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演说
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致辞 > 就职演说 > 列表页

罗家伦就职演说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2  分类: 就职演说 手机版

篇一:清华语录

(转)

历史被时间锁在过去,但总有一些声音流到现在。这些零星的碎片,深刻地影响着清华 九十年的变迁,存在于清华人的记忆里。记忆的同时也在遗忘,九十年,每一代清华人不仅在做,在写,也在说,他们的影子充盈了整个过往的时空,历史变得丛丛莽莽。历史走过 来,我们无法完整地走回去。但是人们总可以从一个简单的视角去观察复杂的过去。我们不曾奢望,只是想在历史的沙滩上,拣拾几颗古老的贝壳,寻着它携带的消息,去展开层层叠 叠的往事。是为清华语录。

10年代

周诒春:“我清华历来的宗旨,凡可以造就一完全人格之教育,未尝不悉心尽力。” 周诒春(1913年10月-1918年1月任清华校长)是“三育并进”的最早倡导人。

1914年

梁启超以《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学生:“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 地之博,无所不载……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生行将焉属。”

梁启超在清华作题为《君子》的演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被铸入校徽,高悬于大礼堂的上方,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一直沿用至今。早在1911

罗家伦就职演说

年,清华学堂初创时 就提出“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清华学堂章程》)。通过清华师生数十载努力实践,继而形成了清华“爱国、奉献”的传统,“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

奋、求实、创新”的学风。

1919年

清华学生:“口血未干,丹诚难泯,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九日,清华学校学生从今以后,愿牺牲生命以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此誓。”

清华学生在体育馆前举行国耻纪念会,通电巴黎,要求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全体同学宣誓。宣誓后,当即在大操场焚烧了校内的日货。

1920年

罗素:“清华学校恰像一个由美国移植到中国来了的大学校。”清华学堂建立后,教育方面如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法、体育、兵操、课外活动等几乎全都仿照美国,行政管理亦 然。英语几乎超越了汉语的地位,学校布告、讲座等几乎都用英语,早期的校歌也是由美籍教师用英语写的。这一时期的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的设计图样都 是出自外籍建筑师之手。即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来清华时所见。

1923年

“清华希望成一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学校。”

这是写在清华学校总纲里的一段话,表明早期清华的一个培养方向。

1924年

曹云祥:“清华不改大学,则落于人后,不得并驾齐驱。”

曹云祥《改良清华学校之办法》。1925年11月,清华学校终于设立大学部,并在《北京清华学校大学部章程》中立其宗旨:“以在内造就今日需用之人才为目的,不为出洋游学 之预备。”

20-30年代

施滉:“你若被捕,打你,你不理他,他自然没办法;请你吃好东西,只管吃,吃完后还是不理他,他更没办法”。这是施滉在给他妻子的一封信中写的。

1923年,施滉、冀朝鼎、徐永瑛、胡敦源、章友江、罗宗震、梅汝璈和女师大附中学生罗静宜等八人,在唯真学会内部又成立了一个叫“超桃”的秘密核心组织。“超桃”,意思

是超过旧时代的“桃园结义”。并针对当时清华学生中流行的“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等思潮,提出了“政治救国”的主张,决心通过政治途径改造社会。他们还强调要拥护孙中

山先生。唯真学会和“超桃”成员成为当时校内进步力量的代表。1924年,施滉当选为清华学生会的会长。施滉经过多次斗争,后来被捕牺牲。人们不会忘记这个清华园的举火 人。十六年后,1949年4月29日,即清华大学解放后的第一个校庆纪念日,一九二四级在京的老校友们,为纪念亲爱的同学、亲密的战友——施滉烈士,他们在清华图书馆门厅 正面的墙壁上,建立了一个纪念碑,上面镶着施滉烈士的铜像,刻着他的革命简历,还刻着这样的诗:

“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每个初进清华的人,都能从这块纪念碑上了解到清华园早期的一段革 命史。今天的施滉就镌刻在三教一段的壁墙上,注视来去匆匆的学子。

1925年

曹云祥:“陈先生是哪国的博士?”

梁启超:“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

曹云祥:“他有何著作?”

梁启超:“他也没有著作。”

曹云祥:“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

梁启超:“我梁某也不是博士硕士,著作倒可称等身,但加起来还不如陈先生数百字有价值。如果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给人家效力吧!”

1925年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梁启超欲请陈寅恪来做教授,与校长曹云祥的对话。曹云祥后来还是请了陈寅恪。此事传为佳话。陈成为清华唯一的一位中文系和历史系合聘的教 授。

1926年

一篇《清华历史》的文章说:“故谓清华为中国战败纪念碑也可;谓清华为中国民族要求解放之失败纪念碑也亦可;即进而谓清华为十余年来内讧与外侮连年交迫之国耻纪念碑亦无不 可。”

载《清华年报》(1925-1926年)。因为清华“庚款学校”的背景,老一代清华人将清华看作“国耻纪念碑”,发愤学习,立志雪国耻。

1927年

王国维:“正是这个时候,还剪它干什么?”

据王国维的女儿回忆,1927年北伐军即将北上,很多人劝王国维剪掉辫子,王不理。一天早晨夫人一边给他梳辫子,一边问:“都这个时候了,还留着这东西干什么?”,王国维

作了上边的回答。但早年王国维留学日本时曾剪掉过辫子。对王国维的辫子和自杀人们争论不休,他的学生戴家祥对此有这样的评论:“一个人的死,是他自己的自由,Pling

说:?自杀者,自然赋予的最高权利?,然而所谓社会者,却要问他为什么死,责他如何如何不应该死,生在连死都没有自由的世界里,那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先生是个有骨头的 人,有头脑的人,他既然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许多成绩,如今用自己的生命酬报自己的情感,有什么对不住人,世人实在太可怜,太浅俗了。”

1927年

陈寅恪:“凡一国文化衰亡之时,高明之士,自视为此文化的寄托者,辄痛苦非常,每先以此身殉文化,如王静安先生,是其显著之例。”这是陈寅恪挽刚刚沉湖自尽的王国维的话。 是时,北伐军即将打到北京。1929年,在清华园王国维纪念碑上,陈寅恪的纪念碑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 死。……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20年代

赵元任:“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 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赵元任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语言文字学家。这是他在清华讲语言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时,自编的一个单音故 事。

1928年

罗家伦:“关于学生,我今天还有一句话要说,就是从今年起,我决定招收女生。男女教育是平等的。我想不出理由,清华的师资设备,不能嘉惠于女生。我更不愿意看见清华的大 门,劈面对女生关了。”罗家伦就职演说《学术独立与新清华》。从1928年秋起,清华招收了第一批女生十五名,从此清华开放“女禁”。

1931年

梅贻琦:“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的就职演说。平时他常

说“吾从众”。他认为:教授是学校的主体,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搬椅子凳子的。因此广延名师,严谨治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才优势,并逐渐形成“教授治校”的民主制 度。

30年代

朱自清:“清华的精神是实干。”

20-30年代

马约翰:“你们要好好锻炼身体,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劲,要去干。外国人打棒球,踢足球,你们也要去打,去踢;他们能玩什么,你们也要能玩,不要出去给中国人丢脸,不要人 家一推你,你就倒;别人一发狠,你就怕;别人一瞪眼,你就哆嗦……”。归结为一句话就是:Fight to the finish, never give in(奋斗到

底,决不松劲)。他自己终生坚持体育锻炼,身体非常健康,年逾80,鹤发童颜,仍生气勃勃地工作,被誉为“提倡体育运动的活榜样”;他毕生在一个岗位上孜孜不倦、勤勤恳恳 地工作了52年,又被称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动是健康的泉源”是他反复强调的著名论断。

蒋南翔:“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一二九”运动前夕,蒋南翔在起草《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时,痛陈华北危机,大声疾呼。这一愤怒呐喊, 表

达了华北学子的共同心声,发聋振聩,对唤起全国爱国学生奋起抗日救亡产生了重要作用。时1935年6月“何梅协定”后,日本策动华北独立。

1945年

冯友兰:“痛南渡,辞宫阙。驻衡湘,又离别。更长征,经峣嵲。望中原,遍洒血。抵绝徼,继讲说。诗书丧,犹有舌。尽笳吹,情弥切。千秋耻,终已雪。见仇寇,如烟灭。起朔 北,迄南越。视金瓯,已无缺。大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兄弟列。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碣。以此石,象坚节。纪嘉 庆,告来哲。”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结束时,冯友兰为之写纪念碑碑文(节录)。

1946年

闻一多:“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真理是一定胜利的。反动派的末日,就是我们的光明!……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 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7月15日,在李公仆追悼会上做最后的演讲。在演讲完回家的路上,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 祖国,爱他的人民”,至今,闻一多的诗和他的雕像仍留在清华人的身边。

1946年清华学生:“从清华园到城里这条路,?五四?时代清华的同学走过,一二九时代清华的同学走过,今天我们要再沿着这条路走去!”

1948年

朱自清、吴晗等一批清华大学教授:“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馆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 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是给予的。下列人员拒绝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

毛泽东在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1957年

蒋南翔:“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体育不但能增强人的体质,而且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和毅力,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的好处不必再 多讲了,大家只要看看马约翰老先生就可以了。马老今年76岁了,现在还面红身健,冬天只穿很少的衣服,青年人都不如他,身体多么健壮。我希望每个同学有个健康的身体,在大 学毕业后要争取至少健康地为祖国工作50年。”

1957年11月29日晚,在学校阶梯教室召开了体育会议。蒋南翔在会上作了上面的讲话。从此,“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成为一句口号,激励着每一代清华人,成为清华大 学开展体育运动的强大推动力。

50年代

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当事业要求他隐姓埋名去从事“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时,这掷地有声的回答是清华人对祖国对人民无比忠诚的最好表达。

蒋南翔:“给面包还是给猎枪。”

蒋南翔在清华时曾提出,教师教学生有两种教法。一种是给学生尽可能充足的给养,拼命地灌输。一种是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实验的操作技巧,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他把前 一种教法称为“给面包”,后一种叫做“给猎枪”。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50-60年代

蒋南翔:“两个肩膀挑担子。”

针对清华的实际情况,要求干部和教师同时担负起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责任,并抽调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政治辅导员,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在工作中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较高 业务水平和较强工作能力的人才。一个肩膀挑业务,一个肩膀挑政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双肩挑”。

1982年

清华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在“文革”之后百废待兴之际,喊出了肺腑之言,得到全国青年的响应。

90年代

清华学生:“我的事业在中国”;“今天我为清华骄傲,明天清华为我骄傲。”

在世纪交替之际,它们正在成为青年人激励报国之志的响亮口号。

1985年

清华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早在1984年,时任我校校长的高景德院士就提出,“我们要努力争取在90年代把清华大学办成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1985年,

中共清华大学第七次党代会郑重提出:把我校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1993年,王大中院士接任校长后,学校进一步明确:把争取跻身世界一流 大学行列的时间定在2011年,即建校100周年之际。2001年4月,江泽民在清华大学90周年校庆的时候为清华大学题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而努力奋斗!”

90年代

清华学生:“我的事业在中国”;“今天我为清华骄傲,明天清华为我骄傲。”

世纪交替,清华学生继往开来志趣的表达。

1998年

王大中:“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建设绿色大学研讨会上提出的学校发展战略。努力使水清木华与绿色同在。

后记:从任何角度看历史,都未免失之简单,选择的同时也在遗漏,本期录下的是一些“声音”,“声音”之外的被我们“遗漏”了,但那部分的历史并非不浓重。

篇二:学问和智慧

课题:学问和智慧

作者:罗家伦

执笔:郑伟年级:九 审核:时间:2010-12-1

学习目标:

1.理解"学问"和"智慧"的区别及联系,懂得"不但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的道理.

2.学习文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在朗读中领悟.

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学习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1、学生说出“纸上谈兵”的故事并说出其来历.

2、教师提问:这个成语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3、作者简介: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教育家和思想家。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县。作品有《新人生观》、《新民族观》。

罗家伦的“清华情结”

1928年9月18日,罗家伦就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发表了题为“学术独立与新清华”的就职演说。他对清华的设计是,“我们的发展,应该以文理为中心,再把文理的成就,滋长其他的部门。”??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完成预习目标

1、给带点的字注音。

陶冶() 创获() 烛照()笨伯()譬如()犀锐() 斧凿() 晦塞()

探骊得珠() 鞭辟入里()寸积铢累() 读书得间()

2、回答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结合注释并放在语境理解)

烛照 晦塞 笨伯 晦塞 犀锐

探骊得珠 鞭辟入里 读书得间 寸积铢累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速读,思考问题

(1)文章中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如何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

2、分小组讨论

3、师生互动交流

四、点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是怎样诠释学问和智慧的内涵的?

(1)学生点读相关章节

(2)师生互动交流明确

2、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吗?

3、 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是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

五、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阅读文章的第一节,思考问题

(1)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考虑文章这样写的好处。

(3)思考毛泽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的开头是否与本文相似。

[小组讨论交流]

六、探究课文,揣摩特色

1、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品读运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第4节:有智慧的书??形成一本专书

⑴"晶莹"和"犀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⑵说说自己读过的"有智慧的书".

⑶齐读第五节:无学问的智慧??最可宝贵

⑴这里论述了什么观点

⑵"精澈"能否改为"清澈",为什么

3、比较阅读,思考问题

请找出词典中对“学问”、“智慧”的解说,请同学们比较与课文表达的异同。并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

学问:

智慧:

4、进一步讨论

如果有人说:“有知识的人就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你赞同他的说法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怎样才算是智慧的?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怎样做才能使我们成为有智慧的人呢?

[教师提示]首先断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次从课文中找这类词语。第三就是举一些例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主学习案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有很多,像刘邦、朱元璋、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得天下的结果,曾有一位儒家大师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就是孟子。

【作者简介】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解题】

本文是一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2、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粟 夫 畔 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解,自学课文字词,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

城 郭池 亲戚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寡助之至

(二)(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4、“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

5、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6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拓展延伸】

1、历史上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1)草船借箭.诸葛亮借助大雾的天气迷惑曹军,使曹军把好多的箭射到他的草船上来。

(2)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让熊熊燃烧着的很多小船冲向曹军的战船,把曹军烧得溃不成军,伤亡过半。

2、现实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例子:

①美国狂轰南联盟、审判米洛舍维奇,攻打阿富汗,侵略伊拉克,支持以色列,软禁阿拉法特,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可以说失道寡助啊!

②陈水扁一意孤行,妄想搞台独,遭到我们炎黄子孙的强烈谴责和反对,真是失道寡助!

3、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的例子:

①晁盖、吴用夺取生辰纲,就是巧用天时、地利与人和。

②1990年北京亚运会,我们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取得了183枚金牌,总数远远超过韩国(54枚)、日本(38枚),取得了亚运会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相关阅读】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2、教师提问:这个成语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教师小结过渡:赵括有一定学问,可缺少的是一种运用知识的能力.至于知识和能力之间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联系和区别,一起来学习罗家伦的文章《学问和智慧》.

六、探究课文,揣摩特色

1.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3.品读运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

第4节:有智慧的书??形成一本专书

⑴"晶莹"和"犀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⑵说说自己读过的"有智慧的书".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速读,思考问题

(1)文章中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如何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

中心论点(在文末):“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第一部分(1—2):论述了学问和智慧的区别。

这两段的大意是:第一段论述什么是学问,什么是智慧;第二段论述有学问的人不一定都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一定都有学问。

第二部分(3—6):论述了学问和智慧的联系。

四段的大意是:第三段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第四段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乏智慧的书;第五段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第六段论述学问和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关系。

四、点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是怎样诠释学问和智慧的内涵的?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揭示两者的区别:“学问的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学问好比是铁??是人生的工具”;“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2、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吗?

提问后教师小结:“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工具;而“智慧”是发现,是创造,智慧的主体是人的思想。学问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的知识,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3、 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是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 [教师点拨]“透视”在这里的意思是对事物的深刻的认识;“反想”是指全面、多角度的思考和品味;“远瞻”则是指对事物的发展的预见。

五、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阅读文章的第一节,思考问题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议论文中运用贴切的比喻,其主要目的是使得论证更形象,使我们对学问和智慧的内涵了解得更加清楚。也可以借此初步感知学问和智慧的不同。

(3)《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的开头与本文相同,开头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这也是议论文常用的方法之一。

2、比较阅读,思考问题

学问:系统的知识。

智慧:A、从实践中得来的聪明才干。B、同“智力”(指人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文章开头如果换成词典中的解释好不好?如果让你写作文,你会怎样开头?

[教师提示]课文中为了把学问和智慧这种抽象的概念说明白,作者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如果换成词典中的解释,虽然更科学、更严密,但是可读性不强。(言之有理就行)

3、进一步讨论

如果有人说:“有知识的人就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你赞同他的说法吗?

[教师提示]首先断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其次从课文中找这类词语。第三就是举一些例子。

4、 结合文章内容进一步思考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怎样才算是智慧的?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怎样做才能使我们成为有智慧的人呢? [教师提示]应该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深入探究,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知识。

篇三:浅谈教育家罗家伦的办学思想

浅谈教育家罗家伦的办学思想

的一笔。罗家伦始终把中大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尤为重视招聘一流师资,积极培育人才,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国立中央大学能成为国民政府时期全国的最高学府与罗家伦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分不开的,即使在今日,其办学思想仍有值得称道之处。

关键词罗家伦办学思想反思探索

一、“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的大学使命

1932年10月,罗家伦在《中央大学之使命》的就职演说中提出,国立中央大学的使命是为中国“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罗家伦认为:“办理大学不仅是来办理大学普通的行政事务而已,一定要把一个大学的使命认清,从而创造一种新的精神、养成一种新的风气,以达到一个大学对于民族的使命。现在,中国的国难严重到如此,中华民族已临到生死关头,我们设在首都的国立大学,当然对于民族和国家,应尽到特殊的责任,就是负担起特殊的使命,然后办这个大学才有意义。一个民族要能自立图存,必须具备自己民族文化。这种文化,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团结图存的基础。如果缺乏这种文化,其国家必定缺少生命的质素,其民族必然要被淘汰。一个国家形式上的灭亡,不过是最后的结局,必定是由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先告衰亡。所以今日中国的危机,不仅是政治社会的腐败,而最要者却在于没有一种整个的民族文化,足以振起整个的民族精神”。

作为中国的“首都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应当承担起民族和国家的特殊使命,为中国“创造有机体的民族文化”。罗家伦多次强调:“本人办中大之理想即在效法当日柏林大学之精神,以建设中华民族之文化,使国人有此共同意识,努力奋斗,以复兴我民族”。如果国立中央大学不能负起创造民族文化的使命,便根本失掉大学存在的意义。在罗家伦看来,国立中央大学的办学目标就是要使其成为“复兴民族的参谋本部”。

二、“聘人是我最留心、最慎重的一件事”的用人之道

罗家伦认为,大学校长的首要任务是聘人。没有大师,就没有大学;只有大楼的大学,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他上任之后,整顿校务的第一步就是延聘师资,一方面极力挽留原有良好教师,一方面随时罗致专门学者。罗家伦曾经说过:“聘人是我最留心、最慎重的一件事。”他还曾向中央大学校友宣布过他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用人观念。注重真才实学是罗家伦招聘教师的唯一标准。同时罗家伦非常重视对学术人才的培养,在招聘新教师时更多关注年轻的、真正愿意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1933年8月,中大仅理学院就新聘了10余位著名学者担任教授,他们是:留美的数学博士孙光远和曾远荣,化学博士庄长恭,生物博士孙宗彭,留日的物理博士罗宗洛,受业于居里夫人的物理博士施士元以及王益崖等多位留法博士,原清华大学教授胡坤院、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朱庭枯等。另有德籍物理、化学教授各1人。此外,在此前后进入中大的还有经济学家马寅初,艺术家涂悲鸿、张大千,诗人、哲学家宗白华,诗人、作家徐志摩,农学家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