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基础知识 > 列表页

危化品基础知识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6  分类: 基础知识 手机版

篇一: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

2、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

危化品基础知识

5,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作用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 发生爆炸的物品。( )

3、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3KPa 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

4、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高于 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高于 65.6℃)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 )

5、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

6、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

7、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有机过氧化物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

8、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毒性物质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

9、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腐蚀性物品指通过物理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 )

10、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其本身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而产生气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环。( )

11、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易燃气体是指在101.3KPa 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

12、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自燃液体指即使数量小也能在空气接触后 5min 之内引燃的液体。( )

13、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自燃固体指达到一定量后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 之内引燃的固体。( )

14、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氧化性液体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液体。( )

15、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氧化性固体指因放出氧气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固体。( )

16、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有机过氧化物是热不稳定物质或混合物,容易放热自加速分解。另外,它们可能易于爆炸分解;迅速燃烧;对撞击或摩擦敏感;与其他物质发生危险反应。( )

17、爆炸物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当它受到摩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他能量激发后,能发生化学反应。( )

18、自燃物品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易爆性、积热分解自燃性。 ( )

二、选择题(四选一)

1、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 通则》GB13690-2009,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称之为 。

(A)爆炸物(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 (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2、发火物质(或发火混合物)和包含一种或多种发火物质(或混合物)的烟火物品虽不放出气体,但也纳入 范畴。

(A)易燃液体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爆炸物(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3、易燃气体指在 ℃和 101.3kPa 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A)30 (B)25 (C)20 (D)15

4、 不属于压力下气体。

(A)压缩气体 (B)氧化性气体 (C)溶解气体(D)液化气体

5、即使没有氧(空气)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液态或固态物质或者混合物,称为 。

(A)易燃液体 (C)爆炸物

(B)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D)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

6、属于易于自燃的物质是 。

(A)黄磷(B)金属钠(C)高锰酸钾 (D)氯酸铵

7、属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是 。

(A)黄磷(B)金属钠(C)三氯化钛 (D)氯酸铵

8、属于氧化性物质的是 。

(A)黄磷(B)金属钠(C)三氯化钛 (D)氯酸铵

9、属于有机过氧化物的是 。

(A)黄磷(B)金属钠(C)三氯化钛 (D)过氧化甲乙酮

10、易燃固体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当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出现摩擦、撞击等,是因为它具有 的危险特性。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自燃性

11、由于易燃固体的热解温度较低,在储存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降温、散潮,是因它具有 的危险特性。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自燃性

12、许多易燃固体严禁与酸、氧化剂接触。是因为它具有 的危险特性。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自燃性

13、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遇空气自燃性 (B)遇湿易燃易爆性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积热分解自燃性

14、有些自燃物品起火时不能用水或泡沫扑救。是因为它具有 的危险特

性。

(A)遇空气自燃性 (B)遇湿易燃易爆性

(C)积热自燃性(D)以上都不对

15、硝化纤维及其制品,当堆积在一起或仓库通分不好时,会发生自燃。是因为它具有 的危险特性 。

(A)遇空气自燃性(B)遇湿易燃易爆性

(C)积热自燃性 (D)以上都不对

16、 关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危险特性, 下列哪一项不正确的是 。

(A)遇水易燃易爆性 (B)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

(C)自燃危险性 (D)积热自燃性

17、关于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B)分解爆炸性

(C)伤害性 (D)易燃性

18、易燃气体是指在 20℃和 101.3kPa 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 %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

(A)5 (B)10(C)13(D)15

19、 是指在其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质。

(A)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B)氧化性液体

(C)氧化性固体(D)有机过氧化物

20、下列 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A)硝化甘油 (B)菜油 (C)液氨 (D)汽油

21、不属于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的是 。

(A)自燃性 (B)热膨胀性

(C)燃点低,易点燃 (D)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22、爆炸品主要危险特性不包含 。

(A)爆炸性 (B)敏感性(C)殉爆(D)蒸发性

23、关于易燃气体的易燃易爆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

(B)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C)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

(D)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比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24、下列不具有腐蚀性毒害性的气体是 。

(A)氢气 (B)氧气(C)氨气 (D)硫化氢

25、下列不具有窒息性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压缩空气 (D)氦气

26、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是 。

(A)高度的易燃易爆性 (B)蒸发性

(C)热膨胀性 (D)流动性

27、对易燃液体流动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的粘度越小,其流动性就越强。

(B)液体的粘度越大,其流动性就越强。

(C)粘度大的液体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其流动性。

(D) 粘度小的液体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其流动性。

28、对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易燃液体的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挥发出易燃蒸气。

(B)易燃液体挥发性越强,爆炸的危险就越大。

(C)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一般都较小。

(D)多数易燃液体在灌注、输送、流动过程中能够产生静电。

29、易燃液体主要危险特性不包含 。

(A)易燃性 (B)蒸发性 (C)热膨胀性 (D)窒息性

篇二:第一章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第一章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及腐蚀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这类物质一旦发生事故,会对人员或者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失。例如:重庆开县2003年12月23日的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天然气喷出并顺风扩散,使得附近村民大量伤亡,其中有243人死亡,就诊的门诊病人累计达1.4万余人。在此事故发生前,多数村民不知道硫化氢是什么,它有哪些危害,出了事故如何防护,应该怎样逃生。如果他们了解这些安全知识,恐怕就不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因此本章重点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标签等,让读者了解一些基本知识,以便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化学品时,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

1.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目前我国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即: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1.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少爆炸危险的物品。如:叠氮钠、黑索金、2,4,6——三硝基甲苯(TNT),三硝基苯酚、火药等均属于爆炸品。

爆炸品除了具有爆炸性强的特点外,还有对热、火花、撞击、摩擦、冲击波等敏感和极易发生爆炸的特性。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是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气体。当其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超过限制范围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如:液化石油气就属于这类气体。

本类物品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

(1)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2)不燃气体(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等;

(3)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第6类):如一氧化氮、氯气、氨等。

3.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者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其危险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

易燃液体特性:

①易挥发性

易燃液体大部分属于沸点低、闪点低及挥发性强的物质。当其蒸气与空气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

②易流动扩散性

易燃液体具有流动和扩散性,大部分黏度较小,易流动,有蔓延和扩大火灾的危险。 ③受热膨胀性

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液体表面蒸气压同时随之增加,部分液体挥发成蒸气。在密闭容器中贮存时,常常会出现鼓桶或挥发现象,如果体积急剧膨胀就可能引起爆炸。 ④带电性

大部分易燃液体为非极性物质,在管道、贮罐、槽车、油船的输送、灌装、摇晃、搅拌和高速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易产生静电,当所带的静电荷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

电火花,有引起燃烧和爆炸的危险。

⑤毒害性

大多数易燃液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的内脏器官和系统具有毒性作用。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本类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形成,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

(1)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易燃固体主要特性:

①易燃性与氧化性

易燃固体容易被氧化,受热易分解或升华,遇火种、热源常会引起强烈、连续的燃烧。②可分散性

固体具有可分散性。一般来讲,物质的颗粒越细,分散性就越强。当固体粒度小于0.01mm时,可悬浮于空气中。

③热分解性

某些易燃固体受热后熔融,而发生分解现象。有的受热后边熔融边分解,如硝酸氨在分解过程中,往往放出NH3或N02、NO等有毒气体。一般来说,热分解的温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危险性的大小,受热分解温度越低的物质,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④对撞击、摩擦的敏感性

易燃固体对摩擦、撞击、震动也很敏感。例如:赤磷、闪光粉等化学品受摩擦、震动或撞击等也能起火燃烧甚至爆炸。

⑤毒害性

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或有腐蚀性。如:二硝基苯、二硝基苯酚、硫磺、五硫化二磷等。

(2)自燃物品:是指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三乙基铝等。

某些化学性质很不稳定的物质,在空气中会自行分解,积蓄的分解热也会引起自燃,如硝化纤维素、赛璐珞、硝化甘油等。(3)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遇湿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钾、钠等。某些遇湿易燃物品具有腐蚀性或毒性,如硼氢类化合物、金属磷化物等。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两项:

(1)氧化剂:是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

(2)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氧化剂最突出的性质是遇易燃物品、可燃物品、有机物、还原剂等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有机过氧化物比无机氧化剂具有更大的火灾爆炸危险。许多氧化剂如硝酸盐类、有机过氧化物等对摩擦、撞击、震动极为敏感。储运中要轻装轻卸,以免增加其爆炸的危险性。

大多数氧化剂,特别是碱性氧化剂,遇酸反应剧烈,甚至发生爆炸。例如过氧化钠(钾)、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二苯甲酰等,遇硫酸立即发生爆炸。这些氧化剂不得与酸类物质接触,也不能使用酸碱灭火剂灭火。

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钾)等,遇水分解出氧气和热量,有助燃作用,使可燃物燃烧,甚至爆炸。这些氧化剂应防止受潮,灭火时严禁用水、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

有些氧化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例如铬酸盐、重铬酸盐等既有毒性,又会烧伤皮肤;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有较强的腐蚀性,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有些氧化剂与其他氧化剂接触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放出大量热而引起燃烧或爆炸。如亚硝酸盐、次亚氯酸盐等遇到比它们强的氧化剂时显示还原性,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所以各种氧化剂也不可任意混储混运。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计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该类分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两项。毒害品如:氰化钠、氰化钾、砷酸盐、农药、酚类、氯化钡、硫酸二甲酯等。

毒害品分为剧毒品和有毒品。

7.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000Bq/kg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可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如金属铀、六氟化铀、金属钍等。 8.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其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该类化学品按性质可分为三类:

(1)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2)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乙醇钠等。

(3)其他腐蚀品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等。

按其腐蚀性的强弱又可细分为一级腐蚀品和二级腐蚀品。

1.2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及使用说明

1.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志是通过图案、文字说明、颜色等信息,鲜明、简洁地表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类别,向作业人员传递安全信息的警示性资料。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危险化学品标志用于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识。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志设有主标志和副标志。主标志是由表示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和危险品类别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志中没有危险性类别号。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用主标志表示主要危险性,用副标志表示重要的其他危险类别 标志的尺寸、颜色及印刷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执行。标志可以用粘贴、钉附及喷涂等方法标打在包装上。标志由生产单位在货物出厂前标打,出厂后如果改换包装,其标志由改换包装单位标打,标志应该清晰,并且保证在货物储运期内不脱落。

标志的位置: 箱状包装:位于包装端面或侧面的明显处;

袋、捆包装:位于包装明显处;

 桶形包装:位于桶身或桶盖处;

 集装箱、成组货物:粘贴包装的四个侧面。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2003年卫生部制定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用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

所、设备及产品的标识。标准中包含以下几项标识: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1)图形标识

图形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

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人内”标识。

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标识。

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标识。 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安全信息的图形,如“救援电话”标识。

图形标识可与相应的警示语句配合使用,图形、警示语句和文字设置在作业场所入口处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

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入口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应根据需要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2)警示线

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色、黄色和绿色三种。按照需要,警示线可喷涂在地面或制成色带。

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红色警示线。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处。

在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设置临时警示线,划分出不同功能区。在紧邻事故危害源周边设置红色警示线,只限于佩戴相应防护用具的专业人员进入此区域。黄色警示线设在危害区域的周边,其内外分别是危害区和洁净区,在黄色警示线以内的人员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出入的人员必须进行洗消处理。例如:“非典”流行时期黄色警示线设在救援区域的周边,将救援人员与公众隔离开来。患者的抢救治疗、指挥机构设在此区域内。

(3)警示语句

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盼词语。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

(4)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根据实际需要,由各类图形标识和文字组合成《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以下简称《告知卡》)。《告知卡》是针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告知卡》设置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岗位的醒目位詈。

1.3化学品安全标签及其使用

化学品安全标签用于标识化学品的特性,使用者通过辨识安全标签的内容,了解化学品的危险性,以便在使用、储存、运输、销毁等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防护。

化学品标签由简单明了的文字、图形符号和编码组合而成,它表示该化学品所具有的特性、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防护的基本要求。危险化学品标签包括化学品的名称、分子式、化学成分及组成、编号、警示词、危险性概述、安全措施、灭火、批号、生产企业的信息、提示、应急电话等内容。

危险化学品标签由生产单位在货物出厂前粘贴、拴挂(或印刷)在包装的明显位置。出厂后如果更换包装,标签则由改换包装单位重新粘贴、拴挂。标签的粘贴、拴挂(或印届)应该牢固、可靠,保证运输、储存期间不会脱落。

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上的标签,在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经过净化处理后方可撕下,否则不能随意撕下。

1.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为化学物质及其制品提供了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等

方面的信息,并提供了有关化学品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行动等方面的资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用户了解化学品基本信息的工具,化学品生产和供应企业必须向用户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为使各国在化学品安全信息方面的表述一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需要遵守一些基本原则,我国也制定了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l6483—2000),标准规定了十六大项内容,编写时不能随意删除或者合并,顺序也不能变更。说明书的内容从制作之日起,每5年更新一次。若发现新的危害,在有关信息发布的半年内,生产企业必须对其内容进行修订。

化学品的使用对象要认真阅读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了解和掌握化学品的危险性,并根据使用情形制订安全操作规程,选用合适的防护用具及培训作业人员。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简称“一书一签”。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与控制

2.1毒物

1.毒物的定义

从理论上讲,任何化学物质只要给予足够剂量,都可引起生物体的损害。也就是说,任何化学品都是有毒的,所不同的是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剂量。习惯上,人们把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体损害的那些化学物质叫做毒物,其余为非毒物。但实际上,毒物与非毒物之间并不存在着明确的、绝对的界限,而只是以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剂量大小相对地加以区别。 毒物通常是指较小剂量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机体,与细胞成分产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2.毒物的形态和分类

在一般条件下,毒物常以下列五种状态存在:

(1)粉尘:为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于O.1mm,大都在机械粉碎、碾磨固体物质时形成。如制造铅丹颜料时的铅尘,碾磨锰矿时产生的锰尘等。

(2)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为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固体微粒,直径小于0.lmm,多为某些金属熔化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氧化凝聚而成。如熔化锌时放出的锌蒸气所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铜时产生的氧化铜烟尘等。

(3)雾:为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散所形成,如电镀时的铬酸雾,喷漆作业中的含苯漆雾等。烟尘和雾,又称为气溶胶。

(4)蒸气:为液体蒸发或固体物质升华而形成。前者如苯蒸气,后者如熔磷时的磷蒸气等。

(5)气体:为生产场所的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气态物质。如常温常压下的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2.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和在体内的过程

1.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1)呼吸道

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人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影响呼吸道吸收毒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较大颗粒的粉尘部分可以被鼻毛滤掉,呼吸道的气管上的纤毛可以将沉积在气管壁上的粉尘通过粘液运送到咽部排出,只有较小的粉尘颗粒才能到达肺泡区。可见,肉眼看不到的较小的颗粒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更大。

篇三:第3章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第3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称之为____。

(A)爆炸物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易燃液体

(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2、易燃固体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当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出现磨擦、撞击等,是因为它具有__A__的危险特性。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自燃性

3、由于易燃固体的热解温度较低,在储存时一定要注意通风、降温、散潮,是因为它具有____的危险特性。A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自燃性

4、许多易燃固体严禁与酸、氧化剂接触。是因为它具有__B__的危险特性。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自燃性

5、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C__。

(A)遇空气自燃性

(B)遇湿易燃易爆性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积热分解自燃性

6、有些自燃物品起火时不能用水或泡沫扑救。是因为它具有__B__ 的危险特性。

(A)遇空气自燃性

(B)遇湿易燃易爆性

(C)积热自燃性

(D)以上都不对

7、硝化纤维及其制品,当堆积在一起或仓库通风不好时,会发生自燃。是因为它具有____的危险特性。

(A)遇空气自燃性

(B)遇湿易燃易爆性

(C)积热自燃性

(D)以上都不对

8、关于遇湿易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下列哪一项不正确的是_D___。

(A)遇水易燃易爆性

(B)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

(C)自燃危险性

(D)积热自燃性

9、关于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A__。

(A)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

(B)分解爆炸性

(C)伤害性

(D)易燃性

10、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 3kPa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__C__ %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

(A) 5

(B) 10

(C) 13

(D) 15

11、_D___是热不稳定物质或混合物,容易放热自加速分解。

(A)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B)氧化性液体

(C)氧化性固体

(D)有机过氧化物

12、发火物质(或发火混合物)和包含一种或多种发火物质(或混合物)的烟火物品虽然不放出气体,但也纳入__D__范畴。

(A)易燃液体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C)爆炸物

(D)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13、下列_B___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A)硝化甘油

(B)菜油

(C)液氨

(D)汽油

14、不属于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的是_B___。

(A)自燃性

(B)热膨胀性

(C)燃点低,易点燃

(D)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15、爆炸品主要危险特性不包含__D__。

(A)爆炸性

(B)敏感性

(C)殉爆

(D)蒸发性

16、关于易燃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D_。

(A)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

(B)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C)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

(D)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比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17、下列不具有腐蚀毒害性的气体是__B__。

(A)氢气

(B)氧气

(C)氨气

(D)硫化氢

18、下列不具有窒息性的气体是__C__。

(A)二氧化碳

(B)氮气

(C)压缩空气

(D)氦气

19、易燃液体的主要危险特性是_A___。

(A)高度的易燃易爆性

(B)蒸发性

(C)热膨胀性

(D)流动性

20、对易燃液体流动性的说法正确的是_A___。

(A)液体的粘度越小,其流动性就越强。

(B)液体的粘度越大,其流动性就越强。

(C)粘度大的液体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其流动性性。

(D)粘度小的液体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其流动性。

21、对易燃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C__。

(A)易燃液体的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挥发出易燃蒸气。

(B)易燃液体挥发性越强,爆炸的危险就越大。

(C)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一般都较小。

(D)多数易燃液体在灌注、输送、流动过程中能够产生静电。

22、易燃液体主要危险特性不包含____。

(A)易燃性

(B)蒸发性

(C)热膨胀性

(D)窒息性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是:(D)窒息性

23、易燃气体指在_C___℃和101. 3kPa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

(A) 30

(B) 25

(C) 20

(D) 15

24、氧化性最弱的气体是_D___。

(A)氯气

(B)氢气

(C)氟气

(D)氧气

25、一些含__C__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

(A)氦、氩

(B)钠、钾

(c)氢、硫

(D)乙烷、乙炔

26、对易燃液体毒害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饱和碳氢化合物比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的毒性大。

(B)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比饱和的碳氢化合物的毒性大。

(C)不易蒸发的石油产品比易挥发的石油产品的毒性大。

(D)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大多不具有毒害性。

27、对易燃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D__。

(A)易燃固体受热时容易熔解蒸发或气化。

(B)绝大多数易燃固体遇无机酸性腐蚀品、氧化剂等能够立即引起燃烧或爆炸。

(C)易燃固体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易燃固体的自燃点一般都高于易燃液体和气体的自燃点。

28、对遇湿易燃物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A__。

(A)锌粉、铝镁粉等,在潮湿空气中不能自燃,但与水接触,特别是在高温下反应剧烈,能放出氢气和热量。

(B)遇湿易燃物品遇水或受潮后,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使水分解,夺取水中的氧与之化合,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

(C)遇湿易燃物品遇氧化剂、酸性溶剂时,反应更剧烈,更易引起燃烧或爆炸。

(D)氢化钾遇水能生成易燃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而具有自燃性。

29、对氧化性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D___。

(A)有机氧化剂除具有强氧化性外,本身还是可燃的,遇火会引起燃烧。

(B)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盐或过氧化基所组成的化合物,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

(C)氧化性物质与强酸混合接触后会生成游离的酸或酸酐,呈现极强的氧化性,当与有机物接触时,能发生爆炸或燃烧。

(D)氧化性物质相互之间接触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30、对有机过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D_。

(A)有机过氧化物具有分解爆炸性。

(B)有机过氧化物具有易燃性。

(C)有机过氧化物具有伤害性。

(D)有机过氧化物危险性的大小与分解温度无关。

31、对毒性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C___。

(A)锑、汞、铅等金属的氧化物大都具有氧化性。

(B)萘酚、酚钠等化合物,遇高热、明火、撞击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C)无机毒害品具有可燃性,遇明火、热源与氧化剂会着火爆炸,同时放出有毒气体。

(D)大多数毒性物质遇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或烟雾。

32、下列属于易燃固体的是_A___。

(A)纸张

(B)氢化钾

(C)金属钠

(D)黄磷

34、__B__不属于压力下气体。

(A)压缩气体

(B)氧化性气体

(C)溶解气体

(D)液化气体

35、下列属于氧化性物质的是___A_。

(A)氯酸铵

(B)过氧化苯甲酰

(C)氢化钾

(D)三氯化钛

36、下列属于有机过氧化物的是__B__。

(A)氯酸铵

(B)过氧化苯甲酰

(C)氢化钾

(D)三氯化钛

37、下列不属于毒害物质的是D一。

(A)氰化钠

(B)砷化物

(C)化学农药

(D)病毒蛋白

38、按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易燃气体指在一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A

(A) 20℃和101. 3kPa

(B) 25℃和101. 3kPa

(C) 20℃和101. 3MPa

(D) 25℃和101. 3MPa 39、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将危险品分成__C__大类。

(A)七

(B)八

(C)九

(D)十

40、易燃固体指__B__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

(D)沸点

41、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危险化学品分为__D__类。

(A)九

(B)十

(C)十二

(D)十六

42、按化学品的危险性分类,自燃液体指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_A___之内引燃的液体。

本文已影响