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理学论文 > 列表页

行为地理学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03  分类: 理学论文 手机版

篇一:行为主义地理学论文

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发展

摘要:近年在中国人文地理学人本主义转向的背景下, 中国的行为主义地理学逐步复兴,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也成为心理学、认知科学以及GIS 科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对象,对现在热点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并且越来越关注实践方面的应用。20世纪90 年代以来, 行为空间、认知空间等非实体空间正在成为我国城市空间研究的新视角, 城市居民各种行为的空间特征、空间行为的决策过程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研究行为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行为主义地理学 发展阶段 空间行为决策分析 意义

1、研究目的

随着中国人文地理学人文主义地理的发展,国内外学者越来越注重人本主义,注重人的感受,研究更加广泛,有诸如城市空间质量,城市空间社会公平等问题的探讨,这就涉及到在特定空间范围内人与环境的问题,带动了中国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发展。近年来城市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问题成为热点话题,在居住空间,城市空间等方面的人的行为研究也促使中国行为地理学的研究明显增多,并主要集中在居住空间,消费行为,城市空间重构等方面。但国内对行为主义地理学的研究的文章还不够多,所以本文旨在对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内涵,诞生及发展阶段,主演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回顾与展望等方面的介绍,希望能对其他从事行为主义地理学研究的学者有一些参考作用。

2、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内涵

行为主义地理学, 有时称知觉(感应) 行为地理学, 也有时称为知觉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严格说来,它们是有区别的, 广义的行为地理学应当包含知觉(感应) 地理学和狭义的

[1]行为地理学。

知觉(感应) 地理学, 人们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 对其周围环境都有一个知觉、理解和评价等认识过程的反应。研究人们对不同地理环境的这一反应的特性、形成发展规律的

[2]科学就称为知觉地理学。知觉地理学只研究人的环境知觉。环境知觉是指人们对环境外观

的感觉在大脑反应下产生的对环境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评价过程。研究环境知觉是解释人的空间行为的基础。行为地理学, 人们对地理环境产生知觉后, 要作出判断、评价, 然后决定自己行为的科学。

行为主义地理学研究的行为是指以环境知觉为基础的“人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

[3]反应”。“这种行为是在对外在环境信息进行知觉、评价(包括判断和选择) 后作出决策而

[3]引起的。它包括知觉—认识—筛选—决策—行为的整个过程”。研究不同文化集团对不同

地理环境的行为、决策规律的科学称为地理学。行为主义地理学着重研究不同文化集团对地理环境作用的行为, 即空间行为。不同文化集团的空间行为通过他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表现出来。

由上述知觉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概念可以看出, 人对其周围环境的知觉是人的空间行为的基础和起点, 是一个完整的空间行为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 知觉地理学与行为地

[2]理学关系十分密切。或者说, 广义行为地理学包含知觉地理学。柴彦威等学者认为行为地

理学一般是指在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地理环境条件下,强调从人的主体性角度理解行为和其所处空间的关系的地理学方法。

3、行为主义地理学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在人文地理学中普遍接纳了实证主义的地理学流派概念,实证主义地理学用寻求空间分布的普遍规律来解释各地区独特事件。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使得空间科学作为了地理学的主体,更多地关注空间行为和空间分布的规律上。作为空间实证主义空间分析学派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得到普遍发展,但也有许多反对者,他们认为实证主义空间学派过分追求对空间组织模式的描述解释,传统的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由于过于绝对公理化的特征而暴露出与真实世界不服的特点。地理学固有的

[4]理论被认为是几何学和空间统计性质的空间形态法则,这些理论偏重客观化和数量化,并

不重视对人们行为原因的理解及如何构建组织,构建人与环境的关系。因此西方地理学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对学科发展的反思阶段,其焦点就是:地理学应以何种面貌出现、用何种方法更好地解释空间现象并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另外,传统的人文地理学派认为实证主义的空间学派割裂了其内在联系,在空间分析中提出错误的空间模式,他们试图寻找新的理论方法。这样的争论使得人文地理学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学派,一派对空间分析学派进行修正,另一派则走向了行为主义地理学。

从地理学角度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始于1960 年代到1970 年代早期。这一时期,西方地理学在行为科学的背景下产生了新的探索,20世纪 30 年代西方区位论研究就注意了对行为因素的分析。如在1939 年英国政治经济学会在《工业区位报告》中研究了行为因素对

[1]工业布局的影响。二战后随着行为科学的发展和完善,其影响很快扩展到社会学、管理学

等有关人的行为学科,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形成了一场心理行为因素研究的运动。这一运动促进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感应和行为概念进入到地理学,地理学家开始利用社会学、心理学等来研究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行为的原因以及如何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人的主体性得到了普遍强调,并逐渐发展成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成为其主要方面。西方地理学从人地关系进入到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行为地理研究更加受到重视。

在人文地理学的实证主义地理的经典理论中,如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大多假设所有个人的行为特征是相同的,所有个人对空间的理解也是相同的,所以行为结

[5]果仅取决于区位机会。从1960 年代中期开始,一些研究打破了这种简单假设,认为行为

[6]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区位机会而且取决于个人对空间的认知。从某种环境条件下人所产生的

行为,个人对空间的认知,认知差异以及这些认知背后的行为决策过程的解释。更加注重从

[6]决策过程出发来推论空间形态的特征。克鲁克菲尔德指出,人文地理学考虑的东西不仅仅

[1]是实证主义者工作的基本目标——归纳和理论的建立,更重要的是达到目标的过程。在此

背景下,行为主义地理学引入环境心理学、人类学和组织行为理论来构建空间模式,开始了以过程为导向的行为地理学研究。行为主义地理学采用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提高了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行为结果的正确性,并在实践中引入大量的认知和行为理论,从抽象出发来研究人类的空间行为。

4、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发展阶段

关于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地理学者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

4.1、按时间顺序划分:

在顾朝林等学者所著的《人文地理学流派》一书中将其划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20世纪20-60年代为萌芽时期。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先驱是怀特,其《人类对水灾的调节》开展了人们对环境灾害反应的地理行为研究。期间有许多研究对行为主义地理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直到60年代末, 行为地理研究还只是在人文地理学一些分支学科中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加以研究, 作为一门独立系统的行为地理学还没有形成。1969 年美国地理学家G·奥尔逊和D·哈维的《地理学的行为问题: 专论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行为地理学的诞生。

20世纪60-80年代为产生到成熟的时期。1981年考克斯和戈利吉出版《重新考虑地理学的行为问题》一书最终标志其走向成熟。这一时期,行为主义学派主要对人类空间活动和现象

行为地理学论文

进行解释,其主要研究课题是关于资源管理、环境感知、决策制定和空间扩散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抽象的行为过程的研究,使行为主义地理学走向成熟。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用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模型,这些模型有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模型、城市生活行为模型、消费者行为模型、趣味决策模型、空间位移行为模型等。

20世纪80-90年代为发展时期。理论多是阐述和解释空间行为和行为在空间中的人与环境的动态关系,对个人行为和微观结构等问题提出了问题。还有一些学者探讨了行为主义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和城市生态学,灾害研究,规划研究之间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后,行为主义地理学研究重点从“空间行为”向“空间中的行为”,“例外行为”向“日常行为”的转变,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景观城市设计、环境保护和管理、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规划,区域分析和预测、交通规划和制图等。

4.2、按行为主义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划分,

柴彦威等学者将行为主义地理学划分为行为主义地理学的早期研究,衰退与复兴。 早期研究:西方行为地理学的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过程的研究和侧重偏好—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尝试建立基于个人决策过程来理解空间现象的模型,以取代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甚至微观经济学模型。

衰退阶段:对行为地理学的批判还来自于1970—1980 年代出现的人本主义和结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人本主义学者批评行为地理学只是把空间方位、距离等概念机械地对应于

[7]个人心理特质,仍然属于传统区位论的套路。结构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批判集中于行为地理

[8]学完全依靠主观偏好的决策过程来解释空间现象,忽视了外部制约因素。在上述要害性的

批判下,行为地理学研究者一度转向各自原先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行为主义地理学遭遇衰退。

复兴阶段: 1980年代,人文地理学呈现出理论多元化的趋势,认知研究和偏好—选择研究的不断分离,使得行为地理学从构建行为过程理论框架的过分目标中解脱出来,更多应

[9]用于解决地理学现实问题中,期间形成制约导向和社会关联程度增强的趋势。西方在经历

了能源和经济危机之后,人文地理学研究开始转向分析解决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此时,行为地理学研究逐渐把偏好选择过程视为其制约下的结果,将行为的发生放到更大的社会结构背景中去考察。在这一时期,一些学者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的导向性研究,如:对盲人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另一大趋势:跨学科研究的兴盛。1980 年代中期以后,受相对主义、多元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西方行为地理学研究开始向空间行为分析以外的领域拓展和渗透,与人文地理学其他分支(如文化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产生了关联,其结果出现了生态学、社会弱势群体、女性、生命周期等崭新视角。1990 年代兴起的地理信息科学为行为地理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前景。地理信息系统(GIS)将空间知识由位置、距离等绝对概念扩充为相邻、相交、结节、包含、靠近等拓扑概念,通过考察使用者如何使用GIS 操作界面,还可以探索使用者的空间知识形成过程的特点。这对研究空间知识学习过程带来了很

[9]大启发。由此,认知地图被看作是“内化于人脑中的GIS”。

5、行为主义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

近十多年来的一些研究立足于个人活动与环境之间关联的角度,把认知的研究发展到人如何接受外界信息进而如何利用信息以实现空间中行为的立意上。行为主义地理学所研究的行为是以环境印象为基础的,包括人在内的生理心理变换的外在反应,内容广泛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多个领域。它的一些方法和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5.1、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

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研究是行为主义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行为空间指人类活动的地区界限,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交流活动的间接空间。空间行为通常指人们在认识基础

[1]上进行判断选择而采取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行为主义学派开展对不同时期内人们空间

活动的行为进行研究和对不同环境背景中的个人行为进行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行为主义地理学者对不同时期内人们空间活动的行为进行研究。地理学者将时间地理学的概念引入到行为主义地理学中,时间地理学成为其主要的方法论。时间地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瑞典地理学家Hager strand及其领导的隆德学派( Lund School)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表现并思考在时空间过程中人类行为与客观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论。近些年,北京大学的地理学者将时间地理学、活动分析法、行为地理学等相结合, 开辟了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行为视角, 开创了基于个人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范式,通过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系列研究, 对中国城市居民的通勤活动、迁居活动、消费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等日常行为的时空间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探讨了居民时空行为模式的内在机制与空间相互作用,并探讨

[10] [11] [12]了居民虚拟行为与空间的互动机理。

5.2、心智图和认知地图

心智图以个人地理物象为基础,把人们物象环境中的地物重现在空间图式上。英国地理学家伍尔德里奇最早提出心智图的设想,用以研究空间结构。高尔德和怀特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群体心智图,之后很多学者开展了对空间行为分析和决策方面的方法论研究。地理物象的心智图是人类日常活动和人类移动地理选择的依据。不同等级的空间位置和距离影响行为

[1]活动的选择,心智图对指导和研究人的空间行为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人类的一个基本需求是人们对其周边环境的了解,这种需求导致了人们空间行为的产生和对地方的感觉,认知地图( Cognitive map) 是环境意象构成要素、要素间的距离和方向信息最为完全的表现形式, 具有与地图学地图( Cartographic map) 类似的性质。地理学的认知地图研究更多关注认知地图的空间模式, 强调对客观环境的理解、现实行为模式解析、空间分析等领域,以及如何利用知识进行空间决策。国外的认知地图研究包括手绘地图的城市意象研究、地名认知、距离认知和城市空间认知、认知地图的扭曲研究、居民属性研究等

[13][8]多个方面。国内城市空间认知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从事城市意象, 认知距离、认知地图变形等方面的研究。

5.3、空间分析与决策

行为主义地理学针对人们的某种规则和思路进行的空间行为的分析,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行为主义地理学借助于空间科学进行决策,决策的科学性要求建立相关的决策支持系统,规划和行为主义地理学试着将地理信息系统和常规行为模式以计算机为基础加以继承,获得科学决策。近年来随着信息空间的发展,地理学者在结合信息化发展趋势, 基于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及摇杆技术的研究, 对遥感卫星所得数据进行计算机系统分析,可以形象、直观、准确分析出各种数据的变化,像某一地区的植被变化率,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等,还有社区空间,可进入性等行为模式的研究等都可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以便进行更好的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6、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6.1归纳-推理-规划法

行为主义地理学通过对过程的归纳得出普遍的结论,研究方法借助与推理,用推理来解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空间模式,然后再通过环境规划来修正人类空间行为。

6.2行为矩阵

针对传统空间分析学派理论建构模式的不足,普雷德提出了行为矩阵,它的两轴分别表示可用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行为矩阵的研究是行为主义地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用作对创新的扩散、投票、空间调查等的研究方法,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有较大影响。Gould 指出人在环境面前的认知受最优行为规则控制,这既包括最经济行为也包括最满意行为(后者追求个体某种“满意”变量的最大化),提出了追求风险损失最小化的“零和

[14]博弈”规则,普雷德的行为矩阵的研究体现这样的规则。

6.3锚点理论

戈利吉将空间行为与时间变化相结合,把空间关系与时间过程相结合提出了锚点理论,此后西方地理学者将这种理论方法深入研究发展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柴彦威等学者认为锚点理论的产生是认识到等级性的空间信息储存结构,锚点理论它描述了个体在陌生空间(如一个新城市) 中,首先会全力寻找主要节点(如居住地、工作地);此后,围绕着主要节点,次要的节点和其间的通路被加以认识(如上班路线、居住地周围的设施),最终形成带有等级的认知结构。

6.4数学模拟和统计分析

西方行为地理学通过借鉴经济计量学等数学方法,对其进行模拟和统计分析,建立模型方程等,根据大量独立变量的变化来解释行为方面的变化,研究方法进行了革新,增强了实效性。Golledge 和Timmermans 认为,行为地理学成立初期的研究实质是:寻求更好的人类主观模型及假设,取代物质环境观,通过采用新的数据分析和非汇总方法研究个体和小团

[15]体,揭示人类决策行为之心理、社会因素的空间特性,基于人类过程进行现象的解释。

6.5人工智能

使用计算机模拟决策的新手段,为人口迁移研究、趣味决策、市场研究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行为主义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处理方法的科学性得到提高。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7、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最初起源于西方地理学计量革命浪潮中的行为地理学,在经历了近40 年的发展后已经大大突破了最初的空间科学式的研究范式。西方行为地理学在不断反思并重新认识自身意义的循环中不断成熟,从最初的回答“行为在哪里发生”的区位论套路发展到关注人类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而最终回归到日常生活空间和现实社会中。也更加注重规划实践的研究。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行为研究学派开始在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城市发展与城市决策者关系的研究、规划决策行为与公众行为的研究成为研究热点。地理学者还开展了旅游者出游行为研究和空间分析,大草地公共活动空间市民的游憩、购物行为的研究等。可见,西方行为地理学的最新转向符合学科与社会发展的潮流。

近些年,一种新型的空间形式发展起来,信息空间已经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行为主义地理学者认识到信息空间的变化,在理论和方法研究上,变行为论、心理学、社会学等在人文地理学中的简单引入为多学科集成研究,汲收相关的科学技术来发展其理论,更新传统的方法论,才能为信息时代人们复杂的空间行为决策研究作出贡献。对西方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推广,将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中大促进作用。

篇二:地理学论文

对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初探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艺设13-1 孙小翔

摘 要 :随着城市外延式扩张的不断加速,城市边缘区作为全面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切入点,其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边缘区各功能类型的城镇组团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空间与社会单元,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元素,也应是城市边缘区建设的出发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要正确引导工业发展方向;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设施配套合理;要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针对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成因及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模式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仅此谈些个人看法,下面就这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 :城镇、边缘区、发展模式

城市边缘区是一个混合的土地利用带,是从城市到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农业用地不规律(有很大随机性)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随着中心城市规模、吸引强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城市边缘区是特指大中城市附近的一种不连续的空间现象,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复杂动态过程的结果。由于城乡经济的共同作用,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与一般区域相比,城市边缘区的人口密度、生产力布局、经济和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具有不同于城市和乡村的特性。城市边缘区是任何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会出现的,变化最大、最敏感的地域实体,而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变化速度要更快,矛盾也更为错综复杂。

目录

一、 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成因及现状 ............................................................................... 3

(一)产业转移是边缘区发展的外部动力。 ............................................................... 3

(二)城市就业饱和导致边缘区的人才和资源得以积聚。 ....................................... 3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边缘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 3

二、

城市边缘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4 (一)用地布局混乱,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 4

(二)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 4

(三)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匮乏。 .......................................................................... 4

(四)城市的“扩散效应”对边缘地区的副作用。 ................................................... 5

三、 城市边缘区发展主要模式 ....................................................................................... 5

(一)产业主导模式。 ................................................................................................... 5

(二)旅游发展模式。 ................................................................................................... 5

(三)农业产业化主导型模式。 ................................................................................... 6

(四)卫星城镇模式。 ................................................................................................... 6

(五)交通主导模式。 ................................................................................................... 6

(六)园区模式。 ........................................................................................................... 6

参考文献 ................................................................ 7

一、 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成因及现状 我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成因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式扩张过程中首先影响到的地区,也是接受城市辐射作用最集中的地区,城市的辐射作用对推动边缘区的发展举足轻重。

(一)产业转移是边缘区发展的外部动力。

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过程中,1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引起产业转移现象的发生,即某些产业从相对发达的地区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地区。从而带动生产要素的转移,给边缘地区带去先进的技术和急需的资金,带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而加快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产业转移比其他任何形式的经济辐射更直接、更显著、更广泛地推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它是当前城市边缘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动力。

(二)城市就业饱和导致边缘区的人才和资源得以积聚。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里,而城市中也存在着隐形失业集群或就业不充分的人口。如以前作为就业主要对象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现今有的处于饱和,有的企业已买断工龄、重组甚至破产、关闭,对安置劳动力已难有多少空间。这就使得大量的工人、技术人员有可能到边缘区来就业和发展。这些都使得边缘区的人才和资源的积聚迅速提升,使其发展较以往更有主动性,与城市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差距也将会越来越少。

(三)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边缘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城镇集体、乡镇集体和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强,已成为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从生产力分布现状分析,城市边缘区也是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沃土。相对低廉的土地、劳动力和宽松的开发条件,使边缘区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二、 城市边缘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边缘区发展中所出现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中,土地利用和规划无疑是形成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基础环节。当前,也正是在这方面,各地存在不少问题。

(一)用地布局混乱,结构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边缘区这一快速发展地带,存在管理不严、政策引导不当等诸多问题,导致产业结构在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化的过程中,用地布局混乱,结构比例失衡,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等相互交织,布局零散,既破坏了居住环境,也不利于工业自身发展。

(二)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造成边缘区土地的占有率高,利用率低,产出率更低,破坏了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边缘区土地非农开发,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容易造成土地投机,农民拥有耕地数量减少,农业兼业化经营,使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都容易出现下降趋势。

(三)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匮乏。

城市边缘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道路网分布和结构不合理,路网密度低,功能不明确,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无法满足人流、物流、停车及消防的基本要求;电力、电讯线路走向杂乱;煤气管道无法铺设;排水排污不分,排量有限,导致经常内涝;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都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边缘居民区的需求,这些因素都成为边缘区发展的“瓶颈”,极大地制约了边缘区的城市化进程。

(四)城市的“扩散效应”对边缘地区的副作用。

城市的“扩散效应”在给周边地区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造成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和重复,经济发展被动,技术含量低。这些因素进一步导致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忽视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目标,无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环境恶化问题比中心城市还严重。

三、 城市边缘区发展主要模式

大城市边缘区的城镇由于特殊的空间区位,其城镇发展和空间拓展在镇区自身的生长力之外,更主要的是受到城市扩张、镇域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以及大型项目的多元推动,从而使这类城镇的发展具有更强的活力。

(一)产业主导模式。

由于市中心区过于饱和、房租地价、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原因,有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由内城区迁移到边缘区小城镇,大部分新建的大型工业企业也布局在边缘区小城镇。工业布局和产业集群促进了边缘区小城镇社会、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产业主导发展模式

(二)旅游发展模式。

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依托自身的风景名胜进行旅游发展,服务主体主要是中心城区和外地游客。大多数旅游发展型城镇与城市中心保持着紧密联系,又因为地处城乡结合部,既受到城市的深刻影响,又没有被完全城市化,生态环境状况比较理想,有的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乡野情趣。边缘区旅游城镇现已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类旅游城镇的发展建设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结合衔接,加强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

篇三:基于行为地理学的对大学生行为与校园行为空间相互影响的探讨

课程:人文地理学

基于行为地理学的对大学生行为与校园行为空间

相互影响的探讨

——以东北大学学生行为与校园空间为例

基于行为地理学的对大学生行为与校园行为空间相互影响的探讨

——以东北大学学生行为与校园空间为例

摘要:行为地理把心理、行为等因素引入人地关心的研究中,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平衡、反馈的空间关系规律。本文从行为地理学的宏观角度入手,又以大学校园这一特殊微观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东北大学校园空间及大学生校园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并对相关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提取,对大学生行为与校园空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讨论,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行为 校园空间 行为空间 行为地理学

一、研究意义

当今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教育的年代,校园规划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校园进行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与大学校园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深入了解,才能设计出适合当代大学生教育,符合大学生需求的舒适、高效、实用的大学校园。

二、概念引入

1、行为

对于人的行为,可以简要地界定为:人在与外界相互作用时为实现某种预期的目的(或出于潜意识)而用自身的机体所做出的连续反应或连续活动的过程。行为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行为是指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在的活动;而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外,尚包括间接推知的内在的心理过程:意识过程、潜意识过程。这也可称为隐行为。这些内在的行为通常只有当事人才能意识到,别人很难作直接观察或预测。

勃鲁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的作为和行动。行为可分为内在的、秘密的以及可观察到的行为。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社会学家龙冠海将行为解释为态度的表现。社会学家汤姆斯指出任何价值均可引起人的行为趋势(心理态度),无论何种方式的行为,均为价值与态度之间的联系。

2、人的行为有下列特征:

(1) 人的行为是适应性的。贝利生及斯坦纳解释适应行为是“有机体动作的方法以合乎环境的要求并满足本身的需要。

(2) 人的行为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是多变的。人的行为受着外部环境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强烈影响,在种族之间、 地域之间以至不同年代之间人的行为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

(3) 人的行为是可控制、可训练的。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教育、训练而获得的。人的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经过环境的熏陶感染及学习得到改造。一个孩子,经过教育可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行为学家华森认为婴儿是可塑的,可以训练他成为医生、艺术家、律师等,或做盗贼、乞丐,视训练的方法不同造成不同的结果。正是由于人的行为具有可塑性,才为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性。

(4) 人的行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性的有机组织表现。约束人的行为过程的主观条件包

括人自身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5)人的行为是动态的、发展性的。

2、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他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的空间。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动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邮政、电话等个人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通常情况下,直接活动空间与人们日常行为活动关系极为密切,间接活动空间则激励人们进一步的空间探索欲望,从而产生迁移行为活动。

3、大学生行为及其行为场所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有其自身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特点及特定的行为场所。

第一,大学生行为特点:

(1)规律性

学生日常主要活动是学习、研究、生活、运动等,主要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公寓、餐厅、运动场、公共活动场地等场所,且不断往返它们之间,在行走路线和时间上有很强的规律性。

(2)多样性

学生除了规律的必要活动之外,还有多种学术活动、社团活动及文娱体育活动。今后随着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增强,与社会的接触必将更加扩大,生活的多样性要求环境的丰富性。

(3)交往性

技术的革新、多学科领域的发展、学习方式的变革影响日常行为活动。校园空间环境要考虑促进彼此间相互接近、交流、交往。通过交往拓宽知识面、丰富想象力、强化思辨能力,成为开拓创新型人才。

(4)集体性与独立性

校园中的集体行为是主要的活动,从集体性的学习研讨到集体性宿舍生活。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表达个人情感和自我评价的私密性空间。

第二,大学生行为场所

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盖斯指出:“人所创造的人工作品是(也只能是)一个潜在环境,这个环境只有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被人们感受到之后,才能变成一个有效环境。”这段话充分地解释了存在于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分歧。有效环境可定义为是潜在环境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使用者对潜在环境表示认可、接受、理解,并按设计者的意图产生预料的行为 。这说明任何一个客观环境必须要在被主观意识接受之后,才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

行为场所是研究空间──行为关系的基本单元,具有下述特点:

(1) 行为场所具有固定的或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如听课是教室中固定的行为模式;而在

校园碰到熟人驻足谈话,则是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

(2) 这些行为模式或是有目的的,或是受到社交习惯的支配:听课是有目的的,而长时间在户外谈话则是老年人的社交习惯。

(3) 行为场所的实际特点与行为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特定的环境(空间、时间)伴随有比较固定或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反之亦然。如教室与听课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听课不能随意在走廊上进行。又如食堂有时也用来上课,但只是偶尔为之,因此食堂一般就不是听课这一行为的行为场所。

(4) 这些行为模式的发生在时间上具有规律性。

三、实例分析

大学生的活动绝大部分都发生在校园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于校园空间环境进行交流。东北大学校园空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发性行为空间,即受学生行为影响形成的校园空间,这种空间可能是校园里一条道路或是建筑物前的台阶或是建筑与道路之间的空地,学生行为改变了其原有的使用功能;另一种是非自发性行为空间,即校园设计之初就确定了使用功能的空间,是影响学生行为的空间,如学校的篮球场、图书馆、教室等。通过对这两种行为空间进行讨论,观察分析大学生与校园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

1、大学生行为对校园空间的影响

大学校园自发性行为空间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包括:

(1)学生对知识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渴求;

(2)学生希望寻找一个适合于自我要求的学习环境来促使自己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3)校园内原有的基础设施老化或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等。

自发性行为空间的出现,一方面为校园内学生的学习、文化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活动场所,使校园空间环境构成更加完善、成熟;-另一方面,由于此类空间存在无组织、无管理并且缺乏基础设施的现状,使得它非常不利于学校统一的组织管理,同时又妨碍了学校更深层次提升自我形象的步伐。

比较典型的空间有:

(1)综合楼南的道路在晚上会作为轮滑社团活动的场地。这条道路是双向两车道,并不是宽敞,职能摆下三排桩,晚上9点以后开始轮滑爱好者开始聚集到这里,也给晚上的行车造成了一些困扰。学校其他地方也有开场的硬质铺地,但是却不受轮滑爱好者青睐,原因在于这里接近大活和篮球场,活动气氛浓;其他广场或是开场铺地没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以前有人自发地在这里练习轮滑。

(2)机电馆与大活之间的停车场晚上会聚集武术协会的同学在这里练双节棍。在这里聚集的原因跟上者基本一样,由于没有室内的活动空间,这些社团只能在室外选择场地。另有其他原因的话,也可能是大学生的表现欲比较强。

(3)综合楼北大台阶作为全明星社团晨读的地点。这里的台阶有利于有同学在上面领读,

同时这里的环境有利于大声朗读

2、校园空间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大学校园特定的功能空间会促进或是制约学生行为的发生。一个活动场地、一座小品甚至一棵树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活动。这种非自发性的行为空间形成的原因主要和校园的设计者有关,在设计之初场所被赋予确定的使用功能,引导学生在这些地点进行特定的活动或是拒绝学生的活动。

比较典型的空间有:

(1)经过改造后的五五体育场。老五五体育场是土渣跑道,平时只有喜欢足球的同学在这里活动,因为环境不好,一部分同学会选择别的地方活动。五五体育场改造后,来这里活动的人数骤增。从午后开始,这里先是被足球爱好者和篮球爱好者占据,在晚饭过后,这里会聚集一部分中老年人跳广场舞,之后到晚上十点半左右,同学们在这里进行各种活动,如足球、篮球、羽毛球、板羽球、太极拳、跑步、班级活动、社团活动或是坐在草坪上聊天等等。正是因为五五体育场的改造对同学的活动起到了吸引的作用,这里一度成为晚上校园里最热闹的地方。但同时,五五体育场的改造也对一些活动起到了抑制作用,如滑冰。以前冬天硕大的滑冰场消失不见了,变成了一九五七体育馆前的很小的空间,导致许多想滑冰的同学因为场地太小而放弃了这项活动。

(2)综合楼前的篮球场和排球场。这里几乎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都有学生伙同,主要是篮球和排球运动,这块场地吸引着一舍、二舍、三舍、四舍、七舍的爱好篮球排球的男女同学来这里活动。从晚饭过后这里的活动也会发生一些改变,羽毛球运动也参与进来。而因为这里邻近大活,所以有的时候一部分团体活动也会在这里发生。这因为这里有可以提供同学活动的设施和场地,才会吸引同学在这里发生各种活动。

(3)综合楼及其北广场。北广场是全校最大的广场,这就为大型集体活动提供了场所,如升旗仪式、趣味运动会、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开学迎新、展示等等。同时由于这里空间大,在这里发生的个体行为多是需要开敞空间的活动,如放风筝、轮滑、骑自行车等等。这里的台阶也是同学喜欢去的地方,可以坐在上面看广场上发生的活动,有种运动场看台的感觉。但是由于综合楼的影响,北广场的使用也有一些弊端。在冬春多风季节,这里由于空旷和高楼影响,大风尤为突出,同学们都不愿从这里走,但这两边又是平时上课的必经之路,因此同学对这里的大风极为反感,于是减少了一部分在这里的活动;在冬季,北广场由于综合楼的遮挡,绝大部分被笼罩在阴影中,温度低、风大,同学会减少到这里活动,而转向综合楼南侧有阳光照射的篮球场;夏季午后暴晒的时候,北广场有大部分暴露在烈日下,同时由于铺地材质,使周围环境极不适宜同学活动。综上,北广场一年中使用的效率并不是很高。

(4)中心花园的假山。作为景观小品的假山被用作中心花园小喷泉的背景,是校园美丽的风景。但是也正是这种设计提供了儿童活动的场所。假山也不再是单一的观赏功能,老师们喜欢带着孩子在这周围攀爬、玩耍。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