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 列表页

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和西欧国家失业率情况.请分析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0  分类: 情况报告 手机版

篇一: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期末模拟考试

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期末历史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1*20+20分)

1、《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

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据所学知识,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 )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2、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对该新经济政策的论述,正确的有 ( ) ①它的主要内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②它实行高度集中地经济政治体制 ③它的推行,使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④它的首要目的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3、《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 )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开展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 )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D.①④

5、分析《九国公约》时,周老师提问:“《九国公约》真的尊重中国的主权吗?”下列说法正确()

A. 王露说:“使中国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局面。” B. 李华说:“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利益。”

C. 孙亮说:“门户开放有利于我国对外学习。” D. 刘明说:“尊重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6、某校九年级(1)班小利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 B.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C.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D

.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抬头

7、罗斯福政府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

,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国家对企业做出上述具体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进生产过剩

C.消除经济危机 D.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8、下列图片,反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斗争的是()

油画《五四运动》 报道西安事变的报纸 从慕尼黑返回的张伯伦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A B

C D

9、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

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协定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

④ D.①③④

10、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二战”后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该组织的会旗是()

11、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地时间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总统普京邀请

参加红场阅兵。下列史实与中苏(俄罗斯)在二战中联合行动,共同抗击法西斯有关的是()

①慕尼黑协定 ②26国宣言 ③雅尔塔会议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如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

③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④日本上升为第二经济强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二战后到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其相同的原因不包括 ( )

A.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B.利用美国经济援助 C.组建区域经济组织 D.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

14、2015年3月21日,应纳米比亚政府邀请,习近平主席派遣特使出席了纳米比亚新总统就职仪式

和纳米比亚独立25周年庆典。25年前,该国的独立标志着()

A.欧洲人已经被彻底地赶出了非洲 B.美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

C.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 D.欧洲与非洲的贸易往来最终结束

15下列表述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改革相符的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B.局部改革和调整政治经济体制

C.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D.通过实行多党制分散国家权力

16、对以下“20世纪50~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解读错误的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B.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居各国之首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D.联邦德国经济发展速度低于美国(17题图)

17、漫画常常折射出时代的印记,右侧漫画反映的是()

A.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B.美苏争霸 C.马歇尔计划实施D.欧盟成立

18、随着苏联解体、两极解体终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是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

系以来世界格局的第三次变化,导致每次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B.经济发展不平衡C.大国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地区冲突激烈

19、‘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

会,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应该 ()

A.趋利避害,因势利导 B.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

C.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反对全球化,不与发达国家交往

20、“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

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日本占53%。”材料

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 )

A.德国实力世界第一B.资本主义三足鼎立 C.政治多极化趋势凸显 D.知识经济悄然而至

二、非选择题(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

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

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

一点也没剩。”

——摘编自王斯德等《苏联兴亡史》材料二

(1)面对材料一中“苏俄农民的气愤和不满”,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1分)

(2)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图5中A、B两个时段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分析导致这两个时段失

业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提示:写重大事件名称)。(3分)

(3)两国为应对危机采取了什么共同的调整方式?这给了你怎样的历史感悟?(2分)

22、仔细读图,回答相关问题:(8分)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1)图一是哪一次国际会议的场景?(1分)它将什么政策推向了顶峰?(1分)

(2)图二中的文字内容所反映的是哪部文件?(1分)它的发表标志着什么?(1分)

(3)图三是哪一场战役的场景?(1分)此次战役的作用如何?(1分)

(4)图四反映了什么历史场景?(1分)图二对图四有着怎样的影响?

(1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来战争的可能性 ——一位当代西欧史学家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示图案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旗帜?(1分)

(2)简要说明这一国际组织的建立对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分)

(3)2007年该组织拥有27个成员国,有人说,该组织的扩大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请

简要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是什么?(1分)

(4)中国应该怎样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2分)

24、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局部地区仍动荡不安,

民族振兴与发展困难重重。阅读材料,完成问题。(5分)

(1)下面是一位同学对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知识梳理,请你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2分)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纳赛尔出任印度总理,翻开印度历史新篇章;

1960年非洲出现17个独立国家,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90年埃及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相同点(2分)

(3)读右图,图片所示巴以和解为何没能最终实现?(1分)

25、(6分)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不同利益集团的博

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是为世界秩序出谋

划策。为此,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材料二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的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 到之处。

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材料三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

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的两个会议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是什么?(2分)

请写出华盛顿会议设计中国问题

的文件名称。(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2分) 从材料可以看出,杜鲁门对“俄国人”采取的政策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特征。(2分) 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面对?(写出一条即可)(1分)

篇二:新余一中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卷(附答案)

24.战国齐鲁贵族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随葬陶俑。以陶俑葬代替人殉制度,体现了( )

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 D.理学思想

25.“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反映了( )

A.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 B.汉家制度用儒学包装法家思想

C.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

26.“一般地说,在农业社会,妇女的状况日趋恶化,繁荣使很多上层家庭把妻子当作装饰品;国家强盛则促使对妇女的非正规政治权力加以限制。罗马虽然实行了严格的家长制,但它却是这一大趋势中的一个例外。”促成这一状况的可能因素是( )

A.罗马法制约身体暴力和家族内惩罚 B.罗马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男子平等

C.罗马法解决了家庭仇怨和纠纷问题 D.罗马家庭结构反对强有力的集权体制

27.英语共同语的基础形成于14、15世纪。1382年,《圣经》首次译成英文;1611年,重译为英王钦定本。17世纪,英语出现在北美洲;18世纪末,出现在澳大利亚;19世纪,出现在非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语逐步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不能够说明上述现象的是( )

A.14-17世纪,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B.17-19世纪,英国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

C.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D.英国的雄厚国力使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28.“康熙初年,闽、浙、粤三省沿海郡县,迁民内居,筑界墙、严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闽浙粤地区受到骚扰,应当是日本倭寇引起的纠纷

B.海禁政策是禁止中国人出海,与清初三藩之乱有关

C.外国船只不得入,应是针对来自欧洲各国的贸易商

D.当时郑成功攻打各省沿海,这个政策应该针对台湾

29. 《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一文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 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C.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指出法国大革命有其长期性和复杂性

30.马克思曾论述:“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两次工业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君主专制形成 D.民族国家产生

31.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该经济政策( )

A.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本 B.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支持

C.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 D.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32.钱穆曾说:“??几千年来之书籍为民族文化精神所寄存着,皆将尽失其正解,书不焚而自焚,其为祸之烈,殆有难言。”其说明( )

A.反对随意曲解书籍B.强调焚书的危害

C.重视保存文化典籍D.反对提倡白话文

33. 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和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阅读下表,

A.三国煤钢产量的变化反映了其经济发展的速度 B.英国比美德更重视新能源的开采和新技术的应用 C.19世纪末美德经济发展较快,主要是因为完成了统一 D.三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为20世纪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34.有学者指出:1929年美国失业率是16%,1938年失业率为17%,1929年之前失业率是3%。1930年私人投资占GDP的比重是16%,至二战前为14%。1938年美国发生第二次经济恐慌,史称“罗斯福萧条”,直到1939年才走出危机。该学者最想表达的观点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充满复杂性 B.政府干预过多,经济反而遭重创

C.二战的爆发挽救了危机 D.质疑罗斯福新政的有效性

35.“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出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不能说明全球化( )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利大于弊

40.(25分)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

材料一 东汉河南郑兴家族简况(据《后汉书》整理)

材料二 两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迁,使“今骧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千年土地八百主”,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于是,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近代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规定:族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不再由辈份、年龄等因素决定??族学的教育对象从男子变为包括女子;生源从族人子弟扩大到外姓子弟;教学内容从单一读旧书变为谈格物之学,族学从宗族

制度中脱离开来。??建国初期宗族制度开始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取消了族田,“耕者有其田”的实行是农民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对家族依附性大大减弱。1958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人们对宗族制度的依附减弱。??1984年11月,国家发出《关于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修谱、续谱之风在各地悄悄兴起。新修族谱中,妇女也可填名入谱,入继、入赘、改嫁、非婚生子嗣等入谱基本全部放弃了传统“义例”中的严厉规定。——摘编自《中国族谱之研究》

(1)“郑兴家族现象”在东汉豪族中具有普遍性。据材料一,从政治、文化两方面概括郑兴家族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类现象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析不同历史时期宗族制度发展变化的原因。(17分)

41.追求法治的历程是人类的微缩历史。近代以来,法律不仅有效地把革命斗争的成果巩固下来,同时法律的制订与完善也起到了推动社会经济、调节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请以近代开始至二战前的英美历史为例,叙述西方世界追求以法治国的历程。(12分)

45.(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登基仅一个月,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 。”很快,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要认真办理,“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对查出的贪官,雍正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 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 。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雍正极力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 ,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启示。(9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政治妥协是一种极高的政治智慧,整个现代民主

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

材料一 政治妥协这种规避暴力、超越合作、孕育民主的政治智慧在东西方政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且有效的妥协机制。美国《联邦宪法》的形成与通过较充分地折射出制宪会议中存在的政治妥协。从某种程度上看,《联邦宪法》的形成与通过也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摘编自《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妥协机制研究》

材料二 法国不断地重新制定宪法,而不是在原有的宪法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正,这是法国方式的一大特征。这同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社会力量之间缺乏和解,在法国,革命与民主及其反对者的理论高度意识形态化了。这种不妥协、不断的较量和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形态的冲突,19世纪以后在法国国内开始淡化,在世界其他地方却熊熊大火般地燃烧起来,并在几乎整个20世纪的民主与世界政治史上抹上浓浓的一笔。 请回答:

(1)结合史实说明美国《联邦宪法》的形成与通过是政治妥协的产物。(9分)

(2)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美国、法国在制定宪法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美国对德国的统一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支持德国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强调德国统一必须在联邦德国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情况下实现,“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英国对德国的统一开始持消极的态度??法国对德国统一的心情是矛盾和疑虑的,在开始时也是持不积极支持的态度。

材料二 两德合并大大增加了新德国综合实力。在德国统一之前,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是西欧、东欧集团(前苏联除外)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两德统一之初,新德国在经济上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所无法相比的,成为欧洲经济上的“超级大国”。两德统一,又为德国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德国的主动努力下,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12个成员国政府首脑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和经济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吴友法、邢来顺《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与英法对德国统一问题持不同态度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德国再次统一的影响。(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一在面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在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问题上,他主张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在治军方略上,他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即用封建伦理纲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去陶冶官兵。在中西邦交上,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并反对借师助剿;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编自萧一山《曾国藩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的主要观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国藩思想的特点。(7分)

40.(25分)

(1)特征:东汉河南郑兴家族政治上累世高官;文化上经学传家,通晓儒学。(4分) 影响:东汉豪族将权力与文化不断结合,既有利于弘扬儒学和推动豪族的儒化;(2分)又促使门阀士族制度形成(或“为东汉末年的豪强割据埋下了隐患”)。(2分)

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和西欧国家失业率情况.请分析

(2)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贫富转化迅速;士族没落、庶族崛起;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程朱理学兴起,宗法家族制度全面复兴(6分)

近代侵略战争打开国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进一步传入;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民主运动的推动,反封建思想的传播(自由、平等思想的传入)。(4分)

建国后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经济困难农民生活困难,宗族作用增强。随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宗族作用再度减弱(4分)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引导,民间积极响应;新修族潜,基本摆脱了传统宗法观念的束缚,体现时代进步。(3分)

41、(12分)17、18世纪,英美两国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革命后由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议会至上”和君主立宪的基本原则,将资产阶级革命和宗教改革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2分)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联邦体制,维护了美国政局的稳定,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2分)

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后,在工人运动的压力之下,英国政府以社会立法保障底层民众的基本权利,从而化解了社会冲突,维护了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2分)工业革命激化

篇三:九下期中测试卷

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有直接关系的事件 ( )

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

C.科索沃战争 D.斯大林模式

2.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 ( )

A.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C.俄罗斯是经济中心 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

3.1917年7月,俄国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带领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4.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B.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C.彻底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这一体系没能长久维持下去

5.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围广 B.时间长

C.危害大 D.全球首次

6.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兴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其目的是 ( ) ①调整资本主义制度②减少失业队伍 ③刺激生产、消费

A. ①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③

7.1929——1933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这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大危机,各国采取的办法是 ( )

①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政权 ③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④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8.“二战”初期德军屡屡得手的原因不包括 ( )

A.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B.德军发动突然袭击

C.美国从中调停 D.德军准备充分

9. 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二战规模达到最大 (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诺曼底登陆

10.下列不属于“二战”期间发生的战役是 (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凡尔登战役C.中途岛战役D.莫斯科战役

1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 )

A.中途岛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阿拉曼战役D.莫斯科战役

1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

A.英法对德宣战B.苏美对德宣战

C.《联合国家宣言》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13.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

A.低通胀 B.低失业率

C.减少财政赤字 D.钢铁工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14.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 ( )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意大利

15. 20世纪60年代,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应对苏、美两个大国而建立的地区性的经济集团是( )

A.欧洲共同体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7分)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这场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这次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3分)

(2) 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2分)

(3) 这次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灾难? (2分)

17.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成功的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苏俄的新经济政治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11分)

(1) 上文中苏俄、中国改革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中国改革

开放所产生的影响。(3分)

(2) 分别概括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4分)

(3) 自2008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新一轮经济危机迅速卷全球,如果说这次美国

经济危机堪比“大萧条”的话,奥巴马实行的83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和某些国有化政策更像罗斯福新政。请指出奥巴马新政在应对经济危机中所体现出的共同特点。(2分)

(4) 三次改革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历史经验?(2分)

18.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阅读下列有关材料(8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3000万人的死伤,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材料二:“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

回答下列问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2) 请列举出二战中欧洲和太平洋战场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2分)

(3)请分别写出一战后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2分)。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感想。(2分)

19. 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战后初期,有人站在德国柏林的街头,望着满目废墟的城市,哀叹即使清除这些瓦硕也要花上二十年的时间,要想恢复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和日本不仅很快清除了战争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材料二:1950—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英、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

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和日本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

因。(3分)

(2) 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

势。(3分)

(3) 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变化中,你觉得中国应借鉴的经验是

什么?(3分)

答案部分

1. B 2. A 3. A 4. C 5. D 6. B 7. C 8. C 9. C 10. B 11 B 12.C 13. D14. C 15. A

16..⑴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⑵美国罗斯福总统采用新政来消除危机;德国希特勒靠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外侵略扩张化解危机。 ⑶这次危机使中国成为日本的侵略目标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之久的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17.(1)列宁、邓小平。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意思相近即可)(2)苏俄: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美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改革应结合本国实际;应以史为鉴;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等。

18.(1)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欧洲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或战役)。

(3)一战后:苏联;二战后:中国、朝鲜、波兰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个均可。

(4)围绕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或如何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即可。

19(1)美国的援助和扶植;制定适当的经济发展政策;采用最新科学技术。

(2)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日本、西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重视科技和教育;实行对外开。(任答一点即可)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