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读后感 > 列表页

读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17  分类: 读后感 手机版

篇一: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篇一: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最近非常辛苦地读完了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读完之后心情五味杂陈,为主人翁的悲催生活而难过,觉得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可真是窝囊啊,距离自己一直理解的现实生活好遥远。

无论是杨百顺还是牛爱国,他们都是>孤独的,窝囊的,没有复杂的想法和生活追求,随波逐流地被命运无情和被动地安排,随遇而安,太没有生活的乐趣和激情了,我受不了这样的生活。

我忽然觉得我的生活和家庭是幸运的,我和老公说得着,有的话可说,这应该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啦,我和儿子关系不错,没有太多矛盾和纠结,陪着孩子一点点的成长,多幸福。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励志小说看多了,不适应这种没有生活朝气的命运,我想起《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积极的小说对我的人生都有正能量的激励,所以,一句顶一万句,带给我的负能量,只能是提醒我,可别像他们那样憋屈啊。

小说要表达的可能更多地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说得上话,非常重要,我觉得这有点以偏概全了,作者也许只想突出一点来说透吧。

看完了小说,为转换心情,我上网挑了个喜剧爱情电影《一夜惊喜》来冲洗我心中的堵,让我快速回到快乐幸福的好生活中。

篇二: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老刘的这本小说还是延续着他的写作风格: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重大的事件,描写的都是老百姓的>故事,透露着小人物对生活的无奈。《一句顶一万句》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两个部分,延津就是老刘的家乡河南省延津县,书中写的就是延津的一些人和事。看书的时候,感觉就好像老刘坐在你对面,泡着壶茶跟你“喷空”,说着他记忆中的家乡的故事。因此读这本书会让你感觉很轻松,没有了专业书的压抑,没有了哲学书的深奥,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跃然纸上,在你眼前晃动。而且我们离河南较近,对文中的风俗、方言更容易理解。

主人公杨百顺一生孤苦,最羡慕的职业是喊丧,最崇拜的人是喊丧的罗长礼,却未曾说过话;最好的朋友是剃头的老裴,也是一年碰不上几次面;老裴偶遇躺在草垛上打摆子发烧的杨百顺,救了他一命,同时也是救了为了一句话怒气冲冲正要去杀小孩舅的老裴自己。一句话让杨百顺把老裴视作最好的朋友,一句话也差点让老裴成为杀人犯。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一句肺腑之言能让陌生人成为知己,一句诋毁人的话能让朋友成为仇人。有的人整天夸夸其谈,嘴巴像刀子,却说不到点子上;有的人寡言少语,却能

一语中的。书中上部分杨百顺为了找“能说的上话”的养女,走出延津;下部分牛爱国为了找“能说的上话”的朋友,回到延津。一走一回,延宕百年,都是为了一句话,为了“能说的上话”。为什么他们会辗转千里就为了说句话?正是因为他们的孤独。“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说话是人的本能,也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工具。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桎梏给国人带来谨言慎语的思想,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诚信缺失更是让人人都树立了防御意识,三缄其口。但是每个人天生都有倾诉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排泄的时候,孤独和寂寞便油然而生。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孤独者还有私塾先生老汪,老汪孤独是因为思念一个人,思念她而又找不得,所以经常堵得慌,他排解的方式是散步,走走散散也就好了。老汪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解释是“孔子当时正伤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有朋友,才会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这个孤独的老汪后来更苦。淘气的小女儿淹死后,看着淹死女儿的水缸哭了三个时辰,半年后也不能释怀,“心里像火燎一样,再忍就疯了”,想哭却哭不出来,痛到深处就是这样子吧。最后,老汪决定走出延津,一路向西,到了宝鸡以吹糖人为生。老汪在书中只是个片段,但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就像余华《活着》中的福贵一样孤苦的让人心酸。我时常在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穿着长衫,在他的“种桃书屋”书写着“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的老头。

再有杨百顺的师傅老詹,不远万里从意大利到这儿传教,传教一生也只仅仅九个徒弟,但是他并不气馁,仍然风里雨里的满延津跑。常人应该认为老詹一个人背井离乡应该是最孤独的,但恰恰相反老詹不觉得孤独,这就是信仰的作用。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个信仰,无论你是信佛、信基督,还是信共产主义。就像老詹传教时说的:“信了他,你就知道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书中还有更多的人物,都是些社会底层:买豆腐的、赶马车的、剃头的、杀猪的,我们多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孤独谁没有呢?其实人们都孤独,只是大多数人在孤独发作的时候才意识到它的存在。每个人排解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散步,四处溜达;有的人喝酒,一醉解千愁;有的人是找一知己聊天,互诉衷肠。

我想起老刘在电影《甲方乙方》里客串出演的那个有点自闭的情痴,幻想着和异国公主的恋情。是否老刘自己也是孤独的呢?

“一个女人与人通奸,通奸之前,总有一句话打动了她。”这句话是什么,杨百顺一辈子没有想出来。我们也都有自己的一句话,但最终,谁是最佳的听众?更多时候,我们的这句话都留给了自己。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无人可说;大多数人到后来,是无话可说。千百年来,中国人真的是孤独的,茫然四顾,找不到一个说话的人。被现实的利益羁绊着,成为不敢说的理由;被礼仪道德约束着,成为不好说的理由;认识水平有高下,成了不想说的理由。

当杨百顺最后看到自己私奔的媳妇和情夫之间的亲密的一句顶一万句,他突然没有了仇恨,终结了他的寻找,开始了他的新生。人就应该这样,生活不是生活在过去,而是要生活在未来。活在当下,好在我们还有希望,可以快乐的孤独着。

篇三: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非常好看,让人爱不释卷,欲罢不能,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大段大段的人物对话,简洁先练,又暗含寓意,构成言说的艺术。是一部众生喧哗而又怀抱巨大沉默的小说。而刘氏幽默,总让你会心一笑。

最终用了两口气,读完了《一句顶一万句》,读这本书,不是因为它获得了2011年的矛盾文学奖,而是一直就喜欢刘震云的作品。

读罢,心绪再不能平静。望着车窗外疾驰而过,薄雾笼罩着的田野,仿佛自己的身体升腾到了半空中,可以俯瞰这苍茫大地上的人间百态,芸芸众生,回味着中国人经历着的千年孤独。

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万,能过心的人却千里难寻;书中的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朋友,说得上话,且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一句顶一万句》反映了中国式的孤独和友情观。

《一句顶一万句》书中的内容极其丰沛。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故事的厚度、宽度和深度,让人看到百年苍生的宽广和深邃。人世间百态丛生,恩恩怨怨,伦理情感??被作者“剔骨剥肉,一码一码,码放得整整齐齐”。书中描写了很多人物之间的关系:N对朋友,父子,父女,母子,夫妇,情人,雇主与员工??既觉得繁复又简单,且充满寓意。似乎所有的社群组织关系,朋友间的情谊,家庭的和谐,乃至于性欲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有关。

书中描写的虽是一班生活在乡土间的卑微百姓:卖豆腐的老杨,剃头的老裴,打铁的老李,以及杀猪的,贩驴的,染布的,开饭铺的,还有提刀上路杀人的??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无论你生活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对书中的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感同身受,从中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关于书名,用刘震云自己的话说:“相对于书的内容,书的名字应该是一块冰,掉到水里也就是书的内容里能融化,而不是一块石头,在水里还是石头??”

一句顶一万句:“那一句”应该是句什么话?就是一句有见识的话,因为“一句有见识的话,顶的上一万句废话”。书中的人物为了那句话,一个“走出”,一个“回归”,苦苦找寻百年,孤独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活的苦难,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如影随形的陪伴着一代代中国人。

朋友是危险的,知心的话更是危险的,有时甚至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反而刺向自己。由于人心难测,由于社群、地位和利益变了,情景变了,时间变了,朋友也变了。因此,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

《一句顶一万句》,好书啊好书!

篇二:《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看《一句顶一万句》,起初不明白一句顶一万句跟书中故事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这么取名,直到看到吴摩西(他原名杨百顺,改了几回名,通篇看下来,我却喜欢当他是吴摩西)把养女巧玲弄丢了,他想到自己这些年的遭遇,从做豆腐起,到杀猪,到染坊,到信主,到破竹子,到沿街给人跳水,到去县政府种菜,到入赘嫁给吴香香,到无香香跟人跑了,没有一步不坎坷,但所有的坎坷加起来,都比不上巧玲丢了。

因为无摩西从这么多坎坷中捱过来,跟谁也说不上话,唯独跟5岁的巧玲说得着。一个人要是跟谁说得着,那就一句顶一万句,让人心里舒坦、踏实、不孤单,哪怕是漫无边际的废话也能浸泡出有滋有味的生活。

就像巧玲还没丢的时候,吴摩西带着她,夜间都睡下了。

无摩西:

巧玲,睡着了吗

巧玲:

咋?

吴摩西:

我让你堵鸡窝,你堵了吗?

巧玲:

哎呀,我忘了。

吴摩西:

堵去。

巧玲有些发愁:

外面天黑,我不敢去。

吴摩西呸了一口:

指着你,鸡早让黄鼠狼叼跑了,我早堵上了。

巧玲笑了:

明儿吧,明儿我帮你拴驴。

&&

人海茫茫,要遇到一个说得着的人不容易,两个人说不说得着,有很多原因,比如性格脾气,比如爱好,比如背景经历,比如共同的处境,比如相互关心&&道理自然有很多,但也没有去深究的必要,因为说得着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人总是孤独的。

吴摩西半生漂泊,没有遇到一个说的着的,他是孤独的,孤独到没有一个可以投奔的人,孤独到只跟一个孩子说得着。为了寻找唯一说得着的巧玲,吴摩西满世界寻找,最终无果,只得远走他乡,走到一个能让自己稍微心安的地方,再次改名换姓,继续孤独地生活。

《一句顶一万句》中,除了吴摩西,也没有谁是不孤独的,比如吴摩西的爹老杨,一辈子把老马当朋友,可到头来发现老马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吴摩西的嫂子秦曼卿能够破釜沉舟下嫁杨家,是因为看到样百业卖豆腐时给人多称了三两,她以为卖豆腐是这样,换别的事,也只有别人对不住他,他不会对不住别人,而其实样百业多称豆腐给人家只是恰巧借豆腐发泄对他爹老杨的不满,嫁到杨家,第一眼看到真实的杨百业,令秦曼卿对自己的选择彻底灰了心。还有巧玲,被人拐卖,百般波折,到老了,也像曾经的养父吴摩西一样,只跟7岁的孙女百慧说得上话。巧玲的儿子牛爱国也是为着寻找说得着的人,满世界奔波。

大家都说《一句顶一万句》是中国的《百年孤独》,还没有读过《百年孤独》,要去拜读一下。我们芸芸众生,人人都是孤独的,去读懂这些孤独,人或许能更坦然的接受这个熙熙攘攘却人人孤独的世界,能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孤独人生。如若幸运,在漫长的孤独中能够偶遇说得着的人,那时可以好好体会一句顶一万句的畅快,真正满足的感叹一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篇三:《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生活,不易

每次读过小说,因为方法的问题,不会有太多细节的记忆,只是对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次重读了《一句顶一万句》,读过之后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生活真的是苦,人的命运也真是无常。

这本书语言上很有特点,不过让我总结却是总结不出来的,只是觉得读着爽快顺畅。书中的一些句子结构很有意思,比如:XX怎样怎样不是因为aa是因为bb,又不是因为bb而是因为cc。这种结构让我发笑的同时又会思考XX怎样怎样到底是因为aa呢还是bb还是cc,使我更容易融进书中。当然,整本书是没有复杂的句子的,句子都很简短,很容易让人理解。

简单地说,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

细说呢,上半部分的主人公杨百顺上过私塾,结果先生因为女儿的死而远走他乡。于是杨百顺去和老杨磨豆腐,后来又因为老杨在他与弟弟杨百利谁去上县新学的问题上做的手脚而离家出走。离家出走后他经过老裴的介绍去老曾那学杀猪,后来又因为与师父师娘闹翻而回家。回家之后又因看到杨百利在上过新学后已经可与各位东家同桌,而自己只能在茅厕旁填粪坑便起杀心去杀当初给老杨出主意的老马。可走到半路心便慢了,又碰巧遇见曾经的同学小宋,接着便与小宋去了老蒋染坊当学徒。几个月后,杨百顺不小心弄丢了老蒋的猴便又离

开染坊。离开染坊后他想起了老詹,老詹是个传教的意大利人,他觉得杨百顺与主有缘便劝说他信主并改叫杨摩西,而且介绍他去了县城老鲁的竹业社。他在竹业社又因为晚上要听老詹讲经而精力不济导致不断劈坏竹子而被老鲁撵走。之后他又挑过水舞过社火,在县衙种过菜,直到因他入赘吴香香家而改名吴摩西。可吴香香与他说不着,反倒是吴香香与前夫的女儿巧玲与他说得着。结婚了本该安定下来,可吴香香最后又与隔壁银饰铺的老高私奔了,这时已叫吴摩西的杨百顺便不得不带着巧玲一起去找吴香香。可是路上巧玲又被一个人贩子骗走了,吴摩西寻找未果,便伤了心,从此改名罗长礼远走他乡。

下半部的主人公牛爱国与吴摩西相似,都是做了很多行业但是不顺,最后老婆与别人跑了,而自己为了寻找于是离开家乡。

书中有许多片段让我有一闪而过的思绪,然而大部分忘却了。不过我还是选择三个来简单的说说。

一. 这世上的事情都绕

过去贩驴的老裴的老婆怕老裴,可有一年他在内蒙相好的事被发现了,老裴便怕了老蔡。从此老裴不再贩驴改剃头了。春生是老裴的外甥,而且老裴从小是他姐带大的,可老蔡不喜欢老裴他姐。一次老裴的女儿梅朵过生日,老蔡特意烙的饼。不巧春生来了,多吃了几张饼。他走后,老蔡骂了上了。先骂春生,再骂老裴他姐,最后连着老裴一起骂,骂他和他姐都下流,就应该一起下流完了。老裴一怒之下打了老蔡一巴掌,第二天老蔡她娘家哥蔡宝林便来了。娘家哥进门,坐下,开始跟老裴讲理。可这讲理不但不同于别人的理,说话也绕。

绕着绕着,事情越扯越长,最后老裴也犯了疑乎,除了疑乎,还害怕这理把自己绕疯;便装作心服口服,给老蔡和她娘家哥各赔了个不是。老蔡不依,还打了老裴一巴掌。可过后老裴一合计便觉得事情不对,老蔡她娘家哥怎么就把一件事说成了另一件事呢?第二天,老蔡没在家呆着,出去把这事儿当笑话给别人听了。老裴也是一时怒从心中起,拿起砍刀就要去杀人。可路上遇到了因为弄丢羊而逃出家的躲在草场的杨百顺,看他可怜便带他去吃了碗烩面,然后杀人的念头就慢了下来。又想自己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能为了几张饼的事杀人呢,况且家里还有孩子呢。于是长叹一口气,原来这世上的事情都绕。

世上的事总是一件又缠着另一件,看似在说这件事,其实却是在说另一件事。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时,往往会有好多件事牵制着我们,于是权衡利弊便必不可少,甚至于好多时候我们最不喜欢的决定却是最适合的。我想是不是我们越大,需要考虑的事情越多,身上的负担越重,像学生时代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也许已经不多了。

二.失去了才珍惜

老汪在东家老范的私塾里教书。灯盏是老汪的小女儿,从小就淘。一日灯盏掉进水缸淹死了。当时家里各家孩子都多,老汪不觉得太难过,可三个月后找到东家老范说要走。老范劝说:“算了,都过去小半年了。”老汪:“东家,我也想算了,可心不由人呀。娃在时我也烦她,打她,现在她不在了,天天想她,光想见她。白天见不着,夜里天天梦她。梦里娃不逃了,站在床前,老说:‘爹,天冷了,我给你掖掖被窝。’”

当我看到上面的那段时,很有哭的冲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亲人在时总觉得有千般不好,可他们走后想念万分。其他事物我们有时对其亦是如此,也许生活就是让我们这般无奈。

三.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的着的人千里难寻。

老汪一日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啊,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那不是添堵么?恰恰是身边没有朋友,才把这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况且是不是朋友还

读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

两说呢。

这话不好说全错,有的人性格外向,即使与人不说心里话只是胡侃也是开心的;有的人只需有三五知己则可,嘴上逗乐的朋友并不太需要,都是因人而异罢了。但是无论哪种性格的人,想找到可以说说心里话的朋友都是要靠机缘的。

说完记得住的,再说说记不住的。书中丈夫与妻子说不着的太多太多,两人结婚要么因为家境合适,要么因为一时冲动,又或有所图谋,真正说得着有感情的却都是私奔的几对。而说不着的夫妻要么有一方总是沉默,要么两人矛盾不断。我不知道现在的家庭都是怎样的,但是书中的情况我却目睹了好些年,真的觉得好悲哀。

两个主人公的经历我不知道叫不叫悲惨,但是他们生活中经历的苦的感觉却让我不能忘记,而且也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印象。常人生活中很少看到这种状况,不过也许我们身边的某个人便正在遭受生活的折磨。对于我来讲,到现在为止,生活中有挫折,但是与他人相比也许根本不算什么。生活本就是这般不易。而在这无常的命运里,反

抗与顺从都是生活方式中的一种。而我还年轻,经历的还太少,不敢多谈什么是生活。所以,我还不知道哪种是对的,而我又会选择哪种。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