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例子 > 列表页

穿越时空的真实例子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例子 手机版

篇一:穿越时空的历史学习

穿越时空的历史学习

摘?要:虚拟情境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以史实为依据,虚拟出来的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

动具体的场境。创设虚拟情境,是一种类似于历史想象体验与历史

假设研究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神入历史”,让学生在情境中

体验历史,在创设的氛围中探讨历史,以便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的

掌握和对历史价值的体验。

关键词:虚拟情境;历史教学;运用

钱钟书先生言:“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

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我

们不能改变历史,可课堂教学却需重现历史,因为仅靠教师的简单

讲述显然不充分,不能深刻体会历史事件的本质。 “重演”就是

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通过虚拟情境,学生融入具体的历史生活中,

体验古人的思想与行为,更好地阐释历史事件。

一、虚拟情境的常用分类法

(1)通过原始文字、纪实、图表(像)、实物材料、历史遗址、

遗迹等,让学生直接体验和探究历史的变化。在学习政治史《伟大

的抗日战争》时,笔者就设计了一场景:“王选的故事”。教学设计

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

了解这位对日本731细菌部队提起诉讼的原告团团长,一个在2002

年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一位被日本人称为“让我

们沉没的中国女人”,然后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与王选对话,并设

置如下问题:①王选女士,你为何不畏艰辛、费尽周折寻找资料揭

露日本731部队的罪行?②你找寻资料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动?③你

的资料对你的诉讼起到了什么效果等。学生也可自主发问。然后,

在教学中围绕这些问题,将教材、学生、教师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王选和她所做的事,另一方面通过虚

拟情境,让学生近距离地感知历史的真实,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的

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学生被王选感动,也知道为什么而感动,为后

面新课的开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2)“穿越时空”,让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语言描述、

角色扮演、文学和影视作品等间接体验历史的变化和发展。《希腊

——民主政治的摇篮》一课中,笔者组建了一支“希腊考察观光团”,

通过“穿越时空”,来亲身感受雅典民主政治,设计了一个主题“入

乡随俗”,导游领学生来到希腊公民帕帕迪家里,感受他们真实的

生活,并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解疑中获得

知识,培养分析思辨等各方面能力。

情境的背景资料:帕帕迪,男,雅典卫城公民,三十一岁,家庭

成员还有妻子、两儿一女,男孩一个六岁一个八岁,女孩十岁,有

奴隶五人。

情境一:走进庭院,只看见一个女奴在做家务,向其询问主人去

向,只是不断摇头。设问:帕帕迪不在家,他会去哪里干什么?他

的孩子们又有可能在做什么?

情境二:恰好他的妻子怒气冲冲回来了,还抱怨:“他们参加公民

大会,看都不让我看!”设问:他的妻子为什么无权参加会议?

情境三:会议开始了??“别以为他自己曾在对波斯战争中立下

了汗马功劳,就居功自傲,现对国家大事也不关心,而是关心自己

的利益。”我们有些担心他了,不知会如何判他,他会和苏格拉底

一样结局吗?

玩了一次流行的“穿越”,创设新的情境,拉近大家和历史的时代

距离,使抽象乏味的简单史实变得生动有趣,通过一系列的设问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思考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能力也随

之而提升。

再如,在讲述《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时,虚拟这样一个情境:

现在我们班晚自修说话现象比较严重,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墨

家的老师,请就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提出办法。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

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

悟;墨家:应该尚贤,选有才能的人当班长来维持纪律。

通过这个情境,就活灵活现地将各家观点展示出来,学生扮演历

史角色,身临其境地感悟历史,理解内容,真切地体会时代性,从

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虚拟情境设计问题时,要多多了解有关历

史知识的背景资料,紧扣知识重点、难点、衔接点、易混点精心准

备,问到“点”上,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具有启

发性、深刻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使他们通过

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发现的快乐。

二、虚拟情境的注意事项

1.情境虚而历史不实

“虚”与“实”相对,“虚拟”不等同于虚构。虚拟情境的创设不

一定完全符合具体的史实,但必须符合史实基本特征。因此,在历

史教学中,虚拟情境是“以史实基本特征为架构的再现,并非可以

脱离基本史实进行虚构”。

从实际的教学来看,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创设的情境违

背了历史史实(完全不合历史史实的虚拟情境,与历史真实性原则

相抵牾)等。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虚拟历史情境不能完全符合历史

的时代背景。如《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的教学过程中环节一:展

示阿苟的第一篇日记。

1956年9月26日?星期三?多云

清早七点钟,村头的大喇叭又响起来了,真是郁闷,这个喇叭是

不是与我前世有仇,次次都是在我睡得正酣的时候吵醒我,但我没

有办法,广播里面播全村的人都要到祠堂集中起来,学习什么中央

的最新政策,因为中央刚刚??

教师:是什么事扰了阿苟的美梦呢?我们一起来推测一下。

细究一下,阿苟的日记中不免存在一些与史实不符的地方。一方

面,我们的阿苟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当时能写日记的农民就不是

一个普通的农民。另一方面,在日记中,广播搅了阿苟的美梦。有

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普通的农民是很少睡懒觉的,一般5点

左右就起床,农村政策宣传一般是早晨 6:30,集中学习一般是晚

上下工以后。

2.多知识讲授而少问题探究

虚拟情境本不是教学内容,凭借情境而开展的探究材料与探究问

题才是真正的教学内容,情境中必须蕴涵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意义建

构的问题。然而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营造趣味的课堂,虚拟了

必要的“情境”,收集大量的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料,却不加分

析或少有分析,全部抛给学生,学生成为旁观者,而不是主角,没

有了学生的参与,这样的课肯定不会是一节成功的课,更不要说提

高学生能力了。有些教师拼命地授予学生知识,忽视授予获取知识

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既不违背新课

程理念,也坚持了历史课的基本特色,更活跃了历史课堂。

三、结语

历史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的对象,它思接万载,视通万里,千姿

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虚拟

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情境课堂,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同时还

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不失为破

篇二:高考作文典型参考事例20条

【素材一】查理周刊袭击案:批评的力量

发生在法国巴黎《查理周刊》的恐怖袭击案,3名原教旨极端分子借口不满该周刊屡屡讽刺先知穆罕默德和原教旨主义,袭击了该刊的编辑部,酿成1945年后巴黎伤亡最惨烈的恐怖袭击事件。原教旨、恐怖和暴力又能得到什么?甚至,连他们最想制止的讽刺和批评、最想做到的“弥谤”也是一枕黄粱,他们试图让世界上每一张发出令他们不安、不快的嘴闭上。批评可以被批评,但批评的自由不容被剥夺,正如《查理周刊》沿用40年的格言:“我们不会投降”。

【素材二】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一、学术成就

1、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

2、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年时间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

二、人格、气节(追求独立、自由)

1、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2、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3、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

4、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5、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3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理由有三: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因为谈了也是白谈。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2.人格独立

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尤其在“十年动乱”期间,意识形态的高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

【适用话题】

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素材三】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事例积累:

人物:胡适

身份:被称为“胡博士”,一生共获得35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

事件:

1、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

2、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3、2010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 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

思想世界中,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

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素材四】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事例概述:

一、成就

1、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一生曾3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2、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40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

3、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

二、精神

1、鲁迅在世时,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2、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多维解读

1.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把吾国吾民,看得何其之“艺术”!他说:“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林语堂作为主流价值之外的边缘“智者”,其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启示着人文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林语堂引领着我们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历跋涉,在物质、精神、科学、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频频闪烁,妙语叠出,精彩纷呈。

2. 快乐的真谛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以道德、教养为规范的享乐是人生至善之境。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林语堂这位哈佛博士快乐、智慧的生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的尘世里更加显得有趣、可贵,也似乎更加让人难以企及。

【适用话题】

灵魂、尊重、文化交流、人生趣味、精神家园、生活的艺术、科学和人文、文科与理科、快乐的真谛、万物静观皆自得、活出幸福的感觉……

【素材五】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

事例概述:

一、成就

1、冯友兰对国民政府教育的抗辩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

2、在20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批判最多的也是冯友兰;谈起20世纪的中国哲学,唯一绕不过去的人还是冯友兰。一个事实是,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李慎之曾经评价说,冯友兰是一位可超而不可越的人。只有站在他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

二、精神

1、冯友兰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80多岁,年老多病,“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多万字的著作,一字一句,全由老人口述,助手笔录而成。

2、他的最后15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写作中间多次生病住院,他甚至说,“现在治病,是因为书未写完。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冯友兰是拼着性命在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

●多维解读

1.人生的作业

古代先哲庄子曾经发出过“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形容人生短暂。但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则因人而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人生的作业至关重要。冯友兰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拼着性命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终极作业,含笑九泉。

2. 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是学者治学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提倡学者治学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者要以怀疑的精神建立学术批评的民间立场,要敢于对行政干预说“不”。面对国民政府的三度训令,冯友兰慷慨陈词,执笔抗辩,其抗辩雄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为学术自由树立了典范。

【适用话题】

典范、精神自由、学术自由、老当益壮、站在巨人的肩上、活着的意义、人生的作业、要勇于说“不”……

【素材六】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事例积累:

人物:梅贻琦

身份: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事件:1、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篇三:案例

第一单元教学案例

【案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合法性基础问题

【案例导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合法性基础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为什么具有能够被人们普遍自觉地“承认、认同或接受”的本性,或其能够合情合理地存在的缘由和正当性何在。学习本案例,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具有“被承认、被认可、被接受”三个维度的合法性基础,即历史事实、逻辑分析、价值建构。

【案例呈现】

第一,从历史事实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具有不可颠覆的现实正当性理由。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中国取得今天巨大的成功,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超越,这本身属于一个“历史事实”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来说,为什么能够在中国“被承认、被认同和接受”呢?或者说,它的合法性基础在哪里呢?中国近代以来的真实历史给予了我们一个不可颠覆的正当性理由。对此,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回顾中国的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能在中国落地生根,这并非是一蹴而就之事。20世纪之初,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风潮,同马克思主义一道,各种西方的社会思潮在动荡中的中国轮番上演,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实用主义、政治自由主义,等等。这其中,除马克思主义以外,其他各种繁杂的社会思潮均无法在中国社会真正落地开花,实现“中国化”。个中的缘由,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已分析得十分透彻,“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从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

国的迅速传播并最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导思想来看,其对于近代中国的实际需要是高度契合的。近代中国的“救亡与启蒙”两大历史任务,都需要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才可能完成,也正是经过彷徨与教训、比较和甄别等艰难历程,马克思主义才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承认、认同和接受,并最终在中国取得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功。

第二,从逻辑分析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具有无可置疑的理论正当

穿越时空的真实例子

性理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本身的逻辑结构是否能够经得起理论的考验,进而为人们普遍地承认、认同和接受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本身的逻辑结构来考察这个问题。该命题的逻辑结构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方面:其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其二,什么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其三,马克思主义能否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对于第一个问题,应该来说,是没有任何疑义的,我们中国接受和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本身是一种公认的科学理论体系。对此,匈牙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试想,一种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本身就具有“公度性”的本性,它肯定能为任何具有正常理性的人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这样。对于第二个问题,应该来说,也是毫无问题的,中国的实际情况主要就是指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中国的文化传统两个方面。关键在于第三个问题,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能否和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国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呢?首先,从实践角度来看,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社会现实能够很好地结合,指导中国取得了系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虽然不在中国诞生,但是能够很好地和中国的文化结合。其次,从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既然是一种科学,一种真理,它能够被应用于中国,应用于中国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就更是合情合理的事。因此,从逻辑分析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合法性基础同样具有无可置疑的理论正当性理由。

第三,从价值建构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具有不可

替代的理想正当性理由。某个事物或者命题的合法性基础还涉及一个重要的层次就是该事物或命题需要具有强大的价值吸引力、魅力和引领人们从当下走向未来的重要理想向度。而这种价值建构的理想正当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身上全部具备,并且是其核心意旨之一。这种价值魅力和理想向度,源自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最初对其理论使命的定位和追求上面。对此,正如当代著名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指出的那样:“正像全世界都知道的,马克思让自己认同于一股社会力量,没有财产的工人这一伟大的国际主义阶级,他能够以它的名义吼出自己的诅咒,他的著作将武装这个阶级,使它取得必然的胜利,因为在他看来,这种胜利是由他真心相信的东西所承诺的:行动的理性,建立一个和谐、合理的有机社会,结束使人类的言行受到扭曲的自我毁灭的斗争句话,它就是无产阶级。”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承认、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把它当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以上所述的价值本性和追求毫无疑问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全人类,尤其是人类中最为底层的工人阶级,它为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理想世界,那就是共产主义。在那里,超越了以往一切阶级社会所产生的压迫、剥削和人的异化,等等。对于这样的“新社会”,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也就是要“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试想,从古至今,有哪一个思想家或思想流派是这样为全人类、为人类的劳苦阶级的未来工作,并将之作为理论的根本价值追求的吗?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自从在中国大地诞生以来,就被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这种积极向上、指向人民大众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地付诸行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这种价值本性是任何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理论、西方舶来思潮等所不具备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合法性基础同样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理想正当性理由,它具有为中国大众尤其是劳苦大众、人数众多的工农阶级所自觉“承认、认同和接受”的价值魅力。

【案例来源】曹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合法性基础问题梳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5年第1期。

【案例讨论】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合法性基础的理解。

【案例二】毛泽东——穿越时代的伟人

【案例导读】毛泽东是一位穿越时空的历史伟人,他对20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他继往开来,上承孙中山,轰轰烈烈的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伟大国家;他下接邓小平,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毛泽东”三个字在今天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旗帜,代表了人民的信仰,代表了历史进步的精神灵魂。毛泽东并非完美无暇,但他凡伟绩、光辉思想和伟大品格,总是泽被后世,深深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案例呈现】从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来,中国人不知驻足过多少精神驿站,跨越了多么难以想象的历史峰峦。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回望毛泽东,走近毛泽东,体味毛泽东,仿佛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对许多人来说,“毛泽东”三个字至少已像一部读不完也未必能够全读懂的书。但是,如果超越缭乱障眼的生存枝桠,拨开变乱浮躁的氛围,静心贴近我们时代的深处,你仍不难感受到,毛泽东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中华民族现实之中的历史伟人。

“毛泽东”三个字蕴含着怎样的历史真谛呢?毛泽东是怎样穿越时代之门走向今天的呢?

他曾经在湘江的波涛中舒展长臂拥抱“五四”大潮,成为湖南革命的播火者。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他被称为“农民运动的王”,是他把泥腿子们引向开阔的大路上迅跑。在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中,是他走出一条新路,站在遥望东方看得见曙光的山头,点燃了星星之火。在远行的红军将士们濒临绝境的时候,是他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急拐了一个大弯,拨正了航道。在陕北高原的黄土窑洞里,是他倾心尽力向艰苦的理论进军,使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群接受了一次特殊的精神洗礼。在牛羊嘶叫的农家小院,是他以运筹帷幄的战略智慧,导演了一出波澜壮阔的现代战争史剧。在开天辟地的庄严时刻,是他和他的战友们踏着古旧尘封的皇城砖道,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在百废待兴的日子里,是他和他的战友们领导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重振山河,荡涤了旧社会的污

泥浊水。在战火烧到国门口的时候,是他毅然决策,打了一场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抗美援朝战争。在凯歌行进的岁月中,是他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经济成为首要任务的年头,是他积极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面对东西方的冷战对峙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是他始终警觉地关注着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并在迟暮之年开创了崭新的外交格局,使中国走向世界。还是他,率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一贯维护世界和平,主持国际正义,在全球不同肤色的人们中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这就是穿越时代之门,从风风雨雨中走过来的毛泽东。对毛泽东生平的简单罗列,似乎已经清楚地告诉人们,毛泽东属于这样一个时代:那是在黑夜沉沉的奋斗岁月里,寻找希望和实现希望的时代;那是在振兴中华的艰难行程中,需要伟人和产生伟人的时代。

完美无瑕的伟人是不存在的。这样的伟人只能在远离时代主题和社会实践的虚拟境界中被塑造出来。真正的伟人总是脚踏实地并沾着时代的泥土杂物来决策领航,总是在伟业受阻于各种迷雾的时候来开拓前行。尽管在后人的视野中,那些泥土杂物或许可以避开,而迷雾也早已散去。但今之视古,犹如后之视今,今天的人们多不希望后人苛求于己,自然也就不能苛求前辈伟人一点不挟带历史的局限。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失误,特别是晚年发动和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悲剧,让人们扼腕痛心,让历史顿足遗憾。但伟人之所以伟大,恰恰在于:他的失误在客观上总是在历史的艰难摸索中出现的,在主观上从来不是为了谋一己之私利、达一己之目的,特别是在总体上要远远小于他的功绩。

毛泽东最根本的功绩是什么呢?这要从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主题说起。

人们有一个共识:20世纪的中国巨变,先后造就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在百年巨变的进程中,后者总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正是这前后相承的历史变迁,使中华民族的发展越来越波澜壮阔,使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越来越灿烂夺目,使中国人民的奋斗越来越接近激动人心的目标。这就是:摧毁封建专制的牢笼,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