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基础知识 > 列表页

词的基础知识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7  分类: 基础知识 手机版

篇一:词的基本常识

词的基本常识

? 词是唐五代时期兴起的一种合乐而歌的新诗体。当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或“曲子词”,后来才称“词”,别称“乐府”,“诗余”、“长短句”。它产生于隋唐之际。中唐后,文人习作渐多,晚唐五代日趋繁荣。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

词的分类

? 1、以篇幅的长短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一般不分段)、中调(59~90字,分上下两阕)、长调(91字以上,分三或四段,叫“三叠”,“四叠”)。

? 2、以风格来分:婉约词和豪放词。

豪放词和婉约词

? 豪放词为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该派的特点是,创作视野较为开阔,气象恢弘雄放,乐于采用诗文的手法、句式和字法来写词。语词丰富,用典较多,音律上则不太讲究。该派的创立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以前的词坛充斥着婉约派的男女柔情之作,盛行的是一种内容狭窄、新巧轻靡的诗风,此类词多写离别相思,风花雪月,格调上多是委婉、柔媚的,偏于阴柔之美。词史上这种作品曾被认为是“正宗”。

? 不满于此的苏轼以自己开阔雄浑、奔放驰聘的词作扭转了这一局面,将词的创作引向了健康广阔的道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成为豪放词作的代表句,被誉为“铁板铜琶”。但是,豪放派中的某些作家喜欢堆砌典故,卖弄学问,亦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作为词人,其词作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苏轼,就有不少感情纤细,清新秀丽的词作。

思考题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江城子?密州出猎》和《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他们的代表作。试把这两首词与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晏殊的《浣溪 沙》作比较,看看它们在内容、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年聊了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面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处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

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对比分析

? 《江城子?密州出猎》和《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的是打猎经历和军中的

生活情景,或牵犬擎苍,骑马狂奔,或沙场点兵,力挽强弓,写的都是豪壮之举。“射

天狼”“了却君王天下事”表达的都是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风格雄浑、豪放。

?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晏殊的《浣溪 沙》写秋天的闺中生活和春

天的园中景物,或把酒东篱,以黄花比人,或举酒听歌,在小径间徘徊,生活范围狭

窄,情感抑郁、低沉,风格委婉、秀丽,与豪放词派截然不同。

篇二:宋词基础知识

宋词基础知识

一、 词的起源:源于隋朝“燕乐”,成于唐代,而兴于宋。最早的词大都合乐歌唱。

二、 词的别称:曲、曲子词、乐章、乐府、诗余、长短句。

三、 词的体式:按字数分三类: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四、 词牌:指填词时所用的曲调名。每个词牌均应遵“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规则。

五、 关注词牌:词牌本身能反映词的某些艺术特色。

如《蝶恋花》《点绛唇》《鹊桥仙》《长相思》适于描写感情,《南乡子》《破阵子》《渔家傲》适于描写事业等等。

六、 词的分段

1、 单词也称单片,全首不分段,多为小令。

2、 分为两段的词,上段叫上片(上阙),下段叫下片(下阙)。

3、 分为三段、四段的词,叫三叠、四叠。

七、 词风比较

1、 婉约派:

(1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

赏花之类。

(2)词人一般都更注重词的形式,醉心于谐音合律、刻意于雕章凿句、华丽的形式。

(3)艺术上,婉约派在形象的描绘刻画方面确有独到之处,尤其是白描手法的运用,能够达到“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 在抒情的委婉含蓄上术境界,显得典雅工丽。

(4)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2、 豪放派:

(1“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山川景物、记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吊古感旧、说理抒怀等都

大量写入词中。如《念奴娇》(“大江东去”)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2)语言上,打破了婉约派的清规戒律,不为形式所羁。 (3)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纵横潇洒,造成一种开阔健朗的艺术境界,格调显得清超豪迈,但在具体形象以及人物心理状态的细致描写和刻画上似稍逊于婉约派。

(4)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引用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

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郎中

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于婉约派与豪放派不同词风的形象概括和生动说明。

篇三:词的基本常识:

一、词的基本常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

“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

词的基础知识

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作者生平及创作:

柳永( 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

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柳永是宋代词坛上最为流行的词作家。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出,即能歌柳词”的说法,对后世词家、金元戏曲、明清小说都有重要影响。

柳永的词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写羁旅行役内容的词。在柳永之

前,并不是没有写羁旅行役内容的词,但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创作羁旅行役的词作家。

一类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宋仁宗统治时期,号称太平盛世,城市经济更是空前繁荣,汴京、杭州、苏州等都是很繁荣的大都市。有不少描写都市繁华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写杭州。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一类描写男女情爱。柳永写了不少反映秦楼楚馆生活和男女之情的词作。其中有放纵的欢娱、俗艳的调笑,也有离别的惆怅、真切的思念。这类作品鱼龙混杂,

给他的声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三,背景介绍

在两宋词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创作过程的故事和传播过程的故事。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