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社会调查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5  分类: 社会调查报告 手机版

篇一:马原调查报告

有关南阳理工学院

有关南阳理工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调查报告

前言

一提起思政课大部分同学脑中浮现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政理论课,这确实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关于“教学应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而不是关于“教学是什么”的问题。但是, 它又决不是一套操作技能或教学技艺。这种理解和诠释不是主体的行为方式, 而是人本身的存在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该把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看成是人的生活过程本身, 是人的生命自我构建的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学科界 限, 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践,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同思政理论课一样,在思政课教学环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一直是我们南阳理工学院思政课的一大特色,学校一直非常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实施,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为了解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了解学生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一些问题的观点和意见,我们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了本次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有所帮助。

一、调查目的

掌握并了解南阳理工学院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如何,并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合适的方针与建议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

南阳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艺术系,文法学院,国教,商学系,机电系,生化学院等多个院系)。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形式,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共200份,收回194份,回收率达97%。

四、调查时间

2012年4月12日————2012年4月15日

五、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围绕的主题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1.通过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是否有详细的了解,对于完成思政课实践教学任务的态度的调查,从而反映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的积极性。

2.通过调查实践教学环节应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多大的比列,可以对于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做出合理的调整。

3.通过调查对于老师依据实践环节表现来决定部分同学免试是否合理,进一步可以引发成绩评定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4.通过对于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我们能收获什么,比较喜欢哪种实践方式,实践教学环节应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多大的比列,以及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从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效果的方针政策,更有利于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六、调查结果及其原因分析

1.在对学生是否了解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详细内容的一项调查中,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A非常了解B基本了解但不详细

C了解一些,不怎么关注D根本不知道

结果分析:从调查数据统计来看,54.1%的同学对于思政课实践教

学环节基本了解但不详细,甚至有23.7%人了解很少,有超过10%的人根本没有关注过实践教学,只有11.3%的人非常了解,说明大多数的同学只是参与到部分实践教学环节中,参与程度比较低,学生对于实践的注重度太低。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生本身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相当部分学生不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参与,认为它与所学的专业无关,对自己以后工作也没有什么用处。甚至有些人参与实践活动也仅仅是为了热闹一下,走走过场,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2)、我认为重要的是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程度不够。虽然表面上来是整体落实,实际上只是落实到了某一小部分的群体,就对小型社会调查而言,每次一分组形式开展,每次分组基本都是20人左右,在完成调查的过程中,真正认真付出努力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其他成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思想认识不到位,同时也因为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给那些得过且过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浪费时间不说,也浪费了一次宝贵的锻炼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失去了考验自身综合素质的机遇 。那么真正能够从中可以提升锻炼自己的人很少,理所当然使思政实践教学环节大大折扣。

落实不到位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从学校上来说: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思想政治课教师认识不到位,认为思政课搞好课堂教学是关键,实践教学可有可无。这样一来,高校领导重视不够,教务部门支持不力,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随便应付,最终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从外界因素来说,可能会因为课时有限或实践环节资金不充足等 因素引起。

总而言之,这是我们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管理机制的弊端,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机制。

2.在对哪种实践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最有帮助的一项调查中,数据结果统计如下列表格所示:

A 课堂讨论 B 写论文 C 读后感或观后感

D 小型社会调

马原社会调查报告

查E 其他方式

由表格可以看出,选择“小型社会调查”的最多,“课堂讨论”

次之,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开阔自己的视野,摆脱学习理论课程枯燥无味、死板的那种感觉,使学生们乐在其中。尤其是小型社会调查,如果认真参与其中,会获益匪浅。

选择读后感或观后感的人较少,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少采取观看电影然后写读后感的方式,从学校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时间上没有充分的保证,虽然在高校修订教学大纲中增设了实践教学的课时,但是对于开展实践教学的时间具体安排没有加以规定,仅仅是一种原则上的规定,无法操作;.另一方面可能会是不同的老师的教学方式不一样,有些老师对于这一块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也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使学

篇二:马原课社会实践报告

一场鸦片战争,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把清朝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唤醒,此时中国人才发现,自己已经被世界落下很远很远。由此全国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派开始策划海防,1884初步建立起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后又进一步扩建北洋舰队,修建旅顺船坞和威海卫军港。一场充满血与泪的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朝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马关条约》签订,割地、赔款、开辟通商口岸,台湾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那段充满屈辱的历史已经渐渐远去,可是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却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一个平静的下午,我们一行来到了威海“定远”舰景区,参观安原貌复制的“定远”号纪念舰。桅杆上代表大清的“黄龙旗”在微风中招展,似乎像一百多年前一样,向世界宣扬着大清的国威。蓝天、白云、碧海的映衬下,我们已经感受不到当时硝烟弥漫的紧张局势了。登上这艘“定远”纪念舰,我们不得不惊异于这艘采用当时最先进技术制造的“远东第一舰”:

标准排水量7220吨;

船长94.5米,宽18米;

吃水6米;

功率6200匹马力;

航速14.5节;

装备:克虏伯305mm后膛炮4门、75mm克虏伯舢板炮4门、37mm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8门、57mm和47mm哈乞开斯机关炮各2门、14吋鱼雷发射管3具(两舷各一具、舰尾一具,备有21枚鱼雷)、另搭载两艘鱼雷艇。

参观完定远舰的构造装备之后,我们来到了“定远”舰上的北洋海军历史陈列室。此时,我们的欢声笑语早已停止,在看到那段沉重的历史时,我们心里更多的是沉重、愤怒、惋惜。

1886年8月1日,丁汝昌率“定远”、“镇远”、“济远”、“威远”、“超勇”、“扬威”六艘军舰抵达长崎,当定远舰出现在日本人面前时,朝野上下无不为之震惊。码头上挤满了日本人,望着这亚洲第一的巨型战舰,心中充满了惊叹,嫉妒,以及压力。

在野心勃勃的日本人看来,定远舰无疑是其进行侵略扩张的头号威胁。一时间,羡慕、恐惧、愤懑的情绪充斥着日本国内。为了对付中国的定远、镇远两艘巨舰,日本在国内发行海军公债,设计建造了专门克制定远舰、镇远舰的松岛、桥立和严岛三舰,甚至连日本小孩子都在玩一个叫“炸沉定远舰”的游戏。

而那时的清政府又在做些什么了呢?十几年过去了,日本疯狂地扩张军备,中国的海军建设却陷入了停顿。日本皇太后向海军捐出了自己的首饰以充军费,天皇决定每天只吃一顿饭以节省开支资助海军。此时,清政府却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用于海军购买舰艇的经费竟然被挪用给了慈禧太后修建养老院。北洋海军经费匮乏,装备陈旧,已经不能和日本舰队同日而语了。中日海战,实际是“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举国之师”。结果也可想而知。甲午海战的惨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封建主义是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的。

参观定远舰不禁会让我们想到瓦良格航母。建造航母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是大国的象征。

1930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提出了建造航母的计划。1937年,中国江阴海战惨败后,前国民党海军上将陈绍宽提出20艘航母建造计划,可是由于各方原因都未能成功建造。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唯独中国没有航母。而且,其他几个拥有航母的国家无一不在竭尽全力保持和加强自己的“航母大国”地位。

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了出海航行试验;14日,由中国人民共和国人民

号的首艘中国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至此,我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两舰刚好相隔一个世纪,都是历经磨难从国外泊来的,其实都给了国人一个美好的强国梦想。多少国人随之起舞,一张张蓝图随之勾勒。

航母的建造,同时也是创新的一种体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在国际社会竞争日愈激烈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不断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如今,世界强国已经驾驭航母100年,我们才终于开始发展起了中国人自己的航母。这艘瓦良格号寄托了多少人的大国梦,强国梦,但无论这艘瓦良格在人们眼中多么具有威慑力,我们总归是迟到了100年。当年日本民众在看到定远后奋起直追,建立了力量强大的海军,并打败了北洋舰队。当今在日本人叫嚣甘做美国(不沉航母)的背景下,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打起革新的勇气,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努力发展军事力量,使之走在世界前列。

再看看离定远舰不到五百米的码头边,停靠的那几艘看似新式的随时待命的雄伟战舰,听说出海也就那么几次,绝大多数时间都停在那里像死人一般动也不动,真正发生战争的时候,不知道还能不能称得上“战舰”。什么东西都可以作假,唯有战争不能作假。纵观当前国内外诸多因素,作为一个普通国民的我们,顿生些许担忧。

目前南海问题已经提上日程,南海领土主权纷争不断。南海周边6国7方在南海岛屿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而且目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古代中国是强大的陆权国家,强大的制路权决定着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然而,自明朝末期以后,制海权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没有强大的制海权或制海权的丧失,是1840年之后中国开始衰落的关键因素。制海权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兴衰荣辱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中国需要转变传统陆权观念,塑造海权思想。

加强海军建设,提高作战能力已经迫在眉睫。落后就要挨打,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保障。南海问题一定要解决,领土主权的完整一定要维护。丧失制海权领土主权就会受到威胁,不要重蹈甲午海战的覆辙,瓦良格航母不要成为“定远舰”第二。

篇三:马原社会实践实践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班级: 安全 101

成员:

关于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调查报告

(一) 内容提要: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更多的大学生由于找不到工作而苦恼。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多的因素都让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大学生,限于人力物力的不足,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并全部回收,对大学生的求职和就业情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分析。

(二) 调查内容:

(1) 调查范围:河北工业大学东院所有在读大学生

(2) 调查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就业的准备情况,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到危机,做好就业打算。

(三)调查结果:

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尤其因2006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413万人而显得更为突出了。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公布的大学生求职和就业调查报告中,有关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求职结果,调查显示,截止到5月底,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大学生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学生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比例为27.25%。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今明两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得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依然突出,毕业生人数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需求的增长速度却不大,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僧多粥少”;二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时适应不了;三是在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下,大学毕业生对找工作的自我期望过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较多。许多大学毕业生、家长及社会成员都认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获得公务员身份就等于是有了避开了职业风险的钥匙”;“公务员福利待遇好,收入高”,所以尽管“考员难”也只得“知难而上”,而成为毕业后大学生就业的首选,择业面过

2、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

单位用人数量,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用人需求相对较多一些,学生也愿意去,而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也有一部份用人需求量,但数量小,且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少数现象。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特别是省外的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较高,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

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深层开发运用方面的高科技人才供不应求,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率连年下降。

(三)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看法:

(1)就业突出问题

据对5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9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对就业前景感到悲观,只有少数的大学生不为自己的就业前景但忧。认为就业形势是正常的,竟争是必然的。

大部分的农籍大学生认为来自农村,对就业有一定的阻力。在城市的就业农村大学生会受到相对的不公平,有些单位要求本地户口。农村大学生就业比城市大学生更处于不利和境地。但农藉大学生也没有就此的对自己的就业悲观失望,他们也认识到自己在自己身上的优点,其中有86%的人认为农藉大学生能吃苦,踏实,认真,还有80%认为农藉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强,更能在就业困难的形势下走下去,找到出路。

用人单位、毕业生薪金有很大的分歧。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聘任要求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中存在很多就业困难户。从市场上了解到的在薪资方面的消息,用人单位能接受的硕士生月薪在3000-5000元之间,本科生的月薪在1000-2000元之间。但这与大学毕业生所期望的薪金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所测在校大学生接受调查时,有76%希望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对于2000元以上的月薪,不少用人单位明确表示,那么高的薪水完全能招到有经验的专业人才。

个人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此次问卷调查显示,高达46%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38%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2%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在校生表示在校做兼职、家教或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等是增加自身今后求职成功的最佳途径。而已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则认为,在校生应该多进行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那才是提高自己求职成功的最佳途径。这是在校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存在的误区。

从经济角度讲,家教也许是一份不错的兼职工作,但对大学生的能力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培养和提高。提倡大学生到生产一线和一些正规企业进行兼职、实践,那样对大学生今后的求职和个人发展都有很大益处。

在调查结果中64%的人认为企业对大学的招聘要求过高,少数人则认为太过于柯刻,认为这对大学生的成功择业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就业能力,不是能想靠改变外界来获得工作。企业的要求是在升高,是也是对人才的需求在质上面的要求。

(2)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离

调查中大学生大部分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99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增,但扩招专业相对集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但专业相对集中、促使某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高校老师的上课时间和课时有限,学生大多是在仪器设备调试好、试剂配齐的情况下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有的学生甚至只需看老师示范,根本不必动手,这使得学生缺乏对生产实践的基本思路和操作程序的认识,教学和生产实践脱节。

课程设置不合理。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好大一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对自己在大学的学习不满意,觉得没有学到多少对以后就业有用的知识,专门课的教学不尽人意。

(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

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其次是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的岗位性等特性。第三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这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进行知识结构调整。第四是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和社会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两个不同环境,其运行规则大大的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大学生的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工作经历和生活经验,企业认为大学生在工作中角色转换慢,适应过程长。因此企业在招大学生时更趋向于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得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在不影响专业对口学习的情况下,大胆走向社会参与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当然也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和尽快适应社会的人效途径。

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

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四维。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须从这四方面入手。首先转变择业观念。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但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与市场经济想适应的现代就业观。

首先,要极积、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2011年11月 河北工业大学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