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论文 > 列表页

摄影与社会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4  分类: 社会论文 手机版

篇一:摄影感受,论文

摄影

指导老师:

专 业:

姓 名:

学 号:技术与艺术论文

学号:201111010105 姓名:* * *班级:教育11101班

首先,我觉得真的很庆幸可以转到教育技术学这个专业,相比起学习力学和热学来说,摄影对喜欢美丽事物的我来说我是门很享受很好玩的课程。理论课上,我可以从书本和老师的教案中学到很多实用的摄影的知识和技术,还可以欣赏到不少优秀的作品:有美妙的自然风光;富有生命色彩的静物;蕴含哲理的象征物。欣赏的同时,自己也慢慢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分析每幅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想象力。每个星期一下午的摄影实验课是我最开心和认真的时候,我们2个人组成一组拿着一台照相机,在校园内寻找美丽的事物,抓拍让人感动的瞬间。偶尔我们会几个人坐在一起交流下心得,相互指导和学习。这样自己的创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还有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一直喜欢杨老师轻松的教学方式,除了教授大量的专业知识,也告诉我们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老师说“人必须要有一门才艺,不管是唱歌还是什么都好。”这也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我们专业的目标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简而言之,就是班主任告知我们 摄影学习心得

的一句话:“我们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的生活过的更好!”所以学习摄影对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的社会来说还是挺有用的,而且很多人可以以此为职业来谋生。

但是摄影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摄影需要我们大脑和手指的协调,眼睛和心灵的默契。也有这么个说法,摄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与其他的众多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只从摄影上入手,还要培养我们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一种多生层次的洞察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在众多生活的兴趣中寻找对摄影创作独特视角。

接下来就来说一下我学习摄影时候的感悟和积累到的一些经验。“摄影”,最主要就是记录生活,反映社会现实。从许多保留下来的摄影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地区、风俗下的生活。还记得被那张照片记录下的小女孩渴望的眼神,让无数人的心为之颤动……照片记录下来的关于生活的一点一滴都在感动着我们。

“大景靠勤跑,睡前看气象;正午没好光,好光在晨昏;奇景重气氛,雨雾不放过;天雨带相机,傍晚等放晴;大底加慢片,脚架快门线;变焦易耀光,尽量用定焦;取下保护镜,装上遮光罩;脚架要锁紧,预锁反光镜;风景测中灰,白加黑要减;长曝勤测光,上下包几张;负片宜稍加,正片可略减;广角重主題,长焦压缩景;小光圈景深,全开糊背景;拍花侧逆光;慢门显动感;溪流宜长曝,绵绵又密密;见山寻侧光,见水拍倒影;对焦对主题,水平要抓平;偏光去

反光,渐变平反差;反差如过大,黑卡效果佳;长曝避车灯,岩石要湿润;有云天要多,无云地为主;前景位关键,三分九宫格;人物增趣味,画龙要点睛;观景去杂物,拍前拣垃圾。”这是我找到的整理得很好很有用的摄影口诀,牢记它,再多多实践,摄影技术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的。

摄影不仅仅是留住人世间的美妙瞬间,更是一种艺术体现。理论要与实践结合才能拍出好的作品。摄影对一个人的修养也很有好处,在摄影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多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修生养性,提高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水平。

再来介绍一下我学习摄影的方法和捷径,我们可以去图书馆借很多优秀摄影大师的作品集,还有一些介绍和教授风光摄影、人像摄影、旅游摄影新闻摄影等的书籍,还可以自己买一些摄影作品集等教授摄影的书籍。再者呢,网络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那么我们就要地好好利用咯。百度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而且资料丰富,材料齐全的搜索引擎,下面就介绍几个供我们学习摄影的平台,百度贴吧有一个很多高手聚集的摄影家园吧,其次的还有风光摄影吧,人像摄影吧,里面都有一些老师都很乐意帮助你解决许多要问的问题,也有大量的优秀作品和参数,是学习和交流的好去处啊。然后呢,文库里面可以找到许多有用的资料,比如课程的讲义和摄影技术等的讲解,会大大满足你的求知欲的,欢迎阅读和学习哟。如果你想找一些漂亮的图片,也可以去昵图网哦,各种途径和各种办法啊,只要我们有心要学好摄影的话,当然,还是老师教我们的那些话,要学好摄影必须是在学习

了理论的前提下,经常的去实践才能有所收获,还要自己在实践中总结一些规律,有了丰富的摄影经验才能拍出自然和优秀的照片,我们的摄影作业也才能升格为作品。

总之,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客观存在,想要过有质量的生活的人,尤其是一个学摄影的人,就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只要我们有双敏锐的眼睛,处处皆风景。我想说再多都不如实实在在地去拍张照片。所以,很期待接下来的两个星期的摄影采风啊。

篇二:摄影艺术入门与欣赏论文

摄影艺术入门与欣赏论文

摄影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越来越多的运用,但真正懂得摄影与欣赏的专业却比较低。

摄影画面中形象展现的方法与手段,有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画家用的是画布与笔,雕刻家用的是刀,文学家用的是纸与笔。而摄影者运用的则是感光材料(录像磁带)、光学镜头,经过光线的特殊作用,记录再现生活中的种种形象。也就是说,摄影画面因其独特的记录生活、反映现实的技术、艺术处理过程与表现形式,形成了摄影画面的若干特点。

纪时性是摄影画面的本性,它要求镜头前的一切物体必须是真实的:真人、真事、实景、实物。摄影画面创作必须在真实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正是摄影画面创作的这一重要特点,使之成为一门独立艺术。人们之所以对摄影画面感到可信、可亲,首先由于它是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可视形象作为信息载体来表达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含义,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因而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 摄影镜头同人们的眼睛—样,有一定的视角范围,凡是在这个视角范围内的一切:人、事、景、物,都能被真实地摄入画面。换言之,镜头视角之内的一切事物,必须是存在于真实的空间之中,创作也必须在这样真实的空间中进行。离开了这一点,就不能够获得摄影画面形象的真实性,也就失去了摄影艺术的个性特征。

影画面的可视形象,直观,生动,通俗易懂,便于同观众相互交流,便于观众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品主题思想到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并给观众以一种“临场感”。

摄影画面是用可视的形象有选择性地反映生活。画面的形象并不是纯客观地“临摹”生活,而是渗透着作者审美态度和审美情感的。摄影画面形象是作者在拍摄现场通过其独特表现手段,诸如:角度方位的变化、画框的合理裁剪、光线的描绘处理、线条影调的选择配置、不同焦距镜头的运用等等,从而把作者对生活的审美态度和情感溶灌于画面之中,使之内容鲜明,富于感染力,给观众以某种美的享受。

摄影画面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富于典型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单幅的、静止的摄影画面,在内容的表达、形象塑造、形式的运用上,都要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使画面形象成为“凝练的诗句”,富有哲理和说服力。对于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来讲,从拍摄静止的单幅画面人手,了解、掌握“画面语言”的特点,是一项基本功,掌握了它,是大有益处的

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应,而社会生活又是艺术的源泉。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特点,是它的本质”。(《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09页)摄影画面同其它艺术相比,对于再现生活来讲,可谓是最形象、最直接、最真实的了。

画面创作的前提是摄影者对于生活的观察、体验、认识、思考和评价。在创作过程中,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运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探其实质,都是摄影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理解的反映。

在一切艺术的创作活动中,认识生活都是表现生活的基础。对于摄影创作来说,虽然也需要想象,但因它受到空间和时间的真实性的严格限制,不具有画家、音乐家、文学家那种虚构的自由。大干世界,亿万民众,社会百态,浩瀚自然,经过摄影创作最终表现在画面上的仅仅是生活中的一瞥、广阔空间中的一个“点”。

若要从这“一瞥”、“一点”中透视出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某一侧面,以及某些诗情、哲理,是很不容易的。

摄影画面的创作,由于是面对被摄对象在“真实的时间与空间”中进行的,因而要对生活进行直接的观察和选择,要注意形象表现的典型性。生活中的每一个场面、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点”、人物的每一个动作、事物发展的每一个瞬间,不一定都具有典型意义。摄影者要“在生活的立体空间中”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各个“点”去理解生活,从生活的“千姿百态”中寻找出具有审美价值、代表生活本质的典型的瞬间来。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第5页)在人们生活的周围,蕴藏并闪现着许多“闪光”的东西,摄影者应具备其独特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捕捉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断地认识、观察、积累、理解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艺术门类的不同,对于生活的再现和表现具有不同的物质手段和表达方式。画家注重于色彩、线条、形体、透视比例的观察;雕塑家注重对物体体积的感受;音乐家注重对生活中的自然音响及节奏变化进行研究……摄影家则侧重对生活典型瞬间形象的选择与提炼。有人称摄影画面是“瞬间的、凝固的”艺术,这种瞬间的、凝固的艺术所再现的生活瞬间必须是典型的、具有审美鉴赏价值的。

三、摄影艺术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任何一门艺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门艺术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它们之间又始终不断地在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利用摄影工具把变化中的人物、景物、事物、事件以及镜头前客观存在的一切实体拍摄在胶片(或磁带)上,获得静止的画面或连续运动的屏幕形象,形成再现生活的画面,这就是摄影。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的艺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艺术有很密切的联系。在与这些艺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过程中,摄影艺术逐渐成熟起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使摄影这门艺术日趋完善、成熟,我们除了熟练地掌握这门艺术的表现技巧与形式而外,还要研究摄影理论、规律、特点,丰富自己的艺术“功底”。同时又必须研究和探讨其它艺术的表现形式、创作方法,从中悟出其它艺术在构思上、表现形式上与摄影艺术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把其它艺术的精髓和血液注入自己的肌体内加以吸收,丰富摄影艺术的表现力;着重突出本门艺术的局限性,拓展摄影画面创作的新天地。

摄影构图,就是画面的结构和布局。摄影构图的目的是运用画面的形象生动有力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把生活中一般的、个别的、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艺术整体,传达某种思想和感情。这就是摄影构图艺术的基本任务。使观众通过画面这一“窗口”,了解时代、社会与生活,从而得到某种启迪。

鲁迅先生说得好,从事写作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摄影是靠画面来“达意”的,摄影画面要采取哪些形式和哪些方法才能达意?这就是摄影者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对于画面,总的说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对于画面怎样“经营”,国内外摄影家进行过细致、全面的探讨,逐渐形成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及章法准则。在反复实践探索中总结出摄影画面“达意”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和准则。摄影者了解、熟悉、掌握它们,就有助于准确而生动地组织和构成画面形象的各种“语言”,最终实现“达意”的目的。

本书着重从画面表现形式方面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摄影画面的结构、章法、布

局;拍摄角度及方位的选择与确定;画向的空间感、立体感、透视感、物体表面结构质感的处理与再现;光线的综合分析与造型作用;线条的认识、选择和提炼;影调的配置;两极焦距镜头的认识与实际运用等。书中结合摄影画面、图例以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实际,来探索画面表现方法领域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对于摄影画面的研究探讨,不能只注重于形式表现,而忽视画面的主题内容。摄影画面的形式和内容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在任何艺术中,作品的内容总是起主导作用的。然而,有了好的内容,还必须寻求一种适合于主题内容表现的、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没有恰如其分的表现形式,再好的内容也不能较完美地表达出来,甚至有时还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唯奇为上,唯怪为好,将会使作品变为单纯满足感官刺激的东西,而失去艺术价值。从鉴赏角度来讲,当人们感受一幅画面时,往往是先从画面形象、布局、题材着眼,进而探求作品的主题内容和作者的意图。“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正是这一鉴赏过程的生动概括。所以,当表现形式与内容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时,形式就有了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主体在画面中出现,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两个或更多的人,这要根据不同的主题思想和具体拍摄对象而定。《觅食》(图2)也是采取井字构图法将主体放在右下角的“点”上。主体小白鼠的动势又把观众视线送到了它的对角“点”上,两点相互配合、呼应,使画面构图形式感较强,画面整体感效果较好。《在更衣间等待着》(图3)将静态主体人物构置在偏离画面中间左边的位置上,画面处理静中寓动,使即将出场的主体人物有呼之欲出之感,人物静的姿态、富有变化的构图,较好地调动了观众视线的运动,画面右边空而不空,自然而然地与画面左边形成了呼应。

如果拍摄以表现气氛、气势和规模为主的大场面时,应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在结构上起支点作用的、统帅全局的一个点或某一件物体,让它在画面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使画面主次分明、前后照应,组成一个整体。这样就避免了画面结构松散、形象零碎、缺乏说服力的不足。《激浪高歌同心曲》(图4)中指挥群舟竞渡、挥臂呐喊的人,在画面中起了统帅全局的作用,形成了画面结构的支点。虽然他在主题思想表达方面不比其它东西及人物更重要,但在构成一幅画面中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有机地把画面组织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人虽然算不上画面唯一的主体,但却成了画面的结构中心,如果在画面中失去了这一点,整个画面就显得平淡,没有生气,主题思想也就得不到比较完美的表达。 我们也常常看到,在拍摄大场面时,人们经常选用一些富有地方特点的古寺、古塔、亭阁、拱桥或生活中常见的又比较醒目的建筑、树木、山丘、帆船来结构画面,有时这些物体在画面中并不是主要表现对象,也不是画画的主体,但它们的确在画面构图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支点作用,如《秋水如画》(图5)中,有近处景物有远处景物,有廓柱围栏,有树木秋水,有游船远山,景物很多,虽然有画框把它们同构一图,如果画面中没有远山上小塔的出现,画面就难以成立。在构图中,小塔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把画面组织起来了,使画面变成了一个整体;二是有效地把观众的视线组织起来了,画面虽然景物很多,但有主有次,“通俗易懂”。

在电视节目拍摄中,拍摄者通常很注意画面的结构配置。如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展示了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沙海中缓缓而行的骆驼队和戈壁滩洁白晶莹的盐碱滩;电视艺术片《啊,草原》中,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群星散落般的牧民“房毡”,“走敖特”的车队、山坡上“晚归”的牛群、羊群中“七月”的牧羊人、草

场上缓缓行进的割草机、远近错落像一座座小房子似的草垛;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中,平缓航行在江面上的轮渡和搏击狂涛险浪的船工;纪录片《在孔雀升起的地方——阿原版纳行》中藏蕤优姿的风尾竹和芭焦丛中的傣楼;专题片《绍兴的桥》中造型各异、历史悠久的拱门桥、叶桥和石孔桥;纪录片《望长城》中起伏连绵的长城遗迹、长城边上的农舍等。无论是固定的静止画面,还是电视中的活动画面,这些景物出现在画面中,常常起着结构中心的作用。不管在一个镜头中有多少景物,它们总是形成趣味中心和结构焦点,把众多景物组织收揽到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

拍摄以人物为主的大场面,除了介绍其环境、规模、气氛以外,还要注意突出重点,即注意揭示事件的本质及气氛节奏的高潮爆发点。如集会中的演讲者,庆祝胜利时被高高抬起的人;足球激战中飞身跃起用头球射门的瞬间等。这幅多次获奖、人们十分熟悉的画面《欢送中国志愿军归国》(图6)再现了朝鲜人民军热烈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的盛大集会场面;那两位被高高抬起的志愿军战士,形成了画面的视觉焦点。照片着力通过点来反映全局,这幅作品在环境复杂、人物繁多的场面中,抓住了重点,对于事件的表现不流于表面,有一定的深度。画面中被抬起的两个人,使这个隆重热烈的场面达到了高潮,画面语言及画面形象在表达上避免了平铺直叙,显得有主有次、简练清晰。

陪体能帮助主体说明内容,烘托陪衬主体,让观众正确理解主题思想,防止画面产生歧义。《修脚女工》(图11)赞颂的是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女修脚工。画面陪体是顾客的一只脚,主体与陪体构成了画面情节。主体的身姿、手势、专心致志的神情,都表达了修脚工的美好心灵和作者对修脚工的热情歌颂。如果没有陪体出现,固然画面光线、人物神情动作很完美,也会产生歧义,使人猜测:这是科研人员、医生还是化验员?另一幅作品《腾越》(图12),主体是画面上方分腿腾越的体操运动员,陪体是她下方的高低杠,陪伴同主体构成画面情节,陪体有力地烘托了主体。运动员技艺的高超通过陪体的作用,使观众得到强烈的视觉印象。如果处理不当或陪体没有出现在画面上,那么照片将大为逊色,观众也不能正确理解画面,有时会产生误会。因为腾越这一动作在运动项目中常常可以看到,如武术、自由体操、跳马等。所以在这样的画面中陪体深化了主题、丰富了内涵,并成为画面视觉语言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趣的故事》(图13)的作者要表现的是一位老人给小学生讲故事这样一个情节,主体是讲话的人,陪体是靠近主体的那个小女孩和周围的孩子们,陪体和主体成为表现主题思想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讲话者有声有色、神态感人,听者如醉如痴,完全进入了讲话者的故事情节当中去了。陪体逼真的神态反应,形成了令人信服的可视的形象语言,对主体的表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陪衬和烘托作用。

在间接地处理陪体时,为了使观众在有限的画面时间内展开想象并达到作者的预期目的,在画面上往往需要“媒介物”,通过媒介物的作用来启示想象中陪体的具体意境,打开观众艺术联想的闸门。所谓媒介物指在画面中起提示、引导作用或起暗示作用的某种物体。如《放风筝的孩子们》(图14),画面中主体是孩子们,他们玩的很高兴。那么他们在玩什么呢?通过孩子们的身姿、动作,手中拿的线轴,和牵动的一根根线,在观众的心目中就出现了陪体的具体形象——多姿多彩、形状各异的风筝了。孩子们手中的线轴和线,在画面中起到了媒介物的作用,启发着人们的联想,并限定了观众想象的范围。如果孩子们手中拿的是无线电遥控机,那么观众又会想到什么呢?《瞧新娘>(图15),也是采用间接处理陪体的方法,画面主体是窗外的孩子们,他们正在透过窗子往屋里看,看

什么?画面中起媒介作用的窗花和大红喜字诱发了人们的联想,哦,是在看新娘!而这个新娘究竟什么样,只能留给观众去想象了。

艺术,贵在调动人们的想象。想象是“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对于摄影画面来讲,画框中原有物体的表现是有限的,但艺术的联想是无限的,精华在画面之中,品味却在画面之外,做到“象外有象”,“使之与画外之画材相关联,气势相承接,自能得气趣于画外矣”。(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布置》,上海人民出版社)摄影画面创作的最后完成应在观众的联想之中。德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和剧作家莱辛在《拉奥孔,论绘画与诗的界限》中说:“诗人啊,替我把美所引起的热爱和欢欣描绘出来,那你就已船把美本身描绘出来了”。我国古代文学也很重视作品的联想作用,例子很多,也很值得摄影艺术学习借鉴。如古乐府《陌上桑》中,精彩地描写了一位美丽女子,诗的开头是: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被摄对象背景范围大、透视明显、景深清晰。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则相反,画面中所有部分都被等量地放大了,背景靠近了被摄体,透视与空间被压缩了,被摄体的背景范围明显变小了。概括起来,这种画面差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透视效果;二是背景范围与视觉信息量;三是景深范围;四是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

王浩

旅游管理专业 学号:20113210124

篇三:毕业论文《浅析摄影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浅析摄影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庄志勇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2009级4班)

摘 要:摄影的核心就是用二维空间来表现客观对象,因此摄影在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视知觉的二维表现方面。设计与摄影都包括艺术表现、主题表现、科学表现、情景表现、娱乐表现、情感表现等。平面设计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招贴设计、路牌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图书封面设计、邮票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插画设计等。数字时代的发展使得平面设计与摄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摄影在其中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提供设计素材,启发创意。

关键词:平面设计;摄影;艺术活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自然风光,花草树木,或其他主题。一个好的摄影作品有鲜明的主题,可以实现摄影师和观众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思维是摄影师发现和明确的主题的来源,从摄影到自然,生活,社会知觉,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就反映了表现的主题,反映了摄影师的观察,把握机会的能力,艺术表现和审美能力,定位等。除了艺术表现、主题表现外 ,摄影表现还有科学表现、娱乐表现、情感表现和情景表现等多种表现。由于拍摄的初衷不同,用途不同,对创作的要求也不同[1]。设计与摄影同样包括艺术表现、主题表现、科学表现、情景表现、娱乐表现、情感表现等。摄影与设计是具有创造性非常强的艺术,摄影构图或产品造型设计是影响业绩的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艺术的表现反映了摄影师或者设计师技术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它显示了拍摄者的审美取向,审美文化。

一、摄影与设计的关系

从摄影的性质上看,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千变万化的设计包括在二维空间内表现三维的平面艺术设计;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的各种装饰设计,以及进行各种产品的发明等。因此,作为在二维空间内表现三维空间客观存在和客观事实的摄影与设计属同一种性质。从审美的角度看,摄影与设计都是创造性活动,也都是审美活动。不论是商业广告摄影,家庭娱乐摄影,还是风光、纪实摄影,都要求影像画面所传达的信息主题明确,并符合审美规律,这与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在审美特征上是一致的。

从创作过程和创作要求上看,设计需要感觉加思考的,也是感性加理性的,设计的创造性非常重要,体现的是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观察事物的能力。摄影同设计一样也是感觉加思考的,是感性加理性的,需要的是创造性,其

体现的同样是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观察事物的能力[2]。摄影与其他各种设计活动都要求具有可实现性。数码摄影技术通过多媒体进一步发展,数码摄影技术结合图像处理技术,推动和促进了设计的发展,数码相机、电脑取代了传统的工具,摄影已经成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二、摄影在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摄影的视知觉规律和审美与设计是相同的。在创意方面,设计师和摄影者都可以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驰骋。在创作方面,设计师和摄影者都必须以现实为依据,并抓住瞬间得到的灵感,从灵感和直觉感知中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表现方面,设计一般用二维空间表现设计作品,摄影的核心就是用二维空间来表现客观对象,因此摄影在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视知觉的二维表现方面。具体来说,摄影在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作为设计创作的素材,作为设计创意的参考资料,记录设计过程和细节,用于成果存档等。另外摄影是培养一个人的审美情趣,提高创意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构图能力,以及运用光和色彩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摄影的前期和后期加工在数码摄影技术产生和普及之前都是限制于相机和暗房的,摄影领域实现创新或充分表达摄影者的情感和艺术感受等是非常困难的。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数码摄影技术的产生与普及,使的摄影、创意、设计变得容易。在广告设计中,摄影作品是非常重要的素材。以招贴为例:招贴主题明确后从摄影作品中根据各种照片的特点和每张照片给人知觉的不同感受,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设计者根据主观选择比较适合作招贴的主题照片进行设计。版式设计方面可以将所选照片为主题放在一目了然的位子,加入自己的设计版面和设计意图将主题突显。

摄影与设计都是面向客观现实的主观活动。镜头所面对的是客观现实世界,摄影画面所体现的质感、美感源于客观现实存在,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对摄影和设计来说,离开客观现实世界,离开了客观现实生活,摄影和设计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之,摄影和设计都是通过艺术形象对现实生活中的美和丑进行反映。

三、摄影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1.摄影与设计的形式语言

摄影和设计的形式语言直接关系摄影作品和设计作品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语言以传达意义为基本目的,视觉形式通过形态传达创作理念。视觉形式可以产生信息交流的作用,具备了“语言”的所有重要特征。摄影是一种光影造型艺术的实践活动,摄影的形式语言有很多,如对称、节奏、韵律、协调、均衡、对比和

影调、线条、色彩、光线等[3]。设计作品和摄影作品的精神内涵都是靠其特有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的。对设计者和摄影者来说,对形式语言的掌握程度是检验其创作水准高低的标准。由于不同的设计师和摄影者对形式语言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对形式语言的理解不同,运用不同,因此人们才能够欣赏到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各种设计作品和摄影作品。从摄影创作和设计创作的角度看,摄影和设计赋予了作品不同的形式感,如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等。作品不同,所体现出的情感和精神内涵也不同。从摄影创作和设计创作的角度看,摄影和设计赋予了作品不同的形式感,如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等。作品不同,所体现出的情感和精神内涵也不同。

2.平面设计与摄影的视觉元素

色彩:平面与摄影中的色彩可以是色彩构成,也可以说是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以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复杂的色彩还原为幻想的基本要素,在空间的色彩使用变量,数量和质量,以一定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过程。

图形:对于各种图像与图形的通用语。一个概念,视觉的一种思想也可以说是图形。独特的语言分析和直观的图像理解,意味着进化、重建,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内在的形成和关系。

文字:文字是人类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在所有视觉媒体中,图片和文字是其两大构成要素。视觉传达的效果就受其影响。文字设计是一种构成技术,是增强视觉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赋予版面审美价值的。

3.平面设计与摄影元素的互动

写实和表意是在画面中色彩的主要是体现。对比构成、调和构成是其出现的形式,用色彩反应客观世界、营造气氛,表达情意是艺术家的目的,色彩的精神价值对人们的视觉有很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使作品的主题直达观者的精神层面,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色彩的设计一般从三个方面去进行。色彩的色相;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源自色彩的物理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不同的色相对人的心理有着不同影响。色彩的明度:也就是色的亮度。在无色彩中,由一个最高亮度为白色,最低色为黑色和中间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组成,每个人对不同明度的统一色相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色彩的纯度:也就是色彩的鲜浊程度,它通常取决与一种颜色的波长单一程度。

平面和摄影的题材源自于自然和社会,不管是平面还是摄影,创作的原型不能离开客观世界,都是通过反应现实,将艺术家对生活的感知和情感通过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摄影直接描写生活,再现生活。在摄影中表达艺术的真实,不能逾越生活的真实。平面是直接表现生活的艺术,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比生活的真实更高、更理想。

4.摄影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摄影是艺术创作,但本质也是一种设计。数字时代,摄影与设计密切相关,摄影在设计活动中起着其他任何技术或活动都代替不了的作用。特别是与视觉和造型有关的设计,更是不能缺少摄影技术。

平面设计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招贴设计、路牌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图书封面设计、邮票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插画设计等。数字时代的平面设计与摄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摄影在其中所起的最主要的作用是提供设计素材,启发创意,以摄影照片为素材的平面设计作品[4]。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用摄影来代替平面中的语言,而摄影我们也会以平面设计的要求去安排来以拍出的画面更美。摄影是不同于绘画的另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模式。通过摄影作为一种通用的视觉语言将创意表达更加完善,同时,数字技术的出现大大扩展图形表达。时代和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以及更新的概念给摄影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给平面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四、结语

平面设计的素材来自于生活,摄影记录生活某一画面的定格。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推动了平面革命,图片以艺术的形式将平面设计主题,形象化、真实化。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看得懂。摄影技术的发展要求摄影者通过构图,灯光 色彩等因数去设计好,在按下快门后程现具有一定主题的照片。平面设计中插图是构成的一重要元素,摄影作品在平面设计中形成特殊的语言视觉,所以平面设计和

摄影与社会论文

摄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摄影对平面设计的分量在不断发展,作为设计师,应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公众的接受心理为边界,利用平面视觉传达、图像、文字、色彩的主要元素设计的创新品种,最有效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增加产品的受众意识,以达到最佳的信息广播和经济效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使摄影和平面设计成为了独立的两个学科,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它们各自发挥其特点、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指导教师:段晓明)

参考文献:

[1] 澎彭.设计与摄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22页

[2] 王天平.广告摄影教程[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第50页

[3] 吕凤显.摄影人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第15页

[4] 于仲安.人像摄影与平面设计[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第63页

Complementary in graphic design and photography

ZHUANG Zhi yong

(Class 4 Grade 2009, Academy of Fine Arts design art design,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

Abstract: To object representation is the use of two-dimensional space photography photography core, so in the design mainly in the role of two performance aspects of visual perception. Design and photography, including art, science performance theme, scene performance, entertainment, emotion. Graphic design covers the content is very rich, such as: poster design, advertising design, packaging design, book cover design, the stamp design, corporate image design, illustration desig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age makes the graphic design and photography together, photography plays the main role is to provide design, creativity, to photography as the graphic design work material.

Keywords:Graphic design; photography; photography art activities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