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清明 > 列表页

有关清明节的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3  分类: 清明 手机版

篇一: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清明节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关于清明节

第 1 页: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 2 页:清明节的由来

介之推的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有关清明节的论文)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第 3 页:清明节的习俗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清明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纯属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

见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篇二:清明祭先烈文章

追思先烈

踏着初春绵绵的细雨,我手捧一束美丽的黄菊花。为你们送上自己的哀思。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的群众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生命之歌,去继承你们未竟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怒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将侵略者赶出了我们祖国。是你们放弃了“小家”,然后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把你们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大家”。 面对你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永远在我们心中,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你们的崇高,有了你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绵绵细雨中我仰头望着这阴郁的天空,想象着你们战斗的情形,想象着你们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的高傲的身影;想象着你们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样子;想象着你们不畏艰险,为完成艰巨的任务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样子。心里不禁有些激动。看着这繁华的现代都市,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你们的牺牲是那么的伟大,为我们的生活做出那么伟大的贡献。

在那样一个年代,你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敌人斗智斗勇。历史的天空已经留下你们坚毅执着的面孔,而我们心里更留下了你们的伟大事迹与精神: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英雄气概;那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格。你们的精神。凝聚成一道摧不跨,压不倒的精神长城。最终实现了人民的解放。

看着那飘扬的红旗我心中更是感慨万分。我静静的追思,深深地缅怀,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鲜花中,让它陪伴在你们左右。而我们要为未来,为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尽自己的一份力。

阳光出来了,初春的阳光那么暖人,天空变得那么明朗。而我,我要向先辈们一样,朝着未来,光明而奋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他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他们这些先贤、烈士,为了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冒着枪林弹雨,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寻求真理而宁死不屈,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这些事迹真应该让我们千秋万代,永远记住,并永久缅怀。

但我在这里也想到,为了今天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后人的幸福生活,为了我们国家的解放,这些烈士牺牲的真是很有价值。但我们很多人都已经忘记这些烈士的英勇事迹,逐渐淡漠了对这些烈士的敬仰、崇敬之情。

只有加强烈士事迹的宣传,保护好烈士纪念地,修缮好烈士安息之处。让我们现在这些生活于幸福的人们时常受到这些烈士事迹的宣传、教育,才能永不忘本,才能在心灵深处有所触动,有所教益……

篇三:毕业论文--从清明节看孝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的伦理分析

------从清明节看中国的孝文化

摘要:早在先古时,清明节就已成为一个家庭祭祀和扫墓的重要日子,时至今日,清明节在民众生活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究其根本在于清明节的扫墓祭祖、祭奠先人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厚的祖先崇拜、孝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中华文化讲究慎终追远的孝文化精神在清明节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这就是清明节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关键词:清明节祖先崇拜孝文化

正文: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气温升高,是种植庄稼的最好时节,于是就有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可见,清明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农民可以根据这个节气制定自己的种植计划。

一、简述清明

1、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起源很早,大概在我国的周朝时期就出现了,但是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清明在唐宋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在清明节前的一个寒食节,是祭祀鬼神的节日,它们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但是由于时间上比较接近,在民间慢慢地就二合为一,于是就出现了清明具有寒食扫墓的习俗。

清明是从寒食发展而来,关于寒食节的来源有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重耳流亡期间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承诺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却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才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而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便让人上山搜索,许久仍未找到。于是,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会走出来的。晋文公于是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仍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便安葬遗体,此时却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放有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便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介子推的忌日,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是为寒食节 。

2、清明节的祭祖习俗

清明节又叫鬼节,故而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最为重要节日活动。 古人清明节祭祖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家祭,即在家里设供或在祠堂太庙祭祖;一种为墓祭,即去坟茔墓地祭祀祖先。 大多数人在清明这一天都会选择上坟祭祖。

墓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除草、填土和挂纸。因为中华先民把墓地看成是死者生活的场所,墓穴相当于房屋,除杂草,填新土,等于是对死者房屋的修缮;挂纸则象征子孙一年一度为他们的居处所添的新瓦。挂纸又称“压钱”,即“以纸钱置坟头”。到了清明节,凡是墓头有墓纸的,就表示这座坟有子孙来祭扫。反之,就是无人祭拜的孤坟。“挂纸”后,还要准备简单的供品来祭墓,烧纸钱,这样才算完成了“挂纸”的仪式。有条件的人家,清明时还会修坟立碑。清顾禄《清嘉录》记载说:“土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间有婿拜外父母墓者。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道远则泛舟具馔以往,近则提壶担盒而出。挑新土、烧楮(chǔ )钱、祭山神、奠墓邻:皆向

来之旧俗也。”

如今,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已逐渐简化。通常,人们在扫墓当天,子孙们会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的普及,人们前往骨灰存放场所(殡仪馆、公墓或骨灰堂)拜祭先人的方式也逐渐取代了扫墓的习俗。但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

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等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清明扫墓特别注重礼节。

(1)选花。一般来说,白色的花表示哀悼,白菊花、白百合、马蹄莲等较合适。黄色的花也能表示哀挽,其中黄菊花的使用最为普遍。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要用带有浓郁香气和鲜艳颜色的花,以免给人以不尊重逝者的印象。

(2)祭品。广东传统的祭品有烧金猪,甘蔗、苹果等水果,纸钱元宝,发糕面点等。

(3)穿着。宜庄重肃穆,衣着整齐,忌穿大红大紫,素服为佳,以表示对先人的哀思和尊重。

(4)文明祭奠,在墓地不要大声喧哗、嬉笑怒骂,乱跑乱碰。 自觉抵制和摒弃焚烧丧葬祭祀用品、封建迷信等陋习。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并带走垃圾。

(5)不宜在清明探视朋友亲人,也不宜请朋友陪同去扫墓。请客聚餐宜选在外面。

祭祖扫墓不仅仅变现在对亲人的怀念和敬仰,还可以拉近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加强团结,使家庭内部更加和谐的相处。

3、中国人的祖先崇拜

儒学强调“报本反始”、“尊祖敬宗”,对祖先始终怀有崇敬感念之情,这便是中国人说讲的孝,而祖先崇拜正是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孝有不同的方向和表现。它包括对于活着的有血缘关系的长辈的孝养,也包括培育儿女以确保家族血脉的延续的义务,还包括对于自己生命的珍惜,即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除此以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层面,就是祖宗崇拜,是对于列祖列宗的祭祀活动。与清明节扫墓文化关系最深的便是这祖先崇拜。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很多民族都会把自己的祖先作为神灵加以崇拜。但是,中国文化在从殷商到西周时期内发生的变革,给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涂上了一层独特的文化色调,

历史上,西周最早只是殷商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小国。但是,公关前11世纪,武王伐纣,殷商帝国轰然倒下。目睹这一历史的变革过程,西周王朝早期的统治者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到了殷商王朝,是什么力量使西周王朝得以建立?他们从这次历史变革中总结出了“天命思想”。即在人间帝王之上,存在着“天”的力量。天不会永远保佑哪一个人或哪一姓人,而是保佑有德的人。“失德”即失天下。有德无德的判断标准在于被统治的“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思是,老百姓的眼睛就是“天”的眼睛,老百姓的耳朵就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