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演说
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致辞 > 就职演说 > 列表页

陈水扁2004就职演说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4  分类: 就职演说 手机版

篇一:湖北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卷

湖北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高二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全册。

第I卷 (选择题 共5 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在开国分封的过程中,形成了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他们都是替周天子司牧一方的诸侯 B.不同爵位反映出了他们功勋的大小

C.西周分封与商朝分封有着本质不同 D.西周为维护统治而进行了层层分封

2.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

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

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3.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以后,内阁开始全面侵夺六部职权,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

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这反映出

A.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 B.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

C.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 D.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

4.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的中外兵力对比表(单位:人)。由此表可知这次战争

A.是由英法两国共同发动的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D.使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

5.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常熟有个叫曾含章的人在《避难纪略》中写道:“令业户(指地主)领伪凭,

日田凭,诱以领凭之后得以收租,卒无一人应之者。盖明知租之必不能收,而深虑贼之知为业

户而加害不休也。”这一记载

A.可体现出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B.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颁行的局限性

C.表达了他对清政府不作为的不满 D.不是对太平天国土地政策的如实反映

6.面对《马关条约》的赔款,日本外交大臣井上馨直言:“在这笔赔款之前,日本财政部门根本料

想不到会有好几亿日元的收入,(以前日本)全部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所以,想到现在有3亿

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或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这一赔款

A.改变了日本财政拮据的现状 B.有利于加速日本资本的积累

C.使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D.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

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

表明义和团运动

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8.李长之在《迎中国文化复兴》一书中曾说:“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1919年5月4日这一天的运

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五四’不过是这个历程的一个指

标。”材料观点表明五四运动

A.在概念上就是指新文化运动 B.主要思想体现于反帝反封建

C.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D.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9.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革命行动。这一革命行动

A.实现了革命中心向农村的转移 B.为组织涣散的中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C.使中共开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D.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局面

10. 1936年11月,蒋介石非法逮捕救国会七位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发出紧急营救电,赞扬

“七君子”系爱国热情所应有之表现,要求政府“对于爱国运动似不应压迫”。这反映出

A.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斗争激烈 B.蒋介石已经遭到社会各阶层反对

C.抗日救亡已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 D.李宗仁等主张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11.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流尽了鲜血。

现在已到了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

之后再说吧。这反映出

A.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B.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C.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 D.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

12.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此图表明新中国

A.政协制度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B.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

C.联合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已经较为完善

13. 2004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湾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关注。

个人要代表我国政府及人民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面对海峡对岸持续增加的武力威胁,盼望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协助维护台海的和平与亚太地区的稳定。”这一演说

A.取得了国际势力对台湾独立的支持 B.是对大陆“一国两制”的歪曲和误解

C.逐步地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 D.严重违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14. 20世纪50年代末,针对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毛泽东采取了“坚持原则,后发制人;坚持斗

争,留有余地;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的方针,而当苏联对新中国进行战争挑衅时,毛泽东又采

取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方针。这反映出新中国

A.在对外交往中具有毫不妥协的决心 B.自觉地担负起反对霸权主义的责任

C.在国家外交中采取较为灵活的策略 D.已经不再接受苏联在外交上的控制

15.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各国应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手段而

不是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战争和对抗无法根本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通过强化军

事优势无法带来世界的和平稳定。材料反映出

A.中国将放弃用武力维护世界和平 B.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C.淡化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外交重点 D.中国将继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6.“由于原先的血缘家族被打破,农民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家族在城邦的代言人来维护其利

益,这样一来就迫使他们不得不亲自去到雅典城出席公民大会,否则,就意味着他们常常处

于一种有权力但又无法行使的尴尬境地。”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改革措施是

A.按财产等级分配权利 B.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

C.全面实行职务津贴制 D.公民大会向雅典民众开放

17.古罗马法律裁判官曾宣告:“对于任何以违反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

致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这表明罗马法

A.注重法律程序 B.追求公平正义 C.保护公民人格权 D.已经十分完善

18.光荣革命前,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由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光荣革命后,各公

司纷纷请求议会通过法案予以确认。1690年,哈德逊湾公司宣布:“不管以前无执照商人如

何看待我公司的特权,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了。”这反映出光荣革命

A.推动了法律地位的提高 B.剥夺了国王的行政大权

C.使议会获得完全立法权 D.提升英国商人国际地位

19.从欧洲来到北美,清教徒的梦想被现实击碎,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变,由于除印地安人外,其余

都为移民,人们的等级观念不强,有一种平等的意识在其中并且人们都为自由而来。材料所

述表明当时的北美人

A.具有追寻理想的决心 B.具有战天斗地的勇气

C.积极追求社会的公平 D.具有崇尚自由的天性

20.右面是反映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该

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出德国

A.宰相掌握一定立法权

B.代议制民主不健全

C.帝国议会对宰相负责

D.议会成为宰相的工具

21.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

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已经被世界大多数人所接受 B.继承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借鉴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 D.只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22.在某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俄国没有一个政党愿意夺取政权,列宁即席反驳道:“有的!任何

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一样,它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这一会议的背

景是

A.罗曼诺夫王朝腐朽反动的统治 B.四月提纲明确了继续革命的任务

C.七月事件促使斗争策略的改变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23.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

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之间的竞争。”由此可知

A.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B.冷战的实质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竞争

C.冷战下的各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之中D.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4.新功能主义者预测,超国家组织的存在及其成功,将激励原本抱怀疑态度的社会群体接受欧

盟或欧共体。材料表明

A.欧盟被社会群体完全接受 B.超国家组织有利于经济区域化

C.欧盟已改变国际关系格局 D.欧共体成员国已失去国家主权

25.从现代国际关系产生以来,有些西方学者称二战后的现代国际关系是“美利坚治下的和平”。

这一论调主要忽略了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B.苏联解体的重要影响

C.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D.美国独霸世界的形成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 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

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

的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协

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

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

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

材料二 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知与国政。迨仁、宣

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辅一

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

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内阁制度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内阁由明到清的发展变化。(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内阁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统治的最后半个多世纪,是国内各种矛盾空前尖锐和激化的时期。在国内外矛盾的猛烈冲击下,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一天比一天深重。而这一切恰恰发生在清王朝这样一个长期坚持民族歧视政策的异族王朝统治的年代。人们很自然地认为清政府是中国积弱贫困和一切苦难的渊薮。于是,“反满”这个用以激励人们起来恢复“大明江

山”的古老旗帜,被资产阶级拣来并加以利用。他们鼓吹“反满”,但很少同恢复明王朝或重

建另一个汉族王朝联系起来,而是同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 同盟会纲领明确地提出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革命任务。但

篇二:2016高三历史最后练习(二)

2016高三历史最后练习(二) 20160609 圈·代入·排除·读两遍

1.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先后任御史、枢密副使等官职,常常发挥谏官的作用。宋仁宗有一项任命,他认为不合适,反反复复进谏,距离很近,喷了宋仁宗一脸的唾沫星,宋仁宗不但没有发脾气,反而接纳了他的意见,收回成命。这最能说明

A.古代谏官制度的施行取决于皇帝 B.古代的监察体制对权力的监督起到了一定作用

C.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 D.监察体制是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

2.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 性与官僚制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反映了中国帝国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C.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 D.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3.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4. “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与材料观念不符的是

A.存善去恶B.存天理,灭人欲C.致良知D.格物致知

5.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 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 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他的主要观点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

C.中国文化本体论 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

6.1956年4月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A.国情认识模糊,经济决策失误 B.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

C.农业技术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D.建设经验缺乏,经济体制落后

7.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废除 B.农村又回复到人民公社时代

C.农村已经转向了土地私有制 D.规模经营土地成为发展方向

8.《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地方政府发布行政命令,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地名,如“迪化”改为“乌鲁木齐”,“镇西”改为“巴里坤”等。有的少数民族称谓虽然没有侮辱性的含义,也根据少数民族自己的意愿进行了更改。这可以印证

A.少数民族的称谓由地方政府决定 B.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历史悠久

C.新疆地区和港澳地区都拥有高度自治的权利D.新疆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 2004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说:“台海的民主发展与台海的和平稳定,一直备受国际关注,个人要代表我国政府及人民再一次表达由衷的感谢。面对海峡对岸持续增加的武力威胁,

盼望国际社会继续关注并协助维护台海的和平与亚太地区的稳定。”这一演说

A.取得了国际势力对台湾独立的支持 B.是对大陆“一国两制”的歪曲和误解

C.逐步地改变了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 D.严重违背了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

10. “会议的后半段是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委员会进行实质性讨论。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其中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这是会议取得的一项最重大的成就。”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会议 D.布雷顿森林会议

11. 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中国外交成就时,用了三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

A.1条 B.2条 C.3条D.4条

12、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

13.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被停止和取消。这次院系调整( )

A.建立了科学的高校专业体系B.为配合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为适应建国初的工业化需求D.推动了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14.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A.实行不结盟政策 B.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为经济建设赢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16.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

材料二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洋溢地介绍中国的文明,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高度评价中国的儒教与理学,说它“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说:“吾人与生俱来之悠久的存在,一切人之心中同样有其萌芽。从天所授的德性,由人来表现,人却为私欲或迷误蒙蔽了它”,可见宋代理学的深远影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偏离历史方位”的表现,分析其“近于空谈,无助实干”原因。(4分)

(2)“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方面有何不同?请从思想来源方面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4分)

(3)材料三中,启蒙学者们极力宣扬中国儒家的哪些思想?(2分)其本质目的何在?(2分)

參考答案:1~15:BBCDD BDDDB BDCBD C

※(1)表现:克己复礼(2分)原因:春秋时期是社会变革时期,统治者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儒家思想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2分)

(2)不同: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君权神授)来加强君主专制;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2分)

原因: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家等具有神学(神秘)的学说;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家等学说。(2分)

(3)思想:以理(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陈水扁2004就职演说)性观、道德观、自然观治理天下和国家。(2分)目的: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及其宗教思想体系,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2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阅读材料一,说明黄宗羲与商鞅思想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12分)

材料三: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理由,(1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农民“组织起来”的得与失。(8分)

【答案】答案:

(1)由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4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工商阶层壮大,经世致用思想兴起。(4分,任意一点)

(2)现象:产生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4分)原因:列强侵略,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4分)影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4分),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4分)

(3)理由: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4分)扩大工业品市场(4分)帮助农民走上富裕道路(4分)。得:1953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推动生产力发展。(4分)失:1958年在农村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4分)

篇三:陈水扁就职演说(全文)

凤凰快讯:陈水扁就职演说(全文)

2000年05月20日

--------------------------------------------------------------------------------

凤凰网站5月20日12:20消息:各位贵宾、各位亲爱的海外同胞,今天光荣的欢迎和充满希望的时刻。感谢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以及全世界热爱民主关心台湾的朋友跟我们一起分享此刻的荣耀。我们今天在这里不止是为了庆祝一个“就职”典礼,而是为了见证得来不易的民主价值,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在二十一世纪来临的前夕,台湾人民用民主的选票完成了历史性的政党轮替。这不仅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更是全球华人社会跨时代的里程碑。

台湾不止为亚洲的民主经验树立了新典范,也为全世界第三波的民主潮流增添了一个感人的例证,“中华民国”第十任“总统”选举的过程让全世界清楚地看到,自由、民主的果实如此得来不易,两千三百万人民以无比的坚定意志用爱你平民意,以希望克服危险,用信心战胜了恐惧。

我们用神圣的选票向全世界证明富有自由民主是颠扑不破的价值,追求和平更是人类理性的最高目标。

公元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的结果不是个人的胜利和政党的胜利,而是人民的胜利、民主的胜利。

因为我们在几次瞩目的焦点中一起超越了恐惧、威胁和压迫,勇敢地站了起来。

台湾站起来,展现着理性的坚持和民族的信仰;台湾站起来,代表着人民的自信和国家的尊严;台湾站起来,象征着希望的追求和梦想的实现。

亲爱的同胞,让我们永远记得这一个珍惜和感恩,因为民族的成果并未凭空而来,而是走过艰难险阻,历尽艰辛万苦才得以实现,如果没有全民民族前铺后继的无畏牺牲,没有千万人民得以自由民主的鉴定信仰,我们今天就不可能站在自己亲爱的土地上来庆祝这一个属于全民的光荣盛典。

今天,我们站在一座崭新的历史门前,台湾人民包括民主锤炼的过程,为我们共同的命运打下了一把全新的“钥匙”,新世纪的希望之门即将开启,我们如此全民,但绝不退缩,我们充满自信,但是没有自豪、自满。

从3月18日选举结果揭晓的那一刻开始,阿扁以最严肃而谦卑的心情接受全民的总统,誓言即将竭尽个人的心力和勇气来承担“国家”未来的重责大任。

个人深切的了解“政党轮替”政权和平转移的意义,绝对不只是万人、惯党的人士更替,更不是改朝换代的权力转移,而是各个民主的程序,把国家和政务的权力交换给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

不是任何个人或者政党所能够占有,政府是为人民而存在的,从“国家”的元首到基层的公务员,都是我们全民的公仆。政党轮替并不代表对于过去的全盘否定,历来执政党为“国家”人民的付出,我们都应该给予公正的评价。

李登辉先生过去12年主政期间所推动的民主改革以及卓越政绩也应当获得“国人”最高的推崇跟衷心的感念。

在前期的过程中,台湾社会高度动员积极参与,尽管有不同的主张和立场,但是,每一个人为了政治理念和“国家”前途挺身而出的初衷是一样的。我们相信,循序的结束是和解的开始。激情落幕之后应该是理性的抬头。在“国家”利益与人民物质的原则之下,未来无论是执政者或在野者都应当不负人民的期望,实现正当政治、公平竞争,民主政治,监督自统的理想。

一个公平竞争、包容信任的民主社会是“国家”进步的最大动能,在“国家”利益高于正当利益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凝聚前人的意志,以长远的共识来着手推动我们“国家”的进步改革。

全民政府、清流共治是阿扁在选举之前对人民的承诺,也是台湾社会未来要关爱共成向上提升的重要关键,全民自主的精神在于政府是为人民而存在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股东。政府的施政必须以多数的民意为依归,人民的利益绝对高于政党的利益跟个人的利益。

阿扁永远以身为民主进步党的党员为荣,但是,从正式“就职”这一刻开始,个人将以全部的心力做好全民“总统”的角色。正如同全民新政府的组成。我们用人为才,不分主体,不分性别,不分党派,未来的各项施政也都必须以全民的主旨为目标。清流共治的主要目标是要扫除危机杜绝贿选。

长期以来,台湾社会黑白不分,这剥夺了人民也能当家作主的权力,更让台湾的民主发展蒙上污名。

今天,阿扁在此再次承诺,新政府将以最大的决心来消除威胁,打击黑白,让“清流共治”向上提升,还给人民一个全民的好的环境。

在政府的改造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为了确保台湾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廉洁,有远见、有活力、有高度弹性的新政府。

以前的政府时代已经过去,而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与民间建立伙伴关系的“小二郎”政府,我们应该加速精简政府的组织,积极扩大民间扮演的角色,不仅可以在民间的活力尽情发挥,也能够减轻政府的负担。

同样的伙伴关系也应该建立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我们要打破过去“中央”的威胁心态,使“地方”能够“不做地方”的实质精神,让地方与“中央”政府一起共享资源,一起承担责任,无论东西南北,各方面都能够获得多元的发展,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

当然,我们也应该了解政府不是一件问题的答案,人们才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台湾人民靠着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知识经济体系,也奠定了“中华民国”生存发展的命脉。

如今,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及贸易自由化的重起,台湾的产业发展必然要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科技的产业必须不断地创新,传统的产业也必然要转型,升级。

未来的政府并不一定要继续扮演过去所谓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反而应该要向民间企业所期待的:政府是支援者跟鼓舞者。现在,政府的责任是再提高行政的效能,改善“国内”的投资环境,维持金融秩序跟股市的稳定。让经济的发展透过公平的竞争走向完全的自由化和国际化。籍此延长民间的活力,自然能够蓬勃兴盛,再创下一个阶段的经济奇迹。

除了巩固民主的成果,推动政府的改造,提升经济的竞争力之外新政府的主要施政目标应该是顺应民意,例行改革,让这一块土地上的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自信,更有价值。让我们的社会不仅安全、和谐、互益,也要符合公平、正义。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充满希望与快乐的家庭环境中学习,培养“国民”不断成长的竞争力。

二十一世纪将是强调生活者权利以及经济化生活的时代。计划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改善,社会福利、环保生态,“国土”规范,垃圾处理,河川整治,交通整顿,社区营造等问题。政府都必须提出一道解决方案,并透过公共权力彻底来加以重视。

当前,我们必须立即提升的是治安改善与环境保护,这两大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建立社会新秩序,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生活没有恐惧。在生态保育及经济发展之间取得相同的平衡点,让台湾成为永具发展的利世济岛。

司法的尊严是民主政治与社会坚强的防线,一个公正、独立的司法体系不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也是人民权利的捍卫者,目前,司法的改革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国人”必须继续给予司法最严格的督促与殷切的期盼。在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机制行政权利,还给司法独立运动不受干扰的空间。

台湾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的资源,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教育是长期育民的百年大计。我们将技术临机常委学界以民间的共识推动教改的希望工程。建立健康、积极、活泼、创新的教育体制。使台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力之下源源不断地培育一流优秀的人才。让台湾社会逐渐走向学习型师资和资质型社会,鼓励人们终身学习,求新求变,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与创造力。

目前,在“全国”各地普遍发展的“草根性”社区指示,包括对地方历史、人文、地理、生态的探索与维护,展现了人文台湾由下而上的民间活力。不管是地方文化,庶民文化,或者尽智文化都是台湾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台湾因为政治的历史和地理的严酷,应谈谈多样的文化元素。但是,文化建设不是一触而及,而是要靠一点一滴的累积。我们必须要敞开心胸,包容尊重,让多元主体与不同利益的文化相互感通,让力主台湾的本土文化与华人文化,世界文化自然接轨,创造文化台湾世纪维新的新格局。

去年,发生的“9.21"大地震,让我们心爱的土地和同胞历尽前所未有的耗尽,伤痛之时,至今未能够愈合。新政府对于灾区的重建工作刻不容缓,必须做到照顾全体人员,做好重建。

在此,我们也要对于灾后救援与重建过程中充满信心,无私奉献的所有个人与民间团体,再次的表达最高的敬意。

在对大自然的奉献中,我们看到了台湾最美的慈悲,最强的信念,最大的信任。

9.21灾后 ,但是在台湾人民的奉献精神中,台湾新家庭一定会重新坚强的站起来。

亲爱的同胞们,400年前,台湾因为瑰丽的山川风貌所缔造的历史信念,台湾重新展现了民族主导的风采,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我们相信,以坚韧的民主成就,加上科技经贸的实力,“中华民国”一定可以继续在国际社会中扮演不可忽缺的角色。

我们更要积极参与各种政府的国际组织,通过人道的关怀、经贸的合作和文化的交流等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扩大台湾在国际的生存空间,并且回馈国际社会。

除此之外,我们也愿意承诺对于国际人权的维护做出最积极的贡献。

“中华民国”不能也不会阻碍世界人权的交流,我们将遵守包括《世界人权宣言》,《公平与权益国际公约》以及《维纳斯人权世界的宣言和“行动纲领”》,将“中华民国”重新纳入国际人权的体系。

新政府将通过立法院批准。国际人权发展是其成为正式的台湾人权发展,我们希望实现联合国长期所推动的主张在台湾设立独立运作的“国家”人权委员会。 并且邀请国际法理人权委员会和国际特色组织,这两个机构的为政府人权组织,协助我们落实这项人权保护者措施,让“中华民国”成为21世纪人权的新指标。

我们坚信,不论在任何一个时代,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自由、民主、人权的意义和价值都不能够被漠视或改变。二十世纪的历史留给人类一个最大的教训,那就是战争是人类的失败,无论目的何在,理由多么样的冠冕堂皇,战争都是对自由、民主、人权的最大伤害。

过去一百多年来中国曾经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伤痕,台湾的命运更加坎坷,曾经先后受到强权的欺凌和诸面政权的统治。如此相同的历史遭遇理应为两岸人民之间的相互谅解,为共同追求自由、民主、人权的决心垫下厚实的基础。

然而,因为长期的隔离,使得双方发展出截然不同的政治桎梏和生活方式,从此,阻断了两岸人民以同力心互相对待的情谊,甚至因为隔离而造成了对立的围墙。如今,冷战已经结束,该是两岸抛弃旧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敌意与对立的时候了,我们无需再等待,因为此刻就是两岸重创和解时代的新契机。

海峡两岸人民应着眼相同的血缘、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相信,双方的领导人一定有足够的智慧和创意,秉着民主对等的原则在既有的基础之上以善意营造合作的条件,共同来处理未来“一个中国”的问题。

过来深切了解,身为“中华民国”第十任“总统”自当可尊“宪法”,维护“国家”的“主权”、尊严与安全,确保全体“国民”的福祉,因此,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路线,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共通,也没有为着“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历史证明,长远以来更多的仇恨与敌意丝毫无助于彼此关系的发展。中国人强调,王霸之分,相信“必能使尽责任的原则来“,俨然“不符自修文德以待之”的道理,这些中国人的智慧,即使到了下一个世纪仍然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至理名言。大陆在邓小平先生与江泽民先生的领导之下,创造了经济开放的奇迹,而在台湾半个世纪以来,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我们也缔造了民主的政治奇迹。

在此基础之上,两岸的政府与人民如何能够多多的交流,善意和解,积极合作,永久和平地沿着尊重人民意志的选择,不设置不必要的障碍,两岸必须为繁荣与稳定做出重大的贡献。也必将为全体人类创造更辉煌的东方文明。

亲爱的同胞,我们多么希望海内外的华人都能够亲身体验,共同分享这一刻的动人情景。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