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列表页

西安书法学考察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5  分类: 考察报告 手机版

篇一:旅游美学过程考核之书法鉴赏(优秀)

0914021013

王春晖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欣赏

作品创作背景: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日,王羲之与名士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在会稽的兰亭修禊,曲水流觞,赋诗抒怀。其间作诗三十七首,结纂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为此作序,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兰亭》。

作品欣赏: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王羲之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出神入化。

王羲之作为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六百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过,何尝不想深入羲之的堂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因此,《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兰亭序》就是一座袖珍式的屹立于尺幅之中的辉煌的书艺殿堂。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兰亭序》道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横、带锋横、垂头横、下挑横、上挑横、并列横等,随手应变。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或坠露,或斜竖,或弧竖,或带钩,或曲头,或双杈出锋,或并列,各尽其妙。其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平点、长点、带钩点、左右点、上下点、两点水、三点水、横三点、带右点等等。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平撇、长曲撇、弧撇、回锋撇、带钩撇、曲头撇、并列撇等等。其挑,或短或长,其折,有横折、竖折、斜折。其捺,有斜捺、平捺、回锋捺、带钩捺、长点捺、隼尾捺等。其钩,则有竖钩、竖弯钩、斜钩、横钩、右弯钩、圆曲钩、横折钩、左平钩、回锋减钩。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丰驱,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

尺幅之内,群贤毕至,众相毕现。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序中有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重字尚有“事”、“为”、“以”、“所”、“欣”、“仰”、“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都别出心裁,自成妙构。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后世珍视其布白之美,临摹者虽难免渗入各自的笔性,但无人稍变其章法布白。正如解缙在《春雨杂述》中所说的那样:“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兰亭序》的章法,仿佛如天生丽质,翩翩起舞,其舞姿之美是无与伦比的。

兰亭修禊,使王羲之触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的真谛,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一气呵成,挥写下千古杰作《兰亭集序》,正因为他情深意厚,故能情注毫端而天趣自在;也因为他笔法精严,故能使笔底如行云流水而形神兼具;更因为他诸美皆备,故能使这篇文稿的挥写最终达到高华圆融的境界。在这件尽善尽美的作品面前,后世名家虽竭力临仿,却都未能得其全。南唐张泊云:“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于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窘拘。”而王羲之本人也只写下这一杰构,其后他再度书写《兰亭序》,都不能及原作的神妙绝伦,沈尹默说“当时逸少本天全”,赞美了《兰亭序》的杰出有其不可重现的机缘,自然就非他人所能企及的了。

篇二:晋城市书法遗迹考察

商丘师范学院

关于对山西晋城书法遗迹

的考察报告

所在院系:

所在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美术学院 11级书法一班 吴林峰111213012

一、调查原因

近些年来随着全国书法艺术浪潮的兴起,山西晋城市的书法艺术也有了自己快速的发展。而晋城书法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1、 晋城历史悠久,书法遗迹众多

晋城市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丰厚。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存在,秦汉时期置高都县、高都郡。历朝历代,在晋城大地上,留下无数先人的书法遗迹,全市境内,石窟造像、摩崖、碑碣、古塔古墓分布各县。这些遗迹记载着晋城的辉煌历史,这些书法遗迹势必对晋城乃至全国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书法创作有很大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2、 晋城市书法家协会领导的不懈努力

晋城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86年。20 年来,书协领导身体力行,亲自带队,先后组织近千人次走出去,到全国各地取经。与此同时,书协还先后邀请了张旭光、周俊杰、王澄、崔志强、田树苌、樊习一等全国著名书法家前来晋城讲学。市书协主席李慧英在任期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个人展以及晋城联展。晋城书法不断发展。

3、 市政府政策的推动

晋城市政府多年来一直注重发展全市的文化教育产业,投资修建市展览馆、文体宫等,拨款修缮古代寺庙碑亭;与内蒙乌兰察布、陕西西安等城市进行书法交流展,推行“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战略;

多次组织书法比赛活动,激发了全市书法爱好者以及少年儿童的兴趣。

由此可以发现,书法遗迹众多是其重要的原因。所以对晋城市书法遗迹的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项目

通过对晋城市的了解,根据本市的情况,确立了以下几个关于晋城市书法遗迹的调查项目:

1、晋城市书法遗迹的种类以及数量。

2、晋城市书法遗迹的分布状况。

3、晋城市书法遗迹的当代价值意义。

三、调查方法

由于晋城全市面积较广,且书法遗址的分布较为分散。所以调查方法只能通过单一的网上查阅、书籍查阅以及对一些当地书法家、博物馆人员的采访,还有对就近的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并拍摄照片等。

四、调查结果及重要遗迹列举

结果:

1、晋城市书法遗迹的种类以石刻为主,包括石窟造像、摩崖碑碣、古塔古寺等,但也有少部分古代书法名家的墨迹;由于晋城市历史悠久,书法遗迹的数量还是相当多的。

2、晋城市辖区较广,古村落密布,书法遗迹虽然数量多,

但是分布很不均匀。

3、晋城市文化底蕴浓厚,书法遗迹众多。上至秦汉、唐宋,下到明清,都有书法遗迹留存。这些遗迹对晋城市的历史文化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且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重要遗迹列举:

1、泽州县碧落寺碑

位于碧落寺内。篆字碑,为唐国公李撰(高祖

李渊孙)为其母祈福所镌,共镌640余字,全为篆体。相传李阳冰见此碑,览之七日而不忍去,习之十二年不成其妙。更有甚者说阳冰自恨不如,以槌

击之碑之破损即由阳冰始。传说而已,焉能当真。

不过传说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碧落篆碑确属罕见之

珍品。其书法特片,笔法工整,字书杂出颉籀钟鼎,奇古,令人难以认读。

2、泽州县硖石山腰青莲寺历代碑

青莲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寺内石碑

林立,唐、五代、北宋、元、明、清古

碑达70通,分别矗立在中大殿,大雄

宝殿附近。青莲寺的古碑有些往往是正

反面不同朝代,比如唐代《龙兴寺造上

方阁书法华感应记》碑

的正面是北宋年

间刻的碑。这些碑刻中,有唐朝碑3块,五代碑1块,北宋碑4块、门框题记4处、经幢2个,金代碑2块、门框题记7处、经幢1个,元碑2块,明朝碑14块、柱刻5处,清朝碑15块、门框题记1处。这些碑刻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3、沁水县历山柳氏民居碑刻 柳氏民居系我国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后裔于明清时期所建。据考证,民居内存有朱熹、文征明、王阳明、郑观洛等名人碑刻手迹40多通,目前有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书法碑一通,明代文学家王阳明的书法碑二通,明代曲江书法家方元焕的草书碑刻四通,明户部侍郎、吏部尚书、可乐山人王国光诗作碑刻一通,明代内阁协办大学士田宜奄的诗作碑刻二通,宁海知州柳柳泉的碑刻二通,大书法家文徵明的书法碑一通,郑观洛的书法碑一通。另外,还有未署名的书法碑40余通,以及不少的石、木刻楹联、皇家赐匾多幅。特别是朱熹、王守仁、文徵明的书法墨迹碑刻在我国北方实属罕见,研究价值极大。除此之外,还有散落在地头院落的家训、祭祖、记事、皇旨碑石、墓志碑石多通。

4、泽州县北宋玉皇庙金元碑刻

玉皇庙创建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是

古代泽州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道教庙宇。。

庙外碑廊有宋、金、元、明、清各代的碑刻,

是研究道都史及道教艺术的珍贵文物。玉

皇庙内最早的碑是金代太和七年(

1207

篇三:书法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访兰亭瞻书圣神韵,踏古迹看历史遗存。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指导教师:方老师

考察时间:2015.4.24~2015.4.30

考察路线:苏州(拙政园)——绍兴(兰亭)和第五届兰亭展——杭州(西冷印社)

考察研究方法:沿路线实地考察

学号:2012207059姓名:田振枫专业:书法

4月24日早晨,乘坐汽车开始了我的第一次专业外出考察。

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星期的旅程,但却是美好的回忆。那些欢乐,那些疲惫,那些美丽的风景。。。。。

第一站,苏州拙政园。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幻无穷。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 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第二站绍兴兰亭。

书法之地——兰亭雅韵

作为文化名城,绍兴有很多头衔。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书法之乡,因为中国史上赫赫有名的“兰亭”就在绍兴。亭以书传,兰亭成了古今中外一切习书法者的朝圣之地。实地所见,兰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看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描述的并不夸张,真是个自然与雅致相结合的好地方。王羲之爱养鹅,故兰亭第一景便是鹅池。只见碧绿的池水中,真有几只大白鹅在水里游荡……旁边一座三角形的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二字,气韵非凡。 走在兰亭曲径通幽处,在茂林修竹,曲水流觞的熏陶下我感觉我沉睡的感觉被唤醒了。这里处处流露出一种原始的气息,远离城市的喧嚣,有着一种结庐在人境的自得,置身此地整个人都静下来了。在那拥挤的人潮中渴望一片乐土,一片清闲。

兰亭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浅溪淙淙,幽静雅致,我感到心旷神怡,那么《兰亭集序》从何而来呢?这又不得不提曲水流觞了。

(书法系师生感怀曲水流觞。。。。。。。。合影留念)

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各界名流共四十二人行修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我们轻轻抚摸着曲水,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当年盛大的场面,看着书圣一 笔一划写着《兰亭集序》,听着喧闹的声音,一种文化的精神与力量涌上心头。这条曲水在华夏五千载的历史长河中以其独特的潺潺小溪而引人注目。在兰亭,我们了解了兰亭的历史,领悟了兰亭的文化,体会了兰亭的 传奇故事。这次在兰亭受益匪浅,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字的苍劲美丽。

观兰亭展。

看了兰亭展众多的获奖与入展的优秀作品,更加领略了书法的独特的魅力,自己在学书的路

上还要学的很多。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书一定要师法古人,就是要让人知道你学的谁?更加体会到了我现阶段摹帖的重要性。那爽利柔韧的线条,空间的分布关系,形式的组合,看出入展者的深厚功底,我子安在要做的就是勤加练习,持之以恒的坚持,厚积簿发。没有付出努力,怎么会有出彩的作品。一件好的作品,一定要讲究,注意细节。随行指导老师方老师说,一件作品我们要懂得去辩证的去看待它,要借鉴其中好的东西。

第三站,西冷印社。

馆里收藏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印章,材质有:青铜、玉石、水晶、玛瑙、陶瓷、漆器、犀牛角、象牙、贝壳、核桃、树根,甚至还有南瓜的瓜蒂。形状 也多种多样,早期主要是钮章,且材质以铜为主,而且,早期的印章一般(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西安书法学考察报告)较小,通常只有1.5厘米长,甚至更小。即使是官印,也不过2厘米长而已。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