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研究报告 > 列表页

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论文集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1  分类: 研究报告 手机版

篇一:外国语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英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教学法:

1.中教和外教英语课堂教学之比较

2.CLT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3.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探讨

4.课堂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原则

5.初一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6.语音知识在中学英语教学的作用

7.浅谈多媒体辅助小学英语教学的利与弊

8.浅谈初中英语课导入环节的策略

9.浅析人教版新目标教材的新视角

10.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1.心理学在中学英语教育中的运用

12.英文歌曲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3.中学英语教学中“交际型”导入策略

14.“快乐”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

15.浅谈“五步教学法”

16.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兴趣

17.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力课堂上的应用

18.交际法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的比较

19.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论中学英语教育中肢体语言运用

21.浅析中学英语教学课堂提问原则

22.家教在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利弊

23.文化意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培养

24.汉语语言环境对初中生英语口语的影响

25.中学英语教师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策略

26.论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效应

27.教具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

28.小组讨论在英语口语课堂的应用

29.“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30.简笔画教学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试论英语教学的情景创设

32.第二语言习得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影响

33.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4.浅谈如何使用新编英语教材,搞好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

35.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6.浅析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37.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策略研究

38.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利与弊

39.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研究

40.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41.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的教师提问策略

43.英文电影对提高英语口语的作用

44.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词汇学教学中的应用

45.试析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46.“契约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47.半自主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48.研究性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49.“任务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0.情景教学法在高中语法课堂上的应用

51.论英语谚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52.浅析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53.“全身动作反映”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4.简述情景语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55.浅议英语口语创新教学在农村中学的实施

56. 交际法在现代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57. 浅析外语教师提问策略

二、翻译:

1.从关联理论角度对影视作品英汉翻译中字幕与配音的比较及其策略研究

2.商务英语中品牌翻译的不对等性

3.中外广告互译差别对比

4.浅谈英文广告翻译的策略

5.从谚语翻译看翻译的“等值理论”

6.外贸英语函电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7.浅析动物词汇在英语翻译中的不对等性

8.英语中新词的发展及其翻译

9.浅谈跨文化交际与旅游翻译

10.英语口译中惯用句型的翻译

11.浅析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数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2.英(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论文集)语专业八级中长句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13.分析英语电影名称与英语新闻名称翻译的区别

14.浅谈中菜英译的不可译性

15.不同言语行为情况下的英汉互译技巧

16.从文化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17.英语商标名的探究及其翻译

18.英汉互译中修辞格的翻译

19.寒暄语及礼节性语言的翻译

20.科技英语文章的特点及翻译

21.英语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分析

22.中式思维对公示语翻译的影响

23.从口译过程看口译技能训练

24.英语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25.鲁迅小说中的成语翻译

26.论广告翻译中文化差异

27.新闻标题翻译策略

28.谚语的不可译性

29.广告的特点及翻译

30.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翻译方法对比

31.浅议英语中定语从句的汉译

32.颜色词的翻译

33.英汉动物习语内涵及其可译性

34.英文电影与中文电影标题特点与互译技巧

35.文化对成语翻译的影响

36.商标的翻译策略

37.中英颜色词汇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38.文学作品中汉译英过程中的美感缺失

39.英语习语中数字模糊性的翻译

40.文化因素在英文商标翻译中的作用

41.从中英句式差异看中英翻译

42.论英汉互译中形象语言的转换

43.浅谈商务名片的翻译技巧与方法

44.浅析中国古典诗歌标题的英译

45.浅谈英语中双关语的不可译现象

46.英汉互译中词汇意义转移的研究

47.增删法在翻译中的应用

48.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及其解决措施

49.浅谈中国特色词汇英译方法

50.中西方颜色内涵的对比分析

51.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习语构成和互译影响

52.从广告语篇看排比修辞的功能与翻译策略

53.中外电影名字翻译方法与比较

54.从标记理论的视角谈英汉商业广告的翻译

55.英汉互译中被动句的翻译

56.中国菜名的英语翻译技巧

57.翻译中的文化缺损与形象转移

58.英汉翻译中四字格短语的运用

59.非谓语动词的翻译技巧

60.论口译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61.浅析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

62.英语体育词汇的翻译技巧

63.浅谈如何综合选用直译和意译

64.意译在广告用语翻译中的应用

65.功能对等理论在公益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66.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翻译中情感意义的丢失

67.浅析意译法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68.等效翻译理论在英汉长句翻译中的应用

69.英语服装商标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70.英语公示语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71.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策略

72.浅析英语商标的特点及翻译

73.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俚语翻译中的应用

74.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75. 模糊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76. 论口译中跨文化语用失误究

77.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简介英译研究

78.英译汉笔译译者特征

79.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三、语言学

1.商务英语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2.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摘要连接词And语用失误分析

3.礼貌原则在外贸英语函电中的应用

4.浅析江西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5.浅析隐喻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6.浅析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和表现手法

7.英汉拟声词对比分析

篇二:e.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

1. 参考文献条目以[1], [2], [3]……的形式编号, 中文姓氏按照拼音字母排序/日语按作者姓名五十音图顺序排序,先排英文/日文, 再排中文,例如:

[1] Bloomfield, L. 1933. Language[M]. New York: Holt,

[2] Halliday, M. A.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 くらし.1997.文化百選.[M].東京:西日本新聞社.

[2] 井上忠司.1999.講座食の文化?第五巻[C].東京:味の素食の文化センタ

2. 如果文献条目要转行,需采用悬挂缩进格式,如上例[2]。

3. 排列顺序

如果是著作,按作者(如果是译著,原作者在前,译者在后)、出版年份、书名、文献类别标号、出版地(要写出版社所在的城市的名称,而非省的名称)、出版社排列;

如果是杂志文章,按作者、出版年份、文章标题、文献类别标号、刊名、期号和页码(期号用括号括起来)排列;

如果是论文集文章,按作者、文章标题、文献类别标号、编者(外文要有“ed”或“eds”字样并用括号括起来)、书名、文献类别标号、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排列;

如果是网上下载的文献,按作者、年份、文献标题、网址排列,如果没有作者,以“佚名”替代。

4. 文献类别标号

文献类别标号由大写字母和方括号组成。专著为[M],论文集为[C],论文集内的文章为

[A],期刊文章为[J],尚未出版的会议论文为[P],博士论文为[D],硕士论文为[MA],词典为[Z]。注意:类别标号与其前的文字之间没有任何标点符号,也不需空格。

5. 文献条目中作者的写法

汉语姓氏按汉语拼音为序,外文姓氏按字母顺序/日语按作者姓氏的假名顺序排序。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献按出版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同一作者同一年发表的两种文献在年份后加a和b(若有三种或以上的文献,照此类推),以示区分。

如果是两个作者,外文文献的作者用“&”连接/日语用“?”或“、”连接,第一个作者的姓(family name)需排在前面,名(given name)排在文献的作者后面(注意:不管是外国人名还是中国人名,都是如此),且姓和名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但第二个作者的姓和名不需倒列,即外国人的名应排在前面,姓排在后面。汉语文献的两个作者用汉语书写,两个作者之间用顿号隔开。

如果是三个作者或以上,外文文献的作者用逗号隔开。同样,第一个作者的姓需排在前面,名排在后面,姓和名之间要用逗号隔开;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的姓和名都不需倒列,即名都要排在前面,姓排在后面。汉语的文献的多个作者均用顿号隔开。

6. 文献条目书写规则

外文书名以斜体字书写,实词的首字母需大写;外文论文篇名以正体书写,仅篇名的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需大写。汉语/日语篇名、书名一律不用书名号,句号一律用点表示。日语无斜体或大小写之分。文献若为英语/日语,用英语/日语书写参考书目;若为汉语,则用汉语书写参考书目。

自动生成参考文献的方法:期刊、学位论文用cnki,书籍用谷歌学术搜索scholar.google,点击“引用”,谷歌图书books.google可预览,例如:

[1] 汪榕培, 杨彬. 高级英语词汇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2] Lipka, L. English Lexicology [M]. Tübingen: Narr, 2002.

[3] Jackson, H. & Amvela, E.Z. Words, Meaning and Vocabular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 [M]. New York: Continuum,2007.

[6] Halliday, M.A.K. & Yallop, C. Lexicology:A Short Introduction [M]. New York: Continuum,

2007.

1. Reference

[1] 隆中库. 2011. 词汇来源的故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3a33ff0100zgcl.html.

2. References:

[1] 曹宣明,罗鑫 青年网络流行语与价值教育研究 【期刊论文】2010 20(6)

[2] 李小菲 网络语言的语言学分析【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2009

3. References

[1] 百度百科. 2011. 性别歧视(百度名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1154766. htm.

[2] 涂赞珀. 1986. 恩格斯家庭·氏族和国家理论的研究[A].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3] 苏琴. 2010. 性别歧视在英汉语言称谓中的体现[期刊论文]. 淮海工学院学报第10期.

[4][6][7][8] 陆谷孙. 2004.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 北京: 商务印书馆

[5] 戴宁熙. 2008.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探析[期刊论文]. 贵州. 科技信息(学术版)第3期.

4. References:

[1] 秦秀白.1996.《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析》《现代外语》第二期,.

[2] 许力生. 1997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

[3] Smith Philip [M]. 1985. Language, the Sexes and Society

[4] Kramer & Cherish. 1981. Analysis Framework of Women and Men Speaking

[5] Coates & Jennifer. 1986. A Sociolinguistic Account of Sex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6] Berger Charles R. & James J. Breda. 1982 Language and Social Knowledge

5. References

[1] 汪榕培 王之江 英语词汇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第1版 (199)

[2] 秦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 第11卷 第5期

[3] 钟珊辉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5月 第31卷 第3期

6. References

[1] Shipley Joseph T Dictionary of Word Origins 1945.

[2] 赵岚 现代科技英语词汇探析 时代教育 2008 (121).

[3] 霍恩比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商务印书馆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9 第7版.

[4] 汪榕培 王之江 英语词汇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第1版 (199).

7. References

1.Carter , R. 1987 . Vocabulary : Applied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London : Allen &Un win.

2.Chin , C. 1999 . The effects of three learning strategies on EF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The Korea TESOL Journal 2/ 1 : 1212 .

3.Lauf er , B. 2003 .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 Do learners really acquire most vocabulary by reading ?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59/ 4 :5652585 .

4.Pittman , W. 2003 . Building vocabulary through prefixes , roots &suffixes .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5.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潘亚玲.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杨艳.记忆策略与英语词汇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辽宁锦州 121001)

8.Effects of Word Exposure Frequency on Incidental Acquisition of English Vocabulary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Bhang Zhengzhou Nan University Xu Be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中国英语教学(双月刊)CEL EA Journal (Bimonthly)2009 年2 月 第32 卷 第1 期.

9.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Chinese EFL Learners Yu Chihuahua Liaoning Taxation College.2007 年4 月 第30 卷 第2 期.中国英语教学(双月刊).CEL EA Journal (Bimonthly)

10.Kinsella , K. , C. S. Stump & K. Feldman. 2002 . Strategies f or vocabulary development . http :/ / www. phschool . com/ eteach/ language_arts/ 2002_03/ essay. html.

11.Pittman , W. 2003 . Building vocabulary through prefixes , roots &suffixes .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9/ 7 :4 . http :/ / iteslj.org/ Techniques/ Pittman2BuildingVocabulary. html.

12.Hatch , E. & C. Brown. 1995 . Vocabulary , Semantics and Language Educa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3.Clark , D. 2004 . Context . http :/ / www. nwlink. com/ ~donclark/ knowledge/ context . Html.

14.Hulstijn , J . , M. Hollander & T. Greidanus . 1996 . Incidental vocabulary learning by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 The influence of marginal glosses , dictionary use , and re2occurrence of unknown words .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0/ 3 :3272339 .

8.

1.

2.

3.

4.

5.

6.

7.

References 刘燕.国内网络英语新词研究概述[J].科技信息,2005.(31). 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刘润清 文旭.新编语言学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 汪榕培.英语新词的来源和展望.[J].外语和外语教学,2000.(9). 刘燕.国内网络英语新词研究概述[J].科技信息,2005.(31).

9. Reference

[1]程瑞娟.科技英语新词迅速发展的原因及构词方式[J].引进与咨询,2002

[2]杨金菊.网络英语词汇特点初探[J].嘉兴学院学报,2002

[3]汤爱生.网络新词汇的构成方法及语义特点[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0

[4]高帆.网络英语新词语及其构词特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

[5]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林界军.基于语料调查和语言对比的网络新词语造词方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

10. References

1. 李君,试论汉语中的字母词现象,学术交流,2010,(4).

2. 刘三丽,模因论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字母词,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25(2).

3. 智慧,汉语标记字母词的认知语用功能解析,中州学刊,2010,(1).

4. 周显峰,字母词结构类型及其规范,学术交流,2010,(1).

5. 刘永泉,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语言文字运用,2002,(1).

6. 李云云,从《字母词词典》看新时期字母缩略语,内江师范学院院报,2006, 21(1).

11. REFERENCES

1. Jackson H;Amvela E.Z Words,Meaning and Vocabulary: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Cassell 2000

2. Hughes G A History of English Words 2000

3. 林承璋 《英语词汇学引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4. 汪榕培, 王之江 《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2. References:

[1] 李 瑛, 文 旭从“头”认知—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

[2] 刘润清 文 旭LINGUISTICS:A New Coursebook

[3] 刘兆沿英语多义词延伸认知研究与启示

[4] 汪榕培 王之江 EnglishLexicology

[5] /question/169310820.html《粤语中有哪些词汇是从英语中音译或意译过来的》

篇三:e.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

1. 参考文献条目以[1], [2], [3]……的形式编号, 中文姓氏按照拼音字母排序/日语按作者姓名五十音图顺序排序,先排英文/日文, 再排中文,例如:

[1] Bloomfield, L. 1933. Language[M]. New York: Holt,

[2] Halliday, M. A.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 くらし.1997.文化百選.[M].東京:西日本新聞社. [2] 井上忠司.1999.講座食の文化?第五巻[C].東京:味の素食の文化センタ

2. 如果文献条目要转行,需采用悬挂缩进格式,如上例[2]。

3. 排列顺序

如果是著作,按作者(如果是译著,原作者在前,译者在后)、出版年份、书名、文献类别标号、出版地(要写出版社所在的城市的名称,而非省的名称)、出版社排列;

如果是杂志文章,按作者、出版年份、文章标题、文献类别标号、刊名、期号和页码(期号用括号括起来)排列;

如果是论文集文章,按作者、文章标题、文献类别标号、编者(外文要有“ed”或“eds”字样并用括号括起来)、书名、文献类别标号、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排列;

如果是网上下载的文献,按作者、年份、文献标题、网址排列,如果没有作者,以“佚名”替代。

4. 文献类别标号

文献类别标号由大写字母和方括号组成。专著为[M],论文集为[C],论文集内的文章为

[A],期刊文章为[J],尚未出版的会议论文为[P],博士论文为[D],硕士论文为[MA],词典为[Z]。注意:类别标号与其前的文字之间没有任何标点符号,也不需空格。

5. 文献条目中作者的写法

汉语姓氏按汉语拼音为序,外文姓氏按字母顺序/日语按作者姓氏的假名顺序排序。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献按出版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同一作者同一年发表的两种文献在年份后加a和b(若有三种或以上的文献,照此类推),以示区分。

如果是两个作者,外文文献的作者用“&”连接/日语用“?”或“、”连接,第一个作者的姓(family name)需排在前面,名(given name)排在文献的作者后面(注意:不管是外国人名还是中国人名,都是如此),且姓和名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但第二个作者的姓和名不需倒列,即外国人的名应排在前面,姓排在后面。汉语文献的两个作者用汉语书写,两个作者之间用顿号隔开。

如果是三个作者或以上,外文文献的作者用逗号隔开。同样,第一个作者的姓需排在前面,名排在后面,姓和名之间要用逗号隔开;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的姓和名都不需倒列,即名都要排在前面,姓排在后面。汉语的文献的多个作者均用顿号隔开。

6. 文献条目书写规则

外文书名以斜体字书写,实词的首字母需大写;外文论文篇名以正体书写,仅篇名的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需大写。汉语/日语篇名、书名一律不用书名号,句号一律用点表示。日语无斜体或大小写之分。文献若为英语/日语,用英语/日语书写参考书目;若为汉语,则用汉语书写参考书目。

自动生成参考文献的方法:期刊、学位论文用cnki,书籍用谷歌学术搜索scholar.google,点击“引用”,谷歌图书books.google可预览,例如:

[1] 汪榕培, 杨彬. 高级英语词汇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2] Lipka, L. English Lexicology [M]. Tübingen: Narr, 2002.

[3] Jackson, H. & Amvela, E.Z. Words, Meaning and Vocabular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 [M]. New York: Continuum,2007.

[6] Halliday, M.A.K. & Yallop, C. Lexicology:A Short Introduction [M]. New York: Continuum,

2007.

1. Reference

[1] 隆中库. 2011. 词汇来源的故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3a33ff0100zgcl.html.

2. References:

[1] 曹宣明,罗鑫 青年网络流行语与价值教育研究 【期刊论文】2010 20(6)

[2] 李小菲 网络语言的语言学分析【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2009

3. References

[1] 百度百科. 2011. 性别歧视(百度名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1154766. htm.

[2] 涂赞珀. 1986. 恩格斯家庭·氏族和国家理论的研究[A].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3] 苏琴. 2010. 性别歧视在英汉语言称谓中的体现[期刊论文]. 淮海工学院学报第10期.

[4][6][7][8] 陆谷孙. 2004.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 北京: 商务印书馆

[5] 戴宁熙. 2008.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探析[期刊论文]. 贵州. 科技信息(学术版)第3期.

4. References:

[1] 秦秀白.1996.《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析》《现代外语》第二期,.

[2] 许力生. 1997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

[3] Smith Philip [M]. 1985. Language, the Sexes and Society

[4] Kramer & Cherish. 1981. Analysis Framework of Women and Men Speaking

[5] Coates & Jennifer. 1986. A Sociolinguistic Account of Sex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6] Berger Charles R. & James J. Breda. 1982 Language and Social Knowledge

5. References

[1] 汪榕培 王之江 英语词汇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第1版 (199)

[2] 秦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 第11卷 第5期

[3] 钟珊辉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5月 第31卷 第3期

6. References

[1] Shipley Joseph T Dictionary of Word Origins 1945.

[2] 赵岚 现代科技英语词汇探析 时代教育 2008 (121).

[3] 霍恩比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商务印书馆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9 第7版.

[4] 汪榕培 王之江 英语词汇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第1版 (199).

7. References

1.Carter , R. 1987 . Vocabulary : Applied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London : Allen &Un win.

2.Chin , C. 1999 . The effects of three learning strategies on EF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The Korea TESOL Journal 2/ 1 : 1212 .

3.Lauf er , B. 2003 .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 Do learners really acquire most vocabulary by reading ?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59/ 4 :5652585 .

4.Pittman , W. 2003 . Building vocabulary through prefixes , roots &suffixes .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5.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潘亚玲.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杨艳.记忆策略与英语词汇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辽宁锦州 121001)

8.Effects of Word Exposure Frequency on Incidental Acquisition of English Vocabulary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Bhang Zhengzhou Nan University Xu Be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中国英语教学(双月刊)CEL EA Journal (Bimonthly)2009 年2 月 第32 卷 第1 期.

9.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Chinese EFL Learners Yu Chihuahua Liaoning Taxation College.2007 年4 月 第30 卷 第2 期.中国英语教学(双月刊).CEL EA Journal (Bimonthly)

10.Kinsella , K. , C. S. Stump & K. Feldman. 2002 . Strategies f or vocabulary development . http :/ / www. phschool . com/ eteach/ language_arts/ 2002_03/ essay. html.

11.Pittman , W. 2003 . Building vocabulary through prefixes , roots &suffixes .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9/ 7 :4 . http :/ / iteslj.org/ Techniques/ Pittman2BuildingVocabulary. html.

12.Hatch , E. & C. Brown. 1995 . Vocabulary , Semantics and Language Educa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3.Clark , D. 2004 . Context . http :/ / www. nwlink. com/ ~donclark/ knowledge/ context . Html.

14.Hulstijn , J . , M. Hollander & T. Greidanus . 1996 . Incidental vocabulary learning by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 The influence of marginal glosses , dictionary use , and re2occurrence of unknown words .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0/ 3 :3272339 .

8.

1.

2.

3.

4.

5.

6.

7.

References 刘燕.国内网络英语新词研究概述[J].科技信息,2005.(31). 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刘润清 文旭.新编语言学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 汪榕培.英语新词的来源和展望.[J].外语和外语教学,2000.(9). 刘燕.国内网络英语新词研究概述[J].科技信息,2005.(31).

9. Reference

[1]程瑞娟.科技英语新词迅速发展的原因及构词方式[J].引进与咨询,2002

[2]杨金菊.网络英语词汇特点初探[J].嘉兴学院学报,2002

[3]汤爱生.网络新词汇的构成方法及语义特点[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0

[4]高帆.网络英语新词语及其构词特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

[5]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林界军.基于语料调查和语言对比的网络新词语造词方法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

10. References

1. 李君,试论汉语中的字母词现象,学术交流,2010,(4).

2. 刘三丽,模因论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字母词,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25(2).

3. 智慧,汉语标记字母词的认知语用功能解析,中州学刊,2010,(1).

4. 周显峰,字母词结构类型及其规范,学术交流,2010,(1).

5. 刘永泉,关于汉语字母词的问题,语言文字运用,2002,(1).

6. 李云云,从《字母词词典》看新时期字母缩略语,内江师范学院院报,2006, 21(1).

11. REFERENCES

1. Jackson H;Amvela E.Z Words,Meaning and Vocabulary: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Cassell 2000

2. Hughes G A History of English Words 2000

3. 林承璋 《英语词汇学引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4. 汪榕培, 王之江 《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2. References:

[1] 李 瑛, 文 旭从“头”认知—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

[2] 刘润清 文 旭LINGUISTICS:A New Coursebook

[3] 刘兆沿英语多义词延伸认知研究与启示

[4] 汪榕培 王之江 EnglishLexicology

[5] /question/169310820.html《粤语中有哪些词汇是从英语中音译或意译过来的》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