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列表页

日本地震考察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0  分类: 考察报告 手机版

篇一:日本城市化发展考察报告

日本城市化发展考察报告 作者:范 毅 信息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4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14/12/14 浏览次数:18次

应日中经济协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对日本城市化发展进行了调研考察,期间走访了日本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等政府机构,实地调研了丰田市智慧城市、柏叶智能城市、东京站再开发等项目,并与松下、日建设计、丰田通商等公司高管进行交流。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超过90%,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虽然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在文化传统等方面与我国相似,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日本城市化发展的几个特征

1.日本城市化走的是土地高度集约利用之路。日本人地关系与中国比较相近,同样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日本城市给人的印象就是建设密度非常高,一些传统的大城市,比如东京、大阪等城市人口密度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在一些中小城市和新城,人口密度也并不低,比如我们调研的港北新城,区域面积为13.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已达13.8万人。这些新城与老城一样,建设密集度也很高,道路不宽,路网密集,但是商业比较繁华。日本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充分尊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权益,既鼓励土地所有者通过换地模式联合开发,也允许私人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自行开发利用自有土地。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采取多元化建设主体的方式,不同建设主体共同参与实现了土地的多元化利用,使得土地利用最大化,达到集约节约的效果。而在我国城市开发,特别是在新城开发过程中,开发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为了获取高的土地出让价格,往往进行大尺度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各类景观工程,造成了土地的极大浪费,使得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2.重视轨道交通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引导。日本在城市化过程中,非常重视轨道交通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引导,在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内,轨道交通客运量所占比重超过51%。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也基本是沿着轨道交通线路从城市中心区向外延伸。日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注重与商业的结合,早在1920年日本电铁公司就和百货公司合作开发枢纽站。无论是在新城还是在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点的开发都大大地提升了城市商业功能,也形成了城市的商业中心。在日本城市,地价最高、商业最繁华的地区一般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比如东京站周边的CBD和新宿、涩谷等商业中心的形成都是依托于轨道交通站点的开发建设,实现了城市交通和商业功能的复合开发。日本城市在建设交通站点时,尽量将不同线路集中在一个站点,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站点,比如东京站集中了16条不同线路,其中既包括地铁、城铁,也包括新干线。这样既方便了换乘,还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人流,提升服务业发展空间。而在我国,由于城市部门分割,

交通设计过于强调出行这一单一职能,站点布局分散,难以集聚人口,人为造成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割裂。

3.强调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从日本城市发展历程来看,民间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对日本城市影响较大。社会资本参与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早期私有铁路的发展,通过私有铁路公司对铁路沿线的开发,推动了城市发展和空间布局的改变。典型案例为阪急电铁、东急电铁等,开发建设了多摩新城等诸多新城市。目前东京都市圈私营铁路营运里程1126公里,占整个东京轨道交通营运里程的48.0%,承担了重要的客运功能。第二阶段是国铁民营化后,国铁站点的再开发。1987年开始,日本进行了国有轨道交通私有化改制,改制后民营铁路公司为了获取车站土地利用的最大化收益,针对车站及其周边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对车站功能进行复合化开发。车站开始从交通、商业功能向商务办公、酒店、文化等多元化复合功能转化。比如,东京站再开发项目。从2002年开始,国铁私营后的JR公司,对东京站进行了再开发设计,通过兴建3条公共地下通道,优化地下商业环境。在保证公共空地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容积率,兴建了35.2万平米的商业办公设施,扩充了新的办公和商业功能。东京站的民间开发项目,带动了周边关联区域的改造。

4.国家层面建立国土开发规划体系。日本的国土规划包含了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基础设施配置以及国土空间结构等内容,涵盖了影响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各个方面。日本针对国土开发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国家层面规划法律肇始于1950年的《国土综合开发法》,根据发展需求,此法律也几经修订;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改变,原有法律已经不适应日本发展的客观需求,2005年又制定了《国土形成规划法》,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为国土形成规划。在区域规划层面,同样有法律作为支撑,比如《首都圈建设法》等。健全的国土开发法律为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国土的有序开发提供了法律保障。日本国土规划是由国土交通省负责编制,国土交通省具有国土开发、建设等多方面的职能,能够较好地协调国土开发和建设、区域基础设施配置等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从国家和区域层面综合地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也有利于避免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由于利益分配和职能分工等带来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强化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

5.智慧城市的出发点在于能源节约和能源安全。智慧城市是日本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是此次日本之行的一个重要考察内容。日本智慧城市发展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在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障能源安全。“3·11”地震后,日本政府关停了核电站,减少能源消耗成为了日本智慧城市建设和研究的重点,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研究中除强调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手段加强能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供应峰值外,还突出强调了单栋建筑的能源安全,以应付突发情况下能源应急保障供给。二是从社区层面开始推进。日本并未在城市层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而是以智慧社区为抓手选择了4个城市,按照不同的模式进行试验,试验的重点在于社区能源集约节约利用。三是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多企业参与合作理念。无论是在政府认定的混合型环保示

范城市丰田市,还是在柏叶智慧城市,企业都是主体。丰田市以丰田为主导,相关技术和产品涉及大金等多个企业产品,而柏叶智慧城市则吸引了三井不动产、日建设计等诸多企业的参与。在建设过程中政府仅仅是对先进技术应用进行补贴,并未直接参与其中。从调研来看,日本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小规模试验阶段,并未大规模推开。

启示和建议

1.我国特大城市人口仍然处于增长期。日本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采取了一些控制东京人口的政策措施,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东京都市圈人口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尽管东京中心区人口曾得到一定控制,但近年中心区人口又重新恢复增长。我国城镇化还不足54%,还有大量农村人口需要进入城市,大都市圈人口增长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我国提出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政策措施,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我国特大城市是行政辖区,而不仅指城市中心区。我国绝大多数特大城市类似于日本的都市圈,比如东京都市圈包括东京都和周边三个县,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400万,而我国北京行政辖区面积达1.68万平方公里。控制特大城市人口重点是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过快增长,是要控制人口增长的增速,未来特大城市人口还将继续增长。

2.加强国家层面对国土综合开发的统筹力度。当前我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已过半,对国土的开发也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农业土地管理模式上。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需要加强中央政府在统筹规划交通、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打破部门分割的管理模式,强调对国土空间的综合开发,强化城市土地开发,实现土地多功能的复合化利用。当前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国土空间综合开发法律体系,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国家层面的国土综合开发规划,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规划管理调控。

3.发挥轨道交通对国土空间和城市空间布局的引导作用。一是加快全国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在设计轨道交通站点时,尽量要将站点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发挥站点多元复合功能,要尽量促进人流在城市集中以提升商业发展价值。二是加快都市圈内城际间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引导都市圈人口空间合理分布。都市圈内的城际间轨道交通重点是30-50公里范围内,以通勤为主要目的的城际快轨的建设,发展方向为城际间公共交通,引导都市圈中心城区人口向外转移,优化人口空间布局,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4.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城市管理运营。日本国铁改革,不但缓解了政府债务,还极大地提高了国铁的运营效率,促进资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提升了城市经济发展效率。相对于日本,当前我国政府所有资产更为庞大。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取消外资、民间资本投资和经营城镇市政公用事业的限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受让股权、资产购买等方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二是盘活城镇政府存量资产。开展城镇政府资产确权登记、评估工作,允许抵押担保(必要的公益设施除外,如学校、医院、文保设施等)。整合城镇资产管理和运营主体,推进企业化运作模式。

5.探索城市土地小规模开发建设模式。从日本城市发展来看,城市土地小规模开发,让更多主体参与城市发展。为了获取土地的最大化收益,不同的开发主体对土地会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实现了土地的多元化功能,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也降低了服务业发展的成本,推动了服务业发展。土地小规模开发,有利于建立城市道路微循环系统,避免各类大型房地产小区对城市交通的割裂。建议在我国探索城市土地小规模开发的模式,一是可以降低招拍挂规模,减小土地出让规模,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建设发展;二是允许原有土地使用权人,在政府引导下自行开发。

篇二:日本主题乐园考察报告

日本主题乐园考察报告

考察园区:东京迪斯尼海、富士急乐园、大阪环球影城

一、引言

主题乐园(Theme Park)是一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模拟景观的呈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赋予游乐形式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游乐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建筑色彩、造型、植被游乐项目等都为主题服务,共同构成游客容易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的线索。

主题乐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游客。主题乐园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创意性,具有启示意义

此次前往日本对东京迪斯尼、富士急乐园、大阪环球影城进行考察,这三个乐园被称为日本最好的三大主题乐园,其中东京迪斯尼年均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2011年未计入内),富士急乐园年均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环球影城目前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近期也逐渐逼近了东京迪斯尼。通过对这三个主题乐园的考察,对亚洲高水平的有代表性的主题乐园有了更为直观和全面的认识,对于我公司房山华嬉园项目的规划、推广和运营工作有较大的借鉴价值。

二、园区考察概况

1、东京迪斯尼海:

考察人员:马鑫、乔同京、董妍娟、刘炤、张洁。

东京迪斯尼海洋乐园自1998年开始兴建,至2001年开放,毗邻1983年开放的东京迪斯尼乐园,是迪斯尼旗下乐园中唯一的海洋乐园。我们前往考察的时候,正值迪斯尼海的10周年庆典,但由于3月11日福岛灾难之后,日本政府限制了电力的使用,相应的迪斯尼也减少了一些游乐项目或者缩短了部分游乐设施、项目的开放时间。

迪斯尼海位于千叶县舞滨地区的东京湾畔,距东京市中心10公里。进入园区后有近10万平方米的水域,这里是水上表演的区域,水上表演是迪斯尼海的压轴项目之一,表演者和游客的互动非常丰富,除了传统的水上跳跃、翻滚等内容,表演者用水管向周围的观众喷水,引发一阵阵的尖叫,十分刺激,同时也在炎热的夏日中带来一阵阵凉意。

围绕该水域有7座仿建的港口城镇,这里主要是用来呈现世界各地风情,同时也可以供游客休息,可谓匠心独运。国内的很多主题乐园(如方特、嬉戏谷等)也模仿了迪斯尼的这种设计,但是在和周围景观的搭配使用以及功能上,就显得薄弱了很多。倚海修建的万吨客轮几乎可以乱真;巨大的“活火山”伴随著隆隆响声,不断地喷火吐烟。

迪斯尼海共有23个游乐项目、33个餐饮设施和32家礼品商店,分布在城堡、“火山”之中。这里的游乐项目多与大海本身以及海的传说相关,供游客体验神奇、浪漫、恐怖和惊险的感觉。

东京迪斯尼海洋公园门票价格6200円,共有16个售票窗口,售票窗口和排队等候区域之间有购票区,并可于购票后直接从侧面出口离开,便于人群分流。

停车场是迪斯尼乐园和海洋乐园公用的,大型停车场车位过万,并且还有停车楼,不过我们考察当日并没有多少车辆停靠,大多数游客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舞滨转乘迪斯尼小火车到达迪斯尼或海洋乐园。

受到日本地震灾害和经济衰退的影响,迪斯尼海的游客并不算很多,目测客流量应不超过3万人,大多数是日本本土游客。从东京迪斯尼过往的统计,日本本土游客重复造访率超过95%,其中有16%的游客重复造访约30次左右,这是迪斯尼最为成功的地方,能够吸引游客反复造访消费。

迪斯尼海并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游乐设施,如果单纯的以游乐设施上来看,广州长隆的游乐设施在新颖和刺激方面都要略为领先迪斯尼海。和之前考察过的国内主题乐园不同,迪斯尼海在园区内的环境营造和服务细节上真正做到了极致。

首先是环境的营造,从园区入口伊始,游客就被迪斯尼那种如梦如幻的童话氛围所包围,园区内的建筑都是一种被卡通化了的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走在其中,颇有一种徜徉在童话世界中的感觉。每一个游乐宫都配有详细的情节解说和音乐、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种风格被贯彻到了每一个细节上,餐厅、礼品商店、卫生间的建筑和内饰,路边的座椅、栏杆甚至是垃圾箱,都带有很鲜明的迪斯尼印记。

其次是服务,在这个方面,是我们国内目前所有的主题乐园最为欠缺的地方,迪斯尼的服务细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迪斯尼卡通形象遍布园内,按照园内游乐设施分区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充分的和游客互动,本身就成为了景点的一部分,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些受欢迎的游乐设施排队时间过长而导致的游客的焦躁感。其二,园区的卫生清洁人员无处不在,随时对园内游客不慎落下的垃圾、落叶等进行清扫,整个园区十分整洁,带给人非常愉悦的感受。这种清洁不仅仅表现在地面,已经有了十年历史的迪斯尼海,其中的游乐设施仍然保持着暂新的面貌。其三,迪斯尼乐园中的服务人员在接待游客的咨询和求助时,始终保持着微笑并且态度十分恭敬,这种完整的管理与服务

日本地震考察报告

系统,安全、礼仪、表演、效率,必定会给游客留下极其美好、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东京迪斯尼能够吸引95%以上的游客反复消费的主要原因。

2、富士急乐园

考察人员:马鑫、乔同京、董妍娟。

富士急乐园位于富士山脚下,是一个拥有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游乐园,以惊险和刺激著称。首先是全长2045米的过山车,最高处79米,整个过山车运行近4分钟,仅仅是在下面观看就有感觉到非常刺激和惊险了。其次是类似广州长隆的十环过山车,全场1153米,共经过14次反转,游客是坐在过山车两侧,

富士急的空中转盘(Tondemina)也是非常有代表的、惊险刺激的游乐设施,25米长的摇臂以102公里的时速左右大幅度上下摇摆,而游客乘坐的直径8.5米的圆型座席部分则以每分钟13公里的速度旋转,摆动达最高点时的最大摆角为240度。

除此之外,富士急乐园的战栗迷宫也是世界上最大最恐怖的鬼屋,全长700米,2层的迷宫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在不迷路的前提下,走完这间鬼屋也需要大约50分钟

乐园内有大型摩天轮,主要用于观览富士山。

富士急乐园和东京新宿之间有往返BUS,往返BUS加富士急乐园门票套票价格是7100円/人,十分方便,这种方式也有效的缓解了乐园入口售票处的压力。

富士急乐园整体风格就是以惊悚、刺激为卖点(除以上4个吉尼斯世界纪录项目外,其它如棺俑墓场、疯狂老鼠、65米的跳楼机等,也均是如此),虽然相对缩小了受众群体,但是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定位把握更加精确。

园区内的整体建筑风格没有采用我们惯常可以见到的欧洲中世纪向的建筑,整体来说比较接近现代风格的建筑,但是在一些礼品商店和餐饮方面,怎部分采用了传统的和式建筑。

3、大阪环球影城

考察人员:马鑫、乔同京、董妍娟。

环球影城为美国环球电影公司旗下的主题公园。位于日本大阪市市区边缘。以美国好莱坞出品的、风靡全球的热门电影作品为主题背景,城内设有游览车,精彩刺激的特技表演以及充满诱惑的冒险。

影城分九大区域:好来坞村、纽约村、旧金山区、西部牛仔、史努比摄影室、亲善村、水世界、侏罗纪公园和泻湖。在九大区域内分布着17个主题场馆。 包括近期推出的“蜘蛛侠历险记——乘船游”、“巨人4D冒险历程记”、“回到未来”、“侏罗纪公园-乘船探险”及“3D魔鬼终结者”。也有“日本环球影城”独有的像“芝麻街道4D电影魔术”和向孩子们介绍卡通“花生米”的乐趣及其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的“史奴比摄影室”等特有设施。此外,园区内还设有参观幕后的制作现场、在主题餐厅就餐、在各园区礼品屋购买各种纪念品。

除了上述项目之外,比较传统的过山车、跳楼机、旋转木马等传统游乐设施依旧是广受欢迎的项目。

整个环球影城的设计风格基本是延续了美国好莱坞风格,除了一些特别的影片场景之外,其它的地方的建筑设计带有强烈的美国风格。

大阪环球影城最为人称道的就是环球影城的影片人物的大游行,众多好莱坞电影中的角色人物纷纷粉墨登场,这些表演秀的演员与游客之间充分互动,让游客们体验到了来自好莱坞的真正魅力。

一日券:大人5800日圆,12岁以下儿童3900日圆,65岁以上老人5100日圆;两日券:大人10000日圆,12岁以下儿童6900日圆;两晚一日券:大人8100日圆,12岁以下儿童5600日圆。

营业时间: 周一至周四(9:00~19:00);周五(9:00~20:00);周六(9:00~22:00);周日(8:00~22:00)。

三、日本主题乐园优势

1. 具有创意性的主题、多样性的活动,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主题乐园的“主

题”是创造性构想的智慧结晶,迪斯尼的梦幻卡通世界,富士急乐园的惊险、刺激项目和环球影城的好莱坞魅力展现,都是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这三个园区都充分的将该主题展现了出来,游客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前去游玩,对于精确定位的游客,刺激游客反复消费。

2. 游乐活动与商品销售的巧妙结合。园区的游乐区域和大型游乐项目附近都有

与该区域/项目主题有关的商品专卖店。有卡通玩偶、流行时装和周边产品衍生产品、地域土特产品。这些商品对于游客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游乐项目就像一次成功的促销,使人情不自禁掏腰包。

3. 细致入微的服务和互动环节是服务式体验的关键所在。日本三大主题乐园在

互动和服务的环节上是国内所有的主题乐园都望尘莫及的,不单单是时刻面对游客的微笑服务,还有耐心而细致的解说,包括主题乐园的多种文字的引导手册,环境卫生的整洁到位的服务,这些主题乐园以有形的设施和无形的服务为基础向游客提供“体验产品”。

以上是从日本三大主题乐园的考察中总结出来的较为有代表性的优势,至于在其他方面,比如停车场的划分和引导,对残疾人及其他特殊群体的特殊设施设置,园区内游览路线的规划等,都是可圈可点的。但是这些内容,国内的部分主题乐园也能到想到,只是落实到执行层面的时候就变得异常薄弱了。

PS:

关于设施,日本三大主题乐园,除了环球影城与好莱坞影视作品相结合、富士急乐园那些惊悚A级的项目之外,其他传统的、广受欢迎的如过山车、摩天轮、跳楼机等项目,并不比国内同类主题乐园内的设施更加新奇。

由此可见,除了独具匠心的创意之外,园区内的服务等细节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篇三:日本地震国人态度调查报告

关于日本地震国人态度调查报告

前言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浪高最大达23.6米,导致当地城镇被冲毁,大量人员伤亡;此次灾难还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危机和核泄漏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热门人民的关注。截止4月16 日18时,新华网东京电报称:日本警察厅发布消息,,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3705人死亡、14175人失踪,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灾难造成大量房屋及道路损毁,经济损失预计达16万亿—25万亿日元。

9级强震,以及由此诱发的海啸、核泄露、火灾、火山爆发、电力不足、工厂停产等强灾后续连锁反应,恐怕要将日本拖入二战后最大的危机阴云之下。然而,追溯到历史的层面上,日本帝国与中国却有着纠结不尽的恩怨仇雠,中国人民会对曾经践踏过我们领土的侵略者遭此天灾有何反应?回到人性层次上,国人对受难的同类有何反应?针对国人对日本地震的态度观点,我做了民意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中国人民对日本9.0级地震的反应和态度,并究其原因。 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和工作人民

一般情况:受到自身条件限制,我选择的调查对象以本校在校大学生为主;工作人员随机选择各行业。

三,调查方式

1,亲自访谈和询问(同学好友约三十五名,含Q好友) 2,网上采集信息(以凤凰网民意调查统计数据为主)

四,调查时间

2011年3月10日————2011年4月12日

五,调查内容和方法

调查内容 :主要是询问调查对象对日本地震的看法及态度;分

析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

调查方法 :

(一) 我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亲自访谈和询问了周围的同学,

调查很顺利,几乎每个同学都很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观

点,然后记录观点,后期还进行了数据统计。

(二) 合理利用了网络调查,从确定主题到停止收集相关资料

的一个月里,经常浏览各大网站的贴吧论坛,时刻关注

了相关问题的讨论,最终选定资料是与我的调查主题有

关的凤凰网。

六,调查结果

(一)根据我的访谈逐一记录数据显示,大家观点主要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有21位同学,即60﹪观点大致相同,他们表

示历史屈辱固然不会遗忘,但是对无辜的日本人民遭受此天灾表示同情,部分同学还强调道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同情,;另一方面,12位同学即34﹪坚定认为,日本地震是罪有应得。此外,也有2位同学,深沉的表示不发表意见。

(二)我选定作为资料数据的凤凰网日本地震后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可反复投票,最终结果是,8成以上都赞成援助日本。杂以少量的欢呼日本也有此报的欢呼。对于此项调查结果,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非议。

(三)总之,此次调查活动有超过一半以上认为,生命是无国界的,队在地震中遇难的日本人民表示同情,也有少部分认为,新仇旧恨未消,日本遭此天灾是罪有应得,态度冷漠。

七,调查结论:国人对日本地震这一事实态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本次调查我发现,不管是现实生活中我直接访谈的同学,

还是从各大网站浏览到的帖子和网友的评论,我发现这个主题尤其受到大家关注,甚至众多网站的评论板都成了战场,同情者和“信灾乐祸”(这里不带贬义)者都大有人在,而且相互攻击,仿佛日本发生了一起灾害,中国掀起一场战争。 这个现象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人对日本、对日本人的看法相当复杂,可是,国人对日本地震这一事实的态度分歧明显说明了什么呢?一时之间我不能用对错来评判,谨发表意见作为我的论文结题

首先,因该说的是国人对日本人民的同情和捐助,毕竟,面对

灾难,人类有本能的抗拒和团结,毕竟,此时此刻,日本人是一群受苦受难的群体,在灾难面前,我们只是人类。

其次,应该说的是国人的冷漠态度。有历史仇恨在先,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成为国人心中永远也消不去的伤痕,每次触及都让人惊心,于是日本人被概念化为凶残、仇人,侵略性的同义词。而且当代人,还是当初受害群体的后代或者是本人,心中的仇恨便被祖传下来,不管我们过了多少辈,不管日本人过了多少辈,仿佛此恨绵绵无绝期。日本人概念化的印象被扩大就会影响到对实体化日本人的看法,这是人之常情。

再次,这次大地震无疑是重创日本经济的一把戗刀,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有人计算,以中国现在经济发展速度,日本经济基本停滞算,中国要让自己国民平均水平超过日本需要至少40年。中国越追越追不上了,所以,中国希望日本倒退。日本遭遇强震,经济被重创,中国人幸灾乐祸是必然的。日本从不帮助中国现代化,不是也怕中国追上日本,日本倒霉嘛?中国对日本有小人心理,日本也一样,并且小人当在中国之先。所以,“仇强心理”不得不列为原因之一。

一言蔽之,即国人对日本地震的态度是综合性的,同情是主流,冷漠杂其中;不过说回来,如果没有一点仇恨和幸灾乐祸,也不是真实的中国人。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不代表别人。

八,关于主题的个人体会

说实话,虽然我在做了三十几个人的调查听到了纷纭的观点态度,但当自己现身说法时,竟然在心中也盘旋万千。

首先,我并不能否认自己的本能反应是幸灾乐祸。幸灾乐祸的原因很简单,当初日本屠杀中国人的时候,那种光影印象还明明灭灭的闪烁在脑海中。可是从资料照片上看到的那些日本的普通人、普通家庭、老人,孩子和父母,在九级地震的摧残下同样是痛彻心扉、绝望、孤独、痛苦。心中不免悲悯丛生。

但是基于我的民族感情,我选择做一个冷漠但不做无情的人。就像我在调查中有的同学说的,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同情。我深深地为地震中的所有生命祈福,不为别的,只因我们都是人类。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恨也不恨,恨的是概念化的日本人,不恨是实体化的日本人。

我很喜欢一句话:“要和日本打仗的话,我会抱着枪冲在最前面,要去抢救日本灾民,我也会提着担架冲在最前。”

九,调查总结

不管人们对日本地震持有何种态度,这都是国人最真实的反应同情,有其同情的原因,冷漠,也有其冷漠的理由。对于日本遭受的自然灾害,我们首先需要从人道主义角度向爱好和平的伤亡者表达哀思与慰问自然灾害不分国界,生命不分国界。在灾难面前凸显的是整个人类作为自然人的抗争,体现的是生命的尊重。日本曾对我们残忍,我们未必不应该对他们也残忍,但绝不是这个时候。

2011年4月17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