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基础知识 > 列表页

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0  分类: 基础知识 手机版

篇一:全员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全员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一、家庭电器安全:

城市的发展,使各种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家用电器大大地改善了生活条件,丰富了生活内容,给人们带来了舒适和愉快。然而不能不引起注意的是,进入家庭的电气事故也随之增多,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家庭电器的安全使用常识。如果不懂电器知识,不了解电器工作性能,胡拆乱卸、自行修理电器,则极易造成内部绝缘损坏,埋下发生事故的隐患。所以,选择优质电器,采取保护措施,正确使用家电并提高一般用电常识,是确保安全的标志。

1、保证家庭供电线路正常运行最重要

现代家庭中使用电器的数量日渐增多。为了使用方便,人们在建筑时安装的电气线路外,往往还附加装设了一些电线。人们安装电气线路时应注意预防线路故障伤人或引起火灾。因电气线路引起火灾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线路绝缘不良,导线发生短路,短路点产生强烈电火花和电弧,引起燃烧。二是由于超负荷,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大于安全电流值,使导线升温,当超过可燃物燃点时,就可能引发火灾。三是由于线路接触不良,导致发生升温和打火现象,引起火灾。因此,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同时使用的电器总功率不要超过线路的负载能力。不要乱拉、乱接电线,过多地接入并联负载。更换用电器的插头和电源线时,也要注意与用电器的功率配套,不要超负荷。线路设各中的保险丝可以防止线路超负荷带来的危害,一旦线路严重超负荷,保险丝就会熔断,起到保护作用。为了用电安全,不能不顾线路情况任意加粗保险丝,更不能用铁丝、铝丝等代替保险丝。

2、照明灯具安全事项:

照明灯通电后,都会不同程度地散发热量,如果照明灯具离可燃物很近,且热量不易散发出去,就可能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白炽灯泡通电后,其表面温度随时间逐渐升高,用手接触到十分烫手,瓦数越大的灯泡其表面温度越高。如果将灯泡紧靠在易燃物品上,如蚊帐、窗帘、书报、纸张等地方,时间一长,就容易发生燃烧。有些台灯注明使用灯泡的最大瓦数,如用超过这一定定额的灯泡,就可能烤着炮罩,引起火灾。因此,使用白炽灯照明,一定不要让灯泡紧靠易燃物,还应做到人走灯灭,不要使灯长时间点燃。尤其要注意,自制灯罩很危险。如白炽灯泡是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照明灯具。有的人为了聚拢光线,就用纸遮在灯泡上代替灯罩,这样很容易引来火灾事故。

3、使用家电安全防火须知:

①人走断电,用完断电,临时停电切断开关。

②普通家电不能放在易燃物(纸屑、布头)上面或旁边,隔热垫板或基座应远离可燃物。

③使用高档家电连续时间不宜太长,中间应有停机冷却时间;电器开关要单独控制;使用共用天线的电视机,打雷时应拔下天线插座,以防感应雷击。

一氧化碳中毒预防与急救

一、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表现

1、轻度中毒会使人头痛、无力、恶心、呕吐等,脱离现场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很快消失;

2、中度中毒以上症状加重外,全身软弱无力,虽然神志清楚,但已无自救能力,继之昏迷,此时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如立即抢救苏醒,多无后遗症;

3、重度中毒迅速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更长时间,还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等,如及时抢救可减少并发症与后遗症。

二、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

1、永远保持空气的流通;

2、不在室内烧木材或木碳取暖;

3、避免在密闭室内使用液化气煮火锅;

4、避免在密闭车库或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长时间发动车辆;

5、煤气热水器千万不可装在浴室内;

6、热水器装设在阳台时,请不要加盖封闭,或关紧阳台的窗户,否则视同于浴室内。

7、液化气无法点着时请先关闭,等液化气味散去后再重新点火;

8、当闻到液化气、煤气气味时,千万不可以开、关电器(如排油烟机、电灯或电风扇等),应尽快将门窗打开,使空气流通。

三、急救方法

1、迅速将中毒者救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领口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轻度中毒可较快好转。

2、重度昏迷者应尽快送医院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呼吸衰竭者应立即人工呼吸,氧吸入,用含5%的二氧化碳的氧气较好。

3、若中毒者无呼吸者,请尽快实行人工呼吸;或脉搏无跳动者,请尽快实行心肺复生术,并尽快送医院急救。

4、在现场抢救病员时,抢救者个人必须配带有效的防护口罩或面具,以防自身不测。

家庭用电安全常识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急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臵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牢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9、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10、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时应询问专业人员。

11、家庭用电应装设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12、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13、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

篇二:开展全员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县局(营销部)开展全员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为进一步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近日,晋城陵川县局(营销部)组织开展了全员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培训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道路交通法、操作规程以及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的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结合夏季雷雨天气安全行车提示、日常电器设备着火及如何操作灭火器等方法技巧进行了认真讲解,同时对当前创建安全标准化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概念等基础知识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对一线员工提出的热点和疑问进行了解答。

通过培训,使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安全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设备技巧和操作熟练水平。培训结束后,组织全员、驾驶员岗位安全基础理论知识考试,考试成绩装入员工档案,并作为年度综合考评的一项主要内容。

篇三: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最全资料

全员安全培训的备课资料

目录

第一章安全基础知识

第一节安全理论基本知识1

第二节事故致因理论5

第二章安健环体系基本知识

第一节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基本知识13

第二节环境体系基本知识28

第三章安全法律知识

第一节《安全生产法》及《劳动法》

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部分内容48

第二节《工伤保险条例》部分内容51

第四章职业健康基本知识54

第五章高空与交叉作业

第一节高空作业一般注意事项58

第二节高处坠落59

一、高处作业定义59

二、高处作业坠落原因59

三、高处作业安全防范措施60

第三节高空落物61

一、高空落物原因分析61

二、防止高空落物伤人安全措施62

第四节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用具62

第六章电气安全知识

第一节电流对人体的危害65

第二节安全电压67

第三节现场电气安全规定67

第四节电力电缆工作69

第五节电气高压实验70

第六节触电救护71

一、摆脱带电体71

二、现场急救71

第七章防火知识

第一节防火基本理论73

一、引起燃烧或火灾的三个条件73

二、燃烧的种类73

三、灭火措施73

四、灭火的基本方法74

五、国家的消防方针74

第二节防火安全要求74

一、现场防火一般要求74

二、仓库防火一般要求75

三、电气防火一般要求75

第三节常用灭火器及使用注意事项77

一、不能用水灭火的物质77

二、常用灭火器的使用77

第四节火场逃生的方法78

第八章起重作业

第一节起重作业一般安全要求80

第二节简单起重机械及起重机具安全使用规定81

一、钢丝绳81

二、链条81

三、钢丝绳夹头81

四、卸卡82

五、千斤顶82

六、链条葫芦82

七、卷扬机82

第九章脚手架与梯子

第一节脚手架搭设要求84

第二节脚手架拆除安全要求86

第三节梯子安全使用要求87

第十章小型机具的安全使用要求

第一节小型机具一般安全规定89

第二节各种工具安全使用具体规定89

一、砂轮机89

二、坡口机89

三、弯管机90

四、角向磨光机90

五、砂轮切割机90

六、钻床91

七、手电钻91

八、空气压缩机92

九、水泵92

十、滤油机92

十一、电动工具92

十二、手动工具93

第十一章焊接与火割作业

第一节焊接作业安全要求94

一、电焊一般安全要求94

二、手工电弧焊安全95

第二节火焊割的安全要求98

一、氧气与乙炔胶管安全使用要求98

二、气瓶使用安全要求98

三、焊割炬安全使用要求100

四、减压器100

第一节安全理论基本知识

一、安全的概念

安全——是指免除了不可接受损害风险的一种状态。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安全是相对危险而言的,在现实条件下,实现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说的安全是指相对安全。安全工作就是力求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

二、危险

危险——是指造成事故的一种现实的或潜在的条件。

危险源——是指存在着导致伤害、疾病或财物损失可能性的情况,是可能产生不良结果或有害结果的活动、状况或环境的潜在的或固有的特性。

危险度——是指一项活动或一种情况下,各种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量度,是对失败的相对可能性的主观估计。

三、事故

1、事故的概念:是一种违背意志、失去控制,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事故是指个人或集体在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这种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下来的事件。

2、事故的分类:

(1)记录事故:职工受伤,但伤情甚微,未造成歇工或歇工未满一个工作日的事故。

(2)未遂事故:已发生的威胁人身安全的危险事件,但未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

(3)轻伤事故:轻伤是指职工负伤后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构不成重伤的。

(4)重伤事故: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损失工作日等于或大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5)死亡事故:根据国家标准又分为四种:

A、一般伤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1-2人的事故;

B、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

C、特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10-29人的事故;

D、特别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达30人以上或者死亡10以上但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性质特别严重的事故;

3、按事故伤害原因分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

(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它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它伤害。

四、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不安全行为反映了事故发生的人的方面原因。 不安全行为分下列几类: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等);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和不安全装束。

12、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五、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状态——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状态反映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方面的原因。包括物、作业环境潜在的危险。

不安全状态分下列几类: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面罩、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六、安全色

1、安全色的定义:安全色标是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和标志。它以形象而醒目的信息语言向人们提供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

2、安全色的种类和相应含义:

红色:红色很醒目,使人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兴奋和刺激性,红色光光波较长,不易被尘雾所散射,在较远的地方也容易辨认,即红色的注目性非常高,视认性也很好,所以用其表示危险、禁止和紧急停止的信号。

蓝色:蓝色的注目性和视认性虽然都不太好,但与白色相配合使用效果不错,特别是太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较明显,因而被选用为指令标志的颜色。

黄色:黄色对人眼能产生比红色更高的明度,黄色与黑色组成的条纹是视认性最高的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被选用为警告色。

绿色:绿色的视认性和注目性虽然不高,但绿色是新鲜、年轻、青春的象征,具有和平、永远、生长、安全等心理效应,所以用绿色提示安全信息。

七、安全工作的几项原则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谁管生产就必须在管理生产的同时,管好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并负全面责任。

2、“三同时”原则:指生产经营单位在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中,劳

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和使用。这一原则要求生产建设工程项目在投产使用时,必须要有相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之配套使用,使劳动条件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3、“四不放过”原则: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安全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责任人和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责任人未追究责任不放过。要求事故发生后,必须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教育群众,采取对策,处理责任人,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4、“三不伤害”原则: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5、“四全管理”原则: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

6、“3E”原则:(1)安全技术;(2)安全教育;(3)安全管理。

7、“安全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

8、“三违”:是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第二节事故致因理论

一、事故的特征

1、危险性:任何事故都会一定程度上给个人、集体和社会带来身体、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损失和危害,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影响社会的安定。

2、意外性:从主观愿望来说,人们都不愿意发生事故,而事故往往发生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点和时刻。

3、紧急性:不少事故从发生到结束的速度很快,允许组织和个人作出反应时间很短,这就要求人们平时要研究、了解预防对策和紧急对策,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尽量降低事故的损失。

二、事故发展四阶段

1、事故的孕育阶段:由事故基础原因所致,如社会历史原因、技术教育原因、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使其先天潜伏着危险性,潜在危险不一定成为事故,它需要诱发因素。根据事故特点,这一阶段是消灭事故最好时机,可以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2、事故的成长阶段: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再加上管理的失误或缺陷,促使事故隐患的增长,系统危险性增大,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这一阶段事故危险性已有征兆,一旦被激发因素作用,将会发生事故。

3、事故的爆发阶段:这一阶段必然会对人或物造成伤害或损失,事故发生已不可挽回,具有意外性和紧急性的特点,事故损失跟偶然因素有关。

4、事故的持续阶段:事故造成后果仍然存在的阶段,持续时间越长,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大,要消除后果,需要花费较大的力量。

三、事故构成要素分析

1、人要素:人在生产过程忽视和违反安全规程、误操作等不安全行为。

2、物要素:设备、仪器、工具、原料、燃料等生产资料不安全状态。

3、环境要素: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情绪和生理状况的影响,从而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4、管理要素:由于管理上缺陷或失误,可导致技术设计缺陷、对操作者不良教育、劳动组织不合理、缺乏现场的合理指挥、没有严格有效执行安全标准和规范等。

四、1∶29∶300法则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调查和分析了550000多起工业事故,发现其中:死亡和重伤事故1666起,轻伤事故48334起,无伤害事故500000起;即构成1∶29∶300的事故发生频率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