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礼仪
当前位置:首页 > 礼仪范文 > 其他礼仪 > 列表页

涉外后勤服务礼节礼仪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04  分类: 其他礼仪 手机版

篇一:涉外交谈礼仪

涉外交往礼仪作者: 来源:学生网政中心提交时间:2008-05-09 11:11:18涉外交往礼仪概 述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预计将有 200 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上万名运动员参 赛,3 万多名记者前来采访报道,上百万外国观众前来观赛旅游。他们一踏上中 国的土地,就会从吃、住、行、游、购、娱以及观赛等方方面面的细节中感受中 国、感受中国公民。对于广大中国公民而言,涉外交往的机会和场合越来越多, 涉外交往礼仪尤显重要,我们应努力学习涉外礼仪知识,遵守涉外礼仪规范,自 觉养成涉外交往中的文明行为习惯,提升涉外交往中的文明素养,努力摒弃和纠 正在涉外活动中有碍观瞻、有损形象、有悖科学、有辱国格的陋习。只有这样, 才能通过热情、诚恳、平等、适度的涉外交往,架起沟通的桥梁,搭建展示的平 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现中国公民的良好精神风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融合,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信任与友谊。学习、践行涉外交往礼仪应体现 这样的基本要求: ——热情友善、平等交往。涉外交往中待人接物,应弘扬中华民族“礼仪之 邦”的优良传统,热情坦诚、以礼相待,既不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也不妄自菲 薄、自我贬低、过度谦虚客套,在友善待人的同时赢得外国朋友的尊重。 ——尊重隐私、注意分寸。恪守“尊重隐私”的原则,对个人私密问题做到 “八不问”:不问履历出身,不问收入支出,不问家庭财产,不问年龄婚否,不 问健康问题,不问家庭住址,不问政见信仰,不问私人情感。同时应注意,涉外 交往时既要回避涉及他人隐私话题,也要避免与人谈及自己的隐私话题。对外宾 的关心照料应热情有度、把握分寸,以不使他们觉得受到限制,甚至影响私事和 自由为度。自觉遵守涉外交往的有关规章制度,婉拒外国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不失密泄密,不做有辱国格、人格的事,不说有辱国格、人格的话。 ——遵守时间、 信守约定。 涉外交往应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 积极兑现承诺。 对于因难以抗拒的因素而无法履行的承诺,尽早向有关各方通报,如实解释,郑 重致歉,主动承担损失。参加各种涉外活动,按约定时间到达。因故迟到,向主

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 当方式表示歉意。 ——了解禁忌、尊重习俗。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了 解其礼仪文化差异,了解具体交往对象的不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交往禁忌, 并给予尊重。 以上是涉外交往所必须遵守的基本礼仪要求。具体到不同的涉外交往场合、 活动

、对象,又有一些特殊和具体的礼仪要求,本章将分别加以介绍。 1. 什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俗”? 什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 第一礼俗” “女士优先”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俗”。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 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女士、关心女士、保 护女士、照顾女士,并且还要为女士排忧解难。国际社会公认,唯有这样的男子 才具有绅士风度。 当男士给女士让座时,女士不要过于谦让,更不能把座位再让给其他男士, 避免尴尬。 国际上有哪些常用的见面礼节? 2. 国际上有哪些常用的见面礼节? (1)握手礼。握手是大多数国家见面和离别时相互致意的礼仪。握手既是 人们见面相互问候的主要礼仪,还是祝贺、感谢、安慰或相互鼓励的适当表达。 如对方取得某些成绩与进步时,对方赠送礼品,以及发放奖品、奖状、发表祝词 后,均可以握手来表示祝贺、感谢、鼓励等。 (2)鞠躬礼。与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的外国友人见面时,行鞠躬礼表达 致意是常见的礼节仪式。鞠躬礼分为 15°、30°和 45°的不同形式;度数越高 向对方表达的敬意越深。基本原则:在特定的群体中,应向身份最高、规格最高 的长者行 45°角鞠躬礼; 身份次之行 30°角鞠躬礼; 身份对等行 15°角鞠躬礼。 (3)拥抱礼。两人正面站立,各自举起手臂,将右手搭在对方的左肩后面, 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对方的右后腰。首先向左侧拥抱,然后向右侧拥抱,最后再 向左侧拥抱。 (4)亲吻礼。长辈与晚辈亲吻的话,长辈吻晚辈的额头,而晚辈吻长辈的 下颌。同辈人或兄弟姐妹亲吻的话,只能相互贴一贴面颊。

(5)吻手礼。吻手礼即男士亲吻女士的手背或手指。吻手礼的接受只限于 已婚的女性。男士以右手或双手轻轻抬起女士的右手,俯身弯腰用微闭的双唇, 象征性去轻触一下女士的手背或手指。 (6)合十礼。又称合掌礼。这种礼节通行于东亚和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或 佛教信徒之间。 欧洲人非常注重礼仪,他们并不习惯与陌生人或初次交往的人行拥抱礼、接 吻礼、面颊礼等,所以初次与他们见面,还是以握手礼为宜。 3. 如何称呼外国人? 如何称呼外国人? (1)在涉外交往中,一般对男子均称某某先生,对女子均称某某夫人、女 士或小姐;对已婚女子称夫人、女士,未婚女子称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姻情况的 女子也可称作小姐或女士。对地位较高、年龄稍长的已婚女子称夫人。近年来, 女士已逐渐成为对女性最常用的称呼。 (2)对于有学位、军衔、技术职称的人士,可以称呼其头衔。 (3)对于地位较高

的官方人士(一般指政府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按其 国家情况可称“阁下”,如某某“总统阁下”、“主席阁下”、“部长阁下”等; 对君主制的国家,按习惯对其国王、皇后可称为“陛下”;对其王子、公主或亲 王可称为“殿下”;对其公、侯、伯、子、男等有爵位的人士,既可称呼其爵位, 也可称呼“阁下”或者“先生”。但是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国却没有称“阁下” 的习惯,因此对这些国家的贵宾可称先生。 (4)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兄弟党,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等国家、越南 共产党等其各种人员都可称作“同志”,有职衔的可另加职衔。 夫人专指已婚女性。夫人称呼之前可以加丈夫的头衔和姓名,而不是夫人自 己的姓。 在涉外场合如何进行介绍? 4. 在涉外场合如何进行介绍? (1)介绍的方式。在涉外场合与初次见面的人士认识,可由第三者介绍, 也可做自我介绍相识。为他人介绍时,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 然行事。无论自我介绍或为他人介绍,做法都要自然。正在交谈的人中,有你所 熟识的,便可趋前打招呼,这位熟人顺便将你介绍给其他客人。在这些场合亦可 主动自我介绍,讲清姓名、身份、单位(国家),对方则会随后自行介绍。为他

人介绍时还可说明与自己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介绍具体人 时,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点点。 (2)介绍的次序。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先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 男子先介绍给女士。介绍时,除女士和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但在会谈桌上、 宴会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示意即可。 接到邀请如何处理? 5. 接到邀请如何处理? (1)接到请柬、邀请信或口头的邀请,能否出席要尽早答复确认。对注有 r. s. v. p (请答复) 字样的, 无论出席与否, 均应迅速答复; “regrets only” 注有 (不能出席请复)字样的,在不能出席时才回复,但也应及时回复;经口头约妥 再发来的请柬,上面一般注有“to remind”(备忘)字样,只起提醒作用,可 不必答复;答复对方,可打电话或复以便函。 (2)在接受邀请之后,不要随意改动。万一遇到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不能出 席,尤其是主宾,应尽早向主人解释、道歉,甚至亲自登门表示歉意。 (3)应邀出席一项活动之前,要核实宴请的主人、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 是否邀请了配偶以及主人对着装的要求等情况;活动多时更应注意,以免出现走 错地方,或主人未请配偶却双双出席等尴尬。 涉外活动中入座要注意哪些礼仪? 6. 涉外活动中入座要注意哪些礼仪?

(1)应邀出席重大的涉外政务、公务、商务活动或隆重的仪式活动,需服 从礼宾次序安排。 (2)入座前,预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次。 (3)入座时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写着自己的名字,忌鲁莽或随意入座。 (4)女性入座时应注意姿态端正并整理裙装(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涉外后勤服务礼节礼仪)。 (5)在条件许可时应从座椅的左侧入座。 (6)入座时如遇邻座是身份高者、年长者、妇孺、残疾人士,应主动礼让 或协助他们先坐下。 涉外交谈要注意哪些礼仪? 7. 涉外交谈要注意哪些礼仪? (1)谈话的表情要自然、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 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不要用手指指人。与人谈话时,忌与对方距离太 远或过近。 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 别人在个别谈话时,

不要凑前旁听或插话。有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第三者参与谈话,应 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发现有人欲与自己谈话,可主动询问。谈话中遇 有急事需要处理或需要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2)谈话要照顾在场的所有的人。现场有多人时,注意与在场的所有人攀 谈,忌只与一两个人说话,不理会在场的其他人,或仅与个别人谈两个人知道的 事而冷落其他人。 (3)交谈时要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也应适时发表个人看法。 善于聆听对方谈话,不轻易打断他人的发言。一般不提与谈话内容无关的问题。 如对方谈到一些不便谈论的问题, 不对此轻易表态, 可转移话题。 在相互交谈时, 目光应得体,注视对方,以示专心。对方发言时,忌伸懒腰、看手表、玩物品、 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注视别处等漫不经心的样子或动作。 交谈中不涉及他人隐私,尤其是不问收入、不问女士年龄;主动回避敏感问 题,如宗教信仰、人权、当事国的内政事务等;谈话的内容不涉及疾病、死亡等 不愉快的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对方不愿回答 的问题不要追根问底; 无意中谈起对方反感的问题或发现对方对自己谈论的话题 不感兴趣时,立即转移话题;不批评、议论长辈或身份高的人员。 陪同外国人要注意哪些礼仪?

8. 陪同外国人要注意哪些礼仪? (1)相互介绍。在初次见到外方人士时,陪同人员应当首先将自己介绍给 对方,并且递上本人名片。如果需要由陪同人员出面介绍中外双方人士或宾主双 方人士时,我国的习惯做法是:先介绍中方人士,后介绍外方人士;先介绍主方 人士,后介绍客方人士。 (2)道路行进。在路上行进时,礼仪上的位次排列可分做两种:一是并排 行进。它讲究“

以右为上”,或“居中为上”。由此可见,陪同人员应当主动在 并排行走时走在外侧或两侧,陪同对象走在内侧或中央。二是单行行进。它讲究 “居前为上”,即请陪同对象行进在前。但若陪同对象不认识道路,或道路状态 不佳,则由陪同人员在左前方引导。引导者在引路时应侧身面向被引导者,在必 要时提醒对方“脚下留神”。 (3)上下车船。在乘坐轿车、火车、轮船、飞机时,其上下的具体顺序为: 上下轿车时,通常请陪同对象首先上车,最后下车,陪同人员最后上车,首先下

篇二:涉外礼仪禁忌

七、涉外礼仪

世界各国由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的差异,致使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和习惯,不同的风俗习惯中有各种各样的忌讳,为此作为体育赛会的志愿者应该有所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掌握不同国家、地区的各种忌讳,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以避免不礼貌情况的发生,出现不必要的难堪现象。

1.数字忌讳

很多国家都存在数字的禁忌。许多西方人忌讳13,认为13是厄运、灾难的不祥之兆,甚至门牌号、旅馆房号、楼层号、宴会桌号都要避开13,宴请不安排在13日举行,更忌讳13人同席共餐。还有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和地区认为星期五部吉利,尤其是当遇到13日又是星期五时,那就更不祥了,最好不要举行活动;日本、朝鲜、韩国等东方国家忌讳4,因为其与“死”字发音相近,所以认为4字是不吉利的数字。非洲大部分国家认为奇数带有消极的色彩,而在日本则把奇数看做是吉祥的数字。因此,志愿者在安排日常生活的编号时,要注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忌讳,尤其是在分配房号、楼层、宴会桌编号、汽车编号时应尽量避开这些忌讳数字。

2.食品忌讳

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各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和忌讳的食物也有所不同。世界各国的饮食禁忌,除地域、民族因素外,大多与宗教有关。基督教信徒不吃血、血制品和非宰杀的牲畜。信仰天主教的人星期五不吃热血动物,如猪、牛、鸡、飞禽、羊的肉,但鱼虾等水族的肉可以食用;信仰东正教的人星期五不吃肉;基督教有的教派不食猪肉和某些水产品;印度教奉牛为神,严禁吃牛肉;信仰佛教的人不吃荤腥、不饮酒;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饮食禁忌较多,不吃猪、狗、驴等兽类有爪但不反刍的动物,不吃一切自死的动物、血液及未按教规屠宰的动物,不吃鹰、鹞等禽类鹰勾嘴且吃肉或杂食的动物,不吃蛇、青蛙等动物,不吃无鳞、鳃、鳍(划水)的水产品,不饮酒、不吸食麻醉品;犹太教的饮食禁忌最多,除伊斯兰教的禁忌外,还不吃鸣禽、甲克类、螃蟹、虾、龙虾、龟等动物的肉。

3.颜色忌讳

比利时和伊拉克人忌讳蓝色,遇到不吉利的事会穿蓝色衣服,埃及人也认为蓝色是恶魔的象征;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吉利的象征,忌讳绿色;巴西人认为棕色是凶丧之色;欧美许多国家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对死者的哀悼和尊敬,是丧礼的颜色;埃塞俄比亚人则以穿淡黄色的服装表示对死者的深切哀悼;叙利亚人将黄色视为死亡之色;而巴基斯坦忌黄色是因为那是僧侣的专用服色;委内瑞拉

用黄色作为医务标志;土耳其认为花色是凶兆,因此在布置房间和客厅时禁用花色,而用一些素雅的颜色;摩洛哥人和印度人忌讳白色;乌拉圭人忌讳青色;法国、比利时忌用墨绿色,因这是纳粹军服的颜色。志愿者在放物品或布置房间时应尽量避开各个国家的忌讳色,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4.花卉忌讳

由于习俗不同,某些花的含义在不同的国家也有区别。荷花在中国有“花中君子”之称,而在日本却被认为是不吉祥之物,仅用于祭奠;郁金香在土耳其被看做是爱情的象征,而在德国却认为它是没有感情的花。菊花是日本皇室的专用花卉,而在比利时、意大利和法国人眼中,菊花却是与死亡相联,只能在墓地或灵前使用。英国人忌送百合花,认为百合花意味着死亡。在法国不要送黄色的花,因为这是不忠诚的表示,也不要送康乃馨,因为它表示不幸。在巴西,绛紫色的花只能用于葬礼。在国际交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送给客人,已成为惯例。志愿者在给外国人献花或摆放花卉时一定要先了解对方国家的习俗,避免引起误会。

5.肢体忌讳

许多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的头,认为人的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许多国家,如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印尼和阿拉伯等国认为左手是肮脏的,忌讳用左手拿食物、接触别人或给别人传递东西;伊朗人赞赏时伸大拇指,尼泊尔人摇头时表示赞同,在许多阿拉伯国家忌讳同性之间携肩挽手,西方人忌讳别人乱动衣物,同时老人忌讳搀扶。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药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

6.行为忌讳

在与新加坡人交谈时,不要谈论有关宗教和政治方面的话题;如果要与日本友人合影,忌三人一排,因为他们认为夹在中间的人将会有厄运;印度教徒最忌讳众人在同一盘中取食,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跟泰国人接触时,千万不要动手拍打对方,用左手接触对方或讲话时以手指对对方指指点点,也是不允许的;当看见美国老人上楼或者爬山时,不要随便上前搀扶,他们可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已经老迈无用了;遇到墨西哥人,千万不要用中国人惯用的与地平面平行的手势来比画墨西哥人的小孩的身高,他们认为这种手势只配用于动物,用于人则带有侮辱性;与英国人站着谈话时,不可以把手插入口袋,不能当着英国人的面耳语或拍打其肩部;对意大利人不要谈政治、经济方面的敏感问题,意大利足球闻名于世,他们也不屑于谈论美式橄榄球。志愿者在服务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既要友好的服务,又要体现出对国外友人的尊重与重视。

7.赠与忌讳

赠送礼品本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如果不了解各国的风俗送错礼物,讲带来很多麻烦,因此要了解赠送礼物的习俗。在巴西、意大利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忌讳将手帕作为赠与品;在古巴、委内瑞拉、智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忌讳将刀剑作为赠与品,因为刀剑意味着隔断关系;法国人和美国人忌讳将香水作为赠与品;日本人忌讳在梳子赠与人;中东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忌讳将酒品作为赠与品。志愿者在赠与礼物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误会。

八、其它礼仪

微笑:微笑的美在于文雅、适度,亲切自然,符合礼貌规范。微笑可以表现出对他人的理解、关心和爱,是礼貌与修养的外在表现和谦恭、友善、含蓄、自信的反映。微笑要诚恳和发自内心,做到“诚于中而形于外”。发自内心的笑像扑面春风,能温暖人心,化除冷漠,获得理解和支持。

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招手:在公共场合远距离看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

鼓掌:是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要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右行礼让:在场馆、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致意: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一般举起右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也可脱帽致意;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只点头致意即可;对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识者,均可点头或微笑致意。

篇三:日常涉外礼仪知识

涉外礼仪知识

2004-11-09 18:02:19

本网编者按:这是一个知识专题。中国人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民一向以讲究礼貌为美德。讲究涉外礼仪,是中国人民这一传统美德在对外开放新形势下的延伸和发展。宜昌是开放的城市。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到宜的外国宾客和港澳台同胞越来越多,走向开放的宜昌市民,日益注重涉外礼仪。这个知识专题应需而生,为人们讲究涉外礼仪提供实用知识,广大市民不可不读。寥寥数语,是为按。诚盼这个知识专题的发布,促进宜昌市民崇尚涉外礼仪蔚然成风。

礼仪原则

涉外礼仪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形成和惯用的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形式。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文化和社会风尚。

宜昌市伴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来宜观光旅游、投资置业、文化交流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与日俱增。作为东道主,在对外交往中应遵循

“热情友好、文明礼貌、平等相待、不卑不亢”的原

则。

见面介绍

在涉外交际场合,人们相互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介

绍。自我介绍时,要主动自然地讲清自己的姓名、身

份等内容;为他人作介绍时,应说明被介绍人姓名、

身份和与自己的关系,一般应遵循三个原则:

1、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2、把年轻人介绍给年长者;

3、把身份低的人介绍给身份高的人;

介绍时要以手示意,不能用手指点;被介绍人应有礼貌地起

立,微笑点头,并致以以问候;彼此认识后通常要握手,握手时,

主人先向客人伸手,身份高的先向身份低的伸手;男士被介绍给

女士时,女士一般只微笑着问好,是否握手应由女士来定。

初次见面,可主动双手向对方递上自己的名片,并将有文字

的一面顺对着对方;接受对方名片时,也应双手,并当即浏览,然后妥善收置,不可随意扔在桌上、放入裤兜或拿在手里把玩。

姓名称呼

一、由于各国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区别,人的姓名排列顺序大体上分三类:

1、姓前名后:中国、朝鲜、越南、日本、蒙古、阿富汗、匈牙利和一些非洲国家。

2、名前姓后:欧美各国等。

3、有名无姓:缅甸、印度尼西亚。

按国际惯例,一般称男子为先生,称女子为夫人、女士、小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称小姐。对不了解婚否的女子可称小姐,对戴有结婚戒指的可称夫人。这些称呼前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如“施密特先生”、“市长先生”、“上校先生”、“玛丽小姐”、“秘书小姐”、“护士小姐”、“怀特夫人”等。对部长以上的官员一般称“阁下”。君主制国家称国王、皇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为“殿下”。

交谈艺术

交谈是人们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重要途径。来访的外宾无论是否英美人士,或多或少都会英语,条件允许时,你不妨大胆地讲英语,谁也不会计较你的英文水平的高低。这样对不懂汉语的外宾来说,一来亲切,二来有了与当地人交流的机会;而对我们来说,不仅可以在实践中练说英语,同时也树立了宜昌人的良好形象。当然,与外宾交谈,应做到语言得体,举止文雅,谈话表情自然,语气和蔼亲切,音量适中,切不可大声喧哗,唾沫四溅或手舞足蹈。

一般的交谈,尽量不要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私

人生活问题和疾病、死亡等话题,也要避免语带讥讽,

不要说些庸俗的俏皮话,但适度的幽默和风趣则很受

欢迎。社交中难免要说几句礼节性的恭维话,但要避

吹捧之嫌;当外宾夸奖你时,则应道谢,而不应该按

我们的习惯一味地谦虚。

服饰仪容

日常生活中,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服饰要求。非正式场合往往衣着随便,讲究宽松舒适;正式、隆重、严肃的场合,如出席宴会或参加会谈时中,则要求男士穿西服,女士着套装或礼服,做到整洁大方、穿着得体、恰到好处。

男士穿西服要注意外衣、衬衫和领带颜色的和谐,衬衣内不宜穿高领棉毛衫,西服内若穿有毛衣或背心,领带一定要放在毛衣或背心的里面。领带夹是用来将领带固定在衬衣上的装饰品,不能夹在西服的驳领上。穿西服同时还应注意将头发梳理平整,脸面刮净,再配上整洁的皮鞋,千万不可配穿旅游鞋或布鞋。

女士的套装最好选用单色,不要配迷你裙。穿裙子需配穿长袜和高跟皮鞋,忌穿露出袜口的短袜,更不可用毛裤或健美裤代长袜。另外,女士出席正式场合应适度化妆,根据个人爱好配戴耳环、项链、戒指等首饰,但不可弄得一身珠光宝气,以免显得造作和俗气。

拜访礼节

到外国人办公室或住所(宾馆),均应预先约定、通知,并按时抵达。如无人迎候,进门前先按门铃或敲门,以主人应允后方得进入。如无人应声,可再次按门铃或敲门(但按门铃时间不要过急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则不得擅自进入。

进入室内,如说话所需时间较短,则可不必坐下事毕也不要逗留,如所需时间较长,则要在主人邀请之下方可入座。在没有预先安排的情况下,谈话时间尽量不要过长。如需洽谈,应安排在宾馆其他合适的场所进行。

对外赠礼

在涉外交往中,为了表达友谊、祝贺或为了纪念,

往往需要送一些小礼品。选择礼品时应考虑到客人的

爱好、习惯和忌讳,同时应考虑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民族特色、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一般可选用本市小

件土特产、工艺品、纪念品、水果或鲜花等。赠送的

礼品要用礼品纸包扎,并用彩带系上花结。外国人接

到礼品后往往有当面打开包装并加以欣赏、赞赏的习惯,当遇到这种情况时,送礼人可进一步对礼品作一些介绍说明。

女士优先

西方国家,为表示尊重妇女,男士往往事事以“女士优先”为指导。上层人士尤为重视这一礼仪。人们发表演说,开场称呼总是要先说“女士们”,再说“先生们”;进出电梯,出入门厅,男土要抢先一步把门打开,然后让女士先行;与女土一同进餐,男士应把椅子从餐桌下往外拉开,女士站到位后再把椅子推回,让她坐下:上楼梯时,是女先男后,下楼梯则是男前女后,以防发生意外时,男士可以设法保护女士。总之,男士应当尽可能地为女士效劳,尽量为她们提供方便。

西餐礼俗

吃西餐讲究文雅,就餐时,要求坐姿端正,不可以手托腮或臂肘交叉放在餐桌上。坐定后将餐巾打开,平铺在腿上,不能将餐巾吊在领口

(婴幼儿除外)。西餐餐具与中餐不同,一般有刀、

叉、匙、盘、杯等,使用时通常是右手拿刀,左

手拿叉,切下一小块后直接用叉送入口中,不能

用刀叼着吃东西。吃面包时,应用刀切成片或用

手撕成片后送入口中,不能拿起整块面包用嘴直

接啃。喝汤时,应用汤勺舀起一勺一勺地喝,不能端起汤碗直接喝,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喝出声来,汤太烫时,不能用嘴吹,要想冷得快,唯一的方法是用小勺轻轻搅拌。喝酒或饮料要先擦擦嘴再喝,以免将嘴上的油渍遗留在杯口上。

进餐时,一面嚼东西一面交谈是不礼貌的。同桌人可相互敬酒,但绝对不能劝酒。用餐时

也不能抽烟。万一有东西嵌入牙缝时,可以用餐巾抿嘴偷偷取出,如果不能简单取出,就借故去一下洗手间再想办法,千万不可当桌用手指或叉子掏剔。喝茶或咖啡如愿加牛奶和糖,自取后用小茶匙搅拌,搅好后将茶匙放在小碟内,不要插在杯中。喝时应端起杯子就口慢慢喝,不要用勺舀,也不要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自助式西餐,取食时应沿菜台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以免与人发生碰撞。要掌握好份量,以少为宜,不够再取,切勿浪费。

吃好后暗示服务生收拾餐具的方法是:将刀叉合拢并列放在盘子中间。

礼貌用语

“您好”、“早上好”、“谢谢”、“对不起”、“请原谅”、“没关系”、“再见”、“晚安”等客气话是经常挂在我们嘴边的口头禅。涉外交往中,我们更要很好地使用这些礼貌用语。

人们走在路上,特别在厅堂、楼梯、走廊里“狭

路相逢”时,即使相互并不认识,也要问声好,人多

而不能一一问候时,至少也要微笑点头致意。

每当得到别人的馈赠、服务、帮助以及任何小小

的恩惠,都要向人家说声谢谢。哪怕是很平常的事情,

例如别人向你敬酒,给你让座,宴会上给你递一个胡

椒瓶,帮你开门,你都要道谢。甚至收银小姐收了你

的钱,或者别人愿意但没能给你帮上忙时,你如果不说声“谢谢”,也是失礼的。即使是夫妻、父子、朋友等非常亲密的关系之间,你也应该说声”谢谢”。总之,只要与人发生联系,一声“谢谢”永远不会多余。

要向人问路,不小心碰了别人,踩了别人的脚,公共场所忍不住打了个喷嚏或一声咳嗽,宴会上让刀、叉同杯、盘碰出了声,迟到了,提前退席,中途想上洗手间,甚至无意打扰了别人,你都要向别人说声“对不起”、“请原谅”,或表达你的歉意,或表示遗憾。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涉外社交场合经常不忘致谢和道歉,非但不会降低你的身份,只会博得人们对你的尊敬和好感。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