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诗句 > 列表页

描写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著名诗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16  分类: 诗句 手机版

篇一:第四单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主备人:罗婷

本组教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主题,选入了四篇课文,《山村的早晨》《登上企鹅岛》《奇异的植物世界》《鸟儿的侦查报告》。教师在进行本组教材教学时,除了要完成一定的语言文学教学任务,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意识。

《山村的早晨》这是一首十分美妙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山村美丽的早晨,蝴蝶飞舞,蜜蜂采蜜,山村的早晨是迷人的,是宁静的,山村的美丽景色是一幅美丽的画,是大自然的杰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展开想象,将自己融入到山村早晨的画卷中,共同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中。

《登上企鹅岛》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南极大陆上奇特的风光。在南极大陆上,作者看到了成千上万的企鹅,并且看到了企鹅是怎样喂食小企鹅的,这件事情让作者感到十分有趣。文章告诉大家,人与动物是可以和平相处的,我们应该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奇异的植物世界》这篇课文向同学们展示了奇异的植物世界:有哈哈树带电植物、醉草、捕蝇草、水笛荷等。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鸟儿的侦查报告》这篇课文以鸟儿的自诉,告诉了人们——滥用农药,游船漏油、烟囱冒烟等这些人为的破坏,让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惨遭破坏,让它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动物在哭泣,动物在抗议,我们作为地球的主宰,此时应该怎么做呢?在教学课文的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身边的环境污染,再谈谈自己的深切体会,教育学生爱护坏境从每个人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本单元的教学,要指导学生随文识字;要重视词语和句子的学习;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指导;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学习课文从几个方面把一层意思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总第课时:上课时间: 月

篇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浅析陶渊明

描写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著名诗句

作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浅析陶渊明作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

摘要:陶渊明是著名的归隐田园诗人,他归隐的是因为当时社会的混乱,仕途不平,还是自己的性格所致,我想都有这些方面的因素。他被后世人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可见他的隐逸诗成就极高,而归去田园以后所写的田园诗更是为后世所传颂,经久不衰。这些作品中表现出了作者与自然的的关系,而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出自己积聚于胸的的感情。清楚的体现陶渊明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美好。

关键词:自然山水归隐陶诗和谐

说到自然,首先想到的是如画的山水、巍峨青山、滚滚江河、广勃原野、茫茫大海。当然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不止有庞大,崇高的景致,还有碧水潺潺,乡间小道,蛙鸣悠扬,蝉儿高唱,晚风轻飘,这些美妙的景致都会让人心向往之,一睹自然的风采。而后者的这种精致是大多数人们毕生追求,想生活的地方,想终老的地方,所以田园生活在大多数人,特别是中国古典文人与隐士的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隐逸与山水,一直以来似乎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绝大多数的文人决定归隐的同时,也要决定在哪里归隐才能达成自己的心愿,实现自己放弃仕途过闲适生活的人生理想。而中国古代文人不管是作品还是精神上都追求物我统一,面对幽山峻谷,文人心中的悲喜更容易抒发,所以这归隐的地点自然首选山水之间。要隐逸就必将徘徊在山水之间。

说到归隐,不得不说的是魏晋南北朝,在那个朝代有很多文人学士归隐山林,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那一时期由于战事频繁,社会混乱,老百姓民不聊生。在乱世中,想要当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也不太容易,大多数有良知的官员看到了朝廷的混乱,对于仕途这条路感到失望,甚至是绝望,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所以在这个时候有一些人选择归隐山林,寄情山水。这是当时归隐成风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都推行道家思想,而魏晋时期更是推崇老庄思想,不光是在政治上,在文化上,老庄思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谦卑逊让,知足寡欢,以退为进,以弱为强,老子的人生哲学影响了那时文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陶渊明,后世人把他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苏轼评陶渊明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而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可见陶渊明的诗对于后世的影响,以及后人给的极高的评价。那么这样的好诗里究竟包涵了怎样的内容,又是怎样表现出作者自己在归隐后与自然田园风光的关系的呢?

要肯定的是,陶渊明与山水田园的关系是十分和谐的,这要从他归隐的原因里看出。在前面已经分析了晋代为什么会归隐成风,这是普遍原因,就陶渊明而言,除了以上的原因,自己的性格,刚直不阿、不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过清贫的生活也不愿出仕,这就决定了他必将走上归隐的道路,过闲适的农居生活。但是他对于这种生活也乐在其中,心甘如颐,因为这是他所想要的生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才能做回自己,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

在归隐回归田园期间,就陶渊明的作品,著名的大概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杂诗》等散文和诗。

《归去来兮辞》当然是描写的刚辞官时,作者解脱,欣喜的情感溢于言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云朵已经无心出山,鸟飞累了就知道回到原点。夕阳暗淡将坠大地,我仍抚着孤松盘桓流连。这里的以自然的景,写出了自己的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解脱,对劳累的释放,在这里,自然与诗人的关系是以景及情的关系,这样的自然最能表达出作者刚归隐时的心情。“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从这些描写自然的景致中可以看出,在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田园自由自在的日子里,无疑,他是幸福的,有农人与他谈的是平淡充实的田耕琐事,没有官场的尔虞我诈,开荒、种地、收割,这些闲适的农活让陶渊明内心充盈,自然,人与自然也是十分的和谐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着造化知道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安心顺从天命为什么要反悔呢?

《归去来兮辞》是作者刚刚辞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胸意,那么归隐田园后,真正的过上了闲适的田园生活,这个时候作者所写的田园诗又是怎样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呢?《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杂诗》十二首,这些都是融入田园生活的代表作。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田园诗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在《归园田居》五首中,其一,开句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说明作者知道自己根本不适合在官场生活,他是性本爱丘山的。归园以后“开荒南野际,抱拙归田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是典型的田园的生活,觉得温馨美好,只要自己喜欢的生活,苦一点也没有关系。所以这里能看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才能感觉这世界的美,返璞归真才是真的美好。《归园田居》其三,是这组诗里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这里面具体表现出了作者亲历亲为的农耕生活,对庄稼情况生长的描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对农耕生活的描写:“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对大自然的描写:“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还有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感情的抒发的描写:“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通诗从景到物,从物到事,从事最后落脚与情,不得不说是一篇田园诗的佳作,写出自己爱这样的生活,就算草盛豆苗稀,夕露沾我衣,但是这些与这样的美好生活比起来,都是无所谓得,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我”心里所想,心所向往之的才是最重要的。

而《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陶渊明酒后随意之作,而是他以酒为题,以清新、淡雅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同时也通过这些自然地描写,表达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饮酒》最著名的篇章要数其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在劳动之余,喝点小酒,在晚霞的余晖中,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这样的情景,何其美妙,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分你我,美不胜收。所以在这高山仰止,雾气蔼蔼,飞鸟相与还的时刻,还能说什么呢,人生所追求的就不过如此了,静静的来感受此刻大自然于心的交融,这是大自然送给人的厚礼,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了。

在陶渊明的文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他与自然的默契和融合,他是在写他自己心里的真实,而对于自然的热爱也是真实的爱。通过自然的景,抒发了自己的情,用质朴,醇厚的笔墨为后世人酿出了一坛香醇的酒,品味悠长,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与苏辙书》苏轼

《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

《陶渊明集》

篇三: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陈永国

第五章 人与环境第二节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班级 姓名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说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措施

4.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及意义

阅读课本P123--126内容,思考,讨论并完成下列任务。

知识点一:保护生物多样性

1.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上概括生物多样性包括哪几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4.举例说明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知识点二: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孟子、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体现了生物学的什么观点?你是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的?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合作探究】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从进化的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什

么?

2、如何理解“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课堂巩固】

A1、下列为环境保护工作者所不允许的是 ( )

A.消灭有害生物 B.植树造林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

A2、三侠大坝建成之后,库区原有的许多特有物种面临灭绝威胁,为保护这些特有物种最

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 D、防止生态

环境的污染

A3、实施可持续发展,我们不提倡()

A.控制人口 B.节约资源

C.保护环境 D.先污染后治理

A4、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捉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A5、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战略

B.可持续发展考虑了人类的长远发展

C.可持续发展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永恒主题

D.可持续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主线的

B6、我国海关对入境的货物都进行严格的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物种流入境内,如有有害物

种一旦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结果是 ( )

(1)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将快速增长 (2)其天敌数量较多

(3)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4)很快被淘汰

A、(1)(2) B、(3)(4) C、(1)(3) D、(2)(4)

C7、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

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

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

功能有何变化? 。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

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污染物通过_________的富集

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12),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

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

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___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写下来或提交小组再进行讨论。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