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列表页

江苏省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3  分类: 可行性报告 手机版

篇一:海洋捕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海洋捕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6年

前 言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中商产业研究院每年完成项目数量达数百个,在养老产业、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产业园区、互联网、电子商务、民营银行、民营医院、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酒店、机械电子等行业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案例,可对同行业项目提供具有参考性、建设性意见,为客户设计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及建设工程方案、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和评价;内容详实、严密地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的必要性。我们策划编制的海洋捕捞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发改委、投资商与金融机构的审慎下处于同行领先水平。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订制

海洋捕捞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简介

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四、主要经济指标说明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一、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二、经营业绩

三、资质证书

第三章 海洋捕捞市场分析

一、海洋捕捞行业发展现状

二、海洋捕捞行业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

三、海洋捕捞市场分析小结

第四章 产品方案

一、主要产品

二、产品功能/特点介绍

第五章 技术方案

一、技术来源

二、生产工艺

三、主要生产设备

第六章 主要原、辅材料

第七章 项目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二、地理位置

三、交通条件

四、基础设施

第八章 工程建设方案与总图布置

一、工程建设基本原则

二、总图布置方案

三、建设经济指标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一、组织架构

二、劳动定员

三、人员培训

四、薪酬绩效制度

第十章 节能、节水保护

一、编制依据

二、能耗与水耗分析

三、节能、节水措施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二、环境影响分析

三、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四、劳动安全措施

五、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措施

第十二章 消防设计

一、设计依据及执行标准

二、危险因素分析

三、消防安全措施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阶段规划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 建设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范围

二、资金使用计划

1、项目总投资

2、固定资产投资(土地费用、土建工程、装修装饰、设备、预备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建设期利息)

3、流动资金

三、分年投资计划表

四、资金筹措

第十五章 项目财务评价

一、基本财务数据假设

二、销售收入预测与成本费用估算

三、敏感性分析

四、盈亏平衡分析

五、盈利能力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六章 项目综合评价

一、SWOT模型分析

二、项目结合评价结论

第十七章 附件

篇二:山东省渔船标准化改造工程规划

附件4

山东省渔船标准化改造工程规划

(2010-2015年)

渔船是渔业生产的最基本手段之一,根据山东渔船安全现状、渔区作业水域特点和渔民捕捞作业习惯,按照“安全、环保、节能、经济”的原则,对渔船实施标准化改造,是从根本上增强渔船抗风险能力,提高渔船经济效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并促进渔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为规范推进渔船标准化改造工作,立足现有基础,着眼发展需求,制订本规划。

一、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我省现有注册登记的渔业船舶6.8万艘,其中海洋渔船42477艘。海洋渔船中,木质渔船37655艘,占海洋渔船总数量的88.6%;钢质渔船4533艘,占海洋渔船总数量的10.6 %;玻璃钢渔船289艘,占海洋渔船总数量的0.68%。全省渔船中木质渔船数量仍占有较大比重。

在全省37655艘木质海洋渔船中,最大尺度的木质渔船在30米左右,最小尺度的木质渔船只有4~5米。船龄在10~15年的木质渔船

11713艘,占木质渔船总数的31.11%,船龄16~20年2650艘,占7.04%,10年以下船龄木质渔船占38.14%。

我省现有75Kw以上的渔业船舶4500艘,其中钢质渔船4394艘、玻璃钢渔船106艘。其中,已经采用制冷技术来冷冻鱼货物的冷冻渔船431艘,占总数的9.5%。多数渔船仍采用传统的冰鲜方法保存渔获物。

从作业方式看,全省渔船从事流剌网作业的9257艘、拖网作业8062艘、张网渔船3438艘、金枪鱼延绳钓作业有75艘、鱿鱼钓作业126艘、金枪鱼围网作业2艘,多数渔船仍从事破坏资源较为严重的杂渔具作业。

(二)问题

1、船型多、船型杂,技术性能较差。由于缺少统一的船型设计规范,全省渔业船舶船型杂乱。木质渔船基本没有固定的船型和设计图纸,主要凭靠传统经验和做法设计建造。钢质渔船和玻璃钢渔船虽有船型和设计图纸,但因缺乏强制性标准,船型由各个设计单位和船厂根据船东意愿随意改动,造成同尺度的渔船不同船厂不同船型,同尺度的渔船不同主机功率多个船型的情形。船型的不统一,不仅造成渔船技术性能指标的差异,也直接影响到渔船安全。

2、船龄长、船况差,安全系数较低。目前我省木质渔船数量占到渔船总量的88.6%,其中船龄在10年以上约占40%左右,普遍存在设

备简陋、老旧化严重、抗风能力差、海上作业风险高的问题。木质渔船的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平安渔业”的制约瓶颈。

3、高能耗、高材耗,破坏生态环境。据测算,仅2007年以来我省建造的660艘木质渔船,就需消耗掉三万多方松木、三千多吨槐木。木材消耗量巨大、破坏森林资源严重。同时,由于木质渔船船体表面阻力大、航速低、拖力小、能源消耗也高于钢材或玻璃钢材的渔船。另外,木质渔船还有遭受蛆蚀、维修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的特点。

4、老观念、老做法,经济效益不高。在全省海洋渔船中,仅有1%的渔船采用了冷冻设备,绝大多数渔船仍采用冰鲜方法保存渔获物,即限制了渔船只能从事近海作业,也影响了渔获物质量,使得渔民一味通过增加渔获物产量的方法来增加收入,导致近海渔业资源破坏严重,也影响了渔船的经济效益。

5、网具滥,不规范,资源破坏严重。由于渔船网具的制作和使用没有实行标准化,以及渔民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意识不强,网具网扣尺寸愈来愈少,几乎达到无处不捕、无所不捕的程度,导致大多数传统海洋经济动物资源严重减退,甚至濒临绝种。

二、工程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可显著提高渔船安全性能,为“平安渔业”提供根本保证。 渔业船舶安全的源头在于船型,充分利用我省渔船设计、研究、生产的

技术优势,通过对现有船型进行分析、优化、整合,集中设计出一些技术先进、性能优越、节能低耗、适合当前渔业生产需要船型,绘制渔船船型图谱,供渔民群众选择采用,并通过强制性行政手段,禁止渔船设计部门和生产厂家随意改变船型设计的做法,可有效解决当前渔船船型杂乱、安全性能不高问题,为渔业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2、可显著提升渔船现代化水平,切实做到节能减排。“玻璃钢”造船是国际上的一种成熟技术,与木质渔船相比,玻璃钢船舶具有船体自重轻、抗冲击、耐腐蚀、无磁性、绝缘性好、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同时具有船体阻力小、能耗低等的技术性能。以玻璃钢代替木材建造中小型渔业船舶,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木材和能源消耗,而且可显著提高我省渔船的现代化水平,实现渔船发展的第三次革命。

3、可显著提高渔获物质量,提高渔船经济效益。对于船实施标准化改造,为符合条件的大马力渔船配备标准冷冻设备,既可以使渔船能够到离岸较远的海域作业,减少近岸捕捞压力,也可以因为保鲜方式的改变,提高渔货物品质和附加值,从而提高渔船经济效益,增加渔民收入。

4、可有效保护渔业资源,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通过网具标准化,可以实现对经济动物的选择性的捕获和释放,达到在捕捞作业过程中捕大留小、保护资源、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二)可行性

1、有利的政策环境。1994年农业部就在全国开始推行木质渔船的玻璃刚替代;1997年国务院转批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也明确提出加快渔船技术改造步伐,在中小型渔船中推广普及玻璃钢化;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明确提出“加强老旧渔业船舶管理,鼓励、督促企业和船东更新淘汰有安全隐患的老旧渔船和装备,探索推广应用安全系数高、抗风险能力强的先进渔业船舶。对老旧渔船更新改造,有条件的地方要给予政策扶持”。另外,对渔船实施标准化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政策要求。

2、良好的产(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江苏省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业基础。我省是玻璃钢渔船制造业的大省,玻璃钢渔船的设计、建造和保有量均走在全国的前面,具有大力发展玻璃钢渔船的实践基础。目前我省已取得农业部玻璃钢渔船建造资质的单位有八个,达到年产2000艘的能力,并已先后为国内外建造玻璃钢渔船和执法船近2000艘,具有建造玻璃钢渔船的成熟技术和经验。

3、雄厚的技术优势。目前,我省拥有渔业船舶设计单位12家,具有较为雄厚的设计力量,年设计能力达到近百个船型。另外,还具有渔网设计科研数十家,并均具有较高研究设计水平,具备开展网具标准化的技术条件。

篇三:江苏省渔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

一、 发展成效

(一)渔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460万吨,比2005年增长18.3%;全省人均水产品占有量59公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公斤。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310亿元,其中渔业一产产值805亿元(约占大农业的19%),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06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2%、57.7%和68.4%。渔业不仅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而且为渔农民就业创业和保障食物安全、改善环境生态、平抑市场物价、丰富居民生活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渔业一产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二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产值已达505亿元,比2005年增长91.3%。培育了一批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优势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70%以上,高效渔业养殖面积达到57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51%,“虾蟹经济”特色更加鲜明,河蟹、紫菜、青虾、文蛤、河鲀、鲫鱼等特色品种规模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渔业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防疫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三品”数量居全国前列,水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三)渔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省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增加到6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全省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达到2158个。渔业行业协会纷纷建立并发挥作用。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渔农户的连结更加紧密,方式更加灵活,推动了生产标准化和渔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一批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优势品种,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水产品流通更趋活跃,市场供应丰富。

(四)渔业科技不断进步。着力打造了渔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平台,斑点叉尾鮰遗传育种中心等一批国家级项目落户我省,实施了河蟹、小龙虾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创新体系、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有新发展,造就了一批科技创新推广人才。深入实施“三新”工程,较好地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取得了一批新成果。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成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知名品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得到加快推广应用,培育了一批新兴优势产业。广泛开展了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渔民。

(五)生态渔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长江和湖泊禁渔期制度,在全国率先启动内陆渔船艘数和功率双控制度。重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保护,全省放流各类经济水生动物苗种等30多亿尾(粒),有17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不断强化。太湖流域共压减网围养殖面积近30万亩,率先实行了《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实施养殖池塘水净化及循环利用工程,实现达标排放,减排效果明显。

(六)依法治渔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出台了《江苏省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江苏省国有渔业水域占用补偿暂行办法》等地方法规及一系列配套制度,大力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水产苗种许可证制度,启动了水产养殖执法工作。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推行了“三化五覆盖”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了10人以上海洋渔船安全监管数据库,初步建成并启用渔船动态监控系统。强化了捕捞许可管理,建设了海洋捕捞渔船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维护了渔业生产秩序。

(七)渔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不断改善。实施了池塘标准化改造,设施渔业建设步伐加快,渔港码头和执法基

地建设取得新进展。渔业政策性补贴逐步扩大,渔业政策性保险开始起步,渔民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渔民维权的渠道通畅,渔区和谐安定。

二、前景展望

“十二五”时期,江苏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苏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苏中经济国际化水平提高,苏北发展进入快车道,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将进入高速发展的上升通道。必须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主动抓住用好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突出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增长和民生改善的新要求,努力实现全省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有利条件

1、资源禀赋好。江苏水域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内陆水域面积2600多万亩,占全省陆域总面积的16.9%,盛产刀鱼、鮰鱼、河鲀、河蟹等名贵水产品;海洋渔场面积辽阔,更有世界闻名的辐射沙脊群,文蛤、紫菜、对虾、鲳鱼等多种海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江苏人才资源

充裕,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可以为渔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区位特色优。江苏地处我国沿海、长江和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北接环渤海地区,东与东北亚隔海相望,西连新亚欧大陆桥和长江黄金水道,为我省渔业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物流通道。

3、市场需求旺。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食物结构优化、收入水平上升、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化,将对优质水产品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世界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将会持续增长,全球海洋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未来国际水产品消费的缺口主要依赖养殖产品补充,这对优质水产品养殖大省的江苏是重大利好;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不断催化渔业的高端高质化,将为优质水产品走向全球创造更好的条件。

4、发展空间大。江苏沿海大开发使产业、人口、资金、物流向沿海聚集;在土地紧缺时大面积围海造地将为我省渔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我国东中西部的跨区合作,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