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理学论文 > 列表页

健康心理学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2  分类: 理学论文 手机版

篇一:健康心理学论文

体育锻炼对于抑郁的影响

基础班 魏一凡

222013306032009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它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心理系统的高标准追求。2001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对北京23所高校6000多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达到严重程度的占3%~5%左右。

大学生心理健康令人担忧,但是通过对偶尔参加体育锻炼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来分析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独特作用,进而倡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前人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完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而且还具有培养儿童性格和能力、 改善人际关系、 促进智力发展及推动个体的社会化的心理效益。美国、 英国、 德国和瑞典等西方国家20世纪80、 90年代相继推出了旨在促进各国学生心理健康的全国性体育活动计划。我国也在1995 年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并在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第二期工程 (2001-2010年) 规划中, 强调要 “加强以学校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工作” 。近年来, 教育部又制订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十分强调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或称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已为大量的研

究所证实。国际运动心理学会 (ISSP)在1994年综述了大量相关研究, 发表了题为 《身体活动与心理效益》 的声明, 指出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心理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已有大量研究可以证明, 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与降低焦虑及抑郁水平、 提高自尊、维护良好的心境及积极情绪状态相关 (Ragain,1990) ; 体育活动对学生自尊心、 情绪、 感知觉、 内部动机及与创造力相关人格维度等方面均具有积极影响 (姒刚彦, 1999) 。

心境是研究者用来验证体育锻炼心理效益的主要指标之一。许多研究表明, 身体锻炼能使个体产生良好的心境状态。不仅有氧锻炼能改善个体的心境, 无氧锻炼如瑜珈功同样能产生积极的心境状态 (Owen,1992),举重也具有相同的效益 (Doyne et al,1987) 。Mclman等人对锻炼后的被试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状态、 抑郁、 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Hayden等人研究发现, 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对临床病人的研究表明, 有规律的身体锻炼可以明显改善焦虑、 抑郁和自尊水平, 这说明体育锻炼存在着长期的心理效益。

张勇等人在06年的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果为,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进而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完善身体素质,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

在体育锻炼中,全身肌肉得到积极活动,各肌肉群向大脑传递的兴奋相应迅速增多,在大脑皮层形成大量的兴奋灶,使得情绪高涨,直接给大学生带来愉悦的感觉。这种由生理而引起的心理上的满足和快感,在体育心理学上称为“运动愉快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而且,体育锻炼运用大量的形体语言进行自我表现,当大学生在学业上或生活上遭遇挫折与失败时,通过有意识地运用体育锻炼中的表情、动作、肢体等形体语言,可将紧张、忧虑、骄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及时宣泄出来,得以积极展现自我,从而实现移情效应,减轻心理压力。

就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来说,交往需要在其人生构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由交往所产生的苦恼和困惑亦显得格外突出。体育活动既是一种开放性运动,不分年龄、性别、层次及地位,同时也是一种集体性练习项目,总是与一定的学生群体发生着联系,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了满足交往需要的场所和机会, 使他们能够在团结友爱的多向交流中克服孤独感,产生与他人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学会互相帮助、以诚待人。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使一些患心理疾病比较严重的学生改变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从自卑、孤僻、压抑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坚强、充满活力。换句话说,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学生患神经症等心理疾病的几率在很大程度上小于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体育锻炼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患者易接受、见效快、无副作用、反弹小和便于自我调节等优点。根据美国学者Kyan的调查,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体育锻炼能够引发神经递质如β-内啡呔等内源性阿片酞物质、儿茶酚胺、5-HT等的含量发生改变,导致运动中的情绪高涨,干扰、破坏大学生心理疾病患者消极的心理导向,转移患者的情绪中心,使患者的不良情感体验得到发泄,因患心理疾病所积聚的大量心理能量被消耗,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维持心理平衡,消除患者已形成的病态心理秩序的效果。

实验假设: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抑郁则是大学生的一个主要心理问题之一,是一种低落的情绪,又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抑郁情绪作为一种心境状态,则会对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调节心情,振奋精神,有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还可以培养

学生坚强的意志,那么对于抑郁的调节的效果如何则有待探讨,本文即假设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改善抑郁情绪。

实验设计: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收集高校大学生500名,使用体育锻炼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通过回归方法分析体育锻炼对抑郁状况的影响。

体育锻炼效果自评量表是由西安交通大学陈善平教授等人编制的,分别从锻炼乐趣、健康效果、能力效果、外貌效果和社交效果几个方面设计测量题目,答案为非常同意、同意、既不同意也不反对、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抑郁自评量表反应的是被试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可选选项有“没有或极少时会有”,“小部分时间有”,“相当部分时间有”,“绝大部分时间有”。

统计方法采用SPSS录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果。

讨论:

体育锻炼如果的确对改善抑郁有较好的效果,那么进一步的问题则是,具体哪一种锻炼形式作用最好。

因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因锻炼的类型、 强度、 频率与持续时间等的不同而有区别。早期, 有关锻炼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大多集中在有氧活动 (如跑步、 游泳等) 与无氧锻炼 (如力量训练) 的心理效益的比较上 (Owen,1992)。Novell 的研究表明,举重训练对于降低焦虑、 抑郁和敌意情绪具有显著的效益。另一个研究发现, 有氧锻炼与力量训练较控制组能同样显著降低抑郁 (Johnson,1993) 。Bosscher (1993) 等人研究了跑步对于降低抑郁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 有更多的研究强调了运动强度与锻炼类型相结合以达到体育锻炼的最大心理效益。有关锻炼类型与强度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见表%。大量的研究表明, 高强度的有氧活动对于达到锻炼的心理效益并不是必要的 (Doyen,

1993)。一项研究将被试随机分成高强度的有氧训练组、 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组和控制组 (Edward,1989) , 三组安排相同的频数 (每周4次) 和持续时间 (10周) 的练习。结果表明, 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组的焦虑水平下降, 另外两组在训练后没有显示焦虑水平的变化。高强度组的有氧锻炼虽然显示了

最大的身体锻炼的效益,然而生理方面的最大效益并不能带来最大的心理效益。

Motta 对89名大学生进行了有氧和无氧锻炼对抑郁和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有氧和无氧锻炼组较控制组显著地降低了抑郁, 无氧锻炼组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的效果优于有氧锻炼组。Owen比较了有氧锻炼 (游泳) 与低强度的瑜珈功对心境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锻炼都能改善心境, 此外, 对于男性被试来说, 瑜珈功较游泳能更大程度地降低紧张、 疲劳和愤怒。

根据这些已有研究结果,未来实验的方向则是针对于确定的运动形式以及其带来的心理收益。

参考文献:

毕秀淑, & 彭延春. (2003).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体育科技, 39(3), 30-31. 张英根, & 李承道. (1998).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科学,18(1), 55-56. 张勇, & 孙高峰. (2006). 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能性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9(1), 56-57.

Weinberg,R.S.&Gould,D . Foundation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J]1995 姒刚彦, 段艳平,少年儿童锻炼心理学研究述评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9,(4) : 77-91

篇二: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心理健康的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作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对着很多特殊的问题。很多小问题的处理不当,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于想象的后果。虽然现今的大学生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是也是因为这些,他们有着异常敏感的内心,更面临着不同的心理问题和冲突。大学生是社会以后的生命力,是祖国的希望,所以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不应该只关注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关键词:心理健康 大学生 个人 解决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适应能力强;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入学适应问题:大学新生进入新环境,可能会产生适应性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情绪,甚至是不良的行为或身体的不适。

学习问题:大学新生由中学转入大学,若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就可能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兴趣缺失、成绩不理想等问题,由此产生焦虑、厌学等不良情绪,最后可能出现自我放逐的现象。

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门课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比起中学要来的更为复杂,更具社会性。很多大学生由于本身的恐惧或是性格的羞涩等问题,会造成其人际交往的障碍。

恋爱与性的问题:大学生一般处于性生理基本发育成熟,,而性心理却未成熟的状态。一方面有性的冲动,渴望与异性接触;但另一方面,中国大学生缺乏性知识的严重缺乏,不懂得如何正确与异性交往,可能会使大学生受到强烈性意识的困扰。这些问题会进一步造成他们的心理压力,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

自我问题:如果大学生自我认识产生了偏差,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他们就很难对自己的理想、职业和未来整合。

网络成瘾问题:现代大学生基本都拥有自己的电脑,过度的使用和依赖互联网使得他们片刻手机和电脑,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宅”一族,长期使用更会使他们出现各种行为的异常、心理障碍等。显然,这是极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会对现实的人际关系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就业与生涯规划的问题:相当多的学生对自身的专业缺乏理性客观的认识。就业求职从众从热心理突出。主要表现在:自我目标的丧失,主体意识淡薄,期望值过高。

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的解决心理问题案例

14年刚进入广财的时候,我是极不习惯的。第一次远离家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都让我有种透不过气的压抑。由于本身是个腼腆、胆小的人,所以在高中时,我便不是个特别活跃的人,但是高中除了学习对这些要求并不多,所以这些特质连我本身都没有过多的察觉,但是一来到大学校园,这些本质便都一一暴露了出来。

在刚来的一个星期里,我觉得自己很不合群。刚开学时,我极想要去参与班级的竞选活动,又会在一开始就去怀疑自己的能力。大学中有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乏能人异士,在他们的映衬下,我愈发的觉得自己很渺小。在这种自卑心里的驱使下,我害怕接触陌生人,怕他们知道我的不足,更可笑的是,我甚至会幻想他人在背后嘲笑自己。

水土不服也是我刚进校园的一大问题。由于神经绷得太紧,少运动又加上饮食的不规律,造成自己隔三差五就会拉肚子、感冒的状况。

但是,幸运的是,我的大学舍友都是非常活泼有趣的人,她们带领我参与各种社团的面试,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一个学期下来,连我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变化很大大,不仅人脉圈广了,而且也更有担当。跟着她们一起出去玩,一起运动,一起学习,团体的活动让我在广财找到了家的归属感,自然而然就不会一直想家了。在人变得独立之后,对新的环境的适应能力会变得很强。

我相信很多刚进校门的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与我类似的心理问题。一般来说,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走出去”,尽可能地和新同学交流沟通,“走出去”最好的方法就是参与多一些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团体游戏等。拿我自己当个例子,我在参与各种活动的时候,因为需要和他人协作,所以会多了很多与他人相处、沟通的机会,在活动中我们会互相协作,这让我与同学们的关系变得日益亲密,因为有着一起“革命”的情感基础,所以理所当然地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的紧密。与此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中也增强了我的沟通能力,培养了我的综合素质。当然,刚开学由于不适应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也就慢慢消散了,其中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自然就不会有了。

所以说大学生都应该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应对。一般来说,心理疾病只靠自己本身是无法根除的,但是个体的自我努力却是治愈自己的最重要一部分。除了自身的努力,适当地依靠一下身边的人也是非常有利的,他人的倾听会让你的情绪得到宣泄,在心理问题还不严重的时候,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烦恼,会让自己的压力和苦闷得到释放,压力没有积压自然就不会让你觉得压抑。

通过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和结合自己的经历,我总结了一下几点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

1. 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正确地看待心理问题、乐观地应对;合理的宣

泄情绪、及时地释放压力;合理地安排学习、生活和工作;积极地学

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懂得如何应对心理问题。

2.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

4. 出现问题,积极地寻求旁人的帮助:如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小结:心理问题的出现是非常正常的,及早地进行恰当的处理就不会演化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但是很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都不重视,对心理健康

的定义产生误区,认为有心理问题就好像是有精神病那样让人难以启齿、遭人嫌弃,因此很多时候会故意忽略了其对自己心理和生理的重大影响。因此,现代大学生需要正视自己的内心,尽可能多地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避免和根除心理疾病,去享受一个美好健康的大学生活。

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篇三:健康心理学论文

从性格色彩视角下看婚恋矛盾与解决策略研究

【摘要】性格色彩是乐嘉老师自创的一个分析性格的工具,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己的功能与作用,只是不同性格的人在处理婚恋矛盾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或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是不同的。不管是爱情还是婚姻,由于双方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和工作环境,注定彼此不可能对什么都能迅速达成一致。当两个人的观点发生冲突的时候,难免要生出矛盾,闹得不可开交。如果次数过多,最后的结局可能导致两人分手或者走向离婚的道路。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避免爱情或婚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性格色彩,从而可能会双方发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有效的处理婚恋中出现的常见矛盾。从色彩视角下理性看待婚恋矛盾和如何有效解决问题,不但可以让我们爱情天长地久和婚姻幸福美满,而且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性格色彩心理动机婚恋矛盾解决策略 身心健康 正文:

爱情和婚姻是否能天长地久与性格有主要的关系。性格色彩学以简单的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符号,对相对复杂的性格进行归纳,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性格,也反映在他们的情感态度中。通过乐嘉老师的性格色彩测试题了解彼此的性格色彩,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经营爱情或婚姻。

一、不同性格色彩的人在婚恋中的外在表现与心理动机

红色心态开放,追求快乐,喜欢体验新鲜的东西,情感丰富而外露,容易情绪化; 蓝色保守内敛,规则和条理性很强,以完美为导向,情感深沉而含蓄,不容易表露; 黄色目标感强,重视结果,以成就为导向,不容易受情绪影响,在恋爱中不会多愁善感,比较直接; 绿色心态十分平和,随遇而安,以稳定为导向,在情感中比较被动,缺乏强烈的动力和欲望。 红色需要“被给予”,他们需要别人的关注、赞扬和喜爱,他们渴望同时拥有这一切。他们也需要经常的彼此互动和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否则有很重的压抑和不快乐感。 蓝色的基本渴望是把所有安排好的事情都做好。对于他们,没有其他办法。当你无法把一些事情及时完成,他们会觉得你不喜欢这项工作,因为如果你喜欢的话,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这件事情。 黄色内心最基本的需要就是掌控。如果你能发自内心地理解这点,你和黄色性格人士的爱情或婚姻就会少很多烦恼和痛苦,并且享受他们对你爱的方式。如果你不明白掌控是他们决定自己一生是否快乐的内心关键,如果你不明白对于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来讲,你也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你的人生将在争吵和斗争中度过。当你明白黄色内心的需求时,你就会知道“控制”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处事方式。他们需要有事情可以让他们来定夺,提供一些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绿色性格需要的是稳定与和谐。相安无事、温馨平静的生活就是他们需要的。当有冲突发生的时候,绿色的第一反应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不喜欢做决定,宁可让另一半为他们决定他们自己的事情。性格色彩学可以帮助恋爱双方更加了解彼此,更好地沟通,避免走入因性格不合而分手的窘境。

二、从性格色彩角度看常见婚恋矛盾及解决策略分析

(一)常见婚恋矛盾产生的原因

一 般说来,男人注重逻辑,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女人则偏重感性,在

乎人对自我的评价。男人外表 强硬,思维简单,属于线性思维,情感反应迟钝,面子观念重,喜欢在外人面前摆谱;女人外表柔弱,但思维呈网状,敏感。富有想象力,疑心重。有时分不清是做梦还是在现实中,高兴和哭泣的转换,是一眨眼间的事情。所以,男人不能理解女人在吵架中的行为:喜欢翻旧账,爱喋喋不休,过分操心,不信任我,还总期待我完全了解她的想法,总是拿我与别人比较,经常莫名其妙就会生气。原来,女人的逻辑如下:她只能用极端的方式来引起男人的关注。她要用最决绝的话,最后悔的词语来表态,她其实是在提醒男人,我要的只是一点温柔而已。女人争吵的原因一般有:“对于我的感觉、我的要求,他从不放在眼里。他总是有一堆理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他还说我不该生气,不必忧虑,总是胡思乱想;我提出问题或做出结论时,他不置可否,甚至毫无反应。他总是不认真去听我说话,我不喜欢这样,仿佛我不存在似的!”因此男人成为争吵的导火索,这通常是因为不认同女人的心情和感受。女人成为争吵的导火索,通常因为她情绪不好时,经常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喜欢用责问的方式,提醒男人注意。

(二)婚恋矛盾的解决策略

性格色彩学可以帮助恋爱双方更加了解彼此,更好地沟通,避免走入因性格不合而分手的窘境。 红色需要“被给予”,他们需要别人的关注、赞扬和喜爱,他们渴望同时拥有这一切。他们也需要经常的彼此互动和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否则有很重的压抑和不快乐感。 蓝色的基本渴望是把所有安排好的事情都做好。对于他们,没有其他办法。当你无法把一些事情及时完成,他们会觉得你不喜欢这项工作,因为如果你喜欢的话,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这件事情。 黄色内心最基本的需要就是掌控。如果你能发自内心地理解这点,你和黄色性格人士的爱情或婚姻就会少很多烦恼和痛苦,并且享受他们对你爱的方式。如果你不明白掌控是他们决定自己一生是否快乐的内心关键,如果你不明白对于他们的爱情和婚姻来讲,你也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你的人生将在争吵和斗争中度过。当你明白黄色内心的需求时,你就会知道“控制”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处事方式。他们需要有事情可以让他们来定夺,提供一些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绿色性格需要的是稳定与和谐。相安无事、温馨平静的生活就是他们需要的。当有冲突发生的时候,绿色的第一反应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不喜欢做决定,宁可让另一半为他们决定他们自己的事情。

三、从性格色彩视角下看婚恋矛盾解决策略的作用

我们学习性格色彩学的目的是了解自己,避免自己性格中的局限性给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同时理解别人,按照适合别人性格的方式来与之沟通。在情感中的原则是,先决定爱谁,再运用性格色彩学更好地去爱。虽然你爱的人不一定爱你,但一个学习过性格色彩学并注意修炼自己的人,无疑能获得更多异性的欣赏和青睐。如果你已经处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性格色彩学无疑是你们关系最好的融合剂。没有哪个颜色是最适合做老公或最适合做老婆的,而是你知道自己要什么,根据自己需要的去选择,性格色彩学只是帮助你看得更加清楚。 性格有差异,性格无好坏。同样,不存在最适合你的颜色,首先确定你喜欢的人是什么颜色,然后再运用我们说的钻石法则,按照适合他性格的方式去对待他。这样一来,无论你找的是什么颜色的异性,都能拥有美好的爱情或婚姻,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总的来说还要注意婚恋中出现矛盾时不要认为有冲突就一定要分出你对我错,这时最好先作个心理换位,体察对方的潜在动机,还要注意双方保持一定

的心理距离。即使对方错了,也要宽容为上,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关爱。从性格色彩视角下看待并解决问题,让幸福变得更加长久。

参考文献:

乐嘉色眼识人

健康心理学论文

乐嘉色眼识人

乐嘉的人之初性本色

乐嘉的让你的爱非诚勿扰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