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幼儿园科学领书籍心得体会交流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9-06-27  分类: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手机版

  近日,我们园各位新老师在各自阅读了一本有关幼儿园科学类的书籍后,我们聚集在一起有了一个阅读心得交流会。俗话说: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但是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同理,一位老师阅读了一本书,掌握了有限的知识,但是四位老师在一起,交流各自的阅读心得,就是共读了四本书,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本着互相学习的宗旨,我们每位老师都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对于阅读幼儿园科学领书籍后的心得。

  许老师带来的一本科学书籍叫《幼儿园科学探究故事》,《幼儿园科学探究故事》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故事,告诉我们幼师以下几点:

  1.如何挖掘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点,引导幼儿进行持续纵向的探究;

  2.如何观察、记录、解读和指导幼儿的科学探究行为;

  3.如何引导幼儿有效记录和交流自己的探索结果;

  4.如何把科学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地整合到一起;

  5.如何进行有效的叙事记录。在充满趣味性的阅读中,不知不觉获得理念的自省和提升。

  其中,许老师对书中的第二个环节的“观察”“解读”印象是最深刻的。观察,是洞悉孩子行为发出的具体动机的必要动作。幼儿园教育也可以说成幼儿教育,无论是文化教育还是心理教育。儿童的世界,大人并不能主观上去判断,而是通过观察孩子日常行为去解读,得到结论。那如何进行“解读”,“观察”呢?这可能是大多数幼儿园老师都为之困惑的一个问题,但是《幼儿园科学探究故事》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

  许老师举例子告诉我们说,这本书中提到了关于蜗牛的一个案例,题目是《和蜗牛在一起的日子》。这个案例让她印象深刻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细致,从讨论蜗牛的生活环境到如何为蜗牛建一个舒适的家等等,层层递进。在讨论环节,老师逐一记录幼儿的观点,整理成表,分为“关于蜗牛已经知道的”和“还想知道的”,简单明了。在探究的过程中,任何细微的点都能衍生出一系列小故事,解读出幼儿的思想。案例中幼儿的一次提问就引发了“蜗牛有没有嘴巴”的系列故事探讨,也让我们知道对“观察”“解读”有了新的认识。

  接着,陈老师带来的一本科学书籍叫《幼儿园科学教育》。陈老师说:“阅读完后,我对幼儿科学教育感触很深,对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这样的转向为幼儿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幼儿处在这样一个生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使他们有了足够的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机会和时间。那么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这本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如何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科学活动的探索乐趣呢?我愿意把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家共勉。

  1.要选择最基本的科学经验。因为集体教学活动是要求所有幼儿都必须参与的活动,就要求其内容也必须是最基本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知识内容。而对于那些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激发幼儿更广泛的探索为主旨的内容,则可以放在游戏活动中,或是通过其他一些形式来进行,比如阅读科学图书。

  2.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的课题时,还要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不能一味追求新颖感,否则就不能达到激发每个幼儿的活动兴趣的目的。应该选择那些具有“适度新颖性”的,又必须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相关联系的,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学习新的内容。

  3.要选择适合开展集体学习活动的内容。有些内容很有趣也很重要,但不便于开展集体教学活动,比如要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这个更合适在家庭中进行,每天作好记录。而那些需要幼儿集中探索、共同学习、相互启发的内容,以及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总结让幼儿获得知识的内容,就比较适合设计成集体教学活动。”

  陈老师在分享完自己的心得体会后,徐老师也带来了自己的一本科学书籍《蚯蚓,影子和旋涡》。徐老师说买的时候出于好奇:为什么那么多教材推荐这么一本书?而且买来发现是非常薄的一本书,一共才128页。被称为科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本书介绍幼儿科学领域的三个方面:生命科学,物质材料,空间科学。整本书中理论部分较少,并不是教材类的,主要完整的呈现了8个科学教育的案例,尤其是蚯蚓和水的两个案例尤其精彩,是学习幼儿科学教育非常生动和直接的补充。其中各个案例中作者的点评短小而精炼。本书呈现了一种思考幼儿科学教育的新方式。基于人们日益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即使是最年幼的学习者,也是有能力的思考者和理论的建构者,本书明确了科学探究能力和适合于幼儿的科学概念的重要性。而且,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将科学从一开始就融入课程的有力例证——创造一种能够发展语言、数学思维和社会技能的内容。

  回忆我们在幼儿园开展的教学工作,但凡涉及科学内容的,总是容易引起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引发他们浓厚的兴趣。比如:吹泡泡、踩影子,比如:玩磁铁、观察雨后出现的蜗牛等等,所以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但是,为什么这些活动都没能深入并持续下去呢?因为缺少了对幼儿的持续研究、深入研究的引领。

  在三位老师分享完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后,我也给大家分享了一本科学书籍《幼儿园科学区》,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参考的科学活动案例,也有关于科学区域、自然角等创建的实用建议,对于我们教师进行班级科学区的创建、布置自然角、引导幼儿进行科探活动等,都具有很多的指导意义。在细细阅读之后,我觉得关于“材料”这方面还是收获颇多的。在材料的选择与提供中,我觉得材料的这一段最有启发,也深有感触。在材料中,作者建议在门口设置一个“百宝箱”,专门用来收集来自家庭的各种废旧材料。这样,在活动开展时,幼儿就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来寻找材料。这个专门的“百宝箱”不仅能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废旧材料利用的意义,也可以让幼儿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我们班级里也设置了很多纸箱子作为百宝箱,让幼儿在里面放置了各种从家中收集来的废旧材料,有牙膏盒、糖果袋子、饼干桶、各种瓶子……有了“百宝箱”材料多这个优势,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了。在科学活动中,材料的选择与提供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每次活动开展之前,材料的选择与提供还是值得反复推敲与思考的,更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摸索和积累经验,使自己和孩子们一样,不断地有收获。

  交流会后,大家心里都产生了共鸣,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作为幼师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们新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从而能找到正确引导幼儿科学探索的方法。我们新教师更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