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公共管理 > 列表页

事业单位改革与现代公共管理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03  分类: 公共管理 手机版

篇一:浅论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的变化对某水文站公共事务带来的影响与总结

浅论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的变化对松浦大桥水文站公共事务

带来的影响与总结

摘要: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事业单位,是一个改革的时代,因为很多的事业单位忽略了公共服务的本质而是一致的偏向部门和个人的利益,成为了事业单位前进的阻碍力量,因此事业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和在事业改革下的水文站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本文以上海市的松浦大桥水文站为研究对象,进而说明事业单位改革政策的变化对松浦大桥水文站公共事务带来的影响,为水文站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利的资料。

关键词:事业单位; 改革;水文站;松浦大桥;影响;

前言

水文事业在国民经济的公益事业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因为水文站不仅是第一个实行的而且是最根本的,不仅如此在社会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水文站的工作主要就是对水资源的质量和水量上的勘测、监督、分析、总结和整理,从而将整理的水资源资料提供给政府和相关的需要部门,进而帮助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建设提供可靠地资料,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刘太刚,

【1】邓婷婷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将何去何从》中认为在事业单位分类改

革的大背景下,参公事业单位应该继续存在,并应根据不同职能划归为承担行政职能类和公益二类。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水文站代表着公益服务的方向,是实现公益服务的主体,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宋燕在《我国事业单位改

【2】革的思考》中认为经过党的十六大后,所有地方的相关部门都积极地投入在了事业单位的探索和改革中,他们在不断地对事业单位的制度、结构等进行探索,对建设新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制度进行研究,并且不断地开发新的力量和事物,总结教训和经验,从而加快了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加大了对公益服务的供给,并且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事业单位的水文站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下在公共事务方面表现出了突出的进步和发展,例如,松浦大桥水文站职员的思想观念、松浦大桥水文站的用人机制和人才资源配置、松浦大桥水文站职员的工作作风和政治建设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而帮助了松浦大桥水文站的发展和公益服务的提高。

一·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

王颖在《事业单位改制的背景与现状》中提到我国大约130万个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有3000万人,相当于国企职工人数的 2 / 3,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3 4 %,国家用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0%以上【3】。尽管如此面对目前新形势的要求,我国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落后的现象,事业单位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模糊的单位功能,不明确的政事和事企,相关的机制死板等等,而在公益服务上出现不足而且单一的供给,经常出现不符合标准的资源配置和工作效率、质量。很多的事业单位忽略了公共服务的本质而是一致的偏向部门和个人的利益,成为了事业单位前进的阻碍力量,因此事业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它代表着公益服务的方向,是实现公益服务的主体,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经过党的十六大后,所有地方的相关部门都积极地投入在了事业单位的探索和改革中,他们在不断地对事业单位的制度、结构等进行探索,对建设新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制度进行研究,并且不断地开发新的力量和事物,总结教训和经验,从而加快了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加大了对公益服务的供给,并且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其次,要想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和让人民在公益服务上得到满意,在当今的正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还是十分的困难的。面对我国大约126万个事业单位,面对目前新形势的要求,我国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落后的现象,事业单位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模糊的单位功能,不明确的政事和事企,相关的机制死板等等,而在公益服务上出现不足而且单一的供给,经常出现不符合标准的资源配置和工作效率、质量。很多的事业单位忽略了公共服务的本质而是一致的偏向部门和个人的利益,这些问题都在表明,事业单位改革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最后,事业单位的改革不但符合我国的科学发展观,也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上出发,真正的认识到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努力的实现事业单位的改革。

(二)事业单位改革思路

刘江颖在《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认为“脱产、分类、放权、搞

【4】活”成为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排除以行政级别为依据决定事业单位职员待遇,排除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的决定性作用;对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要根据不同单位的特点和岗位的特点,确定出符合社会职能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公正、能者为先、竞争的观念来进行职员的招聘,增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自主权,对于工资待遇进行灵活的使用,是招聘体制充满活力。利用创新改革,不断的发掘人才潜力,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构建人才的责任感和创造性,加快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术的增加。目前事业单位对其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的规范,吴德贵在《中国事业单位

【5】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中认为第一,对事业单位结构进行精简,第二,对

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进行合理的安排,第三,对职员进行精简编排,第四,对事业单位的法人进行法律的确认,帮助企业更好地运行,第五,妥善的安排那些退休人员、改编的工人、提前退休和离岗的等等的职员生活。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对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都进行了改革,例如,我市的水文站全面实行全新的招聘制度,对招聘的职员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进行,及时的签署合同和进行绩效考核,严格执行亲属回避和认识争论仲裁制度,单位职工的待遇也在不断的改革,单位职工不只是简单的身份管理而成为了岗位管理,也不只是与单位是简单的行政关系而变成了商家的聘用关系;在单位的分配制度上,一般实施岗位工资制,消除了所有的补助,而将其转为平时的绩效考核的奖金,而在实施的绩效考核中,采取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核内容,例如对待经营单位则以经济利润为主要考核内容,而对于行政后勤部门则以服务质量为考核内容。

(三)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整体目标

【5】 吴德贵在《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中认为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思想指导,事业单位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将加快公益事业的发展作为发展目的,进行分离的政事、事企、管办的模式,科学的深化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中心,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实施方略,从而不断的提高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促进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工作。在事业单位的改革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民的需求和公益服务质量作为核心为原则;坚持进行事业单位种类分离的指导,不同的事业单位具有不同的企业特点为原则,所以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事业单位采取分类的改革措施为原则;坚持创新精神,激励公益事业道路的不断的开拓和创新,摆脱旧的传统体制为原则;坚持走多元化的道路,将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促进事业单位的多元化为原则;坚持建国家政策和事业改革制度完美的配合,完善改革的发展道路为原则。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目标确定为将事业单位到2020年建立成具有清晰明了的功能、完备的治理方式、效率高的工作形式、得当的监督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事业单位建立成将服务作为第一目的,拥有合理适度的供给水平,公平公正的服务,符合要求的布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服务体系。在未来的五年里,要求将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和对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提高在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社会保险、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改革进度,把社会的力量融入到事业单位的改革中,从而更好地完成对事业单位的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松浦大桥水文工作任务及内容

第一,水文站具有对水文勘测和进行汇总和打印水文资料的任务,水文站要对上海市范围内的大气降水、江河湖的水位、水面蒸发速度、流量、河流泥沙、河道的更改以及对地下水等等相应的水资源利用按点进行观察和测量、巡回勘测等调查方法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进行水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从而帮助我市的工业、交通、农业等我国的建设事业提供有力的水文资源,与此同时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第6卷17、18册)》的汇总刊印工作;第二,水文站进行水文网的建设、计划和管理的工作,通过对全市水文网的勘测工具、计算机网络以及生活供给的整体建设,对全市水文网的整体的计划和管理促进上海市经济社会和水文工作的快速前进和发展;第三,吴勇,程正选,王涛在《关于中小型水库水

【6】文站网建设的思考》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污染问题已经

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不少耗水型污染型企业正在从沿海向内地、从城市向乡村转移,加上原有的土法采矿,加重了中小型水库的水质恶化,因此要进行水质监测及水资源保护,水文站对全市的江水、河水、湖水库,一些重要的大型的水源等等进行用水量和水质量的监督和勘测从而进行计算和评估,促进上海市对水资源的保护,杜绝浪费和污染现象,促进对全市水资源的治理,促进一些水资源有偿制度、用水量控制制度等的有利实施和宣传,通过对各个水库的水资源和环境的分析和测量,进行对全市水资源质量的公告,以及对促进水资源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促进水资源不断的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保护行

【7】动;第四,石玥茹在《我国水利建设中的水文工作研究》中认为水文工作要为

防汛杭早减灾提供优质服务,必须认真做好好水文情报预报,不断提高精度和时效,为各级政府的防汛决策当好耳目和参谋。水文站对全市的雨水和洪水情况进行及时的播报,通过水文站对全市的雨水、洪水、旱情等情况进行随时的勘测和汇报,从而帮助政府等相关单位对全市的旱涝防预和对洪水的防治等进行有效的

防治和预防,通过向国家和上海市的防洪防旱的指挥中心的及时汇报,从而减少在灾情面前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命的危险;水文站在承担对全市范围内的水资源的资料的观测和整理之外,还负责全市所有的大型水库、主要水源地的防洪工作的观察和评估;第五,水文站对全市的重要的水文资料进行定期的审核和判定、裁决,其中包括,水资源的论证、洪水调度预案、水事纠纷等等。

三、松浦大桥水文站在事业单位改革影响后的公共事务现状

(一)松浦大桥水文站职员思想观念的改变经过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松浦大桥水文站的职员现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职工老龄化减少,年轻职员增加,据统计到2012年,松浦大桥水文站的员工一共有100人,其中只有10人是超过五十岁的,有90%的职员为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处在改革开放的时期和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具有很高的自我意识和思想活跃性,文化素质相对五六十年代的员工来说较高,对待事情拥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只是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对社会主义社会就有不断的追求,职员这些特点有力的促进了水文站的发展,经过事业单位的招聘制度改革是时候,松浦大桥水文站的职员由原先的单位职员转变成了社会志愿,从原先的被动的工作和学习转变成了现在的自觉地工作和学习,制度的改革,伴随只思想的改革,现在松浦大桥水文站的职员在事业单位的改革的影响下已经出现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

(二)松浦大桥水文站的用人机制和人才资源配置的改变

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松浦大桥水文站对招聘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以及实施

【8】了招聘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章伏英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之我见》中认

为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要实行行政管理变契约管理,以聘用合同形式变法律手续为契约的 《劳动合同》的管理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聘期薪酬等,在员工的招聘上采用竞争的手段,能者优先的人事制度,抛弃了原先传统的用人机制的缺点,进而使职员们摆脱了原先的身份管理和与企业的行政关系,转变成了岗位管理和与企业成为了平等的关系,职员不在是传统的固定人,而是成为了真正的合同人,消除了职工在单位的职务的终身制,实现了以竞争为主要市场状态,这样有利于松浦大桥水文站在职员的竞争中不断的发展。水文站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上进行了有效的优化,在改革后的招聘制度下,松浦大桥水文站在职员的年龄、文化以及综合的素质结构上进行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通过人才资源的优化,使得松浦大桥水文站的职员平均年龄直线下降,尤其是在员工的文化素质上都有了明显的改观,据统计在上海市的水文站中其中在技术人员中,教授级高工占0.3%,高工占10%,工程师占40.3%,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1.4%;在水位、雨量的勘测人员中,本科生占16.7%,大专生占42.9%,中专生占%36,高中学历的职员占27.9%。松浦大桥水文站在人才资源上的优化后,让很多的技术人才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并且是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尤其是在这些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中,他们在松浦大桥水文站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和希望,甚至走上了更高的岗位(领导岗位),促进了松浦大桥水文站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三)职员的工作作风的改变

松浦大桥水文站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背景下对事业单位人员聘后的加强管理使员工们的工作作风有了极大地转变。潘晨光在《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分析》

【9】中认为加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后管理, 是推行聘用合同制的重要环节。要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对事业单位内设机构领导岗位和管理、专技及工勤岗位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选人用人,打破职工原有的身份界限, 彻底破除职务终身制, 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营造出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氛围, 真正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陈乃玲在《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人事管理

【10】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认为应该转变“身份”管理观念,树立“岗位”管理思

想,严重的打击了松浦大桥水文站员工们的铁饭碗和官本位的观念,大大的激发了职员们对岗位的责任感、认真态度和危机意识,尤其是企业在与职员签订了合同后更加的刺激了职员对岗位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使得员工对工作的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职员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表现突出了,帮助职员在公益服务中的积极表现,促进了松浦大桥水文站在社会上的地位。

(四)促进了松浦大桥水文站的建设

一) 促进了松浦大桥水文站的政治建设

松浦大桥水文站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背景下,在运行中充分的发挥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民主制度,在进行岗位招聘上,对岗位的设置、报考资格、竞聘条件和程序都进行公开,对考试和考核等整个的招聘过程都进行民主监督和审核,对于招聘人员的所有要求均有群众民主的参加测评,实现干部群众一起参与的模式,这种改革帮助了松浦大桥水文站的扩大和加强了松浦大桥水文站政治上的建设和发展。

二)拓展了松浦大桥水文站服务领域,提高了经济和社会利益

松浦大桥水文站是上海市的水文总站之一,它坐落在上海市的黄浦江上游松浦大桥西侧,是黄浦江上游的重要控制站,另外,松浦大桥水文站也是上海市水环境监测中心松浦大桥分中心,2001年通过IS09000国家计量认证,为上海市水资源的勘测和水环境的保护以及上海市的大量水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背景下,李选彧和陈茜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力做好新时期水文工作》【11】中认为搞好五个方面技术服务,促使水文工作旧貌变新颜,其中第五方面就是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社会各部门如旅游、环保、交通、金融保险等提供更有深度、更有价值、更有见地的分析研究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松浦大桥水文站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的拓展了松浦大桥水文站服务领域,提高了经济和社会利益,努力积极的参加上海市的重大的工程项目,例如在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水文测验"工作中,对水质监测进行了31项检测工程取得了一万多个准确的数据。松浦大桥水文站改革后进行首个航道设计和通航水位分析方面的工程即为上海市港口、航运部们开展上海市内河感潮航道通航水位分析与确定,这表明松浦大桥水文站在改革后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此外,松浦大桥水文站对轨道

十、十一和十三号线等越江隧道等进行水文分析和河势河床变化的分析,积极的参加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中水文主动服务,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数据;特别是在沿江沿海大型工程的建设和规划中,松浦大桥水文站主动地参加,利用

篇二:东师公共事业管理(高起专)16春在线作业3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得以区别的基本特征()

A.

B. 服务性

C. 公益性

D. 实体性

E. 公有性

满分:3 分

2. 有些体育事业产品事专门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文化需求的公众进行生产的,下列属于这种体育事业产品的是()

A. 篮球

B. 足球

C. 游泳

D. 保龄球

满分:3 分

3. 政府事业职能包括()

A. 公共管理者职能和所有者职能

B. 所有者职能

C. 生产者职能

D. 直接管理职能

满分:3 分

4.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基本的取向是()

A. 事业单位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B. 政事分开

C. 事业单位资源配置和服务的社会化

D.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规范化

满分:3 分

5. 教育事业领域,政府重点发挥作用的领域是()

A. 主要以满足个人需要的教育

B. 主要以满足企业需要的教育

C. 主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教育

D. 全部教育事业

满分:3 分

6. 最早对体育教育进行完整而系统论述的是()

A. 斯宾塞

B. 艾宾浩斯

C. 布鲁姆

D. 埃克森

满分:3 分

7. 以满足个人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文化事业活动指()

A. 营利性文化事业活动

B. 公益性文化事业活动

C. 商品性文化事业活动

D. 服务性文化事业活动

满分:3 分

8. 办非企业单位区别于社会团体的最大特征是()

A. 公益性

B. 民间性

C. 非营利性

D. 实体性

满分:3 分

9. 狭义的文化事业是指()

A. 企业文化事业

B. 社会文化事业

C. 公共文化事业

D. 精神文化事业

满分:3 分

10.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

A. 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B. 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C. 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D. 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

满分:3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V 1. 机构建设方面,日本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举措包括()

A. 成立“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为最高权力机构

B. 合并文部省和科技厅

C. 将国立大学和部分国立科研机构改为独立行政法人机构

D. 组建科研机构生产综合体和科技发展中心

满分:3 分

2. 公共事业管理的经济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A. 间接性

B. 诱导性

C. 灵活性

D. 稳定性

满分:3 分

3. 政府对事业的公共管理者职能包括()

A. 规定公共事业的性质与发展方向

B. 确定公共事业的基本制度

C. 举办公共事业

D. 财政支持

E. 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

F. 重大决策

满分:3 分

4.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弊端有()

A. 双重管理很容易变成“重复管理”

B. 一些民间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得不到登记

C. 登记管理机关被动审批登记,严格执法困难

D. 登记管理机关对民间组织的监管不力。

满分:3 分

5. 一般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会由()组成

A. 政府主管部门

B. 公用事业产品生产企业

C. 相关的消费者代表

D. 非政府组织

满分:3 分

6. 对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的改革()

A. 对完全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转为行政机构

B. 对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与有关单位的职能和机构进行整合

C. 将部分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变为独立行政法人

D. 作为过渡,暂时保留在事业单位范围内

满分:3 分

7. 按照人类活动的目的和功能大致可以将文化活动分为()

A. 营利性文化活动

B. 社会性文化活动

C. 组织性文化活动

D. 公益性文化活动

满分:3 分

8. 下列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

A. 政府与市场同存在失灵问题

B. 政府比市场更有效

C. 政府与市场应该是良性互动的关系

D. 市场比政府更有效

满分:3 分

9. 下列属于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活动的是()

A. 基础科学研究

B. 社会科学研究

C. 技术推广

D. 公益性研究

满分:3 分

10. 从科学研究的性质看,科技事业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A. 基础性研究

B. 应用性研究

C. 公益性研究

D. 技术推广活动

满分:3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体育竞技活动以满足个人需要为主要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关于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认识与实际操作形成了三种基本趋势:市场化、民间化、社会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化解疾病风险时,可以完全采用商业保险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评价中,将社会效益作为绩效评估标准的最重要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社会团体是自发组成,可以做公益事业,也可以做自己的事,可以以营利目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并非所有类型的体育活动都属于社会共同事业,因此,并非所有的体育事业都属于国家体育事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社会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事业单位30多年的改革,主要围绕政事不分、事企不分、事社不分等问题展开的,主要采取了社会化改革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英国的公共企业民营化改革为起点,不少国家都将公用事业产品的公共生产转为非公共生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用事业产品的质量尤其是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一般来说,基础性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公益性研究和技术推广的外部收益低于应用技术研究的外部收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制定和分析公共事业范围内的社会指标是微观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从公共事务的角度看,公共事业所包含的公共事务,是由公共事务中的狭义的社会事务为基础和主要内容,并包括一定的政治事务所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主管单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中央和各级地方都可以直接投资兴建一些公共体育场馆和设施,但应对社会公众开放,实行无偿服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是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和行政手段来管理各种社会体育事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利用非国有资产”是指主要利用非国有资产,不允许有国有资产的成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现代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以内部管理为目标的战略管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总体上,医疗事业产品是接近于私人产品的公共产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新闻、广播电视事业作为现代传媒,它们是面向社会公众,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目标的,因此,不可以进行企业化经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篇三:公共利益的现代公共管理本质

公共利益的现代公共管理本质

摘要:公共管理研究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管理者的立场和公众的立场。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公共管理研究主要关注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公共部门,如何才能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管理研究主要关注“公民怎样才能从政府那里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关键词:公共利益;现代公共;公共管理;管理本质

一、对“共同利益”的概念辨析

“共同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共同利益”首先是指“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可能是指两个人、少数几个人、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他们都可能从“共同利益”中获益或受其影响。这是共同利益的相对普遍性。

同时,“共同利益”是被“共享的、共有的、共同承担的、或者是共同受到影响的”。它与共同的立场、共同的行动相关。它不局限于某个单个的个体,不可能也不应该为其所独有。这是共同利益的不可分割性。

通常,共同利益可以指代共同体利益,或是利益关系的产物。我们将分别阐述这两种指代关系。

(一)共同利益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个宽泛的概念。一个组织、一个社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或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可以分别看作是共同体。作为现实的载体,这些不同层次的共同体都存在着自身的利益,因而可以分别被看作是利益共同体。在对这些利益共同体进行考察时,可以采取几种视角:一是以单个的利益共同体为单元,分析其共同利益的属性;二是以不同层次利益共同体的相对关系为单元,分析共同利益的相对性。

1.共同体的规模与共同体利益

共同体是由相关成员组成的。其成员数量的多少,影响着共同体利益的内容。既然共同体利益不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特定成员,它就应该是绝大多数成员或者是所有成员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体规模越小,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简单、越狭窄;共同体规模越大,共同体利益的内容越复杂、越广泛。但无论如何,共同体利益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这是由利益需求“总量”和利益差异程度所决定的。

最为主要的是,共同体规模制约着共同体利益的认可和确认。在共同体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利益聚合比较容易实现;或者说共同利益容易被认可和确认。随着共同体规模的不断增大,利益的差别性和多样性使得共同利益的“形成”越来越困难,因此也只能在形式上用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来代表共同体利益。这在实践中存在困境:“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中原则是否忽略甚至是侵犯了少数人的利益?

通常认为,不管采取怎样的表达机制,共同体利益在形式上的“一致性”并不能抹杀其实质上的“普遍性”或“差异性”。如果少数人的利益被忽略或侵犯了,他们就会游离于共同体之外,共同体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共同体总要采取一些救助弱势群体的措施。其背后的逻辑是:这些少数人的“共同利益”虽然在形式上没有得到确认,但在实际上应该得到实现。就是说,共同体利益并不以大多数人主观的确认和认可为限度,它还包括一些客观的、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得到确认和认可的利益。

2.共同体的层次与共同体利益

既然共同体及其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利益实体,那么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共同体及其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一体化的角度而言,人类社会这个最大的共同体是由若干层次的次级共同体按一定规则组成的。高一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制约着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冲突。比如,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国家组成的共同体,国家本身也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共同体。基于国家利益,一些国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威胁;同样,一些核大国发展核力量形成核威慑也是对人类社会安全与和平的挑战。这是国家利益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家间合作,则是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体利益”的措施。

3.共同体的性质与共同体利益

以上,我们只是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探讨了共同体利益。事实上,除了规模之外,共同体的性质也是影响共同体利益的重要因素。比如,对于组织这类利益共同体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区分为“公共的”或是“私人的”。这近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显然,两者都具有各自的共同利益,但因为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其共同体利益也有所不同。这正如斯托克斯所说,“‘公共’与‘私营’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区别,而是追求公共利益与追求私人所得之间的区别”。

在这里,政府被看作是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部门。这种传统的看法受到了公共(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事业单位改革与现代公共管理)选择理论的挑战。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是有自身利益的,因而并不见得能够代表公共利益。事实上,这种冲突可以用共同体利益来解释。布坎南等人所说的“政府的自身利益”近似于政府这个公共组织的共同体利益,而斯托克斯所说的“公共利益”乃是社会这个共同体的利益。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种共同体的利益根本一致;而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两者可能相分离。可见,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利益,这取决于共同体利益的指向。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对国家、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分析。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都不能被看作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但它们在形式上具有利益共同体的某些特征。如果将国家看作是最大的利益共同体,那么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可以看作是次级的利益共同体。我们通常所说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在这里都可以理解为低层级的共同体利益。它们是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各自的范围内也都有相当的合理性。但它们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并不少见。这种冲突再次表明:不同层级共同体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国家利益显然是高于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

上述分析表明,共同体利益首先是共同利益,它是共同体成员利益的综合。随着共同体规模的扩大和层级的提升,共同利益聚合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是否是共同利益时,必须选定合理的参照系、辨别其适用范围。因为低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高层级共同体的共同利益。

(二)作为利益关系产物的共同利益

在探讨共同体利益时,实际上是从静态意义来理解共同利益的。除此之外,共同利益也表达了利益主体横向的利益关系。通常认为,“由于利益自我性和社会性的作用,任何利益关系中都包含着三种利益内容,即利益关系两个原构利益主体的利益及其相互结成的共同利益”。确切地说,共同利益乃是“利益关系中的第三种利益”。对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引伸:

1.共同利益的动态变化性

尽管利益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按照上述逻辑,如果利益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其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会随之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说,共同利益也具有动态变化性,而且在变化过程中其主体内容也将有所调整。这使得共同利益本身也是一个难以完全把握的概念。如果仅仅是共同利益的内容发生变化,那么共同利益的公共性或私人性就不会变化;如果两者同时发生变化,那就意味着利益关系本身发生了变化。显然,两个私营机构为垄断市场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与基于合作性地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而形成的利益关系及其共同利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意味着共同利益作为利益关系的产物,可能在其动态变化过程中改变其公共的或私人的属性。

2.共同利益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承认利益的普遍性以及利益驱动假设的话,那么就同样应该承认利益关系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可能会发生潜在的或现实的利益关系。但在利益关系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原构利益主体”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第三种利益”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两个公共机构基于公共目的而产生的利益关系及共同利益,显然与两个私营部门基于私人目的产生的利益及其共同利益有所不同。换言之,不同利益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共同利益。这些共同利益可能具有私人的性质,也可能具有公共的性质。

由此可见,共同利益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难以分辨,这取决于作为共同利益基础的利益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动态变化性。或者说,不能仅仅从概念上将共同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尽管公共利益也具有共同利益的某些属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公共利益呢?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公共利益”,尽管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要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公共利益”作出概念上的界定。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

公共利益首先与共同体利益相关。不过这个由单个公众以一定方式组成的共同体,与由单个个体组成的私人性质的共同体存在实质性差别。前已述及,共同体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共同体利益的性质。基于这种认识,公众组成的共同体已经包含着公共性而不是私人性的内涵。

其次,公共利益意为“公众的或与公众有关的”,它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这也决定了现代公共管理转向公众立场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公众利益并不能代替公共利益。因为公众利益既有纯私人性质的,也有公共性质的;公众除了消费公共物品之外;还大量地消费私人物品。反之,公共利益则应该代表公众利益,否则它就失去了依托而成为一个纯粹抽象的概念。

再次,公共利益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供给相关。这是由政府的公共特性所决定的。尽管在公共选择学派看来,政府也具有自利性,但谁都无法否认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这一方面,往往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因为政府是代表者和维护者,而认为公共利益只能由政府来维护、增进和分配。这排除了政府以外社会主体的补充作用。事实上,西方国家大量出现的志愿性团体、社区自治,以及“治理”概念的提出都表明:“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提供者”;非政府组织和公民参与也同样可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

(二)公共利益的本质属性

作为共同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当成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是以私人利益为本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它只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利益也具有一些基本的属性。

1.公共利益的客观性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些利益客观地影响着共同体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尽管它们可能并没有被共同体成员明确地意识到。

2.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

既然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既然它影响着共同体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那么它就应该具有社会共享性。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所谓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它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第二,所谓共享性既是指“共有性”,也是指“共同受益性”。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

以上两种特性都是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讲的,但公共利益并不是完全虚幻的概念。公共物

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利益主要的现实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认为,“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如果将非排他性看作是源于产权而派生出的特性的话,那么,它在形式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共有”的性质。而非竞争性则从实际上保证了公共物品可以是“共同受益”的。这决定了公共物品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表现形式;进而,公共物品的现实性决定了公共利益也是现实的而非抽象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共物品的这种特征往往被误解,即公共物品往往被理解为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不能否认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确存在,但不能借此认为所有的公共物品都应该具有这种特征。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利益事实上是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物品来实现的。

从纵向上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共同体利益的层次性来界定公共物品的层次性:(1)全球性或国际性公共物品:世界和平、一种可持续的全球环境、一个统一的世界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基本知识,都是国际公共物品的例子。 (2)全国性公共物品:提供宪法、法律制度安排,国家安全和防务,发展初等教育,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公共设施(比如道路),都是全国性公共物品。(3)地方性公共物品:地方基础设施(比如城市道路)、垃圾处理、街道照明、警察保安等都属于地方性公共物品。(4)社区性公共物品:社区绿化与环境、社区治安、社区基础设施等乃是社区性公共物品。

从横向上来说,同一层次的公共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1)基础性的公共物品,主要是指基础设施一类的公共工程。(2)管制性的公共物品,指宪法、法律等制度安排以及国家安全或地方治安。(3)保障性公共物品,比如社会保障、疾病防治。(4)服务性公共物品,比如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保健等服务性公共项目。

由此可见,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实际上代表着公共利益的层次性和多样化。在这一意义上,公共利益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的概念了。这是现代公共管理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确保公共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的基础。

三、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的本质问题

从上述对公共利益本质属性的阐释中可以看出,既然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共享性,既然它具有相对普遍的影响力,那么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就应当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样,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立场。传统观点基本上秉持着管理者的立场,即以政府公共管理作为核心研究对象。这对于探讨政府这个最大的管理主体如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是大有稗益的。不过,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却力图改变这种立场,顾客取向和结果取向并不仅仅是政府公共价值观念转型的目标,它也蕴含着公共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同时,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引入似乎并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政府身上——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甚至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的参与同样能够带来有效的产出和更高的绩效水平。因此,转向公众立场有相当的合理性和现实基础。

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公共利益是现实的。它表现为公众对公共物品的多层次、多样化、整体性的利益需求。这些需求与公众个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相区别。后者可以通过在市场中进行自由选择、自主决定而得到实现;而前者则需要集体行动、有组织的供给方式才能得到满足。毫无疑问,政府是最大的、有组织的供给主体,这由政府传统的公共责任所决定。但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