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理学论文 > 列表页

心理学论文李征案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3  分类: 理学论文 手机版

篇一:学校心理学论文

院 系:师范教育学院

班 级: 应用心理

姓 名:XXX

学 号:XXXXXXXXX

在校大学生凶杀案例原因分析

【摘要】:大学校园是个安静祥和的地方,大学生一直被誉为天之骄子。然而,近年来全国一些高校却频频发生大学生杀人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大学生杀人行为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什么受过多年教育的大学生最终会走向犯罪的道路?大学生究竟怎么了?找出大学生犯罪的产生原因,并给予及时疏导,把犯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即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杀人行为的原因作了深层次的分析,以便拓宽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思路,寻求更多切实有效的预防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凶杀大学生原因分析

【案例回顾】:

2004年2月13日至15日,云南某高校大学生马加爵由于长期孤独压抑,在一件小事的引发下,先后用石锤杀死同宿舍的4名同学并碎尸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 2006年 8月8日,河南大学李征杀死7人,均为一刀毙命。此前,李征同邻居因一袋麦子产生纠纷,将他人房屋砸破,当时邻居威胁要让学校领导将其开除的话引起了他情绪失常,酿成了这场惨剧。

2008年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付成励因为得知其女友与老师曾经的感情问题,在情感上不能接受,而对老师连砍两刀进行报复。

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2011年4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2013年4月1日,复旦大学林森浩因琐事对同宿舍的黄洋不满,对黄洋怀恨在心,用投毒的方法加害黄洋。被害人黄洋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死亡,年仅28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18日对“复旦投毒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林森浩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我们不禁困惑,这些孩子都怎么了?他们不知道尊重生命吗?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如此容易就走上犯罪的道路?

【原因分析】:

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因都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大学生凶杀案的悲剧当然也不例外,毫无疑问,每个大学生违法犯罪杀人案件都与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的背景基础,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下面将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主观原因主要指个体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客观原因则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这三方面。

(一)主观原因

1.心理因素:

虚荣心理。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理是指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从物

质或精神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虚荣心强烈的人一般奉行“你有我也有,你没有我也有”的信条。具有这种心理的人,若任其发展,就会为满足虚荣心理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岁左右的大学生,大多具有极强的表现欲,也亟须被他人认同,但若寻求不当,就可能使一些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寻求各种途径满足虚荣心,甚至不惜去违法犯罪。

攀比心理。所谓攀比心理,是刻意将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整天读书、学习、做题、考试,确实很苦很累,而一旦上了大学,犹如久压的气酒瓶盖被打开,他们所有的发泄、享受的欲望就像滚滚泡沫从瓶颈喷涌出来,遍地泛滥。在物质生活上(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心理学论文李征案)互相攀比,尤其一些女大学生喜欢和别人攀比任何事情,和同学比吃,比穿,比手机,甚至比看谁的男朋友多。不断升级的攀比,使许多学生不堪重负,加大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落差,由此而成为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诱因。

报复心理。报复心理是指在社会人际交往中,意图以暴力、语言等攻击的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发泄不满的心理状态。报复心理极强的大学生多为偏执型人格障碍者,对人敌意、多疑,极度自私,易走极端。比如有的大学生恋爱不成,因爱生恨,伤害、杀害对方;有的仅仅因为一句玩笑话或一点小事,认为被对方侮辱便杀害或打伤对方。

嫉妒心理。妒忌就是一种心胸狭窄、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的病态心理表现形式。进人大学的学生,失去了中学时期的优越感,原来在中学的一些佼佼者们,在强手如云的大学里,也感到自己好多地方不如别人,从而产生不服气,甚至嫉妒的心理。具有严重嫉妒的这部分大学生往往爱钻牛角尖,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出落后或者失败的原因,反而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扭曲,人际关系遭受毁坏。如再受到周围不良影响时,一些大学生就容易因妒贤嫉能便借机诽谤、破坏、伤害、杀人,陷入犯罪泥潭。 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对事物所作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愿或多数人的反应正好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迫切地希望摆脱家长、老师的管制。为了表现自己已经成熟和独立,或担心别人无视自己的存在,他们常常会用对抗性的言行和态度来突出自我和确定自我,对任何事物都持批判态度,这就是在大学生阶段常见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束缚着大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使许多学生误入歧途,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伤害和其他消极后果。

侥幸心理。侥幸心理就是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灾害,成了许许多多失败、悲惨生活,甚至违法犯罪的罪魁祸首。有些学生明明晓得那样做是违法犯罪的,但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鬼使神差地走上了险路。像包头市的女大学生柴某,就属于这种类型,自己学的就是法律,知法懂法,但偏偏就不会守法,在债主上门不断逼债、父亲不知去向时,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绑架幼童,因一念之差由大学生变成了绑匪。

自卑心理。阿德勒所提倡的自卑理论,认为人都是生而自卑的,此理论以欲望为形成人的性格和感情异常的根源,而当此欲望因某种原因不能获得适当的满足时,便形成一种自卑情结,犯罪人为克服自卑情结,而出于过当的代价便构成犯罪。

过强的自尊感。一些同学尤其是农村或家境不好的同学经过多年拼搏进入校园的大学生,他们在父母眼里是光宗耀祖的,在亲戚朋友面前时高人一等的,所

以他们在心理上具有比一般青年更强的自豪感和自尊感。这种自豪感在很多时候是能够促使他们更加奋进的,可是也会有一些时候会成为他们埋怨人生和社会的原动力。比如当他们在大学里达到的称赞比在中学里少的时候,当他们在失业大军里彷徨的时候,这是由原本的自尊感衍生出来的孤独或者对整个社会的不满会诱使他们做一些极端的事。

挫折耐受力差。有些大学生在收到失败挫折之后,自我对失败与挫折的心理状态承受力差,不能找到合法的摆脱挫折的途径,而是采取直截了当的攻击方式解决问题。大学生中,因为感情受挫而杀人的案例不在少数。在西方犯罪学中,感情受挫而导致的杀人案件被认为是挫折攻击型犯罪之一。它是一种爆发型、冲动型犯罪。大学生在校期间,恋爱永远是一个不老的话题。大学生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他们年轻气盛,情绪太过丰富,一旦失恋,便会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只看到人生最黑暗的一面。这时,感情的挫折极易成为他们杀人犯罪的驱动力。大学生失恋时走上不归路的不在少数。

性无知与性成熟之间的矛盾。性犯罪在青春期是很常见的犯罪现象。犯罪学中说,产生性犯罪的成年人,大多具有性格问题。大学时期使人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体的各项机能都已经发育成熟,这时候必然产生对性的好奇与渴望。可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性在大学阶段还是一个羞涩、模糊的字眼,导致了大学生对性知识的无知。由于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性知识,大学生便通过色情网络和书籍获取。身体的本能冲动和色情画面的刺激又给予了他们不正常的心理,而当这种情感无法扼制时,便会酿成大祸。

2.生理因素:

生理发育导致的情绪失控。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而青年期正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疾风怒涛”期。艾森克认为,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定。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的典型心理表现在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所以大学生的自我情绪调控问题是其面临的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最常见的不良情绪抑郁,这是一种典型的把情绪全部都藏在心里面,不予释放压抑的情绪。随着时间的增加,压抑的不良情绪越来多,当其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在特定的情景刺激下极易导致情绪的大崩溃,从而产生杀人的犯罪行为。比如马家爵,就是在忍受不良情绪对他的摧残,直到有一天他把它发泄出来了,然后杀死4个同学,酿造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悲剧。

人格缺陷。调查发现,80%的杀人大学生都有人格缺陷,或者人格障碍。所谓人格障碍,就是指不伴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社会适应能力特别差,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归咎于命运的安排和别人的错误,没有责任感,嫉妒心强,多疑,自我意识十分强烈,行为怪癖,而且其行为往往对人造成伤害的后果。马家爵就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的人格障碍患者,他既是偏执型人格,又是反社会人格和攻击性人格,导致其产生暴力杀人的犯罪行为。

(二)客观原因

1.家庭方面

不良的教养方式。发展心理学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攻击行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采取“武力——专断”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常会体罚孩子或者放纵孩子的攻击行为,对孩子的需要表现得冷淡和拒绝,使孩子习得一种不良的行为模式,易把父母对待自己的行为方式转移到对其他人的身上,成为一个充满敌意和极富攻击性的个体。尤其是,对孩子缺乏感情和责任心的放任型家庭的孩子容易形成冷漠、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不遵守纪律与社会规范,

具有攻击性、情绪不安定等不良的人格特征,从而导致杀人行为的发生。 家庭的系统环境。家庭的情感氛围会影响孩子的适应。研究表明,父母的婚姻关系不好,经常争吵,挑剔,冲突较多,父母对孩子的消极情感就越多,其子女表现出来的攻击,犯罪行为也较多,同伴关系较差。

功能残缺家庭。功能残缺家庭指的是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亡故的家庭。处于这种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与呵护,使得其不良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情感发展不健全,形成孤僻、偏激、仇视、冷漠的人格特征,引发暴力攻击性行为。

家庭背景。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子女,他们上学机会来之不易,父母对其也是宠爱有加,所以他们有一种自豪乃至自负的心理。在考上大学之前,都是当地学校的骄子,自尊心极强,也受尊敬。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的成绩和生活与城市的学生也没有多大优势,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但是他们的自尊心却异常强烈,于是产生许多心理问题。正如专家指出,在大学校园里,一些贫困同学身上表现出了更多的心理问题,除了封闭、自卑、缺乏自信外,偏激,悲观和仇视感也有所体现。家庭社会生活背景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严重,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心理问题更严重。

2.学校方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落到实处,流于形式,没有切实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建设一支高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从而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导致杀人行为的发生,酿成悲剧。广西南宁某高校一女生发现一年多精神异常而校方却不知道,因病理性精神病发作在校园内持刀捅向同学造成一死七伤的悲剧。

对性教育的忽视。我国在1988年就明确要求各中小学开设性生理课程,可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充分重视。尤其在农村,绝大多数学校性教育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因此尽管进入大学,很多人对性仍然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而到了大学,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他们仍然没有获取这些知识的正常渠道,久而久之,一些大学生便产生了对性的神秘感,乃至逐渐形成了性变态或性心理缺陷,从而在这种不正常的情感中深陷,以致最后爆发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教育体制不健全,法制教育和生命教育缺乏。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然而多年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似乎还只是知识教育、智力教育,而对于道德品格教育还只是口头和形式上的加强。没有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法制知识的宣传,让每一个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没有法律意识,容易造成行为上的放纵性。没有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大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必须使大学生懂得生命的权力性和神圣性,对大自然的一切生命持敬畏态度。缺乏这两种必要的教育,会使得大学生在处理冲突或者问题时,看淡生命,采取不负责任的暴力行为,比如杀人。

学校管理的不足。大学校园的管理十分松散,自由主义十分流行,尤其是寝室管理。辅导员或者寝室管理人员很少到寝室,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询问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状况。学生在外边租房的事情也屡见不鲜。管理的松散,给大学生杀人犯罪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温床。

不良的校风。校风是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范畴的一部分,指大多数学校成员所共有的富有特色和稳定的行为倾向,它集中反映了学校成员总的精神面貌。不良的校风会导致个体产生错误的价值观,比如拜金主义,盲目的攀比心理,自私

篇二:李征论文

李征论文——《关于促进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方式的探索》

2009-5-14 12:39:16 阅读数:674 网友评论:0 (顶:0,踩:0) 条

关于促进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有效方式的探索

李征

美国学者布什认为:“一个教师头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他今后能够成就的效能水平有重要影响,对支配他以后40多年的教学生涯的教学态度有重要影响,而且决定他能否在教学领域持续教下去”。可见,任职初期是一个教师职业生涯的关键期。如何抓住关键期,有效地促进幼儿园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呢?三年来,我们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通过探索,我们取得了三点体会:

一、新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是走研究之路

现代教育的主流思想是促进受教育者自主发展。对这一点,国内外的学者看法是相当一致的。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只有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赞可夫也说过;“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最高的频率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我国学者也有同样的看法,如北师大著名教授肖川曾说:“我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应当这样,对教师的培养也应当这样。过去的教师教育,大多都是“他主”的——听别人讲,看别人做,教师的自主研究很少,这与现代自主发展教育的潮流是相悖的。

教师走研究之路,是他们的自主行为,他人是无法替代的。只有引导和帮助教师走上研究之路,他们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如今,通过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活动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一个普遍趋势。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这一点,同时已经这样做了,而且国家也有这样的要求。我国教育部在2003年颁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的提高。”教育研究,是教师的一种发展方式,有经验的教师和新教师都应走这条路,而且都可以走这条路,我市不少中小学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点。所以,要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引导他们走上研究之路。

二、新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必须是有主题的研究

过去,在对教师培训方面虽然也进行“教学研究”,但这种研究,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是有距离的。教育部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传统的教学研究,普遍缺乏理论指导,没有研究主题,常常是围绕着一节课就事论事。多年的实践表明,这种研究很难形成概括性的认识。心理学认为,“有概括才能迁移”。不能取得概括性认识的研究,它的实效性必然是十分有限的。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在组织新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时,首先帮助她们确定研究主题,在调查并与新教师广泛沟通的基础上确立了四个主题,即:科学教育研究、音乐教育研究、语言教育研究、健康教育研究。全区40名新教师每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参与了一个主题的研究。选择同一主题的教师组成一个课题组,并按学习—设计—实践—反思四个环节开展研究。

(一) 学习

要进行有深度的研究,就必须吸收相关理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这就必须学习,而且这种学习必须紧紧围绕研究主题进行。为了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我们重点抓了三项活动:

其一是自学。这是学习的最基本形式,我们要求教师自己寻找资料,自己潜心读书,自己记读书笔记;其二是交流。组织同一课题组成员交流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认识和体会,互相补充,互相矫正,互相启发,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其三是辅导。教研员对教师的学习进行辅导,包括学习内容的辅导和学习方法的辅导。但这种辅导必须建立在自学和交流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大大降低辅导的实效性。因为“真理只提供给有准备的头脑。”辅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对学习的内容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入。这种辅导我们先后进行了六次。

(二) 设计

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为此首先就要知道怎样做才是更好的。然而,学习了教育理论和他人的经验,不一定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将学到的东西整合起来,设计出自己的教学行为方式,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我们这里说的设计有两层含义,一是设计一类课的教学,二是设计一节课的教学。从前我们也进行设计,但往往只是设计一节课。实践表明,这种做法迁移性较差,一节课会上了,另一节课不一定会上,因为它不能使教师形成概括性认识。所以,我们要重视一类课的设计。这类设计包括三部分内容: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和幼儿行为。现以科学教育课题小组的设计为例说明我们的设计结果。

教学环节教师行为 幼儿行为

发现现象 创设有利于幼儿发现的有效环境 积极主动地发现

提出问题 根据幼儿的发现和本节科学探究课的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便于幼儿操作探究的问题 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

实验操作 为幼儿提供可探究操作的材料,教师观察幼儿操作,不宜多加干涉 运用材料有目的进行操作

交流看法 运用问题激发幼儿愿意交流的愿望。运用绘画、记录等形式,把交流内容记录下来 运用语言把自己的发现、操作过程表达出来

梳理认识 引导幼儿把有益经验进行总和 将零散的发现或经验自主建构起来,形成总体认知

联想生活 运用问题激发幼儿生活联想 迁移学到的经验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三)实践

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根本落脚点是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但设计出教学行为方式并不等于教师就提高了能力。能力是实践的产物,只有将“设计”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反复历练,教学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所以,在教学研究过程,要积极引导新教师根据“设计”自觉地去实践。为此,我们经常组织新教师上“展示课”——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公开的展示出来。“展示课”有时在园里上,有时在课题组内上,新教师互相看“展示课”,全区40名新教师每人每学期都要上一节“展示课”。

(四)反思

所谓反思,是指从现代教育理论的高度审视自己教育行为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一个教师,不论是教育观念的提升还是教育能力的提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只能是一个通过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逐步逼近的过程。要加快逼近的速度,首先就要审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就必须反思。所以,我们经常组织新教师结合“展示课”进行教学反思。我们反思活动有两类:一类是个人反思——每人每周写一篇反思笔记;一类是群体反思——每次“展示课”后都组织一次“教学诊断”。

三、要把新教师引向研究之路必须进行有效管理

新教师走上研究之路,不会自发的实现,必须有效的管理。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两项工作:

(一) 建立团队

其一是建立研究团队。当前大多数新教师是没有能力进行主题研究的,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团队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把全区40名新教师分成4个研究团队,每个团队研究一个主题,每个新教师参加一个队伍,这是进行主题研究的组织保证。

其二是建立引领团队。主题研究对新教师来说是一件新事物,要有效地进行就必须有人引领。为了充分发挥分散在各个园的引领力量的作用,我们把她们组织起来,建立了引领团队,这个团队共有20人,包括教研员、业务园长、骨干教师。根据她们的专长我们也把她们分成4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引领一个研究团队的活动。

(二)强化专业引领

主题研究的主体是新教师的研究团队,研究团队的主题研究成功与否的外部因素是专业引领。为了确保通过主题研究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不断强化了专业引领的力度。 专业引领要贯穿在主题研究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习”时要引领、“设计”时引领、“实践”时要引领、“反思”时也要引领。

专业引领的形式应是多样的,跟踪对话、一起备课、上示范课、共同反思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引领方式。

我们认为专业引领只有反复进行才能发挥作用。有些活动每月进行一次,有些活动每月进行二次。如果在新教师研究过程中做几次讲座就认为是进行专业引领了,那是不会取得多大实效的。

近三年来,我们就是按上述思路来培训幼儿园新教师的。实践表明,这一做法的实效性是比较强的——我区幼儿园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普遍比较快,不仅大部分新教师都胜任了自己的工作,还有7名新教师撰写的论文和教学设计在省里获奖,1人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

总之,走研究之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将带领全区幼儿教师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

2008年9月28日

篇三:情感原因引发大学生杀人案件分析

情感原因引发大学生杀人案件分析

【内容提要】: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大学校园安静祥和,大学生们心志高洁。然而,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杀人的一幕幕血腥残暴的画面让人们幡然醒悟:大学城早已不再宁静如往昔,大学生同样会被一些消极情感所左右,走上犯罪的不归路。情感是个人行为的源头,人的主体性让我们要对其情感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找出预防犯罪的方法。如何能够找出大学生不良情感的产生原因,并给予及时疏导,把犯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即从犯罪学的角度,从情感原因出发,谈一下对自己对大学生杀人行为的认识。

【关键词】:情感大学生杀人行为 犯罪学

大学生一直被人们誉为天之骄子。无可否认,他们是精英一族,是时代的期望。可是近年来全国一些高校却频频发生大学生杀人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大学校园已非伊甸园般净土。为什么受过多年教育的大学生最终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去审视大学生犯罪。大学生正处于情感的多变期,情感之于他们行为的作用不可小觑。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它像一只无形的手,不时地左右着你对很多事情的处理。如果我们被情感所控制,那么做出的事常常是有失理智、有失公允的。许多人因为成为情感的奴隶,而做出了让人胆战心惊的事。看看当今社会的大学生杀人现象,我们不得不重视情感在人行为中的作用。

一、一系列事实:情感因素是大学生杀人行为的重要诱因

2006年 8月8日,河南大学李征杀死7人,均为一刀毙命。此前,李征同邻居因一袋麦子产生纠纷,将他人房屋砸破,当时邻居威胁要让学校领导将其开除的话引起了他情绪失常,酿成了这场惨剧。

2002年 3月21日,在长沙市某高校发生了一起杀人碎尸案,犯罪嫌疑人因为感情受挫,残忍地将同班女生杀害并肢解。

2008年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付成励因为得知其女友与老师曾经的感情问题,在情感上不能接受,而对老师连砍两刀进行报复。

2004年2月13日至15日,云南某高校大学生马加爵由于长期孤独压抑,在一件小事的引发下,竟然向同宿舍人举起了屠刀。

我们不禁困惑,这些孩子都怎么了?他们不知道尊重生命吗?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如此容易就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们审视以上案件不难看出,这些杀人原因大多由于情感原因引起,大学生在冲动之下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不能够否认,在经历过高等教育以后的大学生,他们完全有预料自己行为后果的能力,可是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一种健康的心理素质,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用一种温和的手段来处理生命中遇到的挫折,而是采取了杀人这种极端的做法。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与特点,是一种复杂而且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生理反应及心理感觉。一定行为的发生总是伴随生成某种情绪情感,情绪情感必然对行为造成某种影响,有时甚至还会改变行为的性质。积极的、良好的情感因素会引导行为的良性发展,而消极、不良的情感因素则可能会使人的行为方向发生扭曲,甚至导致犯罪。大学生杀人现象也是这种不良情绪情感的产物。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一种消极情绪,而这种情绪又得不到及时发泄与疏导,以至于在他们内心深处膨胀,一遇到突发事件,便彻底爆发了。大学生这种不良情感的产生,是由于他们个体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对情感因素之于大学生杀人行为的影响给予重视,并从犯罪学的角度给予深入的研究,而从中找出正确的预防方法。

二、个体原因是生成大学生不良情感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的情感是由其内在的心理因素形成的,因而,生成大学生不良情感的内在动力,更重要地在于他们的主观因素。比如由于其自身性格或生理方面的缺陷所形成的嫉妒、憎恨、自卑感情绪等。

(一)内心深处的自卑情结——从个性心理学角度分析

为阿得烈所提倡的个性心理学的犯罪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由人的精神深部的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所引起。此理论以欲望为形成人的性格和感情异常的根源,而当此欲望因某种原因不能获得适当的满足时,便形成一种自卑情结,犯罪人为克服自卑情结,而出于过当的代价便构成犯罪。

阿得烈认为身体或器官之低格为构成自卑感的重要因素。具有各种身体缺陷者(如畸形、丑陋等)与正常人比较之下,感到自己被另眼看待,而形成特殊的情感。在大学生中不乏因妒忌别人美貌而实施犯罪的。《成都日报》曾经登过一篇报道,说是四川一姿色普通的女大学生暗恋一名男生很久,而男孩却跟另外一个漂亮的女生在一起了。女孩觉得是因为自己容貌平庸男生才不选择自己,终于扼制不住心中的怨恨把那个漂亮的女生杀死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处理容貌这种问题上竟然如此极端,不禁让人战栗。

阿得烈还认为经济条件之差距对于人的自卑感形成也有很大作用,尤其在贫富悬殊环境中为然。纵观大学校园中不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也不乏边远山区的穷学生。身处这种落差之中,不管社会给了他们多少补偿,他们仍然认为不公平,有着仇富情感。马加爵就把他自己的杀人动机归结为贫困的家庭背景,现在看来,不管其杀人动机到底有多复杂,不可否认的是,贫穷确实是他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诱因。到底该如何理平自己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需要认真思索。

(二)过强的自豪感和自尊感

考上大学,把自己培养成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为祖国贡献出更多的聪明才智,是许多青年梦寐以求的。而经过多年拼搏进入校园的大学生,他们在父母眼里是光宗耀祖的,在亲戚朋友面前时高人一等的,所以他们在心理上具有比一般青年更强的自豪感和自尊感。这种自豪感在很多时候是能够促使他们更加奋进的,可是也会有一些时候会成为他们埋怨人生和社会的原动力。比如当他们在大学里达到的称赞比在中学里少的时候,当他们在失业大军里彷徨的时候,这是由原本的自尊感衍生出来的孤独或者对整个社会的不满会诱使他们做一些极端的事。湖南某大学国际经贸专业的温某由于求职不顺,意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竟从七楼跳了下去,这件事既让我们感到惋惜,同时也给我们以启迪。

(三)消极的情绪情感品质

1.不稳定性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被外界事物、事件的变化而左右,那么他就很难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感情,从而被不良情绪情感所围绕,而当这种情感膨胀时便会发生可怕的后果。这种不稳定性还表现在情绪和情感在短时间内变化快,爆发性强。大学生正处于情感的多变期,他们热情奔放,很容易被激怒而感情用事。因此,这种情感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有些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强烈刺激或挫折时就可能产生越轨行为。

2.高强度性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奋斗时期,而在这条奋斗的路上可能遍布荆棘,他们可能会命途多舛,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从而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而重要的是要把这种消极情绪及时疏散,否则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犯罪的导火索。这种特点在激情型与非激情型犯罪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激情型的犯罪人在经历消极而强烈的情绪情感时,难以忍受,会迅速地做出攻击性的反应,尔后后悔莫及;而非激情型的犯罪人则会将自身的消极情绪情感进行累积,当积累到他们不能忍受的限度时,再用激烈的手段发泄出来,造成杀人犯罪的恶果。

(四)挫折耐受力差

有些大学生在收到失败挫折之后,自我对失败与挫折的心理状态承受力差,不能找到合法的摆脱挫折的途径,而是采取直截了当的攻击方式解决问题在西方犯罪学中,从而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大学生中,因为感情受挫而杀人的案例不在少数。在西方犯罪学中,感情受挫而导致的杀人案件被认为是挫折攻击型犯罪之一。它是一种爆发型、冲动型犯罪,好比暴风骤雨,是一种短暂的强烈情绪所引起的犯罪。大学生在校期间,恋爱永远是一个不老的话题。他们远离家乡,为了避免自身的孤独感,常常会去体验爱情。可是大学生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纪,他们年轻气盛,情绪太过丰富,一旦失恋,便会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只看到人生最黑暗的一面。这时,感情的挫折极易成为他们杀人犯罪的驱动力。大学生失恋时走上不归路的不在少数。付成励砍死老师程春明的现实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五)性无知与性成熟之间的矛盾

性犯罪在青春期是很常见的犯罪现象。犯罪学中说,产生性犯罪的成年人,大多具有性格问题。大学时期使人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体的各项机能都已经发育成熟,这时候必然产生对性的好奇与渴望。可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性在大学阶段还是一个羞涩、模糊的字眼,导致了大学生对性知识的无知。由于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性知识,大学生便通过色情网络和书籍获取。身体的本能冲动和色情画面的刺激又给予了他们不正常的心理,而当这种情感无法扼制时,便会酿成大祸。海南某大学的学生,在村口强奸一位14岁少女,可是由于强奸不成将其杀害的案件就说明了强奸罪不是街头流氓的专利,大学生也极有可能因为性无知而犯错。

三、外部原因是大学生不良情感形成的催化剂

除了大学生的个人原因以外,社会、学校、家庭等这些外部原因又加剧了他们不良情感的形成。

(一)学校教育的不足

1.教育体制不健全,只重知识传授,而缺乏人文教育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然而多年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似乎还只是知识教育、智力教育,而对于道德品格教育还只是口头和形式上的加强。这点,从清华大学刘海洋烧熊事件和马加爵杀人案件可以窥见一斑。笔者觉得,之所以有“马案”,是因为我们大学的精神情感发生了严重的畸变。大学精神承担着传承文化传统、塑造道德品格的使命。但是现在的大学精神仍然游离于人文精神之外,处理不好“为人”和“为学”的矛盾。一些优秀的教育家都曾说过:“大学不仅是专门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造就人的地方。”可是我们现在正努力把青年培养成一种人才工具,他们在学术方面得到精心培养,可在思想和人格方面却受到阉割和限制。大学教育并没能在思想方面给大学生培养出一种健康、乐观的情感,而导致他们一旦具有了消极情绪,就完全可能向变态方向发展。

2.对性教育的忽视

我国在1988年就明确要求各中小学开设性生理课程,可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充分重视。尤其在农村,绝大多数学校性教育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因此尽管进入大学,很多人对性仍然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而到了大学,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他们仍然没有获取这些知识的正常渠道,久而久之,一些大学生便产生了对性的神秘感,乃至逐渐形成了性变态或性心理缺陷,从而在这种不正常的情感中深陷,以致最后爆发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是人出生以后第一个所接触的社会,亦为一个人身体及品格的成长地。人在家庭中的体验,往往对于个人人格与个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于个人之影响既大,则个人之陷于犯罪与否,亦与所生长家庭如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正常的家庭,可以使子女在身体及精神品格方面均获得健康适当的发展。而缺损家庭、不良家庭这样的问题家庭成为

大学生成长背景的话,他们较之正常的家庭更容易犯罪。因为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往往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理智的教育方式。比如在缺损家庭中,大学生可能因缺乏亲爱及适当管教而易走向犯罪。成都某院的大一学生苏科杀父弑妹的悲剧就是这点的最好证明。苏科在母亲跳河自杀以后变得极度内向、抑郁,终于在2007年1月21日,他以“家里贫穷,希望用死来解脱父亲和妹妹”为借口,酿成了惨剧。不是贫穷使他走上不归路,而是多年来缺乏的家庭教育,因为自打母亲死后他就变成了一个爱走极端的孩子。再比如不良家庭中,若父母或其他亲属行为不检,这极有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之原因。纵然是天资素养较好的人,倘若生在这种不道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也不免受到污染。家庭是整个社会的细胞,一个健康的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很重要的环境。只有在健康的家庭里,他们才会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反之,家庭只会成为他们走向犯罪的铺路石。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1.严重的就业压力

犯罪学中说,人若勤于工作,陷于犯罪之危险较少;而一旦丧失工作,其犯罪危险性大增。据有关学者调查,青少年犯罪中约一半以上是无一定职业者。大学生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项日益严峻的课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失业大军中。大学生常常自恃很高,此时,他们面临这个社会极可能会产生种种失望、消极、冷漠的情绪,而一旦遭到某种刺激,便会宣泄出来。江西一所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王彬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刚毕业的王彬到人才市场应聘时,用人单位大都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找不到工作的他恨不得靠抢钱过活。终于在又经受恋爱挫折之后,他做出了频繁嫖娼杀人的荒唐举动。他的杀人行为,笔者觉得就可以看作是长久以来的那种失望以及压抑情感的爆发。

2.不良文化的影响

伴随着改革开放,国内文化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尽管社会的主流文化健康向上,但是,很多网络、报刊所宣扬的不良文化却在腐蚀着大学生的情感,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比如淫秽思想、享乐主义等。美国著名学者维尔伯.施拉姆说:“每一部电视都是教育电视,唯一不同的是它在教什么。”大学生们在很多时候能够抑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可是在暴力和色情泛滥的环境中,会使他们的意志力变得薄弱,乃至放纵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大学生不健康情感的矫正与防治

既然情感因素对于大学生犯罪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只要我们能够及时矫正大学生的不健康情感,调整他们的心理结构,就能够防止他们在这种消极情感的支配下做出过激的行为。而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美好心灵的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大环境,其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负起责任来。

(一)注意心理引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其情绪控制力

任何情感都是在心理支配下形成的,所以要矫正大学生不健康的情感,首先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减少大学生杀人现象的首要措施。在这方面,学校有着不容推卸的责任。

1.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任何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上、生活上等各种问题,当出现挫折的时候,如何面对?这时候必须要有一个乐观、健康的心态,所以必须要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会他们当失恋、失业等挫折到来时,不要悲观绝望、意志消沉,因为乌云遮不住太阳。相反,可以把它们看作是生活赐予自己的财富,在挫折中学会成长。这样,他们就不会把面对挫折时而产生的失望情绪埋藏在心底,而将其渐渐演化成仇恨的种子,有朝一日通过杀人来发泄他们,获得畸形的快感。

2.对大学生进行情绪教育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而在悲观、生气、绝望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对犯罪学来说非常重要。大学生正处于热血方刚的年纪,容易有各种冲动的情绪。而当这些情绪出现时,如何抑制并让自己冷静下来,或者将这种不良情绪通过各种途径宣泄出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冲动之下很容易造成犯罪。有很多渠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跑步、爬山、听听轻音乐等,都是很好的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大学生应该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不至于做情绪的奴隶,让激愤的情感控制着自己去做一些本不想做的事。比如激情犯罪,当他们意识到后果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因为大错已经铸成。

(二)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我们的教育体制应当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纳入考核指标,提倡学生关心社会。当代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正面临著某种程度的信仰危机。因此,一定要使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信仰,为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找到一片真正的萋萋芳草地。要使他们拥有“先学会做人,后学会做事”的精神,培养自身正直、善良、宽容、有爱心的优良道德品质及社会正义感。试问,一个拥有社会正义感的人恐怕连别人犯罪都无法接受,又怎么会做出杀人这样为世人所不齿的天理难容的事情呢?如此,通过道德教育,可以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抵制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从而养成一种健康的道德情感,远离犯罪。

(三)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树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

高校应该配置高素质的法律队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导,培养他们深层次的法律意识。另外,法制教育应当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从他们今后真正需要的角度出发,为他们讲授一些具有时效性的法律知识,而不让他们觉得学习法律只是空中楼阁,缺乏学习的积极性。高校尤其应当把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作为其法制教育的核心。我们都知道,在苏格拉底被控违反城邦宗教、渎神和腐蚀青年罪时,他虽然有几次机会逃走,却始终坚信一个公民必须遵守法律的信念,终于以身殉法,以此来呼吁全国人民遵守法律。如果大学生能够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在潜意识的情感中都努力做一名守法公民,那么他们是不会做出杀人这种罪大恶极的事的。

(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消除不良因素

中国有句谚语叫做“蓬生麻中,不扶且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社会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深的。大学生正处于塑造身心性格的时候,外界环境对他们的浸淫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净化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情感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避免一些关于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文化产品流入到市场中。这样,大学生就可以从市场上购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制品,这样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有助于形成健康乐观的情操。另外,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一些不法网站、黄色网站等却像毒蛇一样日益毒害着大学生健康的心灵。那些色情内容、暴力片段已经成为大学生形成畸形情感的催化剂。正是由于这些不良文化的存在,导致很多大学生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净化互联网的内容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五)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

的确,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失业也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大学生拿着低工资也不是怪事,可是在我国这个人口大国失业群体如此臃肿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但是,知识是力量的真理是永远正确的,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创业。即使面临的社会生存压力很大,但是通过一番打拼,也能够通过个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理想。创业人才与创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要特征是使大学生不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国早在1991年就进行理基础教育的试点,11年后又在9所高等学校推行示范,曾一度引发大学生热情高涨的参与,可是热度并没有维持多久便冷却了。而在当今社会就业问题如此严峻的情况下,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