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文档 > 党建 > 列表页

经验心理治疗:人本治疗的一种新取向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20-03-17  分类: 党建 手机版


杨韶刚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就是心理治疗,很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是通过心理治疗实践提出和发展了他们的心理治疗观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建40多年来,其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新的观点和治疗技术不断涌现。本文所论述的“经验心理治疗”就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最新发展取向之一。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倡导者,他提出的关于个人中心治疗的观点和概念已经被融入到很多心理治疗的理论体系之中。可以说,“个人中心疗法是罗杰斯于20 世纪40年代创立的心理治疗的流派,其提法有一个演变过程,非指导性治疗 —患者中心治疗—个人中心的治疗。这种提法的演变反映了他学术思想的逐步深化。”①罗杰斯在治疗实践中认识到,治疗者的态度如无私的本真、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准确的移情理解是促进患者人格改变的必要条件。因此,[找文章还是到☆大☆秘☆书☆网,更多原创!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治疗的焦点应该从反映患者的感受转向治疗者表达自己的移情理解。


    经验心理治疗是在个人中心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可以说是个人中心治疗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即从1957年到1970年期间发展起来的。在罗杰斯研究的基础上,一些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学家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医患关系上,认为使患者体验到建立一种安全的治疗关系是促进其行为和情感改变的重要方式。还有一些人提出了简单的过程体验治疗、焦点心理治疗等方法,旨在促进这种治疗关系的发展。


一、关于过程—经验的研究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时会表述他们所体验到的某种特殊的认知或情感方面的问题,并且想通过适当的干预来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心理治疗学家如格林伯格、赖斯和埃利奥特等人提议,把患者的这些治疗过程中的经验表述作为指导治疗者进行治疗干预的突破口。这种治疗方式被称为过程—经验心理治疗。他们发现,患者经常会表露出他们的一些心理冲突, 为此而进行自责。例如,提到自己尚未完成的一个重要生意、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受以及认为生活失去意义等。治疗师要把患者的表述进行分类,例如分为习惯性表述、任务表述、随时加工的表述等。这样做是为了确定患者相信这些经验术语的特点和方式,促进他们主动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治疗师还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治疗计划。


过程—经验的心理治疗重视患者过去形成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通过对其早期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交往历史的分析,初步确定其习惯性的人际交往和个体内部的交互作用方式。患者在讲述其心理问题时会提到他们通常是怎样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因此,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典型的行为方式有助于对患者的表述进行定位,然后了解对患者来说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进而促进双方建立比较适合的人际交往关系和确定治疗计划。


这种过程—经验的方式适合于简短的心理治疗。当患者学会阐述他们所体验到的心理问题,并且有目的地使用内部主体参照物进行追溯后,这种经验过程就会发生重大的质变,例如,患者可能会重新确定他们的心理问题,其经验或体验的质量也会发生明显变化。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也会主动地通过这类体验来改变他们的心理状况。


治疗者是通过对患者的内部经验做出移情反应而促进患者产生这类经验的,这就需要医患双方相互协调,形成感同身受的体验。要做到这一点,治疗者必须认真地倾听患者的叙述,尤其要注意那些重大的方面,例如,那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特殊语言,声音的突然中断,以及体验到强烈情绪时的非语言行为等。这时,治疗者要做出移情的肯定和理解的反应,使患者感到他的话有人倾听和理解。


另外,治疗者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促进患者产生体验。例如通过唤起反应和探索式移情反应。前者要求治疗者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想象的语言或隐喻,使患者产生鲜活的感受;
后者则通过激励患者考察他们的感知而形成一个探索的焦点,使之与治疗者形成感同身受的体验。这种方法能帮助患者确定他们的体验中最突出的方面,以及对他们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有时,治疗者还可以通过移情的猜测来促进患者探索自己的内心体验,还可以鼓励患者去设想一些可以替代的观点和方式,但要注意,不能让他感到自己是被迫采纳这些观点的。


使用任务或干预以唤起患者的情绪也是促进患者产生体验的一种方法。例如,通过让患者从事“主持工作”的任务,使他表述对其生活中某个要人的消极感受。通过让患者想象自己就是这位主持工作的要人,帮助患者在意识上接近和拥有这些曾使他受到挫折的感受和需要。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让患者将心比心或进行换位思考。这时,患者就会思考一些可以替代的方式,以便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他还可以重新审视以前的观点并且能够看到别人的观点,这样一来,情感和理性便得到了较好的整合。


系统唤起也是帮助患者产生体验的一种治疗技术。治疗者使用生动、具体和想象的语言来帮助患者恢复对某一事件的记忆。使他能比较容易地确定引发事件的原因,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原因的特殊意义,从而有助于他用语词来重新建立对事件的想象,使患者对曾经受到压抑或否认的某些感受或反应进行重新加工。


总之,过程—经验治疗运用一系列技术手段促进患者产生内心体验,使治疗者能够确定患者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习惯化方式,从而更有效地阐释患者的心理问题,并且帮助患者通过简短的心理治疗就可以较迅速地解决其生活中的某些问题。


二、詹德林的焦点心理治疗
尤金·詹德林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同时,在心理治疗领域他也以提出经验心理治疗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撰写的论焦点心理治疗的著作,因此,他所提倡的这种治疗方法也被称为“焦点倾向的心理治疗”。


詹德林认为,经验是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其构造有序和内容之复杂是任何言语也难以准确描述的。换句话说,当我们用言语把经验描述出来之后,实际上我们已经改变了这种经验。因为在经验中隐含着我们所生活的情境,过去我们所习得的东西,以及言词、概念、哲学观点和规则等都和当前的情境交织在一起,对我们的情境体验产生影响和反影响。因此,经验的意义是经常处在变化之中的。每当我们遇到新的情境时,就有可能使我们的概念、规则、言词或存在方式发生新的变化。正如詹德林所说,“一个活生生的身体就是一种自我组织的过程。”②在这个自我组织过程中,经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对心理治疗学家来说,最重要是要关注那些能促进患者向前发展的新情境,因为那些旧的情境已经不能起作用了。在心理治疗中,治疗者要帮助患者“向前思考和体验”,从而帮助他们产生新的存在和行为方式。


在传统的罗杰斯心理治疗中,治疗者可能除了倾听之外,并不做其他任何事情。对有些患者来说,这样做很难使他们表述自己的体验,治疗者也很难做出移情反应。而使用詹德林的焦点技术则克服了这方面的不足。所谓“焦点”就是促进患者产生体验的过程。其基本步骤是要求患者在体验到他们的感受时进行身体定位,然后注意这些身体部位,同时把他们的感受用语词或想象表达出来。换句话说,这是一种身体经验和心理经验的真正整合。后来,有人经过研究,把这个聚焦的步骤确定为四个方面:(1)产生身体感受;
(2)产生某种意象;
(3)形成描述这种感受的标记;
(4)产生一种放松感。对于那些远离其感受,或者被这种感受所压倒的人来说,焦点治疗尤为有效。


虽然詹德林提倡重视焦点治疗,但他并不排斥其他心理治疗。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帮助患者产生体验,这些心理治疗的概念和程序就是可用的。这些不同的治疗取向是导致患者发生改变的不同路径,每一条路径都可以通过经验的方式来尝试使用。因为任何路径都可以通过导致某种经验来感受,都可以把这种感受向前推进。无论是认知治疗还是行为治疗,只要把焦点集中在经验感受上,并针对这种感受进行治疗,就是在进行经验治疗。


三、玛勒的经验心理治疗
美裔加拿大籍心理治疗学家阿尔文·玛勒是经验心理治疗的重要代表人物。有人甚至认为,“自从马斯洛去世以来,他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贡献最大。”③
玛勒在1978年出版了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经验过程:一种人本主义的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理论》。在这本书中他提到了人类更深层的潜能问题。在他看来,潜能并不都是坏的和危险的,例如,弗洛伊德认为其中也有很多好的成分。心理治疗就是要追溯患者与这些潜能的关系的本质,所有的心理治疗都必须要使人能够发现和探讨这些潜能。


1996年,玛勒对他的经验心理治疗进行了全面总结,写出了《经验心理治疗指导全书》。在这本书里,他把经验潜能视为人的全部心理功能的核心。经验治疗的目标就是要接近这个深层的经验潜能,通过治疗,使人成为一个全新的拥有整合潜能的人。他还指出,经验治疗并不是像其他治疗那样,旨在减少或消除诸如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状、强迫症、酗酒、厌食症之类的心理疾病,而是通过对自己潜能的经验过程,使自己正确地面对人类潜能中这些不好的感受。


从技术上讲,经验治疗的过程是分四步进行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都要经历这些步骤。由于每一步都自成体系,因此,玛勒认为,有些患者可能只需通过一个步骤的治疗就能发生重大改变。这四个步骤是:

1.产生强烈的感受和接近内在的经验过程。此时患者想象自己处在强烈的感受情境中,例如,和某个领导发生冲突。治疗者要努力使患者把这个经验过程再体验一次。而治疗者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地和患者一起进行体验。当他接近这种强烈感受时,就会在他的内在潜能中产生强烈的震动。总之,这是医患双方对导致冲突的情境进行重新体验并对自己处理这种冲突的潜能产生强烈感受的过程。


2.与个体内在的经验过程形成一种整合的良好的关系。这时,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意识到自己内在的经验过程,尝试体验在产生这种经验的过程中自己身体上的感受,让其表现出来,并对这种体验表示欢迎和赏识。


3.探索早期生活中的内在经验。要求患者思考他早年经历过的某种情境,例如,在童年时做了某件错事而没有受到惩罚,向某个权威人物挑战等,然后把这个经验过程进行重现。如果整合的方法得当,这两个步骤可以使患者对某种能够丰富其人格的潜能予以接受,并把它结合到自己的潜能之中。


4.使内在经验处在当前情境中,并按照这些经验采取行动。让患者想象自己生活在当前情境中,同时正在经历深刻的内心体验。例如,把童年发生的事情复述一遍,就好像是现在发生的一样。最后,治疗者和患者共同努力,把这件事缩减成一种现实的情境,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境,他就能够自行处理了。


显然,这种经验治疗也是一种存在—人本主义治疗,因为它承认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通过扩展这种潜能使其发挥作用,就是这种心理治疗的根本目标。通过内心体验来挖掘潜能只是一种手段,至于他怎样把这种潜能转换成其生活的一部分,那就要看他自己的努力了。


四、患者自我治疗
经过长期的实证研究,博哈特和托尔曼于1999年提出了一种元理论的心理治疗观点。这种观点虽然和其他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及经验治疗有很大的不同,但它把患者作为积极的自我治疗者,其基本理念和人本心理治疗是一致的。按照这种观点,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是真正的治疗者,而治疗者则是患者的助手。患者可以使用治疗的理论、结构和程序。换句话说,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是在进行自我治疗。“是在和另一个创造性的智慧进行对话。”④
博哈特和托尔曼的研究得出了几个重要的结论:(1)治疗的程序和技术在产生疗效方面只起很小的作用;
(2)一般地说,不同的治疗方法所起的作用大致相同;
(3)对治疗真正起作用的是患者的自我帮助;
(4)医患之间的关系比治疗的程序更重要;
(5)患者的参与程度是检验疗效的最重要指标;
(6)人具有恢复活力的巨大潜能,因而具有自我治愈的能力。这些结论有力地说明了“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个根本的道理。当然,如果患者不需要任何指导就能自我治愈,那也就没有必要到心理治疗医生这里来了,心理治疗这个行业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掌握必要的方法技巧对患者自我治愈的程度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治疗者要帮助患者参与到治疗过程中去,并向他提供一些可行的治疗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患者通过大量地采用这些来自不同观点的治疗结构和手段,并在自我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自我治愈。


显然,这种让患者自我治愈的观点确实是一种元理论的观点,因为患者可以和治疗者一起从许多治疗程序中选择一种患者认为最可行和最适合的程序。这和通常医学模式的心理治疗是大不相同的。在医学模式的心理治疗中,治疗者被视为专家,他指导着整个治疗的过程和后果。所使用的程序就是“干预”和“治疗”,然后观察这种干预或治疗是否在患者身上发挥作用,也就是有没有疗效。而患者自我治疗的观点则认为,如果没有患者的积极参与,干预是不可能对患者的改变发挥任何作用的。因为干预是外来的,其本身并没有生命活力,只有当患者真正接受或者投身于这种干预之中,它才具有了生命活力、能量和智慧。在这个意义上说,干预只是一种工具,患者可以用来对其自我治疗产生作用。这种治疗的基本步骤就是:“患者→对治疗者的干预进行操作→产生影响或后果”。


自我治疗的最大作用就是患者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程序,把治疗者的建议进行自我解释,为自己的治疗目的服务。1997年,博哈特和鲍伊德在研究中发现,如果治疗者的移情理解正是他们的成长所需要的,患者就会把这种移情解释为对他提供了支持或启发。托尔曼在与以前的患者谈话时也发现,“我把我的干预和我的话语看得太严肃了。病人报告了下面这些我不记得提过的建议。他们创造性地做了自己的解释,这些解释有时和我所收集到东西大不相同,有时比我的建议更具有创造性和更合适。”⑤
显然,心理治疗是医患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对话,其中患者是这出戏的主角,但配角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双方相互合作,共同探讨,提出一些最适合于来访者自我治疗的方式。双方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中来访者的创造性理解是尤为重要的。治疗者也提出干预或治疗的技术程序,但这些都不是机械地运用在来访者身上的。它们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来访者是否理解了、他是否同意并积极地予以合作。根据来访者的陈述,治疗者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认为某种方法有助于来访者的自我治疗,但治疗者不能下命令,也不能认为这就是他开的处方。治疗者的建议是否起作用,需要医患双方的合作,也就是要把来访者看作是心理治疗关系中的一个真正的合作伙伴。这样,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来访者就是在进行合作指导。


和传统的心理治疗不同,自我治愈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操作和控制,而是向他提供一系列学习的机会,把一些主要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手段告诉来访者,由他自己做出选择。这些机会包括:(1)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给来访者提供移情的活动空间,使他能够创造性地思考他们双方所探讨的问题。(2)存在治疗与心理动力学治疗。提供一个有效的人际关系学习环境,治疗者要成为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3)心理动力学的解释和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提供一个促进对话的环境,使人产生新的顿悟和观点。(4)换位思考和模棱两可的干预,提供一些练习,促使来访者创造性的发挥。(5)认知—行为治疗。提供一些教学计划,这些教学计划要给来访者讲授一些新的技能并减少他的恐惧感。


由于充分相信来访者具有自我治愈的潜能,因此,这种元理论观点是非常灵活的。治疗者并不给来访者开处方,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些治疗的程序,通过双方真正的对话与合作,达到自我治愈的目的。治疗者除了提供一些必要的程序之外,其主要的任务就是与来访者进行对话,看他使用了什么程序,学到了什么东西。在提供了必要的程序之后,来访者在使用时也可能会进行变动,不一定死板地恪守原来的做法。这很有点像我国古语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要在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并创造性地使用相应的治疗技术,就可以认为这种治疗是“人性化的”,是以人为本的。


总之,经验心理治疗不仅在理论上扩展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思想,而且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方法和治疗手段,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生命活力。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曾一度陷入低谷,但很多资料和研究表明,它正在积聚力量,在新的世纪里表现出重新崛起和复兴的迹象。


注释:

① 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Levin,D.M.(Ed.):Language Beyond Postmodemism,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③Rowan,J:Ordinary Ecstasy,The Dialectic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Brunner-Routledge.
④Rowan,J.:Ordinary Ecstasy,The Dialectics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Brunner-Routledge,.
⑤Tallman,M.:Single Session Therapy,San Francisco,Jessey-Bass.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