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社会论文 > 列表页

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5  分类: 社会论文 手机版

篇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如何让学生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

襄阳市襄州区小集小学杨丽莉

【摘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行为行为(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论文)回归升华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融入、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关键词】生活化 经验 品德 行为 习惯 升华提高 回归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会与其品性、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在社会这个群体组织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的认可程度,从而形成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和认识,无形中就确立了你在群体中的价值和地位。品德、习惯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也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由好品德、好习惯塑造形成的良好形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成为事业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阶梯。好的品德、习惯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习惯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既然品德、习惯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孩子们也能有好品德、好习惯,走出去都能体现好素质,甚至影响一生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身教重于言传,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一、 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学习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学习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

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比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善待他人》一课时,考虑到我所在的学校都是当地的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缺少家长的指导和对他人的关心,缺少欣赏的眼光,宽阔的胸怀和对他人的赞美。对交通法规也缺乏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虽然学校、老师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的孩子来说则收获甚微。借助这节课,我想从细微之处入手,告诉学生要对人友好,不要嘲笑、伤害身体有缺陷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并给以真诚的赞美。让学生学会常见的交通标志,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指导他们认识常见的交通手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这堂课的目标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补充更多学生不常能看得到的一些交通知识,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让他们在头脑中时常紧绷“安全”这根弦,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努力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在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二、 选取素材要源于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就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动画等,供学生探讨、解决,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比如《善待他人》这课中,通过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女孩为什么会腿瘸?腿瘸又意味着什么,她此后的生活将面临着什么等等,进一步认识到残疾带给个人、家庭的伤害,懂得身体健康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幸福。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出门,快快乐乐做事。 还有一段学生放学回家的录像,录像中行走过程中几人并排走、看书聊天、不按规定路线行走结果出了车祸,对身体造成伤害等等,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课堂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很快找到了错误所在。可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呢?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概括、提炼,并播放正确行走的方式,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个再认知的过程,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经验。 我想,这几个镜头,将会在这个班级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也会极力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做到“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三、 品社课堂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善待他人》中,我采用视频的方法带领学生认识藏有交通标志的漫画,仔细观察交通图标,联系交通路线说说自己的发现,将认识交通标志与实际交通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指引,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含义和应注意事项。 认识了交通标志——这些马路上不会说话的指挥官,还要懂得识别马路上真正的指挥官——交通警察的手势,从而懂得意思,服从指挥。当交通警察站在学生面前时,他们那种兴奋劲儿就别提有多高兴了!交警现场演示交通手势,学生学做并弄清楚这些手势分别代表的意思。这种手把手的学习,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有了真正实际的收获。这比老师空口说白话来的具体、实在,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非常深刻、终身难忘的。

四、 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总之,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我努力把生活引进德育课程中,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篇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箬山小学 孔美琴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要求我们执教老师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照本宣科,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大打折扣,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我们要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关键词】开放 生活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成功体验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1、教学资源环境要多样

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如在讲《交通连四方》内容时,让学生利用图书室的文献资料,在互联网的资源库内查询,以对该节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实施中发现,学生对这种知识拓展的方式非常乐于接受,90%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兴趣”、“收获大”。取得如此效果是因为:一、现代媒体迅猛发展, 学生习惯于这种大信息的接触;二、这种对知识 的“立体”了解有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全新认识, 即学习社会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生动的交流,甚至有学生称为“很好玩,都不像读书这么辛苦”,继而产生出把自己了解的知识与大家交流的“资源共享”心态。

2、思维环境要扩散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 的思维空间。资源环境与时空环境为思维环境的广度、深度提供了延展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不以某个现成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创新。创设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学生只要言之哟理,言之有据,应允许有多种见解、多种看法。

(三)优化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习效果

1、更新评价观念

打破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揉和统一,以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既注重共性与结果,又重视个性与过程。

2、完善评价方式

首先,采用“闭卷+开卷”的 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学生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定题、选择完成方式来完成相关任务。其次,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是评价学习的结果,而应是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应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一般智力和特殊能力。总的说来,要将学习的结果与学习活动的过程结合起来,既评价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又要评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潜力,不但评价学生的智力,还要评价学生的性格和个性。

(四)和谐的交往环境,使学生快乐学习

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环境的交互发展需要交往环境的协调作用。同时,建立现代的交往观,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认识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是创新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交往环境的构建中,强调根据现实需要沟通各种交往关系。

可见,开放式环境创设利用多边交往方式,给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了多向选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进的交往氛围,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 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我在教学《社区我的大家》一课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的小区,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脑中思考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我生活在社区中,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社区有家一样的感觉。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感受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远亲不如近邻》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又如,教学《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这一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社区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发生在自己社区的寒假里故事。在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他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

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十分钟,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民主、自主的环境中充满兴趣地学习,再加上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唯此,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 李克东. 改善学习 [M]. 吉林:吉林出版社出版,2001年

[3] 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3] 余文森. 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的整合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5年

[4] 曾跟东.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三自一导”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A]. 2006年5月

[5] 叶澜.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N]. 福建师大学报,1999年4月

教学相长

——以《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实践为例

谈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为了适应滚滚而来的知识经济的浪潮,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21世纪教育定位的基石。作为教师,本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鼓励孩子去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景象,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引着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是这次教育改革新设置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直面新课程,思考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挑战时,如何教与学?在实践中,我们就会感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在这种变革中产生新的变化。把孩子的眼光引到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同时也要求我们要转变相应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重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交流与合作的全新的教育观念。

一、转变教、学方式,感受学习乐趣

“活动化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突出地表现出活动的特点。教师的教体现为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发展兴趣和特长,学习知识。学生的学体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中《认识新朋友》一活动是针对刚入学的小朋友的心理设计的,当孩子们怀着不安与渴望走进小学的大门时,他们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首当其冲的是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关系,体验到学校生活的愉快。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地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和新的集体快乐地成长呢?于是,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

活动前我让孩子们把平时自己最喜欢吃、最喜欢玩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并准备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活动开始时,我们一边唱歌一边“猜歌名”,猜来猜去猜到了“找朋友”这首歌。我们一起玩了找朋友的游戏,孩子们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我说:“大家都找到了好朋友,我们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吧!”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激励、引导孩子们大胆的表现自我,把自己最拿手的节目展示出来。整个活动歌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充满了儿童的朝气和欢乐的激情。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已经互相接纳,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为了促进孩子们间更进一步相互了解,我又不失时机引导孩子们:“通过游戏你认识了哪些朋友?孩子们他们都长得什么样?你能不能

篇三:《品德与社会》论文

如何让《品德与社会》真正聚焦到“学生本位” 新城小学 陈瑞燕

每一门课程的设置,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标杆: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也是不容置疑的,而且它与学生的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其重要性也可见一斑。一个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如果他想生活得游刃有余,至少他要懂得:关注社会,懂得内省。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社会,积极投入社会,并且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做到“日三省吾身”,修身养德。我想这就是这门课程开设的初衷吧。作为老师的我们,如何让这门课程回归社会,再现生活,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发展与完善,这的确有待我们去深思和探索。以下是本人就这一方面的一点拙见。

一、 引导学生从“社会”中发现自己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让学生看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它热情地向我们阐述了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又带来了哪些负面的影响;警醒我们,社会走向文明的同时,又向我们提出哪些新的要求;教我们怎样辨别生活中的“阳光”与“陷阱”,以免我们误入歧途??这本书给我们展开了一张新奇又斑斓的生活画卷。在这纷繁复杂又变幻莫测的社会生活中,作为祖国和时代未来的主人——小学生,将如何了解自己,定位自己?

(一) 个性解读,读出自己

每一章节在开讲前,我都会特别腾出时间让学生自己默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的知识。而是一边看,一边

思考,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就大胆质疑。读到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就写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还可以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课外收集到的资料。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样的,我相信,有着不同经历的学生,他们面对相同的文字时,一定会有不同的想法。就像财权同学想长大以后要当军事家,所以他在谈现代科技的时候,就说得头头是道;经常上黑网吧的学生,他们对黑网吧的害处就深有体会,因为他们总是真切地感受到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优秀的学生,他们对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如数家珍,因为他们太有共鸣感了??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要在阅读中能发现问题,获得感悟,形成自己的认识。

(二) 创设情境,审视自己

当我们的课堂能回归现实生活,我们会觉得特别亲切,同时,我们也能看到那个真实的自我。我们一起学习《社会文明大家谈》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重新审视生活中的自己。“社会文明蔚然成风,每个人都希望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优雅有礼的一面。如果要做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人,你觉得我们自己身上还有哪些缺点是亟待改正的呢?”很多孩子都能坦诚地介绍自己有一点点“丑陋”的一面。还有,当我们上《生活中的一米线》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创设出多个生活场景,让学生琢磨自己的言行举止。“在银行排队、当别人在打电话的时候??我们该怎样架起自己心中的一米线呢?”当学生在凝神静默的时候,我相信他们对自己过往的生活会有另一番的见解的。再现生活,只是让他们发现自己,审视自己。

二、 引导学生在“社会”中发展自己

《品德与社会》上的一个个灵动的文字给学生呈现出一个丰富的大千世界,孩子们一定要懂得把这些有趣的社会生活和自己的成长链接起来,没有这沃土滋养的成长,一定是苍白的。

(一) 重构知识结构

社会是个开放、多元而自由的空间。如果说小课堂里的知识是有限的,那么,大社会里的天地则是无限的。社会追随着历史滚动的车轮,跑得飞快,尘土飞扬的,让我们目不暇接。物转星移的速度,简直让人咋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通过拓展外延,能够广泛涉猎社会动态,科技前沿,国内外的新闻时事,回顾历史,着眼未来??当他们打开这一扇窗时,他们开始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杂乱的知识得以梳理,认知上的误区得以纠正,美好的情感得以吸收和内化,还有,他们的视野也会一下子变开阔了。

记得有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屈辱史”以后,我们班的学生根据课文提供的相关资料作为导线,找准一个切入口,自主选题,搜集资料,合作做报告。报告的主题可谓应有尽有:“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抗日战争中的英雄”、“屈辱史给我们带来的警醒”??一节薄薄的课,通过他们的重建,给他们读得很厚很厚。把一本厚厚书读薄,一种本事;把一本薄薄的书读厚,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是一种能耐。

(二) 找准增长点

饱览社会的“无限风光”,最终都是为了孩子的自身发展。增长点的萌芽往往可以开出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当毫无节制的网络游戏和

赌博等不良的流行文化“邂逅”上我们的学生时,我知道念经式的说教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我们讲《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事例和信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和反思自己的休闲活动,让学生懂得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自己成长的消极影响,从而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其实,学生在对故事与案例的解读中,就逐渐建立起自己内在的视角,他们对那林林总总的现象有自己的一种判读,他们会判别日常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尽管经常身处困惑与谜团中,但不断的质疑与辨别,本来就是一种成长。所以,当我们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时,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我们又找到了学生新的“增长点”了。

三、 引导学生在“社会”中解放自己

(一) 解放自己的感官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老师会经常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课程。例如:做社会调查:调查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调查我们以及我们家长的休闲活动有哪些?调查“我”家的今昔对比?还有小组讨论:讨论网络的利与弊,讨论中国与邻国的关系??更少不了的是实地考察和访问等。这些活动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他们积极投入,用眼睛去看,用自己个性的语言去表达,用心去领悟和体察,他们把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舒张开来。同时,他们把自己解放了。他们正慢慢地告别那个拘束、腼腆、少不更事的自己。

(二) 解放自己的思想

因为有五颜六色的花,所以才成就出一个光彩夺目、姹紫嫣红的春天。社会也因为它的丰富与包容而变得更美丽。所以,在“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活动中,我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式设计自我的文明形象。他们释放出来的创意着实让我惊讶:或用文章,或用漫画,或用剪贴画??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的智慧给点燃了,他们呈现出一个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还有一次,我给我的学生布置了一个“大作业”——在一个月里,完成一份有关“异国风情”的小论文。有些学生很认真地上网收集大量的资料,查找相关的书籍,访问到过国外旅游的亲戚朋友。在多次筛选资料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整理成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过的查找、判断、分析与选择,而最后完成了老师交给他们的任务,其过程对他们来说本来就是弥足珍贵的,其意义远不在于他们完成了一篇小论文,而在于由此生发出来的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我相信这些美好的东西将伴随着他们走出校门,以至于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难以估量的价值。

总而言之,《品德与社会》这课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发展学生质疑、探究、反思、批判的能力。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关注点聚焦在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身上,给他们营造一个和谐至美的课堂氛围。让他们能够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给自己未来发展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直到有一天,他们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与艰难的时候,他们能平静而自如地去应对。我想,我们现在的教育才有意义。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