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基础知识 > 列表页

调色基础知识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6  分类: 基础知识 手机版

篇一:调色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调 色 基 础 知 识

(培训教材)

主讲人:

二零一一年八月份

第一部分、色彩学基础

在学习涂料调色方法之前,首先了解一些颜色方面的常识。自然界中物体的颜色千变万化,人之所以能看见物体的颜色,是由于发光体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光的辐射能作用于眼睛的结果。不发光物体的颜色只有受到光线的照射时才被呈现出来,物体的颜色是由光线在物体上被反射和吸收的情况决定的。颜色是指人眼受到物体一定波长和强度的辐射能量的刺激后所起的一种视角神经的感觉。

物体在日光下呈现绿色,是由于这个物体主要将白光中的绿色范围的波长反射出来,而光谱的其他部分被它吸收,如果在钠光灯下观察这个物体就看不出是绿色,因为钠光的光线中没有绿光的成份可以被它反射。这里可以看出,物体的可见颜色是随光照光谱成份而变化的。一个物体如果完全反射射来的光线,那么这个物体我们看来是白色的;如果它完全吸收投射在它上面的光线,则这个物体看来是黑色的。

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补色?

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三原色通常分为两类, 一类是色光三原色,另一类是颜料三原色,但在美术上又把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但是品红加少量黄可以调出大红(红=M100+Y100),而大红却无法调出品红;青加少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蓝=C100+M100),而蓝加绿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用青加黄调出的绿(绿=Y100+C100),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紫=C20+M80),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在3D MAX中,三原色为:红黄蓝)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原色的定义出发,还是以实际应用的结果验证,都足以说明,把黄、

品红、青称为三原色,较红、黄、蓝为三原色更为恰当。

三原色

配图中左图是光的三原色,右图是颜色的三原色。

由于品红,青色颜料成本昂贵,故现实调配颜色更多以红、黄、蓝为三原色

间色:由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又叫二次色。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橙、

绿、紫为三种间色。三原色、三间色为标准色。

复色:由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调配而成,或间色与间色调配而成,也叫三次色,再间色。因含有三原色,所以含有黑色成分,纯度低,复色种类繁多,千变万化。

补色:一种原色与另两种原色调配的间色互称为补色,如红与绿。补色的特点是把它们放在一起,能最大程度地突出对方的鲜艳。如果混合,就会出现灰黑色。

何为同色异谱?

光谱反射曲线不同,但在某一条件下(特定的照明体、特定的观察者)色坐标相同的一对物体定义为同色异普物体,或条件配色对。就说表现出同色异普现象。同色异普程度取决于物体对的光谱反射率间的差异以及特定的光源和观察者。因此,物体颜色与反射(透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有关,但不是一一对应,因而光谱分布不同的许多光能引起人眼同样的色感,即颜色混合同色异普现象。同色异谱现象是人眼的分辨能力低造成的。从颜色应用技术角度考虑,由于光谱上不同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同的视角反应。因此不用相同的材料能得到颜色的匹配。应用同色异普现象可以用无毒的颜料代替有毒的颜料,便宜的颜料代替昂贵的颜料来进行颜色复制。

调色三定律

在具体的调色配色实验中,常运用下述三定律将不同的着色物质按一定比例混拼,进行颜色复制。中间色律运用最多,在成本控制和(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调色基础知识)环保限制中,替换律最常使用。

中间色律:任何两个非补色混合=中间色。在色环图中运用非对角线上颜色配色,即运用中间色律。

补色律:颜色A+颜色A的补色=黑色,在色环中线两端的颜色等量混合为黑色。 代替律 :如:颜色A=颜色B;颜色C=颜色D

则:颜色A+颜色C=颜色B+颜色D。

色彩的配置技巧

邻近色的运用:看色环图,一种颜色与左右相邻的颜色为临近色,任何颜色可以由其色相临近的两颜色调配而成。由于临近色中含有较多的共同色素,容易取得调和的效果,两个颜色越临近,配置的颜色饱和度越高,越鲜艳;两个颜色距离较远,调配的颜色较暗淡。 配色盘运用:看色环图,在颜色中添加其对角颜色,将在体系中产生黑色,增加颜色中

的暗淡。在颜色中以白色冲淡,明度提高,颜色纯度下降,给人脏感。

24色环图 12色环图

一般一个颜料有色调、饱和度、明度三个参数来去确定的,也称为颜色的三要素。 色调是指红、黄、蓝等不同颜色之间的颜色差别,决定光源的光谱组成和物体表面的所反射(或者透射)的各种波长辐射的比例对人眼所产生的感觉。

明度(也称亮度),指颜色的明暗深浅的差别,是人眼对物体的明亮感觉,一般手视角感受性和过去经验的影响,物体表现出对光的反射率越高,它的亮度就越高。

饱和度(也称纯度),指颜色的饱和程度,有时也称彩度,也就是在色调的基础上所表现的出的颜色纯度,可见光的各单色光是最饱和的彩色,当这些颜料中掺入白光越多就越不饱和,对光波的反射选择性就越差,对光波的选择性越强越饱和。

单一色不加其它的色为纯色,加入其它色变成为间色或者复色,两个同一色调的被涂物工件被不同的灯光或者日光照射时,两个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色光,这就是亮度的性质,一定色调的颜色又有强弱之分,这就是饱和度上的区别。

调色是每个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颜色的三要素可以用来区分有色涂料的差别,即只有当两个颜色的色调、明亮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值都相同时,这两个颜色才能完全相同,如果其中有一个参数不相等,则这两个颜色就不一致。

涂料用的颜料通常可以按照生产方法、组成结构、功能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

按生产方法,由生产方法可分为天然颜料和合成颜料,天然颜料中如锭青等,一般应用于涂料中的天然颜料较少,而合成颜料的有钛白粉、氧化铁系列颜料、酞菁系列、偶氮颜料、多环颜料等。

功能区分,按在涂料中的功能可以分为着色颜料、体质颜料(也称填料)、防锈颜料、导电颜料等,对于大多数功能性涂料,功能填料的应用显得非常重要。

按化学组成结构,涂料用颜料按化学组成结构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之分,无机颜料中钛白粉、氧化锌、氧化铁系列、钼铬系列、铝系颜料、金属颜料等,而有机颜料中如酞菁系列、偶氮系列、多环颜料等。条件的允许的厂商可以划分更为详细的图表,或者是因为厂商内部编码的需要,可以举例如下:

第二部分、 涂料调色过程中的色相

涂料所用的颜料由于颜料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表面状态、粒径大小、工艺和设备等因素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相,如碳黑是涂料中用的最广泛的颜料,当其粒径减小或表面增大时,碳黑的黑度会增加,光的吸收更多,反射更少,使人觉得更黑。有些商家可能也遇到黑色怎么调都不“黑”的问题,就是色相问题!

了解色相对涂料调色非常重要,打个比方如果把调成和样板一模一样的定为10(表示十分满意了,无须再添加任何色料),那么我们从0到9这段过程比较容易做到,而从9-10这段过程,存在难度很大,调到最后,无须颜料,缺少的只是色相,加之不管国内、国外的颜料都存在不同程度色相批次差,以及涂料生产工艺不易控制性,所以一般客户处也允许有一定的色差范围。

第三部分、色样的艳丽度

无机颜料通常是保光保色性好,成本低,但颜料较暗(即不鲜艳),着色力低,而有机颜料通常表现颜色鲜艳、着色力高、成本高、保光保色性差等,当然,有些大公司色有机颜料的耐光达7级以上(耐光1-8级,8级为最高等级),耐候在4级以上(耐候1-5级,5级为最高等级),但是价格极其昂贵,所以有此种颜料制成的粉价格成本也高。根据色样的艳丽度,结合价格成本,调试出标准的颜色配方。

第四部分、电脑调色与人工调色

涂料调色技术主要有实色漆调色,透明漆调色等,通常在拟定调色配方以前,要根据颜色样板或按某一实物的颜色来进行分析,首先了解色相范围,由几种颜色组成,哪种是主色,哪种是副色,色与色之间关系如何,各占比例约多少,然后根据经验初步拟出调色配方,再经小样调试,调色时,先加入主色,再以着色力较强的颜色为副,慢慢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要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取样抹、刷、喷或沾在干净的样板上,待颜色稳定后与原始样板比色,在整个调色过程中必须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减色法的原理可以看出,若样品与标准板比较,过红可以采用减色法或加青,过绿可以采用减绿或加紫,过兰可以采用减兰或加黄的方法调整,反之亦然,因为黄、青、紫和兰、红、绿互为补色,但是颜料的这种混合将导致明度下降,可以用黑、白来调节混色的明度。

目前涂料生产厂家一般备有黑、白、红、绿、兰、黄、青、紫等色浆用于调色,在进行实色漆调色时,多采用浅色域在白基础漆中加小于5%的高浓度色浆调色,深色域使用清漆加固定量色浆的调色方法。而透明色的调色则选用的是一些透明颜料浆或染料液,透明色的颜色变化还受到涂层的厚度及底材的影响,在实际调色比色时应该在规定的厚度及底材上进行比较。了解了这些涂料调色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勤学多练,会很快掌握这门技术的。就调色的方法而言,现在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 电脑调色

采用现代调色技术生产有色涂料是当今国际发展的方向,电脑配色必须具备如下的条件:整个配色系统的硬件、分光光度计、计算机、软件、配色程序、最好一家企业生产,电脑配色基础数据建立过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目标色的颜色,通过计算机将其转成电信号,有原存储的基础数据进行比较,经计算得出接近目标色相的涂料配方。

作为出报告给客户,必须用到电脑测色。但是某些情况下电脑测色显得很不适合,如金属粉、珠光、花纹粉等,测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明显的是直接向涂料成品中加入颜料来调整颜色的,用不同的颜色的涂料成品调配出来的颜色。国内基本上没有厂商应用真正意义上的电脑配色,具体表现在影响涂料颜色的变化因素太多,例如:温度差异;生产工艺难

篇二:调色配色的基本知识

调色、对色、拼色的基本常识

一、颜色的基本知识

颜色:即人对眼睛视网膜接收到的光作出的反应,在大脑中产生的某种感觉。 颜色的三要素:色调(色相)、纯度、亮度

色调(色相)(Hue):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是色与色之间的主要区别。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纯度(Chromacity):又称饱和度或彩度,用来区别颜色的鲜艳程度。它可以理解为颜色中有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的比例。有色成分的含量越高则颜色越纯,饱和度越高;消色成分(指和其它成分的颜色互成补色而能混成为白光的颜色)的含量越高则颜色越灰,饱和度越低。光谱色中的单色由于不含消色成分,所以饱和度最高,为100%;而白色、标准灰色和黑色所含的颜色都为消色成分,所以饱和度最低,为0或者说没有饱和度.

亮度(Lightness):又称明度,它表示有色物体的表面所反射的光的强弱程度,区别颜色的浓和淡。物体对光的反射越强(或吸收越弱),则亮度越高;物体对光的反射越弱或吸收越强,则亮度越低。白色的物体亮度高,是因为它几乎不吸收光而全部把它反射出去;黑色的物体亮度低,是因为它几乎不反射光而全部把它吸收。

说明:一般颜色从黄-橙-红-绿-蓝-靛-紫黑的变化,从深浅来说是变得越来越深,从亮度来说,则显得越来越暗。颜色的三要素是相互联系的。色相决定颜色的质,亮度和纯度都是量的变化。任何颜色只要确定了它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就可以完全精确地确定出它是什么颜色。倘若其中一个要素变化了,那么这个颜色就也变化了,描述或确定一个颜色必须确定它的色调、纯度和亮度。

三原色:染色中,我们所熟悉的拼色染料为:红,黄,蓝;电视机的屏幕则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来拼色。它们所用的三个颜色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任何两色混合都得不到第三色。我们把具有这样特征的三个颜色叫做三原色,其中一个称为原色。在应用中,通常要求所选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色域,能够包含所有的色相,但实际上(如染色生产中),由于受染料的性能或用量所限,用红,黄,蓝三原色很难达到很深很纯的黑色,所以在三原色之外,往往还需要添加一个黑色来增加深度和暗度。

混色:有加法混色和减法混色。

加法混色:是在人眼视网膜的同一点上同时(或迅速交替)射入两束或两束以上颜色的光,产生与这些光的颜色不同的另一个颜色的感觉,它是把色光叠加起来的混色方法<把两束光投射在一起所产生的混合便属于加法混合,它们混合的结果使混合光的亮度增加(等于混合前两光的亮度之和)>。混合光的色相取决于参与混合各光的色相以及它们的相对强弱,如:红光和绿光可以混合出黄光或橙光。若两束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能产生白光,如红光与蓝绿光,那么这两束光的颜色称为互补色。加法混合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电视机屏幕上的各种颜色便是由红,绿,蓝三原色以加法混合的方式得到的。 减法混色: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色物体叠加在一起而产生的各有物体不同的颜色,我们所用的染料通常都具有这样的特性:能够有选择地吸收可见光谱中某些波段(或者说某些颜色)的光。所以,染料的颜色是它吸收光源中一部分色光后剩余色光所表现出

来的,例如黄色的染料致所以表现出黄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绿、蓝等较短波长的光的缘故。正是由于染料的这种吸光性,所以把两种染料混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混合色的光亮度将会比混合前小,因而是减法混合。另外,印刷品所产生的颜色也是各种颜色的油墨以减法混合的方式产生的。减法混合的三原色是青蓝,品红,黄,它们分别是加法混合三原色(红,绿,蓝)的补色。

颜色的平均混合:色的平均混合可以用陀螺的例子来说明:先在陀螺面上贴几种颜色,黄色和蓝色然后将陀螺快速旋转起来,这时我们看到的颜色将会是绿色,它是黄色和兰色两种颜色在人眼的视觉反应时间内频繁作用于视网膜所产生的一种效果(或假象)。于这种混合的结果只使色相发生混合变化,而总的亮度并不改变,所以是平均混合。 说明:三种方式的颜色混合在不同的场合各有用处,掌握了它们的作用规律,我们便能使世界变得五颜六色,丰富多彩。

加法混色三原色:红、绿、蓝

减法混色三原色:品红、黄、青

三原色是互相独立的,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用另外二种配得

加法混色三原色和减法混色三原色互为补色,即:红和青、绿和品红、黄和兰,互为补色。

在印染工业中的调色,是使用几种染料混合拼色,它属于减法混色。

二、配色(拼色)

染料拼色三原色:红、黄、蓝。(这里的红、黄、蓝是分别指减法混色的原色品红、黄、青)。用二种不同的原色相拼可得到橙、绿、紫色、称它为二次色。用二种不同的二次色拼合,或是任意一种原色和黑色或灰色相拼得到三次色。

拼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纤维的性质:因纤维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因此必须选用与纤维性质相适应的染料。如染棉用活性,染涤用分散等。拼色时应尽量选用同类型的染料,这有利于染色工艺的简化和操作。染料的染色性能要相近。如:直接性、上染速率、扩散性、染色牢度等,否则染后色光不一,在使用过程中褪色程度不同。

拼色用染料的只数应尽量地少,以便控制色光,拼色时最好不要超过三只染料。如果染料本身就已由几只染料拼混而成,当用这种染料作主色时,选用拼色后的染料尽可能是染料拼混的成分,以减少拼用染料的只数。

要考虑染料的各项牢度。包括:日晒、水洗、湿摩擦、汗渍、水渍牢度。

要考虑车间的生产情况,所选染料要方便车间生产。

要考虑成本。在达到客户质量要求的情况下,选择成本最低的染料。

要考虑同光异谱。主要是要求高的客户。

要掌握余色原理。余色即两个颜色有相互消减的特性,如紫光蓝色,认为紫光太弱,可以加一些余色(黄色染料)来消减,值得注意的是:余色理论只适应于调整色光只是微量的调节,否则用量太多会影响色泽深度和鲜艳度。

对色的方法:

选用对应的光源;

样板必须保持不透光;

样板和标准板摆放在灯箱的中央;

把标准板放在样板的右侧;

把样板与标准板呈垂直于看色者平行摆放;

对色时样板与目视方向呈45°角。

调色的关键

首先要搞清楚何谓主色料和次色料?我们把决定颜色深度的染料叫主色料,把能调整颜色色光和鲜艳度的染料叫次色料。主色料和次色料拼色,则得到各种所需要的颜色。主色料与次色料只是相对而言,也即主色料不可能完全单一,次色料也不完全为两个同时存在。比如:主色料和次色料要很好的配合,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某颜色,染料确定了,其主色料和次色料的关系就存在。而且,只有比例最恰当的才可得到最佳效果的颜色。

在调色时,如何调整主色料和次色料,才能更快地得到更好的结果呢?最好分两种情况,一是次色料与主色料比例较大(大于10%)的情况,即颜色比较暗的情况,这种情况比较简单,按每单个染料的加减乘除计算即可。另一种情况为次色料与主色料比较小(小于或等于10%)的情况也即为较鲜艳的情况,调整配方最好按次色料与主色料的比例进行调整。特别是比例小于1%的情况,调色胆量要大一些,要比现用量少,则可以一笔挥去不回头。要增加则要大踏步前进,成倍成倍发展,千万不要心痛。

在实际调色过程中,注意染料浓度的变化对染色深度变化的影响及染色饱和性问题对调色的影响。

当对于浅色、深色和中深色,如需增加同样中色深度,调色幅度浅,深色要大于中深色,当染料浓度达到染色饱和浓度后,此时再增加染料浓度对得色量变化影响不大,反而由于染液浓度太大,会引起染料的聚集而导致到得量有所下降。

篇三:调色基本知识

1、 概述

涂料涂装中色彩的调配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木器的透明涂装中,需要通过对木材进行底着色或面着色,来表现木材物有的木纹,增加美感和层次感,使家具增加艺术和文化的附加值。

面对家具市场的激烈竞争,老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新产品不断涌现,对产品的涂装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涂装的颜色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色彩的外观质量已成为产品竞争的重要内容。某公司家具涂料系列中,已经有许多丰富的现成的色彩,但是在某些场合,需要某些新颖色彩,而在一时又难找到现成的色彩的产品的情况下,用户适时必要的自己进行一定量的涂料的配色,以及时满足产品涂装施工要求,是一种极好的被救办法。凡是涂料用户,这种配色的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更是从事木家具涂装生产技术工作的有关人员,必须具备的涂装技术基本功。通过涂装生产服务更会经环境和人们的生产增添美的色彩。

2、 色彩的形成

在客观世界上,任何一个能为我们的眼睛所看见的物体,其表面色彩的形成均取决于三个方面:即有一定的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能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2.1光源色

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

光源色是影响、决定物体色彩的重要因素。1666年,英国的科学家萨克·牛顿做了人类首次用三棱镜分离太阳光束的实验,并由此证明,太阳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合而成。 太阳光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普照大地,使整个世界姹嫣红、五彩缤纷。当光线随时间的推移以及天气发生变化时,都会直接影响物象的色彩。

除了太阳光之外,不有其他各种光源,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灯光,它是人工光源,比阳光弱得多,而且所含的可见光比例也和阳光不同。一般白炽灯发出的光常偏红、黄色光,而日光灯发出的光则偏蓝色光。

2.2物体的固有色

在同样的阳光照耀下,红色的花、绿色的叶,各种物体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是因为物体对可见光所作的不同反射的结果。各种不同质的物体,对照射其表面的光线,有吸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的选择功能,能反映出来的那部分光线进入我们的视觉器官,使我们看到该体本身的色彩,称为和物体的固有色。

2.3环境色

环境色或称条件色,指物体在不同光源与环境下所呈现的色彩变化。我们所描绘的物体总是处在某种具体环境之中,随着光源以及具体环境的变化,都会使物体的固有色受到一定的影响。将白色的正文体放置于红色、黄色与蓝色的衬布上,便可以看到物体的固有色白色明显受到衬布色彩的影响而呈红、黄、蓝等色成分,光线愈强,影响愈大。

3、 色彩三属性(三要素)

白色光照到某些物体后,被选择性的吸收,其余部分经反射或和透过时,人的视觉即感知物体的颜色,并根据物体对不同光波的吸收程度,而产生千差万别的颜色,这种产生的颜色以何种性质来识别?一般对颜色的区别先以红、黄、绿等色相的差别来区分,再以明暗来区分,如相同经色的明红色或暗红色,以明度之尺度将颜色区别如鲜红、三蜀红等。综上所述,色相、明度、彩度称为色彩的三属性(也称三要素)

3.1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光谱上的红、橙、黄、纱、蓝、紫等六色,通常用来作为基础色要。但是我们能够分辨的色相,不只是一有顺序的六种色彩,在这一顺序中尚有无数的种类存在于其间,例如红色系中有紫工、橙红;绿色系中有黄绿。蓝绿等色彩。光谱上的色光带成条状,秩序分明。为了研究与运用方便,通常将其连结成环状,这种环状称为色相环或色轮。

3.2明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

色彩的明度差别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某上种色的深浅变化;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度的差别。

将某一种色相加入白色或黑色,色彩就会明亮或灰暗。例如:粉红、红、深红、暗红都是红色,但一种比一种深,这种称为色彩深浅变化。

以纯净的红色,依次以和等差的量加入白色,使其纯度降低,便得到从灰到艳的各种纯度色彩,这种称之为色相的明度差别。

3.3彩度

彩度是指颜色的鲜艳度,彩度也称纯度或饱和度。以颜料为例,把一种纯净颜色加入白或黑,其结果使颜色相应降低了彩度,或趋向柔和或趋向沉重。

3.4色立体

将色相、相色、彩度以三座标轴所构成之关系图即成色立体。色立体的模式是将黑配置于下端,白配置于最上端,中心轴表示明度的层次,其间配置于灰色,此中心轴也称无彩轴,以此无彩轴为中心的圆周上配置色相,依次排列红、橙、黄、黄绿、绿、蓝绿、蓝、蓝紫、紫、紫红,形成了色相环或色轮。相同色相的颜色,根据明度及彩色之顺序,配置于一平面者称谓“等色相面”,在等色相面内,彩度愈高者即高彩度者,配置于离无彩轴愈远。由色立体可以看出:三属性的色相、明度、彩度,各具备其独立的性质,例如对于相同的色相,相同明度的点有彩度的变化;对于相同色相,相同彩度之处有明度的变化。因此色彩的三属性相互间不存在比例关系。

3.5有彩色与无彩色

白色、灰色、黑色位于立体模式的中心轴,是不属于任何色相,即其彩度位于0处,如此不具有色相和彩度之性质的颜色,总称为:“无彩色”。换言之,所谓的“无彩色”是只具有明度属性者。而同时具备色相、明度、彩度三属性的颜色总称为“有彩色”。

4、 颜色的基本色

人对颜色的视觉感,是光刺激人的眼睛后由人的生理本能而感觉得到的,也就是看得见的各种颜色。而光的波长不同,光的强度不一样,同一种光源的同一种光却能产生不同的颜色,所以,辩别颜色单靠用人的眼睛是困难的。调配颜色必须找出颜色的基本颜色,才能使配色有规律可循。颜色的基本色有三个:即红、黄、蓝。所以称为基本色是因为这三个颜色用其他任何颜色也不能调整出来,因此称原色(本色)。以三个基本色为基础进行调配颜色,可以调配出无数个不同的颜色。各色的名称含义分述如下:

4.1三原色

红、黄、蓝是基本色,是由任何颜色也不同调配出来的三个颜色,故称为三原色。

4.2间色

两种基本色以不同的比例相混而成的一种颜色,称为间色。间色也只有三个即红色+蓝色=紫色;黄色+蓝色=绿色;红色+黄色=橙色。

4.3复色

两间色与其它色相混调或三原色之间不等量混调而成的颜色,称为复色。这可调出很多。

4.4补色

两个原色不等量相混调可配成一个间色,而另一个原色则被称为补色。两个间色相混调成为一个复色,而与其对应的另一个间色,也称为被色。

4.5消色

原色和复色中加入一定量的白色,可调出粉红、浅红、浅蓝、浅天蓝、淡蓝、蛋黄、奶黄、牙黄等深浅不一的多种颜色,如再加入黑色则可调配出棕色、灰色、褐色、墨绿等明亮度和色相不同的多种颜色。黑色和白色起到了消色的作用,因此把白色和黑色称为消色。

2、 颜色的相对性

5.1在不同的环境下,显示不同的颜色。一块红木色的样板,对于受到车间墙上张贴蓝色和黄色的彩色纸,在光的反射下,蓝与黄的色光照在样板上,减少栏板中一部分红色光,红木色样板观察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5.2在不同的光泽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同一条件下,油漆亮光和亚光对颜色有影响,同一颜色做成亮光油漆颜色看起来浅些;做成亚光油漆颜色看起来深些。因此按照亚光时调出的颜色,在做成亮光时颜色会发生变化。

5.3在不同的底材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同样的红棕色有色面漆涂于底材颜色较深的黑胡桃和涂于底材颜色较浅的水曲柳底材上,其颜色均会发生变化。

3、 色彩的感觉

颜色的多种多样的色相,构成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们对颜色有各种各样的感视,柔和、鲜艳的颜色,会经人以兴奋、愉快、心旷神怡、催人上进、给人以美的享受。反之,则会使人感到沉闷、灰心,影响身心健康。颜色的感觉如下分述:

6.1颜色感

人们不管走到哪里,无不与颜色相接触,人们对各种颜色会产生各种感觉和联想。鲜艳明快的色彩会使人愉快舒畅,否则使人感到压抑、沉闷。

6.2明亮感

浅色明亮轻快,深色暗淡。一般居室的墙壁都粉刷白色,阳面用冷色,阴色而暖色,避光的地方用深色,家具大都用明亮的浅淡色。

6.3冷暖感

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兴奋、温暖与欢乐;红色会使人感到焕发、奋进、明快醒目,故多用以做为明显的标志,红色似烈火熊熊燃烧样,使人感到温暖,故上述三色称为暖色,蓝、绿、紫色给人以清新安静、高雅和凉爽的感觉,故称为冷色,而黑、白、灰则属中性色。

6.4轻重感

浅色使人感到轻快,深色使作感到沉重、压抑、重的产品应用浅色,小巧的产品也要用浅色,如电风扇、台灯、厂房和居室的开花板都宜用浅色,勿使感到压迫感;水泥地面与地板面宜用深色,这样会给人感到上轻下重的稳定感,否则会使人感到头重脚轻。

6.5远近感

画家在作画时,非常巧妙的利用色彩来表示浩瀚的大海和无垠的天空,旷野的远近以及形象的前进与后退等。高明度的红、黄、橙色能使人感到“近”;明亮度低的蓝、绿、青等色使人感到远离后退。

6.6疲劳感

人们在涂有红、黄色的环境中工作久了会感到精神疲劳,刺激性强又觉得时间过得慢;而浅淡的天蓝、淡绿、水绿、牙黄等冷色布置到工作环境与生活中会经人以淡雅、清静舒适,会使人感到精神愉快,时间显得过得快,使人不易疲劳。

6.7色彩的象征感

色彩千变万化,给人以各种感觉,当人们看到一幅美丽的图画时会浮想联翩,天空中的白云,夜晚的明月,蓝蓝的大海和绿色的原野等,这些充满色彩的大自然都会经人以想象,给人以

乐趣。人们也赋于色彩以各种象征,如形容纯洁用白色,形容上进、温暖、热情用红色,形容不幸和狠毒用黑色。人们还用色彩来象征情感、富有、地位、欲望和美丽等。7、 颜料与染料

7.1颜料

颜料是一种微细粉末状的有色物质,一般不溶于水、油和溶剂,但能均匀的分散在其中。颜料是色漆的次要成膜物质,在木材装饰过程中调制底漆、腻子以及木才着色,也经常使用颜料。不透明的色漆由于放入颜料,其涂膜具有某些色彩和遮盖力。同时颜料还能增强涂膜的耐久性、耐候性、耐磨性等。

对于色漆及其涂膜的性能影响较大的是颜料的分散度、吸油量、遮盖力、着色力以及耐光性等。

分散度即颜料颗粒的大小。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分散度越高即颗粒越细,色漆贮存时分层现象减少,色漆涂膜的平整光滑程度提高,同时颜料的吸油量与遮盖力也增加。

一定量的颜料用油调合时所需油的数量是颜料的吸油量,它决定了调配色漆时油的消耗。 颜料的遮盖力是指色漆涂膜中的颜料能遮盖基底,不使其透过漆膜而显露的能力,常以遮盖单位面积所需颜料的克数表示。很显然,遮盖力高的颜料耗用少。

着色力则是某一颜料与别一种颜料混合后形成颜色强弱的能力。当配制混合颜料时,达到同样色调,着色力强的颜料用量少。

颜料对光作用的稳定性即耐光性差的颜料在光的作用下,其颜色和性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化,降低了制品的表面装饰质量。

好的着色颜料应是颜色鲜明,具有较高的遮盖力、着色力、分散度与较低的吸油量,并对光的作用稳定。

7.2染料

染料与颜料不同,它是能溶于水、醇、油或其它溶剂等液体中的有色物质。

配色方法

根据色彩基本知识理论,色彩的配色方法可分加工厂色法和减色法两种配色方法进行配色,简述

如下:

(1) 加色法配色:各种小长不同的色光照射在物体上,各种物体反射出来的色光的波长也不相同,人眼所见的颜色是一定波长范围内的色光所能呈现的颜色,如蓝色是波长在450-500pm范围内的颜色。这种蓝色的色相、明度和纯度都很标准。如用两个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照射在同一点上(照在白色幕布上)则反射(折射)回来的色光,刺激人的眼睛,人们眼睛可见到这种色光的颜色比单一色的人眼可见色光的色彩(色相)更鲜艳明亮。这说明颜色相加可以获取得色相更鲜艳更明亮的混合颜色。以颜色相加而能获取更多不同明亮度的混合颜色。

(2) 减色法配色:阳光组成的光谱中有六种主要的颜色,即红、橙、黄、绿、蓝、紫。从色彩理论知识可知,物体中的色素可以吸收某些色光,而又反射不能吸收的色光,从而呈现反射色光所赋于物体的颜色(也是一定波长范围内色光束所能呈现的一种颜色),色料也是如此,日光照射到蓝色颜料上时,蓝色颜料吸收了全部橙色光、大多数的红色和黄色光,所以黄和蓝两个颜料相混合后吸收了其它的色光而剩下的只是绿色光。因此绿色是其它颜色的色光都被吸收后一种混合色。即黄和蓝色混合的颜色,由此得出,几种色料色相混调后面得到的一种复合颜色,是吸收了用来调整这种颜色的其它那几种原色,而且降低了那引起色料

色的本来很亮的色相、明度和彩度,就是说,不同程度的减低了以相、明度和纯度。这种色料配色法则称为减色法配色。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