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诗句 > 列表页

带有月字的诗句不少于两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16  分类: 诗句 手机版

篇一:描写月亮的诗句

借月亮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唐诗《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十五夜望月》

作者:王建 年代: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其友。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情痴,手法确实高妙。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意思是:钟山很近,只隔着一条长江和几处青山,可我正一路北上,离家却要越来越远。现在正是早春二月,春风吹拂,春草萌生,过不了多久,就会绿透江南岸边。美好的春光唤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遥望明月,深情地问道: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重归故里?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年代:唐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今夜霜露格外白,仍是故乡的亲切,月亮也是故乡的明亮。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要把一腔愁思托之明月,以其为中介,随风一直飘到夜郎西。 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人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会阴晴圆缺,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很难完美无憾。

只希望自己的亲人、朋友能够身体健康、开心,即便是相隔千里,也可以共同看见天上的月亮。

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他想攀明月,又想揽明月,都表现了他对于光明的向往。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晃动处渔船轻轻摇荡。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写景达意的诗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 李白

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渡过荆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一联写的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想像瑰丽,意境高远,充满了生活的光彩。

玉阶怨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描写了一幅峨眉山夜间的优美景象。

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酬张少府》 作者:[唐]王维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在幽静的松林中,我敞开衣襟,端坐弹琴。风吹起解开的衣带,翩翩扬扬;只有山上的明月来欣赏我的琴声,何等自在潇洒。

卢纶的《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暮江吟》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宿建德江》

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十分清澈,映照的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

《竹里馆》王维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苏轼

篇二:古诗复习训练七上答案No

古诗复习训练一 No.1

初三( )班 姓名 学号 成绩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春潮上涨与岸齐平,水面显得更加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

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

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

遗物,这里以小见大,以小物表现大内容,从而为下文铺垫。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本诗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即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

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

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

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

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

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

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

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2.“黄鸡”的本意是: 报晓的鸡

诗中是指: 年华(时光)易逝。

3

.词的上阕描写了溪边风光图: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归啼三幅画面,请

4.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情感等方面

古诗复习训练二 No.2 初三( )班 姓名 学号 成绩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地白(白)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凄清(填清冷、寂静、凄凉)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3.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4.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本诗描绘了十五月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抒发秋思之情起到了铺垫作用。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又恐、一个是何似。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乐观旷达的情怀。

3.简要评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和风格。

全词以“月”贯穿始终,展开丰富的想像,表现复杂的情怀,胸襟开阔,风格豪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

细雨蒙蒙,酥润清新,草色淡远,春回大地。

2. 你怎样理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

写早春之景,用“如酥”为喻,突出春雨的可贵,草因雨而绿,小雨中的草色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富有生机。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略

4.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的景色最可爱。

5.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6.选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C )

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

D.作者将此诗送给好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思。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 )和(D)

A.“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B.“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C.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湿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D.末句“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F.全诗用口语化的语言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8.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古诗复习训练三 No.3 初三( )班 姓名 学号 成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惊”和“鸣”不是分别写“鹊”和“蝉”的,而是说“鹊”、“蝉”、“惊”、“鸣”。

D.“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2.这首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方面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第一问: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4.“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月亮落下,离别了树梢,惊动了树上的鸟鹊。描写细腻,以动这写静,突出了山林的幽静。

5.词中以“七八个星天外”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6.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7.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丰收景象,唤起了词人辛弃疾的愉快心境。

秋词 刘禹锡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表现他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作者一反过去诗歌的“悲秋”习惯,而断言“秋日胜春朝”,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2.诗人勾画了一幅什么样的“胜春朝”的秋景图?请具体描写一下。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说明:语言要生动、优美。

3.这首诗是他在被贬时写下的,诗中写下了他怎样的情怀和精神风貌?

篇三:含明月二字的诗词

古诗中含有“明月”又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岳飞《登池州翠微亭诗》 明月随良椽,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铨期《古意》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子夜秋歌》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左思《杂诗》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 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别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怨歌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曹丕《杂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诗》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子夜歌》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李白《秋浦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还远》

含有“明月”二字的诗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东坡《水调歌头》)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昧道《正月十五夜》)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无名氏《孟冬寒气至》)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东山二首》)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张先《菩萨蛮》)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出天山,茫茫人海间(李白《关山月》)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怨歌行》)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燕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今夜(fu这个字没有,鹿加耳朵旁)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词(其一)》)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白居易《客中月》)

画图省时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李商隐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苏轼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无名氏《孟冬寒气至》)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白居易《客中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李煜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白居易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江楼有感》赵嘏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二首》王昌龄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无名氏《孟冬寒气至》)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登太白峰》李白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燕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李清照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过五原胡儿饮马泉》李益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徐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刘禹锡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清夜录》俞文豹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张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舌弟》杜甫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昧道《正月十五夜》)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东山二首》)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陶渊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孟浩然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王安石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十三首》李贺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忆秦娥》李白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姜夔

画图省时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杜甫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岳飞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李白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晴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万里浮云卷碧山,晴天中道流孤月。《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李白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 李白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白居易

唐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饶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留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清风蒲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见不相闻 愿逐月华照流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遥情满江树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张先《菩萨蛮》)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古诗中含有“明月”又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带有月字的诗句不少于两句)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岳飞《登池州翠微亭诗》明月随良椽,春潮夜夜深。——王昌龄《送郭司仓》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铨期《古意》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子夜秋歌》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左思《杂诗》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别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怨歌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曹丕《杂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诗》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子夜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李白《秋浦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鉴别校书叔云》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李冶《明月夜留别》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菩萨蛮》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还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秦观《一丛花》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苏轼《洞仙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苏轼《虞美人》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明月好因缘,欲圆还未圆。——晏几道《菩萨蛮》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刘燕歌《太常引》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凌蒙初《拍案惊奇》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吴承恩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纳兰性德《临江仙》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白居易《夜筝》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贺《写情》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东山》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张先《青门引》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黄庭坚《水调歌头》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贺铸《伴云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