种低中高档数控系统,在技术上领先,在产量上居世界第一。该公司现有职工3,674人,科研人员超过600人,月产能力7,000套,销售额在世界市场上占50%,在国内约占70%,对加速日本和世界数控机床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3]。

4.我国的现状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六五”期间引进数控技术,“七五”期间组织消化吸收“科技攻关”,我国数控技术和数控产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数控产业发展迅速,1998~2004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3%和34.9%。尽管如此,进口机床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从2002年开始,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机床进口第一大国,2004年中国机床主机消费高达94.6亿美元,国内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在中高档与大型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更加明显,70%以上的此类设备和绝大多数的功能部件均依赖进口。由此可以看出国产数控机床特别是中高档数控机床仍然缺乏市场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产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深度不够,制造水平依然落后,服务意识与能力欠缺,数控系统生产应用推广不力及数控人才缺乏等。近几年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欧洲不少企业倒闭或者被兼并,如沈阳机床集团收购了德国西思机床公司,意义很大,如果大力消化技术,可以缩短不少差距。大连机床公司也从德国引进了不少先进技术。上海一家企业购买日本著名的机床制造商池贝。另外随着外国企业的进入和民营企业的兴起,我国的数控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整体实力还相差较远。我们应看清形势,充分认识国产数控机床的不足,努力发展先进技术,加大技术创新与培训服务力度,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2][3]。

1.3数控机床的分类及数控激光加工的特点

数控机床通常由控制系统、伺服系统、检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及其它辅助系统组

成。控制系统用于数控机床的运算、管理和控制,通过输入介质得到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解释和运算并对机床产生作用;伺服系统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机床,使刀具和零件执行数控代码规定的运动;检测系统则是用来检测机床执行件(工作台、转台、滑板等)的位移和速度变化量,并将检测结果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指令进行比较,根据其差别调整机床运动;机床传动系统是由进给伺服驱动元件至机床执行件之间的机械进给传动装置;辅助系统种类繁多,如固定循环(能进行各种多次重复加工)、自动换刀(可交换指定刀具)、传动间隙(补偿机械传动系统产生的间隙误差)等等。数控机床种类繁多,一般将数控机床分为16大类: 1、数控车床(含有铣削功能的车削中心) 。2、数控铣床(含铣削中心)。 3、数控铿床。 4、以铣程削为主的加工中心。5、数控磨床(含磨削中心)。 6、数控钻床(含钻削中心)。 7、数控拉床。 8、数控刨床 。9、数控切断机床。10、数控齿轮加工机床。11、数控激光加工机床。12、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13、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含电加工中心)。14、数控板村成型加工机床。15、数控管料成型加工机床。16、其它数控机床[1][2][3]。

激光是一种经受激辐射产生的加强光,它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四大综合性能。通过光学系统聚焦后可得到柱状或带状光束,而且光束的粗细可根据加工要求调整,当激光照射在工件的加工部位时,工件材料迅速被熔化甚至气化。随着激光能量的不断被吸收,材料凹坑内的金属蒸汽迅速膨胀,压力突然增大,熔融物爆炸似地高速喷射出来,在工件内部形成方向性很强的冲击波。因此,激光加工是工件在光热效应下产生高温熔融和受冲击波抛出的综合作用过程[4]。

1.4激光加工及数控激光雕刻机的适用范围

激光加工的主要参数是激光的功率密度,激光的波长和输出的脉宽,激光照在工件上的时间及工件对能量的吸收等。只要对主要参数进行合理选用,激光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加工。如对材料的表面热处理、焊接、切割、打孔、雕刻及微细加工等。而数控激光雕刻机的加工对象有机板、布料、纸、皮革、橡胶、厚纸板、密集版、发泡棉、美耐皿、玻璃、塑胶,以及其它非金属。数控激光雕刻机加工技术已广泛用于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国防和人民生活等许多领域[3][4]。

2 总体方案设计

总体设计是数控激光雕刻机机架设计的基础,是雕刻机机架具体内容的总体设计是数控激光雕刻机机架设计的基础,是雕刻机机架具体内容的设计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机架的详细设计进行之前,必须对机架进行总体设计。机架的总体设计要遵循机架设计的准则和要求。

2.1机架设计的准则与要求

2.1.1 机架设计准则

机架是机器(或仪表)中支撑或容纳零部件的零件的统称。如底座、机体、床身、车架、桥架、壳体等。机架设计的三个准则是应满足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的要求[5]。

2.1.2 机架设计的一般要求

(1)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机架的重量应要求轻,成本低。

(2)抗振性好,吧受迫振动振幅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噪声小。

(3)温度场布局合理,热变形对精度影响小。

(4)结构设计合理,工艺性良好,便于铸造、焊接和机械加工。

(5)结构力求便于安装和调整,方便修理和更换零件。

(6)有导轨的机架要求导轨面受力合理,耐磨性良好。

(7)造型好,使之既适用经济有美观大方[6]。

2.2机架的总体设计

根据机架设计准则、要求及其加工应用特点和教师指导,初步拟定激光雕刻机机架总体设计方案:该机架主要有三个直线导轨副、一个横梁、两个步进电机及两个同步带系统组成。其中两个直线导轨副相互平行,作为一组位于下面;另一导轨副在横梁之上,横梁架在两平行的导轨副的滑块上,由一个步进电动机驱动,从而控制X向运动,另一步进电动机驱动横梁在平行导轨上运动,从而实现Y向运动。运动动力由同步带传递。

篇二: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论文

专 科 毕 业 论文

中文题目(二号黑体)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

系(院)名称: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四号宋体)

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 (四号宋体)

年月日

目 录

摘要......................................................................................................................................... 1

引言......................................................................................................................................... 1

第一章 校园园区网规划介绍 .................................................................................................... 2

第二章 校园园区网规划实施计划 ............................................................................................. 3

2.1 了解用户、收集信息 .................................................................................................. 3

2.2 分析需求,提出网络设计原则 .................................................................................... 3

2.2.1 需求分析 ......................................................................................................... 3

2.2.2 提出设计原则 .................................................................................................. 4

第三章 总体网络设计方案 ....................................................................................................... 6

3.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6

3.2 设备选择.................................................................................................................... 7

3.3 IP地址分配 ............................................................................................................... 8

3.3.1 实现子网划分 .................................................................................................. 8

3.3.2 定义子网屏蔽 .................................................................................................. 8

3.3.3 定义子网号...................................................................................................... 9

3.4 网络安全设计............................................................................................................. 9

3.4.1防火墙 ........................................................................................................... 10

3.4.2 入侵检测系统 ................................................................................................ 10

3.4.3 防病毒系统.................................................................................................... 103 .4. 4 加强网络安全?????????????.??????????????10

3.4.5 网络管理系统 .................................................................................................11

第四章 总结失败项目,明确网络规划的必要性 .......................................................................11

第五章 总结 .......................................................................................................................... 12

致谢....................................................................................................................................... 13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教育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和力度推进自己的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是巨大

的,它可以让教师.学生.领导.合作伙伴之间实现优化的信息沟通.它使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扩展了教育的形式和空间。建设校园网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校园园区局域网(以下简称校园园区网)规划思想过程的论述,对就如何建立一个高效,安全的校园网提供设计思想和组网步骤依据。

关键词:

网络需求,规划实施计划,网络协议,服务器,网络安全

引言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技术发展迅猛,信息传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文本数据、数字数据的传输,随之而来的是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设备性能和传输介质容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用户需求的日益提高,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使得网络规划成为一项越发困难的课题,作为校园园区网的规划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网络系统性能的高低,从而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下面主要对校园园区网的规划思想进行探讨。

1

第一章 校园园区网规划介绍

校园园区网规划是校园网进行工程组网的前期准备工作,它的内容涉及到整项网络工程的重要步骤,是网络设计的核心与灵魂、校园园区网优良的长远规划和最佳的实现选择、是校园网长期高效能运营的基础。目前,校园园区网中技术应用主要为辅助管理、教学科研、internet信息服务以及网络技术探索应用四大类。由于总体的规划所涉及到的技术因数繁多,因而校园园区网规划应当实地考察、调研,通过反复论证,结合当今技术及发展方向,提出总体规划设想,规划既要适应当前的应用,又要反映未来需求,规划应当考虑经济、环境、人文、资源等多方面因素,以合理需求为原则。

2

篇三:计算机本科论文完整版

摘要

教育信息处理与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论文

摘要

网络课程已经成为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传统学校教育中,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育信息处理》课程,目前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都开发了相应的网络课程,本文首先对这两所学校所开发的《教育信息处理》网络课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它们在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上各有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根据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运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ASP(Active Server page)、Microsoft Access 2003等为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了主要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信息处理》网络课程。该课程提供了合理的学习过程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对学生的课程预习、复习以及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方面能发挥更好作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 自主学习 网络课程 学习方式

ABSTRACT

ABSTRACT

Web-based curriculu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share course resources, both in traditional learning and in distance educatio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Web-based course ar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nd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have developed web-based courses for the students who major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se two web-based courses are analyzed carefully.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esign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resources. Both are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ased on that, according to modern instructional design method and using 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ASP (Active Server page), Microsoft Access 2003 as developing tools, a new version of the web-based course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 designed, 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independent study or the assistance of learning in class. This system provides a more reasonable learning proces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learning resources, which will promo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nd give facilities for the teachers’ teaching and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Key words: Independent learningWeb CourseLearning methods

“software technology foundation”

目录

第1章 引言.................................................................................................................. 5

1.1 选题背景........................................................................................................ 5

1.2 我国目前教育信息处理与网络课程设计现状............................................ 5

1.3 研究任务和目标............................................................................................ 6

第2章 教育信息处理与网络课程设计基础知识介绍.............................................. 7

2.1制作工具以及选型依据................................................................................... 7

2.1.1制作工具................................................................................................. 7

2.1.2选型依据................................................................................................. 7

2.2静态网制作工具介绍....................................................................................... 8

2.2.1 Dreamweaver8 介绍 .............................................................................. 8

2.2.2 Fireworks 8 介绍 ................................................................................ 9

2.3 动态网页设计工具介绍.............................................................................. 10

2.3.1 Access2003数据库介绍 ................................................................... 10

2.3.2 ASP动态网页设计介绍 ................................................................... 11

2.4 设计的基本原则.......................................................................................... 13

3.1.1 网络课程主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13

3.1.2 互动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14

2.5 网络课程主体设计思路和设计的基本内容.............................................. 14

3.2.1 主体设计思路.................................................................................... 14

3.2.2 设计的基本内容................................................................................ 15

第3章 网络课程概要设计........................................................................................ 17

第4章 网络课程详细设计........................................................................................ 17

4.1 主页设计与制作.................................................................................. 17

4.1.1 导航栏设计........................................................................................ 18

4.1.2 网站基本色彩设计............................................................................ 18

4.1.3 日期和气预报设计............................................................................ 18

4.2 数据库设计.................................................................................................. 19

4.3 教学资料模块、重点难点模块和公告中心模块设计与制作.................. 22

4.4 下载中心模块设计...................................................................................... 25

4.4.1 上传系统的设计................................................................................ 25

4.4.2 下载系统的设计................................................................................ 25

4.5 在线留言模块设计与制作.......................................................................... 26

4.6 答疑系统、常见问题和搜索引擎模块的设计与制作.............................. 27

4.6.1 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27

4.6.2 常见问题的设计与制作.................................................................... 28

4.6.3 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制作.................................................................... 29

4.7 学习论坛模块的设计与制作...................................................................... 29

4.8 调查表模块的设计与制作.......................................................................... 30

第5章 站点测试与管理............................................................................................ 31

5.1 创建站点...................................................................................................... 31

5.2 站点测试...................................................................................................... 32

5.3 站点维护...................................................................................................... 32

第6章 总结................................................................................................................ 33

6.1 经验和不足.................................................................................................. 33

6.1.1 制作经验............................................................................................ 33

6.1.2 制作不足............................................................................................ 33

6.2 设想和展望.................................................................................................. 34

结束语.......................................................................................................................... 37

参考文献...................................................................................................................... 38

致谢.............................................................................................................................. 39

附录.............................................................................................................................. 40

外文资料原文.............................................................................................................. 45

翻译文稿...................................................................................................................... 47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网络课程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不同,它是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的教材,2001年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描述了网络课程的基本内涵: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我国当前的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合作精神的学习模式。网络的发展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新的空间。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的各种信息相结合,一方面是网络的便利特性,给学习者提供了新的环境,使学习环境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扩展;另一方面,自主式学习模式在网络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中找到一个切合点,为教学搭建起一个开放平台,让学生以自主建构的方式展开学习活动。因此,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是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设计好网络课程中自主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目前网络课程设计现状

据查阅的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中国期刊网以及有关自主学习、网络课程、任务驱动的理论、技术书籍和网络课件,在目前,对自主学习和网络课程有比较系统研究。比如,苏玉雄的《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的探究》,李红美的《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唐剑岚、 胡建兵的《自主学习模式下的网络环境设计》等。这些研究几乎都是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展开的,它们为继续深入研究这个主题打下了充分而坚实的基础。

但是对两者结合起来的网络课程中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还不全面、不具体。目前研究主要是针对网络课程中自主学习的策略、原则、条件、具备的能力和意义的总体研究。但是对网络课程中自主学习活动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手段没有提出很详细的研究,没有研究具体的设计,也还未在技术上支持设计。在网络课程中自主学习活动设计要合理,设计功能要完善,一个好的设计能营造一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