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清明 > 列表页

清明皇宫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4  分类: 清明 手机版

篇一:清明习俗起源

习俗起源 编辑

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

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节日习俗

编辑

扫墓祭祖

清明节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清明皇宫)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清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

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

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

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今日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儿童玩耍。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

篇二:清明饮食习俗

1,祭祀

清明节是我国三大鬼节之一,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2,踏青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如今踏春已经成为了清明外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3,放风筝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4,蹴鞠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王建《宫诗》:“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白居易《洛桥寒日作》:“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睛”…… 这些诗句很好的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清明节就有蹴鞠这个习惯,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5,荡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杜甫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在古代寒食节甚至又被称为“秋千节”。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6,插柳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插柳的习惯。又传说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7,斗鸡

清明节斗鸡大约起自隋代。隋代杜台卿著《玉烛宝典》载:“寒食节城市尤多斗鸡斗卵之戏。”到唐代,清明节斗鸡已成为皇宫中不能缺少的娱乐项目之一。宋代之后,宫厅斗鸡戏依然为国人乐不可支的节日休闲娱乐项目。

8,牵钩

篇三:清明节 汉民族最应该拜祭的七位圣人和三位伟人

清明节 汉民族最应该拜祭的七位圣人和三位伟人!

参天之木 必有其根 汇海之流 俱有其源 人虽类同 各有其祖

目前,世界掀起了一股寻根问祖的风潮,试图寻求我是谁?我的祖先是谁?我来自那里?

埃及、印度、古巴比伦文明由于文字与传承民族问题已经全部中断,只能看到遗迹,既没有文献也没有传承人。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既有考古证明、又有文献证明、又有直系传承人的文明,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从未中断过的文明。

纵观人类文明历史: 中华民族最早种植五谷和养家畜,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人民的主食;中华民族是世界最早发明人工取火和冶炼使用金属工具---青铜器的民族,火与金属刀具的使用,人类不再茹毛饮血;中国是世界纺织的发源地,汉民族是第一个穿上衣服的人类;汉民族是世界最早发明纸张的民族,使得人类文化传承成为可能;汉字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文字,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目前发现有15万片甲骨,发现的不同的单字就达惊人的4500多个。汉字是象形字,是对事物的具体象形描述,是人类文字的活化石,并且是唯一使用至今的古文字。

中华文明是人类智慧和世界文明的起源地。数千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从中国获取青铜器、瓷器、布料到茶,同时带回去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为人类从原始走向现代文明作出决定性贡献。

民族是部落的延续,民族文化是部落文化的继承。中华文明的主体是汉文明,传承的主体一直就是汉民族,自古一脉相传,从未间断,从未灭失,为世之绝唱。世界许多民族只有在汉字古籍中,才能依稀看到他们祖先模糊的背影。

一、七位始祖

1.黄帝

5000年前,黄帝造舟车、育蚕桑、制衣冠、定历法、制音律、创医学、演算术、发明指南车,统一了华夏。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祭拜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帝---黄帝。同时也拜拜那颗5000年前他亲手种的柏树,世界唯一的、最长的人文历史树。

黄帝并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人文始祖,黄帝之前还有七十八帝。原始部落社会、是人类历史最痛苦、最漫长的黑暗时代,历经数十万年。人类的原始部落时代,和狼群、牛群、猴群等群居动物一样,过着原始群居生活。在原始部落时代,每一项技术的发明,都是原始部落能否生存、发展壮大的关键。

中国的上古首领,都是发明家或发明家的部落,都是人类进化的先锋。 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对原始部落社会有记录的人类。三皇五帝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

2.女娲时代------创世纪式的人类杰出领袖。

3000年前古史书《山海经》记载 “娲,上古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化万物是辨别万物寻找食物的过程,直到今天,什么植物能吃,什么有毒,是娲的功劳。“娲”这个象形字,忠实记录了,女人,用口,将食物吃进身体内,以此,辨别食物。娲确定了人类的食物谱系、食物与安全。古人及其崇拜,形容娲“人首蛇身,一日七十化”。意思是:娲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首领,蛇身、

即龙体或身体像大蛇一样充满神奇的力量。一日七十化,是歌颂娲一日吃七十种食物,以此辨别食物。“娲”的时代是人类母系社会的后期,在人类树百万年的部落社会中,“娲”为人类有目的的扩大了食物来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避免了人类因为食物匮乏而灭绝,“娲”是人类的母亲。

世界上只有中华文明有“娲,上古神圣女,化万物者也”,的历史记载。也是世界唯一关于远古母系社会的描述。在人类初期,人类完全不知父亲是谁,父亲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谁,所以没有父爱,只有母爱。但每个男人都知道养育自己的母亲是谁,并只听从母亲的。因此,母亲是人类社会权利结构的核心。况且,人类的身体结构极为糟糕,所有指标都不能与豺狼虎豹相比,男人在寻找食物过程中,经常会被豺狼虎豹所灭,是“娲”出于母爱的天性和聪明,成功养育了、延续了人类。

考古证明:中国出土6200年前三皇时代“皇帝遗骨”

2012年06月09日 来源:新华网

山西吉县人祖山考古发现6200年前“皇帝遗骨”

新华网太原6月9日电(记者王学涛)根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成人头骨为6200年前的测定结论,以及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

这是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国家省市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人祖山后形成的共识。

人祖山位于黄河中游,山中历代庙宇约达200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建有“娲皇宫”和“伏羲皇帝正庙”的人祖庙。

从2011年8月13日至10月9日,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建文的指导下,考古工作者对人祖庙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900年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

专家认为,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木函题记中“皇帝”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因此,这个遗骨无疑是明朝人认为的“娲皇”遗骨。

“皇帝遗骨”及其他考古发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填补了上古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断层,说明山西吉县人祖山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为吉县人祖山区域是中华婚育文明、农耕文明、八卦和古代历法起源地之说提供了实物佐证。

3.有巢时代 (石器时代)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