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范文 > 三个代表 > 列表页

三个代表谁写的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6  分类: 三个代表 手机版

篇一: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读后感

提起“三个代表”思想,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通过阅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我对“三个代表”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三个代表”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重大实

三个代表谁写的

践,是伟大的指导思想。同时,我也不得不钦佩当时以江泽民同志为首党中央领导人的决策是多么的科学与有内涵,直至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仍然指导着我们继续前进,它的灵魂生生不息。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说:“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之俱进,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

“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时代越来越需要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一切自然需要一种先进的理论来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三个代表”就是在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中诞生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人所公认的事实,没有人会否定改革开放给中华大地带来的巨大生机与变化。在“9·11”、伊拉克战争等国际局势的动荡中,我们党权衡利弊,作出了“一心一意搞好国内建设”的坚定立场。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而把发展落实到“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亦是十分必要和正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十六大的奋斗目标。要知道,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因此,只有坚持发展,坚持改革开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几句话就能概括的。它包罗万象,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党新世纪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依据我国国情进行逐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总结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外交战略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果认真阅读的话,你会了解到许多党政建设的精华所在。“三个代表”对祖国发展高瞻远瞩,对党内建设从严对待。

通过学习,使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新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我们青年来说,了解“三个代表”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实践,跟党走,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争取为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篇二:关于三个代表

关于三个代表

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必须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的要求,结合进居入户的启发,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刻剖析,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照,扬长避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现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实际,从思想和工作两方面对照检查如下:

一、主要好的方面1、注重理论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追求思想进步,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革命史,对党的性质、宗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树立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志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决定和精神,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2、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能充分认识到自己阅历浅、经验少的不足,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力争做好各项工作,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弥补自己的缺陷;兢兢业业,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持了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饱满的精神状态。通过广泛和全面地接触各项工作,丰富了自己的阅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二、存在的突出问题1、政治理论学习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理论学习不刻苦,没有系统地钻研政治理论,特别是对原著的研读欠缺,只注重表面学习,没能准确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导致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而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政治敏锐性不高,政治鉴别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危害性认识不深,一开始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认为自己和家属没有练习“法轮功”就行了,别的管不着,直到全国上下深入揭批李洪志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和“法轮功”的邪教本质,才充分认清李洪志的丑恶嘴脸和险恶用心,看透其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的邪教本质。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情绪。一是接到任务,有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导致工作缺乏耐心,产生急躁情绪,影响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二是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三是对有关的政策法规研究少,工作方法简单,致使工作效果不佳。 4、未能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一年多来,虽多次进居入户,但都是匆匆来、急急走,只注重于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存在问题的根源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政治理论修养不到家。对学习自觉性稍差、重视不够以及政治鉴别力缺乏的问题,究其思想根源:一是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这是政治理论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二是理论与实践隔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唯物关系,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只满足于记住几条重要论断和几句讲话,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深入学习,不能用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不具备用邓小平理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由于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不高、不严格,导致大错误没有犯,小失误没有断。对基层任务多、责任重、压力大、时间短的难处认识不深,思想准备不充分,产生了马虎应付的心理;未能全面准确掌握各方面的政策和文件精神,碰到问题才急急忙忙找资料,寻求解决办法,对于没有碰到的问

题,没有主动去了解,较突出地表现在社保工作,上头怎么说怎么做,社保业务知识贫乏。

3、群众工作经验不丰富,宗旨意识淡薄。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

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群众观念淡薄,密切联系群众不够,缺乏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思想。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我决心通过这次对照检查,找准问题,抓住产生问题的根源,认清今后努力方向,虚心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帮助,弥补思想上和工作上的不足。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益为落脚点,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2、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要努力做到善于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破除急躁情绪,迎难而上,积极工作;善于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深挖其中的规律性;善于从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善于从政治、全局的高度认识事物;善于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3、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想方设法提高办事效率,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接待来办事的居民,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绝不让“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自己身上发生。牢记“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的重要观点,深入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丰富群众工作经验,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

篇三:为什么说“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为什么说“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沈远新

“三个代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作了全面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统一,也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主体的统一。学习讲话,必须全面领会“三个代表”相互之间的关系,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它的精神。首先,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这是因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了,社会的财富增加了,就能为文化的发展创造基础性的条件。物质文明进步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映和体现在精神文明上,推动或要求精神文明的进步。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要求有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其主要和基础的,是物质利益。只有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才能得到实现,其他各方面的利益也才能相应地不断得到改善。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使人民生活水平在总体上达到小康,而且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所以,在“三个代表”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处于基础的地位。坚持“三个代表”,首先要代表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二,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基本要求。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又反作用于物质。文化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精神指导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整合和推动作用。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既需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同时也需要精神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中,既以物质利益为基础,但也离不开精神文化的需求。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是根据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的重要方针。坚持发展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公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与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一样,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要求。

第三,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人,作为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应该享用这种创造的成果和利益。在剥削阶级占国家统治地位的情况下,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成果往往被少数人占有,不能真正为最广大人民所利用。与这类情况相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坚持“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也不是只为少部分人谋利益,而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为人民谋利益,都是为人民所享用。这样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是“三个代表”的灵魂。坚持“三个代表”,关键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抓住这个灵魂和关键,其他两个代表才能不偏离方向,也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坚持“三个代表”,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这种历史主体的地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1年8月28日)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