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清明 > 列表页

故宫再展清明上河图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3  分类: 清明 手机版

篇一: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015年9月,专家表示,《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鉴赏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在多达500余人物的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内容

内容丰富,描绘东西繁多。《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清明上河图》中画有1695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

结构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从内容看,此画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

技法

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清明上河图赏析 清明上河图历史背景: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华、文化最繁荣的王朝。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产生于北宋,指南针和火药也在北宋得以完善并开始实际运用。北宋在农业和工业方面也是最发达的,北宋初期几十年,全国耕地扩大了将近一倍,经济总量远超盛唐。在文学艺术方面,北宋更是成就斐然,唐宋八大家中的6位都是北宋时期的,宋词更是与唐诗并称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两大瑰宝。特别是在城市发展上,北宋彻底打破了“坊”(住宅区)、“市”(商业区)的界线,商铺可以临街开设,不再采取集中封闭的方式,人身更加自由,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实际上是从开封开始的,这是城市建设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在《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充分的反映。《清明上河图》图中画宋汴梁的都市生活万象:首段,描写郊原景色。枯树草桥行旅不绝。中段,描写虹桥之景。大船两艘穿过虹桥,行人云集。末段,画城内街景。歌楼酒市,作坊医家,人物众多,街头繁华。全幅场面巨大、结构严整、笔法细致,是历代流传有绪的名画。 张择端,字正道,南北宋之交的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在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时所作。这幅长卷为绢本,淡着色,画幅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它是一幅用高度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升平时期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清明上河图在当今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活,注重人的感受和需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清明上河图》最打动我的,正是普通的市井小民悠闲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长久以来,我们对城市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片面追求空间的拓展和延伸,或认为城市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叠加。其实城市不是高楼大厦、钢筋水泥,也不是霓虹闪烁、豪车如流,城市的根本在于人,人才是城市系统的主体,才是城市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我认为,这是《清明上河图》最根本的价值

观。 二、文化保护传承。就是要注重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文化不仅是对时空的最好见证,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本质特征,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情感认同与心理慰藉的作用。同样,文化也是最好的城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宣扬载体,它的真切与深刻是任何标语口号不能企及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根基和灵魂,认真研究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特征,以及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不断使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这也是《清明上河图》解读的城市价值观给我们的重大启示。三、注重和谐。《清明上河图》不仅描绘了热闹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屋宇,还有卖茶水、算命的摊贩,坐轿、骑马、挑担、赶毛驴运货的过往行人;不仅有市内的繁华,还有青色的城郊,以及穿城而过、给城市以滋养、以生命的汴河,整个画面呈现的市井风韵、人景相宜,是对和谐理念最生动的阐释。和谐是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和谐不仅是物与物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每个人内心的和谐。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城市与依托的山川、河流等大自然的内在和谐、内在血脉联系,还要充分考虑人与物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使城市成为和谐的产物,和谐的集合体。这也是《清明上河图》传递出的又一价值理念。我认为清明上何图留给我们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它的文化,特别是宋文化。宋文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文化风俗、历史遗迹,更是其承载和体现的精神价值。宋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就是宋词中体现的对生命、爱情、祖国的热爱,就是《清明上河图》体现的市井文化,更 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穿越时空的精神财富。

篇二:清明上河图鉴赏

《清明上河图》赏析

摘要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是他的代表作,曾经为宣和内府所收藏。绢本、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风俗画

正文

北宋绘画特点

中国宋朝延续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北宋绘画艺术呈现出新的特点。画面有一种静态平和美,画意重神求理,尤重个体对客观对象的主观 观察。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采的面貌。同时, 北宋是中国词学发展的第一个繁盛期,词画结合的第一个高峰也于此时到来,绘画也迈入文学化的重要奠基时期。

北宋统一消除了封建割据造成的分裂和隔阂,在一段时期内社会保持着相对安定局面,出现空前未有的繁荣。绘画的需求量明显增长,绘画的服务对象也有所扩大,为绘画发展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宋代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行列,一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将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社会对绘画的需求和民间职业画家创作的活跃,是推动宋代绘画发展的重要因素。

宋代绘画艺术在技巧上有许多重要创造。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花鸟画、山水画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情趣,注意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现,并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文人士大夫绘画对于绘画艺术的繁荣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他们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尤有贡献。宫廷绘画在整个社会绘画的繁荣基础上得到高度发展,其艺术成就也不容忽视。唐代出现的文人画,从北宋中后期以后形成巨大的艺术潮流。当时对绘画的收藏、品评和延纳画家作画已在上层文人士大夫中蔚然成风。更有不少文人在画幅上题字咏诗渐次增多,开辟了书画题跋的新天地,并能自觉地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引入绘画中,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段。文人士大夫在绘画理论上也颇有建树,欧阳修提出表现萧条淡泊的情怀。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等一系列见解都具有代表性。

在五代南唐、西蜀建立画院的基础上,宋代继续设立翰林图画院,以培养宫廷需要的绘画人才。画院画家与社会保持一定联系,但又受皇帝的制约,宫廷绘画带有明显的贵族美术的特色,既精密不苟。画院集中了社会上的优秀画家,体现了时较高的水平。

在绘画高度繁荣的基础上,绘画理论著述也大量问世。画史、画论、绘画赏鉴及收藏著录等著作大量流传,如《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史》、《林泉高致》等,成为今日研究古代绘画的重要文献依据。

绘画的成就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它所反映的广泛的现实生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是极为突出的。运用多采的优美的艺术形式,创造了很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了中国绘画的成熟与高度繁荣。

张择端

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北宋末年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

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

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

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杰

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

《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这两件作品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尚存,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不只继承发展了久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尤其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 [1]清明上河图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轻轻打开此图,见小溪旁边的大路上一溜驮队,远远的从东北方向汴梁走来、五匹骡马负重累累,前面的马夫把领头的牲畜赶向拐弯处的桥上,后面的驮夫用马鞭把驮队驱赶向前,小桥旁一只小舢板栓在树蔸上,几户农家小院错落有序的分布在树丛中,几棵高树枝上有四个鸦雀窝,看起来与现在鸦雀筑窝方式与高度别无二致。再看过来的画面己是农业与商贸的接合部,一队接亲娶妻的队伍,徐徐的从北边拐过来,后面的新郎官骑着一匹枣红马,马后面是一位挑着新娘嫁妆的脚夫、马前一人抱着新娘的梳妆物品盒迎亲队伍渐进街市,前面的艺人立刻歌舞起来,用以吸引人们的注意,更显出热闹场面,主干道两边车水马龙店铺林立,都围着这风水宝地的货码头与货运栈了,南边紧靠深水港湾,有好几艘船只停泊在港湾里依次装卸货物,汴河大桥气势不菲,高大得使汴河流域最大的船舶都能顺利穿越,宽阔坚固得能并排行驶几辆装满货物的畜力车,城内更一番特色一家商号好似是另担货运样子,货运物流己具雏形,有车马运送,并且货源充足。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

雾中,掩映

着几家茅

舍、流水、

老树、扁舟。

两个脚夫赶

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

是北宋国

家漕运枢

纽,商业

交通要

道,从画

面上可以

看到人烟

稠密,粮

船云集,

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饭铺进餐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

城楼为中

心,两边

的屋宇鳞

次栉比,

茶坊、酒

肆、肉铺、

庙宇等

等。悬挂

旗帜,招

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看街景的士绅,骑马的官吏,叫卖的小贩,问路的外乡游客,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第一、内容丰富。《清明

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第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第三、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二世纪初期一幅杰出的风俗画,描绘了清明时节,汴京各阶层在城郊一带的种种活动。其高度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引入入胜。人物和景色的虚实、疏密、动静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节奏感和韵律感,表现了高低起伏性和动作性。它既有界画工整准确的优点,又有完整统一的特色,充分发挥了半工笔半写意人物画生动活泼的长处。是我国现实主义绘画传统的最优秀代表作。 宋代初年,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汴梁、成都等地成为当时国内贸易中心。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和力量也逐渐壮大。《清明上河图》就真实地反映了市民的生活情况。图中不仅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而且对当时被看作下层人民的船夫、纤夫和其他劳动人民,都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同情,并把他们当作汴河上的主人和促成汴梁繁荣的主要力量,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意义。

在绘画题材方面,《清明上河图》突破了唐以来的人物画主要以宗教活动和贵族生活为题材的范围,开始努力表现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场面。而规模之大,场面之宏,人物之多,描写之细腻、逼真、生动,艺术技巧之高超、纯熟,都是古来仅有。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以人物为主的风俗画,发展到宋代,已经注意到人物与情境的完善融合,使之水乳交融,开拓出了新的境界,特别是在描写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趣方面,更是冲破了传统题材的局限。

历史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国风俗画的一个里程碑,值得我们自豪和珍惜。

参考文献

1.

2.

3.

4.

5. CSSCI学术论文网 盛世收藏论坛 新华网 百度百科 人教版3年级语文书上册20课。

篇三:《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科技秘密

前段时间,人们在故宫博物院门前排队等候观赏《清明上河图》的新闻轰动一时。不少人为了一睹国宝风采,不惜耗上六七个小时来排队等待。这并不奇怪,《清明上河图》就像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不管看不看得懂,远远地看上一眼都是好的。

除了表现北宋人民的生活、生产、商业贸易等真实面貌和经济状况外,《清明上河图》中还隐藏着一些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结构巧妙的木拱桥

看过《清明上河图》的人,对画面正中的这座拱桥都不会陌生。桥上接踵而行的人流,桥下穿梭的船只,一派热闹非凡的城市生活图景扑面而来。

那么,这区区一座拱桥有什么特别的呢?

我们不妨先来简单认识一下“拱桥”这种形态优美的建筑。其实,拱桥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100年左右,世界上第一座拱桥阿尔坎塔拉桥就出现在了古罗马,还有我国闻名遐迩的赵州桥,也在隋朝就完成了修建。它们都以优美的外观和稳固的结构著称。当然,它们还有一个显著的共性――都是用石头做的。

为什么古代大多数拱桥都是石头做的呢?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因为桥面所受的压力会转化分散到桥身两侧,最后作用到两边的地基上,所以,这就要求拱桥两边的基础非常扎实,材料的抗压能力强,而石头刚好可以满足这个条件。

其实在人类历史上,除了石头之外,木材也是建造桥梁最原始的材料之一。相比于石头,木材拥有重量轻、抗震性能好、加工方便等优势。最早的木桥是以独木桥的形式出现的,即在水上或峡谷两端搭设一根简单的木头,如今,在许多小河上我们还能看到这种形式简易的桥梁。

那么,能不能效仿石拱桥,也用木头造出这种形态美观的木拱桥呢?显然,如果按照前文所述石拱桥的原理修建木拱桥,那桥估计建好没多久就会塌了。毕竟,要比结实程度和抗压能力,木头实在没什么竞争优势。

可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这座拱桥恰恰就是用木头做的。难道这是张择端自己凭空臆想出来的吗?

据历史资料记载,中国的第一座木拱桥出现在北宋。最早的文献记载如《宋会要》中所说:“北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正月,罢修汴河无脚桥。

故宫再展清明上河图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有记载:“多因桥柱坏舟,遂献无脚桥式,编木为之,钉贯其中。”

文中所描述的中国第一座“编木为之”的“无脚桥”,正是《清明上河图》中展示的这座造型独特、犹如一弯长虹的汴河虹桥!

那么,汴河木拱桥又是如何建造的呢?《渑水燕谈录》中用“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简单描述了虹桥的桥梁结构。而通过后来建筑学家和桥梁学家的分析研究发现,汴河虹桥的建造技艺非常精湛,其结构精密而巧妙。从整体上看,虹桥的主拱由两个系统组成,它们通过横梁交叉搭置、相互承载,形成了拱形的整体结构,并通过拱上建筑的传递,承担桥面传下来的荷载。为了增强桥的整体稳定性,两个系统之间还设置了5处横梁,以此加强其横向连接,形成整体,共同承担桥面的负荷。

简单地说,工匠们充分利用了木材的抗压、抗弯以及抗拉等性能,将木头有组织地编制在一起,形成拱形结构,并实现了在有较大跨度的同时兼备较强的承重能力。

看来,张择端不仅没有凭空“捏造”,而且在《清明上河图》中,对虹桥的写实描绘几乎将虹桥的结构完全还原了出来!

公元1502年,也就是在汴河虹桥出现后的485年,意大利超级天才达?芬奇也“脑洞”大开地绘制了一座木头小拱桥的图样,但他不知道的是,早在几个世纪前,中国人就做到了。 由于木材本身有容易腐朽、耐久性能差等缺点,并且由于自重较轻,容易被洪水冲垮,

木拱桥很难留存下来,包括《清明上河图》中展示的汴河虹桥也不复存在了。但值得骄傲的是,中国木拱桥的营造技艺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算盘的起源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现在世界上包括日本、美国一些国家所使用的算盘,都是源出中国的。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和木拱桥的制造工艺一样,珠算也已经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算盘的呢?从清代起,就有许多学者进行了考证。但由于缺少足够的证据,算盘的起源问题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有一些学者认为,算盘应该是起源于东汉。因为,中国古代书籍上最早出现“珠算”这个名词,就出自东汉数学家徐岳所著的《数术纪遗》。但是,也有许多学者认为,此书描写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与后来我们所说的能够进行复杂运算的算盘并不是一回事。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算盘是在元朝出现的。这种观点主要源于元代陶宗仪所著的《南村辍耕录》:“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文章风趣生动地把不同资历的奴婢比作不同类型的算盘。学者认为,此文中描述的算盘与现代真正意义上的算盘差不多。所以,说算盘起源于元代也不无道理。

但是,随着新证据的发现,算盘出现的年代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惊喜!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最早出现的描绘算盘图样的作品,是16世纪时的看图识字类书籍《对象四言》。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学者意外地在一幅北宋纪实类画卷中看到了“算盘”的身影,没错,它就是《清明上河图》――在画卷最左端,有一家名为“赵太丞家”的药铺,药铺正面柜台上赫然放着一个算盘。

后来,珠算专家将画面摄影放大,确认画中之物就是与现代使用的算盘形制类似的算盘。也就是说,《清明上河图》是已发现的最早出现算盘的图画。而《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景象是北宋时期的汴州,所以,其实最迟在公元1000年左右,算盘就已经出现了,比起之前学者认为的元朝要早200多年。 那么,《清明上河图》中关于算盘场景的描绘真的靠谱吗?

通常,在中国古代到药店抓药时,必须持有中医所开的药方,然后由药铺熟悉价格的店员计算出总价。比如,甘草三钱、黄连二钱(旧时1斤=16两,1两=10钱)。而中药汤剂的配方大都十分复杂,一服中药由十几味甚至二十几味药配成是常有的事。所以,计算起价格来就比较烦琐。这样,药店里就必然要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计算工具。

在古代中国,充当这个工具的正是算盘。在《清明上河图》中,算盘出现的位置正好是药铺,所以,它是合情合理也值得相信的。当然,如果要说算盘出现的时间比北宋更早,那就需要新的历史资料来佐证了。

肩套式挽具

在《清明上河图》中,不仅有惟妙惟肖的人和物,就连动物身上都有可以琢磨的亮点。比如,大街上拉车的驴。一头驴有什么可看的?别急,再看看驴身上的挽具。

什么是挽具?简单地说,就是套在马或驴身上,用来牵着它们进行运输的工具。那么,《清明上河图》中驴的挽具有什么特别的吗?想要知道它究竟有多“牛”,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古代国外的挽具长什么样。

读过有关古罗马社会、历史著作的人,往往会对埃及船只运送谷物到罗马有深刻印象,没有埃及的谷物,罗马人就会挨饿。很多人不禁会问,为什么不从意大利运谷物到罗马,却要选择从埃及走水路运输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没有一种挽具能将马车与马套在一起,把意大利农业区的谷物运到罗马。

直到公元8世纪,西方挽马的唯一手段还是“项前肚带挽具”――把皮带勒在马的喉部。这是一种很不合理的方法,“勒喉”意味着马一旦使出最大力气就会窒息而死。

由于局限于使用这种可悲的挽具,所以人们无法让马拉车运输,同时,也在骑兵战中加剧了局势的混乱。不论马和骑手多么好,远距离骑马都会遇到严重的障碍。尤其是劣马,在行进中不仅容易疲劳,而且走着走着就会陷入半死不活的状态。

中国在挽具的使用上比西方先进太多。很早以前,聪明的中国人就改用了胸带挽具――用绳子套住马的胸部和锁骨,把负重交由胸部承担。如此一来,马在牵引车辆的时候,不仅不会被勒死,还能使出更大的力量。

但这种挽马的方法又给车辆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车的结构要求更复杂了――需要再增加一根长而弯曲的?b(安在大车上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把车的重心增高了,使得车在快速转弯时容易发生翻车事故。所以,胸带挽具还需改进。

由于马最有力的部位在肩胛,于是,后来更加科学的肩套便出现了――马的受力点挪到两肩肩胛部位。对马来说,这种设计使其发力更容易,也增加了发力效率。对车来说,类似辕、?b等多余部件也可以省去,而且大大降低了车的重心,提高了车的平稳性。

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不难发现,这4头驴都采用了肩套式挽具。后来,这种发明也逐渐传到欧洲,但那也是一两百年后的事了。

你看,仅仅一幅《清明上河图》中就暗藏了这么多世界领先的“高科技”。可见,宋朝不仅是绘画的黄金时代,其科技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也毫不逊色。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