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作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写信作文 > 列表页

微信新媒体经济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1  分类: 写信作文 手机版

篇一:微信公众号论文

从微信公众号看传统媒体的新发展

——以《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号为例

摘要

作为“微传播模式”的后起之秀,微信凭借着免费的社交体验以及便捷的信息传输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其中,作为附加模块的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与特定群体进行全方位沟通的渠道,很快成为传统媒体改革新闻传播新模式的试验场。微信公众号作为媒体、企业和公众人物在微信平台推送内容,建立关系的一个渠道,已经成为独立于微信本身的一支“公众力量”。传统媒体纷纷借助微信平台开通公众账号,利用微信多媒体兼容的传播优势向受众提供服务。然而,微信公众账号的实际运营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以《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号为例,具体研究其在微信公众平台下的传播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总结传统媒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下的发展状况,并从中发现问题,给予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传统媒体;新发展;扬子晚报

Seeing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edia from WeChat

Public Number

—— Taking Yangtze’s WeChat Public Number as an Example

Abstract

As an up-rising star of “ micro propagation mode”, WeChat has acquired the public’s favour, depending on its free experience of social contact and conveni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reinto,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s an additional module provides a way to carrying out omnibearing communication with certain crowds. Traditional media soon take it as the testing ground to reform the mode of news transmission. WeChat public number as a way for the media,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 persons to spread content and establish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a “public power”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WeChat. Traditional media register public number with the help of WeChat in succession and provide service for the public through the compatible advantage of WeChat multimedia.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This thesis takes the WeChat public number of Yangzte as an example and researchs its disse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Furthermore, the thesis co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edia on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 an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WeChat public number; traditional media; new development

Yangtze

目 录

一、引言

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款聊天软件。它以移动互联网为阵地,为客户提供免费的即时通讯服务。在新媒体不断兴起,受众选择多样化的今天,微信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短短三年内积累了数亿的用户。微信成为后起之秀的原因主要在于它实现了通信、社交、平台化的三者结合。而在通信方面,微信支持文字、语音、图片及视频等传播内容,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通信平台,给人新鲜感。2012年,腾讯公司又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这是微信的一个附加功能,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以免费申请注册微信公众账号。之后便可以通过后台编辑文字、图像、语音、视频信息,并发送给该账号的订阅用户,每天可发一次,每次可发多条独立内容。自微信公众号推出后,受到了广大欢迎,成为企业、媒体、公共机构、明星名人、个人用户等的又一重要的运营平台。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利用微信多媒体兼容的传播优势向受众提供服务。目前

微信新媒体经济论文

为止,已有近百家纸媒认证了微信公众号,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微信公众平台,借助微信发展自身品牌。微信公众平台在新闻内容的生产、推送、接收以及反馈环节带来了新的发展优势。一时间,大多数人认为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或许可以挽救传统媒体日益衰落的趋势。然而,微信公众账号在实际的运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运行效果并非那般理想。

《扬子晚报》作为中国发行量较大的晚报之一,率先试水微信公众号。《扬子晚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可谓是成功的,微信弥补了传统媒体与大众互动不足,以及在突发事件中信息发布的时效性

篇二: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在新媒体营销中的对比分析

内容提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媒介特性逐渐占据网络营销的重要位置。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但是纵观众多企业主的营销方式可以发现,大部分仍然在用传统媒体的营销思维运营新媒体。微博微信有其自身的特点,互联网的营销也要求不落窠臼。因而,本文试图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中,通过对微博和微信在新媒体营销功能中做对比分析,探究其营销新思维,从而给运营人员一些启发。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介绍开始,解析为什么微博微信能够适应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为后文微博微信的营销功能对比分析做好基础。

第二部分,将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的信息传播和营销特点,对微博与微信作为新媒体的营销趋势进行共同点分析。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微博微信在营销功能中侧重点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媒介特性”“信息传播方式”“互动性”“关系链的延伸”这四个方面展开详尽的对比。

第四部分,通过对互联网的趋势观察,对微博微信未来的营销走向做出判断,也对微博微信用户,企业微博微信运营者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微博 微信 营销 移动互联网

目 录

前言(引言)??????????????????????????????1

一、 浅析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特性 ????????????????????2

(一)高便携性与强制性???????????????????????????2

(二)信息的上行传播与双向交流 ??????????????????????2

(三)智能感应平台的建立??????????????????????????3

二、 微博与微信的信息传播共性分析 ????????????????????3

(一)微博微信发展历程分析?????????????????????????3

(二)微博微信营销功能中的共性分析 ????????????????????4

三、 微博微信的营销功能差异的对比分析 ??????????????????7

(一)媒介特性???????????????????????????????7

(二)信息传播方式?????????????????????????????7

(三)互动性????????????????????????????????8

(四)关系链的延伸?????????????????????????????9

四、 微博微信在未来营销中的角色定位分析 ?????????????????10

(一)微博:在自身完善中成为营销工具????????????????????11

(二)微信:更多的成为服务工具 ??????????????????????11 结语??????????????????????????????????13 注释?????????????????????????????????14 参考文献????????????????????????????????15

前言

随着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在营销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59.8亿元,同比增速8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同时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

微博微信搭乘移动互联网这一平台迅速成为网民的时代宠儿,企业营销人员也将目光聚焦于此。然而,更多的营销人员忽略了移动互联网和微博微信自身的独特属性,依然沿用传统互联网的思维进行营销传播。本文试图对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二者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最终以期能够使企业营销人员对微博微信营销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利用微博微信的营销功能。

一、 浅析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特性

移动互联网,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来获取业务和服务。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数据中可以看出:手机移动端增势猛烈,网民更倾向于使用移动端上网。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网络发展的未来主流趋势。这就要求网络营销人员能够放眼未来,结合移动互联网的诸多特性,为网络营销做好充分准备。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传统互联网,很多人将移动互联网视为传统互联网的一部分。因而,在这样的观念之下,移动互联网的形态、模式、商业模式都想当然直接从互联网中搬过来。这种观念显然是不准确的。移动互联网是对传统互联网的延伸和补充。纵观移动互联网,可以总结出移动互联网的以下特点:

(一) 高便携性与强制性

移动设备相比于PC端,更加小巧玲珑,便于携带,以及随着无线网络的高覆盖,使得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信息与资讯的获取远远比PC设备方便。同时,由于移动设备的高便携性,用户随身携带的时间被拉长。以智能手机为例,用户一般会24小时开机。“永远在线,永不关机”,充分占据了用户的碎片时间,使得用户的碎片空余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

另外,这也使得信息的推送会带有强制性。像微博微信的移动客户端都具有消息提醒功能。只要铃声或提示音一响,用户就一定会去关注。信息提醒度高,强制力非常强。

(二)信息的“上行”传播[2]与双向交流

移动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与传统互联网的自上而下不同,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主要是自下而上。例如手机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拍照,上传图片更加方便、频繁。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更是可以即时广播和分享,成为自媒体平台。

传统互联网时代,信息仍然以单向传播为主,信息反馈渠道少之又少。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随时随地成为可能。几乎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可能随时通过移动互联网被发布。像早期的郭美美事件、温州动车事故、广东乌坎事件到“表哥”事件,马航失踪事件。最新消息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微博上,用户可以评论、转发、发表自身看法。同

理,微信中借助朋友圈的分享功能,同样能够使得信息快速分享转发。用户也不再是传统互联网中的单一接受信息的角色,而是可以自己做出评断,发表自己看法。

(三)智能感应平台的建立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终端以智能手机为核心。他们不仅具有计算、存储等基本能力,同时具有超强的智能感应能力。这些技术是传统PC端所不具备的或不适合进行实际应用的,如拍照,GPS定位,语音信息等。以智能手机定位服务为例,通过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配合,确定移动用户的实际地理位置,从而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信息。像手机地图GPS定位功能,微博定位服务,微信“滴滴打车”等都是基于此的移动互联网新模式。

二、微博与微信的信息传播共性分析

(一) 微博微信发展历程分析

2009年9月,新浪推出了类似twitter的新浪微博。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有着及其独特的关注机制,单向或双向关注。一般的社交网站都以双向关注为主,而微博的单向关注给公众人物或单位和普通用户搭建了交流平台。

微博一经推出,因其操作简便,以及名人效应、病毒传播等方式,迅速火遍全国。简单便捷的内容发布解放了话语权,更多人利用微博发布自己言论。140字的文字信息编辑起来非常容易,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手机等移动端,随时随地进行编辑。摆脱了电脑PC端的种种限制。这直接促进微博用户大量发布原创图文。各企业也开始纷纷入驻微博,成立企业账号开始运营。

2010至2012年期间,微博热门话题“郭美美事件”“金庸被死亡事件”“方舟子韩寒事件”引发网络群体论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微博中来,2010年微博用户注册数量为7500万,而到新浪公布的官方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5亿。在微博中,越来越多企业利用热门话题进行微博营销,促使用户评论转发不断吸引眼球。如2012伦敦奥运会期间,耐克中国在微博上推出“活出你的伟大”一系列平面广告,结合中国运

篇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微信营销

中小企业微信营销策略研究

一. 课题意义

目前我国有中小企业42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我国60%的GDP,70%的外贸出口额,50%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一些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不断涌现。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人,物,财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同时面临着竞争激烈,运营成本高,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而微信营销恰好有着低成本,高传播速度,互动性强,精准定向客户的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小企业营销需求不谋而合。因此,中小企业与微信营销的有机结合能够为之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随着微信的日渐普及,微信营销也为众多企业所重视。伴随着精准营销概念的引入以及即时营销研究的不断深入,点对点精准营销已经成为微信营销的独特优势,与此同时,微信的独特营销模式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改革。以企业微信营销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分析企业营销的利弊与企业微信营销的现状和问题,并化弊为利,提出注重互动性,个性化的营销策略,客户的维护与培养等方法,让微信营销能够在网络文化兴起背景下给企业创造更大正面效益。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带动了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如今网络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伴随着网络文化的诞生!其对营销模式产生巨大影响。2011年 1月腾讯公司推出微信!微信用户从0到1亿耗时 14 个月!从1亿到2亿耗时半年!从2亿到3 亿耗时约4个月!此后每 5个月增长1亿!截至 2013 年10月 24 日!微信的用户量已经超过了6亿。中国作为微信的发明国和用户最多的国家!其市场前景广阔。蓬勃发展的微信市场也产生了一个新的营销模式---微信营销。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工具,用在不同领域,多样化的通信工具逐渐与世人见面!,同时各方对这种工具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大,其中营销学依赖性最大。在网络世界里,营销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发展,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 这种模式在特定时代里为企业带来了全新发展和更大优势。然而由于这种模式与客户交流的延迟性,让人与人交流“微化”的今天,微信以绝对的速度优势和便捷方式脱颖而出,成为当前最流行的新型交流工具。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网络营销研究综述

Dorego M (2012)认为企业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企业、企业的产品,才是进行网络营销的主要目的,不管是通过哪种网络形式,都是一种网络营销的模式,至于企业能控制的不是消费者是不是购买,而是用网络推广的方式,尽可能地让消费者知晓。

Luis (2013) 就技术而言,网络营销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利用这一类的平台进行网络营还需要深入的研究逐磨,不断尝试新的方式。

stengos (2012)人为网络营销的特点十分适合用于营销推广,更有利于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

(2)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微信这款产品的推出时间较短,近年来关于微信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微信本身的介绍和分析,对于微信营销的思考以及微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于微信本身,可以分为传播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的分析,传播学角度有学者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出发分析了微信传播的基本特点: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传播内容的隐秘性和及时性,多媒体平台的优化集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交网络。另外,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以SWOT理论为依托分析了微信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优势在于微信强大的后被支持力(腾讯),劣势则是用户

体验方面还需加大力度,机会则是新传播时代带来的机遇,威胁则是来自于虎视眈眈的移动媒体运营商。

蒋晓军(2011广观点认为,微信作为一种免费平台,门滥较低。

戚蕾、张莉(2013) H人为,有一个账号,就能做一个微信平台,从技术上来说是挺容易做到的。然后将需要宣传的企业的素材,产品的信息放上去就可以了。可以将企业进行专题策划,或者将企业的内部的各类活动也放到微信平台进行宣传。

单晓彤(2013) 为消费者知道的微信公众号较少,如何让消费者关注成为粉丝是一个重点。

李作成(2011) 7认为,国内外各类企业现在推广官方微信的渠道有这几种,一是通过各类网络媒体进行发布;二是让受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在一些线下的活动、广告上可以印上二维码,帮助消费者获得企业信息及产品信息。确保粉丝量的增加。

蔡丽华(2010) HA为作为一个自媒体,是非常可靠地。微信营销比微博营销更有可发展性。他有着固定的粉丝群体,有稳定的交流平台,是一种有着比较好的应用前景的网络营销模式。

小米手机ceo雷军以小米成功应用微信开展营销为例,介绍了利用微信营销的实质:网络贴身客服,给予客户关怀的工具,语音信息咨询台,老客户关系维护新客户关系发展的工具以及企业主免费信息发布平台,从这五个角度给企业及微信运营商提供了微信营销应遵循的原则及可考虑的角度。

微信传播存在的问题方面,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微信在拓宽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强用户的社会归属感以及满足所有用户的大部分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网络时代的又一支后起之秀,微信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快速发展,这使得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到了微信媒体的营销以及未来的潜力讨论上来。目前我国学者对微信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播方式,多是以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对微信未来发展的预估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因此本论文将结合现阶段微信营销的状况以及微信营销的运用策略来开展对于未来中小企业的微信营销策略做一研究。

笔者在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翻阅大量资料和前人学术成果,参考如下文献著作,分别是:曹进《大众文化视角下的“新新”媒介探析_以腾讯微信为研究对象》(《东南传播》2012年第9期),倪玲《浅析微信发展的现状及启示》(《金田》总第306期),覃凯·的《微信在企业营销中的利与弊》(《电子商务》·2012/11期),陈雅静的《 微信,还能红多久?——以经济学 SWOT 理论分析微信》(《新闻知识》2012/06 期)王传龙、韦娜的《浅析“微信”产品的交互设计——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中国商贸》·2012/33期),王利阳的《微信:腾讯的大饼》(《现代企业文化》·2013/01期),古福的《微信的商业化蓝图》(《互联网周刊》2012/24 期),宋雨的《微信营销风潮来袭》·(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2/11)。

贺骏·《微信对微博:一字之差 一马当先》提及用户用微信所发的信息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朋友,用微博,用户所发的信息将影响到他的粉丝。两者的区别是,朋友是一种强关系,而粉丝是一种弱关系,微博追求的是“关注”,微信追求的是“关系”,这也是两者最大的不同。而且,在微博中,僵尸粉丝和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覃凯的《微信在企业营销中的利与弊》阐释“微信是一款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图片、文字消息的即时通讯工具,并具备强大的 LBS 定位和扫描二维码等功能,由其强大的功能和社交关系链衍生了巨大的商机,从而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微信。特别是随着精准营销概念的引入,微信的点对点精准营销优势更加明显,这给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一场营销革命。

学者张尔煦的《微信推广的病毒性营销分析》以病毒性营销为着眼点,分析了微信推广取得成功的原因。

三. 研究内容

本文以中小型企业的微信营销策略解决方案为例,以营销理论作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微信营销策略。具体分为以下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微信营销的定义以及微信营销对传统营销带来的冲击及文献综述并介绍论文的内容及结构:

第二部分对营销,微信营销理论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 第三部分对微信营销的内涵,特点,与传统营销的区别,以及微信营销的策略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特点以及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及其不足进行阐述,并分析微信营销适合中小企业的原因和中小企业的威信营销策略:

第五部分结合中小企业微信营销案例进行与传统营销模式的比较:

第六部分对中小企业微信营销效果评估模型进行探讨:

第七部分对中小企业的微信营销策略解决方案作总结,对未来作出展望。

四. 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步骤

研究方法:文献归纳法,实践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法。

步骤:

第一步:围绕所选题目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第二步:撰写论文初稿

第三步:翻译一篇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

第四步:撰写论文初稿

第五步:修改论文

第六步:论文定稿

五. 阶段进度计划

1~3周,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写作提纲

4~6周,撰写开题报告,完成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翻译

7~10周,撰写论文初稿

11~13周,修改论文

14周,完成论文终稿

六.参考文献

[1] Dorigo M. On the Internet marketing strategy of micro – letter marketing [J]. Internet World, 2012(04):33-36.

[2] Luis. The microblogging marketing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moral hazard Analysis and Strategy Research [J]. Advertisers, 2013 (4): 23-28.

[3] stengos. Ant clustering class combination method of the parameter M[J].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2011 (19):43-44.

[4]陈华.精彩“微信”里的微笑人生[J].家庭百事通,2012 (2) :8-10.

[5]韩梅.新媒体:网络营销新渠道[J].今传媒,2013(5) :95-96.

[6]蒋晓军.成长中的微信营销[J].广告主,2013(1): 14-17.

[7]李睿.移动互联营销--微信营销原则思考[J].广告人,2013(1):丨23-124.

[8]裴然用.微信传播问题刍议[J].电影评价,2011 (11): 81-87.

[9]陆静附.微信,把精准营销照进现实[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2 (11):45-46.

[10]潘勇.大众文化视角下的“新新”媒介探析一以腾讯微信为研究对象[J].东南传播,2011

(4): 23-28.

[11]戚蕾,张莉.企业微信营销[J].企业研究,2013(6)

:50-52.

[12]李作成.“米聊”战“微信”艰难的博弈[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12(45):52-64.

[13]谭凯.微信在企业营销中的利与弊[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2 (11):16-18.

[14]王红.国内三大社交营销平台:人人、微博、微信[J].信息与电脑,2011 (19) :43-44.

[15]吴恩,毛秀利.微博与微信营销能力比较与未来预期[J].中国商贸,2013(7) :23-24.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