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政治论文 > 列表页

社会经济政治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0  分类: 政治论文 手机版

篇一:社会经济学论文-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社会学论文

学院:木材工业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姓名:张正民

学号:100403326

当代体系下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根据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式,讨论政治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全球华、经济危机、政治与经济

正文:

首先,关于经济全球化。

1.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

(2)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

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

(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其次,关于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1、经济与政治不能分开来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世界各国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战略选择,但“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会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而将充满博弈与挑战。世界经济发展长期的不平衡,造成更多不安全因素。经济全球化在为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差距,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世界经济发展的失衡所导致的部分国家的极端贫穷和落后,催生了相关国家部分民众的绝望心理和铤而走险的心态,为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也促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削弱了其应对危机,抵御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和跨国犯罪等威胁的能力,并导致难民和非法移民数量急剧增加。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要警惕“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带来的挑战,也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成就

战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发展民族经济和争取经济独立。这是它们

摆脱贫困、落后状况的根本途径,也是改变被剥削、被掠夺地位的根本办法;是摆脱因为贫困、落后而社会动荡不安的惟一途径,特别是在南北差距越来越大的今天,这一任务显得尤为迫切;是巩固政治独立的保证。实践证明,没有经济上的真正独立,政治上的独立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已获得的独立也无法巩固,随时都有重新丧失的危险。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包括:A、经济实力有所提高。B、初步改变了过去畸形的国民经济结构,工业发展比较迅速。C、经济自主性有所增强,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民族意愿,制订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扶植民族工业,并对外国垄断公司进行监督和管理。D、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面临的严峻问题

战后发展中国家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所实施的两种经济战略,都对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各有所长。进口替代有利于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免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冲击。一些国家从轻工业的进口替代逐步发展到重工业的进口替代,逐步改变本国的单一经济结构。面向出口战略,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扩大市场范围,推动企业经营效率提高,从而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但同时,两种战略也都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进口替代战略限制国内市场的扩大,导致市场不足,生产力闲置,工业产品出口因成本高质量低而缺乏竞争力;由于过于着眼于进口替代工业,忽视了农业和电力、能源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制约经济的整体效益,面向出口战略由于主要是为了出口,容易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严重依赖世界市场,同时也容易加剧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人民生活难以改善。同时都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从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两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如债务危机、粮食危机、失业严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陷入了严重的挫折和危机,不少国家的经济处于停滞和半停滞状态。

③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进步与存在的问题

A、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以后,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战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发展的高潮时期,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国家中兴起了一股“社会主义浪潮”。许多已经赢得独立和正在赢得独立的国家宣布搞社会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了中国、越南等国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际上选择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与西方原生的资本主义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混杂,国家垄断与官僚性交织、依附性与民族性共存。

B、发展中国家在选择了各自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制比较复杂,呈现多种类型,且处于不断变更之中。发展中国家的政权模式主要有以下类型: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君主制(又称议会君主制、绝对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军人政权;政教合一制和党政合一制。

总的看来,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尽管出现过曲折,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进步: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国际舞台主权独立的国家,揭开了本国历史的新篇章;广大群众参与政治和政治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集权体制逐步向民主体制发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了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各国都在探索与本国国情适应的发展模式和道路。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非常可贵的成果。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存在着政局不稳、局部战乱不断、民族矛盾复杂、宗教冲突频发、恐怖活动有所增加等问题这也是客观事实,是不容忽视的。

第三,关于经济危机以及政治在经济危机中所产生的作用。

1.经济危机的原因。

总的来说就是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生产过剩,消费不足,产品卖不出去。产品卖不出就导致无法回收资金,企业资金周转不开,导致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企业倒闭自然引起失业。如果企业倒闭前借了银行的钱,那么倒闭后这笔资金就无法全部收回,于是市场信用受到打击。

2.经济危机的表现。

篇二:经济与政治论文

我和高中舍友聊德国

按照论文的要求,我于2013年5月27日星期一在学校教学楼1206教室用QQ采访了我的高中舍友X同学,X是北京理工大学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访谈时间大概是半个小时左右。与其说是采访,其实就是两个人在聊着一个共同话题,这个话题就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

开门见山式的,我直接问X最喜欢或者最不喜欢哪个国家的人民,很快的,x回了几个字:喜欢德国人。说到德国人,让人很容易就想到几个词:严谨自律,认真,负责感强,注重细节等。下面我就用几个关键词来展开我对x的访谈和应用我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对x的看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一:德国品牌

一说到德国,很容易想到德国品牌,而一说到德国品牌,很多人的首先想到的是德系车。当今下,很多德国品牌的车都为世人所熟悉。x举了位于德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汽车品牌比如奔驰、宝马、大众等的牌子。他认为,德系车之所以很受人欢迎的原因显而易见,就是质量好,安全系数高。然而,德国品牌仅仅只限于车吗,答案是否定的。比如,衣服品牌中赫赫有名的阿迪达斯和彪马都是德国品牌,还有诸如奶粉,化妆品等的德国品牌都很受人喜欢。很多人肯定疑惑,德国品牌凭什么屹立于世界呢?就拿车来说,当今汽车行业各类品牌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繁华多样的车型层出不穷,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而德国品牌车却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笑傲于其他车系,其秘诀就在于德国车制造者的严谨,认真等态度,造就了品质优良的德系车,也就是说德国车的特点就是德国人性格的体现,实事求是的民族性格造就了德系车的性格。德国人一丝不苟、追求每一个螺钉都完美的认真性格,以及德国人对品质、对性能永无止境的执著追求造就了德国汽车,使其成为高品质、高技术的代名词。以这样的态度制造出来的车,其安全系数是足以让人放心的,其汽车品牌受人欢迎也就不足为奇。透过德国的汽车文化我们从中看到了许多值得我国和别国所学习借鉴的地方。对于德国其他比如衣服,化妆品等的品牌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也是一样的道理。

关键词二:德国教育

说到德国教育,x把它分为大和小两个方面,小的是指单纯的教育方面,就是从比如幼儿园,小学再到中学大学这种教育,大的方面是指将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造就一代又一代严谨,认真的德国人。我们先从小的方面聊起。德国的教育历史悠久,早在七世纪,就开始了宗教教育,八世纪建立了古典学校,十四世纪就开始设立大学了。不仅如此,德意志的教育制度和思想方面都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公立教育,义务教育,实科教育等大都源于德国。与我国不同的是,德国的义务教育是十二年,比我国义务教育年限要长,德国的高等教育年限也为四年。我和x重点聊了德国的大学教育,中国和德国教育差别最大的地方是在大学教育,中国是初中等教育紧,大学松,而德国正好反过来。德国的大学比中国国内的严很多,为此,x举了个他听说的例子,在中国大学毕业的留学生,来德国继续学业,很多竟然完不成学业,最后铩羽而归。在德国的大学,相当多的专业毕业学生只有三分之二,有的甚至只有二分之一!这在中国是无法想象得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德国很多大学学费全免 但很难毕业的原因吧。经过四年甚至五年六年的严格要求,德国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一般都有真材实料。反观现如今的中国大学生,由于从高中感觉一下子解脱出来,一下子没了方向没了目标,一下子给迷茫掉了,而四年后,碌碌无为,根本就没学到什么东西。另外,德国大学有个洪堡精神,就是德国各大学仍然奉行学术自由原则并发扬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据资料表明,目前德国90%科研成果都是出自于大学的科研部门。这也给当今的中国的像一潭死水的学术氛围当头一棒,英国卫报一篇评论认为中国大学学术批评氛围不浓。在中国大学圈,个人的关系网络比学术能力更重要。中国的大学是以政府机关为模板建立的,政治高于学术,这也是大学的可悲之处啊。但愿德国的教育精神能给中国教育一点启发,从

而能够慢慢改变现状。

教育大的方面来说,其实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政策极大的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文化的进步。众所周知的是,德国可以称为哲学大国,德国的著名的哲学家犹如繁星那么多,流传于世的有康德,马克思,尼采,黑格尔,叔本华等等,个个都是那个时代的引领者,而德国出了那么多著名的哲学家并非偶然,可以说是必然。这与其文化的传承和进步是密切相关的,是分不开的。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一丝不苟,严谨的民族,并且德国人都具有“逻辑思维”。德国历史上的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是产生这么多哲学家的原因。改革极大的改善了德国大学科研氛围,保证了教师的科研时间和自由。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造就了如今的德国。

关键词三:德国旅游与环境

x自己喜欢旅游,虽然没有到过德国,但对德国旅游有自己的一番看法。很多耳熟能详的著名旅游景点比如科隆大教堂,柏林墙遗址,新天鹅堡等。到德国旅游大多数人都是讲文明的,像随意丢垃圾吐痰刻画等在中国国内司空见惯的根本不会出现,让人看的舒心玩的开心。另外,吸引世界游客纷纷前往德国的还有是德国环境,德国对环境的重视程度相当的高,所以环境很好。的确,现代德国的环境保护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采取了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到强化环境监测监管,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系列措施。1)德国人的环境意识是在惨痛的环境灾害和教训面前逐渐形成的,今天德国的良好环境并非一朝一夕而成,乃是社会各界通过不断协调各方利益,共同努力,逐步改善的。德国所采取的针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对当今的中国有很大的启示,我们真的需要转变观念,不要再是只追求经济增长,我们也要环境保护,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四:德国的政治与经济

聊德国,肯定不能绕开的是德国的政治与经济这个大的话题。先说德国政治,x认为德国是一个政治上相对清廉的国家,比较透明公开,他的依据在于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国际透明度组织在2012年发布的2012年度全球腐败指数报告。报告中,丹麦、芬兰和新西兰得到90分,并列全球最清廉的国家。排名较高的还有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得分均在70分以上。我认为,德国的政治清廉度较高与它的政治体制有关,接下来先简单介绍一下德国的政治体制。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德国由十六个各自拥有宪法,议会和政府的州组成,联邦拥有最高权利。德国实行的是多党制,主要有以下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联盟90/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自由民主党、民主社会主义党、德国的共产党、共和党。议会是由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德国实行两票制选举制度。根据德国《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具有德国国籍的公民都有选举权,每位选民拥有两张选票。都说德国是一个重文化而轻政治的国家,其实不然,在德国,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度还是蛮高的,这可以归结于德国人负责的态度。法院和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在行使职权时相对独立。德国所实行的议会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三权分立,我想这也是德国清廉度能排在较高位置的原因。

接下来说到德国的经济,首先得说说它的国土面积与人口德国的领土只有大约35万平方公里,还没我们一个四川省那么大,人口也不多,大概只有8200万,都没广东一个省那么多,然而德国却能在如今世界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GDP总值在2012年高居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中国与日本。德国的制造业,工业,农业旅游业等都很发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是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几十年来,德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处于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被誉为“出口冠军”。德国已经是高度发展的工业国了,德国民众生活水平高,社会保障制度相当完善。为什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却能够翻身,走上迅速富强的道路,而非一蹶不振,变身政治与经济强国,这与其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

半个小时多我和x大概就聊了这么多的关于德国的话题,其实不管是说到德国品牌,德国环境还是德国政治与经济,其核心在于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是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知识面广,不怕辩论;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它始终支撑着德国不断向前发展。德国品牌的家喻户晓,可以归功于德国人的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德国教育更是很好的将德意志精神传承下去,整个教育体系与制度很好的推动了德国民族文化的发扬与进步。德国旅游业的发达与环境的优美不无关系,德国民众的参与环境保护监管的意识就是他们对自己祖国一种负责的态度。德国政治与经济的如今所取得的高度更离不开所有的德国人为之积极参与,奋斗不息的精神。这一切,我想可以对中国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与改善都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但愿我国可以从德国的历史发展中学到点什么,而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也可以从德国人身上学那严谨认真,有责任,做事一丝不苟,注重细节的好品质,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带动周围的人,为这个国家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萍,《德国环境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006(2)

篇三:经济与政治论文

更理性地发展知识经济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我国应深入研究其发展趋势和应对措施,尽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实现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发展 对策

一、 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全球化发展到今天,既促进了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带来了穷国、富国之间不平等加深等一系列问题。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对于欧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其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进行避税,以及在汇率动荡时期,一些投机基金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2、 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则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成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社会经济政治论文)与危机的境地。作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国际游资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制造者或推动者,扮演了危机传染的主要媒介物。

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扩大。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几乎所有

1

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

尽管如此,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于一个已经走上开放经济道路的国家来说,它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全球化的问题,而是如何实行正确得当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争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降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成本支付。尽力减少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3、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4、.经济全球化的特征。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经济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商品生产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各国间的经济依存性明显加强。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奠定了自由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贸易量迅速增长;同时,WTO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使得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和公平,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全球化。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突出表现是各国放宽了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自觉推进金融自由化,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国际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金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深化。

5、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生。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1、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

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

后。我们应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

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2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利用外资407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603亿美元,到2005年底累计利用外资6224亿美元(张强莉等,2006),极大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实现了由对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资的转换,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外贸出口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2%(赵华等,2006),成为了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有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外企的进入可有效地解决部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如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直接参与外贸加工业的农村劳动力近两亿,不但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资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有助于传统产业结构改造和产业竞争,对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技术合作,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增强我国经济技术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有利于促进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和完善,缩短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型的时间,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制度的完善。

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由于外资投入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回报利润率高的地区和项目,将造成我国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如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是5621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例为86.25%、

9.16%和4.59%(尚永胜,2006),东部地区外资投入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我国外贸出口主要是靠低价竞争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特点,却为之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和消耗宝贵矿产资源的沉重代价。

外资垄断性并购和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优势,极大地冲击了民族工业与农业,削弱了国内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中国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该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 。我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应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和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全面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向和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适时提出应对措施,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3

2、完善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为此,我们应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打破一系列国有垄断领域的垄断局面,全面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证券和投资等有关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强化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体制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坚持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进出口商品的经营管理,建立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 研究和制定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的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我国要研究制定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规划,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增长方式由目前以资源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向以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为主的体现高科技特点的集约型经济方式转变;同时大力支持民族产业,发挥已有产业优势和品牌效应,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

4、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当代全球经济的竞争就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应高度重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及时跟踪世界科技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寻求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5、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自1993年欧盟一体化内部大市场建立以来,为其成员国创造了数百万的就业机会和数千亿的财富收入,并有效地抵御了外部经济冲击。欧盟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地缘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较快,目前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或议定书、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正在商谈的自由贸易区还有9个(邢军,2006)。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近期加强与中国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杰弗里?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

<2>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

<3> [澳]克莱门德?蒂斯坦尔.中国的经济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4>王桂新.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项人中分布经济学的探索研究.上海:华师大出版社,2003年

<5>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6>徐逢贤.跨世纪难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7>何永康.信息战:未来战争的主导样式、中国国情国力[J].北京:2002年第4期.

4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