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上一句 > 列表页

只有过时的思想上一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6  分类: 上一句 手机版

篇一:艰苦奋斗精神永不过时

艰苦奋斗精神永不过时

我们的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书中摘编的一条,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次全会上指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讲这句话的时候虽然当时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大家只有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现在是2014年,建国已经60多年了,当今国内也是物质极大丰富,但吃喝之风却也在党内盛行起来,挥霍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所有这句话一点也没有过时,反而更有重新好好学习领悟的必要。针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个话题,我结合个人感受,谈两点感受:

第一: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

艰苦奋斗是我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的优良传统。在物资匮乏、敌强我弱的恶劣条件下,我党依然能够战胜敌人,依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如今,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已今非昔比,但能吃苦、敢吃苦的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能丢,餐桌上的浪费触目惊心,铺张浪费之风不可长。艰苦奋斗是我们攻坚克难、负重奋进,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法宝。身为机关一名党员,我们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甘于

奉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紧紧依靠群众永远是根本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党在血与火的考验和洗礼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书中例举了很多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无不深刻的说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否,永远是我党的事业能否顺利推进的根本,只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才能从胜利走向辉煌。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作为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多一些理解,多一份换位思考,用优质的服务让群众满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和胜利。

篇二:【论文,康德---永不过时的思想巨人】

【康德---永不过时的思想巨人】

康德没有出过远门,思考的范围却横跨宇宙。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努埃尔-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遗体放在那里就像一个木乃伊。而且他的遗体也确实像一个木乃伊那样被展览:科尼斯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去世时的康德似乎仅仅是自己的一个影子,临死前的若干年里,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极为衰弱,作为哲学家的康德也只剩下了一个影子,那时德国哲学界的风云人物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早,他们作为德国唯心主义的领军人物誉满天下。1799年,康德发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论与费希特科学学之关系。在这篇封笔之作中,康德对费希特的科学哲学给予的评价是:一钱不值。这是康德作为哲学家的最后一句话,从此他就告别了哲学舞台-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后的康德很快就从哲学的影子变成了人类思想天空里的一颗巨星,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奠基人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将康德与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奥古斯汀(354-430)并列称为3大永不休止的哲学奠基人。

康德是一个没有传奇故事的传奇人物。传说康德生活得十分有规律,以至于当地的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点半散步经过时来对表,据说他在一成不变的散步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思想火花。德国大诗人海涅说过:康德的生平履历很难描写,因为他既没有生活过,也没有经历什么。

探寻康德哲学的当代意义

康德哲学思想中的以下3个维度仍然是照亮当代人思维道路的灯塔。

1、正是康德的先验哲学所蕴涵的哥白尼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众所周知,按照黑格尔在《小逻辑》中的见解,康德以前的哲学乃是朴素的哲学,这种哲学蕴涵着以下3个理论预设:一是整个世界都是无条件地可以被认识的;2、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没有任何界限的;3、作为认识者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媒介物---语言也是不成问题的,它并没有给人类的认识活动造成任何障碍性的因素。从历史上看,在康德之前,只有个别学者,尤其是休谟,以其深刻的怀疑精神把康德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迷梦中惊醒过来。休谟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是因果性,他从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把传统形而上学所认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因果性阐释为主观必然性,即人们在心理上形成的习惯,这就从根本上摧毁了奠基于因果性基础之上的传统形而上学大厦。事实上,休谟的怀疑主义危及上面提到的第2个理论预设。

康德的先验哲学所包含的巨大创意在于:把对象区分为现象和物自体,提出先验、经

验、超验3个不同的概念,并进而阐明,作为对象,物自体是超验的、不可知的,人们能够认识的,不过是物自体向人们的感官显现出来的现象;人的心灵不是像洛克所描述的那样,是一块白板,而是由先验感性(时空)和先验知性(12个范畴)组成的;知识是先验的东西和经验的东西相结合的产物,即现象;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度的,理性的自然倾向是运用知性范畴去认识超验的物自体,结果就会陷入先验辩证法,传统的形而上学就在先验辩证法中兜圈子。康德提出了知性为自然立法、理性为实践立法的口号,强调理性的真正用武之地是实践领域,是实现先验的自由。康德的伟大贡献是开拓出整个先验的领域,证明先天综合判断是何以可能的,因果性作为先天知性范畴具有普遍必然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休谟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的实质是揭示出整个先验领域,并证明全部哲学研究都是围绕着这个领域而展开的。只要哲学还向往严格的思考,那么先验哲学就始终是它的基础和核心的部分。正如胡塞尔所指出的:康德所开创的是一种新的先验主观主义,它转变为德国唯心主义系统中的新形式。在当今西方学术界具有巨大影响的现象学也正是在康德的先验唯心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当今任何一个真正的哲学学派都无法回避先验论问题,而当代中国哲学之所以对哲学理论的研究缺乏实质性的推进,因为它始终停留在经验主义和心理主义的范围内,把全部哲学的严格性得以奠基的先验领域拒之门外。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康德的先验哲学改变了整个人类的思维方式。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早年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1770年任哥尼斯堡大学教授,从此转为研究哲学,他发表的就职论文《论感觉世界与理智世界之形式和原则》首次提出先验唯心主义,经过12年的酝酿与构思,于1781年出版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著作标志着康德的先验哲学(批判哲学)的建立,后来他又出版了《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从而构成了完整的真善美的哲学体系。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科学知识何以能够成立的问题;第2部分讲批判旧形而上学家的独断论在形而上学问题上的错误。从表面看它们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实际上都是为了说明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自由。康德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与本体,认为现象是人们直接经验到的,是经验的对象,本体是人们经验不到的,是非经验的对象。知性认识的现象是有限范围内的东西,得到的是自然科学知识,是受必然性支配的;理性要求把握无限的本体,这乃是人的信仰,是自由的。可见,限制现象范围是为本体留地盘,限制知性范围是为理性留地盘,限制知识为信仰留地盘,限制必然性为自由留地盘。从而说明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本体高于现象、信仰高于知识、自由高于必然,这些思想贯穿于康德的3个批判之中。

第一章未来形而上学

《纯粹理性批判》第一、2版序文主要是讲为什么要提出建立未来形而上学的问题。

一、《纯粹理性批判》是未来

形而上学导论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康德虽然经过12年的沉思,但是由于集中撰写的时间很短,只有45个月,致使这部著作出版后显露出许多缺点:全书过分冗长,内容晦涩难懂,概念前后(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只有过时的思想上一句)矛盾等等。康德为使读者能简明和通俗地理解这部著作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同时也为了回答一些批评者,并同贝克莱主观唯心主义划清界限,所以在这部著作出版后的第2年即1783年,他又出版了《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简称《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这部著作的书名就清楚地把《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目的鲜明地标出来,即这部著作是他所向往的未来(科学)形而上学的一个导论。那么,为什么建立未来形而上学成为《纯粹理性批判》的根本目的和任务?这部著作第一、二版的序文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康德指出: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特别是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家一直在探讨与研究形而上学问题,但是经历了2000多年,科学的形而上学至今还未建立起来,原因何在?其一,从形而上学本身性质来说,形而上学问题是超出经验的限度,不受任何经验所检验。形而上学是完全(和其它部门)孤立起来的一种理性的思辨学问。它高翔在经验教导之上,在这种思辨学问里,理性其实是它自己的学生。这就造成这样一种情况:似乎在形而上学领域里,谁都可以发表一通意见。在别的科学上不敢说话的人,在形而上学问题上却派头十足地夸夸其谈,大言不惭地妄加评论,这是因为在这里他们的无知应该说同其它人的有知没有显着的区别。致使形而上学的研究领域成为永无止境的纠纷战场。第一版序文一开头便写道:人类的理性有一种特殊的命运,就是在它的某种知识里为一些问题所苦恼,而这些问题既然是理性的本性所规定的,它就不能置之不理,可是这些问题又超出了它的一切能力的范围,所以它又不能解答它们。从而理性陷入困境。

其2,在独断论的统治下,近代哲学错误地把现象与本体混淆起来。这里主要是指唯理论哲学家(例如笛卡尔、斯宾诺沙、莱布尼兹等)。他们把只适用于现象世界的概念、范畴,扩大了它的作用范围,去说明宇宙、本体。例如:他们用存在与不存在、有限与无限、原因与结果、实体与偶性等范畴,去说明和规定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灵魂、世界、上帝,便提出这些命题:上帝是存在还是不存在的,灵魂是否一个实体,世界是有限还是无限,如此等等。康德认为,唯理论者这种作法,不仅不合法,而且也是独断专横。所以独断主义乃是没有事先批判过它自己的各种能力的纯粹理性的独断进程。康德称独断论为专制主义。另一方面,与唯理论者的独断论相反,怀疑论从经验论出发,认为世界真实的就是人所知觉到的东西,因为它能为经验所证明,对于那种人们感觉不到的,不能为经验所证明的所谓本体、整体,是无法过问的,所谓普遍必然知识是不存在的。康德指出:这也是一种武断。他称怀疑主义为无政府主义。怀疑主义,像游牧民族,由于藐视一切生活的安定,就不时所所有的文明社会破坏掉。所以,在反对独断主义时,我们必不能让假借通俗化的名义纵容乱说一通的肤浅行为,也不能纵容把一切形而上学迅速处理掉的怀疑主义。

由于上述的原因,致使形而上学的研究一筹莫展,原地踏步不前。形而上学这位曾号称一切科学的女王,现在却为人所鄙视,成为一个孤苦零丁、流离失所的妇人。形而上学的声誉一落千丈,威风扫地。对此,康德在《导论》中作了如此描述:尽管在旧的大学的学科设置中仍然保留着形而上学的影子,尽管科学院还不时颁发奖金,诱使人们写这方面的论文。但是形而上学已经不再列为严正的学术之一了,而任何人自己都可以下这样的判断,即一个有学问的人,当人们想要称他为伟大的形而上学时,他用怎样的心情去接受这样一个虽然出于善意、但是不受任何人羡慕的荣誉。

2、向往未来形而上学是人类理性的自然意向

在形而上学走向衰落的时刻,有人主张干脆取消形而上学。康德反对这种看法,认为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办法,是不能采取的。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取消不了的,期望认识宇宙整体,要求把握绝对、无限的东西,是出于人的理性需要,是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否则人生就失去了寄托。形而上学,作为理性的一种自然趋向来说,是实在的,不过,要做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或者甚至另起炉灶。

这个办法与途径主要是通过对理性本身的批判,要求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一下人类的理性能力究竟有多大,它的范围是什么,人的理性能力能不能认识和达到无限整体、本体。这就是康德说的理性批判,我所说的批判不是指对书籍和思想体系的批判说的,而指那种在批判之后就可以不依靠任何经验而独立去求得一切知识的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因此,这种批判将决定一般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或不可能,而且确定它的各种来源、范围与限度。康德考察的结果,认为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超越现象去认识和把握本体。康德在这部著作中,前半部详细论证了感性知识和知性知识何以能够成立的问题,认为知识成立必须有两个条件:来自经验的质料和来自先天的形式。康德强调的实际上是形式条件,强调先天直观形式和先天范畴是形成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前提条件,强调人的认识的主体性、人的自我在知识得以成立的决定作用。康德花如此多的篇幅讲科学知识成立的问题,是为了说明没有关于本体的知识,知识只限于现象界,这就划清了知性与理性、科学知识与形而上学的界限。康德所以能够这样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休谟的怀疑论得到启发,使他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过来。他说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条主义的迷梦。自从有形而上学以来,对于这一科学的命运来说,它所遭受的没有什么能比休谟所给予的打击更为致命。休谟并没有给这一类知识带来什么光明,不过他却打出来一颗火星,……从这个火星是能得出光明来的。的确,休谟打出来的火星,使康德在思想上闪出一道光明,这道光明使他清楚地看到不能用有限的知性的概念(范畴)说明无限本体。知性的概念(范畴)用到有限的经验上,用到具体科学上是合理和合法的;但是如果把这些概念、范畴运用到超感性的无限本体上去,即运用到上帝、世界、灵魂上去,却是不合理和不合法的。

第2章知识论

《纯粹理性批判》的导言,主要讲两个问题:科学知识成立的条件;科学知识是先天

综合判断。

一、科学知识成立的条件

康德指出,科学知识成立具备两个条件:经验内容和先天形式。关于知识的经验内容,导言的第一句话就提出关于知识从何开始的问题: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经验开始,这是不能置疑的。因此,在时间的次序中,在经验之先,我们没有知识。不过我们要注意康德说的经验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感性经验,即感性材料与表象;2是指经过感性与知性的先天形式加工整理而得到的知识。在这里,凡是现象界的知识都可称为经验。康德上述所谓知识从经验开始,显然是指经验的第一种含义。那么感性经验又是从何而来?康德认为来自感官的对象,由于感官的对象刺激我们的感官,产生了表象,激起我们的知性活动起来,把这些表象加以比较、结合和分离,形成对象的知识,即科学知识。康德这里说的对象是指我们之外的客观存在,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称为物本身(物自身)、物体。他说:物本身是什么样子,虽然我们一点也不知道,只知道他们的现象,但无论如何,我承认在我们之外有物体存在,由于它们的影响作用于我们的感性而得到的表象使我们知道它们,我们把这些东西称之为物体它意味着实在的对象的存在。这是康德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它与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区别开来。列宁说:当康德承认我们之外有某种东西、某种自在之物同我们表象相符合时,他是唯物主义者。不过我们还需要指出,康德在使用对象一词时,除了上述一种意义外,有些地方又是指经过我们感性和知性的先天形式整理综合形成的经验,又称为经验对象。这是我们学习《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时要加以注意的。

关于知识的先天形式。康德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先验唯心主义,它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强调先天形式在形成科学知识的决定作用和特殊意义。他指出:凡一切知识不和对象有关而和人们知道对象的方式有关,而这方式又是限于验前(aprior,一般译为先天。---引者注)有其可能的,这种知识我称为先验的知识,这种概念的体系可称为先验哲学。所以,先天(aprior)一词在康德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康德指出:离开经验内容,科学知识不能成立,但光有经验内容还不形成科学知识,因为经验告诉我们的是事物如此,而不是事物必然如此,不是如彼,即经验没有给我们以真正普遍必然性。科学知识一定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知识,否则不是科学知识,由此康德提出科学知识成立的形式条件。他认为,形式是先天的。那么,什么是先天(aprior)?康德认为有两种先天,一种是相对先天,这种知识虽然不是直接来自经验,但不能完全独立于经验,不能绝对脱离经验,只是相对地独立于经验。例如一个人挖他房屋的地基,他会先天地知道这房屋要倒塌,无须等到房屋实际塌下来的经验,这就是相对先天的知识。另一种是绝对先天,这种知识是绝对不依赖任何经验的,没有任何经验性的东西掺杂于其中。这种绝对先天康德又称为纯粹。康德说的知识的先天条件是指绝对先天。从经验得来的知识,只能在一定场合、范围和时间内有效,而超出一定范围和时间就失效,只有先天知识才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有效性。所以先天形式成为科学知识成立的前提条件。可见必然性与严格的普遍性乃是验前知识

篇三:道家思想过时了吗?

道家思想现实意义

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批判的思想家。“批判性反思”的理论品格是道家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起源的特性”集中体现。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老子的“道”的思想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老子“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二)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可见,在道家哲学中,“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和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境界。“自然”则是对“道”存在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即“自然而然”、“自主而然”。

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也就是说“道”顺任自然,各物在不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道法自然”最一般的涵义,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解读,就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要遵循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显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哲人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所预设的根本价值原则,它深刻地反映了道家哲学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主旨。

(三)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止”却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足知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与“心”(欲)关系的思想主张,也是非常可贵而独特的价值取向。

《老子·四十四章》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兵?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名声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富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身体哪个更有害?过分地爱惜名声必定造成很大的精力耗费,过分地贮藏财货必定导致惨重的损失。因此,知道满意知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导致危险。这样,就可以长长久久。

可见,“知足知止”思想的可贵和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用辩证的智慧教导人们如何对待成功,如何把握名利财富,如何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在道家哲人庄子看来,社会上出现的人为物役,包括“以物易性”、“以身殉利”“去性从心”等等社会乱象,关键是没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财货、名利”等有形或无形之“物”的关系。人生有三大需要,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这正是成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赖以繁衍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为此人类产生许多欲望,比如食欲、物欲、占有欲,并由此派生出诸如金钱、名利、地位、权力、美色,等等。而且当某种欲望实现了,又会产生新欲望,所谓“欲壑难填”,欲望是无止境的。

在《庄子·在宥》篇中指出:“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这里,庄子以治国作喻,认为能够支配万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的统治者,就能统治天下。人、物之辨在区分人与物的同时,明确地拒斥了人的物化,它的内在意蕴在于肯定人自身的存在价值。

可见,庄子“物而不物”的思想强调的是“人”对“物”的主导性和主体性,身虽处于“物”中,却不为“物”役,以此启示人们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不能本末倒置,不应把功名、利禄等外在之“物”,当做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载体。唯此,才能真正做到“人”与“物”的和谐,也才能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五)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

在《庄子·渔父》中有这样一句话“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于天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认为,法天,就是法自然,自然是真实的存在,它从不说谎,人要法天,就是要真诚地坦露自身的真性情,真性情的敞开就具有感人的力量,反之则不然,不真不诚则不能动人。庄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关乎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问题。内心情感激越,既使表面平静,人们也能感受得到;相反,内心毫无波澜,愈是假装,愈是让人反感。

“法天贵真”是道家哲人用来揭示生命与生存内涵的思想主张。在一个人性被世俗的情欲、名利、财货所牵引,以致于物欲横流、虚伪丛生的社会里,如何安顿生命和生存,是道家哲人思考与关注的重心。现代人往往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他们严严实实地把自己包裹起来,行事完全背离了自已的真性情,所谓“法自然”在如今的时代成了奢望。可见,道家关于生命和生存要“法天贵真”,内在地具有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的价值诉求。

三、结语

老子的“道”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开端,影响着后来的中国哲学的发展,其“道”的思想又为现代人们提供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在中国哲学史上别开生面,只有批判的继承,“道”学价值可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启发,真正古为今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