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关爱》案例分析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9-05-15  分类: 总结写作指导 手机版
作文指导课《关爱》案例分析
 
一、教学过程
㈠、画面引入,畅谈感受,明确主题
1、歌曲渲染,谈感受;
2、出示图片,边看边议;
3、教师总结,明确主题。
(评析:课伊始,教师播放《爱的奉献》用歌声渲染气氛,感情浓厚,让学生沉浸于情境中。接着,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后谈感受,直接切入主题,教师的一句: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点明中心,拉开帷幕。)
㈡、读题审题,师生共议,明确要求
1、自读习作要求。
2、师生共议,习作要求里讲了哪些要求?
3、生讲师板书,共同研读习作要求,抓住重点字词理解。
(评析:明确习作要求,有助于教师进行整体指导,有助于学生了解基本要领。教师以书本为主,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习作要求。之后,师生共同研读习作要求,并抓住重点字眼,这样让学生在心里有个数,方向明确了。应该值得称道的是对习作要求“关键词”的理解。)
㈢、联系生活,拓宽思路,指导选材
1、反馈课前收集情况,拓宽思路,明确指出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
2、结合“重阳节“谈做法,主要强调尊敬长辈这方面。
(评析:课前收集有关关爱的人或事的展示,是对学生生活的一次资源利用,既是让学生搜集信息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体会到“真情无处不在,关爱永驻人间”的过程,为习作指导提供了较丰富的情感积淀和生活积淀。接着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重阳节——敬老节”该怎样做,唤醒学生敬老意识,较好地体现了“作文来自生活,作文是生活的缩影”的原则。)
㈣、实例指导,领悟写法,引导习作。(播放《懂你》MTV,学生欣赏)
师:你觉得MTV中的哪个细节最能体现妈妈对子女的深深爱意?
生1:妈妈在夜里为孩子盖被子的情景最另我感动。
生2:妈妈把吃的东西都给子女了,自己在舔碗底。
生3:雪地里妈妈背着孩子行走,体现了她对孩子的爱。
生4:妈妈深夜为孩子补衣服。
生5:妈妈在火车站等待孩子归来时的表情最能体现母爱。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也许都是平凡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中包含着浓浓的母爱。正如《母亲》这首小诗所写的一样。(多媒体展示《母亲》)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齐答):好!(齐读《母亲》)
师:你能说说诗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母爱吗?
生6:拿新书包,打雨伞,沏热茶。
生7:包三鲜馅,在那他乡中,母亲会牵挂你。生病了母亲会掉眼泪。
师:那我想知道:诗中所写的这些,你和你的母亲之间是否也发生过呢?你能向我们谈谈你与母亲之间发生的难忘的小事吗?(多媒体展示:说真话,诉真情——说说在现实生活中,你被母亲感动的情节。)
生8:每次周末我回到家里,妈妈都会为我做很多我爱吃的东西,而且总喜欢看着我吃。
生9:有次半夜,我感到很饿,当时天气很冷,妈妈还是起来为我烧吃的。
生10:妈妈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她每次上班前都为我准备好中饭。有次她为我准备了两个荷包蛋。我趁她没注意把蛋放进了她的饭盒。可中午时妈妈跑回来,把两个荷包蛋又给我送了回来。
师:就为了把两个荷包蛋给你送回来,跑了很远的路。
生10:是的,从这件事我更感受到了妈妈对我关心。
师:看的出来,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谢谢。
生11:我每次来学校上学,妈妈总是有很多话跟我讲,而且要将我的用品全部准备好。
师:相信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母亲和MTV中母亲一样无私地深爱着我们,他们也同样的伟大。如果要求把刚才大家所说的感动情节写下来,该如何落笔呢?(停顿一下)别急,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好不好?
(评析:教师以此为例加以指导,在构思与表达方面能给学生提供形象的案例,这样就地易于取材,让学生感受到“爱”就在我们身边,人间处处有爱。)
㈤、学生习作,巡视指导,
1、习作前,教师出示“温馨小提示”。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学生习作了,有了“温馨小提示”,写作目标、方法更明确了,感觉得温馨。教师的巡视,是在捕捉好信息,为习作展示与点评引导作准备。)
㈥、展示片断,引导交流,激励习作
1、反馈习作;
2、幻灯片展示;
3、师生共议习作,评价习作中哪些值得让人学习的地方,
(评析:习作展示时,教师选取习作的开头与结尾部分,进行评议,对学生下步的习作作了有意义的指导。“语尽意无穷”,让学生与听课老师感到课尽余情未了。)
二、案例分析:
1、训练主线明确。指导课上,教师紧紧围绕着“训练”这一目标,创设情境、明确要求、范例引路,引导习作,是一堂比较传统的作文指导课。
2、创设情境激情。课始时,教师播放《爱的奉献》用歌声渲染气氛,感情浓厚,让学生沉浸于情境中,这时教师点明主题引入习作指导。在“联系生活说体会”和“习作评议修改”环节,在对话情境中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3、课堂比较流畅。教师对整个指导过程把握比较到位,引导也到位,所以课显得比较流畅。但是生成性的效度,因为整个指导比较按部就班,显得比较拘束,比较不广阔。离“语尽意无穷”,让学生与听课老师感到课尽余情未了,有一定的距离。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