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母亲节 > 列表页

马英九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怎么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02  分类: 母亲节 手机版

篇一:慈母良师一甲子,永世难报养育恩

慈母良师一甲子,永世难报养育恩 ——悼亡母厚修女士

2014年5月10日

马英九

妈妈走了,走得平静安详。

她弥留之际,我赶到万芳医院加护病房,紧握着她微温的手,这一双把我养大的手,吻着她的脸颊,在她耳边低声的说:妈妈您好走,您的子女、媳妇、女婿、外孙都在您身边送您,爸爸会在那边迎接您,你好好走,不要怕喔!我们结缘64年,来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我们接着用“生日快乐歌”的调子含泪轻声合唱:“谢谢妈妈生我,谢谢妈妈养我,谢谢妈妈教育我,谢谢妈妈爱我”。妈妈阖上眼,告别了这个世界,享年94岁。

时间,是2014年5月2日下午6点16分。

妈妈生长在湖南宁乡一个书香世家。父母知书达礼,她幼受庭训,从小聪慧善良,进小学前念过私塾,国学底子不错,又写得一笔娟秀洒脱的好字,有大家风范。妈妈小学毕业后,初中、高中念的都是长沙着名的周南女中与省立长沙女中。高中毕业前一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她亲身经历这一场艰苦惨烈的民族御侮圣战,自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影响她的一生。

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考上中央政治学校(政大前身)与金陵大学,她选择前者。抗战时期,政校从南京迁到风光明媚的重庆南温泉,她也在此遇到法政系的

同乡马鹤凌——我的父亲。妈妈年轻时美丽而有气质,会念书、字写得好、又喜欢运动,在学生领袖兼运动健将的父亲积极追求下,两人很快就坠入情网。父亲当时称赞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1944年秋,抗战进入尾声,日军准备反扑,重庆震动。蒋委员长号召“十万青年十万军”,父亲带头响应。当时妈妈至为不舍,但以国难当前,义无反顾,她在送别会上说了一句鼓励父亲参军的话,令人动容,也让我至今引以为荣:“历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

父亲加入青年军不久,抗战就胜利了。父母带着大姊,回到湖南,二姊、三姊相继在长沙出生。1948、1949年父母两度来台湾,妈妈当时曾在台北一家餐厅当过会计。1949年大陆局势逆转,父亲应长辈与同学之邀,再回大陆西南作最后一搏,此行凶险不小,当时妈妈已怀了我,她忧心忡忡,仍然含泪送行。49年底大陆变色,父亲幸免于难,并设法救出在湘潭老家已遭公审清算的奶奶,安排她与二姊、三姊在1950年春来到香港。稍早,大腹便便的妈妈也带着大姊从台湾赶到香港与他们团聚,我就在那年7月出生于九龙。

当时父母都在九龙“荔园”游乐场打工,妈妈当收费员,爸爸白天在家做馒头,晚上到“荔园”去当茶房,奶奶在家照顾四个小孙子女,一家7口,每天只吃两顿饭。6岁的大姊每天走路送饭给上班的妈妈,妈妈不时典当外婆送她的首饰来贴补家用,全家生活相当拮据辛苦,但在乱世中全家人能够团聚,已经相当幸运。等了一年多,全家总算在1951年10月来到台湾,先借住在桃园,半年后搬到台北市万华,在一个拼凑的大杂院住了11年,我的童年在此度过,小妹也在此出生。

妈妈天性善良勤俭,伺候奶奶相当体贴,两人在家事上分工合作,情同母女,碰到爸妈意见不和,奶奶还常站在媳妇这一边。

我们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小孩自然比较亲近妈妈。当妈妈调到石门水库工作的时候,就把读小二的我和小妹带去。白天我们到龙潭的三坑国校借读,下午回宿舍跟妈妈共进晚餐。民国47年的台湾,既无电视、电脑,电影院也少,妈妈就利用晚间,教我读《古文观止》。数十年来,每次回忆当时妈妈灯下课子的温馨画面,就感动不已。这次妈妈在加护病房的初期,意识清楚。探病时,我背《桃花源记》给她听,背对了,她点头;背错了,她摇头。我们重温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乐时光。现在妈妈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记》,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妈妈贤淑多才,照料八口之家,五个幼儿。白天上班,晚上有时还要兼课、做饭,十分辛苦。爸爸好客,常邀朋友小聚,妈妈因此烧得一手好菜,很受欢迎。还有不少人专程来吃她拿手的红烧辣羊肉。妈妈也会织毛衣、做衣服。家中有一台缝纫机,就是她贴补家用的利器。我们姊弟妹念小学、中学的制服,很多是妈妈亲手做的。当年父母的薪水微薄,妈妈能烧菜、做衣服、织毛衣,节省了不少支出。我初中一年级暑假,参加童子军露营,学会了做红烧茄子。回家后做给妈妈吃,她看到13岁的儿子居然懂得做菜孝敬妈妈,开心极了!也因为妈妈会做菜,我的四个姊妹不但能做菜,还会做整桌酒席。

妈妈非常孝顺父母,外公住在新店,妈妈那时几乎每个周末都去陪他聊天吃饭。外公去世后, 妈妈即使膝盖受伤,不良于行,也要上坟祭拜。外婆当年留在湖南没有来台,1980年,政府尚未开放大陆探亲,妈妈思母心切,自己不能赴大陆探亲,只好要求旅居美国的大姊到长沙,探望30年不见的外婆和阿姨。

大姊回台湾,带回外婆的思念和一件特殊的纪念品。外婆在1983年过世, 她们母女从1949年一别, 一生未再见面!外婆送的纪念品,妈妈一看就流泪,一直保存到现在。我们会把这件纪念品放在富德灵骨楼,永远陪伴妈妈。

妈妈做人厚道,乐于助人。小时候我们跟奶奶上西园路天主堂,常常领回面粉、包谷粉等外国救济品。有一次我在大门口发现一位贫穷的老人在馊水桶中找东西吃,我立刻跑去告诉妈妈,她马上装一包香喷喷的包谷馒头送给那位饿极的老人。看到老人感激的眼神,我很开心,也才懂为什么“助人为快乐之本”。 妈妈是一个国家民族观念很强的人。小时候,她讲给我听的床边故事,不是侠盗罗宾汉或白雪公主,而是鉴湖女侠秋瑾与革命党员徐锡麟从容就义的故事,她尤其喜欢讲述高志航烈士在浙江笕桥机场击落日机的英勇事蹟。这是最鲜活的民族精神教育,我毕生难忘。妈妈加入中国国民党75年,这是她晚年最津津乐道的事。

妈妈一直有一个梦,希望有一天,她的子女考上联考的状元,那时记者就会来访问她是如何教育子女,她一直在等这一天。等到1970年小妹考上台大外文系,不是状元,以后家中无人再参加联考了,妈妈才断了念头。没想到我大学毕业那年,举办第一次预备军官考试,有不少人落榜。我幸运考上第一志愿海军补给科,还是台大这一科的第一名。有同学打电话来问我考上没有。我不在家,妈妈接的电话,告诉同学我考上了,还开心的加了一句“还是个小状元呢!”她的儿女状元梦,总算勉强实现了!天下父母心,令人莞尔。

妈妈从我们小时,就教我们要勤俭、诚实、清廉、爱国;

要读古文、读英文、练毛笔字。病中跟我们笔谈时,她还写着:“你父亲和我, 一生不贪财”。家中建立勤劳奖金制度,鼓励做家事,养成子女劳动与储蓄习惯。妈妈做事低调、谨言慎行,我从事公职30多年,她从不介入我的公务。她给我的只有支持,没有困扰。父母都鼓励我们实践先祖父立安公“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的家训,父亲并手书“为善读书不忘家训,立身行道毋忝所生”对联,挂在客厅时时提醒我们。我们在文山区住了40多年,妈妈留给左邻右舍、市场摊商的印象,就是如此。

两年多前, 当我们知道了妈妈有肺部淋巴瘤的时候, 我很感谢大姊提出、大家一致认同的作法---我们要给妈妈最後的日子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今天,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做到了!

进医院的两个星期前, 大姊还带妈妈到台南後壁乡去看国际兰花展。只有最后的这三星期她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但她仍然非常幽默,和我们谈以前的趣事。我们要她做一个兰花手的姿势,她会刻意用两只手来做,还上下摇动,逗得我们大乐,病房常有笑声,完全没有受苦的样子。美青跟唯中探病的时候,安排元中从美国打电话唱歌给妈妈听,妈妈还记得元中小时候的招牌歌“小小羊儿要回家”,指定要她唱。每次美青和我去探病,我一定会亲亲她,陪她聊一阵子,再跟她击掌6次才告别。这段时间,四个姊妹轮流陪伴照顾妈妈,备极辛劳。医生们都赞许妈妈是最合作的病人─亲切而有教养。

妈妈走了,明天就是母亲节,我们怎麽来过生平第一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啊? 妈妈嫁到马家70年,相夫持家,养儿育女,教忠教孝,含辛茹苦,她对马家的贡献太大了。她生前四代同堂,晚辈有38人,和乐上进,可谓福寿全归。她

篇二:慈母良师一甲子

慈母良师一甲子,永世难报养育恩

——悼亡母厚修女士

2014年5月10日

马英九

妈妈走了,走得平静安详。

她弥留之际,我赶到万芳医院加护病房,紧握着她微温的手,这一双把我养大的手,吻着她的脸颊,在她耳边低声的说:妈妈您好走,您的子女、媳妇、女婿、外孙都在您身边送您,爸爸会在那边迎接您,你好好走,不要怕喔!我们结缘64年,来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我们接着用“生日快乐歌”的调子含泪轻声合唱:“谢谢妈妈生我,谢谢妈妈养我,谢谢妈妈教育我,谢谢妈妈爱我”。妈妈阖上眼,告别了这个世界,享年94岁。

时间,是2014年5月2日下午6点16分。

妈妈生长在湖南宁乡一个书香世家。父母知书达礼,她幼受庭训,从小聪慧善良,进小学前念过私塾,国学底子不错,又写得一笔娟秀洒脱的好字,有大家风范。妈妈小学毕业后,初中、高中念的都是长沙着名的周南女中与省立长沙女中。高中毕业前一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她亲身经历这一场艰苦惨烈的民族御侮圣战,自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影响她的一生。

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考上中央政治学校(政大前身)与金陵大学,她选择前者。抗战时期,政校从南京迁到风光明媚的重庆南温泉,她也在此遇到法政系的同乡马鹤凌——我的父亲。妈妈年轻时美丽而有气质,会念书、字写得好、又喜欢运动,在学生领袖兼运动健将的父亲积极追求下,两人很快就坠入情网。父亲当时称赞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1944年秋,抗战进入尾声,日军准备反扑,重庆震动。蒋委员长号召“十万青年十万军”,父亲带头响应。当时妈妈至为不舍,但以国难当前,义无反顾,她在送别会上说了一句鼓励父亲参军的话,令人动容,也让我至今引以为荣:“历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

父亲加入青年军不久,抗战就胜利了。父母带着大姊,回到湖南,二姊、三姊相继在长沙出生。1948、1949年父母两度来台湾,妈妈当时曾在台北一家餐厅当过会计。1949年大陆局势逆转,父亲应长辈与同学之邀,再回大陆西南作最后一搏,此行凶险不小,当时妈妈已怀了我,她忧心忡忡,仍然含泪送行。49年

底大陆变色,父亲幸免于难,并设法救出在湘潭老家已遭公审清算的奶奶,安排她与二姊、三姊在1950年春来到香港。稍早,大腹便便的妈妈也带着大姊从台湾赶到香港与他们团聚,我就在那年7月出生于九龙。

当时父母都在九龙“荔园”游乐场打工,妈妈当收费员,爸爸白天在家做馒头,晚上到“荔园”去当茶房,奶奶在家照顾四个小孙子女,一家7口,每天只吃两顿饭。6岁的大姊每天走路送饭给上班的妈妈,妈妈不时典当外婆送她的首饰来贴补家用,全家生活相当拮据辛苦,但在乱世中全家人能够团聚,已经相当幸运。等了一年多,全家总算在1951年10月来到台湾,先借住在桃园,半年后搬到台北市万华,在一个拼凑的大杂院住了11年,我的童年在此度过,小妹也在此出生。

妈妈天性善良勤俭,伺候奶奶相当体贴,两人在家事上分工合作,情同母女,碰到爸妈意见不和,奶奶还常站在媳妇这一边。

我们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小孩自然比较亲近妈妈。当妈妈调到石门水库工作的时候,就把读小二的我和小妹带去。白天我们到龙潭的三坑国校借读,下午回宿舍跟妈妈共进晚餐。民国47年的台湾,既无电视、电脑,电影院也少,妈妈就利用晚间,教我读《古文观止》。数十年来,每次回忆当时妈妈灯下课子的温馨画面,就感动不已。这次妈妈在加护病房的初期,意识清楚。探病时,我背《桃花源记》给她听,背对了,她点头;背错了,她摇头。我们重温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乐时光。现在妈妈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记》,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

妈妈贤淑多才,照料八口之家,五个幼儿。白天上班,晚上有时还要兼课、做饭,十分辛苦。爸爸好客,常邀朋友小聚,妈妈因此烧得一手好菜,很受欢迎。还有不少人专程来吃她拿手的红烧辣羊肉。妈妈也会织毛衣、做衣服。家中有一台缝纫机,就是她贴补家用的利器。我们姊弟妹念小学、中学的制服,很多是妈妈亲手做的。当年父母的薪水微薄,妈妈能烧菜、做衣服、织毛衣,节省了不少支出。我初中一年级暑假,参加童子军露营,学会了做红烧茄子。回家后做给妈妈吃,她看到13岁的儿子居然懂得做菜孝敬妈妈,开心极了!也因为妈妈会做菜,我的四个姊妹不但能做菜,还会做整桌酒席。

妈妈非常孝顺父母,外公住在新店,妈妈那时几乎每个周末都去陪他聊天吃饭。外公去世后,妈妈即使膝盖受伤,不良于行,也要上坟祭拜。外婆当年留在湖南没有来台,1980年,政府尚未开放大陆探亲,妈妈思母心切,自己不能赴大陆探亲,只好要求旅居美国的大姊到长沙,探望30年不见的外婆和阿姨。大姊回台湾,带回外婆的思念和一件特殊的纪念品。外婆在1983年过世,她们母女从1949年一别,一生未再见面!外婆送的纪念品,妈妈一看就流泪,一直保存到现在。我们会把这件纪念品放在富德灵骨楼,永远陪伴妈妈。

妈妈做人厚道,乐于助人。小时候我们跟奶奶上西园路天主堂,常常领回面粉、包谷粉等外国救济品。有一次我在大门口发现一位贫穷的老人在馊水桶中找东西吃,我立刻跑去告诉妈妈,她马上装一包香喷喷的包谷馒头送给那位饿极的老人。看到老人感激的眼神,我很开心,也才懂为什么“助人为快乐之本”。

妈妈是一个国家民族观念很强的人。小时候,她讲给我听的床边故事,不是侠盗罗宾汉或白雪公主,而是鉴湖女侠秋瑾与革命党员徐锡麟从容就义的故事,她尤其喜欢讲述高志航烈士在浙江笕桥机场击落日机的英勇事蹟。这是最鲜活的民族精神教育,我毕生难忘。妈妈加入中国国民党75年,这是她晚年最津津乐道的事。

妈妈一直有一个梦,希望有一天,她的子女考上联考的状元,那时记者就会来访问她是如何教育子女,她一直在等这一天。等到1970年小妹考上台大外文系,不是状元,以后家中无人再参加联考了,妈妈才断了念头。没想到我大学毕业那年,举办第一次预备军官考试,有不少人落榜。我幸运考上第一志愿海军补给科,还是台大这一科的第一名。有同学打电话来问我考上没有。我不在家,妈妈接的电话,告诉同学我考上了,还开心的加了一句“还是个小状元呢!”她的儿女状元梦,总算勉强实现了!天下父母心,令人莞尔。

妈妈从我们小时,就教我们要勤俭、诚实、清廉、爱国;

要读古文、读英文、练毛笔字。病中跟我们笔谈时,她还写着:“你父亲和我, 一生不贪财”。家中建立勤劳奖金制度,鼓励做家事,养成子女劳动与储蓄习惯。妈妈做事低调、谨言慎行,我从事公职30多年,她从不介入我的公务。她给我的只有支持,没有困扰。父母都鼓励我们实践先祖父立安公“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的家训,父亲并手书“为善读书不忘家训,立身行道毋忝所生”对联,挂在客厅时时提醒我们。我们在文山区住了40多年,妈妈留给左邻右舍、市场摊商的印象,就是如此。

两年多前, 当我们知道了妈妈有肺部淋巴瘤的时候, 我很感谢大姊提出、大家一致认同的作法---我们要给妈妈最后的日子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今天,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做到了!

进医院的两个星期前, 大姊还带妈妈到台南后壁乡去看国际兰花展。只有最后的这三星期她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但她仍然非常幽默,和我们谈以前的趣事。我们要她做一个兰花手的姿势,她会刻意用两只手来做,还上下摇动,逗得我们大乐,病房常有笑声,完全没有受苦的样子。美青跟唯中探病的时候,安排元中从美国打电话唱歌给妈妈听,妈妈还记得元中小时候的招牌歌“小小羊儿要回家”,指定要她唱。每次美青和我去探病,我一定会亲亲她,陪她聊一阵子,再跟她击掌6次才告别。这段时间,四个姊妹轮流陪伴照顾妈妈,备极辛劳。医生们都赞许妈妈是最合作的病人——亲切而有教养。

妈妈走了,明天就是母亲节,我们怎麽来过生平第一个没有母亲的母亲节啊?

妈妈嫁到马家70年,相夫持家,养儿育女,教忠教孝,含辛茹苦,她对马家的贡献太大了。她生前四代同堂,晚辈有38人,和乐上进,可谓福寿全归。她留给我们两件世上最宝贵的遗产─母爱与家教。所以,我们在她骨灰坛上刻的字是: “厚德修身,一生忠党爱国;

慈母良师,永世难报亲恩。”

这是我们对妈妈最崇高的敬礼。妈妈,请您好走,永远跟爸爸作伴。我们结缘64年,但愿来生再续缘。

关联阅读:马英九怀念父亲的悼文

2005年11月1日,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先生病故。马英九在台湾《联合报》发表深切怀念父亲的悼文。从此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深远影响。

全文如下:

“民国”九十四年(2005年)11月1日晚上,台北国泰医院七楼加护病房中,两天前因心肌梗塞入院急救的父亲仍在作最后的奋斗。7时05分,仪器上的心跳指数陡降为零,他终于在妈妈、大姐、三姐、内子美青与我的陪伴下,退出了85年精彩的一生。我站在床边,紧握他余温犹存的右手,噙泪默念“父子结缘55年,只盼来生再续缘”。

我的祖父、父亲都在幼年丧父,祖父立安公是9岁,父亲则是7岁。我能在父亲的呵护下结缘55年,实在是情缘深厚,分外幸运。

幼年时期严父良师

父亲自幼失怙,深怕我们缺少父爱,因此把严父良师的角色扮演得淋漓尽致。他本人多才多艺,文武双全。年轻时作诗填词、撰联作对、弈棋票戏,样样精通,而长、短跑,篮、排球及游泳,亦达当时省级选手水准,而在高中与大学更担任学生自治会会长,展现优异的领导能力,可说是从小就是才子型的领袖人物。成家后成为8口之家的家长,家中大小工程修缮,也能一手打理。小时候我们住在台北万华广州街一幢拼凑的公房中,我们住2楼最后一家。一户60多人共用一个水龙头、一间公厕,因此家家要自备水缸与马桶,2楼还要装压水机。初期家中桌子、柜子都是父亲用肥皂箱改装的,输水管也是他设计的。台风天屋顶漏雨,要用饼干盒去接水;停水时,我们小孩则用奶粉罐去对面的龙山国校提水。

在这样窳陋的环境中,他对子女的期待却丝毫不打折扣,我们对他当然是又敬又畏。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玩泥巴的时候,我们就被要求背唐诗、读古文、练书法、做家事、早起早睡。有时由父亲督导,有时由母亲面授。另外,他们并从微薄的薪水中,挤出购买伟人传记与世界名著的费用,让我们在艰困中仍能享受阅读的乐趣。父亲的口头禅:“培养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让我们子女终身受用不尽。

谙熟古文经典

记得有一次在台北市议会答询时,我提到“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古训,有议员突然质询:此句语出何典?我立即回答“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是郑庄公预言他同父异母弟弟共叔段未来下场的话”,当时举座皆惊。其实倒不是我国学底子好,而是这刚好是我7岁时熟读过的一篇古文,其中颍考叔利用隧道安排郑庄公母子相会,以化解庄公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传奇,还成为我当年规划开放大陆探亲方案的名称——“颍考方案”。此外,我们兄弟姊妹5人练习书法都在5年以上,日后不论求学或就业,从未在这方面吃过亏,都是拜父母家教严格所致。

除了经典教育之外,还有人格教育。我挂在办公室的一副对联“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就是乐善好施的家祖父立安公,90年前在湖南湘潭劝世教子的名言,木刻加漆挂在他的善产管理所。民国七十五年(1986年),我出版第一本中文学术著作时,把它摆在扉页上,提升到“马氏家训”的地位,让父亲老怀弥慰。

跑步也是家传

谈起体育,父亲更是在行。高中及大学时均曾在一天之内,连获全校400米、800米、1500米及10000米四个第一,并曾获选代表湖南参加全国运动会,惜因日军侵华而取消办理。比起父亲,我可差远了。我跑万米最好的成绩也比当年的父亲慢6分钟以上,游泳更连比都无法比。

跑步也是家传的运动。念高中时暑假有一天早晨贪睡,父亲硬是把我叫起来,带我出去跑3000米,并告诉我跑步是健身最方便、最省钱与最有效的运动;他本人幼年体弱,就靠中学6年勤练跑步而转弱为强,并成为其他运动的基础。我日后养成跑步习惯,并全力推广长跑运动,父亲功不可没。他认为运动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不偷懒”的决心与毅力,这一点我倒是继承下来了。青壮时期亦师亦友

上了高中之后,知识增加了,见识也自不同,父子之情慢慢转化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和父亲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在高一时,就想念文组,父亲却持异见。他当年读的长沙岳云中学以理工科闻名全省,他高中三年数理皆极佳,但投考大学同时考上唐山工学院与中央政治学校(政大前身),却放弃前者而就读后者。他自己弃理学文,却劝我暂不

马英九没有母亲的母亲节怎么过

转文组的逻辑是:学习数理有助思考,不妨高二多念一年理组后再转文组。这个逻辑我接受了。

篇三: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完整版

亲爱的母亲:

您好!

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一缕美丽的阳光,让我不会感到心寒;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一 水流,在我心灵干渴的时候泌入我的心田;妈妈,你是我生命中一棵大树,永远的为我遮挡一切危险,母亲,你如一叶扁舟,我坐在舟上;你如一座大桥,我走在桥上;你如夜航的灯塔,我顺着灯塔走;你如登塔的楼梯,我走在楼梯上??

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和您交流,还真有些不适应。最近在朋友那里听到一个故事,一个让我泣不成声、刻骨铭心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男孩,玩世不恭。他的母亲常常烦恼儿子的事。一天,他们走在公园,母亲对儿子说:“等到妈能吃上你亲手做的饭,妈就心满意足了。”儿子却不以为然的说了声“切!”若干天后,儿子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饭,给妈妈盛了一碗,给自己盛了一碗,吃着吃着,他开始哭泣,因为在他的对面,只有一张冷冰冰的遗照,原来他的妈妈在一场车祸中死亡了。虽然故事很短,但却触动了我心灵最敏感的地方,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眼泪是什么时候落下的,只觉得头皮发麻,心里有点痛痛的。眼泪不听话的一直流,我也不清楚是为了谁而流,为小男孩?他的妈妈?还是为了您?

妈妈的皱纹深了,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您的手粗了,把温暖阳光给了我;您的腰弯了,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你的眼睛花了,把明亮的眼睛给了我。面对这种无私的爱,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学会感激。但许多时候,我们习惯接受这种爱,并认为是理所当然,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

洛夫曾写道“母亲卑微如青苔,庄严如晨曦。”是啊,我的母亲,您就是我心中的晨曦,照顾我无微不至,日夜为我操劳,我的母亲是平凡的,但是您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给了我生命的权利,帮我擦亮双眼,将我带到这大千世界,是您用行动告诉了我一个最平凡的道理:爱是无私的奉献。

我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您心灵的广场,永远牵动我灵魂的,永远激励我前进的是您真挚而无私的爱。

感恩,是心与心的撞击,它可以迸发出爱的火花,亲爱的妈妈,女儿已长大,不会再让您为我伤心和难过,因为我明白,世上的一切感情都易于变质,唯有母爱,毋庸置疑。从现在开始,我要学会感恩,如凤凰涅槃重生,给您一个全新的我,用行动来证明。从开始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一路上有我在您身边陪伴。能够陪您慢慢到老,会是我最幸福的事。

母亲,你为了我放弃了很多,很多??为了更好的照顾我,你放弃了工作;为了陪我锻炼,你放弃了苗条的身材;为了给我做饭,你放弃了休闲时间;你放弃了??唉!你为了我付出了很多,你为了我付出了青春,付出了心血,付出了精力,付出了??你是无私的,你是奉献的,你又是和蔼的。

当我落地时,你微笑着,你从那一刻起也就有了“母亲”这个神圣的称号。那一刻你也将养育一个生命。那一刻你的微笑代表着一切??

亲爱的母亲,一个婴儿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已经慢慢长大,但您仍不让自己的呵护有一丝放松。我每一次远行前,您总有无尽的叮嘱,您总恨不得把自己的嘴巴也装入我的衣袋。每一次的每一次,话题都是“在学校要认真读书,要爱惜身体,要吃好,要睡好,要听老师的话??”尽管都是些叨叨碎语,但是我知道,母亲您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我。二十多个春秋早已无痕的掠过,慢慢地,我

们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我知道,母爱的桥梁始终连着您我。现在,亲爱的母亲,我已积蓄了太多的话,请让我慢慢对您诉说??

母亲,在您的精心呵护中,我的羽翼也日渐丰满,慢慢地呈现出它应有的刚强,虽不能如大鹏搏云扶摇而上九万里,但它却能让我幼小的身躯遨游在自己的空间,为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去选枝筑巢,去啄虫捕食,去用自己的汗水灌溉出艳丽芬芳的花果来。但我跃跃欲试的双翼却从来没有历经风的吹打、雨的冲刷,没有经过挫折的洗礼。这一切都因为您------因为您是一个无比慈爱的母亲,纵然自己遍体鳞伤,也会为自己的孩子搭建最温暖的城堡,因为您的眼里容不下自己的孩子有任何受伤的机会。于是,在一切可能的暴风雨来临之前,您早已为我搭建好安稳舒适的帐篷,殊不知您严厉而慈爱的母爱却剪断我欲飞的翅膀。

母亲,请耐心听我诉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能梅花扑鼻香?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之深远,让他能够放眼世界,能够放眼未来,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不是更好吗?对孩子放手,也是一种爱------一种大爱,也是一种美------一种柔情之美。母亲,放缓您紧跟的脚步吧!松开您紧握的大手吧!让您的孩子能看到温暖人间的太阳背后也会有黑子,看到愁情满载的月亮在阿波罗号登月成功后妍媸毕露,明白美好的友谊有可能是用无尽的谎言编织而成;让您的孩子也去品尝人间百态,让我能在自己的血泪和雨泪中得到灵魂的洗礼,心灵的升华,去慢慢蜕化自己弱不禁风、幼稚天真的心灵,让我在身体力行的奋斗中走向成熟,也能在他人面前立威,在众人面前立言,乃至能出将入相,去创造我自己的空间,完成自己的梦想。

母亲,让我对您诉说,温室里育不出傲霜的花朵,平原上生不出险峻的风景,永远舒适的襁褓中育不出出类拨萃的强者。您的女儿已经渐渐长大,她有自己的事要去做,有自己的梦想去追寻,请松开您的手让我去远行,您只管登高远望,去观察我的步伐,提出浓缩人生精华的忠告就行了。

母亲,让我对您诉说:“有逆风的天空,更适合飞翔;有波涛的大海,更适合远航;有负重的脚步,更走的铿锵;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母亲,相信女儿吧!相信我,我可以为我的梦想插上翅膀,用搏击铸就辉煌!

母亲,让我对您诉说,您知道鲜花为什么会感恩雨露吗?那是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您知道苍鹰为什么会感恩长空吗?那是因为长空让它飞翔!您知道高山为什么会感恩大地吗?那是因为大地让它高耸!那么,我要感恩,感恩我的母亲------感谢您,让我成长!真诚的感谢您,真诚的感恩您,也真诚的祈求您-------让我自立,让我接受磨砺!好吗?

祝您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您的儿子 :×××

2013年5月9日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