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公共管理 > 列表页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7  分类: 公共管理 手机版

篇一: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 2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

书名:《公共行政的精神》

作者: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美)

第一部分:关于本书

本书从公共行政的本源——“公共性”谈起,对涉及公共行政领域的公正、公平、公民精神、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当代公共行政在动荡的变革环境下,必须在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从而构建公共行政官员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与伦理准则,保证建立现代民主政府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在本书最后提出的公共行政八原则,值得每一位研究公共行政的专家、学者以及对公共行政感兴趣的读者加以研读与思考。 第二部分: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阶段

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发表之后,公共行政学便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以行政学家亨利(N·Herry)的观点,经历了不 同时期的典范变迁。

第一阶段:政治行政二分法(1900—1926)。行政学者古得诺于1900年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the politics/administration dichotomy)的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表达。(缺点:忽略了政治环境对公共行政的影响,缺乏对政治环境的研究与了解,更没有政治管理相关的探讨。) 怀特(White)1926年主张: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管理系科学的问题,应维持价值中立,而以追求经济与效率为目标。

公共行政在20C50年代前,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许多行政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古立克——PDSDCORB。

(所谓的行政原则往往彼此矛盾。)

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Political Science)。二战后,由于上两种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公共行政开始向政治学回归。这时的公共行政具有强烈的规范取向(normative orientation)。这时期的

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形成了有“公共而五行政”,对公共管理者知能的研究与培养,没有多大的建树。

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Management)。(1960—70年代起)。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建立在以下基本假设基础上:1。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没有本质的区别。2。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3。企业绩效优于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提高政府绩效。

1975年乔治城公共服务实验室主任莫什金所领导的机关间政策管理援助委员会对预算管理局的报告中提出了公共管理的三个核心要素:政策管理,资源管理,方案管理。这分报告可以说是对公共管理提出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 第三部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一、传统公共行政理论

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和威尔逊、古德渃等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传统公共行政学采取了一种形式主义或静态的研究方法,只注重对官僚体制的分析,忽视了对行政行为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它将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执行决然分开,它推崇效率的标准,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及过程仅仅抽象为若干原理或原则。

这里所谓的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并不是从一组理论原则中推论出来的,而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政府改革运动。 1883年的《彭德尔顿法》,使得政治中立的文官制度成为政府的人事管理依据,标志着美国自1829年以来把公职作为战利品酬劳得胜者、政党直接执政的“政党分肥制”的终结。中立化、职业化、公开考试录用、功绩制、常任制的文官制度,既有效地克服了政府系统存在的裙带关系和官场腐败,又能吸纳更多的社会精英以公共职业的方式提供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既克服了行政人员与选举官员共进退所导致的政府行为和政策系统的非连续性,也提升了政府以“机会均等”的方式提供社会服务的公共精神。正因为如此,理论界普遍将政务官与事务官加以区分的文官制度看作是现代公共行政产生的标志。在19世纪末,这一模式受到美国伍得罗·威尔逊和德国麦克思·韦伯理论的深刻影响。因此,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又被称为威尔逊—韦伯模式。

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把“政治”与“行政”界定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领域:政治是制定法律和公共政策的过程,包含着民主的种种程序如意见表达、投票和政党活动等;行政则是详细、系统地执行法律和公共政策的过程,包含着政府机构及其程序;政治的宪政活动为政府行政提供行为限制与秩序,但政府行政以自身的运作规律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宪政的运行比宪政的制订更为困难,因此应有一门专门的行政科学以提供更多的知识资源来帮助政府管理;行政学研究的目标,首先在于要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而且承担什么任务,其次在于探索政府怎样才能尽可能高效率、低消耗地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

古德诺在1900年出版的《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将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阐述,并认为必须把行政置于政治的控制之下,但政治控制不应超过它用以保证国家意志执行的限度;否则,真正国家意志的自由表达就会发生困难,执行也就没有效率了。

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美国大学中越来越多的开展“为政府服务”的专家培训和科研教育,公共行政开始获得了合法的学术地位,其标志是1926年怀特出版的第一本行政学专著——《行政学导论》。在此著作中,怀特将行政看作是管理和科学命题,认为公共行政自身能够行为一种超越价值的科学,它应当以追求政府活动的经济和效率为目标。

如果说,威尔逊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最大贡献,是通过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界定了现代公共行政的独立领域;而韦伯的贡献则在于,他提出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奠定了现代政府的组织框架和运作机制,从而确立了官僚制在公共行政中的中心地位。韦伯认为,建立在公事公办、非人格化关系结构、层级节制与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官僚制,是现代文明和民主体制所内含的维持法律、经济和技术理性的必要条件与组织手段。准确、速度、知识、连续性、灵活、统一、严格服从、摩擦少、成本低、结果的预见性,是严格的官僚制行政的特性,这使得它在技术方面优于所有其他形式的组织。作为工具理性的官僚制,可以确保法律规则以逻辑严密、机械古板的方式应用于实际情景,同时能够保证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可见,韦伯从工具理性角度阐述的官僚制组织思想,与政治-行政二分法下执行功

能取向的政府行政是高度吻合的。因此,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又被人们称为官僚制行政。

此外,泰罗与法约尔的科学管理思想以及20世纪30年代魏劳比提出的行政原理、40年代古立克提出的行政管理的七环节论,从组织分工与管理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

二、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的涵义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在西方国家越来越成为一个时髦和受欢迎的术语,但是,西方国家对其理解则是宽泛和不确定的。我国近年来也开展了公共管理的研究,但由于过去一直把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译成行政管理,有时也译成公共管理,如公共管理硕士教育(MPA),人们对公共管理的理解更是差异很大和混乱不堪的。正如魏塔克所言,由于公共管理是伴随传统公共行政面临的挑战而出现的,并且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实践中的公共管理更像一只“变形虫”(amoebae)。

(二)公共管理的特性

1、 公共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社会公共事务是指一定时期与一定共同体成员共同利益相关的社会事务,体现为一定共同体成员普遍需求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对公共事务的这种界定,包含如下五层意思:(1)公共事务具有社会性。即某一公共事务对一定的社会共同体成员而言,具有成本的社会分担性与效用的社会共享性。(2)公共事务是公共利益的外在体现。公共事务事关一定共同体公众的共同利益,是共同体公共需求的产物,而公共事务的治理则是为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实现和满足一定共同体成员的公共需求和共同

利益。(3)公共事务的物化表现形式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事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公共秩序的形成和维护,公共问题的确立与解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项目的选择与落实,公共资源的组织、开发和利用,公共设施的合理利用与监管,公共服务的开发与组织,等等。从物化表现形式上看,主要体现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与提供。因此,公共管理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与提供。(4)公共事务具有层次性。根据公共事务与不同共同体的利益相关性,在纵向上可以进行社区性公共事务、地方性公共事务、区域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全球性公共事务的区分。(5)公共事务具有动态性。不同时期内不同国家或地区公共事务的范围存在着差异,同一公共事务在不同时空范围内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公共管理主体的广泛性

我国学者主要从组织角度对公共管理主体进行界定,大体有四种观点:(1)公共管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非政府公共机构。“社会上大量的中介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机构乃至私人机构中的涉公部分”等非政府公共机构也是公共管理的主体。(2)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与非政府的第三部门。第三部门是指社会中除作为纯粹性的第一部门的政府、作为纯粹的第二部门的工商组织以外的广阔社会部门领域。(3)公共管理主体除政府外,还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公共组织,即广义的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4)公共管理主体除广义的政府(立法、司法、行政)外,还包括中国共产党、政协、民主党派以及授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中介组织。

笔者认为,公共管理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继承与批判中发展起来的,对其主体的界定不宜过宽。如果把议会、司法机构、政党等政治组织等严格意义上属于政治管理的范畴也纳入公共管理的范围,既不利于公共管理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的确定,也不利于公共事务管理规律的探讨,更可能破坏既有的宪政秩序。因此,笔者这里赞同第二种观点,即把公共管理主体理解为政府和第三部门。但是,由于第三部门概念的宽泛性,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静下有不同的界定,中国的第三部门主要是指:(1)区域性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的居民自治组织,包括农村中的村民自治委员会和城市中的居民自治委员会;(2)向社会提供公

篇二: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

导论 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一、公共管理及相关概念

1、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

(1)、公共管理的含义: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行政的含义: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

(3)、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与联系:a、公共管理除包括公共行政的许多内涵外,还具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B、公共管理是以管理概念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而公共行政是一种以传统的行政概念为基础的公共服务。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

(1)、公共部门的含义:公共部门是指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公共物品的含义: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物品的消费之外。

(3)公共物品的分类

A、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凡是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等特征的物品是纯公共物品;凡是不能严格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B、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物品)和无形的公共物品(软公共物品)。有形的公共物品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物品,如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政府所提供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一类的服务。

C、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是指由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地方性的公共物品是指由地方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

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

(1)、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共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的,私人管理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2)、效率意识不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责任意识不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门更强调责任意识。

(4)、人事管理的复杂程度不同。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要复杂和严格的多。

(5)、政治性或公共性不同。与私人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特征。

4、治理与善治

治理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当涉及国家发展的问题时,治理被等同于单个国家的可统治性,时为了发展而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资源的管理中运用权力的方式。 善治的基本要素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几个方面,这几个要素是构成规范政治权力的主要标准。

二、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1、公共管理学的形成

公共管理学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研究方向由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一问所确定,其相对独立的学术框架建立于20世纪20-30年代,以1926年怀特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和1927年威洛比的《公共行政管理》的出版为标志。

2、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公共管理范式的产生

(1)、公共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三次范式转换

指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代表了公共部门管理研究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的三种研究途径或范式。

(2)、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

指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后,出现了两种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尝试:a、以弗雷德里克森等人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强调一种民主取向的公共行政学;b、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这一流派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迅速成长,在70~80年代成为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相抗衡的学派。

(3)、公共管理范式的产生

A、公共管理的P途径和B途径

公共管理的P途径,即公共管理的政策分析途径。P途径的研究焦点集中在政府的项目上,将项目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机构方面的重要性不再由其自身决定,而是由其与公共项目绩效的相关性所决定。这一途径强调在管理方面的差异性,主张用政策分析的啊、方法去研究政府组织管理的过程。P途径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源管理者的对话。

公共管理的B途径,即公共管理的商业研究途径。B途径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研究中,并仍然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B途径强调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管理的相似性;B途径更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糅合不同的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较作为基础的综合框架,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把焦点集中在职业化的广告管理者而非政治执行官身上。

B、公共管理范式的产生

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孕育和发展,公共管理的P途径和B途径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范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公共管理逐渐成为一种鱼传统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分析并驾齐驱的公共部门管理研究的三大途径或三大范式之一。

(4)、公共管理途径的特征

拒斥公共行政学和执行研究。公共管理从一开始就明确拒绝公共行政学和政策执行这两种传统途径。

一种乐观的规范研究领域。与政策执行致力于研究取得项目和政策目标的不可能性不同,公共管理致力于研究如何产生结果。

以顶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为焦点。公共管理分析的单位是公共机构的高层管理者的行为,而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是决定战略。

通过案例研究来发展知识。公共管理研究通过一种粗糙的演绎方法,通过与商学院相类似的决策案例和广告管理者的个人经验来寻找真知灼见。

为管理研究取得与决策研究相同的立足点而奋斗。在公共政策学员中,政策分析已经取得支配地位,而(公共)管理在决策分析中时次要角色,公共管理自觉的为取得与经济学和政策分析的同等地位而努力。

三、公共管理的学科范围

1、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其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研究对象与范围更为广泛

公共管理学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

公共管理学涉及大量的公共行政学没有涉及的其他主题。

公共管理学即时实证的,又是规范的。

与传统行政学相比,公共管理学更具现实性。

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1、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较有影响的学科研究途径有四种:管理学途径、政治学途径、法学途径和经济学途径。 管理学途径:把公共行政视为一种管理行为,与民营部门的运作相类似。

政治学途径:强调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从而关注其政治的层面。

法学途径:强调主权、宪法和管理实践在公共行政中的重要性,从而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法律事务。

经济学途径:即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看待公共管理问题。在当代公共管理及公共政策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学途径是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学派。

A、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设、交换范式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和公共

政策领域。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公共选择理论假设:政治行动者个人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最有利的行动方案。

B、 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制度本身是人类设计的产

物,是工具性指向的个人的合目的的结果;制度之所以在社会中存在,是因为可以克服社会组织中的信息障碍和减少交易成本;作为持续不断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制度规定行业角色、约束行为和形成期望,因而不仅增加或减少交易成本,而且也形成偏好。

3、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在方法上突出的特征是强调用跨学科研究途径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法。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比较分析、 实验分析和案例分析。

五、实践中的公共管理

1、政府管理的起源于演变

A、行政国家的含义

行政国家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由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题关系中,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当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效力相近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和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

B、公共管理活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的演变

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水平低,经济不发达,国家或政府组织的规模相对较小,结构简单,政府公共管理的目标单一。在这种社会中,君主专制体制是最普遍的政府管理体制。

在近代,政府的管理任务越来越重。近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府体制,奠

定了由行政部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相对独立地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自由资本主义想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发达工业社会。这一时期政府的组织结构迅速膨胀,公共管理活动加强,政府增长,公共管理活动范围的扩大。同时,在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中,出现行政权力扩张的趋势,形成了“行政国家”。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实践

(1)、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政府公共管理实践

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奉行三个基本原则,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原则和自我负责原则。在这一时期,商品、劳力和资本等主要生产要素通过市场在各个部门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和调节私人经济活动的基本手段;国家或政府所扮演的是“守夜人”的角色,人们推崇的是管的最少的政府救市最好的政府的信条。在这一时期政府的主要职能有:

按照民主维护资产阶级商品;

保护市场机制免受自我破坏力的影响;

从整体上满足经济生产的先决条件(公共教育、 运输、通信);

使民主的制度适应积累过程的需要(税收、金融、企业法)

B、 国家干预主义时期

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不仅给资本主义制度以沉重的打击,而且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破产。凯恩斯主义主张放弃自由放任主义,提出的国家调节经济的政策是:国家必须用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息以及其他的方法,指导消费倾向,投资由社会总揽。

C、新自由主义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为特征的滞涨现象,人们对政府干预主义进行反思,西方新自由经济主义思潮由此兴起。新自由主义思潮主张限制甚至取消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失常机制的作用。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改革实践围绕三条主线进行:一是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做到管少管好;二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弥补政府财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三是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不同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

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其特点是靠市场调节,政府的干预或调控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具有较浓厚的自由经济色彩。

欧洲或莱茵模式。其特点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大,国有的经济成分也比较大,有明显的混合经济的色彩。

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等地区所采取的政府主导市场模式,即采用亲市场战略——政府的干预遵循“充分的市场、必要的政府”原则。

3、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

(1)、我国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

包括: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权力过于集中;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2)、转型期我国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

建立与完善市场体制的方面,转轨国家市场体制的建立要依靠政府自身的力量。

政府必须进行公共管理或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推进行政政治制度改革。

要推进及工艺改革,加过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设。

(3)、入市对我国政府管理的挑战

入市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入市对政府管理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入市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入市给我国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

入市给我国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机遇,带来了从全球视角审视我国政府能力的机会,能够在于世界各国政府的比较重找到自身的差距。

入市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创造并维护一个有效率的市场比产业政策更重要。

(5)、转型期我国政府管理创新

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势在必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运行机制创新,做到决策、执行和监督想协调;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6)、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

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要求,合理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的职能范围,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创新组织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完善决策机制。其核心是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透明度。

篇三: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经济与社会)

《经济与社会》读书笔记

一针

官僚制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合理性的高度体现,充分发展的官僚制是一个实施组织管理的严密的职能系统,它把整个社会变成一架非人格化的庞大机器,使一切社会行动都建立在功能效率关系上,以保障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现代社会中,组织管理的官僚制已经透到每一个社会生活领域中,体现了社会生活的理性化,以至于韦伯认为这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命运”。

毋庸置疑,韦伯的官僚制模型作为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在其诞生之初适应了工业化大生产的社会背景,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颠覆性的进步,它开创了行政管理发展史上的新时代,推动了西方工业文明和经济繁荣。时至今日,官僚制组织结构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对人类社会依然存在着广泛的影响,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组织乃至企业集团,无一不是在官僚制的主体框架下确立的。但尽管如此,对官僚制的批判与反思自20 世纪40 年代以来却始终没有间断,尤其是进入 70 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发展使欧美各国陆续进入“后官僚”时代,官僚制的弊端因社会环境的巨变而日渐显现出来,以新公共管理为代表的理论及运动对官僚制模式提出了诸多批判。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官僚制对行政人员人格的摧残,非人格化的严重导向,产生了官僚制的异化现象,行政人员的人格严重扭曲,从而导致了行政低效。

而要走出上述困境,重塑行政人员的人格将是提高政府行政效

能,解除官僚制弊端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一方面通过制度的设置突出行政人员的“公共人”特性以及加强对行政人员灵活性理念的灌输;另一方面要求行政人员要科学定位行为的目的性和树立个人伦理的自主性,内外结合,从而实现行政人员人格的再造和公共行政的有效实现。其中铸造政治与社会领导人的独立的政治人格尤为重要。尤其在当代中国,我们虽然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并未真正确立现代官僚制,现仍处于官僚化不足阶段,但几千年的传统官僚制度所累积的官僚惯性、沉疴已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创新改革发展的步伐,即使作为最高领导人,有时也不得不为官僚弊端所束缚。远如明朝万历皇帝,在个人抉择与传统礼制、文官集团意志的冲突中走上怄气的怠政之路,近如温家宝回顾自己十年总理生涯时感慨“总觉得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许多事情没有办好,有不少遗憾”。因此培育具有个性的、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对自身行动充满信心并且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领导人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这种领导人不仅要对从事的事业保持充沛的热情,对从事的事业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

怀有持续的信仰和毅力,同时他的行动必须体现出在信仰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均衡感。对此,我们也只能寄希望于新一代领导集体发挥个人人格魅力,突破官僚束缚。在建设现代政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官僚体制的优势、规避其固有弊端,从而实现社会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