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范例 > 列表页

设计范例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9  分类: 范例 手机版

篇一:设计范例

设计内容和方法简述

1 塔型的选择

填料、板式(泡罩、浮阀、筛板、舌形、网孔、垂直筛板、多降液管塔板等)

2 设计条件的选择

(1)操作压强(常压、加压、真空); (2)进料热状态和回流热状态; (3)加热方式(直接、间接); (4)冷凝与冷却。

条件选择的原则: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3 物料衡算

全塔物料横算 F=D+W FxF=DxD+WxW 联立解得:D,W 4 相平衡关系

可认为对本次设计给出的9组物系,溶液为理想溶液,气体为理想气体。查平衡数据,将t,xA,yA三个参数同时绘制在一张方格纸上作 t ~ x

设计范例

(y) 图(参照《传质分离技术》P27页图1-27),然后根据t ~ x (y) 图作y ~ x图(参照《传质分离技术》P28页图1-28)。

5 塔板数的确定 5.1 确定进料热状态 泡点进料:q?1 5.2 求最小回流比 Rmin

可用图解法确定ye、xe(q线与平衡线交点)。 (1) 确定相对挥发度? 5.3 选择回流比 R

??DW

先由t ~ x (y) 图 查取塔塔底温度,再有差得的温度根据相平衡数据查取A、B组分在指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00PA(顶)PA(底)

,?W=0 ?D=0

PB(底)PB(顶)

(2) 用Feske方程求取最少理论板数 Nmin(P105 式7-69;也可以用图解法求全回流时的理论

板数)。

(3) 选定一个回流比R,由吉利兰关联图求出一个对应的理论板数NT(捷算法),如此反复计算(P107\P109)。

(4) 作R ~ NT 图,从图上确定最适宜回流比Ropt,作为设计回流比R。 最适宜回流比的选择原则:总费用最低。

Ropt =(1.2~2.0)Rmin

5.4 求取理论板数NT

逐板计算法:交替使用平衡方程与操作线方程(也可用图解法)。

5.5 灵敏板的确定

由每块理论板的组成x,可查出对应的泡点t,作温度分布曲线(t~NT),可大致确定灵敏板的位置。

然后,再由全塔效率定出灵敏板所对应的实际板位置。 由O’connell关联图确定全塔效率ET。 实际板数:

,塔釜为一块理论板

NTR

?1ET

5.6 确定实际板数N

(P130页图8-10,注意定性温度及物性数据的选取与计算。)

N?

NT?1ET

加料板位置:

Nm?

,N

TR

为精馏段理论板数

注意加料位置应设3个,以便开车时调试选优。

6塔板的设计(只设计精馏段)

设计意图:总体逆流、板上错流。

克服塔内的非理想流动:液沫夹带、气泡夹带、气体的不均匀流动、液体的不均匀流动。 克服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夹带液泛、溢流液泛、严重漏液。) (1)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t?1(t

2

D

6.1 塔径初选与计算

,由查取的平衡组成:xA,yA;密度:ρLA,ρLB;表面张力:?A,?B

?tFB)

气相平均摩尔量:MV?MAyA?MB(1?yA) 气相平均密度:?V气相体积流量:V

h

?

MV273

?

22.4t?273

273?t273

?(R?1)D?22.4?

,m3/h

液相平均摩尔量:ML?MAxA?MB(1?xA) 液相轻组分质量分率:液相平均密度:

1?wA

wA?

xAMA

xAMA?(1?xA)MB

?L?LA

?

1?wA

?LB

液相体积流量:L

h

?RD?

ML

,m3/h

?L

液相表面张力近似为:???AxA??B(1?xA) (2)选取板间距 HT(预选450 mm)

注意:现在一般都采用较大的板间距。(P132页表8-2) (3)求液泛气速 uf

计算气液两相流动参数(动能因子)FLV,查取气相负荷因子Cf20。(P133页)

?L??V0.5

uf?Cf20()()

20?V

?

0.2

'

(4)设计气速 un 和所需的气体流通截面积 A'

n

'=(0.8~0.85)u,易起泡物系,

fun= 0.75uf un

'

(5)确定降液管型式与堰长 lw,计算塔径 D

单流型、双流型、多流型、阶梯流型。弓形降液管,单流型取 lw / D = 0.6~0.8。 注意圆整规则,50 mm进位;100 mm进位;200 mm进位;1500 mm为特例。 (1)溢流堰的型式和高度 hw

一般为平堰,堰上溢流高度 how≤ 6 mm 时用齿形堰。 (2)降液管和受液盘的结构及有关尺寸

6.2 塔板详细设计

弓形降液管一般是垂直的。为保证液封,避免堵塞,降液管底部与塔板的间隙 ho为:hw >ho >

20~25 mm

(3)安定区和边缘区宽度

为减少倾向性漏液,设入口安定区,W= 50~100 mm;出口安定区

s

Ws'= Ws。

边缘区宽度 W= 25~50 mm。

c

(4)孔径与开孔率

p.137,计算有效面积A,注意式中

a

x 为。

sin()

r

?1

Aa?2[xr2?x2?

2?1x rsin()]o

r180

?

孔径d= 3~8 mm,孔间距 t =(2.5~5)d

oo

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正方形、正方形错排。 如为正三角形排列,算出开孔率,然后可求得孔数。 方格纸上画塔板布置图。 (1)塔板压降的校核

干板压降h,液层阻力h,塔板压降:

d

l

7 精馏段流体力学校核

hf?hd?hl

选板厚 ?

?do,碳钢、铜合金钢:?= 3~4 mm;不锈钢:do?(1.5~2)?。

堰上液流高度 how > 6 mm,防止脉冲式流动。 (2)液沫夹带量的校核

液沫夹带量 ev? 0.1 kg液体/ kg干气 (3)溢流液泛条件的校核

降液管内泡沫层高度:Hfd?降液管内当量清液高度:

Hd

?

?HT?hw

Hd?hw?how????hf?hf

一般 ? = 0.5;不易发泡 ? = 0.6~0.7;易发泡 ? = 0.3~0.4。 (4)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的校核

为避免严重的气泡夹带,规定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

AfHdLs

?3~5 s,易起泡,取较高

数值。

(5)漏液点的校核

为保证足够的操作弹性,筛板稳定系数:

u

k?o? 1.5~2.0

uow

8 负荷性能图

(1)液相下限线 (2)液相上限线 (3)漏液线

(4)过量液沫夹带线 (5)溢流液泛线 (6)操作点与操作线 方格纸上画负荷性能图。 塔的操作弹性:K? 9 塔体总高

注意塔顶空间、塔底空间、开有人孔的两板间距、

Vmax

?3,比较理想。 Vmin

进料段高度、注意入口设施。

篇二:设计说明范例

设计说明范例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项目概况

1、 区位

2、 基地现状

3、 设计范围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构架

1、 指导思想

2、 设计原则

3、 设计理念

四、设计布局

五、种植设计

1、 设计原则

2、 具体设计

3、 树种选择

六、照明设计

七、景观小品设计

八、无障碍设计

九、设施布置

第二部分 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

一、 存在问题

二、 沿街建筑分类

三、 整治对策

1、 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2、 在建建筑的整治

3、 未建空地的整治

4、 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

第三部分

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第四部分 附图

1、 总平面彩图 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

2、 总平面图 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

3、 分析图 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

4、 道路断面 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

5、 沿街立面 1:200

6-9 节点详图 1:500

10-13 绿化详图 1:500

14 隔离带设计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

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

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B类:

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

地外观不整洁。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

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

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道路红线内:存在部

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3.设计范围:本次景观设计范围为南起疏港路火车站、北至江滨路火车站,总长4.12km,宽50m的

道路红线,以及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0m的用地。设计重点在从人行道至建筑物临街面15.5m之

间,还有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学院路、黎明路形成的几处景观节点空间。

二、设计依据

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83-99

5、开发和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地形图、文字资料等

三、设计构架

1、 指导思想

(1) 景观设计与沿道路城市规划有机衔接,考虑本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性质,其街景在

风格上与城市设计相和谐,并与周边环境构成借景、对景等景观效果。

(2) 与沿街建筑性质、功能结合。

(3) 构筑完整的道路景观小品(包括标志牌、灯具、座椅、花坛、候车亭等)系统。

(4) 设计中力求体现温州现代城市特色及历史文脉。

2、 设计原则

(1) 整体性:注重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总体上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遵循整体风格统

一的基础上求变化。

(2) 舒适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整体上采用大色块的设计手法,减少跳

跃感;细部处理则提供适宜人体尺度、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及材质和形式的变化。

(3) 适用性:为周边建筑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如商业建筑入口和交叉口处的广场及开放

场地;并结合功能性小品的布置,如电话亭、卖亭、座凳等,使道路环境不仅可观且可使用。

(4) 空间感:根据现有的基地形态,以“收放结合”的平面形态配合竖向多层次的景观元

素(包括绿化、雕塑、水体、灯具等),塑造道路环境的多元空间感。

(5) 视觉化:充分运用景观设计的各类元素,在构图、材料、质感、植物形态及色彩、平

面等各个方面相配合,强化车行和步行过程中的视觉美感。

3、 设计理念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景观设

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加道路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四、设计布局

本方案的设计布局可以归纳为:一轴、三心、五段。

一轴:及贯穿全体的景观轴。以本轴串联各节点及其它景观,使各部分依傍此轴形成风格上的统

一。

三心:指三处主要节点,分别位于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及黎明路三个交叉点。 市府路节点主要体现对景效果,由于本节点同时是温州市另一重点路段——市府路景观轴线的尽端

所在,故设置视野相对开阔的休闲广场,同时提供两条道路的景观节点和活动空间。 第二部分

车站大道建筑沿街立面整治

一、存在问题

车站大道做为温州市的一条迎宾大道,南起疏港公路,北接江滨路,交通功能十分重要,同

时,车站大道是外地客人来温参观的必经之路,是展现温州城市面貌的主要窗口。目前车站大道沿

街立面现状存在的环境景观问题,简单归结有以下四点:

1、沿街建筑形式与色彩杂乱无章,没有个性特色。城市街道与建筑不协调,没有给人以和谐

明朗形象;

2、道路两侧的施工工地围墙多为没有修饰的实墙,墙上广告随意乱贴;

3、街道的环境设施、小品、候车廊和绿化配置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整体性较差。道路上空

各种线缆横七竖八,各种招牌、广告牌、霓虹灯也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给人杂乱的感觉;

4、建筑立面上的防盗窗,外挂式的空调机严重破坏街道景观的整体效果。

二、沿街建筑分类

根据沿街建筑用地功能与使用情况分为四大类:1、已建成建筑;2、在建建筑;3、未建的空地;

4、需改建的旧房。

三、整治对策

根据凯文•林奇(Kevinlynch)首先提出的城市环境所必须具备的“活力性、感觉性、适合性、接

近性、管理性”五种性能,结合车站大道的自身特点,在车站大道的立面整治规划设计中,我们提

出以下整治措施: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1)、文化、标志性建筑:

一、墙面清洗。

二、墙体屋面上不准设广告牌店招,设彩色泛光灯,珠灯等烘托轮廓线,特例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后

只能设在三层以下适当的位置。

三、防盗窗、室外机全部拆除,建议设中央空调。

(2)、办公楼:

一、墙面清洗。

二、灯光突出轮廓线。

三、墙体上不准设单位名称标志,单体名称应集中设置在主楼入口处。

四、大楼名称(唯一)经主管部门同意设在适当位置。

五、防盗窗、室外机只能设在背面,建议设集中空调。

(3)、商住楼:

一、墙面清洗

二、原则上灯光只能设在一层、二层商业建筑部分,住宅楼原则不设灯光,保证住宅私密性和舒适

感。商业性质的裙房可设霓虹灯。

三、店招设在裙房以下,经专业设计、并经主管部门审批方可设置。

四、室外机设建筑背立面,公共部分建议设中央空调。

五、住宅空调室外机宜设在沿街视线外的侧立面,或背立面,正立面不准设置,空调室外机位置选

定时需经主管部门批准。

2、正在建建筑的整治

(1)工地沿街侧设防护棚进行封闭施工,棚外可设公益性广告。

(2)施工围墙可以作一些处理,比如设置一些爬藤植物、公益广告、艺术墙、陈列廊等。

3、未建的空地的整治:

红线外30米内设置绿化或广场,以花坛、草皮、铺砖点缀,设置乔木或巨型灯箱广告。

4、需改建旧宅地块整治:

红线外8-10米内设置绿化或小品,设围墙或绿篱改善立面景观。

第三部分

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近几年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车站大道作为我市新建

的一条城市主干道,南抵温州火车站北达江滨路,是一条重要的以交通功能为主的景观大道,随着

道路 的建成,两旁的建设项目也纷纷上马, 90年至今建成的项目就有温州科技文化中心等25

个,己批在建或未建的项目有12个,但目前道路两侧尚有部分旧房尚未改建,以及一

些广告无序摆

放,商铺占经营,违章棚屋的搭建施工场地脏乱都严重影响了该路的景观。加强道路景观整治己成

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由于该路绿化规划及夜景灯光规划己专题委托设计,该两部分内容不再列入本次整治范 围。

一、现状

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

A类:新建地块: 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

B类: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己拆迁的空地, 场地内较脏乱。在建地块部分基地 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

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地外观不整洁。

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一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 好,但外表陈;日,部分建

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

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

一类为旧房:相当杂乱,破旧。

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

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

道路红线内:存在部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被临时绿化占

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二、整治措施:

1、对道路两侧地块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A类:基本维持现状,对建筑沿街立面广告。灯箱、空调机位进行统一规划。

B类:规定设围墙,沿街施工围墙一律退红线0.5米,各道路交叉口根据不同情况再后退,

统一围墙形式,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不得占道。

C类:重点整治建筑外立面,根据各基地实

设计说明

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中心区,地处三江交汇处,在世界双遗产乐山大佛对 面。改造主体及周边地区整体占地十余亩。项目整体位于城市重要地带,其整体 及长远影响十分深远。

计划目标

依据项目报告的发展方向评估,此项目主要定位取向是针对市区发展要求改造成 为城市中心区的市政广场。根据其规模,旅游形态与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规划设 计,并充分考虑配合城市环境利用与保护。使其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市政形象广 场,以增进地方繁荣,发展旅游业,同时提供市民生活休憩的场所。因此在设计 规划时,拟定下列目标:

1.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地方人文特色,用设计规划手段来配合特殊地域环境。

2. 提供高品质的都市开放空间,并预留未来朝国际化发展的设计空间。

3. 配合物理条件,采用合理且可行性高的绿化栽植方式。

篇三:研究设计范例

研究设计具体方案

一.选题题目:中小城市道路改建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马鞍山市道路整修事迹为例

二.目的与意义:通过调查居民在道路改建期间生活方式受到的影响,以及改建完毕后对改建成果的评价,来反映中小城市改建所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反映居民对道路改建的看法意见、反映中小城市居民真实的生活状态和需求。

在实践意义上以求更好地创建符合居民需求的城市交通网络与道路配套设施,为中小城市的道路交通改建活动提供借鉴与资料,能够尽可能在最小程度地影响居民生活和最大程度地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完成城市道路交通的改建,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分析单位:居民

调查对象:居民

研究内容(主题):道路改建对居民的影响

调查内容:调查道路交通改建对居民的出行影响、生活计划规律影响、身体健康与感观影响、心理影响等四大块方面。

调查范围:马鞍山市居民

四.理论假设:本调查为描述性调查,为的是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其他城市的道路改建影响和本调查结论的联系打下基础,故明确的理论假设略。

五.抽样方案:

研究总体:马鞍山市道路改建范围内居民。

抽样方法:采用多段抽样的方法抽样。

抽样程序:1.首先把马鞍山主要改建路段按地理位置标准划分,分为花山区和雨山区两大区;

2.再在两大区内按简单随机抽样各抽出五个社区,这样,共抽取了十个社区;

3.在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社区抽出8栋居民楼;

4.每栋楼按简单随机抽样抽取2户居民户;

5.每户抽中的家庭中抽取一个有能力填答问卷的居民。

抽样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从城市中按地域划分城区。

即按地理位置划为花山区和雨山区两大区。

第二阶段:从城区中抽取社区。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先列出花山区中全部社区的名称,顺序编号,将编号写在小纸条上。将每张小纸条叠起来,放进口袋里混合,从中摸出五张小纸条,这两张小纸条上的号码所对应的社区就是抽取的样本社区;按同样的方法列出雨山区的全部社区顺序编号写在小纸条上,放进口袋混合后摸出五张,得到对应的抽取的样本社区。这样共抽取了十个社区。

第三阶段:从社区中抽取居民楼。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先列出第一个样本社区中所有居民楼的栋数,顺序编号,将编号写在纸条上放进口袋混合,从中摸出的8张纸条对应的编号数就是抽取的样本居民楼的栋数。按同样方法,十个社区每个都抽出8栋样本居民楼。这样共抽取了80栋居民

楼。

第四阶段:从居民楼中抽取居民户。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考虑到实际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拒访、无人居住、外出等各种实际情况,抽样的规模按实际比例的两倍来抽,即每栋楼抽取四户居民户。以前两位为主,后两位以作备用。)先列出第一栋样本居民楼的所有住家门牌号写在纸条上放进口袋混合后摸出四张,即样本居民户。按同样方法,将每栋样本居民楼都抽出四个样本居民户。

第五阶段:从居民户中抽被调查人。

由其家庭成员决定有能力填答问卷的人。

样本规模:由160名居民构成的就是样本。样本规模大小为160。

六.收集方法:采用自填问卷法。

具体采用个别发送法。将问卷印刷好后,由笔者依据抽样本中被调查户的地址逐一登门将问卷发送到符合要求的被调查者手中,同时讲明调查的意义和要求,请他们合作填答,并约定收取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大致定为由笔者上门收取。

分析方法: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

七.调查人员组成:个人

八.调查时间进度:

1. 准备阶段。问卷初稿设计在2009/9/21前;

具体工作为设计调查问卷,抽取城区、社区、居民楼、居民户。

2. 调查实施阶段。调查完成在2009/10/27前;

具体工作为按调查计划入户调查,以个别发送的自填问卷法完成调查问卷。每天实地审核调查问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开展补充调查。

3. 资料整理阶段。编码录入与分析于2009/11/3;

统一在学校进行编码录入。

4. 分析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阶段。调查报告完成在2009/11/27前。

九.研究经费使用计划:经费预计200元,自费。主要用于路费、问卷打印费等。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