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 列表页

大地艺术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5  分类: 艺术论文 手机版

篇一:艺术论文

东西方艺术差异和艺术多元化 计算机科学系12级本科3班扎合才让

学号:2012010592

摘要:从史前的艺术遗迹也可以看出,艺术的表现形式原来就是多种多样,既有逼真的动物形象,也有夸张变形的人物符号及尚未破释的几何图形。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都有它独特的内(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大地艺术论文)涵。

不同的表现形式,但表现的都是作者情感;不同的表现形式,都可以表现出艺术长河的发展历程,让我们运用美术的工具,抒发自己的情感,为美术的长河增添一份色彩。

关键词: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主体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现实观念、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揉合、超级现实主义、简化、变形。

正文:从史前的艺术遗迹也可以看出,艺术的表现形式原来就是多种多样,既有逼真的动物形象,也有夸张变形的人物符号及尚未破释的几何图形。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都有它独特的内涵。 国画中说:“画有定理,但无定法。”只要你画的是一幅画,遵循国画的定理,也就是说话一个东西只要可以让大家看出这是一个东西,至于如何发挥,如何抽象,那就是画家自己的意图。 就像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画面正中发出嘶烈的哀鸣的马,是遭受苦难的西班牙人民的象征;画面左上角露出狰狞的笑的牛头,是残暴与黑暗的象征;虽然文中马牛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他是表现人民所受到的苦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暴烈恐怖的气氛。 国画中也是这样。一幅荷花图,可以看出是一幅荷花图,但在国画中表现荷叶和水的是墨的变化,和现实中的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这是荷叶。这就是美术的多元化。

不同的表现形式,但表现的都是作者情感;不同的表现形式,都可以表现出艺术长河的发展历程,让我们运用美术的工具,抒发自己的情感,为美术的长河增添一份色彩。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东方既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欧洲曾以光辉灿烂的古代绘画闻名于世,而从19世纪以来,又以色彩缤纷的现代派绘画惊骇环球。特别是西欧,从马奈、莫奈、修拉、塞尚、高更、梵高等为代表的印象派出现后,流派日益纷繁,尤其令人瞩目。法国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是大家公认的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的最早流派,跟它同时出现的有德国以凯尔希纳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稍晚一点,毕加索为代表的主体主义、意大利卡拉·博乔尼等为代表的未来主义,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主义,在瑞士首先出现的达达主义以及阿尔普、克利等人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等,流派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艺术运动的高潮一波接着一波,形成

了万态纷呈的局面。这些流派虽出现于1945年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却仍然绵绵不绝。首先,这些流派的创始者或骨干画家,在当代仍然活跃,并有佳作问世。如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在50年代,还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还涌现了一批新的绘画流派,如发端于美国、波及全欧的抽象表 现主义、在奥地利形成的幻想现实主义、萌发于英国的波普艺术、产生于法 国的塔希主义、偶发艺术、观念艺术、奥普艺术、人体艺术思潮、地景艺术、 新表现主义等等。总之,现代主义绘画出现了新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绘画更是高潮迭起,传统的现实主义绘画也仍有一席之地,出现了多元的新局面。

超现实主义绘画

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达达主义内部分化出来的一个艺术流 派,它吸收了达达主义反传统的自动性创作的观念,但扬弃了达达主义那否定一切的偏颇之处,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下,强调偶然的结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揉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超现实的情境,其手法是写实、象征和抽象等,20世纪30年代后,超现实主义在经过一段冷寂的时期后,50年代又在欧洲再度兴旺起来。这时的代表人物,在法国有福特里埃、杜桑等。杜桑是达达主义的鼓吹者,曾作《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以表示对众人崇拜的名画的蔑视而闻名,这时也成了超现实主义的积极支持者。在意大利有卡

腊和基里科。在德国有厄尔莱等人,他们都创作了较好的作品。超现实主义绘画在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强调优先考虑造型而忽视绘画内容之风盛行的时候,刻意揭示作品内涵以及复兴奇特的异国情调风格等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超现实主义有两个支系,一支是绝对超现实主义,以不受意识控制的无意识行动为主,其作品虽有某种程度的形象化,但却接近抽象派的特征,创作强调偶然机遇或自动行动。代表有西班牙的米罗,他的绘画除具有幻想的幽默外,那空想的世界相当生动。他笔下的植物、动物,甚至无生命的物体都充满一种勃勃生机,似乎比在生活周围的真实对象更加真实。其它艺术家还有马宋、马塔等人。另一个支系是叫做超级现实主义。这派表现的大多是可以认识的场面或物体,注重细致地描绘事物的细部。但从整体而言,却又脱开物体的自然结构,以幻想的方式以描绘对象变形,并结合成梦境中的东西,以创造不受理性控制的潜意识的形象。代表人物有西班牙的达利和比利时的马格里特、德沃尔等人。达利的作品往往表现凶残的梦幻或奇特的宁静气氛,爱用双重的或隐藏的形象。马格里特的绘画世界,充满了日常琐事的各种幻境,善于夸大突如其来的精神感觉,创造幻觉想象。

抽象主义绘画

抽象主义绘画在欧洲十分盛行。抽象主义或称抽象艺术,并不是一个有宣言、纲领的社团,而是一种反对模拟自然形态,主张抽象表现的艺术思潮和流派。它的特征是不描绘具体物象,而通过线

条、色彩、块面、形体、构图等手段来表现各种情绪,激起观众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抽象艺术有两类:一是将自然的外形加以简化、变形,形成极为简单的、概括的形象。一是不以自然的外形为基础的几何构成。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是康定斯基在1910年创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抽象艺术的代表除康定斯基外,还有荷兰的蒙德里安。像康定斯基等重视感情表现的抽象艺术叫抒情抽象或热抽象;而蒙德里安等表现理念的抽象艺术叫理念抽象或冷抽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抽象主义在欧洲不仅盛行,而且还有发展。1952年,法国美术评论家塔皮耶首先用“塔希主义”一词概括的那些作品就是抽象艺术的新样式。塔希就是斑污、斑点的意思。而塔希主义就是用偶然的彩色斑点和色块所形成的绘画。法国的阿特兰、布仁、马蒂卮、阿勒、迪比费等人,就是塔希主义抽象画派的画家。这时抽象艺术的成绩突出的艺术家英国的戴维、尼科尔森,霍克尼的《强调安静的画》、《蛇》等作品,也是抽象主义的作品。60年代后,他转向写实风格。1948年,英法美首先在西柏林举办了抽象画展,德国中青年艺术家积极开展了非传统艺术的探索,打破了法西斯上台后形成的德国艺术与欧美艺术阻隔的墙壁,使德国艺术与欧美艺术接轨,其中特别活跃的沃尔斯、哈通、温特尔等就是较为出色的抽象艺术的画家。当代欧洲的抽象绘画,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1921—),1951年他在瑞士看到克利的作品,唤起以中国古代象形文字演变为符号作为艺术构思的意念,又吸取中国画不求形似的传统,使其50年代后期的创作获得新的突破,形成

篇二:艺术素养小论文

建筑艺术

学号:15988801211姓名:张金根身份证号:610502198503220233

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分析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最初是以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为实用目的的,其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而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建筑领域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越来越明显的具有美观的因素。本文就从艺术的角度,简单的阐述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建筑是在原始的巢居和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的基本形式是利用固体材料来建造一个空间,以满足人的居住的需要。而人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总是出于天性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到了原始社会束期,已经有了“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因此,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美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我们在这里,就从艺术的角度,或者说以艺术为侧重点,对其与建筑的关系进行一些探讨。

一、建筑是一门空间与实体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是一种拥有内部空间的实体,因为建筑的根本目的是要用人工营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供人居住或进行其他活动。建筑的空间与实体反映出了建筑的两种功能,即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从实用功能方面看,建筑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所没有的“使用空间”,而从审美功能方面看,建筑又如同一个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二、建筑的空间与实体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

建筑的艺术性或美感,既从实体造型方面也从空间结构方面体现出来。建筑物的空间,也包括暴露在露天的部分,如庭院、露台、房屋之间的连接或过渡地段等等,即“没有屋顶的建筑”,它的结构和层次,会使人产生美感和愉悦,当空间更加舒适、更加宽阔、更加富有变化时,给人的美感就更为强烈。在实体造型方面,一座建筑物也总是十分重视总体和局部的审美价值。虽然,建筑在建造的时候,外在形体的面貌要根据对于内部空间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但是当人们把它作为审美对象来进行观赏的时候,外在形式却具有独立的价值。例如长城的雄伟磅礴,故宫的壮丽辉煌,巴黎圣母院的巍峨奇巧,悉尼歌剧院那种碧海扬帆的意韵,首先是从它的整个外观上感受到的。人们在欣赏建筑美的时候,经常也和欣赏艺术美和自然

美一样,具有超功利的性质,并不和实际利害联系在一起。

三、建筑是艺术的存在

当代艺术不仅在形式的层面上丰富着当代建筑的形态,而且在观念和意义层面上也拓展着当代建筑的表现空间。

首先,当代建筑设计从当代艺术中获取了诸多的词汇引用。并对其语汇的哲学根源和思想进行了理解和提炼, 对它表现和拓展。从现代艺术中构成主义、立体主义与建筑边界的融合,及其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建筑艺术持久的影响力,到当代艺术中将下意识状态当作一种构思手段,将拼贴、复制、通俗化等作为一种设计方法,将极简、装置作为艺术与建筑的连接,将行为艺术、大地艺术作为某种建筑的表达方式,直至将观念化的艺术品直接的建筑转化,都体现出了当代艺术创作手法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当然, 这些影响有些是直接来源于艺术流派和艺术作品本身有些则是间接地从一种艺术风格泛化后的设计方法中获得建筑的启示。

其次,当代艺术观念对当代建筑设计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同艺术语言是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但它对建筑设计的触动却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因为观念的渗透而超越了单纯的作为艺术的属性。此外,由于作为艺术的个性化原因,不同的艺术作品往往因创作视点的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思考深度的不同,从而对建筑师产生不同的思想火花这种观念灵感的跃动,也在思维的不同层面上表现了颇多艺术价值的勃勃生机。

最后,除了语汇的引用、观念的影响,当代艺术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还在于对“建筑”本身的深化和拓展。在各种艺术样式的推动下,建筑蜕变出更多的变体和异体,在主流之外,它们给予人们对更多问题的反思,对更多建筑行为的把握,以及对更多作为与日常体验紧密相连的精神衍生物的关注。于是实与虚的界限被打破,功能与精神的界限被消解,建筑也因此在艺术的融合下成为更加自由自在的生命表达,从而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内涵,这也必然是人的艺术生命力的召唤和体现。“生命能够以它自身选定的主题直接表现它自己,而不需要任何传统和固定的形式,为了保持自身与思想的完整性,它必须摆脱一切被规定和预先被规定的形式。” 作为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当代艺术,作为对生命投入极多体验和思考的当代艺术,其所拓展的艺术空间是广阔的,艺术深度是宽厚的。

总之,建筑与艺术是个有机的整体,建筑是艺术的载体,而艺术本身包含着建筑,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篇三:欧洲艺术赏析论文

“美”与“丑”

世间所谓的“美”与所谓的“丑”,在不同人的心中有不同的定义,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但是,“美”与“丑”也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正如每一种艺术形式一样,也正如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一样。

在欧洲当代艺术中,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家的作品,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分辨它们孰美孰丑,但是,在每一种艺术形式中,在每一位艺术家的每一幅作品中,已然包含了美与丑两个方面、两种感受。因为在这些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中,在客观的方法上,在人的主观作用下,都必定会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呈现。

大地艺术(Land Art)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大地艺术,是由极少主义艺术的简单,无细节形式发展而来的。大地艺术家主张返回自然,以大地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他们或在广袤的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填海,或垒筑堤岸,活泼溅色遍染荒山。由于大地艺术的作品常以挖掘填湮工程形式出现,故又有土工方程或地景艺术之称。

《螺旋形的防波堤》 By Robert Smithson 1970 年 50 × 500 × 5m 美国,犹他州,大盐湖

大地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地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这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大地艺术的艺术品把现有的艺术模式打破,奔进大地的怀抱,拓展了艺术表现的媒介,自然这一媒介以足够大的空间使得艺术家的无限的想象力被无限地包容,让艺术家的所有构想在大地的怀抱里自由地呈现。并且,时间的参与在大地艺术品中显得尤为重要——大地艺术品有的只能维持几个月、几天,甚至几个小时。自然本身是动态的,大地艺术也随之而动,这就是大地艺术家对自然的无上尊重。他们相信,作品本身是一种艺术,而时间则能将这种艺术性延续下来或者进行改变,成为更加独特的存在。大地艺术以大气恢弘的视觉冲击和细腻到近乎敏感的对自然的感性认识彰显了艺术与自然的奇妙融合,展现出自然更加真实和细致的美。这就是大地艺术中“美”的一面。

By Michael HeizerBy Jim Denevan

然而,大地艺术虽然是欧洲当代艺术甚至艺术本身一个重要的突破,在我看来,它也逃脱不了“丑”的一面。以自然为媒介进行艺术改造,本来就是破坏大自然最为自然的一面的一种做法。虽然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但是,有时候“美”是掩盖“真”的一种假象。并且,这种宏大艺术,需要俯瞰、鸟瞰、远看,才能见到艺术的整体,正是这样的观赏距离,让大地艺术缺乏一般艺术品的亲近感,让人只可远观,无法细究。

而欧洲当代艺术的另外一个代表性流派——达达主义(DADA)也无法跳脱这样的怪圈。达达主义产生于1915年,正式成型于1919年,它的宗旨在于打倒一切旧的艺术形式,它的行为准则是破坏一切。这让我想起了新文化运动——达达主义的思想与新文化运动的不谋而合。

By Joseph Beuys By Joseph Beuys

诚然,达达主义有其美的一面。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但是,正如大地艺术追求发现自然的“美”就会在不经意间忽略自然的“真”一样,达达主义过分地追求“真”,有时就使得艺术的本质——“美”

无处安身。达达主义流派的艺术家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主张否定一切、破坏一切、打倒一切,这使得达达主义的作品过于冷酷而缺乏美感,但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反映了艺术家眼中的真实,即使这种真实可能带上了过于悲观的色彩。

By Joseph Beuys

达达主义的倡导人查拉在宣言中为达达主义下定义时说:“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达达主义的目的和对新视觉幻象及新内容的愿望,表明了他们在以批判的观念重新审视传统,力图从反主流文化形式中解脱出来。达达主义这种破坏的冲动给予了当代文化以重要的影响,成了本世纪艺术的中心论题之一。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这是所有艺术形式甚至一切存在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便是达达主义“美”的一面。但是,对旧的精华不加以汲取,一味地批判、毁灭旧的东西,甚至认为现在和未来也是虚无,这便是达达主义“丑”的一面。

艺术没有美与丑之分,但是每一种艺术形式、每一份艺术作品都是美与丑兼备的,正如艺术家作为人,心灵中也存在美与丑两个方面,并折射在他(她)的艺术作品中和他(她)所从属的艺术流派中。任何一种艺术,以及艺术其本身,都是美与丑的共生体,只有看到了其中的“丑”,才能发现并珍惜其中的“美”。正因有“丑”的存在,“美”的一面才显得更加珍贵和美好。任何一种艺术都如是。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