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理学论文 > 列表页

教育伦理学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3  分类: 理学论文 手机版

篇一:教育伦理学论文

中南民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论文(设计)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学期: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专业: 教育学 班级:1 学生姓名: 马维俊学号: 09123010 题目:对重建大学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探讨

课程名称:教育伦理学

任课教师姓名: 薛忠祥

2011年12月25日

对重建大学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探讨

摘要:纵观世界历史的长河,我们不难发现道德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道德让人类以一种自律、规范的制度立于世界之上,维持了社会的秩序,提高了人类认知的水平,从而促进着文明的前行。而在世界文明中,中华文明作为一枝独秀,从未中断,其原因皆在于中国对教育的重视,更是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中国自古就有《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之说,更有《资治通鉴》中“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之说,无一不反映了中国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然而,在历经文革对传统文化的打压与抛弃,以及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的倾泻而至,使得中国的道德体系呈现出混乱而崩溃的局面,当前的中国社会各种教育事件与社会事件层出不穷,一直在更新着人们对道德底线的认识,这无一不说明我们当前教育中的漏洞与问题。所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重建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显得极其重要而紧迫。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信仰,完整人格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而任何事情的发生的必然性,则说明了中华文明能够在世界历史的翻天覆云的变革发展中能够一直继承下来,从未中断,是有着其必然的因素的。而我个人觉得在这些因素中,中国自先秦开始的道德教育占据了其核心部分。 虽然孤傲而绝世的老庄,在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学说中,虽推崇的是让人回归天生的愚昧状态显得消极悲观,但是其对自然本性的敬畏与尊重,对功名利禄视之无物的精神却也让人为之敬佩,在为人处事中首次将功名置之度外是何等的智慧与气质。

而后来的孔夫子,在其一生的颠沛流离中,始终坚持其以礼待人、以仁治世的思想,并将其深植于自己的教育事业中,强调对自身的修养,强调仁治对社会的重要性。而所谓修身与仁治,无不不是以道德教育和修养为核心的。

纵使后来的科举制,虽然被现在的好多人批一文不值,但是我们仍然不可否认其卓越的绩效,其中为科举而必读必学的四书五经,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深深根植于学子心中,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和传承发挥了无尽的作用。 而新中国成立前后,各种思想的相继涌入,加上一系列反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运动,终于在文革时期,彻底的将中国自身所拥有的优良的传统文化彻底打入冷宫,而改革开放中各种好坏不差的思想的涌入却在传统文化被打入冷宫之际肆意窜动,导致我们的社会目前的道德价值体系呈现崩溃之状。大学生驾车撞人不死补捅几刀、大学生因为一些小小的争吵将寝友尽数杀害、低胸裸照大秀其身、明码标价求包养、雇人破处、大学教授学术造假、小悦悦事件、红绿领巾、大冬天室外考试、校车事件呈现连续剧式连播状态??一系列的事件背后,我们的道德底线一次次被刷新,我们永远都不知道究竟道德底线还可以跌到多么深,抑或是一个无底洞。而当我们放下对这些现象的嗤之以鼻以及之后的麻木不仁,静静的反思之际,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其背后说明的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崩溃与社会制度的混乱。而在这种时刻,我们的有些专家提出了“以法正德”,并且不可思议的取得了好大一部分人的好评。却很少有人穷其根源,去找寻真正的根本性病因何在!按理来说,作为高校大学生,应该成为社会良好公民的榜样人物,可是我们看到的各种“门”的主角却又很大一部分是出自大学生,而在整个“门”事件中,不管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占据了极大一部分。由此我们不得不从教育,这个培养人的活动入手。本文就将围绕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现实状况、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重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一些建议三个方面对重建大学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现实状况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缺失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旨在于不断的让人实现自我的生成,为社会的文明发展培育具备完整人格与智慧的人。而作为教育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学校从教育本身的价值出发,本该是一个育人的场所。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压力的不断增大,商业化的气息却已经开始迅速的侵蚀着学校,使其脱离其本真的意义,转而成为社会的一种附属工具,大学作为与社会交接的纽带,问题就更显得突出。各种金钱气息与官僚气息在大学校园肆意窜动,小到学生会内部的黑暗与腐败,大到学校以各种名目敛财、大学教授学术造假以求取功利。而这些问题的日益突出,除了社会制度与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之外,也决定于大学自身的教育。在这里暂且就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提出探讨,其他问题暂且不议。在目前的大学高校中,大学生无视生命自杀、谋杀案件并不少见,而大学生卖淫代孕也一再被曝光,各种裸照以及各种另类照片却被当事人以炫耀的姿态高调上传互联网,当然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这些一次次惊爆我们眼球的事件,不仅让我们发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大学怎么了?

而再回头综观当前的中国大学教育,一切以就业为主,学校为了自己学校的各种考评,在就业率上弄虚作假,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大有实用主义色彩。而个别大学老师,在课堂上也是极力敷衍学生,比如一学期下来,自己从不讲课,都是借着让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借口让学生自己讲课,缺乏责任心。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术报告与课题调研上以赚取金钱。在我们的高校里,几乎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课与道德信仰课程的安排。可以说好多高校是完全空缺了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这是目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所存在的一个问题。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误区

而即使好多大学开设了所谓的道德教育课与道德信仰教育课程,其从实质也只能被勉强看作是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课程。而说勉强,则主要因为一下几点:

(1)这些课程多是一些政治教育科目与党化教育科目。就目前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来讲,主要有“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概论”、“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等,而其中不是强调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就是对共产党的信仰,而当我们的学生展现出对当前政治的一些批评与对党的一些意见时,我们则会被相关领导找去谈话,并且明言禁止再次出现这种思想,似乎除了对社会主义与对共产党的坚定拥护与吹捧之外的一切都是犯罪,我们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背负各种处分,而这种将教育与个人价值信仰与言论自由统一强制屈服于政治之下与党派之下,本身就是对个人自由信仰的一种禁止,这从其本质来讲,是不道德的行为,又如何作为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

(2)这些课程多以一种纯粹的灌输性的方式进行,缺乏实际的引领。一门真正意义上好的课程,一种对人的生成有意义的教育,从其所产生的结果来看,应该是能够对人有引领力量的。而目前的这些课程,却仅仅只是一种死的知识的灌输,其中有些我们被强制灌输的道德信条,却在我们的眼前被活生生的现实所吞噬与侮辱,甚至于被我们的任课老师所践踏。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对其产生怀疑,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学习学习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变成了一种算不上道德的行为:以被自己不被认可的知识去冒充真理而求取学分。

(3)我们更多的被告知如何做,却不知为何要如此做。在这些课程上,还是平时的所谓道德教育与谈话中,我们更多的是被告知我们“应该”“不应该”,却从来不被告知为什么我们“应该”,又为什么我们“不应该”,也就是我们被告知了所谓的道德,却没有被告知其背后的道德信仰。也可以说我们目前充其量只能勉强说有道德教育,却几乎没有道德信仰教育。

二、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大学生自身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基础教育的拥有者,其在大学主要进行的任务应是对自我的生成,即实现其自我的展现与发展,而这前提是必需有道德的指引,而我们完全可以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作为其道德生成的根本,即自我生成的根本。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作为道德的根本,其本身即是道德最基础的部分,所以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突破,从而展现此基础。更能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大学生成功的走上自我生成的道路。所以我们可以概括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并且进行自我生成的必要。

(二)对学校学术发展的意义

只有在道德体系引领下的学术研究才能因为被灌注于认真务实、自由民主而对学术本身和学术的发展起到正面作用。而在没有道德体系引领下的学术研究,则仅仅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容易产生学术造假、学术垃圾效应。而其中道德信仰则为这种道德体系的坚持提供了精神来源与动力。

(三)对社会的意义

如果说,工具的作用是提供一种正常的运转与维持,那么人的作用则是推动这种工具的发展。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意义上的人,对社会的发展远远大于工具性的人,因为只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在自己钟爱的领域以高度的自觉性与自律性完成创造,而不是像工具性的人仅仅为了自利性与无奈性而完成。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生成的人,在其本质上首先是道德的人,而一个由有道德的人组成的社会则是一个道德的社会,而一个道德的社会则会是一个民主自由而团结友爱的社会。

三、 对重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一些建议

(一)在学校中去除行政化

当前大学的行政化,使得大学的办学理念与策略完全受控于一群不懂教育的政治家手里,使得大学呈现出千篇一面的局面,完全是大学失去了百花齐放的灿烂。而学校的行政化,更使的官僚气息弥漫校园,将政治控制带入学校,排斥了其他思想的存在,所以要求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去除学校的行政化,给大学一个自由的政治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下,道德教育才能够在道德信仰上建立起来。

(二)在学校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中去除党化教育

党化教育,其实质则跟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字狱差不多。都是以控制人的思想,让人民依附于党派而存在,是加强统治的一种趋势与形式,是与民主截然对立的。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人谈党如谈虎,缺乏了说真话,发扬自己真实思想的勇气。而在这种状态下,则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则也只能成为党化教育的附属品而已,所谓的道德信仰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所以要重建道德,实行道德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则必须给出一个开明的环境,而去除大学校园的党化教育不仅是对学术的尊重,对民主的尊重,也是时代必然的呼唤。

(三)将学生作为“人”进行教育

而在去除行政化与党化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则是转变以往将学生作为社会工具的思想,真正将其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来对其进行教育,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缺乏这种道德的道德教育只是形式而已。

参考文献:

伊文婷.论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信仰的缺失与重建.梧州学员院报,2010年04月第2期 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191.

张丹丹.对缺失道德信仰的道德教育的批判[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2)

张志勇.重建环境:新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05期

篇二:教育伦理学论文

浅析新时期下师生的伦理关系

柳静怡

(教师教育学院物理师范 22140738)

摘要:师生关系作为教育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沟通和实际效果,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也是衡量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标杆。从古至今,师生关系由命令和服从的关系逐渐转变为亦师亦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存在很多的误区,如何正确看待这些误区,建立新型的和谐的正确的师生关系,还有待我们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教育伦理 师生关系 新时期误区构建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1]

古代师生关系呈现一种“教师即权威”的极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

[2]请焉。”由此,教师尊严的不可侵犯与师生之间上下尊卑分明的关系可见一斑。即使现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下,“教师中心论”的延伸。

但是,摆脱了教师中心的桎梏,师生关系虽然逐渐呈现出亲近的,平等的趋势,我们同样面临着另一个难题,全盘的以学生为中心,弱化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否会放任自流,难于管理和约束?当然,新时期下,我们希望构建的,是尊师重教,教师得到敬畏和尊重,同时师生之间和谐平等,学生在课堂的自主感增强的这样一种更加合理和正确的关系。

首先,让我们明确几个误区,正确处理这些误区,才能构建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

误区一:唯我独尊

师道尊严的确应该维护,但教师的尊严和权威绝不是依靠唯我独尊的态度和把学生置于一种低自己一等的地位来实现的,而是依靠学生自发的内心的崇敬感和尊重感来实现的。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导师也要听听学生的意见,要学生做什么也得使他习于用理智去想想,这样一来,规则就更容易被接受,生了根就会更深,学生也就会乐于读书,乐于受教了。”[3]

事实上,老师不仅仅是要听听学生的意见,更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了有效地对待学生,教师必须考虑:“如果我在这个学生的年龄并有他的心理环境和有同他相似的顿悟和价值的体系,那么,我将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4]在相同的立场之上,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心理状态,解决复杂的学生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误区二:亲密放任

事实上,第一个误区很多人都能够明白,过于摆架子和以自己为中心不顾学生的想法当然不对,但是也许有人不明白,与学生亲密无间的关系为什么也是一

种误区呢?其实,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密联系和沟通的确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利于建立邮箱沟通和处理学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在我们是学生的“好哥们”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是学生精神的导师,是他们人生的指引和学业的指导者,这必然要求我们不能够完全站在学生的“好哥们”角色之中。

打伞事件中,或许该名教师如果把学生当使唤对象,那么她可能进入了第一个误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但是据当事人说,他只是和同学关系太好,朋友之间的打伞。但是这恰恰反映了师生关系过于亲密的弊端,

2007年发生的一起轰动一时的学生公然辱师案,似乎也带给我们思考,过分的放任这些心智还不成熟,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丝毫不加管束,到底带来了什么?师道的退守,教师尊严的缺失赢得了一个看似和平欢欣的班级氛围之下,潜藏着怎样的危机?或许这个事件可以给我们答案,少不更事的学生,肆意侮辱年逾六旬的老师。

教师站在人们未来专业的摇篮边,因为他应当是第一个能够看出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人,他应当首先看清楚学生当中未来的设计师、飞行家、农学家、工程师、医师、工业和农业的劳动者或科学和文化的活动家。[5] 你的角色首先应该是知识传授者,未来导师,班级管理者等等,然后才是“好哥们”。

误区三:厚此薄彼

成绩好的学生和表现好的学生通常都是老师关注的焦点,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学生是老师头疼的来源,对于成绩平平,表现普通的孩子,老师则不闻不问,这甚至已经成了很多教师潜意识的表现。我们不难预见后果,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好,成绩差表现差的孩子有的得到改正和进步越来越好,也有的依然没有进步,只有我们通常所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孩子,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认为自己过于平庸,无法和那些优等生相比,最后真的沦为平庸。

厚此薄彼的师生关系带来的不平等现象是非常致命的。对于心智不算很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如果老师放弃了自己就等于父母放弃了自己,如果所有人都放弃了自己,很显然,自己也就放弃了自己。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其实师生关系是天平,一头教师一头学生,维持天平的平衡才能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关系,对最低层次伦理的不自觉将衍生为对基本社会秩序的不自觉,经过了很多年,我们摆脱了“唯我独尊”的错误,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将走向放弃“师尊”的另一个极端方面。教师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的这种师道尊严,并不要求学生的全盘信任和盲目跟从,而是基于对教师人格魅力的衷心的崇敬,对人格尊严的伦理守望。对学生平等友爱,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与他们交流和谈心,也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完全自主和教师的地位退居其次,而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友好的进行师生对话。

美国帕克·帕尔默[6]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缺点,对教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这种“以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样带给我们对于师生伦理关系新的思考。他说,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同时专注一件伟大的事物,在这样的课堂上,让主体——不是教师或学生——成为我们专注的焦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最优特质获得融合和超验升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同样启发我们,师生伦理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它不是非此即彼,应该是围绕一个共同体,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探求,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下,超越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专注,拒绝把我们

削减为只需要自我关注的主体力量。

在这种共同体下,师道尊严不会被忽略,因为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这一共同体,引导学生探求真理的领路人,是学生前进方向的指引者,学生会发自内心的尊敬老师;同样的,学生的地位也不会被忽视,被引入了共同体之中的学生,拓展了他们的个人界限,扩大了归属感,发挥了他们自己在探索真理时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理解关怀学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自由和尊重。找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平衡点。尊重,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青春期正是孩子敏感多疑的时期,尊重孩子的内心尤其重要。奖励和惩戒措施一定要合理,不能用冷暴力等惩戒方式伤害学生的内心。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各种追求,情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爱好与需求。

其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营造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环境和班级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专注于一个伟大的事物,让主体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教师的核心人物就是为伟大事物提供一种声音一种能力,独立把真相说出来,从而让学生听到和理解。

最后,提高自身素养,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和评价,一位教师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幽默风趣,见解深刻精辟都能够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在学生的心中树立高大的形象,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如果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师生共同参与一项活动或者完成某个成果都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另外,加强教学评价的合理性也是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客观的评价老师有利于老师的自我完善,发现自己在师生伦理关系中的不足,从而使得师生伦理关系得到改善。

在新时期,师生伦理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新型的,睿智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会使我们体会到教育的魅力,除了传授知识,跟多的是师生之间的相处,合作,激励,和启迪。

[注释][1]来源见百度百科。

[2]《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通过描述自己读书时的艰苦经历劝解世人勤奋踏实学习。

[3]节选自(英)洛克 《教育漫话》

[4]节选自(美)莫里斯·比格《实证相对主义——一个崭新的教育哲学》

[5]节选自(苏)凯洛夫《教育学》

[5]帕克·帕尔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美国高等教育协会高级理事,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和教师。

参考文献

[1]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4

[2]洛克.教育漫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4

[3]莫里斯·比格. 实证相对主义——一个崭新的教育哲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4]凯洛夫[M]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

篇三:教育伦理学论文——教育公平和教育期望

课程序号 0911

课程名称

论文题目

学 院

专业年级

姓 名

学 号

二 ○ ○九年十二月

教育公平和教育期望

【摘要】 教师期望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得到证实的现象,教师期望的性质和程度影响教育资源在不同学生身上的分配,从而造成教育的不公平。传统的智力观和教师的效能感是造成教育期望中的教育不公平的两大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建立科学的智力观和学生观,教师才能公正合理的运用期望效应促进学生良性发展,教师能否把握好教师期望效应,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期望 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 智力观

自从 罗森塔尔1968年在奥克学校进行的 “教室里的期望效应”实验研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即教师先前对学生的错误期望随后真的使学生的IQ值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对教师期望研究。大量研究表明,教师期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班级的气氛,学生的成绩和社会性发展。然而, 对于期望效应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切切不可忽视,研究教师期望中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以及作为教师怎样更好的把握教师期望效应,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教师期望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现在教育越来越注重教育公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每个个体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的投人是否公平, 表现为在校的每个学生是均等地占有学校中的显性教育资源, 如学校教育设施、图书资源、教学时间。此外,学生是否均等学校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即教师是否具有科学的学生观与教育观, 是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 使其获得应有的发展。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把握好教师期望效应,追求公平的理念,对不同的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作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 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体现教师公正的优良品质。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父母职业和文化程度等情况的不同, 对不同的学生往往产生不同的期望。这些不同的期望将直接导致教育资源在学生身上的分配。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关于教师期望的经典实验表明, 教师期望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望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这种态度和行为有惫或无意地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归因方式,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 使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暗含期待是师生互动过程长期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罗森塔尔在1973年根据教师与学生进行期望交流的研究,提出了有关教师期望的四因素模型,这四个相关的因素是:气氛(指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温暖的社会情感的师生关系)、反馈(指教师对学生行为提供情感和认

知方面的反馈(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教育伦理学论文))、输入(指教师给学生一些很丰富的内容或是难度更大的材料)和输出(指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回答和提出问题)。

从教师期望效应看,教师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对学生持有积极期望,学生从积极的信息中感受到希望和信任的心理暗示,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而教师对学生的消极期望则会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倾向,并且这一效应对那些处于弱势地位(如低家庭收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更为明显,极易引起学生消极心理。所以说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是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的最重要因素,这提示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优差分类,对学生持有符合学生实际的积极期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如何避免和减少区别对待不同学生的行为,减少对待学生发展间的差异,对于学生获得均等隐形教育资源,体现教育公平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二、期望效应中教育不公平的影响因素。

(一) 教师效能感

教师效能感, 是影响教师期望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教师效能感, 是指教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任务完成的信念, 或者是对自己如何很好地影响学生的能力信念。

由于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 是从教师对学生形成期望时开始的。影响教师期望的学生信息有测验成绩、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家长职业、社会经济地位等。在以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 必然受教师本人的观念、个性、心理因素等要素的影响。然而具有不同效能感的教师, 对学生往往抱有不同的期望。一个效能感较低的教师将强化所得到的信息, 并以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学生。他们认为, 好学生天生聪慧,一教就会差学生先天愚笨,。他们将差生的近期行为表现作为将来行为的预言, 意识不到学生具有可塑性、可教性。与此相反, 效能感高的教师倾向于对所有学生抱高期望。他们相信“ 没有不成功的学生, 只有不成功的教育” 。他们致力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对每个学生都抱有切合实际的高期望。当然, 大部分教师的效能感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

除了效能感,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还会有意无意地受到某些心理效应的影响, 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此外, 还有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对某一对象容易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 人们会无意识地将这种看法归属于群体中的每个成员, 却不顾个体的实际差异。一旦对学生形成初始期望, 教师通常倾向于维持原有期望。当学生的客观迹象与教师期望相悖时, 教师会对它加以操作, 解释和编造加工, 使之与期望相符。例如, 高期望的学生迟到了, 教师会认为他昨晚太用功睡迟了。显然, 学生的信息、教师的个人观念、心理效

应与认知偏见, 都是影响期望的因素。

(二)传统智力观造成了时学生素质的片面认识

传统的智力观认为, 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一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 是不可习得的。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重视的就是语言能力和数理一逻辑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能力的衡量也是以这两种能力为主的。曾有一位教师将智力测验的成绩告知学生,并让这些侧验成绩较差的学生转告其家长, “ 不是我不管你的孩子, 实在是你的孩子太笨, 教也没有用” 。因而更多的被教师当作评定学生好坏标准的是考试成绩, 而我国长期以来甚至目前仍是以一次或几次考试决定孩子的一生。那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常被认为是优秀生, 并被称为聪明人, 而那些在考试中成绩低的学生则被认为是差生, 是不聪明人。甚至教师还会有意无意地暗示前一部分学生是有发展前途的人, 会取得好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成就而暗示后一部分学生是发展无望的, 将来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那些在考试中没取得好成绩的学生, 不仅不能升人高一级学校或优秀学校, 还会被人们认为是笨学生, 处处给他们消极的暗示。从而过度放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忽略学生其他潜能的发展。

三、从教育公平出发,以科学的智力观、学生观为基础,有效运用教育期望

(一)、树立新的学生观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优势发展领域的独特的个体,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异,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主要不是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而是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的差异造成的。

教育者只要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充足的学习时间,加强了学生学习内容与他们周围实际的联系,调动了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师不能歧视任何学生,要充满爱心地帮助所有的学生(特别是那些智力发展水平不高、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进步和成功,让他们经常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得成果的欢乐,促使他们形成主动求知和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师应尽量以开放、灵活的态度看待学生

一旦教师形成了对学生的看法和期望后,他总是倾向于注意学生表现出的与期望相吻合的行为,而忽视学生表现出的与期望相悖的行为。尽管这种稳定的期望可能是反映了学生间的发展现状,但却会限制学生,尤其是目前尚未表现出发展潜力的学生的未来发展空间。库博的理论模型中也突出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高控制感对学生发展的可能空间的束缚。这些信息都提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与可能空间,要尽量避免以一成不变的观点看待

学生的发展,要多以开放的态度看到学生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变化,灵活调整和修改自己对学生的原有看法与期望 。

三、要全面、具体分析,公正评价学生,因人寄望

各个学生由于先天神经类型和后天环境影响不同,各自的能力发展和个性特点当然有别。同一要求,不同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出不同的反应,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教师应熟悉自己的学生,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基础现状和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做出公正评价,制定周全的培养和发展计划。哪些学生能够期望什么,不能够期望什么;哪些学生先期望达到什么程度,下步期望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于每个学生,既应抱有远景的期望,也应有近景性的期望,使望有所得,循序渐进。那种不分伯仲,不切实际,一味追求高要求,抱大希望的做法,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那种偏爱少数、寄望个别的做法,更不可取。

从这种学生观出发, 教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确定他们的发展目标, 给予适合学生的期望。同时教师应该坚信, 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可能, 教师期望不该是壁垒森严、划分等级的而要像冬日的阳光温暖每一位同学。 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中的作用, 师生之间应形成良的互动。教师的期望应该得到学生本人的积极配合, 师生之间相互形响, 相互交流, 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成长。期望效应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互动反应过程, 教师的期望只有在学生的自我愿望和动机被激发时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 斯滕伯格.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9

[3] 丁蕙,屠国元. 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06.(1):27

[4] 张日昇,王琨国外关于教师期望与差别行为的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2003,28: 12-16

[5] 王蕾.教师期望效应最优化的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12-16

[6] 邓献斌.皮格马利翁效应[J]思想政治研究,1999,(4):12

[7] 徐振兰.教师的期望效应及其对我国继续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期刊34-35.2008年五月

[8] 莫少乔.教师期望——一种影响教学效果的潜在教学因素[J].教育艺术82.2008年2月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