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列表页

种植猪苓可行性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15  分类: 可行性报告 手机版

篇一:规模化种植猪苓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规模化种植猪苓的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总体规划提要

一、项目区概况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南部的黄柏塬地区,地处陕西太白县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范围内。东邻周至老县城大熊猫保护区,南靠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接太白县牛尾河大熊猫保护区。该区内分布着典型的暖温带森林植被类型。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宝—大熊猫。这里的大熊猫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丧失、退化和破碎化、偷猎、以及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保护的需求冲突等。随着大熊猫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大,社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社区经济出现下滑,甚至出现返贫现象。为了获取经济收入,社区居民进行偷伐、偷猎等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比较突出,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缓解社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压力,须引入外部的科学技术力量,在社区发现和发展一些新的农业产业,改变传统的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提高社区的经济收入。

二、产业类型与配置

当地农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以上山采药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黄豆、土豆等,主要满足人的食用;经济作物主要以山茱萸、花

椒、板栗、核桃为主,另外种植有零星天麻、猪苓等作物,规模不大。由于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牧业在当地较为普及,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养殖的种类以牛、羊为主,主要出售。家家户户都喂有少量的鸡、猪,供自己食用。副业是近年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依托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养蜂成为农民的另一经济来源,但规模不大。

三、科技建设状况

人们一般依据传统方法从事种植产业,施肥、锄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不够科学,农机普及率达90%以上,但品种单一,主要以机耕工具为主,缺乏作物深加工工具,养殖业同样以土办法进行管理,产量不高,见效慢;电视、电话等信息来源已铺设到户,但未充分利用,获得科学技术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口口相传,且共享率低;教育相对落后,主要以小学、初中毕业为主,村小学仅教师一名。

四、组织机制

主要实施者:当地农民

管理者:社区共管委员会(当地协会和实施团队)

实施团队不存在盈利行为,完全是义务,给当地农民发送菌种和猪苓种子,并提供技术,提高其成活率。监督协会,与其共同管理提出准备金,并了解其支出渠道。

该村现有村长兼支书一人,副支书一人,下设五名村民小组组长。协会可从当地猪苓种植户中选出精干、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作为该组主要管理人员。共同负责猪苓的销售,监督村中猪苓的质量。教育村民,为塑造自己的品牌,杜绝搀假、搀水。

该村现有村长兼支书一人,副支书一人,下设五名村民小组组长。

五、规划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储备,资料贮备。联系专家,技术人员。联系种子。

第二阶段:到当地推广猪苓的栽培技术(包括培训,发放资料等)。

第三阶段:与厂家联系加工,收购事宜。

六、规划总投资

总投入:26800元(猪苓及菌种投入费用:21800元,专家培训费费用:3000元,其他费用:2000元。)

七、配套措施

(1)管理机制

建立社区共管委员会,负责对猪苓栽培的推广,并对农民在栽培猪苓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指导。同时对猪苓进行简单加工,出售。对本出售的猪苓进行质量监督,以提高本村的名气,品牌。达到提高农民的收益的目的。 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供详细的栽培技术资料及进行长期的技术指导.核桃坪村提供相关费用和试验场地。

与企业洽谈,讨论技术合作与收购事宜,如有可能可让农户或委员会与企业鉴定合作合同,建立“企业+农户”或“企业+委员会”形式的直销模式。

(2)运行机制

(1)当地农民对于猪苓的价值都很了解,都想发展猪苓。由于猪苓投资大,每窝可给农民投资一半的资金,用于购买菌种。

(2)wwf委托人负责培训传授种植技术(有技术指导,农民觉得投资可靠)。

(3)3年内技术人员可每年对农民进行实践讲解,使农民更清楚的了解猪苓

的发展过程,懂得更多的猪苓种植技术。

(4)至第三年,该项目预计有产出,但还未形成规模,鉴于当时情况,建议由当地猪苓种植户进行收购。

(5)待猪苓种植形成规模后,与猪苓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核桃坪村转变为猪苓加工企业的生产基地。

第二章规划背景及必要性

规划背景

在项目示范社区,国家已开始实施了天保和退耕还林工程。而社区村民自古以来,形成了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国家禁伐令颁布以前,多数村民以伐木、贩料为主搞创收,经济发展也很快。如今,当地政府在引导农民开发项目上,事实上也是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经济。一边是国家政策不允许,例如封山禁牧、封山育林,一边是村民却要利用资源搞经济,当地传统产业因受国家政策限制,而其它产业农户又不会搞,使农民感到手足无措,只有顶着政策干,而又放不开手脚,矛盾很激烈。当地农民对经济发展的渴求是十分强烈的,在基本温饱问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人们只能冒着违反政策的危险,上山采野生猪苓等中草药,从客观上大量破坏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由于海拔高、积温低、土质以沙土为主等原因,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仅能够自己食用,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虽其他产业普及率高,但因种种原因不能给当地的经济带来很大的改善,如天麻投入大、技术难掌握、市场价格低;枣皮、板栗市场行情不稳定、产出见效慢而成果不大等。而猪苓的收益高,一般成倍的增长,不占耕地、林地,猪苓市场行情稳定并且价格有逐年上升的

趋势,农民都迫切需要摆脱贫穷,所以都有发展猪苓的意向。

通过大面积的种植猪苓,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进而减少当地农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双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这一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机构,是以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目标。并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 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减少污染和浪费性消费的行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秦岭保护与发展共进项目”旨在通过与传统和非传统保护机构合作,寻求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使秦岭大熊猫种群长久地繁衍生息。

当地农民自“天保工程”实施以后,断绝了采伐的收入来源,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急于寻找其他经济来源途径;因此,基于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当地农民十分欢迎和支持各种发展经济的项目,尤其是能实现经济和环保双赢的项目。 本项目基于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当地农民的实际意愿,通过猪苓这一载体实现经济和自然的双赢,同时,根据市场行情和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我们发现种植猪苓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经济收入客观,从而减少对环境资源过分开发利用,并且猪苓的种植不会破坏环境。这对于保护当地脆弱的大熊猫生态环境和发展当地的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

一、自然资源概况

项目区地处秦岭南坡,湑水河流经全区。年降水量1028.6毫米,属多雨区。

篇二:猪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猪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6年

前 言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种植猪苓可行性报告)、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中商产业研究院每年完成项目数量达数百个,在养老产业、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产业园区、互联网、电子商务、民营银行、民营医院、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酒店、机械电子等行业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案例,可对同行业项目提供具有参考性、建设性意见,为客户设计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及建设工程方案、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和评价;内容详实、严密地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的必要性。我们策划编制的猪苓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发改委、投资商与金融机构的审慎下处于同行领先水平。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订制

猪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简介

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四、主要经济指标说明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一、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二、经营业绩

三、资质证书

第三章 猪苓市场分析

一、猪苓行业发展现状

二、猪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

三、猪苓市场分析小结

第四章 产品方案

一、主要产品

二、产品功能/特点介绍

第五章 技术方案

一、技术来源

二、生产工艺

三、主要生产设备

第六章 主要原、辅材料

第七章 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二、地理位置

三、交通条件

四、基础设施

第八章 工程建设方案与总图布置

一、工程建设基本原则

二、总图布置方案

三、建设经济指标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一、组织架构

二、劳动定员

三、人员培训

四、薪酬绩效制度

第十章 节能、节水保护

一、编制依据

二、能耗与水耗分析

三、节能、节水措施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二、环境影响分析

三、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四、劳动安全措施

五、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措施

第十二章 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二、危险因素分析

三、消防安全措施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阶段规划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 建设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范围

二、资金使用计划

1、项目总投资

2、固定资产投资(土地费用、土建工程、装修装饰、设备、预备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建设期利息)

3、流动资金

三、分年投资计划表

四、资金筹措

第十五章 项目财务评价

一、基本财务数据假设

二、销售收入预测与成本费用估算

三、敏感性分析

四、盈亏平衡分析

五、盈利能力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六章 项目综合评价

一、SWOT模型分析

二、项目结合评价结论

第十七章 附件

篇三:科技猪苓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建立人工栽培猪苓的可行性

分析报告

一、目的意义

猪苓是我县大宗道地药材之一,药用历来是以采挖野生为主,随着环境因素及人工采挖产量逐年下降(1980年我县产猪苓50吨,现不足5吨),接近枯竭。为了保持猪苓这一特色重要药材在我地的产量,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重要资源,对其进行人工家植研究,建立规范的栽培基地势在必行;对这一药材资源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趋势及前景

由于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市场出现供不应求趋势,价格由90年的1.2~1.8元/kg升至目前的28元/kg,仍有上浮趋势,进而刺激了农户对人工家植产生的积极性。随着对猪苓药性的进一步研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据最新资料显示,猪苓除有传统的药效外,对心脉血管有软化作用,有降血脂利尿,增强免疫机能,抗肿瘤等致功效,美容护肤等作用。

经小面积栽培研究得出种植地域广,有野生猪苓生长的地方均可栽培,对环境无污染、无破坏、无三废,故发展前景广阔,易形成产业带,可带动区域的经济增长。

三、猪苓生长特性及药用功能

猪苓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的真菌,药用主要以其形成的菌核入药,医药上使用已有2500年历史;有效成份含猪苓多糖,麦角甾醇,多聚糖等。药性平、味甘、淡、无毒,有除湿利尿,解毒盅、痰疾、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主治肾病、伤寒、糖尿病、

抗癌、降血脂、保健等。

猪苓生长奇特,在土壤中无根无叶,地表无任何特征。菌核表皮黑褐色、有弹性,内部黄色或牙白色,无特定形状,多生长于富含腐植质林地。生长于高山针叶林中的猪苓,个体较大完整,表皮光滑,称“马屎猪苓”,生长于较低阔叶林地或沙壤土中的猪苓个体较小,表皮凸凹不平而显粗糙,称“鸡屎猪苓”(外观形状对价格有影响)。

猪苓菌丝在生长过程中,为了抵抗不良环境或受外界刺激而形成菌核,而外界刺激多以伴生菌类有关。猪苓子实体。称“猪苓花”是一种美味的食用菌,子实体生长于2—3年形成的菌核上(区别于其它土生菌类的依据)。

猪苓菌生长温度5—25℃。14—18℃范围内菌核形成增长最快,土壤湿度70%—85%,PH值4—6的条件下最适宜生长。

四、猪苓人工栽培关键技术及开发内容

由于猪苓生长奇特,无根叶,地表无任何特征。由菌丝生长转为菌核(药用部份)必须在特定的环境、营养生长条件、伴生菌的种类等外部因素的诱导下形成。根据对菌核形成机理的研究,其主要开发内容如下:

1、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猪苓菌核形成机理、伴生菌的种类进行系统研究,解决菌核在土壤中形成难的问题,为生产提供保障。

2、对猪苓生长环境、营养机质进行研究,找出最佳生长环境及栽培材料。

3、对猪苓菌种、伴生菌、菌核形成机理、生长环境、栽培材料等进行研究,形成一整套猪苓人工栽培的标准化生产管理工艺

流程,为开发利用、推广、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五、基本情况及实施条件

我县地处山区,森林覆盖面积大,林中土壤多含腐殖质。湿润,野生分布较广,适宜栽培地多,材料充足,不与其它生产、生活产生矛盾,对生态环境无破坏作用,市场需求量大,易形成规模生产,可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就条件而言:经多年试验研究,基本摸清了猪苓生长的环境因素为及伴生菌种类、栽培材料等因素。已建标准菌种厂一座(供生产伴生菌、猪苓菌菌种用),厂房面积800平方米,试验地120平方米,已栽培6000平方米,可利用地达万余亩,栽培地及栽培材料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现有技术人员5人,2人长期进行菌种及其它研究,3人进行栽培试验及栽培材料研究。

六、效益分析

该项目实施后能促进野生药材家植的进程,能合理地保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永续利用,增加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经试验研究,猪苓家植,每平方米平均可采挖12kg,按市场收购价18元/kg计算,产值216元/平方米,其中投入:菌种、种苓,20元/平方米,栽培材料40元/平方米,计60元,获利156元。投入产出比可达1:3以上,效益可观,且投资回收期短,无投资风险,农户积极性极高,截止2004年3月底,栽培面积已达6000平方米;产值129.6万元。2004年初已投入15万元资金进行发展。

该项目计划三年完成,达到栽培1.4万平方米,产猪苓168吨,产值可达302.4万元(按最低18元/kg计),效益显著,投资回收期短。

七、栽培技术(略)

八、实施方案及资金投入计划

该项目完成后将建成1万平方米的猪苓人工栽培试验基地,分三年完成。第一年(2004年)完成120平方米培养室及实验室,栽培面积6000平方米;第二年完成4000平方米栽培面积(2005年);第三年(2006年)完成4000平方米栽培。

整个项目经营方式以合作形式进行,资金投入情况如下: 总计投入: 60万元

设备: 45万元

其中:建厂房 30万元

消毒灭菌设备 10万元

原材料处理设备3万元

消毒灭菌及试验药品:2万元

培训费:5万元

引种培菌费: 10万元

九寨沟县科技局

二00三年三月二十六日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