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传说 > 列表页

东荒传说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24  分类: 传说 手机版

篇一:山海经与小说

云南大学

论文题目: 魏晋志怪小说

姓名:

学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引言.....................................................................1

一、《山海经》中体现的小说品格.......................................1

(一)叙述系统严整,脉络层次有序

(二)叙述语言精炼,显示出很高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传说中的形象(人物)成为叙述主角

(四)叙述起伏转折,拥有完整的故事性和小说形态萌芽

二、《山海经》与魏晋志怪小说...........................4

三、结语............................................................5

参考文献.................................5

论《山海经》中蕴含的小说品格

与魏晋志怪小说

汉语言文学 20111070209 文恩近

内容摘要:《山海经》是我国古代文学之中的瑰宝,上古文化之珍品,对后世影响巨大,尤其是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更是和《山海经》记述的方式和所承载的丰富的内容都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字:《山海经》; 小说; 志怪小说

引言:

《山海经》经过历朝历代的研究发与探索,内容和性质出现了许多种不同的争议,集巫书,神话学,地理志,艺文志,方物志,民族志,民俗志等等于一体,记述保留了上古那段神秘与混沌时期大量的历史与神话,虽然仍然存有疑点和争论,其价值确实不可估量。然而由于其成书年代过早﹐且奇闻怪事﹑神怪传说等夹杂﹐难于考证﹐故而二千多年来﹐古代学者一直有怀疑者认为该书“闳诞迂夸﹐奇怪倜傥"。连司马迁也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清代纪晓岚编《四库全书》﹐干脆将《山海经》归于志怪小说一类﹐鲁迅也因该书记载了很多巫师祀神的宗教活动﹐而认为 《山海经》“盖古之巫书”。[1]当然也有如西汉刘向 ﹑刘秀(歆)父子校订该书时﹐给汉成帝上表﹐力陈《山海经》“皆圣之遗事﹐古文之著 名者也。其事质明有信。” [2] 虽然现在有了许多以新的科学的学科角度论证了《山海经》的许多真实性和新的性质,但古人对《山海经》不同的的认知使《山海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许多影响,尤其是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一、《山海经》中体现的小说品格

《汉书·艺文志》列《山海经》为刑法家范畴,《隋书》以其为地理类,《四库全书提要》则视之为小说家,鲁迅也称《山海经》为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事实上,《山海经》既然以“经”字冠之,当证明该文本自有不俗之处。从后世的“小说”叙述观念审视,《山海经》侧重于山川物景的记叙和介绍,其体例、格式对志怪、志人一类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视之为中国小说叙述发生的原点之一,并非虚言。概而言之,《山海经》中体现的小说品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叙述系统严整,脉络层次有序

《山海经》叙述的内容在之前人们看来有许多都是离奇古怪的神人传说,涉猎广博而繁杂,但是从叙述的角度分析,书中规范全篇的叙述方式却是严谨规范

的。无论是各经篇目的规定还是各经部分的内容叙述,都娓娓道来,条理有序,纷而不乱,满而不溢。叙述山系由一点为核心,依次向外展开,呈辐射状形成叙事层面。《山海经》卷一《南山经》至卷五《中山经》,无论是叙述南山的山系还是叙述西山、北山、东山、中山的山系,都是首先叙述该山系中为首的第一座山,然后用关联词连接以下的内容,且每一个山系叙述完后,都作一小结。从而形成了一个层次明晰、条理完整的叙述体系。

(二)、叙述语言精炼,显示出很高的文字表达能力

《山海经》个别段落适当地展开叙述,表现出内容的丰富性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如《西山经》:

“西次三山之首,日崇武之山,……有木焉,员叶而白拊,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日举父。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日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3]

这一节点出这座山的名字后,首先叙述四周的情况,然后分别叙述山上的木、兽、鸟及它们各自具有的特点,描写细致,状物详尽,层次清楚,表现出很高的叙事水平。

从卷六《海外南经》到卷十八《海内经》,《山海经》总体的叙述风格有很大变化,在结构的框架上,它分“海外”、“海内”、“大荒”三个部分,然后根据方位南、西、北、东进行国与神人、物产、习俗特点的叙述。特别是其中有关神人的大量出现,使《山海经》所具有的小说品格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整体上看,《山海经》用语简洁,往往不长的篇幅中包容着丰富的内容。如“精卫填海”的叙述只用了72个字,却介绍了精卫鸟的特征来历,女娃的命运流程,实际展现了一个较为宽广的时间和空间,使女娃的形象生动而富有内涵。刑天、夸父、鲧、禹的叙述皆不足50个字,然而它们所展现的场景却是宏大的:刑天与帝争神的激烈场面及其悲壮结局;夸父追日长途跋涉的困苦及其杖化为邓林的壮观景色;鲧窃息壤并被杀的过程以及禹的出世;叙述都言简意赅,用字精到,显示出高超的文字运用表达能力,让人们从简约凝练的文字中阅读到了事件本身具有的丰富的情节和厚重氛围。

(三)、传说中的形象(人物)成为叙述主角

《山海经》所描述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罗万象,记述了古代各域的异人异事、山川风物和土木精怪。从书的内容构成看,卷一《南山经》至卷五《中山经》主要是记述山川风物,是纯客观的描写介绍,关于“人(形象)”的叙述只是在少量的节段中极少地涉及,基本上没有形象主体的活动出现。但《西山经》与其它大部分的叙述比较,就不再是单纯的物的描写和介绍,而是增加了对形象(人)的描写。在《西山经》当中对黄帝等“神人”进行了简略的描写,虽然其中的黄帝不是主要叙述对象,也没有更多的展开,可是他的出现使这一段落获得了生动的感觉,尤其是“黄帝乃取鲞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的动态描写,使原本纯粹对物的记载,变成了拥有形象(人)的活动的富有故事性的“小说”情节。

其余的“神人”——鼓、西王母、武罗神、帝之二女的出现,也不是作为无关紧要的因素而存在,他们实质上充当了叙述发生进行的催化剂,本来是普通性地状物,因为人物的出现而成了故事性地叙事,展示了一幅幅生活的场景。当然,在卷一至卷五中最具“小说”特性的代表是卷三《北山经》中的“精卫填海”。从卷六《海外南经》至卷十八《海内经》,内容在物产和地理描述的基础上,视

角更多地转向对国、对神人的关注、描写,有的地方似乎是对历史人物血缘关系的叙述。这种集中而系统的记载,使文中以神人为核心的故事大量增多,更为重要的是人物的形象性大大增强,其表现功能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境界,从一幅幅静态的山川地理的状物风景画转到了一帧一帧有了形象主体活动,创造,改造自然画面。

如小说之为小说,是因为它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离开了对人物的叙述描写刻画,只是纯粹客观记载,不能称其为小说。[4]《山海经》虽以物或地理的介绍为主,但其中不乏一些对神人的叙述,这些不自觉的神人形象描写打破了状物的平实,使之增添了形象的魅力。

(四)、叙述起伏转折,拥有完整的故事性和小说形态萌芽

《山海经》的内容是繁杂的,叙述也是只言片语,但其中有些节段篇幅较长,叙述内容多且具有起伏,它们在一般性的写实状物中表现得格外突出,有人将之视为中国小说的萌芽。如“精卫填海”、“蚩尤作兵伐黄帝”等段落都具有典型的小说元素。从情节变化、故事叙述起伏转折的角度看,“蚩尤作兵伐黄帝”是《山海经》中的典范。故事展示了一幅曲折的事变图: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迎之,两军对垒狂风暴雨;黄帝请天女魃下凡将雨止住,得以诛杀蚩尤。可是魃上不了天,并使居住的地方长期不下雨,还时常逃亡、骚扰,终被人驱逐。本段不仅文字较多,关键在于情节复杂,叙述了不止一件事——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和天女魃的行为;不止一个神人的作为——黄帝、蚩尤、叔均、应龙、风伯、雨师、魃。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出现了《山海经》中惟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说话——“叔均言之帝”、“令曰:‘神北行!”’人物言语的出现,丰富了形象的塑造,使叙述变得生动,从而使这一节段所具有的小说品格更加齐备完善。

书其中的一系列神人,大都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先人。作为开天辟地的先驱,人们从他们的故事中关注人类早期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看到先人们在客观外界的沉重压力之下,生命意志所表现出的顽强抗争。特别是抒发先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拥有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这样一本奇异记事的书中透露出了一些先民的情感和精神。

东海可以夺去女娃的生命,却夺不去女娃的精神。女娃变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复仇。女娃溺于东海对一个个体生命而言是一件小事,然而当女娃转化为另一种生命形态并勇于向广阔无垠、狂暴肆虐的大海斗争,这就使精卫填海的故事成为象征正义与邪恶斗争的载体。同样,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东荒传说)”舞干戚,代表的是一种英雄的精神。争帝是英雄的事业,无论谁胜谁负,都体现着英雄的气概。刑天与黄帝争帝,他虽然失败了,但“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赋予他败后再战的形象。刑天在无头的情况依然奋起斗争,其中潜含着人们崇尚的是不屈的意志、敢于战斗的精神。这一精神也体现在鲧、禹治水和夸父追日之中。鲧为了平定滔天洪水,私自取走帝的息壤而遭帝诛,然而“鲧复生禹”,由禹完成了鲧未竞的事业。夸父追日因渴而死,可是他的手杖还要化为邓林。磨难的经历和痛苦的情愫像一张网时时笼罩在人类的存在发展过程中,而人类的可贵就在于具有改造世界、战胜自然的能动意识和能力。这些神话故事,是当时人类昂扬的意志的载体,无论是精卫还是刑天、鲧、禹、夸父,他们的命运虽然以失败或毁灭而终结,但从他们的性格中可以透视人类的思想、意志、品格。

篇二:中国妖怪列表

名称 傲因媪

附注

以吃人脑维生

出处

《神异经(西荒经)》 《搜神记》、《晋太康地志》

名称 白鵺

附注 出处

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

《山海经》

白翼、黄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比肩兽丹雀毕方并封

《宋书·符瑞志》

《拾遗记·炎帝神农》 《山海经·海外南经》 《山海经》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白衣秀士

壁神狴犴辟邪

白龙马

灞波儿奔

赑屃冰蚕病魔

奔波儿

辟寒大王 辟暑大

犀牛精

王 辟尘大王 驳

《西游记》第91回

百眼魔

《西游记》中的妖怪,又叫作多目怪,是一条蜈蚣精。 《西游记》

《山海经》

中国之日照神。

白骨夫人

《西游记》 《西游记》 《山海经》 《封神演义》《山

海经》 《白蛇传》 《西游记》 中国传说 中国传说 《太平御览》

中国传说

避水金

牛魔王的坐骑

晶兽

薄鱼白猿

白娘子白泽白龙白虎白鹿奔浮蚣蝮

九灵元圣的孙子之一

病猫鬼

名称 蚩尤犰狳

附注

出处

《山海经·大荒北经》 《山海经·东山经》 《后西游记》

晋·王嘉《拾遗记·魏》

长颜姐姐不老

婆婆

沉石明鸡

嘲风

呲铁玱琅讹兽赤鱬长右虫为赤龙乘黄赤虎仇生长右

呲铁: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刚,可作兵器。《神

异经(中荒经)》有载。

西南荒中出讹兽,其状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西,言恶而善。其肉美,

食之,言不真矣。

《山海经·南山经》 《山海经》 《管子(水地)》

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有乘黄,

《山海经·海外西经》

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

赤蛇精

《西游记》

《拾遗记》

《西游记》

赤身鬼重明鸟产鬼

春十三

蜘蛛精

赤尻马与灵明石猴、通臂猿猴、六耳猕猴,并称《西游记》《封神演义》、《女猴混世四猴 仙外史》

蚕女

《太古蚕马记》、《搜神记》、

《蜀图经》、《神女记》、《太平广记》

名称

洞冥草东曦大风大鹏丹龟担生

附注

《洞冥记》

出处

地狼丹虾

即帝江

《尸子》卷下 洞冥记

妒妇津盗骊丹鸟帝江帝鸿倒寿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穆天子传》

《山海经》 《山海经》

西游记

《山海经.中山经》

《西游记》

东海夔牛

刀劳鬼毒蛇龙独足鬼多即毒龙

独角魔王

大蟒精当康丹鱼

大鹏魔王

混天大圣

《山海经·东次四经》 《水经注·丹水》 《论衡》 《西游记》 《续西游记》

独角羊蠹妖

独角兕大王

名称 恶魔虫耳鼠

附注

会跑到人的耳朵里的妖怪

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 《聊斋志异》

耳中人

名称

蝠妖凤仙

附注

《阅微草堂笔记》

出处

腓腓封豨风狸负屃猼

《山海经(中山经)》

凤管娘子

西游记

蝮子怪腹虫凫徯夫诸贲羊蜚

西游记 《山海经》

福缘君

西游记

肥遗蝮虫飞鼠

《山海经》

飞头蛮飞诞鸟肥遗凤凰蜂妖飞廉吠鸟

出于搜神记

峰五老

《西游记》

西游记

《楚辞(离骚)》

拂云叟

名称 巩州城三怪鼓

附注

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

《西游记》 《山海经》

《西游记》

《西游记》

出处

狗头鳗国后国丈钩蛇

姑获鸟

篇三:现代汉语中新兴流俗词源现象探微

现代汉语中新兴流俗词源现象探微

聂 鹏米晓雪

摘要:流俗词源应该被看作一个虽老却很有活力的课题,近年来,

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这一现象在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是流行语的主要使用者或缔造者,语言变异时有发生。本文将对近期流行于学生群体中的新兴排斥型流俗词源现象进行归纳和整理,以规范汉语言文字的使用。

关键词:流俗词源 青年群体 新兴谐音词 求异心理

流俗词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古代就已出现。例如:“西

王母”本是古国名,《尔雅·释地》中已出现该词,郭璞注释为“昏荒之国”。但在很久以前“西王母”就被附会成女神的名字,《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玄圭白璧以见西王母。”郭璞注:“西王母如人,虎齿,蓬发,戴胜(胜,玉胜,一种首饰),善啸。”看来这位女神的最初形象并不美好。“西王母”在《穆天子传》中有时也作为地名出现,如“自群玉之山以西至于西王母之邦,三千里”(卷四)。到了后世神话故事、诗文、戏曲中,“西王母”被塑造成了一位美貌的女神,或省称“王母”,民间习称“王母娘娘”。“西王母”附会成女神后,人们又杜撰出一个男神“东王公”来,《神异经?东荒经》上说:“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或称“东皇公”(见《吴越春秋?越王阴谋外传》)。到了后世,“西王母”这一古国名已鲜为人知,而传说中的这位女神却在中国神话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家喻户晓。

流俗词源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是十九世纪末德国语言学家佛尔斯

特曼在《库恩杂志》第一卷中首先提出的。此后,语言学家们开始了对它的探索研究。

索绪尔认为,流俗词源是“歪曲形式和意义不大熟悉的词,而这

种歪曲有时又得到习惯用法的承认”,“那是把难以索解的词同某种熟悉的东西加以联系,借以做出近似的解释的尝试”。他认为这类词并

非简单地类比,其在成因与结构上有特殊性。

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曾说到“人们根据语音的相似,既不

考虑语音的历史发展,也不考虑词义的演变过程,而去牵强附会地推测词源,就形成了所谓的流俗词源。”他认为:“这样的规则化的新构形方式,跟早先的词性结构不相符合,有时候叫通俗词源(popular etymologies)”,“所谓通俗词源多半是适应性的和感染性的。一个不规则的或语义上隐晦的形式,被一个结构更正常和含义较明确的形式替换了----虽然后者往往有点牵强附会。”显然,布隆菲尔德把通俗词源归为类推变化的一种。

国内许多著名学者也研究过汉语流俗词源现象。中国当代语言学

家王力先生在其《汉语史稿》(词汇史部分)也谈及过此问题。俞敏先生认为流俗词源可以使语词的语象(speech image)发生变化。他所说的语象指的是人们使用某词语时,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这种理解包括对语词内部形式和理据的理解,也包括对词义的理解。张绍麒所著的《汉语流俗词源研究》把流俗词源看作语词符号结构及其变异研究的一个切入口, 试图系统地阐述汉语流俗词源的性质、特点、类型以及产生和发展规律。他曾在《汉语流俗词源研究》中将汉语流俗词源分为四类:汉语传承型流俗词源、跨系统型流俗词源、外来词流俗词源、排斥型流俗词源。传统型流俗词源是由于语词内部形式的历时变异而产生。它的特点是语词在传承中发生词源模糊、中断,人们以这些语词的语音外壳为依据,通过联想,自以为是地去理解它们的词源,从而臆造出一个新的内部。而排斥型流俗词源是由于词源对抗,人们对语词已有的内部形式不喜欢或认为不合适,因而用谐音的方法为之更换一个内部语义形式。它与传统型流俗词源的根本区别在于新的内部语义形式是在于旧的内部语义形式相比较、相对抗中产生的,创造新的内部形式是为了替换旧的。跨系统型流俗词源主要指外来词的流俗词源,它是在引入外来词时产生的。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现在流行最广的排斥型流俗词源。正像“一时

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样,在社会全面迅猛发展的今天,流俗词源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排斥型流俗词源。各种途径产生的排斥型流俗词源,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颠覆着传统的交流方式。现今的

流行语中排斥型流俗词源占了不小的比例。例如这些青年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的说法,“什么”可以用“神马”、“虾米”来表示,“喜欢”可以用“稀饭”来替代,“才华”可以用“菜花”来替代,“这样”可以用“酱”来代替,再如新浪网上有以《火箭这是肿么了》为题的文章,其中就用“肿么”表示“怎么”;猫扑网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说:“他的人生像茶几,茶几上摆满了杯具。”于是“杯具”代替了“悲剧”。这样的例子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各类媒体中都屡见不鲜。在谷歌中输入“神马”、“有木有”、“好滴”,搜索结果分别高达42800000、7690000、10200000条,可见这些近期才流行起来的排斥型流俗词源影响之大。

这一现象在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思

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网络的各种使用方法,是新兴排斥型流俗词源的主要使用者,甚至是缔造者。近期产生的排斥型流俗词源的优点不容忽视,它们大都具有丰富的幽默性和多样性,既适应了表达新时期社会生活多元化、思想意识多元化的需要,又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反映出丰富的语言文化心理,甚至有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方言的趋势。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先行后续的因果关系,都有自己的渊源,这些高频使用的流俗词源也不会凭空而出,虽以谐音为基础,但也不只是简单的谐音,现代汉语中同音字、近音字甚多,为什么新兴的流俗谐音词偏偏选中这些字来做替代呢?这里面必然有很多原因。

从这些词的构成方式和产生背景稍作探究,或许对这个问题的答

案就有些眉目了。

新兴排斥型流俗词源的构成方式分类

(一)语音类谐音:

(1)纯方言类谐音,如“有没有”用“有木有”(山东潍坊方言),“很”用“粉”(闽南方言)。这类方言谐音有异感、有个性,很能彰显年轻人有活力的特色。这类情况在古代也出现过,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四川方言中“鞋子”发音与“孩子”相同,于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就变成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2)边音鼻音故意混淆类谐音,按其所传达的感情色彩又分为两

小类;一类是带有可爱色彩的,如“小胖子”用“小胖纸”;另一类是带有消极色彩的,如“你去死”说成“你去屎”,含鄙视、厌恶的感觉但是又让对方容易接受。

(3)语流音变类谐音,如“这个”用 “介”代替,因为“这个”

连读时会出现语流音变, “这”的 e音脱落, “个”的g音被弱化,同时汉语拼音里j与g又存在演变关系,于是“这个”就被“介”代替了。同样的还有“不要”被“表”代替。

(二)修辞类谐音

(1)比喻借代类谐音,如“微博”用“围脖”来表示。用“围脖”

的长度来比喻“微博”的冗长。相应地,“写微博”也就被“织围脖”所替代。

(2)象征类谐音,有些流俗谐音词有化抽象为具体的功效,例如“压

力”被“鸭梨”代替,原本抽象的事物变的具体有形,切鸭梨象征一种释放压力的手段,也有人给领导送鸭梨,表示最近工作压力很大,需要休息放松。

(三)文化心理类谐音

如: “同学”用“童鞋”,“童鞋”原指儿童穿的小鞋子,用童鞋

比喻借代同学,有点“你还小、不懂事”的感觉,形象幽默的传达出对晚辈的关爱之情。这类谐音古已有之,“观世音”本是佛教菩萨名(唐人避太宗名讳,只称“观音”)。在佛教中,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共侍阿弥陀如来,推行教化。唐宋名手所绘观世音像,皆不作妇人,后世讹为女像。这与佛教的发展与民众(主要是妇女)的心理和需要有关:女菩萨既然能使女信徒们在拜佛许愿(尤其是一些隐衷,如祈求怀孕或生子)时感到方便些,为扩大佛教的影响,在众多的男性菩

萨中置一女身何尝不可。这是由于社会心理要求而产生的流俗词源。

(四)各种传媒途径形成的谐音

(1) 网络传播中形成谐音效应,如“受不鸟”,因出现在一首名为《受

不鸟》的网络歌曲中后就迅速传播开来,成了“受不了”的谐音,“鸟”也变为“了”的普遍谐音,凡是在口语中出现“了”字的地方,基本都可以用“鸟”做代替。

(2)再如某杂志上一篇名为《火箭,你肿么了》中将“怎么了”说成“肿么了”,诙谐幽默地表达了作者对火箭队最近疲软表现不佳的抱怨,甚至还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这样的用法很快就得到了青年学生的喜爱与模仿,于是在学生群体中“怎么了”变代替了“肿么了”。

(3) 猫扑网的一篇文章中,作者说:“他的人生像茶几,茶几上摆满了杯具。”网络文学话语中的“陌生化语言”产生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并得到青年群体和网民的广泛认可,于是“杯具”代替了“悲剧”。

新兴排斥型流俗词源的产生

首先,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的运用及其运用方式反映着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属于具象思维,惯于将抽象的概念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象的表达出来,新兴排斥型流俗词源中绝大多数都体现了这一点。其中有一些是属于比喻或者借代,也就是说这一类新兴排斥型流俗词源与其所指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例如上文提到的比喻型谐音的例子用用“围脖”比喻“微博”。而另一类是谐音后的新生流俗词源与其所指不存在内在关系,只是简单的化抽象为具体物象,单纯的谐音替代。这一类词谐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达说话者当时的某种感情,增强表达效果。例如“悲剧”用“杯具”来表示,将“悲剧”这一抽象的概念谐音替代成“杯具”这一具体形象的物象,化抽象为具象。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比如:“才华”表示成“菜花”、“幽默”表示成“油墨”、“和谐”表示成“河蟹”等等。

其次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用自己的智慧主宰着生活,高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让人们应接不暇的同时也刺激人们对一切事物的控制及改造的欲望,语言也不例外。人们对它的改造创新的程度不会亚于对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因为高科技的发明创造只属于部分人,而语言却是属于全人类的,每个人都是语言的拥有者。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人们的求异心理促使他们对语言的运用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继承,而是开始对它进行“发明创造”,使之与科技的日新月异齐头并进。

人们对新兴排斥型流俗词源的发明是以心理联想为基础,再结合语境注入一定的感情色彩,增强它们的表达效果,使其预期传达的效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